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关于信念的名言

关于信念的名言

关于信念的名言

关于信念的名言范文第1篇

1、生活可以贫寒困苦,但信念绝不能丢失。

2、宁肯孑然而自豪地独守信念,也莫不辨是非地随波逐流。

3、人,只要有一种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苦都能忍受,什么环境也能适应。

4、产生信念是要付出很高的代价的。

5、坚定的信念胜过聪明的懒汉。

6、如果把人生比之为杠杆,信念刚好像是它的“支点”,具备这个恰当的支点,才可能成为一个强而有力的人。

7、只有信念使快乐真实。

8、放弃信念,无异死亡。

9、信念不会因为恶势力而屈服的,哪怕是付出生命的代价。

10、信念只有在积极的行动之中才能够生存,才能够得到加强和磨炼。

11、信念和真理是我们所坚持的,不因困难而改变。

12、爱国主义和其它道德感情与信念一样,使人趋于高尚。

13、只要厄运打不垮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

14、由百折不挠的信念所支持的人的意志,比那些似乎是无敌的物质力量具有更大的威力。

15、每个人总以为自己的信念都是正确的。

16、宁肯折断骨头,不能放弃信念。

17、春天最难过的是没有收获的耕耘;人生最难过的是失去信念的寂寞。

18、坚持你心中的信念,不要被愚昧的东西所蒙蔽了,信念就会在烈火中浴火重生。

19、信念不是到处去寻找顾客的产品推销员,它永远也不会主动地去敲你的大门。

20、也许肩上越沉重,信念越是巍峨。

21、正义的事业能够产生坚定信念和巨大的力量。

22、信念,这强烈的精神搜索之光,照亮了道路,虽然凶险的环境在阴影中潜行,我却丝毫畏惧地走向“魔林”。

23、信念是不值钱的,它有时甚至只是一个善意的欺骗。然而,你一旦坚持下去,它就会迅速升值。

24、信念是呼吸的空气,信念是沙漠中旅人的饮水,信念是我们心中的太阳。

25、只因生命在继续才盲目地产生信念,这种信念是空的。

26、人有没有信念并非取决于铁链或任何其他外在的压力。

27、信念!有信念的人经得起任何风暴。

28、信念之所以宝贵,只是因为它是现实的,而决不是因为它是我们的。

29、信念是人最终的坚持,支撑着人的精神世界。

30、决堤毁坝是可怕的;但最可怕的是意志和信念的崩溃。

31、信念坚定的人,为了它无怨无悔地工作,尽心尽力地奋斗,甚至甘愿洒下最后一滴鲜血。

32、共同的信念铸成铜墙铁壁,可以抵挡各种打击和侵袭;共同的信念结成的长链,可以攀上峻山险峰。

33、喷泉的高度不会超过它的源头,一个人的事业也是这样,他的成就决不会超过自己的信念。

34、我坚守自己的信念,沉默而顽强地走自己认为应该走的路。假如我的信念随着我的心脏的跳动而动摇,那是可悲的。

35、在荆棘道路上,惟有信念和忍耐能开辟出康庄大道。

36、信念是心灵的良知。

37、有必胜信念的人才能成为战场上的胜利者。

38、人的强烈愿望一旦产生,就很快会转变成信念。

39、信念不分高低,它源于内心的追求与理想。

40、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

41、世上没有任何力量能拆散由信念粘合在一起的团体。

42、假如我的信念随着我的心脏的跳动而动摇,那是可悲的。

43、信念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

44、人有了坚定的信念才是不可战胜的。

45、信念是有益的,但它不具有真理性。

46、理想是一面旗帜,信念是一枚火炬。

47、宁可一死,也要把从先辈手中接管的祖国交给我们的后代。这就是我们的信念,这就是我们的忠诚。

48、人生的拐杖就是信念。

49、信念最好能由经验和明确的思想来支持。

50、对我们帮助最大的,并不是朋友们的实际帮助,而是我们坚信得到他们的帮助的信念。

51、只要你不放弃你的信念,磨难与苦难也会向你低头。

52、如果一个人有足够的信念,他就能创造奇迹。

53、信念,你拿它没办法,但是没有它你什么也做不成。

54、信念是储蓄在自己家里的私人资本。

55、伟大的作品不只是靠力量完成,更是靠坚定不移的信念。

56、新鲜有力的主义,在性质上本来就有排他性。从开始就容忍敌方的信念,不可能有行动力,举显得软弱,而毫无功效。

57、信念是储备品,行路人在破晓时带着它登程,但愿他在日暮以前足够使用。

58、思想是根基,理想是嫩绿的芽胚,在这上面生长出人类的思想、活动、行为、热情、激情的大树。

59、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誓死I卫自己的信念。

60、一个有信念者所开发出的力量,大于99个只有兴趣者。

关于信念的名言范文第2篇

摘 要:克里普克在《A Puzzle about Belief》一文中坚持早先关于专名的严格性论题,并在此基础上揭示了专名在信念语境中的特殊性质,指出这是一个“真正的”问题。但他并没有提供该问题的系统解决方案,“克里普克之谜”的解决需要同时考虑专名的意义理论和信念的哲学属性。克里普克的专名理论有所成就,也有些不足。

关键词:信念之谜;严格指示词;说话者含义

中图分类号:B81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11)07-0044-04

信念之谜作为一个“真正的”问题,最早是由当代著名逻辑学家和哲学家克里普克(S. Kripke)在其《A Puzzle about Belief》[1]405-431(《信念之谜》,1979)一文中提出的,因而也被称为“克里普克之谜”(Kripke’s puzzle)。该问题提出的大背景是当代语言和逻辑哲学发生在描述理论和因果理论之间的关于名称意义的论战。由于所描述的是名称在信念语境中的具体表现,因而信念之谜也本质地关涉到对信念的哲学性质的理解和把握。

一、谜源于何处

既然当代语言哲学和逻辑哲学关于名称的描述理论和因果理论的对立与争锋是“信念之谜”提出的背景,我们探讨问题就有必要从论战所涉及的重要问题――“弗雷格之谜”(Frege’s puzzle)说起。

弗雷格对意义理论的最大贡献是区分了表达式的含义和指称,其目的是为了解决关于同一性(identity)的难题:同一是符号间的关系,还是符号所代表的对象间的关系?弗雷格认为,答案是前者:“支持我的回答的理由似乎是这样的:a=a和a=b显然是有不同认知价值的陈述:a=a先天成立,按康德的说法,可以称为分析的,而a=b这种形式的陈述却经常包含对我们的知识的扩充,且不能被先天确立。”[1]199在他看来,若把同一看作a和b这两个符号所代表的对象间的关系,并且a=b为真,那么a=b与a=a在认识价值上就没有差别了,因为它们都表达了事物与自身同一的关系;a=b之所以比a=a拥有更大的认识价值,原因就在于a和b所具有的某种表示事物的成分,弗雷格称之为表达式的“含义”。a=b的更大认识价值体现在:虽然a与b代表相同对象,但它们有不同的含义,它们表征对象的方式是不同的。以“晨星是晨星”和“晨星是暮星”为例,这两个语句在逻辑上分别表达为a=a和a=b。后者比前者具有更大的认知价值就在于,“启明星”和“长庚星”给出它们共同代表的对象,即金星的表征方式是不同的;就分别理解这两个表达式的人而言,他们识别金星的方式是不同的。

克里普克与弗雷格是相对立的,在他看来,真正的专名如“亚里士多德”是没有含义的严格指示词(rigid designators)。“如果一个指示词在每一个可能世界都指同一个对象,我们就称之为严格指示词。”[2]48克里普克得出此观点的动因之一是,他把“同一”视作对象而非符号(名称)之间的关系:“与……同一”就像“不比……更富有”一样,是一个对象与其自身的自我同一关系,而这种关系“无非是一种最低程度的自反关系”[2]108。在他那里,起源是个体同一性的检验标准,有同一起源的个体必然是同一个体,没有同一起源的个体就不是同一个体。于是,如果a和b是同一个体的名称,那么a=a和a=b就都是必然的,因为作为专名的a和b在所有的可能世界均指同一对象。这样,如果专名是严格指示词,那么在“必然”等狭义模态算子发挥作用中的语境(狭义模态语境)中,就可以在有相同指称的名称之间进行保全真值的替换。这是克里普克在一系列著述中论证的观点。

我们知道,蒯因很早便关注到了专名在狭义模态语境中的表现。在他看来,倘若不把“必然”理解为对语句的谓述,就会造成指称的暧昧,从而导致若干经典逻辑规则失效。[3]例如:(1)9必然大于7。(2)太阳系行星的数目等于9。这是两个真命题。根据同一替换原则,用(2)对(1)进行替换可得(3)太阳系行星的数目必然大于7。这也应是一个真命题,但很显然,由于太阳系行星的数目大于7是偶然的,故(3)又为假。蒯因认为,这些规则的失效乃是模态算子出现于其中的语境中的单称词项的晦暗性使然。他因此坚决拒斥量化模态逻辑。

为应对蒯因的诘难,表明模态逻辑基本概念在哲学上的合理性,克里普克等建立了诉诸可能世界的语义学。克里普克利用可能世界观念对模态谓词逻辑所做的辩护在名称问题上的表现,就是利用自己的严格指示词理论化解蒯因的“反例”。在他看来,在狭义模态语境下,只能在严格指示词之间进行同一替换,“9”和“太阳系行星的数目”之间的替换是不允许的。虽然“太阳系行星的数目=9”是一个表达同一关系的语句,但它内含的却是两个不同类型的表达式:“9”作为一个指谓数字9的专名,是一个严格指示词,而“太阳系行星的数目”作为一个普通限定摹状词,是非严格指示词。克里普克认为,蒯因的失误就在于未能区分严格指示词和非严格指示词。

然而,当将同一替换推广至信念语境时,却遭遇到严重困难,这就是克里普克《A Puzzle about Belief》一文所指出的信念之谜。该文坚持关于专名的严格性论题,并在此基础上揭示了专名在信念语境中的特殊性质,论证这是一个“真正的”问题。尽管在该文之前有相当多哲学家热衷于就信念归属问题进行合理的解释,但只有“克里普克的论文促成了有关信念之谜的讨论中的一个实质性哲学工业的产生”[4]。

二、何以成谜

“信念之谜”的生成有两个必要条件。第一个是去引号原则(the disquotational principle)。假设p代表任一合乎语法的语句,该原则可陈述为:如果一个普通说话者经过慎思熟虑,诚实地赞同p,那他就应该相信p(替换p的语句不应包含任何歧义因素)。此处的“经过慎思熟虑”用来排除这种可能性:由于对语词意义不够谨慎的疏忽以及其他瞬间产生的概念或语言混淆,一个说话者可能会断定某种他并不真正要断定的东西,或者赞同有语言错误的语句;“诚实地”要求排除谎言、演戏、反讽,等等。第二个是翻译原则(the principle of translation):如果一种语言的一个语句在这种语言中表达一个真命题,那么该语句翻译成其他任何语言时在那一种语言中也表达一个真命题。假如,汤姆赞同“Dieu existe”(上帝存在),首先,根据他的言说和去引号原则,可以在法语中推出:Pierre croit que dieu existe(皮埃尔相信上帝存在),再用翻译原则可得Pierre believes that god exist。依据翻译原则,可将去引号原则应用于所有自然语言,克里普克证明这是两个理由充分的原则。

假设,除了法语,皮埃尔不会说别的语言。他早就听说过一个叫“伦敦”的城市,但他只能用法语称之为“Londres”。根据所掌握的信息,比如所看到的一些漂亮的有关伦敦的图片,皮埃尔认为那是一座美丽的城市,于是,他说:“Londres est jolie”(伦敦是一座美丽的城市),运用去引号原则可得:皮埃尔相信伦敦是一座美丽的城市。后因世事变迁,皮埃尔搬到了伦敦,但碰巧搬到一个不怎么起眼的地方,那里环境破败不堪,而从此以后皮埃尔从未离开过这个地方。他的邻居也没有一个懂法语的,这迫使他不能使用从英语到法语的翻译方法学习英语。虽然皮埃尔学会了称呼他所居住的城市为“London”,但他获得的有关该城市的信息与他早先掌握的关于伦敦的信息却截然不同。于是,他倾向于断定London is not pretty(伦敦不是一座美丽的城市),但始终没有放弃居于法国时的信念,仍赞同Londres est jolie。若同时考虑皮埃尔的法语句和英语句,他显然有两个相互矛盾的信念:既相信伦敦是美丽的,又相信伦敦不是美丽的。只要皮埃尔还没有意识到他称为“London”和“Londres”的“两个”城市实际是同一个体,他就不会仅依据矛盾律就能看到他的两个信念中至少有一个为假。由于克里普克首先系统地提出了这个问题,因而它又被称作“克里普克之谜”(Kripke’s puzzle)。

模态(不论狭义还是广义)语境在逻辑学上被称为“内涵语境”,它与外延语境相对而言,是函项原则、同一替换原则等经典逻辑法则不适用的语境。例一:(1)马克•吐温写了《竞选州长》;(2)马克•吐温是萨缪尔•克莱门茨;(3)所以,萨缪尔•克莱门茨写了《竞选州长》。例二:(1)奥巴马相信,马克•吐温很幽默;(2)马克•吐温是萨缪尔•克莱门茨;(3)奥巴马相信,萨缪尔•克莱门茨很幽默。例一提供的是一种外延语境,根据同一替换规则,只要前提真,结论就必真。例二则根本不同,所提供的是一种内涵语境。日常直觉表明,此例中的(3)不能仅通过(1)和(2)推出。但从逻辑直觉看,可以将该推理从形式上表达如下:例二:(1)B(b,Hm),(2)m=s,(3)B(b,Hs)。这里,B表示相信,m代表马克•吐温,s代表萨缪尔•克莱门茨,b代表奥巴马,H代表谓词“是一个幽默的人”。这意味着该推理在逻辑上可以保全真值地进行。日常直觉和逻辑直觉之间存在显然的冲突。

上例与“信念之谜”实质相同,关键在于对马克•吐温和萨缪尔•克莱门茨是否是同一个体的了解。按照弗雷格的观点,在内涵语境中,语言表达式不再以通常是其外延的东西作为外延,而以是其内涵的东西作为外延。如“奥巴马相信马克•吐温很幽默”,奥巴马所相信的是“马克•吐温很幽默”一句所表达的思想,这构成它的外延,而不是它通常意义上的外延,即它的真值。可见,日常直觉和逻辑要求不同,它不但要求保全真值,还要求保全“意义”。

三、解谜路径

按照弗雷格的含义理论,“信念之谜”应这样解决:每一名称都有含义,同一对象的不同名称对于不同认知主体来说可能有不同含义,这种含义上的不同可以解释为什么会出现“信念之谜”。因为对于不同的认知主体而言,由于“London”和“Londres”有不同含义,所以“London is pretty”和“Londres est jolie”表达不同命题,于是,他们完全可能相信其中一个而不相信另一个。有人循此思路认为,“信念之谜”对于弗雷格的含义理论来说根本不算什么难题。当克里普克问皮埃尔是否相信伦敦是一座美丽城市时,应分情况回答:如果所用“London”的含义与皮埃尔所赋予的“London”的含义相同,回答就是否定的;如果所用“London”的含义与皮埃尔所赋予的“Londres”的含义相同,回答就是肯定的。但如果不确定皮埃尔将什么含义赋予了这两个名称,就不清楚应该如何回答克里普克的问题。[5]

但在克里普克看来,这种解决方案无所裨益。例如,当我们问一个普通人“谁是马克•吐温”时,他可能只回答“一个著名的作家”(一个不具有实质区分功能的非限定摹状词),这和提问“谁是萨缪尔•克莱门茨”时得到的回答可以完全相同。但当提问“马克•吐温和萨缪尔•克莱门茨是同一个作家,还是两个不同的作家”时,只通过考察含义无法获知答案。按照克里普克的观点,只要接受专名的严格性,或者对摹状词采取宽辖域解释,同一替换等经典法则在狭义模态语境中就是适用的。但“信念之谜”的存在说明,“相信”算子提供了一种不折不扣的内涵语境,该问题不能像在狭义模态语境里那样化解。克里普克认为,只有按照自己的因果关系理论对“信念之谜”进行解释才能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在他看来,真正用于确定指称的是名称的传递链条,说话者通过决定在与社会共同体有相同指称的条件下使用一专名而获得该专名。说话者使用“西塞罗是秃头”表达与社会共同体所表达的相同的事物,而不考虑不同说话者将之与“西塞罗”相关联的属性的变化。只要他决定使用以社会通用的指称的方式使用这个专名,它就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进行传递。因此,只有专名的指称,而不是与专名相关联的描述性质与包含专名的语句的语义学相关。

不难发现,克里普克的“解释”至少不够系统。“客观地说,克里普克本人并没有在其所系统提出的难题的准确解决这一问题上采取一种严肃立场。”[6]这与其对“信念之谜”这一问题的严肃态度是不相称的。那么,能否在坚持严格性论题的同时化解“信念之谜”呢?

有一种观点颇具启发价值,即认为“信念之谜”的出现“不在于关于名称的直接指称理论,而毋宁说是在于关于相信的传统的看法”[7]。所谓“传统看法”,是指将“相信”看作信念主体与命题之间的关系,认为命题是信念的对象的看法。有人则认为,应该将“相信”看作一种包含信念主体、信念状态和被相信的命题三者的关系,并区分了信念对象(objects of belief)和信念状态(belief-states)。[1]339-349其中,信念对象就是信念主体所相信的命题,信念状态是指信念主体对于信念对象的表达方式。这样,认知主体相对于相同信念对象就可能处于不同的信念状态。此处的“信念状态”看似传统看法之外新增的要素,但从对于信念对象的表达方式角度看,类似于弗雷格的“含义”,其本身就表示一种相信关系。经如此理解,“信念之谜”就应形式地刻画如下:

(1)B(p,l1,Pa),(2)a=b,(3)B(p,l2,Pb)。其中,B代表相信,p代表皮埃尔,l1和l2分别代表皮埃尔的两种信念状态,P代表“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显然,只有保证l1=l2,才能从(1)和(2)推出(3)。

为在哲学上解释“信念之谜”的症结,有学者引入了“说话者含义”(speaker sense)的概念。所谓“说话者含义”,是指说话者将自身与专名的使用关联在一起的含义。这种含义并非专名本身所有,而是说话者赋予专名的。也就是说,它不是名称语义的组成部分,因而不在确定指称的过程中发挥作用,实际发挥作用的还是因果历史的传递链条。正如我们可以对同一对象有不同视点,对同一对象也可以有不同认知点并因此赋予同一名称以不同的说话者含义一样。古希腊人在早上看到天空中某位置有一个发光体,又于晚上在天空中看到另一个发光体。由于两次经验差异很大,他们便得出这是不同天体的结论。假设他们将与早上经验相关联的天体命名为“启明星”,将与晚上经验相关联的天体命名为“长庚星”。当他们使用这些名称时,便把引入这些名称时所具有的经验和名称本身关联起来了。于是,他们就有了一种与这些名称相关联的说话者含义,这些含义对应于说话者使用这些名称时所处的状态。当将这种意义描述出来时,便获得了一个摹状词,它可以表达被赋予名称的说话者含义。说话者含义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说话者信念的增减而增减。不同的说话者相对于同一名称可以有不同的说话者含义,一个说话者也可以将不同的说话者含义与一个对象的不同名称进行关联。因此,尽管“启明星”和“长庚星”指谓同一对象,但它们可能被赋予不同的说话者含义。于是,一个人可以相信启明星是启明星,但不相信启明星是长庚星。此外,尽管说话者含义是相对于一给定说话者而言的,但一个属性集可以被一个给定文化和语言共同体中的许多说话者与一个名称关联起来。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说话者习得有关该个体的相同事实,于是,就有了关于该个体之名称的相似含义。如“苏格拉底”的含义就是摹状词“饮鸩毒而死的那位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等语义内容,这也是名称的摹状词理论(又称“描述理论”)有很大说服力的缘由所在。但这种理论错在将名称的语义内容与说话者将之与名称关联的说话者含义进行了等同。[7]

这种看法的优点在于隐含地区分了专名的语义学和语用学。从严格指示词的观点看,专名的语义就只有它的指称对象,这在专名引入之初便已确定,未能亲历最初命名仪式的人通过因果链条确定专名的指称。含义不是专名语义的组成部分;为名称所具有的“含义”并非弗雷格型含义,而是说话者在使用名称过程中赋予的说话者含义。其实,这些观点也可从克里普克本人的理论中析出。《A Puzzle about Belief》之前,克里普克曾在《Speaker’s Reference and Semantic Reference》一文区分了表达式的说话者指称和语义指称。[8]所谓说话者指称,是指说话者在一个给定场合希望去讨论并相信能成为一个指示词的语义指称的对象。由于是说话者所“相信”的,所以说话者指称便不难与说话者含义建立实质关联。重要的是,若依说话者指称和语义指称的区分,“信念之谜”似乎不应成为问题,但事实上,它在克里普克处却是一个真正的问题。这显示出克里普克专名理论的成就与可能存在的不足:一方面,他令人信服地论证了专名的严格性;另一方面,在如何利用因果历史链条确定专名指称问题上,他未充分考虑具体语境中实际说话者使用专名时的各种实际情形。 若能明确区分上述两种“含义”,“弗雷格之谜”亦应不难化解。a=b之所以比a=a有更大的认知价值,就在于a和b所具有的不同的说话者含义,而其本身却并没有弗雷格型含义。a=a和a=b虽表达相同命题,但a和b携带了不同的描述性信息,即被语言使用者赋予了不同的说话者含义,否则,它们一开始就不会被认作两个对象的名称了。请注意:这些信息并非专名本身所有,而是专名的使用者赋予的。

由上述也应注意到,“信念之谜”不仅仅是关于专名意义的问题,还实质性地涉及对信念的哲学属性的理解。塞尔提出的意向性理论[9]就同时关涉这两个方面,同时,还提出了“语言哲学只是心灵哲学的一个分支”的观点,值得学界高度关注和系统研讨。

参考文献:

[1]Martinich.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

[2]Kripke. Naming and Necessity[M].Oxford:Basil Blackwell Publisher,1980.

[3]Quine.From a Logical Point of View[M].Bosfon: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0:139-159.

[4]Fitch.Saul Kripke[M].Stocksfield:Acumen Publishing Limited, 2004:79.

[5]Taschek.Would a Fregean be Puzzled by Pierre[J].Mind, 1988(97).

[6]Salmon.Frege’s Puzzle[M].Cambridge:The MIT Press, 1986:130.

[7]Fitch.Two Aspects of Belief[J].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1984(45).

关于信念的名言范文第3篇

关键词:词性 概念类别 机器翻译

一、引言

词性作为划分词类的依据一直是信息处理中一项重要的知识属性。在词语处理乃至句类结构分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不过,词类更多地偏重于词语在句子中的语法功能,而忽略了词语意义对句子分析的作用,并且词类划分的标准过于粗略,未能从细节上对词语进行描述和区分。在语言信息处理中,对语言现象的分析和研究需要更有效更细致的区分,为此,HNC引入了词语的概念类别的信息。在概念类别中,不仅包含了词类的信息,同时还融入了语义的分类信息,并且构建了汉语词语知识库,对概念类别信息进行了标注。

在汉英及其翻译中,我们对概念类别与词类进行了对照,在源语言(汉语)分析阶段采用词类信息,并将词类信息中的关键类型LV概念作为句子分析的激活点,辅以相应的分析规则,完成目标语的分析。在目标语(英语)生成阶段,由于英语的形态特征比较明显,我们使用词性作为生成的依据,辅以相应的转换生成规则,完成目标语的转换与生成。

本文的工作已经应用于汉英专利文献机器语义翻译引擎中,作为语义翻译引擎的重要基础,发挥着支撑作用。经过测试,语义翻译引擎在小句转换、Eg识别、格式转换、辅块识别、并列结构识别中都有很好的应用效果,使得这些部分分析处理的正确率能够达到80%以上。

二、相关工作

概念层次网络理论[1]是一种服务于语言信息处理的关于语言的语义处理理论,自该理论产生之初,就已经提出了概念类别的划分方法,用以丰富单纯以词性作为划分词语的标准。

《HNC理论(导论)》[2]中,列出了概念类别划分的具体类型,并配以实例说明。但是概念类别的表述过于繁琐,且未对概念类别进行广义和狭义的区分。

长期以来,基于HNC理论的研究一直将概念类别作为重要的知识属性加以利用,在句类分析系统中,LV概念已经作为句类分析的激活点服务于句子结构的判断和语义块边界的辨识[3]。例:但这些信息未能直接在应用系统中进行检验。

概念关联知识是指概念节点、概念集群、概念类别之间关联性的各级类别表现。这是一张非常烦琐而脉络分明的关系网,其内容构成了概念关联知识库。

这些研究和应用都是在一种语言范围之内,尚未涉及到两种语言之间的对应问题。

张克亮[4]基于HNC理论开展了面向机器翻译的汉英句类及句式转换研究,探讨汉英句类及句式转换的一般性规律。李颖[5]研究了HNC机器翻译中语义块构成变换问题。

这些研究也仅停留在理论研究和构想阶段,对概念类别的描述仅是理论层面的,而且是片面的。对概念类别和词性之间的关系并未做具体的考察和对应,也未能对概念类别和词性两种信息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做出清晰的比较和判断。

本文集中于语义知识库中概念类别知识属性的研究,目前语义知识库已经包含了5万常用词语的知识,覆盖了500篇专利文献。另有30万专利领域词库,共计35万条词语。知识库服务的对象主要是汉英专利机器翻译系统。文本为说明概念类别而举的例子也都来自专利文献。

三、广义概念类别与狭义概念类别

本文的研究是建立在汉英机器翻译应用的基础上,所得的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汉英专利机器翻译的实际中。概念类别作为知识库中一项重要的知识属性,对其的标注直接得到翻译系统的检验,根据调试过程中反馈的结果对知识库进行修改和调整,做到知识库和翻译系统同步更新,极大地提高了翻译系统的性能。

概念类别是表述概念的语义类别特征的符号。概念类别是关于词语的概念意义和语用特征的最简明知识,是语句理解处理过程中首先要用到的知识,是进一步调用其他知识的激活信息。

我们根据词语在汉英机器翻译具体应用中的表现,对概念类别进行了重新的调整和分类。首先,我们把概念类别划分为广义和狭义两大类,以服务于不同层面的语义分类需要。

(一)广义概念类别

广义概念类别是对词语语义信息的广义概括,可以看作是对词语语义的一级分类。分为人(P)、物(W)、静态概念(G)、动态概念、属性概念和逻辑概念六大类型。

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是人类在认识过程中把所感觉到的事物的共同特点抽取出来,加以概括而形成的。HNC首先把概念分为抽象概念和具体概念。抽象概念和具体概念是概念的两大分野,这一划分对知识表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具体概念可以分为人和物两大类(对应于名词),抽象概念可以分为动态概念(对应于动词)、静态概念(对应于名词)、属性概念(对应于形容词和副词)和逻辑概念(对应于虚词)四类。这些概念类型共同构成了广义概念类别的整体。见表1。

表1:

概念分类 词性 例词

具体概念 人 名词 人员

物 名词 水、装置

抽象概念 动态概念 动词 提供

静态概念 名词 技术

属性概念 形容词和副词 日常;快速

逻辑概念 虚词 对、而且

在知识库中,语义知识属性表示为Feature[Value]的形式,Feature表示知识属性名称,Value表示属性的取值。广义概念类别用GCC表示,如人员的广义概念类别是人,则表示为GCC[P];提供的广义概念类别是动态概念,则表示为GCC[V]。

(二)狭义概念类别

狭义概念类别是对词语语义信息的具体分类,概念类别的基元经过组合,可以构成复合型概念类别。这样,广义概念类别就可以细化为很多具体的概念小类,用以解释概念之间的细微差别。在汉英机器翻译应用中,我们共定义了41种狭义概念类别,相比汉代汉语13种词性的分类[6],更加细化。

1.具体概念

在广义概念类别中,具体概念包括人和物两大类。在狭义概念类别(以下简称概念类别)中,我们把物又分为两小类:自然物ww和人造物pw。用以区分该物的形成是否有人类活动参与,这一信息对于句子中谓语动词的语义角色选定具有重要的限制作用。

2.抽象概念

抽象概念在广义概念类别中划分为动态概念、静态概念、属性概念和逻辑概念四类,每一类又可分为若干小类,这就是狭义概念类别(CC)。下面分别描述。

(1)动态概念

动态概念是抽象概念五元组特性之一。抽象概念需要从动态、静态、属性、值和效应五个侧面加以表述,这就是抽象概念的五元组特性。在狭义概念类别中,动态概念分为“v”和“vv”两小类。

“v”是一般意义上的动词,如“提供”“公开”等。

“vv”是动词中的特殊小类,用以描述后面须接动词的“v”,如“试图”“进行”“予以”等。这些词语本身具有动态含义,但在句子中不能单独作为谓语,必须在其后补充一个动词共同构成谓语部分,后面的动词才是谓语的中心。vv类词语作为谓语的一部分出现在句子中。

(2)静态概念

静态概念是相对于动态概念而言,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抽象概念中的名词类。包括:静态概念g、值概念z、效应概念r、时间概念j1、空间概念j2、数j3、名量概念zz、动量概念zzv、综合概念s。

可以这样认为,g是一般的名词,而z和r是从名词中分离出来的。z表达的是概念的“值”,对值的表达是与数量密切关联的,因此把这个特性独立出来表达显然有利于联想脉络的建立。例如:

(1)厚度为0.3毫米的白色人造纤维布料(0.3 millimeter white artificial silk cloth)

在这个短语中,汉语中“厚度为0.3毫米”是一个小句形式,作后面中心语的修饰成分,翻译为英语则是一个定中短语的形式。这种汉英结构上的转换只靠词性来区分是不够的,必须做进一步限定,汉语小句的结构是“z+为/是+j3+zz”,也就是说,在这个是字句中,主语由值的概念充当,宾语由数量概念充当。如果这样的小句结构做定语,那么转换为英语时,直接变为“j3+zz+z”的结构,也就是数量短语直接修饰值概念,放在值的前面。

g和r都是静态表达的名词,但分别代表因果两极。把两者区别开来,有利于概念的局部联想。

时间概念j1、空间概念j2和数j3都源自于基本概念语义网络,这些概念类别主要服务于时间短语、空间短语和数量短语的辨识。

综合概念s高度抽象的一类概念,主要服务于辅语义块后边界的辨识和包装句蜕的包装品(小句的部分)。如:

(2)含水涂料组合物可以通过浸涂或辊涂的方式来施加。(The aqueous coating composition can be applied by dip coating or roll coating.)(辅块)方法

(3)因玻璃渗漏或结构缺陷而失效的时间将推后。(The time to failure due to glass leaks or structural weakness will occur later.)

例句(2)中,“通过浸涂或辊涂的方式”在句子中做辅语义块,“方式”一词位于辅语义块的末尾,作为辅块和其后面的特征语义块(谓语部分)划分的边界。静态概念的分类及与词性的大体对应关系可如下表:

表2:

静态概念分类 词性 例词

概念 静态概念g 名词 信道(channel) 配置(configuration)

值概念z 名词 厚度(thickness) 参数(parameter)

效应概念r 名词 效果(effect) 毒性(toxicity)

抽象概念 时间概念j1 名词 时间(time) 周(week)

空间概念j2 名词 区域(region) 下侧(downside)

数概念j3 数词 二(two) 万(million)

名量概念zz 量词 吨(ton) 个(-)

动量概念zzv 量词 顿(-)

综合概念s 名词 方式(-) 时间(time)

(3)属性概念

属性概念是修饰限定成分。大体上对应于词性中的形容词和副词。属性概念与被修饰限定成分之间的对应关系更为具体明晰。依据被修饰限定成分的不同,可以进一步分为若干小类,将形容词类属性二分为修饰具体概念的属性x、修饰抽象概念的属性ug和可独立做谓语的u属性;将副词类属性二分为修饰动态概念的属性uv和修饰属性概念的uu属性。具体如下:

x:是具体物的物性,修饰限定名词性具体概念人(P)和物(W),对应于形容词。如:“白色”的概念类别是x,所修饰限定的成分一定是具体物。可组合成白色光(white light),白色颗粒(white particles)等。

ug:静态概念的修饰性成分,修饰限定静态概念g、值z、效应r、综合概念s及时空概念等,对应于形容词。

u:独立的属性,用于描述可以独立作谓语的属性,也就是说,具有该属性的形容词类概念可以构成形容词谓语句。在英语语言中,也就是该类属性可以充当系表结构中的表语。这对汉英句式转换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

uv:动态概念的修饰性成分,修饰限定动态概念v,对应于副词。

uu:描述属性的属性,修饰限定属性成分ug、u、uu、x等,也可以修饰限定动态概念。

属性概念的分类及与词性的大体对应关系可如下表:

表3:

属性概念分类 说明 词性 例词

x 具体物的属性 形容词 杯型(cup-shaped) 白色(white)

ug 抽象物的属性 形容词 便携式(portable) 残余(remaining)

u 可做谓语的属性 形容词 至关重要(critical) 长(long)

uv 动态概念的属性 副词 过度(excessively) 快速(fast)

uu 属性的属性 副词 略微(slightly) 完全(totally)

(4)逻辑概念

逻辑概念是HNC语义网络中的一类重要概念。用于语言单位的组织与连接,大体相当于虚词。按语义及功用可分为语言逻辑、语法逻辑和基本逻辑。

1)语言逻辑

语言逻辑服务于语义块的整体辨识、语义块内部构成的分析及句间信息的提示和表达。具体如下表:

表4:

类型 说明 例词

l0 主语义块标志符 把(-) 被(by)

l1 辅语义块标志符 通过(through) 按照(according to)

l2 两主块搭配标志符 为……所(by)

l3 两语义块搭配标志符 为……起见(For the sake of)

l4 语义块内部两对象组合逻辑 和 或

l5 语义块内部集合关系逻辑 之外(besides) 以内(within)

l6 EK说明符 正在(-) 曾经(ever)

l7 语义块交织表现标志符 受到(-)

l8 辅块综合说明符 手段(means)

l9 指代逻辑 各(each) 任意(any)

la 句内连接说明符 还(still) 也(also)

lb 句间连接说明符 而且(and) 即使(even if)

语言逻辑概念根据其在句子中所充当的作用及所处的位置,分为12小类。其中l0-l3服务于语义块的整体辨识,用来识别句子中主辅语块的前后边界。例如:

(4)使用者将某操作系统308安装到计算机310中。(A user loads an operating system 308 into a computer 310.)

这里“将”的概念类别是l0,由它把两个主要语块“使用者”和“某操作系统308”分开。

L4-l5作为语义块内部逻辑组合符号,服务于语义块内部构成的分析,用来连接词或短语片段,组成一个语块。例如:

(5)依照本发明的文档处理系统主要包括应用软件、接口层、文档库系统和存储设备。(The document processing system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esent invention includes an application,an interface layer,a docbase management system and a storage device.)

这个句子中,“包括”的各对象之间通过顿号和组合符号14“和”连接,共同构成宾语。

同样道理,L6-l7服务于特征语义块的内部构成,l8服务于辅语义块的内部构成,l9指代逻辑服务于广义对象语义块的构成,la和lb分别服务于句内和句间信息的提示和表达。

这一组概念类别的设立就是为语义块感知和后续的语义块组分处理提供激活信息。

2)语法逻辑

“语法”概念用于描述语言使用的习惯。服务于语言表达方式的辨认(包括修辞)和特指语词的辨认。语言中(以汉语为例)一些句式的表达涉及到语言习惯问题,构成这些句式的特征词就用语法逻辑概念描述。例如:正反问句的表达需要特征词“是否”“是不是”,这些都归为语法逻辑类型。

尽管这些特征词在很大程度上相当于副词的语法功能,但这些词更可能是作为连句成篇的构成单位,而且不同语种使用的手段也会不同,所以,把它从副词中单列出来。

3)基本逻辑

基本逻辑概念涉及基本判断,用于判断命题的基本内容:是否和有无。此处的基本逻辑概念类别主要描述的是充当属性概念的基本逻辑,这类概念一般位于特征语义块的前面作为特征语义块的逻辑修饰语。服务于特征语义块的情态辨认。如“能够”“应该”“必须”等,大体对应于词类中的情态动词。

概念类别是关于词语的概念意义和语用特征的最简明知识,是语句理解处理过程中首先要用到的知识。对语言现象的描述有粗细之分,相应的概念类别也分为广义概念类别和狭义概念类别,用以匹配不同层级的知识特征。狭义概念类别是对广义概念类别的细化描述。在汉英机器翻译应用中,狭义概念类别的应用对语块的内部构成,语块边界的确定乃至整个句子的分析都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是知识库中一项重要的词语属性特征。

四、概念类别在汉英机器翻译中的应用

基于HNC理论搭建了面向专利文献的汉英机器翻译系统大体上包括预处理模块、源语言分析模块、过渡转换模块和目标语生成模块几个主要部分[7]。概念类别的知识在各个模块中都发挥着自己的作用。下面我们主要介绍概念类别在分析模块和转换模块中的应用。

(一)在分析模块中的应用

源语言分析模块主要依据知识库提供的各项知识与分析规则库对文本进行分析,得到句类分析树。

例如,在辅块识别中,对于辅块边界的辨识我们可以依据语言逻辑概念类别。对于辅块标志符我们可以用l1表示,在分析规则(0)LC_CC[l15]+(f){(1)LC_CC[l1h]}=>LC_TREE(L1,0,0)+LC_TREE[BK,0,1]+LC_TREE(L1H,1,1)$时,就主要利用了概念类别信息。“(0)”表示规则调用的起始位置,“LC_CC”表示在语块中词语所具有的概念类别信息,“LC_TREE”表示生成树节点。这条规则的含义是,如果在句子中找到一个词语的狭义概念类别为l15(辅块前边界标志符),且其后面还能找到一个狭义概念类别l1h(辅块后边界标志符),则将两个词语各自在句子中生成节点,且将其与中间的部分生成一个语块BK。这样,一个完整的辅块就可识别出来。

(二)在转换模块中的应用

过渡转换模块主要依据句类分析树以及转换规则库,通过各种调度操作,将汉语句类分析树转换为符合英文表达习惯的目标语句类树。

例如,在并列结构中,有标记名词性并列结构各并列成分的中心语在语义类上显现出一定的相似性,在我们的研究中更细化为词语的概念类别。我们可根据紧邻并列连接词前面的词的概念类别向后寻找相同概念类别的词作为后边界,根据紧邻并列连接词后面的词的概念类别向前寻找相同概念类别的词作为前边界[8],可描述为如下规则:

(-1)LCR+(0)CHN[、]+(f?){(1)CR}=>LC_TREE(AND_TH,1,1) +LC_TREE(ANDMK,0,0)$

(b?){(-1)CR}+(0)CHN[、]+(1)RCR=>LC_TREE(AND_TQ,-1,-1)+LC_TREE(ANDMK,0,0)$

其中“C”表示词语的概念类别(Category),“LCR、RCR”分别表示紧邻并列连接词前、后的词的概念类别,“CR”表示分别向前或向后找到的与LCR或RCR相同的概念类别。

五、结语

本文全面阐述了概念类别的具体内容并给出了概念类别与词性的对应关系,指出概念类别可划分为抽象概念和具体概念两大类型,抽象概念中又包括动态概念、静态概念、属性概念和逻辑概念,并对概念的所指及应用做出了描述。随后,本文对概念类别与词性的关系和差别做出了解释,并给出了概念类别与词性的对应关系。最后,本文描述了概念类别信息在汉英机器翻译中的具体应用,指出,概念类别在汉英机器翻译的分析模块和转换模块(如小句转换、Eg识别、格式转换和辅块识别等)中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下一步的工作是,继续扩大词语知识库的规模,在对目标语(英语)的语言特征进行全面细致把握的基础上,标注英语词语的概念类别信息,并结合英语词语丰富的形态变化特征,配合汉英机器翻译引擎的研发,完成英语生成模块的知识库资源构建,以提高翻译系统的生成效果。

(本文受到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课题,项目号:2012AA011104]、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以及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的资助。)

参考文献:

[1]黄曾阳.HNC(概念层次网络)理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8.

[2]苗传江.HNC(概念层次网络)理论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

版社,2005.

[3]晋耀红.HNC(概念层次网络)语言理解技术及其应用[M].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6.

[4]张克亮.面向机器翻译的汉英句类及句式转换.开封:河南大学

出版社,2007.

[5]李颖,王侃,池毓焕.面向汉英机器翻译的语义块构成变换[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6]胡裕树.现代汉语[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

关于信念的名言范文第4篇

关键词:术语,概念,命名,理解

中图分类号:N04;H0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78(2011)03-0012-04

人文学科学术术语表达的概念很难加以界定,尤其是翻译过来的术语,由于并不一定有相应的术语存在,所以容易因译名产生歧义,目前的做法是“社会科学术语,特别是人文学科的术语,含义比较抽象,内容涉及情感、价值、态度、决策等等夹杂不等程度主观成分的因素,解释多有分歧,难以取得共识。不过,每个作者只要把所使用的关键术语的含义在各自文章中交代清楚,便也不会带来相互间的误解。目前学界只好采用这种各抒己见的描述方法,存异而不强求划一。”这种描写的方法虽然可以留下很多阐释和发展的空间,比简单的规范有优势,但这一目前所使用的方法仍明显存在着概念含混不清的问题。概念不清晰将会直接造成误用和分歧,以致无法在同一个基点上进行交流。比如“翻译单位”这个术语,有人认为“翻译单位”就是翻译转换过程中的操作单位,认定句子是基本翻译单位;有人则把“翻译单位”当作结构单位,认为要以语段作为翻译单位;有人又把“翻译单位”看成是理解单位,认为句子或语段作翻译单位不可取。以上同一个术语,不同的概念,或者同一个概念,不同的术语等问题仍是困扰众多学者的主要问题。这样的问题如果没有相应的方法加以解决,那么会使得交流越来越困难,概念越来越不清晰。

理想情况是术语与概念呈现一对一的对应关系,从而避免出现模糊、混乱的局面,术语的单义性也是最能反映命名性质的。但由于语言的自身性质、理解等各个因素的影响,实际上很难实现单义性,但至少在一个学科领域内,一个术语应只表达一个概念,同一个概念只用一个术语来表达,不能有歧义。“那些对自然现象无法用严格、清晰语言进行分类的问题。人们有时认为,术语并不存在意义上的‘模糊’。但实际上除了一些含义精确的专门术语外,在其他几种情况下,很难对术语的意义做出准确区分。”术语学的最新发展表明术语学家也都开始关注这种情况,注重研究其动态、变化的一面,如社会认知术语学、交际术语学等。本文通过阐明术语本身的语言特点、术语与概念之间的命名关系,探讨理解术语译名的方式,从而获得对概念的深入理解。

一、自然语言的模糊性及命名问题

作为语言符号的文字是否具有模糊性呢?人类的自然语言具有模糊的特征,这一点很多语言哲学家做出过论证,并对自然语言进行指责。1923年罗素发表了著名的论文《论模糊性》,他指出:“整个语言或多或少是模糊的。”具体来说,术语称谓的概念外延很难加以界定,从而造成判断的不确定性。此外,当我们形成一个概念时,我们脑子里具有的只是某种情境。结果,概念仅是准备用来防止某些偶然性的。魏斯曼(F,Waismann)把术语的这种特征称为“开放性特征”或“含糊的可能性”。他的意思是:这种不确定性永远也不可能完全被消除,因为,尽管我们能够对于我们在任何一个给定情况(如消失后不再重新出现)下会说些什么做出判定,但是,还会有无数可想象的情况,就这些情况而论,那个概念仍然没有被界定。虽然魏斯曼这里指的是一个一般的概念,但对于学术术语称谓的概念也同样适用,当一个概念在一个语境中生成,经过发展衍变,尤其是当一个概念转换到另一种语言时语境就发生了根本变化,于是不同的理解就出现了,也就会造成很多的情况。另外语言哲学家弗雷格认为自然语言中有许多“不真句”(untrue sen-tenee),这些不真句表明无指称也可以有意义,有意义则并非都有真值(truth value),因为它可能无指称。弗雷格发现意义和指称有联系,但也可能有区别,应当更注意区别。意义有别于指称意味着不可以将意义对象化,也就是说不能把意义作为一个对象来加以把握。自然语言的模糊性问题随着认识的深入而得以深化,至于那种“一切皆精确”,命题“非真即假”的看法正受到挑战。自然语言的模糊性不应被看作是一种欠缺,只能说是其自身的特点,关键是我们如何解释和处理这些现象,虽然这些问题仍然困扰着很多的学者。

语言中的命名问题是很多哲学家和语言学家都探讨过的另一问题,也留下了太多的争论。名实关系的探讨由来已久,从中国古代名家和墨家的名实之争,到西方哲学的“唯实论”和“唯名论”,以及所谓“幼稚理论”,即名实同一的理论。命名指的是赋予某物一个名称,换句话说就是名与实的关系。那么它们之间到底是“能指-所指”关系,“词-物”关系,还是“名称-意义”的关系?而名与实的关系不管是哪一种关系都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实际上有“名存实亡”的事物,也有“有实无名”的事物,以及“名不副实”的事物。专有名词通常被认为充分体现了语言的命名性质――字与符号同所指的事物一一对应,但专有名词一旦进入到使用过程中,就沦为了普通名词,同样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理解,不同的意义。我们可以看到名实之间的关系远非是静止的、形式逻辑的和共时的关系,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动态的、辩证逻辑的和历时的关系。如何认识命名的问题,这个名字会获得怎样的对应?海德格尔认为命名没有完整地体现出语言,存在着巨大的不足和局限性,必须打破命名,解构概念,用语言自身的变化来说明自身。

二、模糊性存在的合理之处

模糊也可以分为语言的模糊和言语的模糊。第一种情况,语言模糊,在对自然语言进行分析的过程中,自然语言存在逻辑上模糊的情况,这种模糊现象在语言哲学家以语言为研究对象时进行了深入研究,比如,弗雷格、皮尔斯和罗素。但自然语言的模糊性另一方面又为日常语言和艺术语言的多样性、丰富性提供了更多的原料。语言哲学家看待日常语言的角度与翻译理论家并不相同。翻译理论家不会忽视语言中的人文本质特征给语言形式带来的缺陷,但是翻译理论家也认为,正是人文性使自然语言不拘一格而色彩缤纷。

第二种情况,言语模糊,就是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模糊,按照语言使用者的使用意图来划分,可以分为无意模糊和有意模糊。无意模糊指的是并不具有任何主观意图,只是因为语言自身的原因或者使用者的个人原因造成的,这种情况又可以再细分为无意识和未经思考。如果是无意识的话,那么可以通过告诉读者其所使用的意思来进行弥补,但如果是未经思考的话,那就需要更多的思考直到把问题弄清楚。而有意模糊则是由于使用者个人的原因,出于一种考虑而把语言进行模糊化处理,比如为了追求审美效果等等。

除了以上的情况,术语的模糊性是理论得以不断发展,概念得以不断更新的基础。概念上的分歧有时是由于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以及概念之间复杂的关系所造成的,概念总是随着人的实践和认识的发展,处于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这种发展的过程或是原有概念的内容逐步递加和累进,或是新旧概念的更替和变革。概念通过语词体现出来产生种种争论也是新的理论产生或者已有理论向前发展的一个动因。科学认识的发展就是概念不断转换和更新的过程,而术语系统反映着这样的认识过程。

三、术语的理解及译名问题

术语是由自然语言组成的,同样具有模糊性特点,另外由于命名本身的不足和局限性,名实同一的现象很难做到,那么如何厘定术语称谓的概念呢?首先从术语的形成来看,术语的所指部分――概念――与具体的或抽象的实体相对应。对于这些实体,我们首先要考察其存在,然后再用语言形式来代表它们。换言之,术语的形成与普通词的形成不同,即不是从其名称来发现其实体,或发现由该名称所代表的一组实体,而是从其实体出发来研究其名称。其次,对术语的理解不同于对一般词语和语句的理解,对术语的理解不能只是从语义的角度出发去理解。那么如何获得对术语的理解呢?我们需要对“理解”这个词重新审视一下,“理解”这个词并不是对概念的认知,并不是对象化的一种,而是一种对话过程,所以就有主观参与的过程。“理解”这个词,海德格尔曾经解释过,verstehen,它是ver-stehen,就是和某人某物打交道,mlt etwasumgehen,有人翻译为“周旋”。实际上,“理解”是跟某个东西在进行周旋,在打交道。理解是双方对某物达成一致意见,就是这个意思。所以伽达默尔特别强调理解是周旋而不是认知。周旋就是参与,就是相互理解,所以在对某个概念的理解过程中,概念得到不断的发展、深化和改动。相互理解意味着理解者和概念自身之间达成一致,从而对概念有更深入的理解。

在理解一个术语的时候涉及到的是三个方面的因素:语词、概念和定义。通过对这三个因素的综合理解从而对术语进行多层次、多方位的探索和研究,达到相互理解。在传统术语学中,概念是处于核心地位的,所以术语的定义,对概念的描述成为了解概念的关键。此外,对一个概念的分析最主要的是发现其理论背景,同时不仅回答“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还要问“为什么”这样一系列问题,从而可以追踪一个概念的起源和发展,对一个概念的历史进行勾勒,为概念构建相关的概念网络。除此之外,还要关注概念的发展变化,根据吴丽坤的观点,在同一个民族里随着时间的变化术语会发生变化,比如术语的多义现象,术语表达的概念发生了变化,术语的所指与概念发生了矛盾的现象。所以我们理解的术语的语义确定性不是指术语的语义停滞不前、一成不变,而是说要在确切概念内涵和外延变化的基础上,不断修正赋予术语以一定意义的定义。理解一个术语所表达的概念也就是对一个概念的历史进行回顾的过程。比如说“信达雅”这个译学术语从它提出到现在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其中发生了很多的变化,我们不可能要求其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对翻译的认识发生巨大的变化,“信达雅”的内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与最初严复提出的“信达雅”已有所不同。

语词对理解术语的概念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在进行跨语际概念转换的时候。在跨语际转换的时候关系到两种不同的语言,不同的语言代表着不同的世界观,对世界的不同划分,每一语言都包含着一种独特的世界观,每一种语言都包含着属于某个人类群体的概念和想象方式的完整体系。在一种语言转换到另一种语言中时,实际上是两种不同范畴的转换,不同世界观的转换,尤其是在人文学科的概念中,它们表达的是以人的内心活动、精神世界以及作为人的精神世界的客观表达的文化传统及其辩证关系,表达的是精神与意义的世界。哲学传统渗透在人文学科的其他学科中,并且是以其为依据的。这样就影响了学科术语概念的表达和所指。所以很多情况下理解术语时就与人们的信念、背景知识、社会文化等因素息息相关,同时也就产生很多的理解可能性。术语的译名问题也源于此,由于术语的译名容易让人顾名思义地联想到某些并不相关的意义,并不一定能产生与源语读者相同的联想,尤其是那种在一种语言中存在,而在另一种语言中并不存在的概念,能够恰如其分地体现出来更不容易。

以“abusive fidelity(滥译)”为例。首先从语词上看,abusive意为“滥用的”,容易让人理解成“误用,随意使用”的意思,但其实并不如此。其次从定义上看,“滥译”被界定为“强势的、有力的翻译,它重视尝试使用新的语言表达,对语言习惯进行改变,用符合译文自身特征的文字去对应原文的多重或多元表达手段。”再次从概念上看,“滥译”一词的使用引出了一种新的忠实概念。在此种翻译中,译者对于翻译过程中无可避免的走失进行补偿,做法是采取滥用文字的手段,获取“文本能量丛”,以便使原文的“能量和能指行为得到更新”。最后,对这个术语的理解还必须把其置于解构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的背景下,了解该词从德里达到刘易斯再到韦努蒂有一个语义发展过程,才能掌握这个术语使用的目的和演变过程。

关于信念的名言范文第5篇

对儒墨以言达意论的比较仅限于先秦时期,儒指儒家的孔子、孟子、荀子,墨指墨子及后期墨家。

儒墨以言达意论由儒墨对名实关系的认识发展而来。《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记载:“志有之,

‘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志”通“意”,这里孔子是引用古语说明自己要求用语言表达思想。用文辞修饰语言,认为不能用语言表达,别人就无法知道你的心意,语言没有文采,影响就十分有限。“言以足志”,这是孔子对以言达意的阐述。

孔子还提出“信,辞欲巧。“《礼记・表记》孔颖达注释说,“言君子情貌欲得信实,言辞欲得和顺美巧。不违逆于礼,与巧言令色者异也。”这里的“信”指情貌要“信实”,而“辞欲巧“指言辞要“和顺美巧”。“信“要求语言真实地表达思想;”辞欲巧”要求语言表达思想有一定的文采,可见“信”、

“辞欲巧”是孔子以言达意论的两个相互联系的表达准则。

“辞欲巧”并非一味追求言辞华丽,实际上孔子认为”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阳货》),“巧言乱德”(《论语・卫灵公》),对舍意逐文的情况深恶痛绝,所以孔子要求“辞欲巧”以“信”为基本前提。孔子提出“辞达而已矣”,认为言辞足够达意就够了,也说明了同样的道理。孟子对以言达意的论述不多,他只说:“我知言。”(《孟子・公孙丑上》)却没有说怎样才能知言。他认识到以言达意中产生的语言悖理并指明其危害: “波辞知其所弊,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生于其心,害于其政:发于其政,害于其事。圣人复起,必从吾言矣。”偏颇之辞、夸张之辞、邪僻之辞和支吾之辞都会危害政治。危害国家,所以“言无实不详。”(《孟子・离娄下》)言要真实表意。

孟子还从接受者的角度提出以言达意的准则,《孟子・万章上》中说:“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明确提出对于诗的解读,不能被文采修饰所蔽而曲解辞句本意,也不能被辞句意义所蔽而曲解作品本意,而是要领会诗的真意,防止出现“以意逆志”的悖理情况。“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就是孟子以言达意论的中心内容。

荀子继承发展了孔子的以言达意论。荀子提倡“辩说之术”。并从辩说角度给“辞”下了定义:

“辞也者,兼异实之名以论一意也。”(《荀子・正名》)这里”辞”就是“言“,荀子指出“辞”是连接两个实名来表达一个意断的语言形式,这个定义就是荀子以言达意论的内容。荀子还继承发展了孔子对以言表意过程中文采的追求。他说

“君子之言,涉然而精, 然而类,差差然而齐。彼其正名,当其辞,以务白其志义者也。”(同上)就是说语言要正确无误,辞句要适当贴切,力求完善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是语言美质之所在。这是荀子正面提出的表达准则。他还从反面批判了语言表达的悖理现“故愚者之言,芴然而粗,啧然而不类,然而沸。彼诱其名,眩其辞,而无深于其志义者也。”(同上)模糊而粗糙,争辩却无条理,嗦而混乱,只顾用具有诱惑力的名称和华丽的文辞,而不在要表达的思想内容的深度上下工夫,这样的是没有美感的“愚者之言”。荀子正反两方面的论述形成鲜明对比,更体现出他对以言达意之美的追求。总之,荀子的以言达意论是对孔子以言达意论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墨家,的以言达意论产生于墨家对语言的性质和特征的分析,《墨子・经上》中说:“言,口之利也。执所言而意得见,心之辩也。”指出言表达意的功用,并将其与思维相联系。可见“执所言而意得见“就是墨家以言表意论的具体论述。墨家的以言达意论是一个完整的听辩过程,因为墨家提出”执所言而意得见“之后紧接着表述说”闻,耳之聪也,循所闻而得其意,心之察也。”(同上)“闻”,“闻知”义,这句话说明闻言可以知意,也就是说语言表达思维包括以言表意和闻言知意两个阶段。

墨家还给“言”明确下定义,《经上>中说:“言,出举也。”《经说上》解释说:“言,故言也者,诸口能之,出名者也,名若画虎也。言谓也,言犹(由)名致也。”意思是言是通过口说出来的,用口说出言实际上就是“出名“即表达了概念,而概念反映客观事物则像通过画虎而表现真虎一样。值得注意的是,墨家同时定义说:

“举,拟实也”(《经上》),“举”就是模拟实际,概念或思想义。言就是对实际客观事物的称谓,是通过概念实现的。概念是反映客观事物的,语词则是表达概念的。这样墨家准确地揭示了言、举、实三者的关系,说明以言达意是用来表现客观实在的。墨家的这一阐释就成为其言意关系理论的理论基础。

《小取》中说“以名举实,以辞抒意,以说出故。”是说语言是思想的表达形式,借助语言可以将思想反映的客观实在、观点、理由依据明确表达出来,这也是墨家对以言达意的具体论述。其中“以辞抒意”是墨家对“意”的意义的相关阐释。

与儒家相同,墨家也要求以言达意的真实可靠。《经上》中说,“信,言合于意也。”这是对“言合意”的要求。墨家还注意到以言表意过程中语境的重要作用,提出“通意后对”的原则。

“通意后对,说在不知其谁谓也。”《经说下》解释说“通问者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