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学世界地理知识点

中学世界地理知识点

中学世界地理知识点

中学世界地理知识点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三个世界;多元

波普尔在1972年出版的《客观知识》一书中,系统地提出了他的“三个世界”理论。三个世界构成的是一个形而上学的系统。波普尔特别关心的,还是世界3问题。世界3是思想的内容,思想的内容可以被物质化如语言,也可以是用语言表达出来的人的仪式的固定对象,如问题,猜想。

三个世界是统一、连贯的。波普尔特别强调“世界3”的客观实在性与独立自主性。首先,“世界3”不同于“世界2”。“世界2”指的是心理和思想的状态和过程,是主观的;而“世界3”则是思想内容,它是客观的。虽没有客观的意识、精神,但确有客观的知识,因为它的存在不受人的主观意志所支配。例如书,即使没人去读,仍不失为一本书。波普尔认为只有把客观知识的世界和属个人的主观世界区别出来,才会有知识自身的积累和发展,知识才能成为全人类的精神财富,而不至于仅存在发明家的头脑里。其次,“世界3”也不同于“世界1”。“世界3”有物质载体,已客观化于“世界1”中。“世界3”不仅具有客观实在性,而且具有自己的生命,“而一旦理论存在着,它们就开始有一个它们自己的生命:它们产生以前不能预见到的推论,它们产生新的问题”。比如,数字序列是人创造的,但是奇数、偶数却不是人创造的,它们只是人的创造活动的一个后果,此外,“世界3”还包括那些尚未被具体化的潜在对象,如不可能有比2大的偶数,没有比3、5、7大的三联奇数等。这些问题在人们尚未发现以前就存在着。

波普尔从本体论方面把现实世界一分为三,我认为他这种划分是很有见地的。波普尔把精神现象或意识状态(世界2)放在独立于物理客体和状态(世界1)的地位上,重现了哲学史上身心二元论的观点,与唯物主义一元论发生了冲突。但是波普尔是以他的实现进化论来说明世界亚的产生和存在的,所以又不同于传统上的身心二元论。他把世界亚放在世界的自我发展的一个链条上,这与辩证唯物主义意识产生问题上的观点是一致的。但是波普尔的这种多元论并不像唯心主义那样把意识或精神现象当作决定力量,而是相信世界的发展是处于三个亚世界的相互作用之中的。这是波普尔的贡献之一,但也是其局限之一。这就是他把认识论上的关系完全纳入了木体论问题之中去了。毫无疑问,在认识论领域,人占有不可忽视的中心地位,而在本体论方面,主体与世界I和世界3的对立是绝对的。如果我们抓住这点,波普尔的世界2就会得到合理的分析和对待。

最后,回过头来让我们作一个总的观览。在理解和评价波普尔的“三个世界”理论的时候,我们应充分重视他对三个世界的关系的规定。波普尔把世界2放在中介的地位上。他认为,世界1与世界2是相互作用的;世界3与世界2又是相互作用的,但世界I不能和世界3直接相互作用,而只能通过世界2作中介才能相互作用。波普尔的这种观点是有价值的。他把三个世界纳入一个相互作用的关系之中,既看了世界l的多方面内容及其作用,又看到了人类的创造成果在本体论中的地位。他认为世界3通过世界2可以同世界相互作用,也就看到了理论对世界1(通过人的活动)的反作用。这对传统的认识论是一个发展。

但是,波普尔由于把科学知识,特别是数学知识的规律性发展,说成是一种似乎与现实完全无关的另一个世界中的东西,它们是完全自主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也不依世界I而是按自主的内在逻辑发展的,所以他的世界3又显得神秘和难以理解。通过查阅国内文献不难发现,国内哲学界的主流,还是否定波普尔的“三个世界”理论的。例如,马克思主义哲学就认为,艺术等精神产品,都是产生于物质又受物质制

约的。

当然了,波普尔的三个世界的理论作为在本体论意义上提出的一种观点,其最大的贡献却是给了我们在认识论方面的启示。他把人及人的活动成果纳入统一的现实世界来考虑的观点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进一步研究的。

参考文献:

[1]波普尔和艾克尔斯合著《自我及其脑》,北师大出版社,2000年.

[2][英]波普尔著;舒炜尤等译,《客观知识》,商务印书馆,2001年.

[3]《波普尔哲学述评》夏基松著,华东师大出版社,2000年.

[4][英]波普尔著;赵月瑟译.波普尔自传:无尽的探索[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5]邓哓芒.开放社会中的自我禁闭一一波普尔《开放社会及其敌人》探析[J].江苏社会科学,2001.

[6]陈班.关于国内外对卡尔.波普尔哲学研究情况的综述[J].网络科技时代,2008年

中学世界地理知识点范文第2篇

所以他们在思维方式和方法上从主观角度而言是乐于接受科学的,他们也力图拥有辩证的思维方式和创造性的思维方法。但是中学生由于认识和经验的不足,导致他们会在有意识、无意识的状态下受到各种外在因素的影响,加上他们对于一些问题的认识不够深入,因而导致在认识很多问题时,会在思想方法上出现一定的片面性。这种思想方法上的片面性在他们日常生活的很多方面都有所体现。比如说对于知识追求的实用主义倾向。

中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热情很高,但是他们过分重视知识的实用性,而对人文学科的书籍却少有人问津。而事实上实用性知识的适用范围是很窄的,很多人所学的实用知识在他们工作时根本派不上什么用场,倒是那些非实用性知识由于其适用的范围很广,反而在他们的生活和工作中有一定的用途。对世界观的认识是有层次性的。在同一个时代的相同社会制度下,由于实践活动的范围和深度不同,人们所获得的知识也会有多少和深浅之分,对于相同的世界观个人具体认识存在理解上的不同层次。比如说,一个在山沟里生活的目不识丁的农民,也同样形成无神论的世界观。但这种无神论世界观的层次就比接受系统教育的中学生所形成的无神论世界观的层次低得多。

我们在进行世界观教育时完全是按照同一个标准来进行的。我们的世界观教育都是强调要建立科学的世界观,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其教育内容是完全一样的。至于处于不同知识层次的人们是否都能够理解、明白、并接受它就不是教育者考虑的范围了。因此,这样教育的结果就是有很多人只是一知半解地听着,背着,当他们发现这些知识和自己的实际生活没么太大的联系,自己根本理解不了时就把它们完全抛在脑后。

在对中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我们的世界观教育实行一刀切的教育模式,不注意中学生思想发展的规律,忽视了他们年龄的特点,严重地影响到了世界观教育。中学生由于他们在学习的不同时期,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也不同,因此即使我们要对他们灌输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也要注意针对中学生的特点,在教育的过程中有不同的侧重点。

中学世界地理知识点范文第3篇

下面是2012年武汉市历史中考试卷中的一道压轴主观题,笔者希望以此为例,以小见大地认识武汉市历史中考试题命制的思路、特点以及对今后教学的启示。

感悟和平发展

维护和平、谋求发展是人类永恒的话题。

20世纪上半期,人类经历了战争与和平的抉择。

(1)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日法西斯荼毒生灵,惨无人道,极大地阻碍了人类文明的进步。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法西斯的暴行。

(2)为了世界的安宁,热爱和平的国家和人民做了大量努力。根据表格提示,填充空缺内容。

20世纪下半期以来,人类迎来了和平与发展的良机。

(3)30多年来,中国社会进步举世瞩目,除了党和国家实行正确的方针、政策以外,还归功于中国较好地利用了哪些有利的外部条件?

国际政治环境:

经济发展趋势:

科技推动力量:第三次科技革命

(4)关于战争、和平、发展的关系,小刚同学提出了如下观点,你认为正确就打“√”,错误就打“×”。

战争孕育和平,和平带来战争;和平保障发展,发展促进和平。

参考答案:(1)日军制造南京大屠杀;德国法西斯残酷迫害犹太人等。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国际政治环境:和平与发展的进步潮流经济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

(4)(×)

这道试题命制可谓匠心独运,平实而不平淡,简约而不简单。无论从选材立意、考查内容,还是形式创新上颇具特色,充满了醇厚的时代气息,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值得揣摩体味。亮点主要表现在:

第一,宏观立意,微观设题。

立意是试题的灵魂,一道好的试题必须有好的立意。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世界人民共同的心愿,但这并不意味着世界已实现了和平与共同发展。和平与发展仍然是人类不懈追求的目标。新课标要求:“认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逐步形成面向世界的视野和意识。”如何通过考试去落实课标这一要求?怎样在试题中让学生去认识这一主题?命题专家以“感悟和平发展”立意,以人类“维护和平、谋求发展”为主线,时间上从“20世纪”切入,分“20世纪上半期”和“20世纪下半期”两大板块考查考生对“战争与和平”、“和平与发展”的整体把握和认识,也即考查学生对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发展趋势的了解、理解与掌握,可以说试题立意深远,具有现实意义。

20世纪的和平与发展涉及内容较多,考查时间跨度大,但在落笔上,试题注重基础性,从体现20世纪和平与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如第二次世界大战、联合国的成立、中国改革开放、第三次科技革命等)、重要历史现象(如经济全球化等)以及重要的现代社会理念(如科技进步理念、和平发展理念等)等具体主干知识入题,重点考查了战争对人类和平的危害、人类制止战争维护和平的措施以及中国发展与世界和平的密切关系,可谓问题立意高,答题落笔实,使考生能回答得准确具体,不致答题漫无边际。

第二,设问灵活,形式多样。

为了体现命题意图,降低难度,落实减负,所设四个小问题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并通过简答、填表、选择、判断等形式呈现。第(1)问以举例简答的形式考查学科基础知识,实则要求考生认识战争对人类文明的破坏以及对人的生命的漠视,可谓高起点,低落点。第(2)问以填表格形式考查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新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历史主干知识,实质上考查学生对维护世界和平所采取措施的认识。 第(3)问是本题的最大亮点,设问灵活新颖:1.话题转换由远而近,由世界现代史聚焦到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拉近了考生对和平与发展的具体理解。2.设问角度由内到外,要求考生在充分理解中国发展崛起的内因的基础上,特别关注有利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对中国改革开放的影响作用,因为教材主要从政策、措施方面叙述了中国国力增强的内部原因,并没有明确讲述中国发展的外部原因,学生要答好有一定难度,需要联系九年级世界现代史的相关知识。为了降低难度,命题专家通过题干提示、题型示例等形式规定了答题的范围要求,既充分体现了命题人对考生的人文关怀,又隐含了当前初中历史教学中流行的全球史观,照应了新课标规定的 “了解当代世界已经形成一个息息相关的、多样性的整体,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的理念。

第(4)问侧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问题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把整个试题推向高潮。为了降低难度,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试题一反传统的“谈谈你对战争、和平、发展关系的认识”的设问形式,采用了观点正误判断的方式,将主观试题客观化,减少了答题书写量,强调了对学生过程与方法的考核。这种简约的题型看似简单,实则对学生要求很高,考生既要有大量的基础知识作铺垫,又要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作保证,还突出了思想教育要求,过程与方法目标也得到了彰显。考试结束后学生们还在争辩讨论、久久回味,可谓平实中见新奇,平淡中含深意,值得我们关注。但从实际答题看,一部分考生失分严重,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不注意审题读题;二是辩证思维能力不足,例如,不能辩证地认识战争与和平之间的相互关系,说明教学中对史识史观重视不够。

第三,照应热点,体现综合。

本题的立意与设问的灵活需要历史知识的综合,具体说来体现在三个方面:1.历史知识之间的纵向综合,如第(1)问与第(2)问。2.注意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强调中外历史的横向综合,如第(2)问与第(3)问。3.历史发展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动态综合,即试题以人们比较关心的社会现实问题为切入点来创设问题情景,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以及根据题意对知识进行整理、运用的综合能力。如第(3)问联系当今中国发展进步等现实长效热点,把社会现实与主干知识自然连接,把热点事件与历史问题有机联系,体现历史是纵向的社会、社会是横向的历史以及现实是历史的延伸的思想。同时,试题的综合性还体现在关注人类历史不同领域发展的关联性,如政治与经济的相互联系,内因与外因的相互作用,和平与发展的相互影响,使学生逐步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对历史和社会进行全面的分析认识。通过这些问题的考查,无疑起到了引导初中历史教学关注现实的作用,有助于打破陈旧的教学观念,树立活泼的新课程理念。

此外,试题既强调线索把握又突出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体现学习方法与学习要求的综合。要求学生在灵活掌握主干知识的基础之上,更多地去强调历史事件间的纵横联系,更多地去关注历史、现实和未来的互动与结合;要求学生对历史主干知识活学活用,注意在现实生活中寻找历史的痕迹,学会用历史发展的眼光去观察、分析当今社会的一些热点、焦点问题。

总之,试题以和平与发展为线索,按史实再现、原因探究与认识升华的思路展开命题,力图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战争与和平、和平与发展、经济与政治的发展态势认识和平与发展的重要性,从而将“史识”教育落到实处。试题平实与新奇兼顾,整体与局部统领,历史与现实合璧,史实与史识相容,体现了课程特色与考试要求。

新颖的试题命制给我们平时的历史教学提出了新要求,也给我们今后的复习备考带来了新启示。

首先,要强化历史基础知识、主干知识的学习。掌握历史基础知识,特别是主干知识,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历史教学的目标之一,失去此目标,历史学科和历史考试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无论是能力培养、方法掌握,还是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在历史学科和历史考试中都必须以历史基础知识为载体。历史主干知识,包括重要历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阶段特征等,是读懂历史材料、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只有理解掌握了主干知识,形成了主干知识网络,才能最终实现“历史问题的现实思考,现实问题的历史分析”。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我们要按课标来选取和整合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从基础入手,强化历史主干知识的学习掌握,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落到实处。同时,重视基础知识的试题特征还提醒我们一线教师,在平常的历史教学与复习备考中,一定要纠正学生开卷考试不需要记忆知识的错误认识,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求学生有意识地理解记忆主干知识,为后面的专题复习和提高解题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要活化专题复习。在复习备考阶段,我们都会整理出一些常规专题和热点专题,这对学生理清历史脉络大有好处。但专题复习千万不能程式化、表面化,而应灵活掌握主干知识,活化专题复习。1.要深化专题复习,具体说应向细节要素、原因影响、现实热点、学生活动深化,通过深化复习,充分发掘教材的隐性知识,探求章节、单元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2.更要重视主题复习,也就是把多个专题进行整合,通过整合赋予这些专题新的现实社会意义。因为现在的许多主观题打破了专题知识体系,强调主题立意,一道试题往往包含了几个专题的内容。如上述例题就是以和平与发展立意,包括了战争与和平、三次科技革命、整体世界形成、20世纪的国际格局等四个专题。因此,复习时既要以专题复习为主,做到专题复习抓主干知识理清线索,又要进行适当的主题复习,通过主题复习升华历史知识的现实意义,以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中学世界地理知识点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大学课程体系; 精神配餐; 两类课程; 整体均衡论方案

中图分类号: G423.0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0)04-0090-03

钱学森先生在他的迟暮之年几次向总理和教育部长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这不仅让官员语塞,也令学者汗颜。本文试图从一个视角具体探索破解这道难题之路。

一、大学课程体系的价值及其基本结构

一般而言,“学生的精神世界主要是由学校(小学、中学、大学)的课程体系决定的”。课程体系是学生精神世界的主要源头活水,建构课程体系就是在为学生做“精神配餐”,而研究课程建构理论就是探索学生“精神配餐的规律性”。大学能否出“杰出人才”,关键看如何为学生做“精神配餐”。如果“精神配餐”是残缺的,学生的精神世界不可能是完整的。而精神世界不完整的大学生怎么可能成为“杰出人才”?怎么可能成为震撼中国、影响人类的大师级人物?假如中国在21世纪的前半期不能涌现出“千百个这样的人物”,中国就不可能创造出占世界百分之二十五的优秀人文科技成果,就依然只是“世界加工厂”,而不是世界的一流强国和世界文明的中心。①因此,必须从改革中国大学的课程体系开始。以领先于世界的“完整的大学课程体系”培养领先于世界的“完整的大学生精神世界。”只有这样,才能回答“钱学森先生之问”,21世纪我国才能真正成为领先于世界的一流强国。

大学的课程体系是由“两类课程”构成的:即一般而论,不论什么层次和性质的大学都讲授两类学问,即“使人成为人的学问”与“使人成为某一种人的学问”。这个问题最早是由冯友兰先生提出的。所谓 “使人成为某一种人的学问”,就是讲授某一类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够使学生成为社会所需要的某一种人。如,数理化、天地生、政经法、工农医各类专业技术以及从专业角度看的文史哲等学问。所谓“使人成为人的学问”,就是讲授做人的基本理论、价值和知识,使学生具备现代社会做人的基本知识和素养,成为合格的或优秀的现代人。“使人成为人”的课程,可以简约地概称为“共同知识类课程”。“使人成为某一种人”的课程,可概称为“专业课程”。

现代大学塑造大学生的精神世界主要是靠开设“两类课程”实现的。其中,大学生的价值理想、人文气质、历史认知、创造性智慧、意志品质和反省精神,主要是靠开设“使人成为人”的课程实现的,即开设“共同知识类课程”实现的;大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理论和专业能力,主要是靠开设“使人成为某一种人”的课程,即开设“专业课程”实现的。

这“两类课程”相互补充、相互支撑、相互渗透、相互转化,融为一体,以“完整的大学课程体系”构建大学生的“完整的精神世界”。

二、21世纪中国大学课程体系改革的基本思路

1.大学“共同知识类课程”体系改革的基本思路

依据国内外著名大学的经验,建构大学“共同知识类课程”体系改革的若干备选方案有以下几种:

第一,“经典论”方案。这种主张认为,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虽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现象千变万化,知识门类繁多、观点纷呈。但是,总有具有永恒意义的核心价值,并且用最具震撼力的“经典”形式表述出来。因此,“共同知识类课程”应以人类的各种“经典”为主体内容和基本载体来设计。

第二,“进步论”方案。这种主张认为,教育要为学生和社会的生存发展考虑,为解决学生和社会所面临的问题提供理论和方法。因此,“共同知识类课程”的内容应具有前瞻性和有用性,依据现实和前瞻的需要设计课程体系,为学生应对未来打下精神、知识和能力基础。

第三,“多元文化论”方案。这种主张认为,社会生活和文化是多元多样的,不同社会、经济、族群、地理环境等都会产生不同的文化。因此,“共同知识类课程”应以“多元文化主体并立”的精神,吸纳多元文化的内涵,为学生设计课程体系,开拓学生的眼界和胸襟。

第四,“整体均衡论”方案。“整体均衡论”认为,正如人的“生活世界”是一个“整体均衡”的有机系统一样,反映人的“生活世界”的知识也必然是“整体均衡”的有机系统。在这个有机系统中,“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是有机的、系统的、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而不是片面的、孤立的、机械的。本文就是这种主张。只有“整体均衡”的知识系统,才能使人成为具有完全人格的现代人,支撑现代的“生活世界”。“共同知识课程”是以“课程”的方式对这个“整体均衡”知识系统的科学概括和复述。它只有保持知识的整体系统和充分均衡,才能克服孤立研究各种专业知识而产生的“遂道效应”和井蛙之见;也才能使学生的精神世界形成“神奇的合力”,逐步成长为“大星”和大师级人物。

2.我国实施“整体均衡论”方案的具体原则和表述

中国大学的“共同知识类课程”应有中国特色。因而,中国大学“共同知识类课程”体系要以“一个核心、两维坐标”来建构。具体说,大学“共同知识类课程”体系,应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和人类“生活世界”为基础,涵容人类有文明以来的有价值的知识,以系统的方法加以梳理,并完整地精练地表现为课程体系。中国的和全人类的任何有重大价值的知识均不可空缺。

“一个核心”。即大学“共同知识类课程”体系中的重点与核心部分。大学“共同知识类课程”体系应以我国现行的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为重点与核心,其根本任务在于引导学生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是大学“共同知识类课程”体系建构的根本和关键。

“两维坐标”。即建构完整的“共同知识类课程”体系的纵横两个“建构原则”。这两个坐标是:

第一,“横向坐标”。即“共同知识类课程”体系的横向建构原则。“横向坐标”要求以横向的完整“共同知识类课程”体系拓展学生思考问题的现实广度,使学生的思维具有现实的广延性和不同领域之间的联系性,提升大学生的视野、胸襟、协调精神和创新能力。这要求“共同知识类课程”能够整合不同的生活领域、知识领域和“完全人格”的各个组成部分,尽可能完整地覆盖社会生活现实、人格现实和知识门类。

贯彻“横向坐标”,可以由多种不同视角建构多种不同的横向“共同知识类课程”体系。如:A类以学科部门为基本框架,建构横向的“共同知识类课程”体系;B类以培养“完全人格”的“德、智、体、美”四育为基本框架,建构横向的“共同知识课程”体系;C类以大学生的“社会生活现实”问题、“社会思潮现实”问题和“身心现实”问题为基本框架,建构横向的“共同知识课程”体系等。

第二,“纵向坐标”。即“共同知识类课程”体系的纵向建构原则。“纵向坐标”要求以纵向的完整“共同知识类课程”体系拓展学生思考问题的历史深度,使学生的思维、视野和胸襟具有历史的涵容性、深沉感与厚重感,尊重历史、传统和文化,建立起传统与现代的辨证连续性和统一性,避免产生无根的“飘泊的心灵”。一个人只有知道历史和传统,才能更好地面对现在和走向未来。这要求“共同知识类课程”增加历史方面的课程,特别是加强“中国文化史教学”、东西方的“经典教育”和典型“历史事件”分析。

贯彻“纵向坐标”,可以由多种不同视角建构多种不同的纵向“共同知识类课程”体系。如:A类以中国、西方或重要国别文化史为基本框架,建构纵向“共同知识类课程”体系;B类以中国、西方或重要国别经典及其发展为基本框架,建构纵向“共同知识类课程”体系;C类以中国、西方或重要国别“重大历史文化事件”为基本框架,建构“共同知识课程”体系;D类以当代中国重要核心价值观为基本框架,联系中国、西方或重要国别文化史经验,建构纵向“共同知识类课程”体系;E类以上述不同框架综合建构“共同知识类课程”体系等。

3.大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基本思路

第一,主要是通过专业课程改革培养大学生具有现代“通才”的“知识结构”。所谓“通才”的“知识结构”,既不是“专才”的狭窄知识结构,也不是“泛才”的“样样通,样样松”的知识结构,而是“有广博知识基础和较好专门化知识主干”的知识结构。可以称为“一专多通,一专多能”的创造型人才的知识结构。大学,特别是研究型重点综合大学的专业课程体系建构,应以初步尝试建构“一专多通,一专多能”的创造型人才的知识结构为追求的根本目标。

第二,建立“通才”的“知识结构”,目的是让学生“成材”而不是“成器”。其基本含义是,要把大学生培养成通晓 “一级学科”和相关学科知识的“人材”,而不是只掌握 “二级学科”,甚至是“三级学科”(研究方向)狭窄知识和能力的“器件”。也就是要将学生培养成一块上好的“材料”,适应面广,并有巨大的发展和创造的潜质,而不是具形的“器件”和“器皿”。如:实行“双学位制”、“跨专业选课制”、“宽口径、厚基础”原则、重“三基四性”培养等。这是学生具有创造力和后劲的知识结构基础。

三、21世纪大学课程体系改革的实施方法

1.大学“两类课程”的时间安排

大学四年,“使人成为人”的课程―“共同知识类课程”与“使人成为某一种人”的课程―“专业课程”,可各用一半课时。可以在大学一、二年级开“使人成为人”的课程―“共同知识类课程”;三、四年级开“使人成为某一种人”的课程―“专业课程”。当然,也可以在时间上顺序上混合安排。

2.“共同知识课程”的选课方法

“共同知识类课程”可以实行“套餐”制,不实行“自助餐”制。可将全部课程(至少百余门组成的“共同知识类课程”系统)依据不同专业,分若干个大类“套餐”,并根据学生所学专业规定“必选课”与“任选课”(目的在于与大学科的专业知识合理匹配)。“自助餐制”虽然给予学生更多自由,但弊病在于学生可能以兴趣为中心选择课程,容易流于任意而缺乏科学性,使学生“学与愿违”。因此,具有较大的缺陷和不足。

3.大学的教学方法与考核方法探索

第一,全部课程有必要继续探索“主体性教学”、“研究型教学”、“启发式教学”等现代教学方法。

第二,全部课程均应主要考核学生的以下三点:一是否认知教材观点;二是能否评价广泛的观点和反思;三是否有创新意识和自己的见解。以此撞击学生的创造性心理和思维方式。

注释

①1962年日本神户大学的汤浅光朝教授曾系统地研究并提出了“科学活动中心转移”理论。他将研究结果绘制出科学活动的统计曲线,形象地展示了16世纪以来,世界科学活动中心转移的过程,被称为著名的“汤浅曲线”。汤浅曲线说明,一个国家的重大科学成果数如果超过同时期全世界重大科学成果数的25%,说明“科学活动中心”已转入该国。这个国家也将成为世界文明活动的中心。汤浅曲线还说明,科学活动中心的形成和转移,需要一定的历史条件,如,国家制度、教育质量、科学政策和意识形态等。认识这一点对于一个国家的教育事业、科技事业和文明盛衰是十分重要的。

中学世界地理知识点范文第5篇

在课堂上讲究教学技巧和艺术,提高课时效益。训练题做到精选、精练,对出现问题的学生及时地指导,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增强了学习的兴趣。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教学计划5篇,供大家参考。

七年级下册地理教学计划1一、情况分析

本学期,本人承担七年级三个班的地理教学任务,每周每班二个课时,课时相对教材内容有些不足。新课标,新教材,新环境,高要求给本人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学校良好的人际关系,先进的教育理念,爱的氛围为教育教学提供了理想的育人环境。我校坚定不移的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理念,大多数学生对地理学科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课堂教学,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平,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三、具体工作

1、抓好常规地理课堂教学。

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保障每节一练,做到全批全改。

2、认真学习新课标理论,领会新课标精髓,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3、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在教研处,教务处的指导下,努力使教育教学能力再上新台阶。

4、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

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学科知识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5、认真参与集体备课,精益求精,争创优秀教案。

6、参加听课评课活动。

虚心向他人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7、拟好复习计划,制定复习提纲,认真组织复习。

8、每次单元检测后,全面做好每个学生。

注意发现教学和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9、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件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

10、合理使用教学必备的地理教具,课件。

做好器材的登记,使用,保管工作。

教学课时安排

第一周:亚洲的位置和范围2课时

第二周:亚洲的自然环境2课时

第三周:单元检测2课时

第四周:日本2课时

第五周:一次月考2课时

第六周:东南亚2课时

第七周:印度2课时

第八周:俄罗斯2课时

第九周:单元检测2课时

第十周:期中考试2课时

第十一周:中东2课时

第十二周:欧洲西部2课时

第十三周:撒哈拉以南非洲2课时

第十四周:澳大利亚2课时

第十五周:美国2课时

第十六周:巴西2课时

第十七周:极地地区2课时

第十八周:复习(一)2课时

第十九周:复习(二)

第二十周:期末考试

七年级下册地理教学计划2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学校教导处为指导,加强课堂教学。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平,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二、教学要求:

1、加强理论学习,认真学习《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明确自己的工作目标,充分认识到自己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不断提高自己全面的素质。

2、认真学习、领会《新课程标准》的重要内容,在教学中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注意培养学生的各种地理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调查、运用图表和数据分析等基本方法、地理思维能力、地理探究能力,同时掌握好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3、以教材中的“活动”部分内容为突破口,深入研究课堂教学模式,继承以往教学活动的长处,并不断深化、创新、拓展,形成多种多样的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有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

4、注意建立过程式评价体系,注重学生的发展,给在实施新课程中的每一位学生建立成绩档案,用来记录该学生的地理学习情况,作好整理工作。

5、将新课程教学实验研究进行反思,整理自己的所做、所思、所想,将自己在这些年的教学工作中的好的做法,符合课程改革的理念的课堂教学或实践活动进行、提炼,继续发扬光大,并把它们记录下来,写成教案、活动案例、论文、实验报告等,积累经验,验证《新课程标准》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三、本学期世界地理的教学目标是:

1.使学生知道有关世界海陆分布、气候和海洋的基础知识,以及世界人口、人种和国家等概况。

2.使学生知道世界各大洲概况和主要国家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关系,初步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

3.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地图了解世界各地地理事物的分布,初步学会分析区域地理特征和地理事象的内在联系,从而发展地理思维能力。

学会画简单的世界、大洲、国家的地理略图,学会阅读地理景观图和地理统计图表。

4.使学生懂得人类共同生活在一个地球上,必须共同保护环境;

初步知道世界一些国家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方面的经验和问题;增强可持续发展以及对外开放意识,培养全球观念。

四、具体实施

1.教学中要改变传统地理课程重知识轻方法、重结论轻过程的观念。

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和自身经验出发,观察、发现、了解和研究生活中的地理,并善于在生活中学习和运用地理知识。

3.引导学生关心现代社会的发展,关注世界的变化,树立科学的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

要将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作为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以千姿百态的地理事象、千差万别的地理空间、千变万化的地理演化过程。充分考虑现代信息技术的深远影响,促进地理学习的革命,为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地理创造良好的环境。

七年级下册地理教学计划3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平,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二、教材分析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以世界地理为主要内容,包括世界自然地理与世界人文地理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地球的面貌、世界的居民、世界的气候、世界的发展差异四部分内容。

共计五章,16节: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三章《世界的居民》,第四章《世界的气候》,第五章《世界的发展差异》。

《地球的面貌》这章主要包括认识地球、世界的海陆分布、世界的地形、海陆变迁四部分内容。认识地球,了解世界的海陆分布,世界的地形以及海陆变迁,了解全球海陆分布发展演化的基本规律,是学习地理的基础。

《世界的居民》属于人文地理的内容,从宏观的角度阐述世界的人口、人种、语言、宗教、聚落以及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

《世界的气候》这章包括天气和气候、气温和降水、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四部分内容。从本章知识在整个教材体系中的地位来看,是后面学习区域地理及中国地里的基础之一。

在前面各章了解自然地理,人文状况的基础上,《世界的发展差异》这章引入世界的发展差异,国际合作,国际组织等政治经济概念,为学生以后学习各大洲、认识国家和地区的人文地理概况起到基础性作用。

二、学生学情分析

七年级一班共有学生48人。刚刚升入七年级的初中学生,在小学社会课中,接触了一些地理知识,但比较零碎。地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初一年的学生还是第一次接触,是一个陌生的学科,很多学生不知道应该如何学习地理,地理学科所需各种加到7各科目,学习压力加大,小学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都要有所改变,所以,初一上学期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为目标,掌握最基础的地理知识。比较系统地学习地理知识,做好从零开始的准备。由于地理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学生有新鲜感,教师要抓住这一点,上好第一节课,注重培养兴趣,打一个良好开端。

三、教材重难点分析及措施

本册书重点需要掌握的内容有:地图的判读方法;认识地球的面貌及海陆分布;世界的地形;世界的气候。

难点:认识地球(地球空间概念的构建,如经纬网的判读),地形图读图能力培养,世界气候。

应对策略:

1、认真学习新课标理论,领会新课标精髓,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2、抓好常规地理课堂教学。

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提高课堂有效性。

3、认真参与集体备课,精益求精x

k b 1.c o m

4、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件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

5、参加听课评课活动。

虚心向他人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6、拟好复习计划,制定复习提纲,认真组织复习。

7、每次考试后,全面做好每个班级的质量分析。

注意发现教学和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8、积极参加计算机培训并不断自学,提高课件的制作水平

四、帮困扶优措施

考虑到我们年级的实际情况,学生普遍学习能力较弱,地理课堂将会很少涉及拔高性太强的内容,以基础学习为主要目标。努力将课程讲解的浅显易懂,照顾多数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此外,在作业布置上,挑选地理填充图册中较为简单的内容要求必须完成,对于程度较好的学生则要求全部完成。

五、本学期预期目标

1.认识地球形状及大小,会使用地球仪,了解经纬线和经纬度,能使用经纬线判别方向,能使用经纬度确定位置。

2.认识地球自转和公转及其地理现象和意义,知道五带的划分及各带特征。

3.学会使用地图,能读懂等高线地形图,能绘地形剖面图。

4.牢记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认识海陆变迁,了解板块学说。

5.知道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了解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因素,了解全球主要气候及其分布。

6.知道世界三大人种及其分布,了解世界三大宗教。

7.认识世界上的主要国家及划分,了解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知道世界上的国际性组织??联合国。

六、提高教育教学成绩的措施

1.必须以新理念指导教育教学。

充分备课,吃透课标和教材,力求每节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排除疑点。

2.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在面向全体的同时,进行分层次教学,做好转化后进生工作。

3.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进行学法指导,和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4.做到地理教学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引用最新资料,密切与时代的联系。

5.指导学生开展地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寓德育与教学之中。

七、教学进度

七年级下册地理教学计划4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也转瞬即到,忙碌的寒假就这样轻轻飘过,转眼正月十七就到了,新的学期开始了。为了更好的展开新学期的各项教学计划,执行并高质量的完成学校的各项教学任务,特制定本学期的教学计划,一边更好的完成各项任务。

一、基本情况

本学期我继续带七年级1—6班的地理课,兼任七年级4班的班主任。从上学期的任务目标来看,一班和五班完成教学目标,其他个班级差强人意。所以这个学期应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抓好学生的学习成绩,以期达到完成教学目标的任务。

二、教学计划

1、充分备课:在做到充分了解学生的学情的基础上,认真钻研新课程标准,充分了解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在此基础上备好学情、教情,备好课标,在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做好三维目标的教学理念真正做到塑造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上好每一节课:在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的指导下,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上课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引导学生要认真主动的去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做到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3、检查与落实: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学习的基础上充分做好学生学习情况的检查,做好学生对知识学习掌握的督查与主导。

对重要的知识要点一定要做好检查也落实,通过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实现学生对知识点的牢固掌握。

4、做好单元检测的使用。

通过单元检测来了解学生的学情,来制定实际的教学手段,以此提高学生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

针对今年中考的变化,尤其是地理的中考变革,作为初一的地理老师,要有未雨绸缪的思想,一定要提前做好准备,为初二的地理中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七年级下册地理教学计划5一、教学目标

共同完成七年级下册地理教学任务,让学生掌握各类基础地理知识,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学习潜能,增加对世界各地地理知识的认识,让学生们养成互助、合作、共同进步的良好精神状态。

二、教材分析

第一章认识大洲

本章主要内容是了解亚洲、欧洲、非洲、南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的地理位置,学习并掌握其地形、气候、河流、人口等知识。本章的重点内容是七大洲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气候特点。难点是比较七大洲的气候以及影响七大洲气候的因素。

第二章了解地区

本章主要内容是学习并掌握东南亚、南亚、西亚、欧洲西部及南北两极的有关的地理知识。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人文、经济等。本章的重点内容是掌握东南亚、南亚、西亚、欧洲西部的地形与气候,以及南北两极的地理概况。难点是以上各地的地理位置与气候差异对农业的影响。

第三章走近国家

本章主要是学习并掌握世界上的一些主要国家,如美国、俄罗斯、日本、法国、澳大利亚等。了解其地理位置、地形地貌、资源气候、经济文化等。本章的重点是掌握以上各国的地形特点和典型的气候特点,掌握各国重要的自然资源。难点是美国的农业带的分布。

三、重点、难点:

1、初步学会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各大洲的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

2、初步学会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几个大国的人文特征,能简单分析人—地内在关系;

3、初步学会国家和地区的分析方法;

四、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理清知识结构和教学思路,把握教材重点、难点。

运用现代化教学设施,制作教学道具等,创设教学情境,设置多种课堂教学模式,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

2、强化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巩固学生读图、填图和绘图的能力。

利用地图、地理填充图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强化理性认识。同时做到教学过程中做到穿插回忆前面所学知识,增强知识的横向和纵向联系,帮助学生形成比较系统的知识结构,为今后的继续学习作好铺垫。

3、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组织好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注意收集学生反馈的信息,并及时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激发学生情感,创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和融洽的师生情感,从而更好的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

4、开展多种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充分利用电视、网络等设施,多方位不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课堂教学注入新鲜的血液。

五、教学进度

教学内容课时安排周次

第六章第一节自然环境21

第二节人文环境22

第七章第一节日本23

第二节东南亚34-5

第三节印度36

第四节俄罗斯37-8

第八章第一节中东28-9

第二节欧洲西部29-10

期中考试11

第三节撒哈拉以南的非洲312

第四节澳大利亚213

第九章第一节美国314-15

第二节巴西215-16

第十章极地地区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