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招聘会心得

招聘会心得

招聘会心得

招聘会心得范文第1篇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樱桃好吃树难栽 梅花香自苦冷来,七月流火,打点好行囊,不情愿的回到家乡,开始了漫长的暑期生活,

出于想踏入社会历练一下自己,也是在这之前看了电视剧《闯关东》、《走西口》,受到剧中中思想的刺激,更是为了以后走好自己的路,让自己在社会中立足打下坚实的人生基础。

20__年7月10日,带着热情与希望、幻想与天真的想法,第一次迈进人力资源市场的大门,这天是周五,正好赶上宜昌市东胜人力资源市场在每周二、周五定期举办的免费现场招聘会。对于初出茅庐、涉世之美白祛斑产品推荐初的我,更是兴奋、激动不已,跃跃欲试。

招聘会现场各种大小企业、公司,都把整个现场围成了一个圈,有搞电子的企业,有勤政公司,有酒店服务行业的,还有船厂招苦力的…….每家单位一张桌子,桌子后面坐着几位咨询的服务职员,背后高高挂起的是欲招聘的岗位,学历要求,其他要求、条件的说明,最后出现的才是薪资、待遇。在现场,前来应聘的人隐士海,进进出出的络绎不绝,有刚毕业大大学生,又拥有几年经验跳巢的主管,还有穿的很冷酸、背着用编织袋装着被窝的农民工…….我花了三十多分钟把近九十家招聘单位的要求都浏览了一遍,一般都要求具有大学以上学历,能吃苦耐劳,还强调有两至三年工作经验者优先。然而工资最高的也不超过1500元。

转了一圈,心头似乎被一盆凉水泼过,热情减半,面对那么多的要求,看到咨询台上别人投得厚厚的一沓简历,真正嗅到了激烈竞争产生的硝烟的味道,感觉自己的希望甚是渺茫。因为还是一个大一刚读完的在校大学生,论学历,也仅有一个高中文聘,论实习、工作经验,更是无从谈起,真的不知道怎样把仅有一张A4张纸大小的简历填满。

这一天,去过许多酒店口试服务员。坐落于宜昌经济开发区的华强电子厂,我也去过,“我们只要长期工人,不招暑期工......”几乎所有的单位都一句话,自己所有的热情与希望在一瞬间都破灭了。心中也很不满“为什么不给我一次机会?怎么这么大一个公司就不能多接纳我一个人……”就这样,人生中参加的第一次招聘会因为自己而与我擦肩而过,那么多的岗位却没有一个属于我,在万千求职者中,我扮演的仅仅只是一个匆匆的过客。

通过这一次招聘会,虽然是乘兴而去,扫兴而归,受到了很大的打击,但是静心思考、总结。也是思有所得,感觉受益良多,主要有以下几点感想、启示:

一、现如今,人才市场出现曾多粥少的局面,有社会的原因,然而我们却无法改变,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去适应。20__年发至于美国华尔街的经济危机风暴席卷全球,许多公司裁员,甚至宣布破产。中国的部分行业也在受害之列,导致了就业岗位减少,失业人数增加。大学生就业也迎来也前所未有的冷冷的冬天。于是在国内掀起了一股“考研热”,俗话说:“成事在人,谋事在天”,就我的观点,主要还是靠自己。用过硬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实习经验充实、武装自己,使自己更优秀,能够在众人中鹤立鸡群、脱颖而出。

二、自己要明白,在招聘会上,伯乐众多,千里马不少,而千里马要在招聘者面前表达出自己并获得赞同与认可非常重要。去应聘者,一般都是带着十八岁的热情,十分的信心,和许多自己独到的见解与想法,但在与口试主管交流时会发现,很难用一种让人乐意接受的表达方式、技巧讲述出自己心中的想法,既不能把自己说的天花乱最,也不能口呐于言,既能真实的表达自己,又能让对方欣悦的接受并认同。这使我熟悉到表达是一门艺术,交流是一种能力,应聘就是倾销自己,只有说服用人单位把自己倾销出去,才能迈进想进去工作的单位的大门,然后才能谈提高自己的能力,才能得到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三、理论知识是指导实践的基础,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不能疏忽。现在,企业用人单位非常看重人的工作经验,看中大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因此,这也会被误导我们,使我们认为:“有经验就行了,理论知识已经不重要了。而且理论知作文大全识又枯燥乏味,平时可以不重视。”实在仔细反思,我们想错了。因为雄厚的理论基础是进行实践的根本。譬如,如果我们不清楚C语言的基础理论知识—语法、数据结构、循环、数组等等,试想我们能写出一个能运行哪怕简单的程序吗?只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做奠基,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才能得心应手,否则又会感慨“书到用时方恨少”。

四、工作经验很重要,用人单位很看重,我们要加强。当今对大学生来说,经验已经成为除了学历以外的第二张文凭。因此,课外、冷暑假应捉住机会实习,加强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然而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也很残酷,实习单位很难找,冷暑假短期工更是拒之门外。但是学校在这方面为我们也做了不少努力,给我们安排了许多课程设计、实验课等,既可以加强对课堂理论知识的巩固,又可以锻炼我们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模拟电路实验课,老师指导我们自己焊接电路板,就是很好的锻炼我们自己动手实践能力的大好时机,如果有能力参加科研立项,参与其中和同学们一起做一些东西,更能为自己四年后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增添胜算的筹码。

五、想要获得用人单位的认可,并不是有热情就可以,还要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与道德修养素质。热情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降温,只有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的精神和较高的职业素养才是扎根企业并能够长远发展的基石。而这些能力,我们可以在学习生活中的充分的锻炼,按照学校的纪律严格要求自己,平时做事注重效率,言必行,行必果。做到“慎独”并能始终如一,相信未来进入公司就能很快适应。然而我们有些同学常常连一天的八节课都不能写作网坚持下来,试想用人单位给我们一份坐办公室的工作,我们能够胜任么?更不用说那些“一天不玩网游似乎生活就们有主题,电脑一旦断网就如和熙的春日没有了阳光。”的同学了。

六、单位要求的能力不能仅理解为专业基础能力,更重要的是自己的综合能力。常听说,二十一世纪最缺的是什么?是人才。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人才。而我们反过来思考,大学为什么叫大学,为什么有那么的自由时间?那些时间是给我们休息、上网、打游戏?实在,那些时间让我们自己安排的自主学习时间。自己去图书馆查资料,学习、补充自己不足方面的能力,是充实自己的时间。我们通信工程专业基本上都是理科生,我们对偏文科方面的知识很是缺乏,正好这就给我们提供了学习一些国际金融、管理学、哲学等知识,在如今信息爆炸时代,自主学习能力也是衡量一个人才的标准,而回归传统、经典,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仍然没有过时。在喧闹的社会,能走进图书馆静下心来认真研读几本书更是难能可贵。

参加一次招聘会也是一次学习,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可以指导我们学习,做到有的放矢。也能明确自己努力奋斗的目标,为将来求职顺利走上理想的工作岗位作好准备。

在国际金融危机还没有完全远去的今天,虽然大学生就业仍处于寒冬之中,但是相信冬天终究会过去,春天不久会回来。20__年,国务院为了应对金融危机,推出了“一揽子”计划,其中就包括“振兴电子信息产业规划”只要有国家的支持作坚强的后盾和公司企业的不断努力,展望明天的形势依然很美好。

招聘会心得范文第2篇

我们公司被安排在105教室。

学生们就像潮水似的,从教室前门走进,又像赶集似的从后门走出。

从8点半到12点,三个半小时里,学生首先要对137个用人单位进行选择,在每个单位的摊位前平均只有1.5分钟的时间。没有一个学生用足三个半小时对所有单位进行了解,所以学生了解用人的单位的实际时间更短。

学生根据他们择业观在不感兴趣的用人单位摊位前蜻蜓点水,一带而过。只有在他们最感兴趣的用人单位摊位前才肯停下来多花点时间。

为了学习其他用人单位的招聘经验,我和马超带着相机走访了137家用人单位。我公司缺乏参加招聘会的经验,每家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同时,根据每个用人单位前学生聚集的数量,分析到当前学生择业的世界观。

有的学生将自己的简历很轻率地投放到多家用人单位。真的在我们撤退前想确认的时候,仍然犹豫不决。有的大学生已经与用人单位签订正式就业协议的,仍然在继续寻找更满意的用人单位,这山永远不如那山高。

大部分学生对我公司签订五年劳动合同表示犹豫,他们不喜欢在一家公司长期做下去,从参加工作之初就做好了跳槽的准备。

参加招聘会的不仅仅是当地用人单位,还有许多来自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的公司。经济发达地区用工紧张,就向欠发达地区招人,提高了欠发达地区公司的用人成本,造成了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用人供不应求。

学生找用人单位喜欢扎堆。越是人多的地方,越会聚集更多的学生。越是人少的地方,光顾的学生越少。其实许多学生并不仔细看用人单位的介绍,关注用人单位的偶然性比较强。

招聘会心得范文第3篇

相比较于其他招聘方式,校园招聘有其独特的招聘对象,各类企业也应制定独特的招聘方案。

一、校园招聘成本高,深入理解出高招

近年来,国内一些大中型企业开始进入校园进行招聘,在全国各地校园巡回招聘,成千上万份宣传册的印制,校园招聘代表消耗的时间和精力,使得校园招聘的成本明显过高。与高昂的招聘成本相比,在校园所招聘到的人才在实际工作中是否有能力符合自身岗位显然更是招聘企业更为关注的事。那么,在校园招聘中,怎样才能招聘到符合所需岗位的优秀人才呢?这就需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对校园招聘进行深入理解。

1、对象"无经验" 发掘潜力是关键

很多企业认为,要想招聘到优秀人才,应聘者本身必须具备丰富的社会阅历以及相关的工作经验。而有些企业则恰恰持相反意见,认为没有工作经验的新手可塑性比那些有经验的"优秀人才"要强得多,对企业的文化理念也更容易接受,更值得重视的是,在家庭观念深入人心的中国,相比较有家庭子女的“老”员工来说,刚走出校园的大学生们没有家庭的拖累,工作时更容易全心投入,会把企业的工作当做自己的事业全力付出。

对于没有经验的大学生,企业要有与之相应的管理方法和管理实践,及时对新员工进行培训,提升员工的自身能力,塑造他们的工作理想,不仅让新员工知道企业看重员工的未来,并让员工自己看到未来;不只看重员工现在的价值,更加注重挖掘其最大潜力。

2、科学规划 找对方法聘人才

现在的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僧多粥少。这样的现状对于处于卖方市场的招聘企业来说更应该改变方法,以科学合理的规划进行招聘。不同于大部分企业简单的招聘模式:拼学历,拼成绩,拼经验。科学合理的招聘规划不仅涵盖招聘选拔的整个过程,还包括招聘前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和招聘后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过程。

选拔前的人力资源实践决定了一个企业能够招聘到什么样的人才。人力资源规划可以对需要招聘的员工数作出预测,而工作分析与设计提供了招聘的员工需要什么样的知识、能力和技能。

选拔后的人力资源实践决定了一个企业能否留住企业想留的员工。年轻人非常注重自身能力的培养,因此,一套培训和开发体系对年轻员工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年轻人更希望他们的工作能力获得认可与肯定,因此,绩效评估的鼓励也是很重要的,逐渐提高他们的收入有利于留住他们。另外,建立具有凝聚力的企业文化,也会增加新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3、理智招聘 选择比成本重要

校园招聘中,企业能够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高校,比不计成本地选择多个高校进行多场招聘要重要的多。一些国内企业往往侧重学校名气,对专业细分则排在第二位。而对于名校毕业生来说,高标准的工作环境与薪资要求,更加剧了企业的校园招聘成本。选择一个合适的高校,不仅可以降低招聘成本,还可以提高招聘效率。选择企业所在地的高校进行人才招聘就是这样一个利益最大化的决定。这样不仅可以使招聘者和应聘者之间的了解更全面,更可以节约企业的招聘成本。

二、密切配合好 招聘才有效

作为一个完整的校园招聘管理体系,它的成功运转需要各个环节的密切配合。那么如何进行有效的校园招聘呢?现就校园招聘前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做如下具体论述:

1、明确招聘目标

所谓校园招聘,指的是各类招聘组织(企业)直接从大中专院校中招聘优秀应届毕业生。招聘目标是没有工作经验的大学生。在校园招聘中,企业可根据应聘者的在校表现或校外实习等活动判断应聘者的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工作能力,不是关注应聘者的学习能力,而是关注其知识和技能的应用能力。

2、规划招聘方式

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来看,企业之间的竞争就是对人才的争夺。

招聘单位可通过实习生计划引进优秀人才。校园招聘企业可仿效欧美国家,从企业中拿出一些岗位,提供给大学生工作实习的机会,继而从实习生中挑选适合本企业的优秀员工,不仅提高新员工甄选的有效性,而且降低企业雇佣成本;对于大学生来说,不仅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工作实习机会,更为他们的正式工作积累相关工作经验。

在大专院校成立招聘项目组。为把优秀大学生吸引到项目组,企业应充分发挥各个部门以及特殊人群的招聘优势,让企业高层、人力资源部和在职校友各肩其责,并进行相关宣传:人力资源部人员负责策划、统筹;高层负责宣讲公司对招聘的重视以及期望等等;而校友则以身说法,鼓励同校优秀学生加入企业项目组。这样,企业不仅可以完成相关项目,获得一定收益;还可以提拔在项目组中表现卓越的成员,为企业校园招聘积累经验。同时,项目组也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把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实践平台。

招聘会心得范文第4篇

几乎没有一家企业对招聘中心的工作百分之百满意,招聘中心的命运就像伞兵一样,天生就要被包围。单纯以传统的人才获取模式恐怕早已无缘适应业务的发展,如不及时调整,只会成为企业的至酷,面对这样的煎熬下,我们需要开始思考如何深度做好招聘,来满足每年翻番的业务增长。

梳理信心,形成套路

根据业务需求得出的人力规划,围绕招聘计划、招聘流程、招聘渠道、面试技巧、面试模拟、雇主品牌,制定适时的债品战略,形成一个让业务部门认可的招聘“套路”,这看似冗余的流程,确实砍柴前的磨刀之功,是坚决不可或缺的步骤。

做好招聘计划,有的放矢

制定招聘计划是很多招聘人员无从下手的工作,经常听到一席“计划赶不上变化”的抱怨,亦或者,在招聘工作中,也经常遭遇“朝令夕改”的部门需求。如何管理,管控号需求,制定响应的计划去指导招聘行为,是招聘中心的第一要务,同时,努力做到动态与静态相结合才是终极的王道。

高瞻远瞩,深度挖掘

高瞻远瞩的观察企业变化,了解最新行业资讯,深度挖掘高难度人才。每天像猎头一样,在浩瀚的候选人池中荡漾,声称是和部门的新想法和解决方法。形成企业真正需要的调研报告,竞争公司的组织架构,具备如此本事,招聘中心又怎能不带着部门前进?

塑造招聘文化

招聘中心是搭建雇主品牌宣传的第一个途径,承担着整个公司的雇主价值的义务传播。招聘人员的一言一行均影响着企业对人、对事的态度,更是口碑传递的第一出口。我想,没有哪家企业天生会屹立不倒,而唯有得人心者得天下。

然而知易行难,在实战中,我看到招聘中心在成长中经常会犯三类错误:

1.过度实干型的错误

招聘中心成为业务部门不可或缺的战将,能解决和无法解决的问题,在招聘中心这里都被搞定了。至于用什么方法,业务人员不关心,奉承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这应该成为做好招聘中心工作的一个良好的开端,只是长期处于这样一种状态,HR的独立思考能力将无法提高,许多事做完了,只知其然,并不知其所以然,因为随着学习思考能力的逐步减弱,应能力也就会越来越弱。同时,HR长期关注“事”,而不是“情”,将会失去触动人心的能力。

2.过度专业型的错误

HR不断修炼自己的HR的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对组织和人才的洞察里可以让业务人员折服,人才辅导和培养的专业度确实给业务人员带来不可替代的价值。但是如果HR无法与业务人员建立信任的关系,这些专业能力基本无法运用的上。常常听到这样的故事,HR有很多好的想法和方案,但是就是无法说服业务人员去实施。处于这种状态的HR需要勇气打开自己,不带臆断地倾听业务人员真实的声音和需求,面对压力和冲突时,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需有点偏执,有点不解决问题誓不罢休的感觉。

3.过度业务型的错误

招聘会心得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招聘 招聘有效性 人员匹配度 招聘及时性 招聘成本

现今的企业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优秀的人才为企业创造出杰出的业绩,为企业赢得市场竞争的胜利。因此,为企业配备优秀的人才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前提,人力资源部门的招聘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所以有企业负责人认为“在企业中,再也没有比招聘更重要的工作了。”

但是,用人部门常常抱怨招聘工作没有效率、没有及时招募到需要的人才,而人力资源部门常常为招聘工作奔波忙碌而得不到用人部门的肯定……。因此,人力资源部门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提高招聘的有效性。那么,怎样才能提高招聘的有效性呢?我们先从招聘有效性的定义谈起。

一、招聘有效性

有专家认为,招聘是否有效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一看是否能及时招到所需人员以满足企业需要;二看是否能以最少的投入招到合适人才;三看所录用人员是否与预想的一致,适合公司和岗位的要求(而不是面试时觉得不错,一经试用才发现不行);四看“危险期(一般指进公司后的6个月)内的离职率 。

也有专家(宋典,2008.02)认为所谓招聘有效性是指企业或招聘者在适宜的时间范围内采取适宜的方式实现人、职位、企业三者的最佳匹配,以达到因事任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目标。

其实这些专家的定义和理解大同小异,都强调招聘工作就是为企业招募到合适人才,归结起来可以从三方面理解招聘有效性:

1.匹配度是衡量招聘有效性的核心指标

招聘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招募到企业需要的人才,因此,评价招聘工作的核心指标应该是招聘到的人才与企业需求是否匹配。美国人力资源管理协会的调查也佐证了这一点,其调查显示美国企业对招聘工作的关注依照重要程度排序为:录用质量(匹配度)的高低;顾客满意程度;时间投入的多寡;成本的高低。

2.招聘有效性最主要是通过结果来衡量的,而不是通过行为或活动体现的

招募有效性不是用招聘及时性、招聘成本这些过程指标作为主要判断标准的,而是用招聘到的人员的业绩作为最主要的判断标准的。

3.招聘的及时性和费用也是招聘有效性不可或缺的判断指标

当然,招聘及时性、招聘成本也是影响招聘有效性的因素。若是及时性太差、成本太高,哪怕招聘到的人员符合需求,招聘有效性也必然大打折扣。

概括地说,招聘有效性应该从人员匹配度、招聘及时性、招聘成本三方面进行判断。第一判断指标是招聘到的人员的匹配度,而匹配度是通过招聘到的人员在工作中的表现反映出来的,招聘及时性、招聘费用是次要判断指标。

二、影响招聘有效性的因素

1.招聘观念

对招聘有效性的理解存在偏差必然影响招聘的有效性。人员匹配度是衡量招聘有效性的首要指标,而不是招聘成本或招聘及时性等指标。而过去往往使用招聘及时性、招聘成本等指标来衡量招聘有效性,忽略了人员匹配度。据上面我们对招聘有效性的理解可知这些指标只能衡量招聘工作的效率,而不能反映出是否通过招聘挑选到了合适的员工,片面强调用它们来衡量招聘有效性是不恰当的。

现实中就有许多用人部门一味强调需求人员的及时到位,而忽略了人员匹配度的首要地位。我们能够理解用人部门为了工作需要而希望需求人员尽快到位的急切心情,但如果片面追求及时性,结果发现“及时”招聘到的人员在工作中并不符合要求,又进行重新招聘,结果更导致达不到及时性,招聘成本更高。

2.组织外部环境

国家政策法规环境会影响企业招聘工作,目前国家政策不断出台偏向保护劳动者利益的政策法规,使应聘者在与用人企业的谈判中的筹码越来越重,这必然使招聘工作受到影响。

国家经济形势也是影响招聘工作的重要因素。如果宏观经济形势比较好,其他组织也大量招聘,或者存在竞争对手,那么吸引足够数量合格的应聘者就比较困难,如果没有足够的候选人,就无法挑选,因此招聘工作的难度就会加大。

招聘有效性还会受到应聘者期望的影响。应聘者的偏好受父母、学校教育、朋友和社会风气的影响,它与员工对工作生活质量的体验相关,因此,企业提供的环境与应聘者的期望是否符合也必然影响招聘工作。

3.组织内部环境

工作分析与工作设计、人力资源计划是开展招聘活动的前提。如果没有科学准确的工作分析,没有准确理解工作的要求,工作设计不恰当,那么也会令招聘工作难以顺利进行。人力资源规划不仅要与企业的发展相协调,而且要能对技术和人才市场的变化做出比较准确的预测,在这样的规划指导下的招聘才能更有效。

另外,很多企业在招聘时往往也存在临时确定招聘标准的随意行为,所定标准要么宽泛,要么随意性较大。招聘时,招聘人员对评判尺度难以把握,操作起来更是随意,严重影响招聘工作。

组织内部管理,尤其是人力资源管理对招聘有效性的影响是需要高度重视的。组织的内部管理,如职业发展计划、员工的工作生活质量等对员工留职有决定性的影响,如果招聘做得很好,但其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跟不上,员工离职率高,那么企业就需要不断地招聘,这将必然影响企业的发展。

4.招聘实施工作的组织管理

招聘实施工作直接影响招聘有效性,如招聘渠道选择是否恰当、信息是否吸引求职者的兴趣和行动、求职材料是否得到及时处理、招聘人员是否具备招聘的职业技能和良好形象等。如果招聘人员素质不高、工作作风不好、信息途径不畅通,都会损害企业形象, 降低招聘的有效性。

在招聘实施过程中,招聘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着招聘的质量,而且,应聘者会以招聘人员的素质推论该公司的形象,可以预想,垃圾似的招聘广告和懒懒散散的招聘人员吸引的是质量一般的、拖沓的员工。

5.录用反馈和评估功能常被忽视

大多数企业对招聘结果的成本核算与效果评估做得不够,有的甚至根本没有意识到对招聘结果的评估与总结,常常认为只要人员到位招聘工作就结束了,很少考虑对招聘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估。没有对招聘中的成功得失进行总结研究,就无法为以后的招聘工作提供有效的经验和积极的借鉴工作。

三、提高招聘有效性的对策

1.理解招聘有效性准确理念和树立招聘有效性新观念

(1)理解招聘有效性准确理念。不管是人力资源部门还是用人部门都应该清楚衡量招聘有效性的首要指标是人员匹配度,而不是招聘及时性和招聘成本。人员匹配度是通过招聘到的人员在工作中的表现反映出来的,不得不承认的是,匹配度是个较难衡量的指标,我们建议可以使用招聘到的人员在工作中的业绩进行衡量,这就依赖于绩效考核体系来进行评定。

由于新聘人员的匹配度只能通过长期工作结果来衡量,所以必须认识到招聘有效性衡量是一个时间的函数。对于新聘员工匹配度的衡量,有一点是必须承认的,即他们是否是合适或优秀的员工,必须通过长期的考察才能辨别,那么很明显对招聘有效性的衡量与招聘工作结束之间肯定还存在着一个时滞。因此,对招聘有效性的衡量只能是在招聘工作结束后的一段时间内才有可能做出判断,它不是一个即时评价。

(2)树立招聘有效性新观念。不同企业有不同的特点,不同企业会有其特有的需求。不可否认,有可能在人才市场上找不到完全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这时就应该考虑有潜力的求职者。可以将有潜力且有意愿在企业长远发展的求职者招聘进企业,然后通过针对性的培训将其企业需要的方向进行培养,让其逐渐成长为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

现实中就有些用人部门经常面试求职者,但就是为找不到符合需求的人才而头痛,这种情况我们就建议招聘时可以重点考察应聘者的培训潜力、工作动机,通过未来的培训使其符合要求。

2.科学地进行人力资源规划和工作分析

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是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企业人力资源需求和供应进行分析和预测,判断未来的企业内部各岗位的人力资源是否达到综合平衡,即在数量、结构、层次多方面平衡。作为一种战略规划,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制定人事政策和实施人事管理活动的依据,对于企业的招聘原则、策略、渠道选择和操作技术都有着先期指导作用。招聘必须按照人力资源规划的要求进行,并与人力资源规划的各部分内容相配合以提高招聘工作的科学性和计划性使企业在人力资源的获取方面始终保持主动并有效降低招聘工作的盲目性。按照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观点,工作分析是人力资源管理众要素中最基本的、起核心作用的工作,是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基础。只有做好工作分析与设计,才能完成企业的业务流程优化和组织结构设计等工作,并在定岗定编的基础上,以职务说明书的形式明确企业内部各岗位的职务概况、责任范围及工作要求、机器设备及工具、工作条件与环境、任职资格等要素,然后据此对各缺员岗位开展招聘。人力资源规划和工作分析的结合会使招聘有效性大大地提高。

3.建立规范而科学的招聘系统

招聘有效性还受招聘程序的影响。为了让招聘工作更有效,企业可以在确定招聘需求、招聘信息、合适的评价手段、寻找合适的应聘者、背景调查、告知聘用结果、对招聘工作的评估、新进员工的追踪辅导等各个步骤上下工夫(规范化)。如在招聘信息时,企业需要考虑对不同的职位考虑不同的渠道,比如在中高层人员时,就不一定能在一般的人才市场上找到。在评价招聘者时,不同的职位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和组合,合理选择笔试测试、心理测验、专业技能测试、面试、情景模拟等,也应该适当选择新的测试评价方式。

4.注重满足员工的工作生活质量要求

员工的工作生活质量受企业一系列的条件影响,如工作安排、工作报酬、晋升制度、组织文化等,如果组织条件达不到员工工作生活质量的要求,就可能导致离职,从而降低招聘有效性 。不同的员工对对工作生活质量的要求也不一样,因此企业要关注员工的不同需求,尽量创造条件满足员工的需求。

这里需要指出的一点是,招聘是一种双向选择的过程,有点像自由恋爱的味道,招聘时必须要考虑应聘者的需求与期望,是要招聘到最合适的而不是最优秀,如果应聘者很优秀但需求与期望高于企业所能提供的范围,则应该认定其并不是适合企业的人才,而不要勉强任何一方。

5.树立招聘营销观念

招聘工作其实有助于改善组织形象,提高组织的社会声誉。组织形象与社会声誉受很多因素影响,招聘过程中需要宣传组织以吸引潜在的应聘者,如果招聘方式得当,可以为组织形象和社会声誉做贡献。即使一个招聘计划没有吸引到许多应聘者,但好的社会形象和社会声誉可以为企业在未来吸引到更多的应聘者,这也有助于提高招聘有效性。

6.提高招聘人员的综合素质

(1)企业应当树立招聘岗位的窗口意识。严格挑选招聘人员,选择形象佳、素质高的人员从事招聘工作或协助工作。

(2)提高从事招聘人员的专业化或职业化水平,加强培训工作,提高其现代招聘意识。在招聘开展前,对参与人员要进行相关招聘知识的培训与指导工作。要使招聘人员树立服务意识、形象意识、竞争意识,要具备人才招聘的专业知识、技能和谋略,真正做到专业化和职业化。

(3)考核评价激励机制。可将考评机制运用到招聘工作中,这对招聘人员提高招聘服务、做好招聘工作具有积极的意义。所谓考核评价机制,就是指在招聘时,欢迎应聘者对招聘人员的行为表现进行书面评价,对招聘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投诉,企业在收集相关评价内容并经总结分析后,将其作为对招聘人员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利用评价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可有效避免企业中一些招聘人员所存在的不负责、不认真以及不礼貌等不良现象,可有效提高招聘人员的综合素质,增强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