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创业投资的风险

创业投资的风险

创业投资的风险

创业投资的风险范文第1篇

一国际投资银行在风险投资领域的经验

从国外成熟的经验来看,投资银行家扮演着创业投资的策划者、组织者的角色,几乎每一家金融公司都有专门部门从事高科技公司的投资业务,在融资、公司购并、企业包装上市等方面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从整个创业投资的运作过程来看,每一步骤都与投资银行的业务和技术紧密相关,证券公司从事这一业务,有着其他机构难以相比的优势。

创业投资为证券公司业务的开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广阔的空间。而证券公司必须突破传统的业务范围,拓宽、延伸金融服务,服务手段从相对固定向不固定转变,服务方法从相对简单向多样化转变,技术含量从较低向较高转变,服务周期从相对较短向孵化型转变。

有条件的证券公司可以分步实施风险投资业务:(1)设立专业部门,专门从事高科技公司的投融资服务。(2)发起设立风险投资基金公司。由证券公司发起设立风险投资基金公司,积极实现风险投资组织革新,通过组织资产运作和管理投资直接投入到系统性专业化的风险投资之中去。

从机构组织和制度上保障风险投资基金不偏离基金投资的投资原则和经验宗旨,并借此规避投资风险,是今后证券公司开展风险投资的发展趋势和基本方向。

只要虚心学习国外先进风险投资机构的成功经验,并充分利用自身的独特优势,不断进行业务创新,与之展开公平竞争,中国真正意义上的投资银行将在业务竞争和创新中壮大成长。

二为风险投资服务的投资银行业务创新

在现阶段,我国的证券公司介入风险投资必须以投资银行业务及其创新和现有资源为立足点。因为证券公司开展风险投资业务的优势之一是证券公司是金融市场工具创新最具活力的主体,证券公司只有具备了不断引进和创新的金融工具,才能使与风险投资相关的新业务不断拓展。

1、可转换优先股

根据美国硅谷风险投资成功案例分析,风险投资对企业的投资一般是通过优先股的形式进行的。这种优先股具有如下特性:

(1)优先清偿。以优先股形式入股可使风险投资在企业破产后对企业资产和技术享有优先索取权,这样便可将损失减为最小。

(2)收益性。风险企业能够支付优先股的红利给风险资本,再愿意冒险的风险投资者也不希望他们的投资颗粒无收。

(3)可赎回性。风险资本除了通过风险企业的IPO顺利获得退出之外,如果风险企业的发展速度未达到风险投资者的期望值,可以要求风险企业购回这些优先股。

(4)有限的决策参与权。参与风险企业的优先股不同之处在于:一般优先股并不享受表决权,但风险投资的股份一般对企业的重大事务,如企业出售,生产安排等享有与所占股份不成比例的表决权,对经理层的决策甚至享有冻结权。根据美国学者Max和Grmper分别利用1990年的实际数据进行的分析,这种优先股的投资方式较一般的证券投资在减少逆向选择和避免风险投资承担过高风险方面都更加有效。

(5)可转换性。这是此种优先股最具适用性的地方。当风险企业进展顺利时,风险投资者有权将优先股转换成普通股,从而拥有风险企业的部分股权,甚至实现对风险企业的控制。

2、“棘轮”条件

“棘轮”条件(ratchets)指的是风险企业用低价发行新股票筹资时,风险投资有权获得一定量的股票以保证其持股比例不因新股票的发行而改变。这样,当风险企业因经营不善被迫以较低价格发行新股票筹资时,风险投资不会因“股份稀释”而影响其表决权。

3、再投资期权

根据不同的情况和契约的约定,再投资期权有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追加投资。当企业经营较好,发展前途乐观,股票有升值潜力时,风险投资还可用预先确定的价格向风险企业追加投资,这样风险投资便可以低于市场价格的低价增加其在成功把握较大的企业内的股份,从中获利。这种期权已成为风险资本的一大获利源泉,以致有人总结道:“所谓的风险资本投资,不过是购买了对企业进行再投资权利的期权而已。”

第二,转换贷款。风险投资者向风险企业提供贷款,在风险企业业务发展顺利时风险投资者可以按照贷款时的约定将贷款转换成普通股。如果贷款已经由风险企业归还,风险投资者仍能按原来的贷款金额及约定的较为优惠的转换比例,购买公司普通股。

第三,可转换债券。风险企业发行可转换债券给风险投资公司和证券公司,在风险企业经营不佳时,债券甚至低于面值发行,当风险企业上市或经营状况转好,其股份有很大升值潜力时,将债券转换成股份。

以上三种形式的本质是:风险资本凭借其较早进入风险企业的便利,设计了以债务形式存在、既能尽量减少风险又能在风险企业经营状况转好时增加股份、获得较高收益的金融创新品种,成功实现了控制风险下的收益最大化。

4、合资

合资的方式有很多种,其中比较适合国内证券公司采用的方式有两种:

第一,与其他风险资本共同投资。为分散风险,风险投资通常以共同投资的方式运作,即一般以一家证券公司的风险资本充当“领导者”,其他的风险投资实体作为“追随者”,在主要的融资阶段,一般有两到三家共同参与。这样,使得单个的风险投资可投资于更多的企业,减少了投资失败的风险,也可以通过风险投资的共同审计,减少判断错误的可能性。

第二,引进战略投资者或中小投资人共同投资。战略投资者看重投资对象未来对于自己公司战略发展的利益,在战略投资者是否作出合资决策时,非常注重风险企业未来产品或技术的使用权、产品市场分享权、产品经销权、未来产品或技术的共同开发权以及最终购买风险企业其余部分股权的期权。因此引进战略投资者虽然可能是投资银行退出风险企业的一个渠道,但引进战略投资者进行合资可能意味着失去对风险企业的控制。

而引进中小投资人虽然投资额较小,但往往不参与公司的具体管理工作,对风险企业的重大决策干预较少,除了关心公司的投资回报外,不在乎公司的管理和控制权问题,所以,引进中小投资人的合资是较理想的选择。

证券公司利用广泛的客户群,完全可以通过合资的方式帮助风险企业成功实现业务的拓展,从而为风险企业首次公募发行和投资银行常规业务的开发创造条件。

三为风险企业提供全方位创新服务

1、培育和储备风险企业的管理者

证券公司内部需要有管理、财务和科技等专家组成具有一定权威的高科技产业评估咨询小组,为投资和贷款决策提供咨询服务;同时培养具备金融、保险、管理、科技、投资等各方面知识以及预测、处理、承受风险能力的人才,以适应创业投资业务发展的需要,中国风险投资离不开投资银行的金融创新服务和对风险投资家、高级管理人员的培育。

2、为风险企业提供管理增值服务

风险企业的管理与传统意义上的企业有较大的不同。风险企业的管理是根据风险企业本身高科技或市场化的特性,顺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激烈竞争的新形势而诞生的管理模式,它以知识管理为内容、以人本管理为核心、以战略管理为导向和以柔性管理组织形式,全面、高能量、高速进行经营管理和决策,选择企业最佳的经营方案,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达到最高的科学管理水平。

投资银行如何协助公司加强管理,通过管理创造价值,是投资银行提供风险投资延伸服务的核心。投资银行的专业人员必须揉合不同的技巧和专业能力,才可能协助风险企业通过管理提高其价值,这些技巧和能力包括行业知识、技术远见、服务方法、行业关系、全球业务、为顾客专门设计的建议、交易经验、新颖的财务结构、进入资本市场的能力、透析及深入的研究等各个方面。要达到管理增值的目标还须投资银行担任风险企业的财务和战略管理顾问,这包括私募配售、初次公开发行、股本设计、可转换债券、投资级别债券和高收益债务融资等方面的财务与融资服务,以及购并、战略销售、买方顾问、重组顾问、战略合作等方面的战略建议与业务指导。

3、为风险企业提供全新的售后服务

在支持风险企业公开发行股票后,证券公司风险资本部门还应通过售后市场研究和交易支持、长期融资安排以及战略咨询服务三大块业务来保持与风险企业或高科技公司的持续伙伴关系。

首先,售后市场研究和交易支持主要是支持IPO后的股价和流通量,形成和保持较高的上市开盘价和日后股价的持续攀升,并能提高其二级市场的流通量,这是维护风险企业二级市场形象、保证公司后续融资的重要支持手段。其次,长期融资安排主要是证券公司未来协助高科技公司建立合适的资金结构方面提供长期专业服务,即利用各种各样的融资工具如增发新股、可转换证券、债券发行和合资等,以确保业务已上轨道的公司能实现最低的融资成本。第三,在战略咨询服务方面主要是随着科技公司规模日渐壮大,证券公司的财务顾问部门应向其提供多种不同发展战略,比如在购并、战略销售、买方顾问、重组顾问、战略合作等方面给风险企业一些战略建议与业务指导,为企业争取最高的价值。

四利用业务创新进行风险控制

对于中国的投资银行来讲,风险投资是对投资银行业务外延的拓展,是重大的业务创新。证券公司在控制风险方面必须具有足够的专业优势才有能力筛选成功的创业企业,良好的监控风险、规避风险的能力可以提高证券公司风险投资的成功率。

1、通过对客户的遴选规避风险

证券公司的投资银行部门应对风险企业进行广泛的遴选,聘请工程师、科学家、财务法律专家对风险企业的有形资产、企业合同等进行检查,根据种种迹象判断和识别风险的类型,并对风险发生的概率和风险发生后预期的投资损失进行计算,运用数学方法和模型,计算出在可以忍受的风险水平下的投资损益,从而作出对风险企业的投资取舍。

2、通过契约的合理设计规避风险

风险投资是通过明确的合约设计,将其权利和义务明确化和制度化来规避风险的。比如前述,设计可转让的优先股参与风险企业,既可为今后增资有前景的风险企业设计购股选择权,从而实现高收益,又可以在企业经营不佳时要求优先债务清偿,尽量减少损失。在前述的再投资期权方式中,证券公司通过设计种种参股的选择权,使得参与的风险大大降低,投资的效率得到了提高。

3、通过有效监控来规避风险

通过建立严格的风险评估体系,对各种风险进行识别,运用数学方法和模型,评估风险发生的概率及风险发生后预期的损失,填写的潜在损失估计表,进行风险分析和测定,通过主观的推测和客观的财务比率分析,判定可能的损失,并对风险资本分阶段投入,实施全过程的风险监控,规避风险。

创业投资的风险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小型企业;内部创业;风险投资

一、背景

“在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生命周期不到2.5年,其中只有低于15%的中小企业持续经营周期在5—10年。”这些数据反映了当前中国中小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面临着经营难、转型升级难的困境和挑战。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相比,创新能力和水平普遍较低,在研发创新上竞争力不足。因此,全面提高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资金资源是企业进行创新必不可少的条件。风险投资作为企业创新活动重要的资金来源,对增强公司内部创新能力,应对后金融危机时代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综上所述,研究中小企业内部创业活动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符合当前的时代需要且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目的

本文以中小企业内部创业行为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为研究对象,将中小企业内部创业行为作为自变量,企业创新绩效作为因变量,企业规模、性质作为控制变量,并且创新性地将风险投资作为中介变量加入,研究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基于文献研究的基础,探讨出中小企业内部创业、创新绩效和风险投资三者之间的关系。

三、文献理论研究

(一)创新以及创业理论1.定义。Schumpeter(熊彼特,1934)对创业的看法是,人人都可以创业,前提是他能够合理运用新的资源组合方式。他指出,创业的根本在于创新。Miller(1983)将创业看作一种与产品,市场和创新的有机结合的以公司为主体的活动。张玉利(2006)认为,不能把创业简单地定义为创建新企业,它是一种思考,一种推理和行为方式,创业与机遇有关系。具有创新的精神,是创业的根本。基于此,企业经营的整个过程都离不开创业精神。2.创业价值以及衡量维度。相比国内学者,很多国外学者很早就开始了对企业创新活动的研究。其中,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翰•朱克斯的研究显示,20世纪的小型企业与大型企业相比具有最强的创新能力,很多有价值的发明都是小型企业提出的。相比之下,大型企业很缺乏创新能力(萨缪尔逊,1995),这说明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动十分重要。在考量企业的创业的水平时,常常用到创业强度的概念,用创业坐标图来对自身企业的创业现状和前景进行评估,并依据此制定符合自身企业发展的创业战略。Morris和Lewis(1995)引用了新的概念,用创业程度来考量一个创业事件的创新程度,用“创业频率”来衡量某段时间内生产的新产品和方法的数目。(二)内部创业相关研究1.内部创业定义。内部创业至今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原因在于各界学者对创业的研究角度和理解都存在偏差。Burgelman(1983)认为,内部创业就是公司为了拓展新的竞争领域,而对现有资源进行重新整合。对现有资源的重新整合也就是创新的含义;1985年,Pinchot提出“内创业(intrepreneurship)”的概念。王重鸣、颜士梅(2006)总结了内创业的含义有关的研究,得出结论:内部创业即个体或者一个团体在企业内进行创新的过程。这个企业包括了各种等级的企业,创新的活动也包括了新业务创造以及组织、战略的变化进步。Collins&Moore(1970)将创业活动分为了两类:第一种是传统的创业行为,其中创业者和创业活动独自存在;第二种就是公司内部创业,即公司内的一名成员或者一组成员在既有的组织中进行的创业活动。2.内部创业与绩效。公司内部创业与公司创新绩效之间存在着十分复杂的关系,这种关系受到了很多第三方变量的影响。这些第三方变量的影响会导致不同的绩效,甚至产生负效应。Marcus和Zimmerer(2003)对内部创业的过程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利用数据对500多家企业进行了仔细的分析,最后得出结论:企业的绩效与企业内部创新之间存在紧密关系,内部创业对企业的绩效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综上所述,当前学术界关于全员内部创业的研究其实还不够深入,学者们只是从大型企业的研究角度对内部创业进行了较为浅显的研究,忽略了中小企业。(三)学习型组织1.定义。随着时代的发展,企业和员工需要实现共同进步,学习是进步的必要途径,学习型组织则实现了员工和组织的共同学习和进步。PeterSenge(1990)在《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践》中提出,创建学习型组织,需要的几项素质,即自我超越、心智模式、共同愿景、团队学习以及系统思考。2.学习型组织与内部创业之间的联系的分析。学习型组织通过创新与企业内部创业建立了密切的联系。丁飞(2014)指出,学习型组织强调的是持续学习的过程,发扬学习的精神,通过员工和企业的不断学习来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而企业创业的核心恰恰就是企业内的创新。因此,大型企业要想实现大规模的企业内部创业,创办学习型组织是必不可少的。(四)风险投资相关研究1.理论基础:资源基础观。Hamel(1990)、Barney(1991)和Peteraf(1993)提出,资源基础观的核心思想是企业特有的技能、能力和其他有形、无形的资产是企业竞争优势的基础,企业战略的核心是企业如何利用当前资源,来产生更多的绩效。资源依赖理论认为,没有组织能够单独幸存(Jacobs,1974;Pfeffer&Salancik,2003),企业不得不发展组织间关系。这种组织关系建立最为典型的就是企业联盟,创业投资是一种正式的企业联盟。2.风险投资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创业投资对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目前仍缺乏完善的理论基础。Teece(1986)指出,创业投资机构可以为企业提供资金和其他资源。除此之外,如果能够获得创业投资机构的肯定和合作,能够大大提升企业的声誉,向市场传递企业被肯定的信息,能够让企业获得供应商的支持,极大程度地提升企业竞争力。同时,创业投资行为具有极强的集群效应,Saetre(2003),Dushnitsky和Lenox(2006)认为,创业投资可以利用自身的资源关系,为风险企业去发现有助于企业的优秀人才,帮助企业建立优秀的团队,从而推动企业的创新发展。姚铮、王笑雨和程越楷(2011)认为,风险投资机构通过条款设置对企业行为的干预,对企业内部管理、监督、以及决策制定等都会带来正面影响。相对来说,风险投资机构经验充足、资源广泛,它参与企业管理,能够帮助提升企业竞争力。

四、研究结论

基于文献研究,本研究成果与结论如下:第一,中国组织情境下,中小企业内部创业与创新绩效呈正向的关系:一是中国组织情境下,中小企业内部创业频率与创新绩效呈正向关系;二是中国组织情境下,中小企业内部创业程度与创新绩效之间呈正向的关系;三是中国组织情境下,中小企业内部创业员工参与积极性与创新绩效之间呈正向的关系。第二,中国组织情境下,中小企业内部创业过程与创新绩效呈正向的关系,其中风险投资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其一,中国组织情境下,中小企业内部创业频率对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中,风险投资起调节作用;其二,中国组织情境下,中小企业内部创业程度对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中,风险投资起调节作用;其三,中国组织情境下,在中小企业内部创业员工参与度对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中,风险投资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五、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企业创业理论始于Peterson和Berger于1971年所提出的研究,早期创业学研究焦点关注于创业者个体的性格特征和心理特质,也被称为创业特质论。1983年,Miller通过对小型公司和大型公司中创业影响因素的比较研究发现,创业过程本身要比创业者更为关键,研究创业应由个人层面转向企业层面,自此受到学者不断的关注。影响企业内部创业的因素有很多,而且其对创业绩效的影响作用机理也相当复杂。外部环境因素由于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和不可控性,企业更多的是要顺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并开展与之相适应的创业活动;反之,对于战略因素和企业组织内部因素,企业可以主动控制、改变这些因素,对其施加影响,使其向着有利于企业内部创业活动的方向变化。因此,企业在实施内部创业活动的过程中,要重点关注战略因素和组织内部因素的影响。学术界对于企业内部创业过程中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多且较为成熟,但是在内部创业的影响因素方面,学者在研究中几乎没有考虑参与内部创业员工参与情况对企业内部创业产生的影响,这个局限对企业如何成功开展内部创业的指导意义有限(丁飞,2014)。同时,本文创造性的引入风险投资这一调节变量,探讨中小企业内部创业过程中的外部创业要素是如何影响内部创业过程的,从而衡量在复杂的外部环境下,如何提升内部创业行为对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作用。风险投资这一调节变量的引入,是对当前学术界内部创业研究理论的补充。(二)实际应用价值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中小企业的创新模式、途径与成熟的基于研发的大中型企业创新存在明显差异性。目前,中国大部分的中小企业都没有正式的研发机构,研发资源基础薄弱,研发活动水平低,但是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却仍然拥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在竞争激烈的国内外环境下,如何通过独特有效的创新模式,提升中国中小企业的竞争优势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创新性的研究中小企业内部创业员工参与创新绩效的关系,为中小企业创新提供了新思路,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参考,可以有效指导中小企业内部创业行为,有利于提升中小企业创新绩效。并且也为国家和地方有关中小企业创业发展的相关政策调整提供了决策参考,具有十分重要实际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潘镇,鲁明泓.中小企业绩效的决定因素——一项对426家企业的实证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5,(3):54-59.

创业投资的风险范文第3篇

内容摘要:风险资本的筹集是创投企业这一高风险行业能够顺利运作的首要环节,而企业在筹资过程中就可能会面临一定的财务风险。如何控制好筹资风险对创投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旨在通过对创投企业筹资风险的特点、原因、外在表现以及影响因素的深入分析,提出一些加强创投企业风险控制的措施。

关键词:创投企业 筹资风险 风险控制

业界专家在“第十一届中国创业投资暨私募股权投资年度论坛”上指出,创投行业收益下降风险升高。据2011年中国创业投资年度报告显示,2011年企业上市筹集资金的规模(单位:亿元人民币)大幅下降:香港募集金额1209.18与2010年的3149.16相比下降了61.6%;深圳募集金额1864.62与2010年的2859.57相比下降了近34.79%;上海募集金额978.67与2010年的1914.40相比下降了48.88%;美国募集金额170.31与2010年的256.08相比下降了33.39%。整个募资市场的活跃度已呈现降温状态。

根据来自清科数据库的统计显示,截止到2012年4月在境内外资本市场完成IPO的我国企业一共有19家,合计融资约35.72亿美元,平均每家企业融资1.88亿美元。与2012年3月相比,上市数量下降36.7%,融资金额下降3.5%。而且与2011年同期相比,上市数量下降34.5%,融资规模下降23.5%。海通证券作为2012年4月的巨型IPO,融资金额达到了16.80亿美元,达到了2012年4月IPO融资总额的47.0%。将海通证券的融资金额排除在外后,2012年4月IPO总额仅为18.92亿美元,融资规模环比大幅下降48.9%,同比大幅下降59.5%。与此同时,中概股也再掀波澜,数家企业涉嫌财务违规,旅程天下更因涉赚财务造假而自愿从纽交所退市。由此可以看出,对于创投企业来说,市场趋势以及各种财务违规、财务造假的发生使得其融资金额规模下降,面临着更加严重的筹资风险。因此,创投行业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对筹资过程中可能发生或面临的各种风险进行防范。

创投企业筹资风险的特点及表现形式

通过对我国以往的研究发现,资本筹集的财务风险是企业在进行创业投资过程中最容易忽视的。对于初始阶段的创投企业来说,融资的渠道往往比较单一并且还会产生信用风险等,这些所有的因素都会阻碍资本向创投行业的流动。

(一)创投企业筹资风险的特点

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风险不仅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是不可避免的。筹资风险一般是指企业因借入资金而带来的无法偿付债务所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其特点主要表现为:

1.客观存在性。客观存在是一种必然存在并且是无法摆脱的,对创投企业乃至所有的企业都一样不可避免。在筹资过程中的各个阶段甚至是各个环节都有可能潜存着风险,人们无法用自己的意志力去改变它。

2.随机性。风险是潜藏在整个筹资过程中的,所以,风险的发生同时具有偶然性和不确定性。风险任何情况下都有可能会发生,这种随机性预示着风险的发生没有规律性。而且风险的这种随机性就是给企业的决策者造成筹资风险预测困境的一个主要原因。

3.破坏性比较强。创投行业在面临高收益的同时也面对着较高的风险,高收益与高风险并存。在筹资过程中企业一旦发生财务风险,那么随之而来的破坏力量也是非常巨大的。这种破坏性不仅会对企业的资源产生危害,甚至会阻碍企业将来的发展。

总体而言,由于筹资风险所固有的特点而给创投企业所带来的影响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企业资金来源结构的变化所造成的股东收益的可变性;二是企业资金来源的变化所造成的偿债能力的不确定性(谢海东,2009)。

(二)创投企业筹资风险的表现形式

根据创投企业自身的特点可以将其在筹资方面的风险分为静态筹资风险与动态筹资风险。

公司在长期资本筹集过程中带来的风险称之为静态筹资风险,包括筹集渠道的选择风险、风险资本筹集方式选择存在的风险以及如何保持合理的资本结构等的风险。公司出于对其长期发展战略的规划,需要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保持资本来源渠道、资本结构以及负债水平等一定程度相对稳定,不宜发生经常性的变更。

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投资公司出于对短期资金的需求而进行的筹资并进而带来的财务风险称之为创司的动态筹资风险,包括企业现金流量的评估带来的风险、偿债能力的不确定导致的支付危机以及营运资金持有量的确定等等。

我国创投企业筹资风险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资金的筹集渠道狭窄

在我国目前情况下,创投企业的初始资金来源主要集中在政府、国有商业银行和外国资本。而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养老基金以及金融机构等是其风险资本的主要来源。从国外经验可以看出:对于创投行业的风险投资资金筹措等方面来说,政府部门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适度恰当的政府参与支持是创业投资业发展的必要前提,但是如果政府牵涉太多,甚至进一步发展成为以政府为主导的话,这样反过来就会对创投行业的发展产生阻碍作用(韩再,2007)。在过去的十几年创业投资的实践发展中,我国大部分投资公司采取的是政府主导型的“官办官营”的模式,这种模式不可避免地暴露出政府作为其主要资本来源的不合理性和不可行性。

(二)资本结构不合理

资本结构导致的财务风险主要是由于企业的自有资本与借入资本之间的的比例不搭配从而对企业的收益产生负面影响(冷冬署等,2011)。创业投资公司从资本供给者那里筹集到资金然后对创业公司进行投资,在整个资金运作的过程中,创司面临的资本不合理因素有很多:资本的筹集期限与企业对外投资项目的投资期限不匹配、企业利用债券筹资和利用股权筹资而导致的资本结构不合理等,这些因素都会引起筹资风险。

(三)融资的时机与融资方式的选择不合理

不同的融资方式其债务的利息水平与利率都会不同,如果选择不合理就会使企业的筹资风险加大。长期的筹资方式会使企业的利息给用支出较大,从而就有可能给企业的收益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进而导致企业的偿债能力降低。而创投企业主要投资于高风险、高收益的一些中小型的高新技术企业,因此,更要深入分析选择恰当的融资方式。

(四)信用交易的策略不严谨

在现在这样一个高度市场化的社会中,企业之间几乎都存在着商业信用。而且目前在我国商业诚信环境还比较差,缺失商业信用的现象严重,表现为:高坏账率、欺诈合同以及侵犯知识产权与造假严重。每年由于商业信用的严重缺失而导致的经济直接和间接的损失高达6000多亿元,因此在诚信缺失的市场环境中,创投行业中的一些中小企业其抵抗风险的能力就比较低,很难生存和发展。尤其是创业投资的高风险行业,如果对投资项目或者是投资企业没有进行全面的资信评估就采取长期收款政策,这样企业的资金回收期就会较长,企业的资金流动性较差,大批资金挂账而无法进行再投资,甚至没有资金偿还到期的筹资债务,这样的话就会加重企业的财务风险。

(五)参与风险投资的人才专业素质欠缺

任一企业家不管是对何种行业进行投资,对其所投资的企业的发展和获得成功来说,该投资家的专业性和高素质是不可或缺的。进行风险投资创业对投资者的要求非常严格,对于任何从事于这一行业的人来说,它不仅要求他们对所投资的高新技术行业有全面而充分的了解准备,更深一步并且要求他们对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具有非常敏锐的洞察力,在此基础上还要对企业的管理更加精通,并做好风险控制的各种防范措施。

加强创投企业筹资风险控制的建议

(一)拓宽筹资渠道以降低财务风险

对于我国创投行业来说,从大企业筹得所需的资金对其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加大以上市公司为主导的风险资本的供给,不仅对创投行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有所帮助,而且还能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可以鼓励证券公司参与到企业的风险投资中来,还可以通过放宽对养老基金、保险公司、商业银行等部门对创司投资的法律限制使得创投行业的筹资渠道更宽广。充分利用外资,这样不仅可以使我国资金紧张的局面得到缓解,还可以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对创投行业的健康发展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二)选择合适的筹资组合策略以优化资本结构

只要企业从外部筹得资金都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而对于创投这样一种高风险与高收益并存的行业来说,合理安排筹资降低成本显得尤为重要。创投企业在做好筹资工作选择投资项目时,应做好预测工作,对投资项目的预期收益、投资效果、资金需要量以及在何时投入多少资金等等情况在作出具体预期计划,避免筹资时机和筹资数量不合适而导致资金闲置或资金短缺,并因此与投资的最佳时机失之交臂而给公司带来损失(王永梅,2012)。

(三)转移和分散风险

企业筹得资金就意味着必须付出一定的代价,当企业筹资而风险又确实存在,同时企业又不想放弃该项资金,就可以通过别的措施向第三方转移和分散风险(王战勤,2011)。再选择投资项目时应选择实用性强而且市场前景比较好能收回资金的项目进行投资。如果对一些投资项目存在不确定性时,比如虽然收益高但同时风险性却更高的投资项目,这时就可以选择将风险转移出去,对投资项目投保。当投资项目确有风险发生时,保险公司还可以为企业承担一定的风险,企业面临的风险就会降低。

(四)加强信用风险的控制

对创司来说采取有限合伙制的公司形式可以对其所面临的信用风险进行规避,采取联合投资与组合投资的方式对风险进行分散。同时对于在“委托—”关系中有可能出现的信用风险,可以将普通合伙人的出资比率适当提高,以使其所享有的公司的投资利润率有所降低,在此基础上提取差额管理费用,这样该风险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规避。

(五)加强风险管理观念并强化财务人员风险分析能力

进行创业投资风险资本和高新技术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与此同时理论知识丰富和实践经验富有的风险投资家与具有敏锐洞察力的企业家也是不可或缺的。他们熟悉市场经济规律、能够及时的抓住机会,并且敢于冒险和创新(畅秀平,2008)。因此,基于高风险性的特点,创投企业在财务人员的选聘上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在注重选聘人员的专业分析能力的同时,还要对他们风险因素敏感性的强弱作深入观察。对于公司内部人员,要强化他们对风险的职业判断能力,还要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并优化处理业务的方式。同时还要加强对复合型的风险管理人才的培养制度,并要确保企业的信息系统要做到及时更新,所提供的信息准确、完整。

结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创投行业呈现出一系列的新趋势,表现在:对一些转型升级的企业来说投资机会加大、对于一些新模式的企业投资机会增多、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增加对进行创业的企业的投资等。面对这些新趋势创投行业的风险和收益出现一定程度上的结构性转变,风险资本的筹集是其进行资本运作的开始,这就要求企业需要有长期的而且是较稳定的资金来源。由于筹资风险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创投企业需要对此更加重视,完善管理系统,恰当运用多种筹资策略,尽一切可能采取各种防范措施来使资本筹集的风险可以得到化解,并在一定程度上使其降低,这样才能够促进企业更加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并取得突破。

参考文献:

.EZCapital-2011年中国创业投资年度报告,2011

2.谢海东.中国创业投资的风险结构及其管理机制探析[J].江苏商论,2009(1)

3.韩再.风险投资公司的筹资风险管理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4)

4.冷冬署,张艳林.负债筹资财务风险成因及防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10)

5.王永梅.论企业筹资方式与筹资风险[J].当代经济,2012(1)

创业投资的风险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创业投资 风险分析

在我国,创业已成为知识经济时代最时髦的名词,许多人都在为实现自己的理想不断奋斗,而在帮助创业企业迅速成长方面,创业投资非常重要。调查表明,企业在创业时依靠创业资本为其提供资金支持,可以大大提高企业的成长速度,特别是在高新技术领域。从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就开始发展创业投资行业。创业资本之所以投资于那些高风险性的创业企业,主要就是看中了这些企业极具发展潜力、极有成长前景的特殊“气质”,也许这些企业日后就能为它们提供难以想象的超额利润。但是,作为创业者如何来获取创业投资,却是每一个需要创业投资的企业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而创业投资公司要将资金投向哪个企业,如何提高资金的安全度,将是创业投资公司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

1 创业者如何获取创业投资

1.1 资料准备 在准备和创业投资人进行融资事宜洽谈之前,我们需要现行准备好四份必要的文件,还要提前递交《业务计划书》,并能够多取得和创业投资者进行外延的交流机会。这样才能使企业的《业务计划书》得到大家的考虑。而能够承担推荐人物的主要是律师、会计师以及其他的网络成员,因为创业投资人比较相信这些人对业务的判断能力。其中,这四份文件分别为:对风险企业的管理状况、利润情况以及战略地位等作出主要描述的《投资建议书》;对风险企业的业务发展战略、市场推广计划以及财务状况和地位作出详细描述的《业务计划书》;对风险企业背景情况和财务稳健程度、管理队伍和行业作出深入细致调研后所形成的书面文件,即《尽职调查报告》;以及与任何风险企业产品和服务相关的文件材料的《营销材料》。在我们正式和创业投资人接触之前,我们都需要先准备好这些材料,然后向创业投资人递交《业务计划书》,及其《行动纲要》。

1.2 业务准备 在和创业投资人进行正式讨论投资计划之前,创业企业需要提前准备好以下四方面的准备。即:①需要准备好需要应对的提问,还要对投资项目所潜在的收益和风险进行考查。②准备应对创业投资人对管理的查验。包括与创业企业的内部管理层及其部分员工的访谈。③准备部分业务。创业投资人要考证或抽查一些业务的流程。④准备作妥协。从最开始的准备,创业者就需要明白,创业企业家和创业投资人的预想不可能完全相同的。因此,在进行谈判之前,我们就需要正式作出决策,做好在不损害自己利益的情况下满足创业投资人的要求,这样才能进行更好的谈判。为了促成谈判,就需要我们通过多次会议来进行。在这里我们需要注意的就是,首先尽可能让创业投资人先认识和了解到本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其次是要始终把注意力放在《业务计划书》上。

1.3 人才准备 在高科技企业创业的过程中,我们要有充足的资金外,还要保证高新技术企业能够顺利发展。因此,我们要想将高科技企业发展起来,就要建立完善的知识系统,还要将人才作为创新资源的主体,要挖掘能够熟练掌握技术的专业人员是最关键的因素。而在创业投资过程中,我们需要把人才作为发展第一要素,将资金流向转入培育有利于企业的人力资本环境中,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许多创业投资家不断的告诫创业者,在进行投资之前首先要确定投资对象的整体情况,尤其是在人才的选择上。因为在生产环境始终不变的时候,拥有应对能力的领导班子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在信息产业这个领域里,许多创业企业所拥有的丰富经验将会成为成功至关重要的一点,因为好的管理队伍能够制定出有效的商业计划运作模式,也能够生产出垄断全世界的产品。因此,作为创业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就需要拥有一个成熟的、有经验的管理人才,这也关系到项目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所在。创业投资者选择投资的时候并不看重项目,主要看重的就是企业是否具备优秀的人才。因为好的人才可以将二流的项目转换成一流的项目,而二流的人才也会讲一流的项目做成二流的项目。

2 创业投资的风险分析

创业投资也称为风险投资,其高风险的特点决定了创业投资的失败率极高。因为投资风险贯穿于整个产品的生产过程,无论是从技术研究开发还是到产品的试制,再到产品的销售都会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为了避免投资存在的风险,就需要加强创业投资的风险研究,为投资方带来一定量的生产和发展。

2.1 技术风险 由于高新技术的开发具有相对的复杂性,因此就很难预测准研究成果向工业化生产与新产品转化过程中成功的概率。这也是高科技投资中最大的风险来源,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①技术上成功的不确定性。新技术在最初诞生的时候,都会存在不完善以及粗糙的情况,因此要想在现有的技术知识条件下完善产品,需要我们经过多次的试验确定。②产品的生产和售后服务的不确定性。产品在开发出来之后,需要经过很多的风险才能够进行批量的销售,因此风险存在于整个过程中。③技术寿命的不确定性。由于现代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地加快,就使得新产品的技术生命周期不断缩短,一项新的产品很快就会被另一项新的产品所取代。而当新的技术提出的时候,原先已有的技术将承受被提前淘汰的损失。④配套技术的不确定性。在新技术发明后,往往需要专门性的配套技术进行支出,然后开始运作。但是如果所需要配套技术不成熟,就会给运作带来一定的风险。

2.2 管理风险 管理风险主要就是指创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因为管理不善,而导致的投资失败所带来的风险。我们主要从以下3小点进行分析:①决策风险。即风险企业因为决策的失误而带来的风险。由于创业企业具有投资大、产品更新速度快的特点,就导致创业企业对于高新技术产品项目的决策十分重要,一旦决策有失误就会给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损失。②组织风险。创业企业主要以技术创业位置,企业的增长速度比预想中的还要快,因此如果不及时合理地调整企业结构,就会造成企业规模高速膨胀,成为风险最主要的根源。③生产风险。预期的市场容量往往实现不能精确测定,就致使实际的生产水平与市场容量不一致而导致产生风险,这种生产风险是不可避免的,而且贯穿于整个产品生产过程。

2.3 市场风险 如果创业企业在生产新的产品的时候,如果与市场不相匹配,那么就不能够适应市场的需求,这样就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影响。我们可以从以下3点进行分析:①市场的接受能力不确定。由于市场实际的需求和企业的实际生产不相符,因此当企业推出新生产的产品后,就会被市场以种种原因所拒绝。②市场接受的时间不确定。风险企业生产的产品是全新的,但是顾客由于不能及时了解其性能,就会对新产品持有观望和怀疑的态度。因此,企业推出新的产品后,就需要有一个宣传的过程,这样顾客才会进行了解,避免企业的开发资金难以收回。③竞争能力不确定。风险企业生产的产品由于面临的是激励的市场竞争,因此就需要我们有强大的销售系统,这样才能保证现产品处于有利的地位,避免危机企业的生存。

2.4 人才风险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快速发展,人才因素已经成为风险企业最为重视的因素。因为与传统的技术企业相比较,风险企业属于高度知识密集型的企业,就对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有较高的要求。为了避免因为人才的流失给企业带来的困扰,就需要企业完善人事制度管理,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给企业带来收益。

总之,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无论是创业企业家还是风险投资者,要想确保创业成功或为投资者带来一定的效益,就需要选择合理的风险管理技术和风险管理手段,还要制定好完善的风险管理方案以及行动措施,这样才能有效避免风险。我们还可以利用一些新的管理制度,有效地减少因为信息的不对称,而导致的风险。利用新技术创新的管理机制,既能够让创业企业家有效获得资金需求,又尽可能减少、控制和消除存在于风险投资中的各种风险。

参考文献:

[1]翁亮.风险投资的风险识别、评估与管理[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2(04).

[2]盛军锋.风险投资中双重委托风险的治理[J].投资研究,2002(01).

[3]张春英,姜丹.开拓我国风险投资保险制度的意义与体系研究[J].软科学,2001(06).

创业投资的风险范文第5篇

【关键词】风险创业投资;治理结构;普通合伙;有限合伙

1有限合伙制的经济金融价值

每个国家的法源决定了企业方面法律的特点,不同类型的企业法律对外部投资者的保护程度有所差异,从而使不同国家形成了各异的融资模式和所有权结构,进而产生不同的公司治理模式,而不同的公司治理模式又对企业行为和业绩产生不同影响,最终影响一国的经济增长。发达国家的经济实践充分的证明这一点。有限合伙制作为一种企业法律形式,在美国、欧洲都有,但贯彻的不一样,导致新经济的产生和发展速度巨大差异。“法源—企业法律—融资模式和所有权结构—公司治理模式—公司行为和业绩—经济增长”这一基本逻辑也适用于投资创业型企业的治理。

2投资创业企业治理中的投资者保护:有限合伙制的优势

治理机制的核心是委托关系。委托关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聘选、激励和监督。根据这种内在关系,治理模式划分为如下四种类型:英美市场导向模式;日德银行导向模式;东亚、拉美家族控制模式;内部人控制(转轨经济)模式。从治理的基本原理角度,合伙制企业是典型的内部人控制型的企业治理模式,公司制企业是典型的市场导向和银行导向的企业治理模式。由于银行导向的企业治理机制不适应风险投资的金融经济行为,在此不作更多的讨论。

美国属于普通法系国家,由于普通法系对投资者权利提供了更完善的保护,由此导致了金融市场的高度发达。在美国,银行的控股公司不得持有任何非金融企业5%以上有表决权的股份,并且法律限制了银行在在全国范围的经营。因此,公司控制主要是依靠自由的,充满生机的资本市场来进行的。所以,英美的模式更适合具有高技术和高风险的特征的企业。这类企业的经营绩效主要取决于对不同投资方向未来前景的正确估计。这恰恰是风险投资的金融经济使命

美国的实践证明,在市场导向治理模式中,外部融资较深的产业中的企业能够获得更快的发展。科学的选聘机制是最佳治理结构形成的前提,合理的激励机制也是实现最佳治理结构的关键,有效的监督机制是实现企业最佳治理结构的保证。即企业治理结构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简言之,就是如何设计企业的最优治理结构,使得有能力的经理人最大程度地为股东(投资人)的利益努力地工作。就这三个方面关系而言,有限合伙制企业几乎达到了完美境界。

3有限合伙制是创业企业治理的必然选择

然而,从风险投资的风险特性分析的角度,比较普通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企业治理机制,来说明有限合伙制企业的风险投资的金融经济学依据是科学而严谨的。

由于创业技术经济过程中风险的多元动态性、开放组合性、收益的期权性,风险投资机构的体系显然是不同于传统投资机构的体系。这样的机构体系既要保证风险资本的及时到位,又要保证风险资本的有效投入,还要保证风险资本的有效撤出,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风险投资的金融经济价值。即风险投资机构体系的功能,必须有满足创业技术经济过程需要的融资、投资、撤出的基本功能。

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企业制度体系有着承担风险和利益机制的弹性范围,在该范围之内,企业制度是推动企业有效的发展,当风险和利益机制超越了该制度的弹性范围,该制度就会失去促进该企业有效发展的功能。

3.1普通合伙:普通合伙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然人或法人作为共同所有人,为其共同经营的商业营利事业而实行的组合。其结构形态表现为:当事人有两个以上;合伙组织无法人资格,即不具有与公司相同的主体资格;合伙中的全体成员至少有一人对合伙债务负连带无限责任。普通合伙的内部关系,是指合伙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一般是由合伙协议予以确立。普通合伙的外部关系,是普通合伙企业同第三人的关系,这主要受合伙人相互原则的制约。每一合伙人在执行普通合伙企业经营活动中的作为和不作为,对普通合伙企业整体和其他合伙人都具有拘束力。其中所有的合伙人都对合伙债务负有连带责任。

3.2有限合伙:有限是指由至少一名普通合伙人和至少一名有限合伙人组成的合伙企业。前者享有具有控制权并负无限责任,后者享有有限经营权,仅负以其出资额为限的有限责任。但有限合伙人介入合伙控制,则失去有限责任性。有限合伙的信息对内、对外的公开,让当事人自主判断,并由此达到合伙经营监督约束的目的。有限合伙人可以在许多方面参与合伙事务的管理和投票表决,并不构成实质意义上的管理行为,因而无须对有限合伙的债务负责。有限合伙人除了查阅账册文书以外,还享有一定的建议权和决策权。这既有利于保障有限合伙人的合法权益,又可增加对普通合伙人的监督。这种精细和灵活的法律设计,可以均衡权益和责任,产生有效的监控和激励作用,保持合伙企业经营的独立性和稳定性,减少各项成本,对于风险创业投资的发展十分有利。

可以清楚看到,它们各有自己适应范围。有限合伙制企业的制度设计,适应了规避创业过程高风险特性的需要:即规避风险的动态多元性、风险的开放组合性、风险收益的期权性等需要;适应了风险投资机构低成本组建的经济需要;适应了风险投资机构资金运用灵活性的需要;适应了风险投资组合投资的需要;适应了投资人资金有效使用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