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拓展工作思路

拓展工作思路

拓展工作思路

拓展工作思路范文第1篇

1. 培训观念有新转变

新的要求和形势已使干部培训的重点、目标任务、内容、对象等方面发生了变化,因此,在培训思路和理念上必须树立“讲针对、看实效、重素质能力”的大培训理念。努力转变哪个部门需要培训党校才进行培训,教师讲哪个培训主题学员就得接受哪些知识的双被动的培训观念。牢牢把握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培训要求,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增强主动性,确立党校培训的主体地位;教师要树立科学发展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干部成长缺什么就补什么的以人为本,尊重人、服务人、提高人的现代培训理念。

2. 培训规划有新格局

紧密结合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要求和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遵照《党校工作条例》、《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有关精神以及县委对干部培训工作的部署要求,进一步制定好主体班次培训规划。规划体现丰富的内涵和超前的意识:一是在制定分类培训计划上下功夫。能够满足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不同岗位干部的素质能力提高需求,明确各种培训的目标、内容和方式等;二是在完善培训内容体系上下功夫。在抓好常规培训、重点培训的基础上,实施精品课工程,努力探索培训学科、课程和教材体系建设,打造品牌培训项目,大力开发案例教材;三是在为党委决策当好参谋、做好服务上下功夫;要体现党校教师面向社会,以正在做的事情、正在规划的事情为中心,深入研究实际问题,为党委决策发挥好参谋作用,为各级领导干部提供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

3. 培训范围有新扩展

培训人员上坚持面向处级以上领导干部,面向科级及科级以下后备干部,面向广大妇女干部,面向新农村建设所需的经纪人、信息员、宣传员。培训学科范围包含初任培训、任职培训、专门业务培训、岗位培训等。做到每项培训有主题,有创新,真正体现科学发展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干部成长缺什么就补什么。积极开展部门联合培训。拓宽党校培训范围,扩大党校培训规模。

4. 培训内容有新重点

培训内容上要既体现干部教育培训在内容上的与时俱进,又体现针对性、实用性。着力抓好七个重点:一是以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重点,突出时政宣讲;二是以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为重点,加强理论武装;三是以把握时代特征和国际经济政治为重点,拓展世界眼光;四是以强化大局意识和应对复杂局面为重点,培养战略思维;五是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宗旨观念,改进作风为重点,增强党性修养;六是加大新知识比重,注重对干部进行前沿学科、行为学科和方法论等新知识的教育培训;七是进行“人性化”培训,着力培养领导干部高尚的人格力量和精神境界,防止出现“有知识没文化”的现象。

5. 培训方式有新突破

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别干部的特点,拓展培训思路,创新培训方式。某些层次较高或专业性较强的班次,在师资使用上,采取借脑引智、内外结合的方式,由校骨干教师与上级党校或高等院校专家学者完成授课,使优质外部资源为我所用,体现干部培训的开放性。同时,逐步探索实施到层次较高、办学质量较好的异地党校培训和异地现场上课的培训模式。培训手段上抓教学方式的创新,在巩固提高菜单式培训、讲授式、研讨式教学的同时,着力在案例式、现场式、模拟式等教学方法上积极探索,力求有新的突破,体现教学方法的多样性。重点推行精品课工程和新课推优制度。教学课题的设置围绕县委政府的中心工作设置,突出适用性、针对性、指导性。

6. 培训机制有新完善

在培训管理体制机制方面要采取措施不断完善。一是建立责任制。根据各类班次培训内容、培训对象不同,把各类班次的承办责任与分工具体化,对于重点班次,把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头上,保证培训任务顺利完成;二是建立培训质量评估制度。施行学员评教教,教师评学的双评机制,充分调动师生双方的积极性;三是建立培训档案。把学员基本信息和参训期间的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等方面,记入参训学员的培训档案。四是建立完整的干部学习档案。定期抽查干部学习笔记,统计发表的理论文章,公布群众反映的强烈问题,达到教育警示党员干部端正学风的目的。

拓展工作思路范文第2篇

高标准完成本职工作

首长、同志们:

今天,能有幸同大家一起交流,可以说是我的偏得,同时也给我创造了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军区组织进行“5.31”讲话专题辅导以来,我牢牢把握这次集中学习的机会,认真按四个专题的内容,对“5.31”讲话进行了一次系统的学习,在学习中,坚持结合《讲话》原文系统学,结合创新观点重点学,结合本职工作理解学,拓宽了视野,丰富了知识,武装了头脑,收获很大,下面我就结合专题学习教育内容,谈谈自己在这次学习教育中的几点体会。我体会交流的题目是:深刻理解《讲话》精神,进一步拓展工作思路,高标准完成本职工作。

第一,通过学习,是我对“5.3.1”讲话的丰富内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这次军区组织的专题辅导,针对“5.31”讲话的四个创新点,从理论上进行的进一步阐述,使我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站在时代的最前沿,针对党内一些人执政意识不强、思想腐朽、作风腐败、脱离群众、共产党人在群众心目中威信降低等情况,提出的党的又一伟大理论创新成果。“5.31”讲话,全面阐述了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深刻回答了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可以说,“5.31”讲话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进一步补充说明,是“七一”讲话的深化和发展,又是为即将召开的党的十六大而发表的政治宣言。学习“5.31”讲话精神,为我们进一步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和保征。因此,贯彻落实“三个代表”要求,自觉在工作、学习、生活中践行党的先进性,就必须紧紧抓住“5.31”讲话这一理论宝库,深刻理解“5.31”讲话中的“四个如何认识”、“三大基本规律”、“两个能力建设”和一个“党建”主题,按照总政于主任概括的8个创新点、军区姜政委强调应着重把握的5个方面内容和关军长明确的4个学习单元,系统学习,深刻理解,全面把握,才能站在时代的高度,看待社会主义中国的发展,才能创新性地开展工作,为领导当好参谋;才能正确引导官兵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拓创新,积极做好对事斗争准备;才能自觉高举旗帜、维护核心,时刻同党中央、中央军委保持高度一致;才能自觉讲团结、讲大局、讲稳定,确保部队的高度稳定和集中统一。

第二,通过学习,理清了“两个”进入的基本思路。“5.31”讲话发表以来,围绕讲话内容,我先后进行了通读和摘抄等,但在理论联系实际中,总感到理论性强,离实际工作远。这次专题学习教育,可以说拉近了理论与实际操作的距离,真正弄清了“三个代表”是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是我们党永远执政、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的理论基础;真正弄清了如何在实际工作中,发挥机关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官兵践行先进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弄清了如何才能使“三个代表”真正进入基层工作,进入官兵思想,使官兵自觉为部队做贡献的实际行动。但“5.31”讲话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没有教我们如何完成工作,因此,在工作落实中,我们要学会各项工作的结合和渗透,具体讲,就是要紧紧抓住机关建设的根本点,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把握大局,联系实际,把“三个代表”和“5.31”讲话中的观点和指导部队建设的重要思想掰开揉碎,在具体工作中求深入,在细化标准中求深化;要紧紧抓住“一个根本,强化三种意识”,即抓住把军队自觉地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这个根本,强化“先进战斗力制胜”的意识,强化“先进文化武装”的意识,强化“基层至上、士兵第一”的意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5.31”讲话,是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只有将“三个代表”的理论落实到具体工作的行动中,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所以,贯彻“5.31”讲话精神,落实“三个代表”要求,贵在实践,难在实践,我们要时刻做到:“工作站在标兵位置、生活回到士兵位置、关心处在兄长位置”才能使“三个代表”要求真正进入具体工作,进入官兵思想。

拓展工作思路范文第3篇

关键词:农机推广;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932061

农机推广是实现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环节,可以将新技术新成果投入到实际农业生产中,进而为人们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近几年来,由于农机推广部门的机构设置问题,政府对其的资金投入不足,推广人员的专业水平不高等因素,给农机推广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创新农机推广工作的措施。

1 农机工作拓展现状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政府机构的调整,较多地区的农机推广工作受到影响,使农机推广工作无法顺利开展。农民在选择购买农机时比较盲目,对农机了解不够深入透彻,购买新机具的积极性不高,这样也不利于新机具的推广。有些新机具产品投入市场时没有经过严格的实验测试,农机质量无法保障,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各种事故,给农民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同时,由于市场中的农机产品的质量问题及售后服务较差等原因,大大降低了农民的购机欲望,这就给农机制造企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阻碍了农机的推广工作。

2 拓展农机工作,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2.1 创新发展方向,培养自主创新能力

农机推广工作应加强与农机科研单位及农机生产企业的合作,扩大知识范围,开阔视野,不断提高农机工作经验,实现优势互补,同时要提高当地劳动者的生产素质及农机操作水平,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农机推广部门向农机生产企业及农机科研单位提供一些市场信息,为科研单位及农机生产企业的发展指明具体方向,促进单位企业研发出适合市场需求的新机具与新技术,促进科研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对于机具使用中出现的问题,推广部门可以向企业进行反映,可以使得企业更好的改进农机产品,使得农机产品可以更加完美,提高农机的质量。

农机推广部门应不断做到与时俱进,积极引进先进的农机设备及农机新技术,对农机设备不断提高要求,并推广这些先进技术及设备,从整体上提高农业机械水平。农机推广部门应及时更新农业机械设备,充分利用国家补贴政策,提高农机设备的保有量,优化农业机械设备。对于一些比较落后的机械设备及时更新,对于高性能的农机设备要扩大资金投入,逐渐提高农机设备水平。

2.2 创新农机工作宣传教育模式,培养技术能力

做好农机工作的前提是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并要逐渐提升农民的认知水平,不断扩大教育宣传,农机部门做好技术培训工作,为农民的农业生产提供有力的保障。充分利用舆论效果,通过宣传单、报纸、宣传标语等形式开展宣传教育,大力宣传机具对农业生产带来的便利,让农机工作得到广泛的关注,对机具进行推广,为农机工作的开展营造良好的氛围。在农村地区召开动员大会,并邀请机械方面的专家和农民参与其中,技术应与农民群众进行深入的沟通交流,讲解一些农机操作方面的知识,提高农民使用机具的安全意识,解决农民群众的实际问题。在农机普及较高的地区可以进行农机观摩会或专家专题讲座,定期开展农机技术培训,提高农机操作人员的专业技能。

2.3 创新农机推广方法,不断完善农机推广体系

农机推广部门在实际工作中,应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及时了解当地的农业特色及人们对农机的具体需求,尽量为他们提供周到的农机服务。完善农机推广体系,让农民意识到农机设备的必要性,可以在农村建立农机展销平台,并向广大农民群众等介绍使用农机的优势,节省了劳动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要重视对一些工作效率高动力强的农机的推荐,增强对人们的视觉冲击,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宣传教育的作用,加快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并带动周边地区的农机发展。另外,农业推广部门应与农民紧密联系起来,对农机使用比较积极的农户中建立农机示范点,在农民群众中大力宣传农业机械,可以让农民群众切身感受到农机技术。农机技术的学习比较容易,可以让农民亲眼看到农机技术的效果,进而提高农民使用农机的积极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从而可以更好的适应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要求。

3 结语

近几年来,我国农业发展较快,农业产业结构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农机市场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传统的农机技术、农机设备以及农机推广体系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本文阐述了我国农业农机推广体系的现状,据此提出创新农机推广运行机制的措施,进而促进农机推广工作的发展。

拓展工作思路范文第4篇

关键词: 高校德育视阈 大学生素质拓展 创造性诉求

2012年是、教育部、全国学联联合下发“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第十个年头。十年来,在经验探索与科学总结中,高校素质拓展工作以其实践性、兴味性、能动性的特点日渐成为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助力和实体保障。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以大学生人力资源开发为着眼点,以人生发展导航、素质拓展训练、建立评价体系、强化社会认同为着力点,以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科技学术与创新创业、文体艺术与身心发展、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技能培训等六个方面为着力点,其在具化层面涵盖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问题,不仅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主渠道的重要力量,而且是对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这一主阵地的纵伸延展。

一、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的内涵要旨

“以人为本,德育为先”是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旗帜性标语,在德育工作科学化、专业化、精致化推进的当下,如何进一步依托显性德育课程和隐性德育课程的功能发挥,将基础性德育课程,即认识性德育课程和活动性德育课程,即实践性德育课程进行有效衔接,实现德育知行同一的目标,是高校德育工作在新时期面临的重要课题。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的更新与重组,正是对高校德育工作在方法论层面的调适和发展,其有效地规避了传统德育工作,特别是认识性德育课程“主知主义”理论灌输的窠臼,在实践过程别注重“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互动结合”,其不仅对于新时期青年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同步提升起着重要的平台作用,而且对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和大学精神有高度推动和深度升华。

具而言之,新时期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立足于前述内容多样性、关涉多元性、展开多边性的特点,是高校德育环境下不可或缺的集理论完备化和实践系统化于一体的德育工作开展主要载体。在内涵要旨上,其以导航人生为工作目标起点,素质拓展为工作实践抓手,评价体系为工作操作范式,社会认同为工作育人落点,为高校思想政治与道德修养工作提供更为科学灵活的实践保证,实现了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科技创新、心理健康、社团活动、技能提升、生涯指导等七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项的集合推进局面,形成了大学生德育工作多边合力的一体化进程,是不断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主渠道作用的创新工程,也是不断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感染力的创新途径,更是进一步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创新成果。

二、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的发展趋向

(一)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在深度发展上品牌化

高校共青团作为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主推力,其是实现在高校更广、更深层面展开素质拓展工作的动力准备,共青团工作以其极具特色的生命力、吸引力、感召力,为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的良性发展提供了操作的可行性。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展开十年来,如何融入高校共青团工作的方方面面,将高校德育工作“以人为本”的精髓注入素质拓展工作中并助力人文精神的提升与传承,是当下素质拓展工作应考量的重要问题。其中,人文精神与人文素养的蕴藉需要走一条以推精品、促精品、育精品的内涵式品牌之路,将“三下乡”、“挑战杯”等全国性特色活动作为依托,凝练高校德育育人特色,将各类科技创新、志愿实践等活动品牌化,在树铸品牌的过程中,不断突出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的人本内涵和人文特色,通过创建关乎大学生职业发展和实践创新息息相关的品牌项目,如“科技创新品牌”、“志愿活动品牌”、“社会实践品牌”、“就业咨询品牌”、“德育课堂品牌”等,将原有的繁杂、类广、点多、线散的素质拓展工作进行资源整合和内质提升,建立体现时代特色、青年特色和学校特色的品牌活动,更好地吸引青年学生参与热情,助力德育工作专业化进程。品牌化突破了传统意义素质拓展工作堆砌叠加的特点,既是对高校共青团工作创新工作思路、引领青年成长的有效补充,又较好地实现了高校德育工作创新性的目标,就素质拓展工作自身发展而言,使其更富吸引力、规范性和有序化,更好地提高学生参与的能动性、活动展开的联动性、学生接受的主动性。高校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品牌化过程既是一种经验累积的新思路,又是新时期强化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的新途径。

(二)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在高度伸展上项目化

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要达到上层次、有水平、定高度的目标,就要借鉴现代管理理念,以先进理论搭筑管理基础,在项目决策提案、项目类型开发、项目主体运作、项目制度保障等方面形成完善的项目化管理体系。高校可根据学校特色、专业特色、学生特色建立具有理工院校、文科院校、民族院校、综合院校特色的项目化管理式大学生素质拓展特色活动,建立起包括组织开展系统、参与人员广泛、经费收支平衡、评估人员全面、项目价值实效的大学生素质拓展项目化管理体系。如针对定位大学生各阶段应知须和能力提升的项目创新,根据学生需求、素拓要求、社会诉求进行细致化的项目划分和项目运作,东北大学经过长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将大学生能力拓展工作细划定位为六项能力:表达能力、执行能力、思辨能力、领导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并力求打造出完善的项目制度保障、健全的项目运作系统、成熟的项目开发团队作为资源与师资保证,进行项目内创新、项目间合作、项目外培训、项目中测评的专业化深入与团队间并进地项目化管理模式。项目化管理天然构筑了学生人生发展导航的进阶性,即循序渐进地针对不同年级、不同时期大学生能力提升的要求,分层次地科学促进大学生基本能力的养成;素质拓展训练的精致化,即去粗取精地整合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的繁复性活动,按需求进行资源的高效整合;强化社会认同的应用性,即有的放矢地满足学生基本需要、提升社会适应修养、迎合时展的实效能力。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项目化管理,在提高工作精致化水平的基础上,更是对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高度的提升,其促使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在横向评价上更易操作、纵向高度上更具育人价值。

(三)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在广度延展上立体化

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的实施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的需要,更要满足大学生就业创业和成长成才的客主体需求。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要在大学生中广泛展开、广谱应用,在作用广度上形成立体化的延展趋势。首先,素拓工作展开要立体化,高校素拓工作要采用政策扶持上“自上而下”与拓展实践上“自下而上”互动结合的运行模式,要争取配套的政策支持和效应认知,在资源利用上,要将学校资源与社会资源并行、将常项经费和赞助资金并行、将学生工作队伍与德育工作教师并行,要在铸立品牌、融入德育工作各要素的基础上,在条清缕析的项目化管理过程中梳理出立体化的工作思路,以期确保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的长效性,发挥和社会化认同的作用。其次,素拓育人对象要立体化,高校要在素质拓展训练过程以全方位育人和全员育人为出发点,充分定位特殊群体,培养精英群体,走与校内各育人职能部门功能融入的创新之路,将素拓的人力资源、活动资源作为优势资源充分植入,如资助育人、就业指导、生涯规划、人生导航、科技创新、社会实践等诸多方面,在强化素质拓展功效的同时,实现更好的因人而异、因势利导、因材施教的育人立体化目标。再次,素拓工作评价要立体化,高校要建立起“学校、学院、班级”三位一体的素拓工作展开格局,学校层面要以大学生素质拓展中心为依托,从全局的层面负责拓展工作的平台运作、过程管理,以及评价考核,在评价考核中要建立起实体的考核标准,如《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等;学院层面可建立分团委素质拓展中心,全体学生工作干部负责学院素质拓展项目的初次考评与实施;班集体是素质拓展工作重心下移、取得更广泛成效的基层力量和中心力量,可以通过推进团支部素拓认证方式,调动素拓实施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好地发挥其上传下达作用,为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实现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这一德育目标提供基础保障。

三、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的创新诉求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的推进需要课内课外、课上课下的结合,更要形成线上线下、平面网络共进的全新局面,特别是在素质拓展工作的广泛展开过程中,可以创新尝试网络宣传、网络认证、网络铺开的新方法。高校团委可建立专业化、品牌化且学生喜闻乐见的素质拓展网站,实现集宣传、咨询、认证、评比、展示于一体的网络素质拓展一站式服务和管理,通过多版块、多栏目,介入微媒体如微博、微信等方式,更好地实现素质拓展文化的形成与优化。新媒体条件下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的创新诉求,是发挥德育工作网络新阵地作用的资源再开发,也是德育视角下高校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又一个十年的全新起点。高校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也要超越以往平面式的拓展活动标准,要以树品牌、重精品的理念建平台,以集中式、项目化的方法立平台,以立体化、全员性固平台,更要结合时代特色和90后大学生的需求建立新平台,将零散的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进行统整并纳入高校大学生德育工作的视野中,摒除为拓展而拓展的单一形式,将实践植入“体验式教育”观,从而在体验中服务于学生的自我发现和自我成长,更加生动而科学地满足德育工作的感染力与吸引力要求。可以说,在德育视角下的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为高校德育工作贴近社会、贴近时代、贴近学生提供更具多样性、丰富性和灵活性的途径和方法,为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构筑可更新、可补充的长效保障。

参考文献:

[1]石变梅,张胜红.团体咨询对高校德育的启发[J].高教与经济,2006(6).

[2]甘霖.论大学生素质拓展与青年人力资源开发[J].中国青年研究,2003(3).

拓展工作思路范文第5篇

开拓创新是时展的客观要求。当今世界,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大都把推动经济与社会快速发展,在国际竞争中增强本国的综合实力作为首要或重要目标。从人类社会价值取向和理念上看,构成了一种以创新求发展的局面和趋势。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理论创新引领制度、科技、文化等一系列创新。正是开拓创新使中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中国从改革创新中得到了实惠。开拓创新求发展也成为人民群众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其根本利益的内在要求,成为当代中国社会的大潮流和时代的特征。在这样一种大形势、大背景下面,如果固步自封、因循守旧、按部就班,必将被时展淘汰,被人民群众抛弃。因此,我们对开拓创新求发展必须有强烈的使命感和紧迫感。

贯彻十六大精神,重要的是牢牢把握十六大的精髓,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这对辽宁来说尤其重要和紧迫。改革开放虽然已**多年了,但我省传统的计划经济观念、习惯乃至体制和机制的束缚仍然没有完全打破,在精神状态、思想观念、发展思路和工作作风上仍存在着不符合十六大要求、不适应时展的问题,解放思想的任务还很繁重。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能否提前实现,关键在于能否开拓创新,把贯彻十六大精神,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落实在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上来,能做到这“四新”,才能实现我省的奋斗目标。

开拓创新必须尊重科学,符合规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辽宁的希望所在。只有突破才能跨越,只有创新才能加快发展。但是,我们强调和追求开拓创新,必须要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要坚持实事求是。不符合科学规律的“创新”是盲目的,是要吃苦果的。因此,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要克服主观主义、、形式主义,要扎扎实实,不图虚名。有良好的精神状态,新的思想观念和科学的态度,这就要求对我们的发展思路,各项改革创新的举措要深入进行调查研究,做好科学的论证,避免随意性、盲目性。在确立战略目标,发展思路,提出新举措过程中既要具有敢于创新,大胆突破的思想观念、胆识能力,又要具有把握规律、预见未来的科学态度。把二者统一起来,我们就完全能够抓住机遇,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