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劝学译文

劝学译文

劝学译文范文第1篇

文言文翻译:

君子说:学习不可以停止的。

譬如靛青这种染料是从蓝草里提取的,然而却比蓝草的颜色更青;冰块是冷水凝结而成的,然而却比水更寒冷。木材笔直,合乎墨线,但是(用火萃取)使它弯曲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到)如圆规画的一般的标准了,即使又晒干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用火萃取使它成为这样的。所以木材经墨线比量过就变得笔直,金属制的刀剑拿到磨刀石上去磨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智慧明理并且行为没有过错了。

因此,不登上高山,就不知天多么高;不面临深涧,就不知道地多么厚;不懂得先代帝王的遗教,就不知道学问的博大。干越夷貉之人,刚生下来啼哭的声音是一样的,而长大后风俗习性却不相同,这是教育使之如此。《诗经》上说:“你这个君子啊,不要总是贪图安逸。恭谨对待你的本职,爱好正直的德行。神明听到这一切,就会赐给你洪福 祥瑞。”精神修养没有比受道德熏陶感染更大了,福分没有比无灾无祸更长远了。

我曾经一天到晚地冥思苦想,(却)比不上片刻学到的知识(收获大);我曾经踮起脚向远处望,(却)不如登到高处见得广。登到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可是远处的人却能看见;顺着风喊,声音并没有加大,可是听的人却能听得很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舟船的人,并不善于游泳,却可以横渡长江黄河。君子的资质秉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南方有一种叫“蒙鸠”的鸟,用羽毛作窝,还用毛发把窝编结起来,把窝系在嫩芦苇的花穗上,风一吹苇穗折断,鸟窝就坠落了,鸟蛋全部摔烂。不是窝没编好,而是不该系在芦苇上面。西方有种叫“射干”的草,只有四寸高,却能俯瞰百里之遥,不是草能长高,而是因为它长在了高山之巅。蓬草长在麻地里,不用扶持也能挺立住,白沙混进了黑土里,就再不能变白了,兰槐的根叫香艾,一但浸入臭水里,君子下人都会避之不及,不是艾本身不香,而是被浸泡臭了。所以君子居住要选择好的环境,交友要选择有道德的人,才能够防微杜渐保其中庸正直。

事情的发生都是有起因的,荣辱的降临也与德行相应。肉腐了生蛆,鱼枯死了生虫,懈怠疏忽忘记了做人准则就会招祸。太坚硬物体易断裂,太柔弱了又易被束缚,与人不善会惹来怨恨,干柴易燃,低洼易湿,草木丛生,野兽成群,万物皆以类聚。所以靶子设置好了就会射来弓箭,树长成了森林就会引来斧头砍伐,树林繁茂荫凉众鸟就会来投宿,醋变酸了就会惹来蚊虫,所以言语可能招祸,行为可能受辱,君子为人处世不能不保持谨慎。

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就从这里兴起了;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就从这里产生了;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自然会心智澄明,也就具有了圣人的精神境界。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骏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到达,)它的成绩来源于走个不停。(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烂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土壤里的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啊。螃蟹有六条腿,两个蟹钳,(但是)如果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啊。

因此没有刻苦钻研的心志,学习上就不会有显著成绩;没有埋头苦干的实践,事业上就不会有巨大成就。在歧路上行走达不到目的地,同时事奉两个君主的人,两方都 不会容忍他。眼睛不能同时看两样东西而看明白,耳朵不能同时听两种声音而听清楚。螣蛇没有脚但能飞,鼫鼠有五种本领却还是没有办法。《诗》上说:“布谷鸟筑巢在桑树上,它的幼鸟儿有七只。善良的君子们,行为要专一不偏邪。行为专一不偏邪,意志才会如磐石坚。”所以君子的意志坚定专一。

古有瓠巴弹瑟,水中鱼儿也浮出水面倾听,伯牙弹琴,拉车的马会停食仰头而听。所以声音不会因为微弱而不被听见,行为不会因为隐秘而不被发现。宝玉埋在深山,草木就会很润泽,珍珠掉进深渊,崖岸就不会干枯。行善可以积累,哪有积善成德而不被广为传诵的呢?

学习究竟应从何入手又从何结束呢?答:按其途径而言,应该从诵读《诗》、《书》等经典入手到《礼记》结束;就其意义而言,则从做书生入手到成为圣人结束。真诚力行,这样长期积累,必能深入体会到其中的乐趣,学到死方能后已。所以学习的教程虽有尽头,但进取之愿望却不可以有片刻的懈怠。毕生好学才成其为人,反之又与禽兽何异?《尚书》是政事的记录;《诗经》是心声之归结;《礼记》是法制的前提、各种条例的总纲,所以要学到《礼经》才算结束,才算达到了道德之顶峰。《礼经》敬重礼仪,《乐经》讲述中和之声,《诗经》《尚书》博大广阔,《春秋》微言大义,它们已经将天地间的大学问都囊括其中了。

君子学习,是听在耳里,记在心里,表现在威仪的举止和符合礼仪的行动上。一举一动,哪怕是极细微的言行,都可以垂范于人。小人学习是从耳听从嘴出,相距不过四寸而已,怎么能够完美他的七尺之躯呢?古人学习是自身道德修养的需求,现在的人学习则只是为了炫耀于人。君子学习是为了完善自我,小人学习是为了卖弄和哗众取宠,将学问当作家禽、小牛之类的礼物去讨人好评。所以,没人求教你而去教导别人叫做浮躁;问一答二的叫啰嗦;浮躁啰嗦都是不对的,君子答问应象空谷回音一般,不多不少、恰到好处。

学习没有比亲近良师更便捷的了。《礼经》、《乐经》有法度但嫌疏略;《诗经》、《尚书》古朴但不切近现实;《春秋》隐微但不够周详;仿效良师学习君子的学问,既崇高又全面,还可以通达世理。所以说学习没有比亲近良师更便捷的了。

崇敬良师是最便捷的学习途径,其次就是崇尚礼仪了。若上不崇师,下不尚礼,仅读些杂书,解释一下《诗经》《尚书》之类,那么尽其一生也不过是一介浅陋的书生而已。要穷究圣人的智慧,寻求仁义的根本,从礼法入手才是能够融会贯通的捷径。就像弯曲五指提起皮袍的领子,向下一顿,毛就完全顺了。如果不究礼法,仅凭《诗经》《尚书》去立身行事,就如同用手指测量河水,用戈舂黍米,用锥子到饭壶里取东西吃一样,是办不到的。所以,尊崇礼仪,即使对学问不能透彻明了,不失为有道德有修养之士;不尚礼仪,即使明察善辩,也不过是身心散漫无真实修养的浅陋儒生而已。

如果有人前来向你请教不合礼法之事,不要回答;前来诉说不合礼法之事,不要去追问;在你面前谈论不合礼法之事,不要去参与;态度野蛮好争意气的,别与他争辩。所以,一定要是合乎礼义之道的,才给予接待;不合乎礼义之道的,就回避他;因此,对于恭敬有礼的人,才可与之谈道的宗旨;对于言辞和顺的人,才可与之谈道的内容;态度诚恳的,才可与之论及道的精深义蕴。所以,跟不可与之交谈的交谈,那叫做浮躁;跟可与交谈的不谈那叫怠慢;不看对方回应而随便谈话的叫盲目。因此,君子不可浮躁,也不可怠慢,更不可盲目,要谨慎地对待每位前来求教的人。《诗经》说:“不浮躁不怠慢才是天子所赞许的。”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劝学译文范文第2篇

孙 权 劝 学

教学目标

1.了解《资治通鉴》的有关常识。

2.积累文言词汇、文中的成语,理解文意。

3.正确朗读全文,读出人物语言的身份、情态,分析人物性格。(重点、难点)

4.领悟学习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情感启动

1.导入新课

很多伟大的领袖都强调过学习的重要性,列宁说:“学习学习再学习。”毛泽东主席说:“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都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早在三国时期有位伟人也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那就是吴国国君孙权。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孙权劝学》,体会读书学习的重要性。(板书:《孙权劝学》《资治通鉴》)

2.预习指导

(1)掌握本文有关文学常识。

(2)正确朗读全文,尝试读出人物语言的身份情态。

(3)识记本文涉及的两个成语的现代含义。

(4)根据书下注释尝试翻译全文。

预习检测:

(1)文学常识填空:本文选自《》,是()

(时期)杰出的( )家和( )家( )主持编纂的一部()体通史,记载了从()到( )共( )年间的史事。书名是当时皇帝宋神宗定的,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即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

(2)解释成语含义:

吴下阿蒙:

刮目相待:

【抢答,按组加分,纠错加分。】

二、解题生疑

根据题目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1)孙权是谁?

(2)劝谁学习?

(3)为什么劝?

(4)劝学结果如何?

三、读文求解

1.学生齐读文章,寻找答案。

(1)吴国国君

(2)吕蒙

(3)卿今当涂掌事,读书大有所益

(4)吕蒙进步惊人。

【 抢答,按组加分,纠错加分。】

2.再读释义。

(自由朗读文章,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口述)、评价)(自学3分钟,小组合作2分钟)

(1)叙述性语言:译文

(2)孙权:译文

(3)吕蒙:译文

(4)鲁肃:译文

四、三读析人

1.怎样分析人物形象?(刻画人物的方法)

2.分析文中人物语言展示人物什么身份、性格、心理。【评价的同学有感情的朗读该人物语言】(自由朗读文章,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板书、评价)(自学3分钟,小组合作2分钟)

(1)孙权:身份();性格();心理( )。

(2)吕蒙:身份();性格();心理( )。

(3)鲁肃:身份();性格();心理( )。

五、求异思辩

如果孙权劝学无效,吕蒙不学习,结局会怎样?(展开你的想象运用简短的话语进行说明)

六、学以致用

谈谈学习本文的收获或启示。(用一句话说明)

七、班长总评

学科班长总评

八、教学反思

课堂实践后发现的问题:

1.学生对于文学常识的审题过于仓促,导致很多同学都没有完整的回答出本题答案,在下次的授课中,应先给学生10秒钟的审题时间,之后再进行抢答。

2.据题生疑中学生又提出了新的有价值的问题“怎样劝的”,也应该给予确定。

3.朗读由原来的三读:初读理解大意;再读释义;三读析人;增加到四读深入理解,设置在人物分析之后,有感情的分角色朗读课文。

4.人物分析,学生板书的答案书写不是很规范,无条理,所以改用表格的形式,更加明晰。

5.题目《孙权劝学》既交代了人物也交代了本文情节,吕蒙就学和鲁肃鉴学亦是如此。所以在讲解人物形象时同时也交代了文章情节。

6.文章情节有详有略,由此应该引到文章写作手法的讲解。

劝学译文范文第3篇

1 采用多媒体进行初中文言文教学的优点

1.1 用课件可让学生更快进入课堂情境。

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创设一种身临其境的教学环境,使学生为之所感,为之所动,产生共鸣,尽快进人问题情境的角色之中。也就是通过“激其情,奋其志,启其疑,引其思”,引起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所面临情境之间的冲突或矛盾,引起学生的注意、关心和探索行为。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和意境的展现引入新课,不仅能诱发学生的形象思维,而且使情景交融,师生共赏那“美妙的和谐”,享受到“无穷的欢乐”。

比如教学《孙权劝学》,先放映有关 “司马光砸缸救人”和“孙权劝学” 的漫画片,让学生看图说话,然后简介作者及课文背景:

A、作者简介

B、《资治通鉴》简介

C、关于吕蒙

D、三国形势

以引入课文,学生很快就能进入状态。

1.2 采用多媒体教学更方便对文言文进行逐字逐句的翻译。

仍以教学《孙权劝学》为例。譬如翻译下列句子,解释加点词并了解其语气:

A、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我难道想要你钻研经书当博士吗!

邪: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吗”。

B、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以往的事情罢了。

耳:表示限止语气,可译为“罢了”。

C、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老兄你为什么看到事物的变化这么晚啊!

乎:表示感叹语气,可译为“啊”

用课件演示,就方便多了。

1.3 采用邮箱和QQ,更方便学生的预习和师生课外交流。

仍以教学《孙权劝学》为例。上课前,先让学生自行翻译课文,并把翻译的文。学生还可以利用QQ向老师请教很多文言文学习上的问题。

2 虽然多媒体教学与众多其他教学手段相比有着独特的优点,但对于总的学习目标和全体学生来说,不存在一种普遍优于其他手段的教学手段

今天提倡多媒体教学,决不是要否定传统的教学手段。各种手段都具有其各自的特点和独特的功能,在教学中,他们是相互补充、取长补短的关系。就像粉笔+黑板、幻灯投影、电视教学等教学手段一样,多媒体教学只是教师授课的教学手段之一。将多媒体与其他教学手段结合起来将会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尽管采用多媒体进行初中文言文教学好处多多,但也有几个漏洞,需要加几个补丁:

2.1 要更加注重让学生直面课文。

也就是说,在阅读上,要让学生诵读课文,要背的一定要及时背出;在问题研究上,一定要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不要睁眼说瞎话。这些都是非常必要的。

一是读。要让学生在读中译句解意。让学生利用注解和工具书,读准字音,读懂词义,读准节奏,读出语气,读出句意、段意和文意。在读中积词攒句。掌握语言规律,从字、词、句、篇到语、修、逻、文的积累。

二是研讨。如,《葫卢僧判断葫卢案》中的“葫卢僧”是谁?你千万不能说是贾雨村。因为如何审理判断这件案子,全是原来的小沙弥(僧)、现在的门子出的主主意;而且贾雨村也不是“僧”。再有,《孙权劝学》中,鲁肃为什么要“拜蒙母”,与吕蒙“结友”?也不能泛泛泛而谈,认为是鲁肃重感情、讲义气。那是鲁肃敬重吕蒙现在的非凡的才干和谋略。

三是在文言文翻译这一块,现在有许许多多的老师钟情于鼓励学生“猜读”。确实, “猜读”能鼓起学生翻译文言文的信心与勇气,能激发他们翻译文言文的兴趣;但是,在教师点评时,一定要忠实于教材, 忠实于原文。如翻译《伤仲永》中的“贤于材人远矣”,“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贤于”应该是“比……贤”也就是“胜过”的意思;“受于”是“从……接受”的意思。

2.2 要更加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活动。

如个人预习,同桌合作,小组讨论、全班共研及学生进行表演等。

如进行《陈涉世家》的教学时,对于其中较为复杂的起义前所做的准备工作:夜学狐鸣,置帛鱼腹两件事,如果只从书上文字的意义上进行翻译,学生会感觉很难懂。不若课前指导学生进行表演,通过形象的动作语言表现事实,在理解意思或背诵的时候配合进行,既活跃了课堂的气氛,锻炼了学生的能力,还可以让学生快速、准确的了解事情的经过。

劝学译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之”的用法 商酌

“之”字用法颇为复杂,在古汉语里它既可作实词,又可作虚词,不同的语境里有不同的用法,作实词的“之”可作代词和动词,而作虚词时它可作助词、连词、介词和语气词。本文就结合高中《语文》教科书(必修)第一册文言文对“之”的用法进行简单总结。

一、实词“之”的用法分为代词和动词

(一)、“之”作代词分为指示代词和人称代词

1、指示代词:“之”作指示代词时,多用在名词前或者动词之后,译为“这样”,“这个”、“那里”“此”等,既可作定语,又可作宾语。

例如:①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烛之武退秦师》)

②子犯请击之(同上)

③使杞子、逢孙、扬孙戊之(同上)

④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⑤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使之然也(《劝学》)

⑥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谨(同上)

⑦申之以孝悌之义(同上)

⑧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秋水》节选)

例①句中的之指代“阙秦以利晋这件事”,例②句中的之指代“秦军”,例③句中的之指代“郑国”,例④句中的之指代“诸侯”,例①句中的之指代枯干,且在此作兼词,例⑥句中的之指代“千乘之国”,例⑦句中的第一个之指代“百姓”,例⑧句中的之指代海神若。

2、人称代词:“之”作人称代词时,通常代指第三人称,也可活用为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并且代指的人称在文中并不一定有明确的交代。

①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勾践灭吴(节选)》)

②太后盛气而揖之(《触龙说赵太后》)

③而臣衰,窃爱怜之(同上)

④为国不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③古之贤君,四方之民归之(《勾践灭吴(节选)》)

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邹忌讽齐王纳谏》)

例①句中的第一个之译成“他”或“他们”,例②句中的之译成“他”,例③句中的之译成“他”,指代舒祺,例④句中的之译成“他”,指代子路,例⑤句中的第三个之译成“他”,指代前面提到的贤君,例⑥句中的之译成“他”,指代前面的徐公。

(二)、“之”作动词

“之”字作动词时,一般采用“之+地点名词”和“何+之”两种形式,译为“到……去”、“到……”、“往……”等意思。

此种用法在高中《语文》第一册(必修)文言文中未得到应用。

二、虚词“之”字的用法分为助词、连词、介词和语气词

(一)、“之”作助词有五种情形

1、结构助词: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表示前后两项的各种关系,译为现代汉语中的“的”。

①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烛之武退秦师》)

②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同上)

③此则寡人之罪也(《勾践灭吴(节选)》)

④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同上)

③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⑥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劝学》)

⑦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劝学》)

以上例①――⑦都译为“的”,均是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表示领属关系。

2、主谓之间: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使原来的主谓句成为整句的成分或复句的成分。

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烛之武退秦师》)

②邻之厚,君之薄也(同上)

③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④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而为之哭泣(《触龙说赵太后》)

⑤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同上)

⑥无如寡人之用心者(《寡人之于国也》)

例①句中主谓短语“臣之壮也”充当句子的时间状语,例②句中的“邻之厚”不能独立存在,它只是整个假设复句的一个分句。例③句中的主谓短语“妻之美我者’作句子的主语。例④句中主谓短语“媪之送燕后也”做句子的主语。可见主谓结构中加助词“之”变为名词性的偏正结构,充当复句的前一个分句,显得句意未完,让读者等待下文。例③⑥句中,“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寡人之用心者”作为整句的成分。

3、宾语前置:用在动词和它的宾语之间,又因为通常出现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放在谓语之前,故这种句型一般为:宾语+之+谓语。

①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②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勾践灭吴(节选)》)

③‘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秋水》(节选))

④鸡豚狗彘之畜(《寡人之于国也》)

例①②句中,疑问代词何是动词有的宾语,前置于动词,“之”为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例③句中,我是动词谓的宾语,前置于动词,“之”为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例④句中,鸡豚狗彘是动词畜的宾语,前置于动词,“之”为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4、定语后置:通常把定语放在中心语的后面,起强调定语的作用。这种句型一般为:中心语+之+修饰语或中心语+之+修饰语+者。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②泾流之大,两 渚崖之间(《秋水》(节选))

例①句中,利作爪牙的定语,后置于名词,“之”为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例②句中,大作泾流的定语,后置于名词,“之”为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

5、凑足音节:用在不及物动词、形容词和时间副词后面起协调音节和舒缓语气的作用,此时不必译出。

①臣闻之,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勾践灭吴(节选)》)

②乃致其父母昆弟而誓之(同上)

③五亩之宅,树之以桑(《寡人之于国也》)

例①句中,之用在不及物动词闻之后,去掉不影响其翻译,有协调音节和舒缓语气的作用,不译。例②句中,之用在句末,去掉不影响其译,有协调音节和舒缓语气的作用,不译,例③句中,之用在不及物动词树之后,去掉不影响其翻译,是无意义的衬字。

(二)、“之”作连词

之作连词时是连接定语和中心语,组成偏正结构,表示领属和修饰的关系。

①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父母之爱子,为之计深远(《触龙说赵太后》)

③数月之后,时时而渐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例①句中的之连接定语和中心语,构成偏正结构,表示“臣”、“内”的范围,例②句中的之连接主语和谓语,是主语结构转变为定中关系的名诃短语,在整个句子中充当主语,例③句中的之连接定语和中心语,使所在小分句充当状语。

(三)、“之”作介词

之作介词时一般译为“对于”、“于”等,可用为状语或状语结构。

①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而已(《寡人之于国也》)

例①句中的之与于一起构成状语结构,译为“对于”,不过这种用法在第一册很少出现。

(四)、“之”作语气词

之作语气词时放在句末,表示一种咏叹的语气,这些都大多见于韵文中。

①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寡人之于国也》)

②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同上)

③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劝学》)

劝学译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功能对等 广告翻译 交际目的

一、奈达对等理论简述

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奈达对翻译界的影响就一直方兴未艾。他也是中国翻译界最为熟知的国外翻译理论家,甚至一度时期在中国翻译界形成了“言必称奈达”的局面。虽然90年代以后随着更多西方翻译理论的涌起,奈达的影响逐渐被淡化,但是其理论依然对翻译实践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尤其是他提出的“功能对等”理论,依然广为翻译界引用,被很多人奉为翻译的标准。

作为一名杰出的圣经的翻译者,奈达非常注重听众或读者的接受程度,追求译文的交际效果。这一原则也充分体现在他对《圣经》的翻译之中。因为奈达在《圣经》翻译过程中大量使用简单地道的英语表达,所以“非基督教徒也能够对之轻松阅读并理解”(Marlowe 2004)。奈达翻译理论和实践中最主要的对象是读者。他认为,翻译中需要考虑的重点是“译文接受者能够在何种程度上正确理解并欣赏译文”。显而易见,功能对等理论的精髓就是“对原文接受者理解原文的方式和译文接受者理解译文的方式进行对比”(2001:86)。

“功能对等”是奈达在“动态对等”基础上的另外一种提法。所谓动态对等,指的是“译文读者对译文信息的反应和原文读者对原文信息的反应基本一致”(Nida & Taber 1969:24)。奈达于1986年把“动态对等”改为“功能对等”,并指出,这两种说法的内涵实际上是一致的。这样做的原因只是“为了避免‘动态’一词可能引起的误解”(because of a misunderstanding of the older expression)(Waard & Nida 1986:vii-viii)。功能对等理论从读者接受角度去思考翻译问题,强调“读者反应”,要求读者不仅要理解原文,更需要在此基础上采取行动。奈达认为,如果译文读者能够像原文读者理解和欣赏原文一样理解并欣赏译文,那么就可以说,这样的译文实现了“功能对等”。可见,功能对等和动态对等并不矛盾,其主要思想基本是一致的。

奈达通过“功能对等”理论,强调“功能”这一概念,突出译文和原文在“功能”方面的对等和一致。他在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 一书中提到,在交际和影响的有效性方面,仅仅罗列文体特征远没有决定其功能重要(ibid:134)。可见,“功能对等”中的“功能”主要指的是翻译的交际功能。比起其他希望达成某种特定翻译标准的翻译理论,功能对等理论更加灵活,允许翻译中出现各种多样性(Ma 2004:99)。所以,尽管奈达的翻译理论主要基于圣经翻译,但是,功能对等的价值绝不仅仅体现在圣经翻译方面,而是在众多文体的翻译实践方面都行之有效。

二、功能对等理论对广告翻译的指导意义

1.广告的基本特点

广告的主要特点体现在AIDA法则中。所谓AIDA法则,就是英文中“attention”、“interest”、“desire”和“action”四个词的首字母组合,即:首先引起读者的兴趣(interest)及注意力(attention),唤起读者的购买欲望(desire),促动其采取购买行动(action)(Wells, Sandra & Burnett 2006:102)。广告的目的是通过宣传让公众了解并接受产品。作为一种说服艺术,广告具有极大的劝诱性质。为了独树一帜,别出心裁,广告制作总是标新立异,图文并茂。表现在语言上则形式各异。或恢弘壮观,或幽默滑稽,或荒诞奇特,但总是在设法给读者或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它通过对产品或者服务的宣传以及视觉、感觉等效果来诱导消费者,劝诱消费者消除顾虑,采取购买行动。

2.广告翻译原则

由于广告创作是植根于深厚的文化基础上的综合性艺术。它集社会学、美学、心理学、市场营销学、文学、语言学于一身,具有鲜明、独特的语言风格。所以,在进行广告翻译的时候,既要立足于广告语言的传递,又要立足于广告所植根的深厚的文化土壤。只有这两个方面兼顾,才能收到预期的宣传效果。从语言层面来讲,广告语言的基本特征是语言简练、通俗客观、逻辑分明、易于记忆。翻译成其他语言时,既需要传递原文信息,又要力求译文亲切易懂。为了这一目的,翻译成其他语言时大都需要打破原广告词的语言形式,用目标语能够接受的、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来表达广告信息,实现劝诱功能。从文化层面来说,由于不同语言的广告势必要涉及不同的文化背景,在广告翻译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文化方面的差异。在这种情况下,译者需要对两种语言分别所处的文化背景、大众的审美情趣等方面进行对比。解决因文化差异而造成的理解困难,及时对译文进行调整。改变原文中背离目标语文化的现象,采用目标语市场能够接受的文化信息和目标语读者所喜闻乐见的表达形式,使译文在传递信息的同时实现和原文在功能上的对等。因此,广告翻译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语言和文化两个方面的传达。以下就从这两方面入手,浅析英汉广告互译时应该遵循的原则。

(1)不拘泥于语言形式,实现广告的交际目的

一般来说,广告的语言精练生动、极富吸引力,以此来传递信息,唤起读者的兴趣。所以翻译时要求译文也同样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使译文读者“能够像原文读者理解和欣赏原文一样理解并欣赏译文”,充分实现广告的劝诱功能和交际目的。由此可见,广告翻译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不拘泥于原文的结构,用译文读者能够接受的语言形式重新组织广告语言,从而顺利实现交际目的。如以下各例所示:

例一:Your lips will know it. But your hips won't show it.(3 Musketeers 巧克力)

译文1:您的嘴唇感觉到,您的屁股不显现。

译文2:好吃看不见。

这是“三个火”巧克力的广告词。译文1对原广告采取了直译,既保留了原文的“意”,还保留了原文的“形”。然而,因为“动态对等远不止正确交流信息”(Nida & Taber 1969:25),所以尽管译文1正确地传递了原文信息,但是,并没有很好地传达原广告体现的意味,读起来也不太文雅。译文2突破了原广告的形式,用短短5个字,体现了该巧克力既“好吃”,又“不会发胖”的特点。言简意赅,琅琅上口,容易被消费者记忆和接受,能够很好地起到广告的宣传效果。

例二: We lease too, honestly.(汽车租赁广告)

译文1:老实说,我们也做租赁。

译文2:诚信租赁。

这则广告采用的是语义双关。因为“honestly”一词既可以指“naturally”,表示“当然”,又可以用做“honest”的副词,表示“诚实的”,所以该广告的双关含义是“我们做汽车租赁,我们的生意立足诚信”。译文1因为对原文亦步亦趋,没有从交际的角度的来处理翻译,难免词不达意。而译文2巧妙地使用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诚信经营”、“立足诚信”等商业箴言,对原文进行创造性再现。既体现了产品的性质,又实现了广告的宣传目的,更好地为译文读者所接受。

例三:穿金猴皮鞋,走金光大道。(金猴皮鞋)

译文1:I wear Golden Monkey shoes. I walk on golden road.

译文2:Golden Monkey takes me everywhere.

译文3:Wear Golden Monkey, Wear success.

原广告行文对仗工整,朗朗上口。译文1为了保留原文的形式,进行了字面翻译,结果反而使人感到莫名其妙,因为“金光大道”对中国读者来说,具有“成功”、“一帆风顺”之义,而“golden road”(金色的道路)对英文读者来说,除了“金色的大道”之外,没有什么特殊的意义,无法产生预期的宣传效果。译文2简单明了,而且借用了英文歌曲“Country Road”中的歌词“Country road, takes me home”,具有一定的宣传意义和劝诱功能。译文3采用重复的修辞手法,而且把“金光大道”意译为“success”,既明白易懂,又容易被消费者所接受,达到了刺激消费的目的。由此可见,译文2和译文3更加符合目标语的表达习惯,成功地实现了广告的交际功能。

例四:随身携带,有备无患;随身携带,有惊无险。(速效救心丸)

译文1:Taking it with you, you can avert dangers. Taking it with you, you can avoid peril.

译文2: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

译文3:A rescue in need is a rescue indeed.

原广告运用了反复和排比的修辞手法,既突出了药品的优越品质和功效,又读起来抑扬有致。译文1直扣原文的字面意义进行翻译,反而适得其反,读者对该药的理解容易出偏差,也许会误认为这是一种防身武器。译文2直接引用了一句英文谚语“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看上去与原文没有达到语义对等,但是,却实现了与原文在功能上的对等。“随身携带而有备无患”的“药品”正是“需要时就出现在你身边”的“朋友”。所宣传的药品成为了受众的“朋友”,缩短了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达到了广告宣传的目的。译文3是对谚语“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的仿造,用“rescue”代替“friend”,突出了速效救心丸危难之时能救命的重要特点。该译文更上一层楼,很好地实现了产品的宣传目的,充分发挥了广告的劝诱功能。

从以上例句可以看出,在广告翻译这一特殊的领域,译者在实现原文广告到目标语广告“功能对等”的过程之中,不应该、也完全没有必要拘泥于原文的形式和语言结构。实践证明,成功的广告译者必然是善于驾驭目标语表达方式的高手,必然会大胆地、创造性地、艺术地重新构建广告语言,以取得良好的广告宣传效果。

(2)文化差异,巧妙传递

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深深扎根的土壤,具有一定的文化独特性。不同的文化差异造成不同的思维方式、心理特点、价值观念等,这些都会影响消费者对广告的理解以及广告的效果。作为一种植根于深厚文化土壤上的综合性艺术,广告从各个方面体现着其所在文化的特性。广告的翻译,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跨文化的交流活动 ,它不仅仅将一种语言文字转换成另外一种语言文字,而且需要巧妙地处理转换过程中的文化差异,使消费者自然而然地认同广告的深层文化内涵,通过被吸引而产生购买的欲望。

因此,不管在任何情况下,译者首先必须是一个文化人。他必须非常熟悉本族文化和外族文化,了解源语言和目标语言所在的文化背景和大众的审美观点及消费心理,了解各地的风俗习惯和宗教禁忌,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相应的翻译处理。在翻译的过程中,时刻对两种语言所在的文化环境、两国人民的审美情趣等多方面进行对比、斟酌,从而在翻译中既能够体现产品的特点,又不背离本国读者的审美习惯,达成广告的交际目的。例如,圣罗兰香水中有一款名为“Opium”(鸦片),如此命名是希望体现该香水无法抵御的销魂魅力。但是,对于深受“虎门销烟”等重大历史事件影响的中国人,并不见得会喜欢“鸦片”这个名称。所以,如果把它直接翻译成“鸦片”,则有悖于汉民族的审美情趣。中国读者很难用与西方读者同等的审美观来“理解并接受”该产品。所以,这样的翻译,充其量只是一对一的翻译,不能充分实现广告的传播功能,也难以体现“功能对等”中的“对等”原则。

广告翻译的目的是为了让译文广告有效地被目标语读者接受,并使他们对广告产品产生和原文读者同样的兴趣,从而采取购买行动。所以,遇到具有独特文化色彩的广告词时,译者必须时刻以目标语读者的审美观点和接受程度为首要考虑对象,以传达广告效果为目的,巧妙进行文化方面的调整。翻译时不求文字表面上的死板对应,而要在两种语言和两种文化之间达成功能上的对等。一旦原文和译文之间的功能达到对等,就能够保证译文既传情达意,又实现了广告宣传的目的,这也正是功能对等的精髓所在。以下用具体实例来体现功能对等原则对翻译具有典型文化色彩的广告词所具有的指导意义。

例一:情系中国结,联通四海心。(中国联通)

译文1:China Unicom links China with Chinese Knot.

译文2:Chinese Unicom binds Chinese together.

“中国结”是独具中国特色的民间艺术品,其渊源久远。它始于上古,兴于唐宋,盛于明清。史载:“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结”字也是一个表示力量、和谐, 充满情感的字眼。与其有关的词汇,无论是“结合”、“结交”、“结缘”、“团结”、“结果”,还是“结发夫妻”、“永结同心”,都给人以一种团圆、亲密、温馨的美感。中国联通用“中国结”作为其广告宣传词,既含有连接千万家之义,又能有效地激发民族情结,具有深远的宣传交际目的。但是,在西方文化中,“结”并没有这样的意境和功能。简单的一个“knot”无法给读者带来“连接”、“团结”之联想,反而会令人联系到“死结”这个概念。因此,译文1尽管传递了原文的信息,但是并没有实现功能对等,无法达到宣传目的;译文2没有保留原文的字面意义,而是根据原文意境和宣传目的对原文重新创造,简洁明了,通顺达意,在功能上取得了和原文的对等,也实现了原文的交际目的。

例二:惊世之美,天地共造化。修身,齐家,治业,行天下。帕萨特,成就明天。(帕萨特汽车)

显然,该广告模仿了《礼记》中“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理念。这是儒家思想传统中知识分子尊崇的信条。以自我完善为基础,通过治理家庭,直到平定天下,是几千年来无数知识分子的最高理想。该广告借用这一理念,旨在说明帕萨特汽车帮助驾驶者“修身”、“齐家”、“治国”和“行天下”,来体现帕萨特汽车对人生所有重要时刻都具有重要意义。只有理解这层文化内涵,才能够在翻译时,根据原文意境,顺利组合译文,使译文和原文在功能上达到对等。试译为:

It’s your starting point. Your family starts here. Your career starts here. Your world starts here. Passat, Excellence beyond earthly worth.

从以上例句不难看出,广告所包含的深层文化蕴涵深深地影响着广告的语言形式以及表达特点和习惯。因此,仅仅对两种语言的掌握并不足以保证深入、有效、灵活地再现原文广告。为了自然得体地表达出原文的文化内涵以及广告信息,使其实现和原广告的功能对等,译者还必须充分了解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文化差异并斟酌权衡,巧妙处理译文。只有这样,才能在翻译中保证产品形象和信息的准确传递,实现广告的交际功能和预期的宣传目的。

三、结束语

尽管奈达的翻译理论主要基于圣经翻译之上,但是功能对等的价值绝不仅仅体现在圣经翻译方面,它在众多文体的翻译实践方面都行之有效。作为一种最能体现传情功能的文体,广告最重要的功能是劝诱功能。而广告翻译需要达到的效果在于能够有效地传达劝诱功能,实现广告的宣传目的。在这方面,“功能对等”理论非常切合广告翻译的特点。因为它总是把读者的反应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把交际功能作为其翻译目的,认为“如果读者不能够适当地对译出反应,那么不管产品在理论上宣传得怎么好,这样的译文都不能被接受”。很显然,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对广告翻译具有切实可行的指导意义。时至今日,仍然可以作为广告翻译的标准。

参考文献:

[1]Ma, Huijuan. 2004.A Study on Nida’s Translation Theory. 2nd ed.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Malowe,Michael.2004. Against the Theory of 'Dynamic Equivalence'.

[3]Nida,Eugene A. 2001.Language and Culture.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s Education Press

[4]Nida, Eugene A & Taber,C.R.1969.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 Leiden: E.J.Brill

[5]Waard.J.de & Nida, E.A.1986. From One Language to Another, Functional Equivalence in Bible Translating. Nashville: Nelson,) vii-viii.

[6]Wells, William, Moriarty, Sandra & Burnett,John. 2006. Advertising: Principles and Practice.(7 th ed). New Jersy: Pearson Education

相关期刊更多

泉州文学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共泉州市委宣传部

中华全科医学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