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拓展训练的目的

拓展训练的目的

拓展训练的目的

拓展训练的目的范文第1篇

拓展训练现状项目设计1拓展训练的阐述

拓展训练最早起源可追溯到二战时期,到了20世纪70年代,美国将其引进到了学校教育,得到了美国教育局的支持,目前成为美国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课程板块。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拓展训练才被引入到中国大陆。

拓展训练是以体验方式来培养人们良好心理品质、提高综合素质的一种动态教育模式,学生或学员在一定范围内的互动交往,通过自身的实践和体验过程,使心理品质和综合素质得到完美提升。

1.1拓展训练的目的

(1)挑战、超越自我。通过学生亲身体验去客观地了解和感受活动所带来的思维转变,学会去控制情绪、情感,并能更好地超越自我的模式,最后使参训队员完成挑战自我的目标。

(2)熔炼、提升团队。在完成项目过程中使参训队员逐渐发现团队合作中出现的问题。大家团结协作,克服困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共同完成任务,提升团队核心价值。

(3)思辨过程。项目设计、实施活动的最终目标,是对学员固有的观念和想法给予启发,引起思辨的过程。

1.2拓展训练的学习模式

项目操作流程:小组活动、体验――内心感受产生――行动分析――理论整合――项目指导――启发工作、生活方式改变。

项目分类:课程所涉及的项目包含室内、外项目、室外项目包括地面项目、高空项目等,这一系列活动组织实施使学生或学员对整个培训保持高度的热情及参与感。项目设计丝丝紧扣,每个项目到要以理论为基础,从活动中去理解和感受,在从理解感受中去升华内心,做到融会贯通,进而运用到实际学习、生活当中。

2不同群体的项目设计

2.1小学生参加训练项目的设计

小学生参加拓展训练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这个时期的学生对周围事物还很难有自己独立的判断,对自己更难有准确的定位;有时候明明知道这件事是错的,但很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行为上还是犯错。

训练中设计项目要注意不是简单的对他们进行启发,有时要给他们指出正确方向。所以项目规则不能太复杂,因为他们很难非常全面的考虑问题,过多的规则会使他们首尾不能相顾,导致注意力逐渐不集中,慢慢对内容失去兴趣。例如,“七巧板”,成人做的过程中,很难拼成正方形,即使让他们明确拼正方形的任务也很难完成。但是小学生却能很快拼出来,但前提是把规则简化;训练过程中引导学生在规则范围内创新,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如“长杆钓鱼”“水枪CS”等;训练过程中要提倡互相帮助,要对做得好的人或事及时鼓励,因为这个时期的学生很希望得到老师和教练的认可,同时鼓励对别的学生也是一种很好的鞭策。

2.2中学生参加训练项目的设计

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周围的事物有了一些自己的判断。但心理上还不够成熟,这个时期的学生开始有逆反心理,对老师、家长说“不”,甚至明明知道这样是对的,却非要按错的做;希望得到别人的重视,却采用不正当的行为方式让别人来认识自己;对社会上的一些事件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却很片面,不深入;认为许多事情都很容易做,但做起来却问题多多、障碍多多而找不到头绪;什么事情都好奇,却“三分钟有热情”;许多事情都想去做,却不想吃苦,遇到困难就后退;许多事情争强好胜,却无法接收失败;在参与团队活动中出现问题很难从自己这里找毛病,并且不愿意让别人指出自己的不足;不会换位思考,不能理解别人;不懂得团队协作得重要性,等等。

而拓展训练能从许多地方给学生启发,但在方案的设计上要遵循科学发展的规律和这个年龄段学生的生理特点。从设计思路上可以考虑设计一些关于责任的项目,如信任背摔,让学生从体验中理解什么叫为别人负责,因为现在的独生子女很多都缺乏责任感。回顾分享时多启发学生一些关于“责任”的话题,引导他们正确的方向,因为他们还不完全具备对事情正确的、独立的判断;成年人拓展训练整个体验过程不能中断,保持训练的完整性、连贯性,把所有的训练中发现的问题都放到回顾分享时。对于中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可以在他们遇到很大挫折的情况下停下来,及时疏导情绪、导引思想的正确方向,保持时效性;再有,中学训练项目除了一些常规项目外,可以多设计一些竞技项目如挑战150、蛟龙出海、风火轮等。因为这个时期的学生,尤其是男同学有一种不服输的精神,什么事情都想第一,但遇到挫折时不能够很好的控制情绪,有的甚至在此时会和别人发生冲突;还有,学生感性的成分多一些,很多情况下不理解老师和家长的做法甚至发生顶撞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可以设计一些感恩的项目,如“感恩的心”“牵手”,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感悟老师和家长的良苦用心。所以,教练要能很好的把握整个场面,了解学生的心理,出现问题时进行适时、合理的疏导,引导学生心理朝着正确、健康的方向发展。

2.3大学生参加拓展训练项目设计

进入大学阶段,学生从生理、心理逐渐走向成熟,对周围事务的认识也有了近一步的发展;思想和行为也慢慢从感性逐步过渡到理性。大学期间是学生成长的重要时期,也是学生迈向社会的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学生除了要学好专业外,还要从身体、心理等多方面进行适应,为进入社会工作岗位打好基础。但现在的教育使许多学生智商很高,自觉、自律、同理心、人际关系等情商指数很低这样一个结果。很多学生不知道如何和周围的环境接触、沟通、相处,不知道该怎么和别人合作,在合作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还有的学生不懂得如何缓解压力,使得压力越来越大,导致精神崩溃走上绝路。

所以,这个时期的项目设置可以完全按照成年人的要求进行,保证体验的连续性、完整性,不要轻易破坏项目的过程;保持“分享”的时效性;要从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角度出发,项目设计要增加沟通、协作、执行力、领导力等的内容,知识点要包括信任、责任、习惯、感恩、规则、换位思考等,让学生慢慢体会父母、老师的良苦用心;团队成员相互信任、理解对结果的促进;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好的行为模式和行为习惯形成等。安排项目如信任背摔、高台演讲、孤岛求生、海难逃生、七巧板、挑战150、高空断桥等。

3结论

3.1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生理、心理特点有很大差异,安排拓展内容、形式应有所不同。

3.2小学阶段安排内容规则设置不要太复杂,从中学到大学阶段应逐步加大“团队”成分,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责任、同理心、感恩内容逐渐增加;大学阶段安排内容以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为主要目标。

参考文献:

[1]曾承志,陆刚毅.拓展训练与学校体育的交融[J].邵阳学院学报,2007,(4):119.

拓展训练的目的范文第2篇

关键词:素质拓展;拓展训练;教学设计;大学生心理健康

一所高职院校,所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全人格的学生,这应成为教育的第一宗旨。事实证明,具有健全的人格有助于青年学生适应急剧变化的社会,并有效地为社会服务。从这一个意义上讲,着重与人的精神体能的提高的素质拓展训练,将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新的“希望工程”,这对促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素质拓展训练的概念

拓展训练起源于“二战”期间的英国。素质拓展训练是传统拓展训练的一种演变,以独特创意和训练方式被推广开来。素质拓展训练的价值所在,就是将管理心理学、组织行为学以及发展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理论融入其中,以拓展训练的培训模式为载体,研发出一套是适应于企业规范管理和团队建设的课程——拓展训练课程。随着拓展训练的发展,拓展训练进入本科甚至是高职的课程设置中,其中有相当多高校建立了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基地。素质拓展注重于对人的思想、心理、意志、品质、能力、身体以及顽强精神的一种磨练和考验。[1]现代素质拓展是将传统场地拓展训练与生存体验相结合,以在做中学为中心的全新体验式培训方式。它利用自然环境,通过精心设计的项目达到目的,全面提高受训者的人格品质、心理素质和团队精神。[2]

二、以素质拓展训练作为项目化实践内容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中青联发(2002)14号《关于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意见》中指出,素质拓展要以开发大学生人力资源为着力点,进一步整合深化教学主渠道外,有助于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各种活动和工作项目。素质拓展训练作为一种适应当代教育发展需要的新型教学手段被应用到各个学科中,是时展的要求。

(一)心理素质拓展训练对高职生心理健康的具体影响

可提升心理素质。借助素质拓展训练的体验性和情景性,学习者可以在设置的项目情景中扮演某种角色,全心投入到训练当中,这对于认识自身潜能、增强自信心相当有利。真正达到知情意合一。

促进专业技能提升。素质拓展训练已经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训练模式,通过形式多样、变幻莫测的情景对青少年学生予以磨练,促使青少年克服心理惰性,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青少年学生以积极开拓的姿态去战胜困难,提高解决问题的主体能动性,增强学习的迁移能力,促进专业技能的提升。

提升综合职业素质。在整个培训中通过每个人的发挥与自我的全面展现,从中更全面地认识到每个人的特长、优点及潜质所在,有助于帮助人们在实际工作中如何与他人沟通与交流,更好地发挥各自的特长与潜质及相互配合与协作、相互学习与借鉴,从而提升综合职业素质。

(三)将心理素质拓展训练纳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实现途径

以突出职业性为原则,将心理素质拓展训练纳入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以职业教学为中心,着重培养学生自我认知能力、缓解压力能力、人际关系能力、控制情绪的能力、自我监控的能力、自我效能等健康的心理素养。以弥补高职院校学生存在的学习动力不足、缺乏敬业精神、合作精神,责任心差、纪律观念、集体观念淡薄等精神体能问题。

以拓展训练为落脚点,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实施载体。要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育人目标,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仅靠理论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是远远不够的,应拓宽心理教育的实施载体,充分利用互联网快速、便捷、信息量大等优势,营造心理健康氛围,对学生进行全员、全程、全方位的教育。也可以充分利用校园论坛、QQ群、博客等交流平台,以双向交流和沟通的方式,让学生在对话与互动中分析素质拓展训练的心得,实现自我教育。

三、以素质拓展训练作为项目化实践内容进行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

教学设计是提高学生获得知识、技能效率和兴趣的技术过程。教学设计思路注重学生的体验和感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素质拓展训练中,关注学生心理成长、人格发展和心理素养。在具体教学设计中,将更强调四有“有目标、有专题、有项目、有模块”,来达到总体成效。

(二)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过程的现代视野将教学看成一个系统的过程。系统的成分包括确立教学目标、进行教学分析、确定拓展项目、编写具体教学实施措施、设计与实施总结性评价。具体的见列表1

课程总课时是24学时,其中理论讲授部分占10个学时,素质拓展训练活动占14个学时,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将把重心放在拓展项目的设计上。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对象差异性设计和开发出更多的训练项目。

三、素质拓展训练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具体运用

素质拓展训练在课程教学中的具体实施,就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各项具体的任务。在这种集仿真与游戏与一身的训练中,学生主动积极去迎接困难,克服训练过程的诸如紧张、恐惧等心理难关。随之带来的是发自内心的胜利感、自豪感和自我正视感,这种感觉称之为高峰体验。高峰体验是心理健康的添加剂,心理学家Maslow认为,高峰体验是一种短暂的自我实现。[3]这对于挖掘个人发展潜能、增强自信心和提高自我效能都具有传统教育无法带来的推动作用。以人际关系与交往能力这章内容进行的信任背摔的拓展训练为例,具体实施过程包括如下步骤:第一,首先进行热身运动,破冰之旅可以让学生消除相互之间的隔阂。第二,培训老师先进行情景设置,并示范背摔标准动作和注意事项、人床搭建、辅助等动作,学生跟做动作。第三,根据男女比例进行分组,每15人一组,分为三或四组。10人组成人床,4人辅助,1人轮流进行背摔体验,培训老师做保护。第四,体验共享。在培训老师带领下,全体成员进行分享体验,通过反思、自省、领悟、交流等方式分享在训练过程中的表现出来的正性和负性的情感体验。可以引导学生换位思考问题,促使学生实现理论学习向实际应用所做的知识迁移。

另外,在素质拓展训练实施过程中,应注意把安全作为第一项重要责任。素质拓展训练的一些训练项目队参训学生在心理上具有较高的挑战性。同时一些高空项目也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和安全隐患。将素质拓展训练引入教学时,一定要提前周密安排项目安全措施,组织合理,操作得当,以保证拓展项目的顺利开展,并消除学生的思想顾虑。

参考文献:

[1]郭洪芹.素质拓展训练在高校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教育探索,2009(11).

拓展训练的目的范文第3篇

摘 要 作为一项极具挑战性的、新式的教育教学方式,拓展训练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引入并逐渐得到普及是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而产生的,在当今大学体育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拓展训练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引入使得传统体育教育与之有机结合,在当前的教育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在未来的教育教学中具有较大的发展前景。本文将从大学体育教育中拓展训练的概念和特点入手进行阐释,探讨拓展训练的教育教学方式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价值和意义以及在大学体育教育中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拓展训练 体育教学 意义 发展趋势

为响应国家素质教育的号召,全面提高国民身体素质,体育教育的教学改革在高校教育中势在必行。近年来,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深入,作为一项极具挑战性的训练方式,拓展训练在大学体育教育中得到发展和重视。大学教育中拓展训练的引入使得大学体育教学扩展了教学内容,丰富了教育教学方式,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了学生的身心素质,同时也揭开了素质教育的新篇章。

一、拓展训练的内涵及特点

拓展训练是最初用于战争中对军队的训练,其目的是为了加强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军队的战斗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需要,拓展训练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并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拓展训练的引入起初主要是用于企业员工的培训,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拓展训练开始走进校园,与传统的体育教育相结合,并逐渐成为学校体育教育教学的一种主要教学方式。但是,不管拓展训练如何发展,其本质还是基于对生存技能和参与者身体素质的训练,其核心是一项体验式学习。拓展训练的目的在于让个体充分参与到训练过程中,获得个人体验,与团队成员相互合作、相互沟通和相互配合,共享信息和经验,最终达到自身素质的提升。这是一个体验式学习的过程,它主要是在特定的情景环境下,以游戏为载体,通过学员之间的共同参与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随着拓展训练的不断发展,拓展训练的形式也是越来越多,例如我们比较熟悉的行军野营训练、野外穿越训练、攀岩和探险训练等。但是不论何种形式的拓展训练,都要求团队成员之间相互配合,形成良好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首先,拓展训练是一项综合性和体验性的活动,它主要是通过参与者身体的运动来完成规定的任务。同时,在训练的过程中引导学员去了解和感受事物,从而获得经验和真理。另外,拓展训练是一项极具挑战性和趣味性的活动。拓展训练是对体力、心理和智力的考验,这些项目的完成需要全体学员的共同努力,挑战自己和团队的极限。训练中加入的游戏成分增加了训练的趣味性,使得学员能得到身心的放松和满足。

二、大学体育教学中拓展训练的应用价值

(一)拓展训练扩展了大学体育教学的内容

在大学体育教学中,传统的体育教育已经不能够满足当代大学生体育教育的需求。拓展训练的出现让传统的体育教学和现代化教学有机结合,通过对某个体育项目的不断优化和发展,运用各种教学方式来让学生参与其中,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从而扩展了教学内容。拓展训练的方式多种多样,并不是所有的拓展项目都适合大学体育教学的,体育教师在选取拓展项目的时候应考虑本班学生的总体数量、男女比例的构成、所学专业、训练时间以及培训场地等实际情况。将拓展训练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结合学生的具体需求和实际水平来选取适合本班级的训练内容和训练方式,并且要选择适合本项目的体育器材作为辅助手段。在训练方法的选取上,不要拘泥于现有的教学方法,要用于创新,大胆尝试,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拓展训练丰富了大学体育教学的教学方式

拓展训练本身的表现形式很多,每个拓展训练项目的训练方式也很多,所以包含着很多的教育方式。因此,拓展训练被引入大学体育教学后可丰富其教学方式,经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实践已经明显的提升了教育教学的效果。拓展训练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能强化学生的整体素质,通过一系列的拓展训练,让学生既得到了锻炼,又释放了心情,体会到了成就感和满足感。例如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引入信任大考验的拓展训练方式,通过这种带有一定刺激性的拓展训练活动可增强队员之间的团体协作精神,帮助学生战胜内心的恐惧,勇敢的面对挑战。体育教师应合理借助拓展训练,引入一些新型的训练方式,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三)拓展训练在大学体育教学中挖掘了学生的内在潜能

在进行拓展训练的过程中,让学生去和团队成员合作去完成一些极富有挑战性的任务,让学生通过各种方法去将不可能变成可能,让学生的挑战意识得到增强,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创造力,从而充分的突破自己的潜能。尤其是当今的在校大学生,大多是90后,没有经历过任何的困难的挑战,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往往手足无措,拓展训练让学生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同时还帮助学生建立起了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拓展训练在大学体育教学中提高了学生自身的素质

大学时代是学校走向社会的过渡,大学体育是学校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所以,大学体育拓展训练也是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之间的重要衔接。拓展训练的合理使用使大学生树立起较强的体育精神,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思想素质得到提高,使学生敢于面对困难,提升学生的意志力,能够勇敢、积极的面对出现在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和挑战,为以后从学校步入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学生的身心发展都产生深远的影响。

(五)大学体育教学中引入拓展训练提高了大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在拓展训练的整个过程中,要求参与者充分的融入团队,与团队成员进行沟通与交流,同时还要分享个人心得与体验,从而使自己获得自我认识与进步。拓展训练最初的目的就是要培养成员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同时使个人的意志也得到相应的提高。在这个过程中,个人和团队都获得了一定的收获。尤其是90后的大学生,由于其受生活的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的影响,大多数学生的思维意识还不够成熟,导致其不懂得与他人相处,无法妥善处理与他人的关系。拓展训练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些学生的困扰,使得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教育他们要以大局为重,学会协同和合作。在这个过程中,能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角色,并且与团队成员互帮互助。这样不但锻炼了学生的体能,还帮助学生树立了团队合作精神,从而达到了素质教育教学的目的。

三、大学体育教育教学中拓展训练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将拓展训练引入大学体育教育是社会的需要,也是现代教育改革中的重要内容。社会对各种新型人才的需要不断增加与综合素质人才匮乏的情况相矛盾,将拓展训练引入高校可以为给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另外,拓展训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师讲授和学生模仿的固有模式,而是一种新型的体验式的学习方式。将拓展训练与传统体育课程相结合可以使课程变得更加活跃和有趣,是现代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

调查显示,目前环境下,拓展训练并未在大学体育教学训练中得到广泛普及,甚至可以说在体育教学中引入拓展训练并合理利用的并不多。在引入拓展训练的大学校园内对参加过拓展的学生的调查显示,大学体育教育中引入的野外生存训练,目前的开展都得到了良好的效果。另外,拓展训练也越来越受到大学体育教育的重视,但是也存在很多的问题,比如,课程的设置不够成熟、师资力量缺乏、没有专门的训练场地、培训设备不够健全等。有的学校甚至把拓展训练当成是一种游戏,虽然娱乐了学生,却未能起到训练的目的,这也不符合素质教育的初衷。所以,为了更好的在大学体育教育教学中开展拓展训练,使拓展训练能发挥其作用,应对其予以重视,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解决以上问题。

(一)拓展训练与传统大学体育课程有机结合

拓展训练与大学体育教育教学中的传统课程有机结合,这也是未来大学体育教育教学的主要发展趋势之一。让前沿课程与传统课程相结合,既可以提高学生的教育水平和层次,也符合新形势下教育改革的要求。在大学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引入具体的拓展项目,比如说在球类比赛加入小组竞赛,在田径项目中加入越野赛。让拓展训练项目充分的融入到传统的体育训练项目中,让学生全面的参与到体育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合作,增强人际交往能力。同时,大学体育教师也应当注重自身专业技能和素质的提高,加强自身的责任感,只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和课程的有机结合,才能提高大学体育教学的效果和教学质量。

(二)以必修课的方式在大学体育教育教学中引入拓展训练

大学体育教学的另外一个发展趋势就是提高拓展训练的教学地位,将拓展训练项目以必修课的方式引入大学体育教育教学的课堂。由于拓展训练丰富了教学内容、扩展了教学方式,将拓展训练以必修课的方式引入到大学体育教学可以让更多的人来了解和学习这门课程。通过必修课的方式给拓展训练以教育地位,可以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好的技术指导。同时,由于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需要,企业的长远发展也需要有更多的能够面对困难和挑战、有团队合作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性格的员工,员工的这些良好的素质是企业长久发展的源泉。大学体育教学中的拓展训练正好培养了学生的这些精神,为他们走上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运用多种方式在大学体育教育中引入拓展训练

当前高校运动会中的项目设置到运动员的选拔大多沿用了竞技体育运动会的方式。参加运动会的学生大都是经过层层选拔后挑出的项目骨干,而大部分的学生则只能作为观众来参加运动会。这就导致大多数学生对运动会的热情不够高,这与学校运动会提高全民素质的目标相违背。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可以将某些团队项目引入大学运动会,让更多的学生来参与,形成全员参与的局面。拓展训练项目便是团队项目的典型代表之一,拓展训练项目的引入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让学生意识到团队的力量,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对学生未来的全面发展也起到的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结语

拓展训练作为一种体验式教学运用于大学体育教学中,不仅扩展了体育教学的内容、丰富了体育教学的方式,还提高了学生的素质、挖掘了学生的潜能、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引起了社会人士的重视。虽然在当前的大学体育教学中普及并不是很广泛,但是在未来的体育教育教学中却有着极大的发展前景。大学体育教育应当注重拓展训练的引进,提高拓展训练的地位,使其与传统体育教育相结合,从而提高大学体育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帕力哈提・达吾提.大学体育教育中拓展训练的发展趋势分析[D].教育学论坛.2015.

[2] 王宗友.大学体育教育中拓展训练的发展趋势探究[J].语言艺术与体育研究.2015(23).

拓展训练的目的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校 田径 拓展训练 教学模式

田径是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高校体育教学面临着一个突出问题,即体育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较差,利用拓展训练提高田径教学质量也成为高校体育教学努力的新方向。

1高校田径教学拓展训练模式

1.1田径室外热身类拓展训练

田径室外热身类拓展训练指在田径教学热身阶段,利用小强度、短时间、小运动量的拓展训练营造学习气氛、激发学生参与到体育教学中的拓展训练模式。这种拓展训练是萌芽教学的开始,将田径拓展训练运用到田径教学中去,目的在于在课堂开始之前用身体预热的方法,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从心理上热爱田径运动,并积极参与到田径学习中去。如许多学生在室外田径教学中,都很难迅速融入学习氛围,团队整体学习氛围低迷,教师可以利用小型的快踢腿、背向滑步拓展训练,使学生快速提高学习热情。这样,既起到了激发受教者主动参与运动的目的,还达到了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精神的目的。因此,在高校田径教学中,许多教师都喜欢用这种拓展方式来“点燃”课堂。

1.2适应类拓展训练

适应类拓展训练指在田径教学中,将器械和户外运动结合起来设置一定难度的拓展训练任务,要求学生以个人或者集体的形式完成训练任务的训练模式,这种拓训练模式的显著特点是,它所设计、安排的训练内容具有一定的负荷、强度,学生能通过训练提高身体体能,并从中理解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如许多学生在起跑方面都存在许多问题,为了提高学生的起跑爆发力,教师可能会针对学生情况开展专项力量训练和速度训练,并组织设计训练任务,此类训练就可以归结为适应类拓展训练。需要注意的是,在适应类拓展训练,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接受能力,合理掌控拓展训练的强度,确保学生在安全条件下进行训练,以避免因为体育训练强度失当而导致的体育损伤和安全问题。

1.3挑战类拓展训练

挑战类拓展训练是通过实施困难挑战类拓展训练来检验学生身体机能、提高学生抗挫败能力的一种拓展训练方式。挑战类拓展训练具有前度大、要求高、刺激等特点,教师可以利用困难挑战类拓展训练如快速跑比赛、穿越绳网、定向越野、攀岩活动等训练项目,训练学生的跑步速度,耐力水平和跳跃高度,还可以在挑战类训练中锻炼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培养学生面对困难时的身心承受能力,并使学生在高强度的团队协作中增强自信心,提高团队合作意识。

2高校田径教学拓展训练教学要义

2.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科学、专业的教师力量是确保高校田径拓展训练教学能顺利实施、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因此,高校要加强体育教学队伍建设,并针对拓展训练展开专题研讨、进行大力宣传,使广大体育教师认识到体育拓展训练教学的性质、作用和相关知识,鼓励教师学习和了解更多的拓展训练知识,要求教师积极参加各种社会上的拓展训练组织和项目,通过实地考察和亲身参与了解拓展训练的实际情况,为体育拓展训练教学打好基础。高校体育教师则要通过自主学习、社会实践把握拓展训练的积极意义,了解拓展训练的灵活性、教学环境适应性特点,积极利用拓展训练创设富有挑战性的教学目标,然后借助拓展训练不断优化体育教学结构,使学生尽快认同和喜欢上这种体育教学模式。

2.2丰富拓展训练教学内容。

过去,许多高校在体育教学中都没有开设拓展训练课程,这是高校田径拓展训练教学相对不足、许多师生对拓展训练课程不重视的主要原因。鉴于此,在今后的教学中,高校要就拓展训练积极听取专家的建议,深入分析将拓展训练引入田径教学的可行性,并就拓展训练教学资料进行收集、汇总和分析,大胆创新、丰富拓展训练课程内容。要求体育教师充分利用校内体育场地、体育设施等各种体育资源,充分利用节假日、课外时间开展体育拓展训练。如许多高校校区附近有着丰富的森林、草地自然资源,教师可以利用学校附近的体育资源开展各种拓展训练,如春季组织郊游,带领大家登山,在自然环境中开展体育拓展训练,丰富体育教学内容和形式。

2.3利用拓展训练挖掘学生潜能

高校田径拓展训练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身体机能,同时使学生积极参与到田径教学中去,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这也要求高校体育教师在田径拓展训练教学中,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深入挖掘学生潜能,使学生朝着更好的方向转变。如在“信任背摔”拓展训练中,教师要以同伴信任、责任心为重点,鼓励学生做好自己的事,同时相信别人,积极融入团队,让学生充分明白“1+1>2”的团队合作道理的真谛。在“横杆挑战”项目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克服恐高、畏难情绪,做好平台起跳、跳跃动作,然后在抓住跳杆时要眼明手快、坚决果断,使学生在挑战自我、完成目标的过程中享受体育学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坚韧不拔、敢于挑战的勇气。

2.4科学组织,确保安全

高校田径拓展训练教学涉及到教学组织、管理、评价等各个方面,要想确保田径拓展训练科学运行,学校必须加大体育教学投入,完善体育教学基础设施,优化体育教学环境。高校体育教师则要认识到拓展教学科学组织的重要性,精心进行教学设计,科学进行教学组织和管理,以提高田径教学的有效性。如在田径拓展训练中,教师要定期检查体育田径器材、设备和场地,并对拓展训练进行精心安排,确保拓展训练的内容符合学生发展兴趣,强度适当。同时根据拓展训练内容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明确安全管理制度,要求学生安全操作,以减小安全问题发生的几率。

综上所述,拓展训练是体验式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成果,它在学生学习潜能挖掘、自信心培养方面具有显著作用。这也要求高校体育教师熟练掌握体育拓展训练知识和技巧,利用拓展训练构建高效体育课堂,以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拓展训练的目的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初中体育;拓展训练;可行性

一、拓展训练模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可行性分析

1.体育教学理论可行性分析

就体育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而言,拓展训练模式与初中传统体育教学活动在教学理论层面存在着一定的共通性。就教学目标而言,拓展训练活动安排的内容本质上就是体育活动,其教学安排是建立在体育教育基础之上,教学目标同样是培养学生的健康体魄与积极进取精神。当前较为普遍的拓展训练科目的前身就是体育项目,只是拓展训练模式更加突出了训练过程中学生对于运动过程中的经验心得的分享交流。可见,在体育教学理论层面,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实施拓展训练模式是可行的。

2.体育教学条件可行性分析

体育教学活动离不开场地、设施等,在初中体育课堂上实施拓展训练模式其教学条件也是可行的。拓展训练科目在内容安排上具有很大的延伸性,有的科目较为复杂,进行拓展训练时对场地设备的要求较高,如攀岩、登山等;而有的科目对场地设备的需求相对简单,如定向越野等,在初中校园中即可安排。因此,在教学条件层面,在初中体育课堂上实施拓展训练模式,体育教师可以在研究分析学校现有体育教学资源的基础上,合理选择安排教学内容,设置拓展训练科目,充分利用器材设备,使拓展训练在引入初中体育课堂后发挥应有的教学作用。

3.体育教学安全可行性分析

当前,在校园体育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学校、教师以及家长关注学生的安全问题。有的学校和教师出于安全考虑,在体育课程安排上尽量选择内容简单,易于控制的科目。学生在面对拓展训练内容时,对高空活动等内容同样存在一定的畏难心理。实际上,在拓展训练过程中,只要教师与学生能够遵守科学的训练规范要求,动作准确到位,拓展训练的内容是十分安全的。因此,就安全层面的可行性而言,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实施拓展训练模式,只要教师能够依据初中学生心理特征选择训练科目,科学设置训练内容,在正式授课前严格检查教学器材与场地的安全性,在课堂上指导学生进行拓展训练,较好地控制安全风险,使拓展训练模式真正走入初中体育课堂。

二、拓展训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应用的策略研究

1.合理设计拓展训练科目

在初中体育课程拓展训练内容安排上,学校应摒弃以往将体育科目看作副科的传统观念,将其视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结合智育与德育的重要科目。在课程设计环节,应摆脱只根据教学大纲与授课考核目标选择课程内容的形式,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在校园范围内广泛征求意见,结合校园自身条件深入开展研究,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拓展训练内容,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将甄选出的拓展科目进行合理规划,最终制定出完善的拓展训练教学计划,并应用于初中体育课堂,提升体育教学的实际效果。

2.强化体育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综合素质对教学质量的影响不言而喻,作为一种新型的体育教学模式,拓展训练对体育教师的体育技能、教学方法等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学校应强化体育教师师资,吸纳具有较高专业素养的体育教师,通过规范化的培训,使教学真正理解拓展训练的作用与特征,掌握开展拓展训练的方法与技巧,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使教师能够在初中课堂上高效地引导学生参加拓展训练科目,并使学生在学习中收获体育知识,培养体育精神,树立团队合作意识,使其能够真正在拓展训练课堂上学有所成。

3.重视拓展训练资源投入

拓展训练资源投入对于教学效果具有一定的影响,学校应重视体育设备场地等体育设施的建设。一方面,学校可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在资金与规划允许的情况下,增加体育设施建设,使初中体育拓展训练课程在内容安排上有更多选择,丰富课堂内容;另一方面,学校应充分挖掘现有的体育设施资源,通过一些体育器材与活动形式的科学组合,创造多样化的拓展训练内容,并获得理想的体育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开展拓展训练,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从而培养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明.拓展训练引入高中体育课堂的可行性研究[D].武汉:湖北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