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读书心得怎么写

读书心得怎么写

读书心得怎么写

读书心得怎么写范文第1篇

当我接触了这本书后,心中发出深深的感叹:魏书生老师不是一个一般的教育家,他异乎寻常的迷上教育,立志献身这一崇高事业,有一种忘我精神,这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也不是一般教育家所能做好的。他把自己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世界观等方面的内容,以及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宗教学等学科的知识,有意识地,不断地渗透到学生中去,从而使他的教改远远超出了语文教改的范畴。

那么,他又是如何改变他们、转化他们的呢?他的教育方法又有什么特色呢?

教师这个职业是需要耐心的职业,没有耐心的人是做不了也做不好教师的。学生有时候做错了事情,老师可能会平心静气地指导他,但是有些时候,学生一错再错,老师的脾气也没有那么好商量了,毕竟,老师也是一个平常人,也会有发脾气的时候,尽管努力克制不好的情绪,但想到自己教育了学生这么多,而学生还是犯同样的错误,心中的怒气就难以平息了。而魏书生老师就做到了避免发脾气,即使是在批评学生,他也不是厉声恶语。尽管有时要发脾气,但也都在他选的一位控制自己发怒的学生提醒下压下去了,他用切实有效的方法克制了人人都可能犯的发火和极大的耐心与学生进沟通,在与学生的交流中,他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提出“我们需要怎样”、“我们怎样做能更好”、“我们必须坚信我们会做好的”等等,让学生感觉到老师不是在训斥他,而是在帮助他,他是老师的助手。

教师这个职业是需要爱心的职业,没有爱心的人是做不了也做不好教师的。魏书生爱自己,爱家人,爱他人,尤其是爱学生。魏书生爱学生,尤其是爱那些差生。魏书生认为差生最不容易。每天课听不懂,还要硬着头皮听,不懂装懂,装模作样,天天如此,日日如此,年年如此,这需要多大的毅力呀,因此给他们一些关爱和耐心,帮助他们进步也应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再有,教师做差生的转化工作如同医生诊病一样,医生只有在治疗疑难杂症中才能提高医疗水平,教师只有在教育差生中才能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魏老师的这一认识应该说是非常独特、耐人寻味、给人启示的。

读书心得怎么写范文第2篇

关键词:情境创设;激发感思;阅读写作;问题设置;教师定位;文字书写

“一石激起千层浪,心江翻滚孕朝晖”,若新氧入肺,似甘霖润心的校际教研活动,转眼间已过,真有种“花石入水,激起心中层层涟漪”的感觉。眼前豁然开朗,身上倍增力量。真是收获颇大啊!

现有几点感悟和反思,手书如下:

一、巧设情境造氛围

我一直认为,教学导入环节,若能一下把学生引入情境中,让学生在情境中激发兴趣,在情境中引发思考。在情境中品议、习练是一个好方法,有效的方法。学生只有融入情境中,心脑口手才会统一调动协调,激发出高效的学习状态。且,极易课堂新授的展开和后续教学。听了几位优秀教师的课,才幡然醒悟:不单课堂导入可设情境呀,整个教学环节不都可以吗?甚至于可以延伸到课外啊!

二、“心动”才能升感悟

无论是课内阅读,还是写作指导,只有触及了学生的心灵,让学生的心灵随着品议而律动,这样才能让他增强感悟,加深理解,升华认知。

“写的目的为言心”,只有心有感悟,随情而动,才会有感而发,有理可议,有情可抒,有事可叙。由心而发的情,才会真,才会感染人,征服人。据实而叙的事,才会让人信,萌亲近。心不动,则言不由衷,情不达意。没感动自己,怎么感动别人?

所以,不管是怎样课型的课,都应激发学生的感动,触及学生的心灵,让心有所感,情有所思,自然阅读理解会提高,写作练笔有真言。

三、见过才知路怎行

未见过,怎知风景之美;未尝过,怎知梨子滋味?想让学生写得好,得让他知道怎样才是好的。得见过高妙佳绝之作,才知文应向何处行!这就是范文的力量。知道怎么走,路才会走好。同理,见过写得好的范例,才知应该怎么写,向哪写。有了仿造之力,才会生发全新的创作。这总比无病、生编硬造来的成形,来得可亲近。

四、让写作借阅读的种子开花

我们一个学期,会讲课内及课外阅读几十篇。不能生讲阅读。就问题而问题。应通过这些阅读,调动学生对人情世态的品悟,对人生世故的感思。并从中学习人家是怎么叙事的?人家是怎么描写的?人家是怎么结构的?即,用阅读指导写作,提高自己实际动笔的能力。

点到了,会感觉到;指到了,会见识到;动心了,笔下就会动情了、流真了。

五、问的好,才能答的好

课堂问题的设置,一定要到位、正确、适当。否则,一问不当,就会生发出一系列低效的问题来弥补此问的不足,补充解释此问的疏漏,减贬了效果,降低了效能,耽误了有效的时间。而,准确、到位的一问,却可激发学生的思维,能调动学生的品悟。问题设置的越到位,教师的主导性才越强,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越突出,师生交流才更流畅、融合,学生积极性才会高涨。

六、教师角色、观念的转变

教师是公益岗位,所以具有服务性。这一点虽然从教者接受起来有点痛苦,但,看来已变成不可争的事实了。

因此教师需要重塑思想:为学生服务。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从高高在上的礼坛上走下来,蹲下身,倾心为学生服务,聆听学生的心声。和学生做合作者、朋友,而非对抗者、敌人。否则,痛苦会长久下去,折磨会回环往复。就会失去了快乐、释然、恬雅,和真正的尊严。

七、学生书写的训练和强化

学生书写能力的提高是必须面对,而且非常严峻的事情。看一看我们学生的作业,就一目了然,不需赘言了。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书写呢?光靠语文一科是不够的,得需要所有学科集共同之力才可做到的。

每科的作业书写都必须字迹工整,格式规范,环节清楚,版块齐全,页面整洁。不合格即返工。不姑息,不放纵。

当然还要讲求方法。每科教师,必须先与学生共同确定作业书写的日期,字体,字码,字距,环节,版块,格式,页面,用笔,达成目标的进度等具体要求,要细致、细化。无异议了,施行。一经施行,就要共同遵守,教师和科代表以此为依据共同检查。不横向和别的同学比,要纵向和自己比,比之自己以前的书写,要有进步,不退步。不如前面的书写的,为不合格。可设定月末评比制度,有书写奖、书写进步奖等。并要展览,以示激励。努力形成一个“写好字光荣,写坏字丢人”的导向和舆论。

就是,营造出:要么不动笔,动笔就要写好字的氛围和意识。

尽管教研过程有些短暂,但我相信:凭着反思的力量,一定会不断修补自身不足,促进自己成长提高的。

汪国真说:“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语文的教学研究也应有此心境!让它的滋养“汇涓如流,奔腾到海。开花结果,香远益清。”

读书心得怎么写范文第3篇

小学低年级写话教学兴趣小学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认识浅,绝大多数的孩子不知道观察生活等原因,在刚开始写作文时,表现出:没有条理,对表达的内容说不清楚,有时无话可说,面对作文题不知道写什么的状况。再加上小学生还没有学会从观察生活中积累材料,不会用抽象、美好、感性的词语来进行描述,导致作文写的枯燥无味,表述不清,语句不通。基于《语文课程标准》对一、二年级学生的写话提出的要求:“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阅读和运用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在摸索与实践中,我就低年级写话教学谈一点自己的认识。

一、放低要求,鼓励为主

学生刚学写作,能写、愿意写已经很不错了。本来就学的东西不多,你非要他注意怎样选材,怎样立意,怎样开头,怎样结尾,就好像刚栽下的树,都不知道能不能成活,你还每天去摇一摇,再拔高一点,再怎么有生命力的树也很难成活。我也曾经做过这样的蠢事:学生交来的作文,总觉得有很多缺点,因此辛辛苦苦地改,认认真真地批,把文章改的面目全非,还认为学生会体会到老师的良苦用心,深受教育。没想到,学生只看一下他们的等级就放在一边。为此,对学生交来的作文,我都从学生原有的作文水平出发,发现其优点,写上一些鼓励性的批语;实在不像作文的,只要字写得好,格式正确或者卷面整洁,甚至有一个词用得好或用了一个新词等都会得到肯定。尤其是那些表达了自己真情实感的文章,尽管错字病句很多,甚至不够通顺,我也给他们以鼓励性的评语,尽量给他们以好评。文章就是要写自己的生活,它是一种心灵的对话,让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想怎么写就怎么写,随意发挥,不拘一格。

二、实物引入,激发兴趣

由于小学儿童的年龄特点,他们在认知水平、写作知识、语言积累等方面很缺乏,所以在写作时,设计一个孩子们都能看的见,摸得着,尝得到,想象的出的一个具体东西,对孩子们来说会比较感兴趣。我们要利用孩子的这些特点因势利导,和孩子通过对话的形式,让孩子真实地感受到具体的事物。下面举个写西红柿的例子来说明一下。

一是看。让学生对自己见到的东西进行描述,在进行描述时,老师要引导学生大量运用比喻句以及学到的优美的词汇。比如我让孩子们写《西红柿》,首先让孩子观看实物,然后让每个孩子说出看到了什么?西红柿的形状、颜色,还要说一下像什么?这时候孩子们就会打开话匣子:有红色、橘红色,还有黄色等;然后说它的形状和大小,有椭圆形的,有圆形的;最后说一说它像什么,大得像一个红红的灯笼,像苹果,小的像樱桃,像桂圆,等等。二是摸。让学生亲手摸一下西红柿,它是什么感觉,是光滑的还是粗糙的?通过孩子们手去感受一个具体的事物,并运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出来,丰富作文的内容。三是尝。尝一尝它的味道,并且要说出来。它的味道(又酸又甜),吃的时候里面有很多的汁,还有许多像小芝麻一样的籽。还要说一说你平时都怎么吃它的?妈妈是怎么给你做着吃的?这个时候孩子就能畅所欲言,把妈妈平时做的还有自己最爱吃的说出来,这些都是写作的好素材。四是发挥想象。你们吃到了这么美味的西红柿,知道西红柿是怎么长出来的吗?让孩子根据生活经验和想象来说,教师要启发引导他们的想象,比如农民怎么种的,发芽以后小芽怎样长大的,开花了,蜜蜂和蝴蝶来了,最后西红柿成熟了,我们就吃到了这营养美味的西红柿。通过老师的启发,孩子们就把西红柿的成长过程通过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了,通过看、摸、尝、想,那么孩子们在脑海中就会有了一个很清新的轮廓,自然而然的把看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这样,写作文就不再是难事,学生也不会没有东西写了。

三、融入自然,注重表达

大自然孕育着无限的生命力和无限的写作素材,对孩子的身心成长有很多好处,大自然本来就是儿童的乐园。在城区的孩子多开展一些团队活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比如说组织学生登山、游览公园等;在农村教书,能充分利用山川河流田野等得天独厚的条件,让学生发现大自然的美好。在这些活动中,组织孩子进行口头表达交流,对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自然风光,人物,事情用自己的语言有重点的描述出来,指导学生要把话说明白,意思表达清楚,那么他们在以后的写作中一定写出精彩的作文来。我教三年级时,大部分学生不会写作,我就鼓励学生观察身边的景物,或在活动课时带领学生到校园里去踏青或观赏,然后写自己的所见所想,好多学生的习作都提高了,而且有几个学生写得很有特色,这让我高兴极了。

读书心得怎么写范文第4篇

[关键词]习作教学;多措并举;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04-0080-02

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有的人说起来滔滔不绝、条分缕析、头头是道,可是让他下笔成文,却不知从何处入手。尤其是小学生,提起作文他们就头疼,写不出,写不好……各种问题不一而全。究其源头,还是方法没掌握好的问题。

一、乐写――建一个台阶

(一)对低年级学生也要进行写作教学

好多教师认为,作文不是中高年级的事吗?其实不然,低年级才是作文教学的起点。有经验的教师在低年级教学中就重视这方面的练习,例如回答问题时强调学生说话完整,并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说话要具体。

课文无非是个例子,但是教师只要善于挖掘,就是一个好的训练素材。低年级学生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在教学时可以从图画入手,让学生结合图来进行想象说话。比如,教学《识字8》(鸟类篇),在出示鸟的图画后,让学生想象:杜鹃(在哪里);杜鹃(在哪里)(干什么);(怎样的)杜鹃(在哪里)(干什么)。这是教师在教学中设计的说话练习,这样的教学非常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同时巧妙地设计了一组练习,呈梯度上升的层次,既让大部分学生能说出来,也照顾到一些拔尖的学生。同时能够培养学生善于倾听、善于思考的习惯,牢牢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长此以往,学生说话就会完整、具体。

(二)起步作文应放低要求

中年级开始的作文教学,应从片(句)段开始。根据学生的水平,提出不同的标准,让学生围绕着某个话题说,在充分说的基础上,再动笔写。没有字数要求,只要把事情说清、句子说通顺即可。学生乐意完成这样简单的“作文”,写完以后也不用教师大包大揽地批改,可先让学生和同桌在小组里相互读一读,在读的基础上,一些小问题学生自己就可以解决。这样既节省了教师大量的批改时间,又让学生参与修改作文的过程,可谓一举多得。学生在尝到了写作带来的成就感之后,自然会对写作充满向往。

作文起步阶段,教师应突出说的教学,说之后再接着写。让学生充分地读,其实也是开口说,淡化作文是写出来的,从意识上让学生接受这个新事物。

二、趣写――搭一个平台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一)体验是最好的素材

我们知道,对于经历过的事情、有感触的事情,学生写起来会游刃有余。那么,在写作的时候,教师就要创造机会让学生去经历和感触,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可写。

比如,写一次做菜的经历,在写作前一周,我就要求学生利用周末跟父母去菜场体验一次买菜(最好是自己买),并且亲历一次做菜的过程。这之后写出来的文章,让我读到了他们在买菜、做菜时的所思所想,这比教师的指导实用得多。实践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触摸到了写作的真谛,那就是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唯有如此,文字才能打动读者的心灵。

(二)活动是源头的活水

现在的学生很“宅”,安全重于泰山,在这条“高压线”下,教师都不敢让学生“动”起来。一味地把学生束缚在教室里,能期待他们有丰富的体验吗?当然不行。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在一年中景色最美的春秋两季,学校总是协同相关部门,组织学生走进大自然去爬爬山、逛逛老街,在凤凰湖畔走走、在湖边的草地上坐坐。我发现,闪耀着汗滴的学生,眸子特别闪亮,那r的他们才是最开心的。回来以后,让学生写下游玩的见闻和感受,他们的文字真实而不平淡,内容也变得丰实起来了,字里行间洋溢着欢乐。

让学生亲近大自然,他们可以自己去触摸、感受美好的事物,写起作文来就有了源头活水,也就能感受到写作的乐趣。

三、仿写――借一支“神笔”

求知的过程,先是模仿,才是创造,写作也是如此。课文就是最好的作文参考书,让学生从课堂中体会“怎么写”的,把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那么学生就能做到“知其所以然”,既读懂了课文,也方便了写作。

(一)句式练习

比如,教学“有的……有的……有的……”这个句式时,教师可以在读熟课文的同时,创设情境让学生说说大课间活动(或者其他方面)。在说话练习中,学生就知道怎样把几种活动用这样的句式有机联系起来。教学“首先……接着……再……然后……”这个句式时,教师让学生用上这些词语说说做过的一件事情,学生会发现,用了这些词语,事情就能说得非常有条理。

(二)片段训练

中年段最常见的是围绕中心句写一段话。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读句段,在读了之后让他们说说这段话写了什么,引导他们找出中心句,进而发现文章围绕中心句写了什么。在找到规律的基础上,再让学生用“先总后分”或者“先分后总”的构段方式说话,可以教师准备话题,也可以让学生自定话题。在说的基础上学生再写,那就有模有样了。

(三)谋篇布局

教学《和他的大黑骡子》一课时,我引导学生体会在“大黑骡子杀与不杀”这个问题上经历的波折,抓住人物的语言,特别是提示语,感受爱大黑骡子、更爱红军战士的品质,课文就是利用“一波三折”的写法,把人物的内心世界呈现出来了。我告诉学生一个朴素的道理“写文章离不开折腾”。我让学生说说做番茄炒蛋时,会遇到哪些“波折”,学生在交流的基础上总结出“磕蛋的时候蛋壳掉碗里了”“油锅里的油溅出来了”“蛋炒糊了”等。我随即问了一句:“那能不能把这些波折都写上?”学生马上纠正:“不能,那样太不真实了。”“是啊,哪有这样‘衰’的人呢,倒霉事都摊上了。”在师生的对话里,学生知道了如何在写作中巧妙运用“一波三折”的写法。

四、善写――塑一把“钥匙”

写作离不开兴趣,离不开模仿,更离不开一颗敏感的心。写作的技巧是可以学到的,但还需要学生留心观察、反复观察,这样才能写出与众不同的感受。

(一)观察要留心

每个人的观察力是有差异的,但毫无疑问,观察力也是可以培养的。比如,教师在活动之前提醒学生要观察什么,做到有的放矢,在交流中指导学生完善观察到的内容,尤其要帮学生理清观察顺序,这样才有助于学生的写作。

观察什么?怎么观察?我让大家去了解福楼拜教导莫泊桑如何写作――“怎么能说没有什么东西可写呢?那富丽堂皇的马车,跟装饰简陋的马车是一样的走法吗?烈日炎炎下的马车是怎样走的?狂风暴雨中的马车是怎样走的?马车上坡时,马怎样用力?马车下坡时,赶车人怎样吆喝?他的表情是什么样的?这些你都能写得清楚吗?你看,怎么会没有什么东西好写呢?”福楼拜滔滔不绝地说着,一个接一个的问题,都在莫泊桑的脑海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观察就是要写出别人没有注意到的细节,与众不同才是好文章的不二法宝。唯有细心,方能观察到别人没有留心的事物;唯有细腻,才能触动别人的心灵。

(二)坚持写日记

教师应该培养小学生写日记的习惯,引导他们用文字诠释多彩的童年生活、抒发内心的感受。所谓“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就是这个道理。只要坚持写,总会收获精彩。

日记切入点要写,但不必写得“轰轰烈烈”,只要“小打小闹”,在真实处做文章,细微处显真功,同样也能写出精彩。

(三)讲评中提升

作文完成以后,教师要重视修改、重视讲评。讲评也不用“大包大揽”,更要发挥学生互评的作用,让学生同桌评、小组评,群策群力地参与整个评改过程。 “文章不厌百回改”,我们要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到了高年级,尤其要注意让学生来评改作文,一来可以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欣赏其他同学的习作,二来通过评作文,让他们认识到什么是好的作文,怎样写好作文。这才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关键。

五、阅读――挖一泉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写好作文,广泛的阅读和积累也是十分必要的。阅读应该成为一种习惯。因为阅读,我们走近了自然,走进了伟大的心灵,走进了自我。

(一)营造氛围,让书香弥漫校园

读书活动需要一个富有文化气息的环境,因此,优化环境,让校园弥漫书香气息是我们的追求。我们可以让墙壁“说话”:在教室外布置“推荐书目”“新书介绍”“师生读书感言”;楼梯墙面上布置“读书名言”“名人读书故事”“读书横幅标语”。我们新建了一个电子阅览室;与新华书店联合打造了“诚信书屋”(“梧桐书屋”),每天中午和下午文体活动时间向全体学生开放。我们还灌输给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理念,让他们一边阅览,一边摘录,做到日有所记。

(二)开展活动,让书籍陪伴学生

我校每天开展晨诵午读,共享阅读的幸福。晨诵:在玲珑的晨光里,在优美的诗歌中,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声情并茂地诵读古今中外的经典诗歌,开始一天的学习生活,书声琅琅,诗意浓浓。午读:在广播发出“读书丰富人生,阅读点亮生命,走进阅读时光,共享读书快乐”的阅读提示后,学生在教室里捧出喜爱的图书,伴着悠扬舒缓的音乐,开始轻松、快乐地阅读。

我还邀请儿童文学家曹文轩、秦文君、晓玲叮当走进校园,让学生与大师零距离接触。学生沐浴书香,有了不同层次的体验和收获,书籍的营养必将润泽他们的整个生命。

大量的课外阅读,开阔了学生的眼界,打开了他们写作的思路。我们发现,善于写作的学生,都是喜欢阅读的人,读着读着,就会为文中的主人公或喜或悲;就会感慨于作者笔下的丰富世界;就会惊叹于文章的谋篇布局、遣词造句……当学生学会了思考,写作才会成为他们的一个习惯,他们才会有用笔倾吐的冲动,“灵感”也会随着积淀而迸发出来。

读书心得怎么写范文第5篇

1.师:同学们,春节刚刚过去不久,你们的除夕夜也就是大年夜是怎样度过的?

师:总的来说,热闹、快乐!而就在这个举家团聚的日子,有一个小女孩却流落街头,她又冷又饿,孤苦伶仃,横冲直撞的马车差点儿把她撞死,素不相识的小男孩欺负她,连自己的爸爸也要打她,没有一个人关心她,她就是世界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笔下的——

2.卖火柴的小女孩    齐读 

(二)初读感知

1、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2、学习生字词。

1)师:先来看看同学们字词学的怎么样?开火车读;同桌检查读,每人读一遍就可以了。

(乖巧   围裙  硬币  橱窗  兜着    喷香  暖和  明晃晃  圣诞树)

2)师:词语会读了,下面我们就来写一写。红色的字是本课的生字,请同学们用你最喜欢的方法快速的记这几个字并书空练习。

师:觉得哪个字难写,需要老师帮助的? (重点指导“兜”字)

请同学打开本子,拿起笔,听老师全部说完你再写。听写(乖巧   围裙  兜着  圣诞树)同学对照大屏幕对照订正!错的同学说说哪错了,要求有错字的同学在旁边工整的改一个,没有错误的同学觉得哪个字难写就再写一个。

3、师:字词就先学到这。请同学们端起书,快速的浏览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指名回答

(三)品读课文

1.小女孩冻死之前发生了什么?小女孩她的处境是怎样的?去文中找一找也可以画一画![dream1] 

学生汇报(引导学生体会,小女孩饥寒交迫以及当时社会的人情冷漠)

2.师:接着,小女孩为了暖和一下自己擦燃了火柴,这五次擦燃火柴,小女孩每次擦燃火柴都看到了什么?默读课文并用横线画出来,想想你体会到了什么?可以在书上简单标注,然后小组交流。【课后习题第一题】

学生汇报

教学预设:

(1)火炉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板书:火炉 寒冷)

师:小女孩的小手几乎冻僵了,在这时候她看到了火炉,真是雪中送炭啊!此时的心情是怎样的?(激动的、高兴的)指名再读

师:可是对小女孩来说,幸福是那样短暂,火柴灭了,残酷的现实仍旧摆在了小女孩的面前。此时小女孩的心情又是怎样?(失望、低落)你能读出小女孩当时的这种心情吗?指名读

师:小女孩仿佛从美妙的幸福的天堂跌到了地狱的深渊,巨大的反差带给她的是更大的失望与痛苦。你能把小女孩的心情变化读出来吗?

自己练习读。指名读

师:小女孩在幻象中看到了“大火炉”,这部分是写虚,但回到现实依然是那烧过了的火柴梗,这是写实,这种写法叫虚实结合。会学习的孩子已经把它记在了书上相应的位置上了。(板:虚  实)

师:谁来接着说,小女孩还看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样的体会?

(2)烤鹅

生读答第6自然段谈感受。(板书:烤鹅    饥饿)

师:然而,这时候火柴又灭了,她面前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墙。你能感受到这种落差吗?用刚才读上一段的方法自己去读读这部分内容。

师:这么诱人的场景一下子又不见了,谁来接着说?

(3)圣诞树

生读答第7自然段谈感受。(板书:圣诞树   痛苦)

引导学生理解最后一句话的含义(有一颗星星落下来了就是指有一个什么人快要死了,从下一自然段可以看出,因为是奶奶告诉他的)

师:小女孩想到了自己的奶奶,所以她再次擦燃火柴的时候,奶奶出现了。(板书奶奶)谁来说说这部分你的体会?

(4)奶奶

生读答第9自然段谈感受。(板书:奶奶  孤独)

请同学们想象当时的情景,小女孩见到奶奶的心情是怎样的呢?假如你就是小女孩,那么温和、那么慈祥的奶奶出现在你的眼前时你会情不自禁地叫起来(出示句段)指名读  评价读 

教师配乐范读

学生练读;再指名读;齐读

(5)和奶奶一起飞走

师:小女孩太想念她的奶奶了,接下来她又是怎样做的?看到了什么?谈谈你的体会。

(板书:飞走   冻死)

3.师:幻象是如此的美好,而现实却又是那样的残酷,请大家再来读读课文的最后2个自然段,联系上文提出你认为有价值的问题?

“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理解两个“幸福”

师:同学们说到这,我们的心情无比深重,小女孩在大年夜这一天冻死了!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小女孩的命运吗?(悲惨)

教师配乐引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师:整篇童话故事,为什么给我们带来这么大的感动呢?

(体会作者虚实结合的作用,体会作者思想感情)(板书:同情  不满)

(四)反顾整体 拓展延伸

1.同学们,这个故事如此的让人感动,如此的凄美,课文中哪一部分让你最感动,有感情地多读几遍,如果能用自己的话来讲一讲就更好了。

学生汇报

教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