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地理学家

地理学家

地理学家

地理学家范文第1篇

培养兴趣 地理学科的实用性很强,它引导我们把身边的世界看得更清楚。宇宙的奥妙,海陆的变迁,气候的异常,资源的开发,工业的合理布局,农业的因地制宜,人口的合理增长,环境的有效保护等等,都是地理学科研究的内容;航空航天、南极探险、三峡工程、拉闸限电。。。。。。无一不与地理有关。只要我们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有地理,生活离不开地理;只要我们联系实际学习就会感觉到地理非常实用且趣味横生。

文理交融 学法兼用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非常重要。学习时要多看书,把握教材的脉络和主要思想、观点;还要多思多想,善于总结,形成自己的看法。学习人文地理侧重于观点、方法的运用,结合实际进行评价与反思。

图文结合 易学好记地图是地理知识的载体和学习地理最重要的工具,运用地图记忆地理知识是最准确、最牢固、最有效的记忆方法。地理内容纷繁复杂,但几乎所有的地理知识都源于它在相关图上的位置。采用图文结合的方法,将地理知识逐一在图上查找落实,熟记;平时要多看地图(还可以填图、绘图),“图不离手”(每次看几分钟也行),把地图印在脑子里,并能在图上再现知识。这样,当我们解答地理问题时,头脑中就能浮现出一幅形象、清晰的地图:“地球运动”,“大气分层”,“山河分布”,“洋流流向”,“国家位置”,“铁路干线”,“工业中心”。。。。于是,我们就可以从中准确而有效地提取需要的信息,从容作答。落实到图上的知识印象深刻,经久难忘,便于运用,避免了死记硬背文字造成的多次重复耗时,枯燥无味,知识容易张冠李戴等弊病。

重视基础 知识联系,融会贯通高中地理是建立在初中区域地理基础之上的,初中地理中区域的位置、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地理要素,往往是高中系统地理,特别是人文地理的基础。

(来源:文章屋网 )

地理学家范文第2篇

小时观瀑让他对河流入了迷

郦道元出生在一个官宦家庭,父亲是北魏时期的官员。郦道元从小十分聪明好学,六七岁时就能背四书五经等古典经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郦道元的父亲不仅让他认真读书,还经常带他到处游山看水,领略自然风貌。十三岁那年,郦道元随父亲来到山东临朐县看石井瀑布,只见瀑布从千丈悬崖上奔泻而下,隆隆水声震耳欲聋!站在山巅看去,飞流千顷!烟雾滚滚不见人,形成了极为奇妙的山与水的演绎图画。这澎湃的山水景象,深深打动了郦道元,由此对祖国的江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三国时期,一个叫郭璞的人写一部叫《水经》的书,书中记载了各种河流130多条。郦道元看到这本书后,如获至宝,废寝忘食地通读此书。读书时他不断大发感慨:“中国有这么多的大江大河,真了不起!”他不但读,还去实地考察,并详细记录。后来他发现,《水经》这部书里记载的河流,许多已经发生了变化。现实中的河流与书里记载的文字,相差甚远,那怎样才能让后人知道现实中河流的全部情况呢?

《水经注》和神奇的仙人托梦

想着想着,郦道元就入了迷。一天夜里,在睡梦中,他朦朦胧胧地看到一个古代仙人飘然向他走来。

“道元……”古代仙人叫郦道元的名字。“别怕,我是《水经》的作者郭璞,我知道你在研究我的《水经》。哎!惭愧啊!从三国时代到今天的北魏,历史走过了将近300年风雨,沧海变桑田,河流改新道,我书中所写的那些江河,早已今非昔比,实在需要一个有志向有才学的人逐条加以注解和补充,才能让后人了解。哎!我寻才百年,终于如愿以偿!今天特托梦给你,请你给我把书里写的每一条江河,按现实风貌注解、补充,让这本书更完整、更实用地留给后人。拜托拜托!”说罢,仙人飘然而去……

郦道元从梦中惊醒,恍惚中,回想起梦中受托,决定将自己实地考察的现实资料加注到《水经》里。原来的《水经》全书一万多字,说明性地记载了130条河流。郦道元却写出了1252条,河流总量10倍于原著。郭璞写的《水经》,全书只有一万来字,郦道元加注后,全书共40卷,约30万字,是原著的30倍。原著《水经》只是就江记江,就河记河,而加注后的《水经》文字优美,景色动人,是一部文学价值有很高的游记散文,受到中外学者和伟人的称赞。

《水经注》的成功,使朝廷看到了郦道元的才华,先后派郦道元到山西平城和河南洛阳做刺史,专门监察那些地方官员。郦道元,为文出色,做官清正廉洁,被他监察的贪官们一个个恨之入骨!可遗憾的是,公元527年,郦道元在处理案件时,被坏人杀害。他留下的科学巨著《水经注》,成为后来的一门新兴学科――郦学。

小贴士:郦道元――世界地理的先导

地理学家范文第3篇

关键词:精品课程;中国地理;课程流域系统;培养创新性人才

一、课程教学理念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地理”课程的教学理念强调学生参与和师生互动,以学生为本,重视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教师对学生不仅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因此注重学生的兴趣和对学习过程的参与,引导学生关注事物发生的起因和过程(why and how),留给学生探究性思考、参与和交流的空间,强调支持与引导。

1、“培养创新性人才”的理念

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每一个教师都承担着培养创新性人才的历史责任。我国长期以来,本科生科学研究主要是通过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生产实习等教学环节,及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来实现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中国地理”精品课程的建设中,教师以学生为本,为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给予启蒙,以学生能够进行自主、主动及课外学习、研究提供思维空间和操作平台为己任。创新思想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贯穿于课程教学的整个过程。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研究探索,初步建立起了以中国地理课程为载体的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体系。主要是依托教师项目和本科生研究课题,吸收并指导本科生研究中国地理问题;通过建立本科生科研实践数据平台,为广大学生提供实践环境和条件,在此基础上指导并资助学生撰写论文,从而实施培养创新性人才培养过程。

2、“流域系统”理念

借用地理中“流域”的概念,将“中国地理”的教学过程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三部分,能量(能力)和物质(知识)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流动和传输。与流域中水的流动方向不同,能力和知识在流动的过程中越来越趋于高处,这是因为能力和知识会随着教师的传授、学生的消化及师生间的互馈有所提高和积累(图1)。上游主要体现了教师的储备过程,即教师对课程与教材的设计能力。中游主要体现了教师讲授与学生学习的过程,通过教师讲解与学生提问之间的反馈,教师传授知识的能力以及学生的知识储备与分析能力等都有所提高。下游主要体现了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思维的培养过程,学生通过学习后的实践研究与创新活动,获得高于课本、高于教师传授的知识与能力。多数课程教学止于上游、中游的教学目标,而“中国地理”的课程教学设计与实践,还关注下游,将教学过程贯穿、延展至实现创新性人才的培养目标。课程建设的成效不仅仅体现在教材建设和教师能力的提升,而且还体现在学生能力的提升。

3、“多源信息-多教学环节-师生双向反馈”理念

“中国地理”课程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形成了“多源信息-多教学环节-师生双向反馈”教学模式。“多源信息”是依据“中国地理”学科的区域性、综合性、交叉性和实践性四个特征,利用地图、影像、录像、文字、数据、实景等多源信息设计的教学环节。“多教学环节”是指依据教学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的有机结合,利用多种媒体设计教学环节,包括讲课内容、学术报告、讨论辩论、作业、面试、CAI、网络教学以及实习等,

二、“中国地理”课程的上游建设

课程建设的上游是整个流域系统中最初“施动者”,是整个流域的原动力。通过建设一支水平高、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依靠全体教师的能力编制立体化的教材,并设计操作性强的教学大纲来实现。

1、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建设

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基础是具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实施者,拥有一流的学者专家型的教师梯队是形成精品课程的关键。某种程度上说,精品课程建设是教师行为,是教师的学术造诣、科研背景、教学技能、人格魅力的综合体现。培育、扩大“精品”教师队伍,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根本任务之一。精品课程要由学术造诣较高、具有丰富授课经验的教授主讲,通过精品课程建设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由于教师的知识结构、知识覆盖度、创新能力和师德风貌直接决定着课程的质量与水平,因此课程建设也是教学名师队伍建设。名师可以凝聚成一个高素质的人才组合中心、高水平的学科中心、成果卓著的科研中心,可以支撑起一个著名的课程。

“中国地理”精品课程的教师队伍建设具有三个方面的特点和优势:第一,围绕课程规划、教材编写、课程讲授、课程网络建设等具体任务,优化组合教师团队。分别由院士、教授、副教授、讲师和研究生助教相互衔促进学生感官和多种能力的训练。“师生双向反馈”则是依据师生互动原理,在教师传输教学信息的同时,即时通过各种教学环节接收学生反馈的信息,再反馈于学生。通过不断地双向反馈,在互动中完成整个教学过程,从而在有限的课时下,提高单位时间的教学效率,也为教师发掘学生潜力和进一步的重点培养学生提供条件。接完成各项任务,实现老中青相衔接的主讲队伍,形成纵横交织的稳定的教师队伍。第二,教师队伍结构优化与课程综合性特点相适应,坚持“取长补短”,形成群体优势。教师学缘结构:本校培养的教师占1/3、其他高校引进的教师占1/3、科学院和政府引进的教师占1/3,实现多学缘交叉渗透,优势互补。专业结构上,教师研究方向分别为自然、人文(经济)、GIS等多学科,与课程性质相符,形成综合优势。第三,教师个体能力建设与课程区域性特点相适应,坚持“扬长避短”,形成个体优势,其中有突出贡献的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和国家教学名师。

2、立体化的教材体系建设

为落实教育部提出的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工程的要求,高等教育出版社正式启动“高等教育百门精品课程教材建设计划”,鼓励建设一体化设计、多种媒体有机结合的立体化教材,这是推动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举措。精品课程教材应该是我国同类教材中水平最高、在世界上是先进的教材。立体化的教材不仅要体现“三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五性”(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适用性),而且具有系统和互补性的作用。

“中国地理”精品课程的教材建设以纸介质教材为主,配以电子教材。组织出版了“教科书-电子教案-教学软件-地图”的立体化核心教材:主编有《中国地理教程》(北京高教精品教材)、《中国地理》(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中国地理电子教案》、《中国自然地理多媒体教学软件》(光盘3张)和《中国地理图集》。“十一五”国家规

划教材建设中修编《中国地理》和《中国自然地理》,新编《乡土地理教程》。此外,还主编《中国区域地理》丛书(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共34本)。

3、操作性强的教学大纲编制

“中国地理”课程属于区域地理学,是本科地理的核心课程之一,属于专业基础课,具有上承部门地理、下启专业课程的“枢纽”地位,承担着地理国情教育和培养地理师资的任务。我们从三个层面设定课程培养目标,(1)知识方面:理解中国区位及其意义;掌握中国地理环境特征与结构;认识地理环境形成与演化的基本过程;了解中国区域划分以及分析典型区域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2)态度与情感方面:增强对祖国的热爱,关心祖国和家乡的生存与发展,结合切身体会思考国家建设的相关问题,建立服务国家的意识,增强中华民族的自豪感。(3)学生能力与技能方面:培养学生遥感图像的判识能力、地图分析能力、区域综合分析能力、区域问题发现能力、区域创新思维能力和区域地理描述能力等。

“中国地理”精品课程的内容改革始终贯穿“区域+综合+可持续发展”,经历了整合、综合与结构优化过程。课程体系贯穿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地理结构-地理过程-区域综合分析”;依据区域性和综合性,通过区域综合地理和综合地理问题精选内容,实现综合;依据认知规律优化课程的三篇结构:总论、分论和专论;依据国家需求优化课程的章节结构,例如加强自然灾害与防治、土地退化与生态建设等章节设计;依据区域地理学科特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大实践环节的课时。依据“整体与局部”、“过程与发展”、“理论与实践”的思想设计课程模块。从课程内容讲授的逻辑性设计知识模块,从课程学习的认知规律设计类型模块。

三、“中国地理”课程的中游建设

课程中游的建设在整个流域中起着重要作用,是“中间环节”,联系着上游和下游。中游的通畅无阻是整条河流平稳流淌的关键,也是进行能量(能力)和物质(知识)传播和增值的主要阵地。中游的教学过程要用多样化的教学环节、有效的教学方法和优质共享的教学资源,来完成课程内容教学。

1、课程内容建设

教学内容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精品课程的内容要具有科学性、先进性、丰富性,既包含本学科基础的、经典的知识,又要反映本学科领域最新科技成果。同时,广泛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积极整合优秀教改成果,体现新时期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

“中国地理”课程具有在自然、人文和信息技术基础上的高度综合性。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我们力图体现出地理学科的思想精髓和知识与技术基础,例如其中的“区域分析”具有在传统地图与现代遥感、GIS等方面综合集成的优势,使地理国情、区域研究和开发紧密结合,形成了集知识性与基础性、前沿性和时代性、思想性与实践性于一体,教学与科研结合的体系。课程内容分为上、中、下三篇。

上篇:中国地理结构,讲述地理区位及其地理意义(运用遥感图像)。运用大量地图,分图层表明中国地理结构,包括:地貌结构、水热结构等自然结构;人口分布、土地利用结构、城市群等社会经济结构。认识中国地理结构,是课程的基础也是重点部分。其中难点是如何综合地认识中国地理结构和各地理要素结构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是这样解决的:一是以遥感图像为基底,分图层阐明中国的地貌结构、水热结构等自然结构和人口分布、土地利用结构、城市群等经济结构,再进行图层叠加,形成对地理结构的综合认识。二是着重分析“青藏高原隆起”、“胡焕庸人口分界线”和“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中国地表结构特征形成的影响,从而建立各地理要素结构间的关系。

中篇:中国地理过程,是重点和难点,涉及若干学术前沿问题。阐述中国自然环境的演变过程,中国的水土流失、风蚀沙化等土地退化及生态建设问题;水灾、地震、旱灾、沙尘暴等自然灾害及减灾对策;中国城市化与经济格局变化。这部分的难点有两个:一是涉及若干学术前沿问题。我们主要通过专题报告和讨论等方式理清思路,用多媒体教学软件模拟区域地理过程。二是如何综合地认识中国地理过程和各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的关系。我们以人地关系为主线,针对综合性问题设置专题,重点论述中国的水土流失、风蚀沙化等土地退化过程,水灾、地震、旱灾、沙尘暴等自然灾害过程,城市化过程等,提升学生的综合认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下篇:区域综合分析,是应用部分,在地理区划的基础上,选择国家开发和建设区、热点区、科学研究深入的地理区为重点,着重分析区域资源开发中的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中的资源开发问题,为国土整治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本篇难点首先在于如何认识中国地理区域划分。课程采用“百花齐放”的方式,以自然区划为基础,多角度分析各代表性的区划方案,同时留有一定思考空间,让教师和学生提出各自的观点。其次难点还在于如何通过典型区域的综合分析,让学生获得综合分析的能力。不仅要在课堂上讲深、讲透典型区的环境问题和资源开发问题,而且运用CAI和资源库,“多源信息一双向反馈”,按区域进行分组,开展各区域的研究并报告分析结果。

2.教学环节与方法改革

精品课程的教学应实现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要根据学科特点选择多样化的教学环节和方法,要在最大范围上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中国地理”精品课程建设根据以下三点进行教学方法设计:一是区域、综合、渗透和实践四性特征结合;二是教学规律和认知规律有机结合;三是师生互动。课堂讲授方面:以主讲为主(电子教案与板书相结合),部分CAI辅助。并且探索多种教学方法:“多源信息-多教学环节-师生双向反馈”教法、“珍珠-项链式”教法、“CAI”教法、“合作-讨论式”教法,开展研究性、探究性学习,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1)“多源信息-多教学环节-师生双向反馈”教学方法

“中国地理”精品课程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摸索出:通过讲课、CAI、学术报告、展板、面试、笔试、实习、作业、讨论等多种教学环节,以及口授、地图、遥感、文献、视频、实测等多种来源信息,在师生相互交流、反馈和互动中完成教学过程,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2)“珍珠-项链式”教学方法

在教师引导下,将每个学生从实践中获得的知识创新点比作“珍珠”,通过摄像集成,有机地串连成集体学习成果(项链),以电视讲演等方式再现于课堂。“珍珠一项链式”教学的核心是:创新能力与互动教学。基于互动教学的基本宗旨,设计并实践了“印证-扩展-重组型”、“搜索-凝聚型”和“知识创新型”三种类型的“项链式”教学法。

知识重组是将现有已存在的信息,依据用户自身的需求,按照一个新的秩序重新组合的过程。但是这个转换过程不是简单的复制,也不是已有信息的无序调整,而是学生获取信息,按照研究目的进行取舍,加工信息

并加以创新的过程。这是“项链式”教学法的初级要求,符合学生认知的基本规律。凝聚有两层含义:聚集和浓缩。学生可走进社会,广泛采集某一区域的有关信息,再将其收集起来,进行浓缩,提取出区域的主要特征,反映人一地互动关系及关系的变化。这种教学模式可全面锻炼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社会调查)、信息采集能力以及信息加工能力。这是“项链式”教学法的中级水平。Littlewood将学生自主学习定义为“学习者不依靠老师而使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在“中国地理”教学中,学生通过课堂讲授及自主学习,可以掌握区域的基本知识。但是,仅达到这个层次是远远不够的。我们的教学目的是要使学生会运用这些区域知识,分析当前区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为区域发展提出合理的建议,指出区域发展之路,这样才能知识创新,学以致用。因此知识创新是“项链式”教学法的高级水平。

(3)“CAI”教学方法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开发与研制适合大学课程的教学软件,以及如何高效地使用这些教学软件成为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地理”课程从1998年开始在教学软件开发的同时进行CAI辅助教学,现已形成有序又有效的教学方法,减少了1/4课时,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CAI教学模式设计的核心是设计教学软件的使用方式和教学的思维方式。而教学思维方式的设计因课件内容不同而设计重点不同。由于引入了CAI,传统的教学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根据教学实践,依CAI使用的先后顺序和教师的作用,我们提出四种较为可行的教学关系模型。

先导模式:指讲新课前,先给学生演示CAI软件,然后由教师讲解重点。这种模式一开始就给了学生一个广阔的知识空间,然后在已有的知识背景上深化难点和重点,其优势在于广泛与深入相结合。桥梁模式: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在课堂上一边给学生演示CAI,一边穿插讲授新的内容。同时提出问题,给学生新的思路,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其优势是内容现势性强,更新快,课堂师生互动性强。后发模式:指教师给学生讲课之后,由学生自学CAI,然后再通过作业、讨论、回答问题或口试反馈给教师。其优势在于为学生提供了消化和升华知识的时间和余地,思考问题的主动性增强。交互讨论模式:指学生一边学习CAI软件,一边与教师讨论或提问。这种模式将学生、教师和CAI紧密结合在一起,在提高教学效率上具有极大的优势。

(4)“合作-讨论式”教学方法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卢纳认为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主动地进入感觉的选择转换、储存和应用的过程,而且是主动学习、适应和改造环境的过程。“合作-讨论式”学习模式,是经过预先的设计与组织,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让学生就某一话题各抒己见,并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多边交流,互相启发探讨、以寻求获取真知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学模式。讨论题目要给学生留有充分发挥的余地,由此不仅练习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提高他们创造性思维和思辨的能力。“中国地理”教学过程中设计的组织讨论方式有:即兴讨论方式(临近座位的学生组成微型组)、问题或作业讨论方式(分宿舍或按来源地区分组)和专题辩论方式(按专业、性别和性格差异组成小组)。

3、优秀共享的教学资源建设

国家精品课程建设要求有关课程的教学大纲、授课教案、电子教案、教学录像、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上网共享,这无疑会推动高校建立基于网络的远程学习环境,逐步完善支持服务规范,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高质量的支持服务。所以,精品课程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十分重要,要把最好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师生互动形成的课程精华搬上网络,使广大师生可以共享最优秀的教学资源,并且有利于教师之间的交流与相互借鉴,及时更新知识体系,相互沟通共同提高。

“中国地理”课程的部分资源在2000年开始在局域网运行,学生可在局域网上阅读与下载,同时建立了中国典型地区遥感影像信息系统,运行效果良好。2003年本课程作为北京市精品课程,在网上向全国辐射。2005年推出本课程网络教学版第二版,主要包括八部分:教学特色、教学队伍、课程介绍、网上课堂、学生实践、网络资源、教学评价和教学论坛。2006年9月推出课程英文版网站,以互联网为依托,开始向国内外辐射。总之,网络课程结构设计本着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以师生交互为线索的思路,按照“谁来教(教学队伍)――教什么(课程介绍)――怎么教(网上课堂)――怎么学(学生实践)――课程补充资料(网络资源)――教得怎么样(教学评价)”的顺序实施教学过程,使学生首先对“中国地理”课程的讲授教师有所了解,然后对课程整体情况有所把握,并且能够通过“学生实践”和“网络资源”、“教学论坛”模块进行自主的学习、研究与交流,最后课程以学生评价为主、专家评价为辅,反映真实的教学水平。整个网络课程的构建,符合教学和学生认知规律,为相关教师备课提供了良好的素材,为学生自主、主动学习提供了平台。

其中网络资源模块可用于学生作业和课外阅读以及教师备课或其他研究,主要包括地理参数库、基本地图库、地理动画库、地名词典、地理文献、电子教材等八个资源库。这些资源库不仅有助于学生增强地理感性认识,还可能激发师生的原创新能力、生成新的教学内容,这就意味着教师和学生在课程建设中应该能够从事自主的课程创造,所以说网络资源是“中国地理”精品课程建设中非常有意义的一个组成部分。

四、“中国地理”课程的下游建设

课程建设的下游是整个流域的“归宿”,是课程的最终目的。通过教育教学过程和网络平台实现上游、中游物质的扩散(或传播)和能量的增值,实现课程的最终目标: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并最大可能地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这部分强调通过开展多层面的学生实践,有效转换积累的知识和能量,全面提升学生能力。

1、多层面展开的学生实践

“中国地理”课程的综合性和区域性特点,决定了学生实践的多尺度特性(层面)。学生实践共分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尺度的学生实践内容,它们是构成相互依存、有递进(等)关系的层次体系,缺了其中的某个环节,整个学生实践的体系结构也就不完整。

宏观层面的实践性教学:从太空看中国,运用现代卫星遥感影像(覆盖中国),辨识中国地表结构及演化特征,可以实现遥感考察,把握全国宏观地理特征。整合中国地理课程资源(1:50万中国遥感影像图和1:5万-1:20万城市遥感影像图),编制了一套“中国地理遥感图像库系统”,可直接对系统进行操作,遥看中国。通过实践训练,学生的遥感影像识别和地学分析能力迅速提高,同时可以获得综合、可视化的区域地理信息。

中观层面的实践性教学:从视频看中国,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手段,通过采集区域地理影视片信息,并共

同观看完成实践要求作业,来理解区域人地关系和地理问题。课程实践中通过多人选择不同区域的录像,增加区域准感性认识,实现准区域考察,把握区域地理特征,从而达到较好的实践效果。

微观层面的实践性教学:从实地看中国,运用野外调查和测量技术,通过对周边区域的综合考察或专题调研,理解站立点区域人地关系和地理问题。最终把学生的技能训练方法、分组立项方法、实地调查和结果汇总形成系列成果,增强学生对区域的感性知识,激发研究创新能力。

2、全面提高的学生科研能力

研究技能的提高是本科生研究能力培养的基本方面。在“中国地理”课程建设中,学生通过生产实习、勤工助学方式参与到教师科研课题中,也可通过学生自行立项方式确定科研课题,依托科研课题,本科生可以直接参与创新性实践,并以课程论文、毕业论文、研究报告等多种形式展现出来。

教师组织并指导本科生依托国家项目确立研究选题,深入研究中国敏感区域的地理问题,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例如依托“973项目:草地与农牧交错带生态系统重建机理及优化生态-生产范式”,指导学生9人确立“退耕还林(草)驱动力的地区差异研究”、“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贫困县变化状况及驱动力研究”以及“北方农牧交错带流域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等三组科研立项。一方面,国家项目为本科生研究课题提供了充足的专家资源和资金保障;另一方面,学生通过野外实地考察加深对研究区域的认识,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途径。本科生以课题为依托开展科研的过程,也是学生的研究能力经历从潜在到现实,从低到高和从自发到自觉的创新过程。

为了使学生的科研活动更有可操作性,强调地理本科生的科研活动要注重从区域地理实践中获取研究信息,同时为所在校园的环境安全与建设服务。1999年开始,教师先后组织并指导本科生开展北师大校园环境安全调查与研究,持续有5届学生、数十人参加。学生公开发表数字化校园、环境安全与评价等论文5篇,并且初步建立起可供学校有关部门和学生研究、查询的北师大校园资源与环境安全数字化平台,开辟了“校园环境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领域。

在本科生研究能力的培养方式上,特别注重训练学生建立区域地理数据库的技能以及编制数字地图的技能,学会运用数据库和地图来分析区域地理时空规律。其中历时15年,先后涉及40余名本科生的《中国自然灾害数据库》的建设,为《中国自然灾害系统地图集》出版的系统工程做出重要贡献。同时建立的“中国自然灾害数据库平台”,也为自然灾害的持续研究奠定基础。本科生的研究过程突出显示了能力从无到有和从低到高、从弱到强的提升过程。

在教师的指导和修改、鼓励和资助下,学生的研究成果和能力通过撰写科研报告、发表学术论文、参加竞赛及国内外学术会议等多种渠道得到很好的体现。学生在研究集成和成果发表的过程中,由于提升认识的驱动,可以产生极大的创新冲动:由于初次进入学术领域接受同行肯定评价,为更加深入思考而推动认识的升华,积累自信心;由于亲自接触更多的学术前辈和同行,受到熏陶和感染产生新的研究火花。可以说,指导学生、参加学术会议对提升学生科研能力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总结提高其已有研究成果,提升自信心,又搭建了促使其产生进一步研究的冲动和创新想法的有效平台。

五、“中国地理”课程的规划设想

精品课程是一项实实在在的系统质量工程,它涉及到师资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建设和教学管理等若干子系统。课程建设是一项长期工作,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相对于创建精品课程而言,保持精品课程更难。精品课程的建设不能毕其功于一役,必须保持其可持续性。作为部级精品课程,必须站在国家层面上,面向国内外所有高校的课程。“中国地理”精品课程的课程规划理念是:辐射国内与国外两个教育教学市场(中、英文版本):搭建贯穿教学过程的师生互动平台,有效指导和培养学生;发挥北师大全国高校中国地理教学研究会理事长单位和位居北京人才一信息.文化一科技中心的优势,为区域地理教学提供优质课程资源。

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力求形成两支队伍:一是相对稳定、结构合理的主体教师队伍;二是由专家、学者组成的相对灵活的协作教师队伍。考虑到中国地理的区域性特点,力图建立由省区高校从事中国地理教学或研究的网络教师队伍,以实现教师资源和区域理信息共享与交流。

教学内容上,进一步完善中国地理“结构-过程-可持续发展”的结构体系。目前,世界各国大都设有本国国家地理课程。站在世界的角度看中国,规划建立中国与世界主要国家的区域地理比较体系。

教学方法上,完善多媒体软件――重点实现地理过程的可视化;建成网络课程――探索网络教学环境下的方法体系,另外建成一个基础性的具有中国地理专业知识水平的试题库和计算机自动测试系统;利用“多媒体虚拟野外实习”尝试实现跨越中国南北或东西的“综合地理实习”;继续完善“多元信息一师生双向反馈”教学法。

教材建设上,将规划出版《中国地理教程》,做成一个附素材库的多功能教程;从国际化角度出发,编译《中国地理教程》英文版;从地域化角度出发,编译《中国地理教程》蒙文版、维文版和藏文版。

地理学家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主体性;人性;儒家道德

儒家教育思想虽然强调了受教育者对于既定的社会秩序和伦理规范的服从,但同时也包含着主体性的道德意蕴。本文从1、先秦时期的孔子、孟子、荀子的主张;2、汉代董仲舒的主张;3、宋明理学:程朱理学、王阳明的主张来探寻儒学中对人性的思想论。

一、先秦创始时期的儒家道德主体性思想

先秦尤其春秋战国时代应当说是一部先秦儒学的发生期或酝酿期。而此间的所谓儒学,则又可称之为“原典儒学”或者“孔学”。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贵“仁”。“仁”是孔子哲学思想的精髓所在,也是孔子政治思想、道德思想、教育思想、文献整理思想的理论基础和前提。“仁”涵盖了一切善的言行,包括孝、悌、忠、恕、信、恭、敬、宽、敏、惠等许多道德规范。孝者,父母也;悌者,兄弟姐妹也。孝悌之爱所要解决的就是血缘之间的相亲相爱。“今之孝者,以为能养。至于犬马,皆为能养,不敬,何以别之?”此所谓不敬者,则不孝。而忠恕之爱,“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体现的就是忠道。恭就是对人民要恭敬;宽就是对人民要宽容;信就是对人民要讲诚信;敏就是要敏捷,提高办事效率;惠就是惠民之爱。孔子认为:“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把这五条做到了,就是仁了。

另外儒家还提倡“礼治”,“礼”内涵着“和”的制度伦理,只有贵贱、尊卑、长幼、亲疏各有其礼,才能达到儒家心目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的理想社会。“礼”从行为规范变成约束人心的内在要求,提升为社会生活的自觉意识。

就人性论而言,儒家重视人的特殊化,重视人可能的道德发展,重视人的同情心,把人当作可以变化并可以有很复杂的选择主动性和有伦理天性的“人”来管理统治的思想。儒家提出的道德修养过程是:志――学――思――行,以此来达到修养的最高境界。

孟子的思想主要是“民贵君轻”,提倡统治者实行“仁政”,在对人性的论述上,他认为人性本善,提出“性善论”,孟子认为人具有一种先验的善性:“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孟子认为,人能“存其心,养其性”,人应该把存性养性的道德修养作为自己安身立命之法。

荀子提出的隆礼重法的政治思想是以其“化性起伪”的性恶论为哲学基础的,而荀子的“天人相分”的自然观的思想模式运用在人性论问题上自然引导出“性伪之分“的命题。也认为人性恶是天然的,而后天的“善”则是人为教育的结果,这叫做“伪”。“虚积焉,能习焉,而后成,谓之伪。”(《正名》)

二、汉代时期的儒家道德主体性思想

西汉的董仲舒以儒学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诸子百家,建立起新儒学。他把儒家思想归结为“三纲五常”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思想上的一统维护政治上的统一。他认为,“道之大原出于天”提出自然、人事都受制于天命,因此反映天命的政治秩序和政治思想都应该是统一的。这很符合当时武帝要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成为汉代的官方统治哲学,使儒学成为传统主流思想。

董仲舒的人性论是主张性三品说。他把人性分为“圣人之性”、“斗筲之性”和“中民之性”。认为性是由天决定的,是天使人性有善、有恶。“圣人之性”善,“斗筲之性”恶。这两者是不可改变的,而“中民之性”,是“有善质而未能善”。他说性是天生的质朴,虽可以为善,但并非就是善,只有“待外教然后能善”。即人性善是通过教育的结果。既然民需要教化才能善,而谁来实施教化呢?当然是统治者,即君王。君王是顺天之意来完成这项任务的。君王要顺天之意来完成对人民的教化,他把被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完全交给了承“天意”的“圣王”。

三、宋、明理学时期的儒家道德主体性思想

程朱理学是北宋理学家程颢、程颐和南宋理学家朱熹思想的合称。他们把“理”或“天理”视作哲学的最高范畴,认为理无所不在,不生不灭,不仅是世界的本原,也是社会生活的最高准则。在人性论上,二程主张“去人欲,存天理”,并深入阐释这一观点使之更加系统化。“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未有天理人欲夹杂者。学者须要于此体认省察之。”“学者须是革尽人欲,复尽天理,方始是学。”(《朱子语类》卷十三)在人性论和认识论方面,宋明理学把“天理”和人性联系起来,认为“天理”在人心即为“性”,“性即理也”。强调人性本善,后世之人有“贤”、“愚”之分,是由于气禀不同,“气有清浊,禀其清者为贤,禀其浊者为愚。”认为“浊气”和恶性都是人欲,人欲横流,蒙蔽了本心,便会损害天理。“无人欲即皆天理”,因此要人们“存天理,去人欲”。要“存天理”,必须先“明天理”,而要“明天理”,便要即物穷理,逐日认识事物之理,积累多了,就能豁然贯通。提出了“格物致知”的思想,倡导“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的修养方法。

王守仁是我国宋明时期心学集大成者,创立了以良知为中心的心外无理、心理合一的伦理学说,这是他道德修养的特色内容。“吾生平讲学,只是致良知三字。良知之外别矣。故致良知是学问大头脑,是圣人教人第一义。”他认为良知是人人所固有的、不学而能、不虑而知的“天聪明”,因而良知是应该能够完全体现在人们的行动之中。但现实中许多人明知父当孝兄当悌,却不能做到孝悌,从而导致知与行的分离。

总之,两千年来,中国学术思潮受儒家影响很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主流地位,规范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们的思想和行为。随着历史的进程和时代的变迁,人们再次意识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呼唤儒家思想重回身边,这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因为首先儒家思想是一种根植于中国人的血脉中的文化。儒家思想以“仁”为核心,包括伦理道德、政治、教育等等方面的内容,最注重把道德修养放在首位。注重对道德意志、道德行为、道德习惯和道德情感的培养。儒家思想中以人为本,崇义重德,以仁、礼、义等为道德规范;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启发诱导等教育方法。其次,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大多为教育者、学者。经历了历朝历代不断的完善和发扬, 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并形成完整的道德伦理思想,虽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但“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将儒家思想中的精华部分提炼出来,这对当代人树立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仍有不可替代的指导意义;对加强个体道德修养,提高国民素质和对青少年的道德培养具有可行的借鉴意义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胡伟希.中国哲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陈瑛.中国伦理思想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

[3]朱贻庭.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地理学家范文第5篇

[关键词]放射性物探方法 地球物理 地球化学特征 地下铀矿体

[中图分类号] P183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4-80-2

张家矿区是桂东北地区主要的铀成矿区之一,三一核地质大队在该区做了大量的铀矿找矿工作,从多方面探讨了该矿区铀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然而,对放射性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方面的探讨较少。该区开展的放射性物探方法主要有γ总量测量、RaA法测氡和210Po测量。γ总量测量主要是测定各地质体岩石的γ射线照射量率,RaA法测氡主要是测定各地质体土壤中氡的浓度,210Po测量主要是测定各地质体土壤样品中210Po的含量。下面就这三种方法的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及其与地下铀矿化的关系进行探讨。

1研究区地质概况

张家矿区大地构造位置位于扬子陆块与南华活动带两个区域二级构造单元结合部位的越城岭褶断带内。区域岩浆活动频繁,以酸性岩浆侵入为主,形成了苗儿山、越城岭两个规模庞大的花岗岩体。区域上经历了多期次构造运动,尤以加里东运动、印支运动和燕山运动最为显著,产生了以北北东向为主导的断裂构造。

张家矿区位于苗儿山岩体中段北东缘张家岩体的西南部,在构造位置上则位于区域新资断裂带上盘,天金断裂带东侧,断裂构造十分发育,其展布方向主要是北东向。研究区内主要有F1、F2、F3、F4断裂构造带组。

该区属苗儿山岩体中段的岩浆活动中心之一,复式岩体中的各期次各阶段花岗岩均有出露。研究区内主要出露燕山早期第一阶段花岗岩(γ52-1)和燕山早期第二阶段花岗岩(γ52-2)。γ52-1为张家岩体之主侵入体,呈岩株状产出,出露面积约34km2,主要岩性为中粒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其次为中细粒-细粒黑云母(或二云母)花岗岩;γ52-2呈岩枝状产出,主要岩性为中细粒―细粒黑云母(二云母)花岗岩。

2放射性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参数特征

通过统计,研究区内γ总量测量、氡浓度测量和210Po测量三种物探方法测量值遵循规律有所差异,当量铀含量符合正态分布;氡浓度基本符合对数正态分布,但离散系数较大;210Po测量数据分布较为复杂,各测点间数据频数变化很大,但相对来说接近于正态分布,离散系数较大。张家矿区福竹地段γ总量测量、RaA法测氡和210Po测量的测量底数、标准差和离散系数见表1。

γ总量测量离散系数不是很大,主要是受岩石破碎、各种蚀变以及构造的影响,造成岩石中微铀量重新赋存,岩石中γ总量改变,使数据不能完全符合正态分布。

氡浓度测量离散系数较大的原因主要是测区内构造发育,土壤厚度分布不均匀影响。测量值除了与正常岩体中氡浓度有关外,还与气候、温度、湿度及土壤的厚度、孔隙度有关。测区土壤厚度分布不均匀,土壤薄的地方储气不好,氡浓度测量数值就会很低;裂隙发育的地方孔隙度较大,氡浓度测量数值就会较大。

210Po测量数据离散系数很大,分布较为复杂,各测点间数据频数变化很大。数据变化大主要是由于取样时虽然取的是B层土,但在测区内覆土分布较少,大多很难取到真正的土壤,样品中含石英砂较多,石英砂的多少对分析结果会产生影响,导致210Po测量数据变化大。

3放射性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场(晕)特征

张家矿区福竹地段放射性物探等值图见图1。

从张家矿区福竹地段放射性物探等值图中可看出:

在F3断裂构造带上盘,4号勘探线至20号勘探线之间,有一个规模较大的γ晕圈,长约440m,宽约200m,场级较完整,其上有较多异常点和异常带分布,最高当量铀含量3021ur,其长轴方向与F3一致。在它上面还分布有几个晕级完整的氡浓度晕圈,最大氡浓度晕圈规模有320m×120m。210Po晕圈规模及形状和γ晕圈基本一致,晕级也较完整。三种放射性物探方法的晕圈吻合较好,晕圈长轴方向与构造走向基本一致,F3断裂构造带在该地段膨胀变大,硅化、紫黑色萤石化、赤铁矿化发育。可推断该地段晕圈由地下矿体引起。经过这几年钻探揭露,在ZK4-1、ZK8-3、ZK16-3见到了工业矿化或矿化。

在F3断裂构造带与F2断裂构造带夹持部位,0号勘探线至7号勘探线之间,有一个规模较大的210Po晕圈,长约320m,宽约180m,场级较完整,其长轴方向与F3基本一致。在它上面还分布有几个晕级较完整的氡浓度晕圈,最大氡浓度晕圈规模有170m×80m。但氡浓度晕圈长轴方向与构造带方向不一致,在7号勘探线附近,基本与构造带走向垂直,因其产于F3断裂构造带与F2断裂构造带夹持部位,因此可推断在7号勘探线附近,存在着一组与F3断裂构造带、F2断裂构造带相垂直的裂隙,对成矿非常有利。在该210Po晕圈上,也有几个规模为40m×20m的γ晕圈和异常点。因此推断该210Po晕圈是由地下矿体引起。经过ZK7-1、ZK7-2、ZK7-3、ZK0-1揭露,在ZK7-2、ZK7-3、ZK0-1见到了工业矿化,在ZK7-1见到了矿化。

F2、F3断裂构造带从7号勘探线到20号勘探线之间,三种放射性物探方法的晕圈密集分布,吻合较好,晕圈长轴方向与构造走向基本一致,与有利的岩性、紫黑色萤石脉、赤铁矿化等蚀变关系密切,在构造密集区,晕圈较多且规模较大。在该区段内,分布的异常点带多。经过这几年钻探揭露,圈定了7个矿体。矿化主要产于碎裂花岗岩中,裂隙发育,紫黑色萤石充填于裂隙中。蚀变以硅化、萤石化、赤铁矿化为主。该区段是张家矿区福竹地段主要的矿体产出区段。

F1断裂构造带从126号勘探线到136号勘探线之间,有一个较大 210Po晕圈和两个较小的210Po晕圈,大 210Po晕圈的规模为280m×160m,场级较完整,但长轴方向与F1断裂构造带走向不一致,两个较小的210Po晕圈的规模为50m×40m左右,基本呈圆形。γ晕圈规模较小,最大的一个规模为120m×80m左右,其余的50m×20m左右,梯度变化较大。132勘探线到136号勘探线之间,有一个场级完整的氡浓度晕圈,规模为110m×30m左右,长轴方向与F1断裂构造带走向一致,梯度变化大。异常点带密集分布。三种晕圈吻合较好,但氡浓度晕圈和γ晕圈梯度变化大,210Po晕圈长轴方向与F1断裂构造带走向不一致。该区段内F1断裂构造带的上下盘次级带较多,裂隙较多,赤铁矿化发育。推断该处晕圈可能由浅部矿化或构造破碎裂隙引起。经ZK126-1、1ZK132-1、ZK132-3和ZK136-1揭露,在ZK126-1见到了0.70m、0.0664%的矿化,ZK136-1见到了2段总视厚度2.4m、平均品位0.0350%的矿化,ZK132-1和ZK132-3也都见到了异常。矿化主要产于碎裂花岗岩中,裂隙发育,蚀变以硅化、赤铁矿化为主。

F1断裂构造带在100号勘探线附近(福竹矿点),当量铀含量、氡浓度和210Po三种晕圈重合较好。γ晕圈范围大,规模为400m×100m左右,梯度变化较小;氡浓度晕圈规模为260m×80m左右;210Po晕圈规模为260m×40m左右,梯度变化较大。三种晕圈晕级齐全,该区段异常点带分布较多。这三种晕圈长轴方向与构造走向一致。该处为F1断裂构造带膨胀部位,且三种晕圈吻合较好,但由于210Po晕圈梯度变化较大,推断该处晕圈由浅部矿体引起。通过前人揭露,在浅部见到了工业矿体。矿化主要产于硅化碎裂花岗岩,蚀变以硅化、萤石化、赤铁矿化为主。

图中还有一些晕圈分布,一般场级都不太完整,或三种方法晕圈重合不好,大多属偏高场。这些晕圈一般是由于构造带分布密集,岩石裂隙发育所产生。不具备有利成矿条件,意义不大。

综上所述,三种放射性物探方法的晕圈密集分布,吻合较好,晕圈长轴方向与构造走向基本一致,与有利的岩性、紫黑色萤石脉、赤铁矿化等蚀变关系密切,在构造密集区,晕圈较多且规模较大。是产出地下铀矿体的有利地段。在F2、F3断裂构造带从7号勘探线到32号勘探线之间,符合上述条件,经过这几年钻探揭露,在ZK7-1、ZK7-2、ZK7-3、ZK0-1、ZK4-1、ZK8-3、ZK16-3见到了工业矿化或矿化,圈定了7个矿体。矿化主要产于碎裂花岗岩中。在裂隙发育,裂隙中有紫黑色萤石充填的地段容易赋存铀矿体。与矿化有关的蚀变以硅化、萤石化、赤铁矿化为主。该区段是张家矿区福竹地段主要的矿体产出区段。

4放射性物探方法与铀矿化的关系

(1)γ总量测量主要是测定各地质体岩石的γ射线照射量率,反映的是地表矿体的规模和品位,由于γ射线穿透岩石能力较弱,埋藏较深的矿体基本无法反映。γ总量测量能直接发现地表的矿体、矿化异常,可以指导地质工作人员更仔细的研究岩矿石的岩性与矿化特征。

(2)RaA法测氡主要是测定各地质体土壤中氡的浓度,地下铀矿体所产生的氡气可以经过岩石中的裂隙迁移至地表,在土壤中存储起来,从而产生氡异常。所以,RaA法测氡能发现地下铀矿体。但氡浓度测量受天气、地形、覆土的厚度(储气条件)和透气度、岩石的破碎程度、植被的影响较大,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氡浓度测量效果好坏与氡气的迁移通道(即与岩石或构造带的破碎程度),氡气的储气环境(即与覆土的孔隙度和厚度、地表的透气性有关)有直接的关系。如果可以配合普通物探,了解地层的各种物探参数,了解地层的破碎程度,对解释氡浓度异常会有很大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