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学教育基础

中学教育基础

中学教育基础

中学教育基础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职教育;化学;教学法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学科。通过学生对这门课的学习,使学生在初中化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和加深化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实验技能,从而为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需要奠定必要的基础。因为从课程的特点上来看,中职教育的基础化学与初中化学相比,多了“基础”二字,意义上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基础化学对理论知识只求“广”而不求“深”,对理论与实践结合方面的知识应多讲多练。

根据中职教育的实际情况,为了使中职基础化学的教学达到一个理想的效果,就需要我们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因为教与学是教育活动中的互动过程,所以教师有针对性的采取一些可操作性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更好的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经过多年来我对中职学生的特点分析,现总结了如下一些有关中职基础化学的教学方法:

1 教材的选择上轻理论而重应用

对于中职在基础化学的教材选择上,要坚持“理论知识适度,后续课程够用”的基本原则。在教学过程中,在明确课堂教学目标和对教材内容分析的基础上,要勇于删除那些深奥的理论和陈旧的内容,善于补充一些新近的科研成果和科技动态,使教学具有新颖性、时代性和前瞻性。同时,基础化学作为化工学科的基础课程,不可能只用一本教材就能够顾及到各相关专业的联系点,这就需要教师对化工专业都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提前了解教材了解专业特点及该专业在基础化学中所要涉及到的知识点,以便在备课前根据不同专业特点制定适合的授课计划。例如:在化工冶炼专业的教学中应侧重常见金属及其化合物、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电解质溶液和氧化还原反应这四部分的内容;在食品化工专业的教学中应侧重物质的量、有机化合物和溶液的配制这三部分的内容。同时,要将学生实验作为重中之重,在实验中教给学生正确的操作规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的能力。因为中职学生不像普高学生要面临升学压力,用人单位在他们身上看中的不是理论知识的深远,而是动手能力的强弱。为了培养这样具有一定知识的技术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在理论知识的教学中,不要求纵向的深度而要求横向的广度,在教学中应遵循“宁浅勿深”的原则,加强对学生思维的引导,大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为相关专业课打造一个够用管用的平台。例如:指导食品加工专业的学生制作果冻;引导化工冶炼专业的学生可以自行设计简单的实验装置来模拟“炼焦”等,充分体现“以专业为中心,基础知识服务于专业”这一教学理念,进而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2 坚持因材施教原则

由于中职学校学生已有的化学知识水平参差不齐,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因材施教,对症下药:课前个别辅导查漏补缺,让基础差的学生能够吃得了;课堂讲解时“宁少勿多”,让基础居中的学生能够吃得好;课下个别补充扩展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够吃得饱,最终使每个学生都有所进步有所发展。

3 采用探究型教学法

为了让培养出的学生能够很快适应相关专业课的学习,这就要求我们在基础化学教学中应加快探究型教学法的步伐。因为探究型教学法是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为基础,以培养学生学习研究过程和方法的能力为教学目标而设计授课过程的一种教学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教师先提出问题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究分析解决问题教师对学生的讨论发言进行评议最后得出结论。从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服务于学生”这一教学理念,既培养了学生科学的思维习惯,又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利用多媒体教学

中学教育基础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大学通识教育;基础会计教学;优劣势分析;对策

教育部2011年7月28日颁布实施的“本科教学工程”的意见中明确指出:“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实施‘本科教学工程’旨在针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还不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突出问题,特别是要在高校专业结构不尽合理、办学特色不够鲜明、教师队伍建设与培养培训薄弱、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不强等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上,通过一段时间的改革建设,力争取得明显成效,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需要。”正是基于培养这三型人才的要求,大学本科教学应采用通识教育模式。

一、大学通识教育的必要性

1、满足社会发展对劳动力素质的需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将要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劳动者的素质要求发生了根本变化。过去,计划经济条件下,劳动者一旦就业,如果没有特殊情况,一般都是在某一个岗位上“从一而终”;基于这样的社会现实,高校在人才培养上采用的是专业化的教育模式,教学中专业与专业之间的“楚河汉界”非常分明,学生的知识结构单一,就业时也很注重“专业对口”。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劳动者就业是市场化导向,而市场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变化迅速:今天还蓬勃发展的产业,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就已是“夕阳西下”了;因此,劳动者在其一生中要根据劳动力市场的变化而不断调整自己的职业和岗位,这就对大学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学教育就不该再是专业界限分明的专业化教育,而应是培养学生适应工作需要的能力教育,即要从专业知识培养转变为一般能力培养,而与此相应的培养模式就是通识教育。

2、矫正前大学教育不良后果的需求

众所周知,我国高中教育采用的是文理分科的模式,它将学生硬性划为文理两科,使学生在高中阶段形成被动偏科:学文的理科知识涉猎不足,学理的文科知识涉猎不足,导致了学生知识结构不合理,影响到学生日后能力的提高和素质的全面发展。为此,大学教育阶段要针对性地弥补这种缺失,矫正此不良后果。因为,大学教育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所需人才的重任,这种人才应该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知识结构合理的、素质综合的。而通识教育正能解决此问题。因为在通识教育模式下,制度规定学生要在学校提供的所有公选课中选择数门非专业课程进行学习,这就能使学生在主要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兼顾非专业知识的学习,有可能弥补或是文科知识不足,或是理科知识不足的缺陷,从而成为一专多能、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劳动者。

3、满足学生个人兴趣爱好的需求

因我国的高考制度,使许多学生为了能进入大学学习,在高考时并不是按其兴趣爱好来选择学校和专业,而是以哪个学校和专业容易考上为导向,这就导致进入大学学习的学生,不少人对自己的专业不感兴趣;另外,因高中阶段的学生心智还不够成熟,他们往往不能完全意识到自己的兴趣爱好到底是什么;再者,人们的兴趣爱好随着他们对世界的了解和知识的丰富而发展变化着,许多学生在进入大学后才发现他们自己真正的兴趣点。如果我国大学的教育体制如一些西方发达国家所是,那么,学生就可以随其兴趣爱好和个人意愿来随时转换专业,以便能学习他们感兴趣的知识。但目前我国大学的教育体制只给学生提供了很小的转专业余地,而且,有时候只有学习成绩名列班级前茅的学生才有此机会,大部分学生都不能如愿以偿。这时,通识教育就能发挥其作用,来满足这部分学生的需要;也就是说,这些学生可以在学校提供的通识课程中选择他们感兴趣专业的课程进行学习,以便从知识积累上靠近他们的兴趣方向,形成复合型人才。

二、大学通识教育对象学习基础会计的原因及期望目标

大学通识教育的对象一般是非会计专业的学生,他们往往来自于不同的学科领域。如笔者所代通识课程——基础会计学,班上同学就来自于陕师大不同学院的不同专业:有物理、数学、化学、生物、计算机、地理、哲学、汉语、行政管理、历史、食品等专业;这些同学选修基础会计课程的初衷各不相同。笔者曾在所代班级做过问卷调查,得知学生选修该课程的原因有下述方面:第一,对课程的内容感兴趣,这部分同学占全班人数比例为25.8%;第二,为帮助将来就业,这部分所占比例为59.7%;第三,为修够学分,这部分所占比例为4.8%;第四,为了解这方面知识,这部分所占比例为3.2%;第五,为掌握一种技能,这部分所占比例为1.6%;第六,为将来生活中会理财,这部分所占比例为4.8%。根据调查,我们还得知学生对基础会计知识掌握的预期目标有:一般了解(占比11.3%),基本掌握(占比53.2%),完全掌握(占比35.5%)。从上述两方面的统计结果看,以帮助就业为目的选课的学生约占总人数的60%,想基本或完全掌握会计知识的学生约占总人数的90%。这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基础会计课程的突出特点:它是应用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学习它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更利于培养出应用型人才。

三、大学通识教育对象学习基础会计的优劣势分析

1、学习基础会计的优势

第一,具有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统计数据表明,约26%的学生选修基础会计是因兴趣使然,约60%的学生选修基础会计是因就业目的;还得知,想基本和完全掌握该知识的学生比例为90%。基于学生这样的选课原因和预期目标,学生自然会有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为,兴趣是成功的驱动力;纵观历史上的成功者,鲜有不是在兴趣的驱动下成就伟业的,如达尔文、爱迪生等,都是首先因对所从事事业的兴趣,进而通过不懈的努力探索,克服了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后才收获了成功。利于就业的目的也会对学生产生激励作用,使学生尽力学习和掌握基础会计知识;明确清晰的目标也能增进学生的学习干劲。因此,通识教育的对象不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是他们学好基础会计的优势之一。

第二,具有较好的数学基础。通识课程基础会计的选修者中有相当部分是理工科学生(笔者代过的班中理工科生一般占比约70%以上)。基础会计学虽然不用太多的数学知识,但其中也还有些数学计算方法,并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思维能力。特别是如果学生想沿着会计学的知识阶梯继续前进,数学基础好当然是优势了。特别是涉及到管理会计内容和会计信息系统知识时,数学基础好就能学得比较得心应手。因此,通识教育对象在学习会计学的内容时,由于他们数学基础较好而能更好地掌握会计知识。

2、学习基础会计的劣势

第一,缺乏经济及管理学科的基础知识。基础会计教学中,常会涉及到一些经济及管理类的基础知识。对专业学生来讲,他们在学习基础会计前,一般都已经具备了部分必要的经济类知识。大学通识教育对象因其来自非经济及管理专业,他们不具备学习基础会计所需要的任何前期知识,所以,当学习中遇到基于经济及管理类的知识之上的会计内容时,往往理解不清楚。

第二,学习时间易被挤占。由于通识教育的基础会计课程是选修课,当学生的专业课程负担较重、精力无法顾及全部课程学习时,学生往往就会首先牺牲选修课来保证专业课的学习,这就会影响到基础会计课程的学习效果。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不止一次地遇到过学生为此类问题前来沟通交换意见的。

第三,教学课时少致使学习内容不完整。由于通识课程安排的课时都比较少,一般是每周两个课时,长点儿的学期可能是38课时,短点儿的学期是34课时,都超不过40课时。而基础会计课程的内容至少需要50-60个课时才能讲完。这样一来,通识教育中基础会计的内容常常介绍不完,致使学习内容不完整。

第四,缺少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会计类课程都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讲,学习了一段书本知识后,都要进行实习,以便通过现实中的操作运用,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得更深刻、掌握得更牢固。但对于通识教育的学生而言,由于课时紧张、没有实习安排等问题而导致所学的理论和书本知识无法通过实际操作而掌握得更好。

四、大学通识教育中基础会计教学效果提高的对策

1、选择合适的教材

就笔者所在的学校讲,通识教育中会计课程仅有基础会计一门,后续会计知识的学习要通过学生跨院选课来实现。考虑到学生抱有的选课目的及预期目标,要满足学生对会计知识的需要,就要重视教材选用。从目前情况看教材有三类:一适用于会计专业,这类教材会计理论内容多,核算原理讲述细,会计方法介绍完整,能为学生奠定扎实的会计知识基础,便于其进一步深造;二同时适用于专业和非专业,这类教材会计理论较前少,核算原理讲述简明,主要介绍核算方法和体系;三适用于非会计专业,这类教材只讲最必要的会计理论,介绍基本的核算原理,重点在核算方法上。基于此,适用于通识教育的应是第三类,因为它叙述简洁、内容完整,易于理解;用它不仅能满足学生学习目的和预期目标,还能在有限的课时内给予学生完整的会计内容和知识体系。

2、补上或缺的知识

前已述及,通识教育中的学生不具备任何基础会计的前期知识,从而常导致其理解会计知识有难度。为解决这类问题,教师讲课时,要随时关注学生的听课反映,同时,还应通过互动式教学方式及时发现学生在哪些知识理解上有问题,针对性地为他们补上缺乏的知识。笔者在教学中就遇到过此类情况:如学生不知道什么是“资金的时间价值”,为此,笔者讲课时结合相关知识的介绍,专门把该问题给学生做了较详细的介绍,清除了学生掌握会计知识的障碍。

3、创造实践的机会

因通识教育无法安排实践教学,为解决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笔者以为,可以在现有条件下尽量创造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进行学习实践。具体方法可以是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会计业务处理所需要的各种凭证以及账表等,临时创造出一个会计核算的环境,让学生在一种身临其境的状态下模拟会计业务处理,弥补缺乏实践机会的不足。

4、增强讲课的吸引力

由于班级规模过大和专业课程压力等方面的问题,再加上基础会计知识比较枯燥,常会影响到学生的听课积极性和注意力。为此,授课教师要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授课中要祥略得当,重点难点突出,特别是要通过联系社会现实问题的讲述增强教学的吸引力;还可以通过使用会计课件添加一些生动活泼的图画、音乐等以增强授课的趣味性;以此吸引学生积极上课,认真听讲,保证基础会计的教学效果。

中学教育基础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基础教学 美育 德育

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人们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也随之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社会价值取向也变得复杂多样,这种社会现象也必然对我们的学校教育产生重要的影响。

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育的任务是要塑造和形成学生们优美高尚、丰富多彩的感情和精神世界,并以艺术和现实美为手段来实现教育目标的审美教育,进而塑造学生们的完美人格。从这一点上来说,美育和德育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

但是,近些年来的应试教育对分数的绝对追求导致学校教育内容的单薄与匮乏,忽视对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忽视学生能力及品格的培养。因为考试内容的限制导致美育活动在整个学校教育活动中的可有可无,单纯依靠思想品德课的说教灌输,忽视美育在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过程中的作用。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种现象: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和家长只是单纯要求学生掌握绘画的技能与技法来应对社会上的各种考试和比赛,为拿到奖牌和证书沾沾自喜,而对于应当渗透的思想品德教育、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水平不屑一顾,甚至认为两者根本就是风马牛不相及。殊不知,这是一种对美育极为狭隘的认识。

可以说,美育在我们的基础教育中已名存实亡,成为“鸡肋”式的学科。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1.基础教育中采取的教师评价模式对美育教师不利,造成专业人才大量流失。我们以美术为例来说明问题,笔者所在地区所采取的“百分考核”,包括美术在内的专业老师的排名总是在最后几名,考评分数肯定会在最后的名次中,想要进职称,想要在考评中分数高些,就只能去教别的科目,这样就造成专业美术教师的人才流失。但是,学校里又不能没有美术老师,学校就会让一些年纪较大、课时较少的老师担当美术老师,他们平常教其他学科,一到上级检查或者有什么活动、比赛的时候就变成美术老师,这样的美术老师根本不具备基础美术教学的能力,也达不到教学目的的要求,同时,他们不了解基础美术教学的规律及相关专业知识,这就很难保证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学生没有兴趣甚至抵触,美术教学的活动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如此循环往复,基础美术教学就陷入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当中。

2.基础美术教学中,强调具体技能技法的艺术教育被等同于美育。有些美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单纯以教给学生绘画的技法与技巧为目的,以学生掌握多少画法来评价教学结果,以各种比赛的具体要求为指挥,以在比赛中取得的名次为教学质量评价标准,而对学生的人格培养、智力开发、气质与性格的塑造没有任何涉及,这也造成我们的基础美术教学过于偏重技能训练,完不成素质教育中提出的对学生的感知、理解、判断能力的培养任务。

3.美育与德育二者之间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相互脱节,缺乏联系性。美育的特点是在潜移默化中给人以美好的希望和憧憬,通过具体的形象来了解认识客观事物,并通过这些形象使学生得到审美享受,同时能够锻炼学生韧性的意志并使其逐渐趋向完善。而我们现阶段的学校德育存在一些明显的缺陷,比如内容枯燥,形式单一,基本上还是那种教师说教学生听从的模式,这就很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现在的有关学生问题面前感到无能为力。所以,单纯依靠思想品德课和班会、团队活动很难彻底解决我们的家庭、学校和社会面临的学生思想品德教育问题。

针对这些现象,我们应该努力争取解决存在的问题,让美育和德育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其更好地帮助我们完成教学目的。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认为教育管理者应该采取如下措施:

1.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和正确使用,改善现有基础美育中采取的评价模式,保护专业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教师的高尚师德是任何教科书、任何惩罚和表扬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我们应该真正认识到教师的主导地位和作用,加强专业教师的培养,增强教师的思想觉悟和专业技能水平,使教师的表率作用真正成为德育工作的重要前提和有力保障。同时,保护和充分调动专业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让他们能够投入更多的精力和工作,更好地完成美育任务对教育效果的积极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2.改变现有的美育评价机制,不以学生掌握多少技能技法为单一的评价标准。教育者应该遵循美的规律,在对学生进行美育的过程中,满足他们对美的需求,引导学生去认识美、发现美,让他们学会欣赏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并提升其自然和社会科学的认知水平。在此基础上,通过美育教育活动培养学生正确地鉴别美丑的能力,树立他们健康的审美情趣、审美标准和审美理想,也才能促使他们主动的理解美、追求美和创造美。而教育管理者也应该从更高的角度去尊重美育教师的工作特点,严格遵循美育的规律和规则,给予美育教师充分的自由和活动空间,不宜用简单的条条框框来评价美育的成果和作用。

3.切实加强基础教学中的美育和德育的相互联系,美育过程中渗透德育内容,深化美育的内涵;德育可以借鉴美育的形式,增强德育的灵活性和渗透性。美育通过营造一种愉悦的环境,促使学生对艺术作品进行鉴赏,主动辨别接触内容所包含的善恶标准,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健康、积极向上的思想观念,而在艺术活动的从事过程中,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提高,情操得到陶冶、心灵得到启迪,这样的教育效果要理想的多。另一方面,我们的德育如果能够更好地利用美育的渗透性、灵活性特点,它就不会过于枯燥乏味,也就会更易于被学生接收,效果也就会更持久。

总而言之,作为教育者,我们必须考虑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同时,我们也不能忽略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尤其是面对现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和各种教育问题时,以往那种单一的教育模式已经很难适应我们的教育需求,所以,我们必须将美育和德育二者紧密结合起来,让两者优势互补,共同协作,真正以学生为教育主体,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多类型、多层次人才,更好地完成社会主义的教育任务,这也是我们深化教育改革,加强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张作岭.试论素质教育中美育的特征与功能.松辽学刊,2001,8.

[2]周积寅.中国画论辑要.江苏美术出版社,1990.

中学教育基础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创新教育 计算机基础 应用

创新是一个民族蓬勃发展的不竭动力,处在当今这样一个知识经济时代,在人才培养方面我们应尤为注重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提升,这也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面对当今信息爆炸、计算机迅速普及的局面,传统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已经滞后于现代化的需要了。为改变现状,必须将创新教育引入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改善传统的教学模式、方法、理念等在培养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技师学院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

我国提出要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一个国家的方针政策被提出,可见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和国家的重视程度。而钱学森老先生临终前的一问,也说明了我们国家创新型人才的匮乏以及我们对创新型人才的渴求。技师学院着重培养应用型人才,创新更加需要与应用的结合,在计算机基础教育工作中我们要发现其中的不足,改革弊端,用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一、传统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1、知识陈旧,应用价值低

作为发展最为迅速的学科,计算机知识与技术的更新可谓是瞬息万变,与此相对应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本应该紧跟其步伐和学科的更新保持一致,然而实际教学中的现状却不容乐观。我发现在很多技师学院中,使用的教材都是几年前的,学生学的知识很多已经被更为先进的所取代。即使学校更新了教材,而有的老师不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按自己的老一套讲,学生学到的知识很多都是已经被淘汰掉了的。试想这样的现状我们怎么能适应现代化的需求?

2、理论储备滞后于实践

在技师学院中我们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学生的动手能力使我们更加看重的,但这并不是说理论教学就不重要。现实中就有这样的情况,技师学院的同学文化水平偏低,对复杂、乏味的计算机基础理论掌握的并不够好,常常是理论和实践相脱节,学生只是机械的记住操作的流程,对于原理就没有那么得心应手了。没有科学的清晰的理论指导,学生不明白其中的原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学生的创新能力是被严重限制的。

3、教师教学观念落后

在很多学科的教学领域都存在这样的现象:学生埋头苦学,考试得到高分以为这样就是学好了,心存这种观念的学生很多,老师也不在少数。老师是教学的主导力量,更多的应该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优化学习方法,而不是引导学生埋头故纸堆的死读书。能力更重要,我们应坚决避免走上应试教育的老路子,学生满腹经纶却一点用处都没有,这绝不是教育的宗旨。这样的教育不会培养出人才,更不会培养出有创新意识的人才。

二、创新教育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1、教学内容的创新

首先,学校应根据计算机学科更新速度快的特点,在选择教材上紧跟学科前沿。选当下时新、实用的课本,果断淘汰一些内容,避免学生学到陈旧的没有实用价值的知识和技术。其次,多对学生进行启发,鼓励创新,善于发现和肯定他们的奇思妙想,创造一个尊重创新,敢于创新的氛围。再次,多安排学生的相互交流,让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让大家一起讨论看有没有解决的办法。自己看到的新的技术、知识、想法都可以拿来分享,这样同学们更容易受到启发,增强创新的意识。

2、分不同层次因材施教

智育是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但不是全部。创新教育更不能单从智育方面下手。在计算机基础教育中,创新主要来自学生的兴趣。老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把不同潜质的学生培养成具有不同核心竞争力的人才。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对于实践能力比较强的学生,我们就着重让他做一些实践性强的工作;而对于逻辑思维方面存在优势的学生,注重对他的理论教育,让他们发挥各自的优势,同时培养他们团结协作的精神,取长补短,成为一个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可能的团队。在计算机基础教育中,老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潜质和需求有针对性的教学,这对培养创新型人才、创新型团队都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

3、创新的教学理念

老师作为一个教授者,在教育中的责任是教授知识,培养兴趣,积极引导。在创新教学理念方面教师更处于主导的地位。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学理念决定老师的行为,科学的理念能有效地促进教学工作的优化,提高教学效率。教学观念的创新更要先于其他工作。在计算机基础教育中,尤其在技师学院中,一定要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不能只重理论、分数,忽略实践、能力。让学生了解应用是计算机学习的真正意义,在教授中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的教学任务要具有实际意义,注重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真正感觉到自己学到的东西是有用的。另外,老师不要只看重学生的考核成绩,可以给学生提供机会,让学生把在课程外的兴趣、优势表现出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真正掌握学习的主动性,这样才能为创新技能的培养提供基础。

总之,计算机的迅速普及和应用,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创新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能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应对信息爆炸带来的眼花缭乱的信息,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奠定基础。计算机基础创新教育给学生提供的不仅是专业的先进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一种创新的意识和对信息的更好的把握,这对学生独立人格的建立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都有赖于创新的教育。

参考文献:

[1]陈晶晶.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探索与创新[J]学周刊:A,2012,(1):45-46

中学教育基础范文第5篇

创新是一个民族蓬勃发展的不竭动力,处在当今这样一个知识经济时代,在人才培养方面我们应尤为注重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提升,这也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面对当今信息爆炸、计算机迅速普及的局面,传统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已经滞后于现代化的需要了。为改变现状,必须将创新教育引入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改善传统的教学模式、方法、理念等在培养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学校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

我国提出要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一个国家的方针政策被提出,可见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和国家的重视程度。而钱学森老先生临终前的一问,也说明了我们国家创新型人才的匮乏以及我们对创新型人才的渴求。计算机基础教学是培养学生基础计算机素养的关键课程,因此做好教学中的创新教育,对提高学生计算机水平有着重要意义。创新更加需要与应用的结合,在计算机基础教育工作中我们要发现其中的不足,改革弊端,用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一、传统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1.知识陈旧,应用价值低

作为发展最为迅速的学科,计算机知识与技术的更新可谓是瞬息万变,与此相对应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本应该紧跟其步伐和学科的更新保持一致,然而实际教学中的现状却不容乐观。我发现在很多学校中,使用的教材都是几年前的,学生学的知识很多已经被更为先进的所取代。即使学校更新了教材,而有的老师不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按自己的老一套讲,学生学到的知识很多都是已经被淘汰掉了的。试想这样的现状我们怎么能适应现代化的需求?

2.理论储备滞后于实践

在学校中我们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学生的动手能力使我们更加看重的,但这并不是说理论教学就不重要。现实中就有这样的情况,学校的同学文化水平偏低,对复杂、乏味的计算机基础理论掌握的并不够好,常常是理论和实践相脱节,学生只是机械的记住操作的流程,对于原理就没有那么得心应手了。没有科学的清晰的理论指导,学生不明白其中的原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学生的创新能力是被严重限制的。

3.教师教学观念落后

在很多学科的教学领域都存在这样的现象:学生埋头苦学,考试得到高分以为这样就是学好了,心存这种观念的学生很多,老师也不在少数。老师是教学的主导力量,更多的应该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优化学习方法,而不是引导学生埋头故纸堆的死读书。能力更重要,我们应坚决避免走上应试教育的老路子,学生满腹经纶却一点用处都没有,这绝不是教育的宗旨。这样的教育不会培养出人才,更不会培养出有创新意识的人才。

二、创新教育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1.教学内容的创新

首先,学校应根据计算机学科更新速度快的特点,在选择教材上紧跟学科前沿。选当下时新、实用的课本,果断淘汰一些内容,避免学生学到陈旧的没有实用价值的知识和技术。其次,多对学生进行启发,鼓励创新,善于发现和肯定他们的奇思妙想,创造一个尊重创新,敢于创新的氛围。再次,多安排学生的相互交流,让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让大家一起讨论看有没有解决的办法。自己看到的新的技术、知识、想法都可以拿来分享,这样同学们更容易受到启发,增强创新的意识。

2.分不同层次因材施教

智育是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但不是全部。创新教育更不能单从智育方面下手。在计算机基础教育中,创新主要来自学生的兴趣。老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把不同潜质的学生培养成具有不同核心竞争力的人才。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对于实践能力比较强的学生,我们就着重让他做一些实践性强的工作;而对于逻辑思维方面存在优势的学生,注重对他的理论教育,让他们发挥各自的优势,同时培养他们团结协作的精神,取长补短,成为一个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可能的团队。在计算机基础教育中,老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潜质和需求有针对性的教学,这对培养创新型人才、创新型团队都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

3.创新的教学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