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数字文化培训

数字文化培训范文精选

数字文化培训

数字文化培训范文第1篇

一、特色文化资源极具挖掘潜力

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来源于对自身特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只有以特色文化资源为核心,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建设特色文化城市,才能够形成核心文化竞争力。

县文化底蕴深厚,是孙武出生地、吕剧发祥地、齐笔原产地,拥有历史悠久的古齐文化资源、享誉省内的吕剧文化资源、薪火相传的红色文化资源、低碳绿色的生态文化资源。这些特色文化资源知名度高、可开发性好,具有鲜明的黄河三角洲地域特色和独具一格的文化脉络,且不同资源间相辅相成,品类构成丰富,蕴藏着巨大的开发潜力。

县作为“孙子故里”,是兵圣孙子出生地、孙子兵法成书地和谋略文化发祥地,具有世界唯一性和发展潜力巨大的特色文化资源。全面开发独一无二的孙子文化资源,能够迅速树立城市文化形象,大幅提升城市影响力与竞争力,实现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二、文化产业发展具备基础条件

文化产业是高端现代服务业,对经济实力、社会需求能力、基础设施等都有较高的要求。只有这些基础条件发展成熟,文化产业才能蓬勃发展。除深厚的特色文化资源以外,县目前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经济实力积累雄厚、文化产业发展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强,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

(一)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

“十一五”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全县不断加快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依托孙子文化资源,按照国家5A级旅游景区标准,建设孙子文化旅游区。依托中共刘集支部旧址,深度开发红色文化资源,打造刘集红色旅游区。依托沿海优势,开发海上休闲旅游项目,打造瀚海海上休闲旅游区。在文化产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的同时,文化事业基础设施建设也迈出了新的步伐。县已建成县国际会展中心、文体中心、博物馆、图书馆,并且创建为“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文明县城”、“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县”。

(二)经济实力夯实发展基础。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跨越式发展,县综合经济实力跨上了新的台阶。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达到538.72亿元,比上年增长17.5%,综合实力跃居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第59位,为全县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从文化产业自身规模看,年县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27.4亿元,占GDP比重达5.1%,在全国县域经济中处于领先地位。

(三)需求潜力增大发展空间。

年,县人均生产总值108065元,比上年增长16.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425元,比上年增长15.0%;农民人均纯收入10517元,比上年增长19.6%。高速增长的收入水平,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需求保障。尽管全县教育文化娱乐消费占整个消费支出的比例还不高,但已经呈现出文化消费需求高速增长的态势。年城镇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消费比上年增长了14.9%;农村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消费比上年增长了6.7%。全县国际互联网络用户达到72897户,比上年末增长26.1%。

三、文化产业发展存在制约瓶颈

(一)文化产业发展硬件支撑不足。

作为“孙子故里”,从县发展现状来看,基础设施建设尚未做到名符其实。首先,体现孙子故里和孙子文化的物质载体缺失,现有文化产业基础设施明显不足以体现世界唯一性资源的特色。其次,孙子文化的传承不力、文脉中断,缺少传承弘扬孙子文化的观念与自觉。此外,文化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整体相对滞后,文化产业重点项目规模和数量还达不到全国百强县应有的标准。

(二)文化产业崛起缺少内容灵魂。

孙子文化具有无可比拟的全球竞争力和影响力,但县目前对孙子文化挖掘和理解不够,现有的文化产业项目形式大于内容,过于强调军事文化和战争文化,对更具现代生命力和世界影响力的谋略文化挖掘不够深。同时,对孙子文化的应用也不足,没能将孙子文化的内涵灵魂融合到文化产业发展中。以现有项目为例,县孙子文化旅游度假区更多强调的是休闲和旅游元素,齐笔、剪纸、内画等文化产品也没有赋予孙子文化内涵。

(三)文化产业品牌形象认知较低。

孙子文化品牌是的核心文化竞争力和文化发展的关键点,但目前县对孙子文化推广、弘扬的力度不够,对外缺乏媒体曝光度和城市整体营销,对内文化凝聚力和向心力不足,承载孙子文化的品牌活动建设、重要事件推广和文化产品开发等措施还不能形成体系。同时,县域内相应的媒体、广告载体建设相对落后,急需建立一套高端、全面、立体的宣传推广系统。此外,县城市标识系统开发也不足,还未形成一套能够凸显孙子文化精神、树立现代风貌的城市标识系统。

(四)文化产业积聚效应尚待形成。

县文化产业总体规模偏小,虽然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超过27亿元,但其“核心层”、“层”、“相关层”对产业增加值的贡献占比分别为0.5%、0.8%、98.7%,即“核心层”和“层”的比重太小,而隶属第二产业的文化制造业比重过高,因此,无论结构还是规模都有巨大的提升空间。同时,全县文化企业、项目实力不强,以中小投资为主,现有文化产业项目布局分散,尚未形成有规模、有影响的文化产业园区和文化产业集群,难以形成合力。

四、文化产业发展面临机遇和挑战

(一)国家战略深化文化产业发展要求。

同时,先后出台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两大国家战略也对文化产业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提出要以部级旅游区标准建设孙子文化旅游区,同时要进一步保护和开发吕剧资源。《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要求突出特色,推动文化、体育与旅游融合发展,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县作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和“半岛蓝色经济区”两大国家战略的双重辐射区,要充分利用以上两大战略规划带来的扶持和优惠政策,充分抓住产业转移和技术辐射等机遇,结合自身区位、文化资源等方面优势,做强做大文化产业。

(二)经济转型强化文化产业发展需求。

《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年政府工作报告》都将“文化”建设作为全县经济转型的重要目标之一,并以此作为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的重要抓手。建设“文化”,能够发展壮大文化产业,推进制造业企业向文化产业转型,实现文化产业与三次产业融合发展。

(三)周边竞争迫使文化产业加速发展。

目前,国内部分省市对孙子文化资源的竞争开发已达到白热化程度。滨州市惠民县建设了中国孙子兵法城,重点展示《孙子兵法》十三篇、孙子家世等内容;临沂市打造孙子兵法影视基地,大力弘扬东方兵学文化;江苏省苏州市建设了孙武书院,培养企业家和管理者,并且每年都举办系列影响较大的孙子文化活动。而作为孙子故里的县对于孙子文化的开发利用却起步较晚、发展相对滞后。为避免防止失去这一世界唯一性的文化品牌,县大力加强孙子文化开发迫在眉睫。

第二部分总体思路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孙子文化的整合开发为核心,以谋略文化为主题、以新兴文化产业为重点,以文化产业跨越发展为主线,坚持内容为王、科技为酶,高起点、大手笔建设重点项目。通过“两核一环两带”战略布局,重点实施“突破、进军核心、国际交流”三步走战略,形成以孙子文化为核心、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并举的黄河三角洲地区区域文化示范中心、半岛蓝色经济区特色文化城市,将县打造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兵圣孙子故里,谋略文化之都”。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相结合。

坚持政府引导,发挥政府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等职能,引导县重点文化业态培育和工业企业进军文化产业。坚持市场主导,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着力培育文化产业主体,繁荣壮大文化产业。

(二)坚持重点突破与统筹协调相结合。

以现有文化资源为依托,集中力量优先发展孙子文化,统筹协调其他文化,提升文化产业的综合竞争力。重点突破新兴产业,统筹发展传统产业,以新兴产业带动全局发展。

(三)坚持产业升级与产业融合相结合。

坚持发展文化产业核心层,推动文化产业升级,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水平;坚持推进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形成文化产业与三次产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四)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

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大力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树立文化品牌城市形象。同时,充分认识文化的经济属性,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高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贡献率,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

(五)坚持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相结合。

以地域文化为特色,主推国内市场,树立文化旅游目的地形象。以孙子文化为核心,面向国际市场开展营销,树立谋略文化体验地形象,打造外向型文化品牌。

三、主题定位

应紧密围绕“兵圣孙子故里”这个具有世界唯一性的文化资源和品牌建设,形成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达到与曲阜同等地位水平,与之联动成为齐鲁大地“一东一西两圣地,一文一武两圣人”的发展局面。

要深入挖掘孙子文化的现代内涵,不拘泥于军事、兵学文化,要在更广的层面上突出与当今经济、社会、军事、政治生活密切相关的“谋略文化”主题,进而将县打造成为“谋略文化之都”。

本着发挥优势、彰显特色、顺应市场需求、引领黄河三角洲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方向、形成半岛蓝色经济区特色文化城市示范等原则,县文化发展主题定位为“兵圣孙子故里,谋略文化之都”。

四、发展目标

依托全县丰富的人文资源,围绕“兵圣孙子故里,谋略文化之都”主题形象,借全县经济发展转方式、调结构的时机,以孙子文化为核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产业培育为中心,以产业融合为契机,以企业成长为重点,立足“两核一环两带”的空间布局,优先发展文化旅游重点环,全力建设数字内容核心区和国际交流核心区,着力打造文化制造助推带、生态文化带,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提升文化产业的能级、结构与影响力,把建设成为文化主体形象更加鲜明、孙子文化品牌更加突出、文化基础设施更加完备、文化产业规模更加宏大、文化产业体系更加科学的孙子文化展示区,世界唯一性孙子文化旅游目的地、谋略文化体验地,国际知名的孙子文化研究、展示、推广平台,中日韩孙子文化交流中心,黄三角地区区域文化示范中心,半岛蓝色经济区特色文化城市。

产业规模实现大跨越。全面推进县文化产业建设,努力实现跨越发展。到201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达6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19%,占全县GDP比重达到6%,成为黄三角地区文化示范中心,并在全国县域经济中领先;到2020年,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达16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20%以上,占全县GDP8%左右,初步达到国际先进文化产业城市标准。

产业结构得到大提升。大力发展符合县发展特色的,具有高附加值、高知识含量、高产业带动力、高开放度等特征,能对县经济社会活动带来较强辐射力和影响力的文化产业业态,建立起以体验式文化旅游业、数字内容业、现代会展业、现代文化装备制造业、文化教育培训业等为代表的文化产业体系,大幅提高文化产业在整体产业结构中所占的比例。

项目建设迈出大步伐。到2015年,力争打造一批文化特色突出、产业集聚效应明显的文化产业重大项目,形成以孙子文化展示区、孙子文化旅游区和特色文化体验区为核心,以县数字内容产业园、国际文化交流区为龙头的重点项目布局。到2020年,以孙子文化系列项目为统领,带动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等项目全面发展,建设1家部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建成覆盖县文化产业全产业链的公共服务平台。

产业融合力求大突破。大力推动县特色工农产品及传统服务业中文化要素的应用,促进三次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联动发展,切实发挥文化产业对提升橡胶轮胎、石油化工、纺织印染等工业产品附加值,提高肴驴肉、有机果蔬等农业产品文化内涵,塑造县自主品牌、促进商贸繁荣、发挥推动经济发展的引擎作用。

城市品牌取得大影响。通过高水平规划设计和高质量、高标准建设,完善基础设施,提高孙子国际文化旅游节等品牌活动国际影响力,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将打造成为新兴的、复合型的全国文化强县,最终树立起“兵圣孙子故里,谋略文化之都”的品牌形象。

五、发展路径

(一)文化造城。

着力于“造景、造势、造名片”,全面提升城市的文化含量,塑造城市品牌形象。着力于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孙子故里载体。着力孙子文化活动开发和孙子文化内容挖掘,塑造县文化品牌。着力于培养文化氛围,提升全民文化素质,实现孙子文化复兴。着力于城市宣传推广和城市标识系统开发,打造文化、创意、国际的城市名片。

(二)由外向内。

本着“先后核心”的原则,首先发展文化旅游业,奠定文化产业发展的坚实基础。然后进军核心层,以谋略文化为内容主题,深入挖掘孙子文化的现代生命力和需求潜力,着力培育数字内容产业,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高端化发展。

(三)产业融合。

大力推动文化与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充分整合第一产业资源,发展生态文化农业;立足本地工业优势,在提升制造业文化附加值的同时,发展壮大与第二产业融合的文化产业;以现代商贸、生活服务业为重点,提高现代服务业文化内涵。

(四)国际交流。

重视“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打造孙子文化国际交流平台。充分利用国际国内有效资源,建立健全孙子文化内容与人才引进机制,增强国际文化合作与竞争的能力。支持和鼓励以孙子文化为核心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推广孙子文化品牌,提高县在国际市场的文化知名度和影响力。

第三部分主要任务

根据“突破、进军核心、国际交流”三步走战略,县重点实施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内容产业培育、国际交流合作深化三部分主要任务,并在不同阶段侧重发展,首先大力开展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奠定县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支撑;其次以谋略文化为题材,坚持内容为王、科技为酶,重点培育数字内容产业;最后通过国内外孙子文化成果的交流,建立具有影响力的品牌效应,带动县文化产业大繁荣大发展。

一、围绕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文化,迈出产业破题的第一步

树立县“兵圣孙子故里、谋略文化之都”的文化主题形象,首先要全面造景、造势,建设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夯实“孙子故里”的物质基础。同时,大力开展造名片活动,为县文化产业带来人流、物流和品牌知名度,树立“文化”的城市形象。因此,要优先发展文化旅游,重点推进孙子文化展示区、孙子文化旅游区、黄三角区域性特色文化体验区以及宣传推广系统、城市标识系统等文化旅游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为文化产业的后续发展提供最为重要的基础支撑。

(一)打造和曲阜比肩的孙子文化展示区。

以孙子文化旅游区为载体建设孙子文化展示区。以孙子文化内容挖掘为核心,按照世界级建设标准重点推进孙子文化广场及相关建筑群等一系列祭祀、朝圣展示项目的建设,力争树立县“兵圣孙子故里”品牌形象,使其名符其实,打造全球唯一性孙子文化展示区,形成齐鲁大地“一东一西两圣地,一文一武两圣人”发展格局。

1.建设孙子文化广场

孙子文化广场是孙子文化朝圣、祭祀和谋略文化展示的主场地,是孙子文化相关建筑群的物理承载地,是朝圣孙子的名片式地标建筑。广场中心为孙子雕像群,北侧是朝圣祭祀孙子的核心建筑—孙子大殿,西侧是谋略文化展示馆,东侧是孙子生平蜡像馆,形成集朝圣祭祀与谋略文化展示于一体的独特格局,打造全球孙子文化展示的唯一性场所。

2.建设谋略文化展示馆(兵圣宫)

改扩建原兵圣宫为谋略文化展示馆。谋略文化展示馆是以现代数字技术为手段,全天候、专业化、数字化地集中展示谋略文化的国际化展示窗口。谋略文化展示馆通过建设球幕、3D多功能展示厅,引进多媒体、声电光设备等现代高科技手段,运用动漫游戏和电影等各种形式,融合知识性、体验性和互动性于一体,充分展示谋略文化在商业、军事等方面的实践应用,全方位呈现谋略文化精髓。

3.建设孙子大殿(孙武祠)

改迁原孙武祠至孙子文化展示区,扩建为孙子大殿。孙子大殿是朝圣祭祀的重要场所,是祭孙大典等大型活动的主要举办场地。建设祭祀祠堂及祭孙礼器库,朝圣祭祀兵圣孙子。高水准规划设计祭孙大典及孙子文化展演系列活动,促进孙子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建设孙子故里考证资料展示厅,全面展现孙子身世及其里籍考证过程。

4.建设孙子雕像群

孙子雕像群是以雕像的形式立体展现孙子形象及谋略文化,是孙子故里的地标性文化标识。建设孙子巨型雕像、以《孙子兵法》为原型的立体雕像、以著名战例为原型的平面浮雕,实景再现孙子及其谋略文化,着力加强孙子形象推广。

5.建设孙子生平蜡像馆

孙子生平蜡像馆是以人物及其故事为题材的蜡像,立体再现孙子生平的重要窗口。通过塑造孙子及谋略故事为原型的蜡像和实景重现孙子出生、成长、实战的生平,重点重现《孙子兵法》的成书过程,向世人展示孙子在编写这部伟大著作的心路历程和典型故事。建设以国内外案例故事为原型的各种蜡像作品,充分展示谋略文化。

(二)打造黄三角区域性特色文化体验区。

抓住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国家发展战略机遇,建设古色古香、市场活跃、业态丰富、宜游宜购的黄三角区域性特色文化体验区,着重推进特色文化体验街项目,集中展现黄三角地区的特色文化产品、民俗工艺品、文化餐饮以及文艺演出等内容,重点突出县特色,形成市场规模,集聚商气人气,形成黄三角区域性文化体验和消费中心。

1.建设特色文化体验街

以月河路为中心轴,西至月河带状公园西侧商品房,北侧延伸至东营市历史博物馆,东侧扩展至县红旗美术馆,南侧至乐安大街,有效联动博物馆、美术馆、老年大学、文化广场资源,充分利用老城区商业氛围,建设特色文化体验街。特色文化体验街是集特色文化产品、特色餐饮与特色演艺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体验街区,是全方位了解县特色文化资源的重要窗口。特色文化体验街具有独特建筑风格,由商业功能区、基础配套功能区和民俗文化体验功能区三部分组成。

构建商业功能区。建设古齐建筑风格商铺群,集聚和培育一批孙子文化产品和齐笔、剪纸等民俗工艺品生产企业,打造古玩玉器等交易市场,繁荣特色文化市场,提升经济效益,实现县特色文化资源的产业化。

构建基础配套功能区。建设古齐建筑风格酒店群,集聚一批餐饮、住宿等服务企业,完善相关配套服务,促进文化、商贸和旅游的融合发展。

构建民俗文化体验功能区。建设民俗文化演艺馆,集聚、培育和发展一批孙子故事快板讲坛、吕剧和枣木杠子乱弹等特色演艺节目和团体,传承和弘扬县特色文化。

2.建设古齐建筑风格商铺群

古齐建筑风格商铺群以齐国古建筑风格为特点,以县特色文化产品、旅游衍生品、创意产品经营为主体,重建一批地方老字号和具有县特色的新兴文化商铺,大力推动特色文化和商贸的融合发展,培育特色文化和相关商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3.建设古齐建筑风格酒店群

古齐建筑风格酒店群以齐国古建筑风格为特征,以文化餐饮住宿服务为主导,融入古齐文化、民俗文化、生态文化、演艺文化等地方特色文化元素,高水平建设基础配套,拓展和延伸县特色文化产业链。

4.建设民俗文化演艺馆

民俗文化演艺馆是民俗文化展演的重要场所,是全方位了解县民俗文化资源的核心展示平台。民俗文化演艺馆位于特色文化体验街区,通过集聚一批民俗文化演艺专业人才,传承和保护民俗文化资源。打造一批民俗文化演艺精品,树立一批全国范围内的民俗文化品牌,扩大民俗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打造世界知名的孙子文化旅游区。

以谋略文化为内容灵魂植入孙子文化旅游区中,提升孙子文化旅游区文化内涵,最终打造成为世界知名的文化旅游功能区。

1.推进内容提升工程

依托孙子文化研究与培训基地,创新机制,联动发展,推动孙子文化内容研究成果转化,将孙子文化内容灵魂全面植入孙子文化旅游区建设,打造集文化体验、文化教育、娱乐休闲于一体的孙子文化旅游区,大幅提升孙子文化旅游区文化内涵。

2.打造孙子文化实景演出

以谋略文化、孙子生平为主要内容,利用水幕影像、动画制作、电脑激光、球幕4D等现代科技手段,融入谋略文化经典案例与故事,设计大型水上实景驻场演出—《孙子》,打造县特色文化名片。

(四)构建一套高端、全面的宣传推广系统。

以推广孙子文化、提升县品牌形象为着力点,建设一整套高端、全面的宣传推广系统,着力树立县“兵圣孙子故里,谋略文化之都”主题形象。

1.打造电视宣传片

以孙子及其谋略文化为题材,制作能在央视平台播出的高水准宣传片,着力还原孙子生平事迹,探究《孙子兵法》成书过程,大力提升县及孙子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2.打造户外数字广告

利用先进的数字化手段,在城市入口、中心广场、车站、码头等场所设置大型户外数字广告,强化面向公众的孙子文化宣传。当地电视台要着力打造一档有收视率、能够交流、反映地方文化的名牌栏目。

3.开发移动数字宣传工具

积极开发具有特色的免费手机报、公交、出租、楼宇等移动数字宣传工具,拓宽宣传推介渠道,大力促进孙子文化和谋略文化的宣传推广。

(五)构建一套鲜明、完整的城市标识系统。

通过建设一整套鲜明、完整的城市标识系统,加强县文化氛围建设,实现孙子故里的符号化和名片化,树立县新形象,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

1.创建县形象LOGO

构建一个能够体现县“兵圣孙子故里、谋略文化之都”主题形象的形象LOGO,强化孙子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的形成,实现县“孙子故里”的名片化。

2.构建街道标识符号系统

构建一套以孙子文化和谋略文化为内容灵魂的街道标识符号系统,充分体现孙子故里、谋略之都的鲜明文化特色,树立“文化”新形象。

3.构建公园标识符号系统

构建一套植入孙子文化内容的公园标识符号系统,以各种类型的指示性标牌和介绍性标牌为载体,全面提升公园文化内涵。

二、围绕数字内容产业培育,打造创意,夯实产业发展的第二步

要实现县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县的支柱性产业,仅靠文化旅游业是很难支撑的,需要培育一批蕴含谋略文化底蕴、具备核心竞争力的数字内容产业,拓展和延伸文化旅游,构筑文化产业发展的内核支撑,打造创意形象。因此,要以建设产业园区孵化集聚为切入点,引导现有工业企业转型,打造数字内容产业集群,形成县文化产业真正的吸引力、凝聚力。

(一)培育数字内容产业集群。

以孙子文化、谋略文化为核心和主题,设立专项扶持基金,优化财税、金融、人才等扶持政策,培养引进文化科技复合型人才,着力建设数字内容产业集群,培育发展大型数字内容企业集团。

1.培育数字出版企业群

培育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大型数字出版企业,鼓励、支持以互联网、移动通信网和数字电视网为主要载体的图书、报纸、期刊、数据库以及电子书等各种数字产品的开发、制作、出版和销售,推动孙子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完善数字图书馆模式、原创网络文学出版模式、手机阅读模式、手持阅读终端移动阅读模式以及目前正在开发的电子书包和云出版模式等运营模式,形成从内容提供、平台建设到终端服务的完整产业链条。到2015年,初步形成数字出版产业集群,吸引一批大型数字出版企业入驻。到2020年,全面打通数字出版全产业链,建成数字出版基地,实现数字出版产业收入额在整个出版业中占比一半以上。

2.培育动漫游戏企业群

大力扶持培育一批发展起点高、企业实力强、作品质量好的动漫游戏企业,着力开发新媒体动漫、动漫衍生品、动漫舞台剧、影视动画、游戏产品等动漫模块,打造动漫企业集聚群。深入挖掘孙子文化和谋略文化内涵灵魂,充分运用动漫游戏产业战略性和前瞻性的核心技术,打造一批原创性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动漫游戏精品。到2015年,初步形成动漫游戏产业集群,培育出一批具有国际知名度和全国影响力的大型动漫游戏企业。到2020年,形成以动漫游戏产业基地为中心、市场主体多元、动漫游戏产业链成熟的完整产业体系。

3.培育移动互联网内容企业群

吸引集聚一批全国乃至世界知名的移动互联网内容企业,大力发展以孙子文化和谋略文化为内容的新兴文化产业。加速研发和利用移动通信、互联网、云计算等关键技术,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孙子文化数字产品。到2015年,聚集一批国内领先的大型移动互联网内容企业,初步形成新兴文化产业集群。到2020年,攻克一批关键技术,建成移动互联网内容产业基地,形成以谋略文化为核心、以移动互联网内容为重点,以新兴文化产业为主线的完整产业链。

(二)引导现有工业企业转型。

以“兵圣孙子故里、谋略文化之都”主题定位为着力点,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引导和扶持华泰集团、西水集团等龙头企业率先向文化产业拓展,集中发展以孙子文化和谋略文化为核心的文化产业,切实发挥工业企业雄厚经济实力,推动县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1.规划先行引导转型方向

立足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制定总体产业规划,以“兵圣孙子故里、谋略文化之都”为主题定位,引导拥有雄厚经济实力的工业企业明确发展方向,重点培育以孙子文化和谋略文化为核心内容的各业态。

2.扶持政策降低转型成本

完善政策保障机制,加大财政、金融、用地等各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对工业企业发展文化产业项目实行税收优惠、项目补贴和贷款贴息等优惠政策,降低工业企业转型成本,增强工业企业对投资文化产业的吸引力。

3.物理空间集聚转型企业

大力推动工业企业以县特色文化资源为内容的文化产业项目的集聚,形成产业集聚区,完善投融资平台、创业孵化等功能,为工业企业发展孙子文化和谋略文化提供很好的空间载体。

(三)建设产业孵化集聚园区

以谋略文化为内容,建设以新兴业态为主导、以公共服务为重点、以产业链延伸和拓宽为特色的县数字内容产业园区,孵化集聚数字内容企业,最终打造成为县数字文化产业增长极。

1.构建数字内容产业公共服务平台

着力建设县数字内容产业园区的公共服务平台,完善信息、技术、人才、交易、融资等公共服务,培育和发展特色文化产品交易、人才培训、风险投资、服务等各类中介服务机构,充分整合各种资源,为以谋略文化为核心的数字内容产业发展奠定基础支撑。

2.构建数字内容企业孵化器

构建成熟的数字内容企业孵化器,完善产业集聚平台、成果转化平台、行业交流平台、投资融资平台等孵化平台,为数字内容企业的培育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和条件,大力推动以谋略文化为核心的数字内容企业的孵化集聚。

3.构建数字出版中心和数字传媒中心

建设数字出版中心,着力构建辐射全国的集版权、发行、支付平台和服务模式于一体的数字出版体系。建设数字传媒中心,充分运用虚拟现实、影视特技等数字媒体核心技术,培育引进文化与科技复合型人才,着力促进孙子文化和谋略文化推广。

三、围绕谋略文化国际交流,打造国际,实现文化繁荣的第三步

建设“谋略文化之都”,既要发展文化旅游带来人流物流和知名度,又要培育数字内容产业提供内容素材和核心产品,更要通过谋略文化的国内外交流与合作,加强特色文化对外宣传,带动全县整体文化大繁荣大发展。

(一)加速国外孙子文化成果引进

重点引进国外孙子文化的研究成果和优秀企业的孙子文化实践成果,积极加强与国内孙子文化成果的深度融合,最终打造成为全球孙子文化成果聚集地。

1.引进孙子文化研究成果

依托国际孙氏宗亲会,积聚世界知名孙子文化专家、学者,着重挖掘孙子及其谋略文化研究的精品,大力推动与国内包括县在内的孙子文化研究的深度融合,全方位准确把握孙子文化内涵。

2.引进国外优秀企业的孙子文化实践成果

定期举办国际论坛或大型企业文化交流会议,邀请国际成功企业家,分享运用孙子文化指导企业经营管理的卓越成就,大幅提升孙子文化在经济领域的应用能力。

(二)推动县特色文化品牌走出去

着力提升品牌节庆活动文化内涵和产品支撑,并以国际标准建设文化交流区,最终打造成为孙子文化、特色产品走出去的重要平台。

1.塑造特色孙子文化节庆品牌

提升“中国•孙子国际文化旅游节”文化内涵,丰富文化节活动内容,办好文化节现有歌舞表演、孙子国际论坛,开辟拓展文化节全球谋略大赛等高端、长期活动项目,大力举办国内外孙子研究成果的新闻会和成果交流会等,全面提升文化节影响力。

2.打造“轮胎会展”品牌

充分发挥展会交易功能,完善会展配套服务,培育一批善策划、会运作、服务优的品牌会展公司,不断提升现有轮胎展会的知名度。注重会展策划、施工设计、展览搭建等各个环节的培育发展,完善会展产业链,推动县现代服务业发展,打造国内国际领先轮胎展品牌。

3.建设国际文化交流区

建设具有国际标准、规模宏大、内容丰富的国际文化交流区,以新兴文化产业为主导业态,集文化会议、展览、演艺、产业集聚、企业孵化等功能于一体,推动县文化产业高端化、集群化、跨越式发展。通过建设县文化会展中心,以现代高科技手段,全天候、数字化的展示县特色文化资源。其中建设孙子文化数字化展览馆,立体呈现孙子文化精髓;建设孙子文献中心,健全孙子文献保护机制,传承和保护孙子文化资源;建设高端会议中心,加强县特色文化国际交流;构建县特色文化展览馆,充分展现县特色文化资源及特色文化产品,大力推进文化产品的规模化交易。通过建设县奥体中心,引进国际先进的灯光、音响等多媒体技术手段,高水平承办大型孙子乐舞演出、孙子文化晚会等系列活动,充分展现孙子文化内涵。通过建设县文化传媒大厦,推进县文化产业孵化器、县文化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县文化传媒中心、县数字出版中心、县文化产业网上交易平台以及县文化产业金融服务中心等项目,促进文化产业高端化、规模化发展,大幅提升县文化产业竞争力。

(三)加强孙子文化培训

重新规划孙子学院,打造成为学习孙子文化和谋略文化的全球总部。建设孙子文化研究与培训基地,打造县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容素材库。通过孙子文化和谋略文化的全方位培训学习,提高其应用性和世界影响力。

1.重新规划设计孙子学院

着力解决现有孙子学院重硬件轻软件,有实体无管理,重眼前缺规划等问题,重新规划设计孙子学院。以党政干部、企业家、军事干部为主要对象,打造全球谋略文化和孙子兵法培训总部。以体验式学习为核心特征,推动梅花拳、齐笔、书画等县特色文化,融入孙子文化培训体系,以开放式学习为重点,与苏州等地联合打造孙子文化游学项目。

2.创建孙子文化研究与培训基地

以普通群众、企业员工为主要对象,开展普惠型和公益型培训,构筑孙子文化培训中心和企业文化展示中心。加速开发、推广孙子文化培训教材和乡土教材,建成孙子文化培训智库,并为文化产业提供丰富的内容素材,带动县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四)统筹其他文化全面发展

1.打造古齐文化

全力建设柏寝台综合开发项目,打造再现春秋战国时期齐桓公会盟诸侯的大型建筑群,重现齐国后花园的繁荣场景。深入开发乐安古城再现项目,大力修复保护古城墙、护城河等乐安古城遗址,着力重现明清时乐安八大景观公署槐荫、朝宗月色、农亭春雨、淄河晚钓、儿冢秋烟、齐盟霸台、北海晴波、西关烟市。建设乐安古城历史博物馆,以齐国古建筑风格为特点,通过沙盘、泥塑以及电影电视等方式全方位展示作为“兵圣孙子故里”物理承载地和历史承载地的乐安古城。对古河道进行改造,以此连接柏寝台综合开发项目和乐安古城再现项目,捆绑打造古齐文化集聚区。开发制造地方特色旅游文化产品。完善各大景点基础配套设施,引入高端科学技术,打造历史古景数字化工程,形成古齐文化繁荣创新格局。

2.打造红色文化

进一步开发中共刘集支部旧址,复原红色原迹,运用蜡像模拟部分革命事迹原景,再现当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环境及革命先烈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统筹建设延集支部和中共清河地委旧址,开办红色课堂,以现代数字技术手段全景再现红色文化,增加互动体验,打造成县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建设张太恒上将纪念馆,结合原先展出的200余幅照片,制做数字化3D宣传视频,生动再现共和国上将的成长历程。重建吕致斋故居,复原革命特色,陈列目前所存革命遗物。作为新一时期革命教育的核心载体承担区域内各种红色爱国活动。

3.打造吕剧文化

以打造吕剧之乡为目标,完善吕剧演艺中心,着力建设“吕剧文化艺术节”品牌,大力举办省内外吕剧名家的经典曲目演出以及吕剧戏迷的票友大赛,做大做强吕剧演艺产业。积极推进吕剧团转企改制,创新管理制度、分配制度以及演艺人才选拔机制和培训方式,形成吕剧文化发展的活力机制。推动吕剧文化与现代数字技术手段的结合,大力开发动漫舞台剧、吕剧实景演出、多媒体产品等新兴吕剧文化业态。建设吕剧博物馆,完善吕剧文化历史文献,全方位复原吕剧发展演变过程,健全吕剧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机制。建设县吕剧艺术研究中心,集聚戏曲、民俗文化相关领域研究专家,挖掘吕剧文化底蕴,弘扬传承吕剧文化。创新多元化投资渠道,设立吕剧发展基金,打造吕剧文化传承基地。

4.开发生态文化

融入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经验,重点推进武圣府文化产业园、丁庄镇翰海一日游、浩丰湖生态旅游区、大码头镇食用菌采摘基地、稻庄镇草莓采摘园、李鹊镇园林集聚园、特色花卉观赏等生态文化组团项目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化生态创意农业,提升现代农业,促进可持续发展,打造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

5.开发娱乐文化

依托县传统传媒产业与现代科学技术,通过实现跨媒体、跨行业发展,培育影视制作龙头企业,提升影视传媒业竞争力。做大做强县展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重点推进广电系统体制改革工作。全力打造新天地国际影城等项目,百富娱乐文化消费,拓展和延伸文化产业链,提升县文化产业吸引力和竞争力。

6.提升文化装备制造业

引进国际先进的立式连续蒸煮技术、高得率制浆设备等制浆技术和设备以及超级亚光、高速纸机等造纸机械设备,改造升级传统的造纸装备制造业,推动华泰集团跨越式、高端化发展。运用现代先进技术改造齐笔生产过程,丰富产品形态,提升传统的齐笔装备制造业。

总之,县发展文化产业的路径是:全面实施“突破、进军核心、国际交流”三步走战略,建设文化,完善文化旅游硬件设施,树立县新形象;建设创意,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提供县特色文化核心产品;建设国际,打好打响孙子文化品牌,反哺县“兵圣孙子故里、谋略文化之都”主题形象,最终打造成为“世界文化创意城市”。

第四部分空间布局

县文化产业应积极主动融入半岛蓝色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和东营市的建设大局,立足于建设“兵圣孙子故里、谋略文化之都”,按照“两核一环两带”的产业发展布局,优先发展文化旅游重点环,全力建设数字内容核心区和国际交流核心区,主动推进文化制造助推带、生态文化带发展,推动县文化产业与经济、社会、区域联动协调发展。

一、文化旅游重点环

以孙子文化展示区为中心,以环状分布为空间结构,主要布局特色文化体验区和孙子文化旅游区。重点建设孙子文化广场、谋略文化展示馆(兵圣宫)、孙子大殿(孙武祠)、孙子雕像群、孙子生平蜡像馆以及特色文化体验街、古齐建筑风格商铺群、古齐建筑风格酒店群、民俗文化演艺馆,并推进内容提升工程及孙子文化实景演出,着力发展以孙子文化展示、特色文化体验和孙子文化旅游为核心的文化旅游业,将文化旅游重点环打造成为县文化旅游核心区。

二、数字内容核心区

位于孙武湖西侧,主要布局县数字内容产业园。重点建设数字内容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数字内容企业孵化器、数字出版中心和数字传媒中心,着力发展数字内容产业,将数字内容核心区打造成为引领县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引擎,推动县文化产业高端化、集群化发展。

三、国际交流核心区

位于孙武湖西侧,主要布局县文化交流集聚区。重点建设县文化会展中心、县奥体中心、县文化传媒大厦、孙子学院和孙子文化研究与培训基地,着力推进以孙子文化和谋略文化为核心的县特色文化的国内外交流与合作,将国际交流核心区打造成为县特色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四、文化制造助推带

由稻庄镇和大王镇组成。重点引导华泰集团、西水集团、盛泰集团等产业转型,建设纸文化博物馆、轮胎体验馆等工业游项目,并力争将东营中齐文化用品有限公司打造成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着力推进传统产业向文化产业进军、拓展,将文化制造助推带打造成为县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助推器。

五、生态文化带

构建由稻庄镇、丁庄镇、大码头镇、陈官乡等组成的生态文化带,重点推进稻庄镇草莓采摘项目,陈官乡浩丰湖生态旅游区项目,丁庄镇河海一日游项目,大码头镇食用菌采摘体验项目等,着力发展创意农业,将生态文化带打造成为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

第五部分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推进产业建设

县委宣传部牵头组建县文化产业发展投资集团,负责各重点文化产业项目的招商、建设、管理、运营和监督等具体实施工作。投资集团逐步下设兵圣孙武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文投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县文化演艺有限公司、县孙子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县孙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县孙子文化会展中心有限公司、县孙子文化创意研究中心,分别从事旅游宣传、文化资产管理运营、文化演艺传播事业、文化旅游项目开发业务、品牌建设维护业务、组织节庆会展及内容创意创作等,逐步形成以县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为统领,以县文化产业发展投资集团各分公司为核心的文化产业建设与发展主体。

二、落实专项资金,引导产业培育

坚持把文化产业纳入县财政资金扶持重点领域,把文化产业重大项目建设纳入每年县重点项目总体安排,设立每年1000万元的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引导文化产业培育。完善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和使用、考核机制,由县委宣传部负责专项资金管理,县财政局、县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负责对专项资金的使用进行考核和监管。放宽经营性文化领域的投资管制和市场准入条件,引导各类社会资本投资文化领域,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和融资方式多样化,充分发挥1000万元专项资金的杠杆作用。明确产业体系培育的方向,引导重点产业的培育和形成,以项目补贴、奖励、贷款贴息、配套资助等优惠政策吸引扶持雄厚经济实力的工业企业投资本地文化产业,防止本地社会资金外流。

三、出台扶持政策,引导工企转型

针对工业企业,要创新土地、人才、财税、金融政策,创新土地管理政策,以减少土地租金、暂不征收土地收益、鼓励国有划拨建设用地兴办文化产业等方式,引导工业企业投资建设文化产业项目。完善人才政策,建立文化产业人才服务中心,促进文化产业领军、复合型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强化财税政策,设立专项资金、加大财政扶持力度,设立转型引导基金等途径,激励传统工业企业转型。优化金融政策,积极倡导鼓励担保和再担保机构大力开发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贷款担保业务品种,建立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服务体系,为转型后的工业企业提供资金保障。结合黄蓝经济区两大战略规划,充分利用其扶持政策和优惠政策,做大做强工业企业的文化产业项目。

四、完善公共平台,扶持企业成长

全力建设文化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完善信息、技术、人才、交易、创业孵化、融资等公共服务,降低企业创业成本,提升企业运营效率,吸引其他地区企业入驻,促进企业健康成长。依托文化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加快行业协会建设,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沟通、协调、自律与助推作用。加强政府、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培育和发展项目推介、商业经济、人才培训、风险投资、服务等各类中介服务机构,逐步形成以市场化为方向,以公共服务平台为支撑,各类中介、服务机构和行业协会为主体的文化产业服务体系。

五、搭建招商平台,借助外力发展

建设县文化产业招商平台,设立招商路径和招商路线图,吸引外部资本进入县投资文化产业。坚持“非禁即入”原则,以大项目招商、楼宇招商、地块招商、产业链招商等形式,重点加大对知名企业、规模企业、品牌活动的引进力度。创立专业刊物和网站平台,定期编制和全县文化产业年度发展报告;创设文化创意活动周,文化产业高峰论坛,扩大对外宣传。提供专业交流平台,加强与北京、上海等文化产业发达地区的合作交流,吸引外部资金、技术和人才的支持。

数字文化培训范文第2篇

【关键词】数字化转型;卷烟商业企业;营销队伍转型

烟草行业在我国有着十分悠久的发展历史,无论是从卷烟生产还是从消费层面看,烟草企业作为国家十分重要的税源大户,对于未来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产生较大影响。但是在这样的整体背景下也需要意识到烟草整体竞争力较低,没有形成良好品牌效应,容易受到国际卷烟市场的巨大冲击。面对着严峻的市场竞争局面,烟草行业提出了“136、345”品牌高质量发展目标,如果想要保证自身品牌发展战略得以顺利实施,良好的营销人才队伍建设显得尤为关键。另外,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企业数字化转型要求对于卷烟商业企业营销队伍建设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应探索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卷烟商业企业营销队伍转型的对策与建议。

一、卷烟商业企业营销队伍存在的问题

(一)营销人员缺乏团队意识。对于企业而言,如果想要实现长远发展,除了要具有明确的发展战略,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环境也是十分关键的。但是从很多卷烟商业企业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在企业内部并没有形成良好团队意识,企业营销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没有形成良好的信息交流与互动机制,导致信息在传递过程当中出现了一定偏差,对于企业战略顺利实施容易产生消极影响。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营销人员与其他部门工作人员也没有形成良好的团队意识,彼此之间缺乏密切配合思想,使得企业不同部门处于完全独立状态,也导致企业自身竞争力无法有效发挥。

(二)组织结构僵化。从当前很多卷烟商业企业的实际情况看,从省级营销部门一直到末端区县级营销部门之间的管理层次大概有4~5层,属于一种比较典型的金字塔式组织架构。在国家经济飞速发展的整体背景下,企业内部的各项业务和环节、部门与部门之间的管理协调关系也变得更加的复杂,这就导致了传统的直线型组织结构,无法满足很多商业企业今后实际发展需求,也导致企业今后的营销工作开展容易受到严重影响。从其表现上看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由于机构的叠加,导致整个管理的链条相对来说比较长,信息传递渠道不畅通,无论是从管理还是从运作的层面上看,都存在着较多问题。二是信息处理整体反应比较迟钝,无法对问题进行第一时间处理,信息向上过滤多层而且出现了失真情况,决策向下传递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三是由于组织管理职能存在着多层次多部门一系列缺点,导致层次间、部门间的协调变得十分复杂,企业内部管理费用增高,管理水平以及管理效率降低。

(三)数字化营销人才储备不足。近年来,烟草行业人才队伍处于饱和状态,在引进人才方面较为保守,在招聘时人才需求数量有限,因此大多数卷烟商业企业面临着数字化营销专业人才缺乏的问题。一些企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不断扩大规模,也聘请了很多专业化营销人才,为企业数字化营销注入了全新动力,但是对于之前企业已有营销人才的重视程度却不理想,忽视培训的重要性,这种情况就会造成诸多环节出现了相互脱节情况。所以,从企业可持续发展层面入手,必须要加大对原有人才加大培训力度,对于这部分工作人员来说,了解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对自身专业知识也比较熟悉,如果能够获得较为良好的培训机会,那么就会在最短时间内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核心力量,为企业作出更多贡献。

(四)营销人才素质有待提高。进入到21世纪以来,不同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逐渐转化成为了对人才的竞争,这点在卷烟商业企业当中也同样存在,很多工作在开展过程中都需要很多专业化知识,因此从企业角度看,如果想要顺利实现转型,关键所在就是要配置掌握专业化知识的人才,能够对营销数据进行科学分析。然而从整个市场发展角度看,此类人才所占比重较少,在所有人员构成当中,所占比重最大的是销售专业,但其中能够熟练掌握数字化应用技术的人才则少之又少。许多卷烟商业企业目前都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必须要配置足够多的数字化营销专业人才,然而从很多企业实际情况,已有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很难能够满足企业发展脚步,无法构建出较为合理的人才培养机制,所以很多卷烟商业企业营销专业人才流动性较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司业务的开展。

二、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卷烟商业企业营销队伍转型对策

(一)强化营销人员团队意识。对于卷烟商业企业而言,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关键所在就是要尽可能形成属于自身的企业文化,传统企业所存在的很多弊端不但会导致企业数字化转型受到消极影响,同时对于企业内部员工作用发挥也会受到消极影响,所以卷烟商业企业必须要构建出一个能够与数字化发展相契合的全新企业文化,不断提升企业内部工作人员的团队意识,保证企业内部营销人员可以有足够的归属感。其次,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企业内部营销团队中的工作人员所掌握的数据也存在一定差异性,如果想要保证此类数据真正发挥自身的价值,关键所在就是应当构建出一个较为完善的数据化共享平台,不断提升营销人员的整体团队意识,在需要时对数据进行合理的优化与共享,保证数据的价值得以充分发挥。另外,对于卷烟商业企业而言,在开展数字化营销的过程中应当始终将关注重点放在客户层面,不但提升营销人员工作热情,为客户提供最为科学的数字化服务。而从另外角度看,必须要给予员工高度的关注,积极鼓励团队当中的成员能够尽可能为企业着想,积极主动学习先进的数字化营销知识,这种做法一方面能够提升工作人员的技术含量,与此同时对于提升企业内部的整体经营水平也会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另外,企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还需要将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充分结合在一起,将与数字化营销转型的相关知识纳入到考核体系当中,对员工的实际掌握情况进行评价,尽可能提高员工的学习与工作积极性。

(二)打破僵化的组织结构。从目前很多企业的实际组织架构角度看,属于比较典型的直线型结构,虽然这种结构有助于提升信息传递效率与准确度,但是也会造成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受到消极影响。所以从卷烟商业企业自身的角度看,必须要对传统组织架构进行合理完善,不断进行创新。这种做法可以提升组织架构的灵活性,更好地适应数字化转型的实际要求。在对组织结构进行优化过程中,也应当充分考虑信息传递的时效性与质量,要采取合理措施保证组织结构能够与数据化时代相契合,发挥数据价值,提高数据利用效率与利用质量。

(三)建立人才梯队储备。从卷烟商业企业的实际层面看,一方面要结合实际情况对已有的人才加以科学优化配置,同时还应当在企业内部构建出一个科学完善的竞争上岗机制,要将企业营销团队当中业绩差、学习积极性低的人员淘汰掉,并在此基础上向企业输送一系列的数字化营销人才,这对于企业今后数字化转型也会起到积极帮助作用。另外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进程中,还需要结合实际需求构建出一个较为完善的具有层次的数字化营销人才管理模式,在开展日常工作过程中应当始终坚持专业化、信息化等一系列原则,保证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进程中不会出现人才断层问题。(四)加强综合培训,提升人才素质。为了能够满足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实际需求,必须要采取促使合理提升企业内部营销人才的整体素质,企业应当加大对人才的培训力度,从思想、职业道德多个角度入手积极有效开展教育工作,形成较为合理的数字化培训机制。企业要对内部已有营销人才情况进行调研,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这种方式对于提升培训质量有积极作用,使得企业内部数字化营销水平可以得到不断提升。在开展培训过程中,要始终关注数字化营销相关内容的渗透,要保证营销人员可以将数字化知识与营销知识充分结合在一起,并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

(五)加强品牌文化渗透,加快营销的转型升级。完善的品牌内容不但可以提升卷烟自身的溢价能力以及市场竞争力,同时还可以最大程度上提升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在开展营销的过程中要保证品牌文化能够得以不断渗透。1.深化工商协同。要加大与其他商业公司的合作力度,将关注重点集中在品牌文化建设、品牌文化彰显、品牌布局优化等等,积极获取商业在自有品牌的新品引入以及品牌培育方面的政策支持,最大程度上挖掘潜在的渠道资源,并将其转化成为市场资源,为后期品牌培育营造出良好的环境。另外,还需要继续深化协同工作,从产品投放、客户经理培训、客户忠诚度提升、消费者引导等各个方面传达出烟草公司的文化内容,将品牌文化与品牌培育方案有效融合在一起,坚持协作共赢原则,将政策支持最终转变成为销售额。2.加大消费引导力度。要对目前已有的营销手段进行不断优化,将线上引导与线下引导充分结合在一起。在开展线上引导过程中要将微信公众号平台作为载体,使用数据形成本企业的影响力,利用粉丝调研、零售户走访以及专家智库协助等多样化方式,不断提升自身品牌的质病毒,提升品牌认知。而在线下引导的过程中,要在目前已有实体店陈设、展览等方式基础上,适当与婚礼酒店、婚庆公司、景区酒店等机构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实现对婚庆市场、团购市场、礼品市场以及旅游市场的消费引导,最大程度上满足消费者个性化以及特殊性的实际要求,使得自身产品销售额的不断增多。

三、结语

本文在进行研究过程中主要对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卷烟商业营销队伍转型的相关问题进行了针对性分析。在进行分析过程中分析了卷烟商业企业营销队伍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营销人员缺乏团队意识、组织结构僵化、数字化营销人才储备不足以及营销人才素质不到位。并提出了几点建议对策主要包括强化营销人员团队意识、打破僵化的组织结构、建立人才梯队储备以及加强综合培训,提升人才素质,希望能够为卷烟商业企业营销队伍转型起到积极帮助作用。

【参考文献】

[1]梁晓庆,秦玉化,刘蔚林.基于市场化取向改革的卷烟营销队伍职能转型的探索和实践[J].中国市场,2021,4(8):129~130,153

[2]朱晓楠,屈豪,唐淑娥,杨天寿.县级烟草公司营销队伍职能转型的SWOT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0,23(18):157~159

数字文化培训范文第3篇

一、数字化的企业

张瑞敏曾经说过一句话,“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能够在数字化时代存活并生长的企业一定是数字化的,从近年来大量涌现的颠覆传统行业的数字化企业就可以得到验证(如图1所示)。这些企业颠覆传统行业而风光无限的制胜法宝无一不是背后的数字化。IBM经研究后认为,一个数字化的企业应该包括三个元素:数字化企业后台、数字化业务前端、数字化的基础能力。1.数字化企业后台数字化后台即以端到端的视角重塑企业,借助IT将其固化,包括数字化流程和数字化管理,目的是通过整合管理以提升运营的效率。从供应链的流程来看,从产生一个采购需求开始,经过寻找供应商、与供应商建立一种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下单到与供应商结算形成一个闭环系统。这样一个端到端的流程,如果没有借助IT将其固化的话,这其实是非常复杂的。2.数字化业务前端数字化业务前端即重新定义客户、友商、伙伴与企业之间的联系,旨在通过客户体验和重构生态来更好地创造价值。手段则是依靠目前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如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和区块链等,这些技术本身就可以作为一种生产力,改造和重塑企业产品/服务及其承载工具,如生产流水线等。3.数字化的基础能力无论是数字化后台还是数字化业务前端都需要数字化的基础能力来支撑。人力资源管理能力又是企业数字化基础能力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二、3E为中心、3D为抓手

Efficiency指效率,Experience指体验,Engage指企业与员工之间建立的强烈的情感连接,类似于管理学中心理契约的说法。数字化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应该围绕这三个E展开。三个D包括DigitalHR即数字化的人才、DigitalHRM数字化的人力资源管理、DigitalWorkplace数字化的工作场所。人力资源管理要以人为本,其实就是以员工的体验为本。因此,在三个E中,体验是最重要的,即如何用先进和前沿的数字化技术改造企业与员工的交互方式、员工与工作的交互方式,给员工带来更好的工作体验。IBM人力资源高级副总裁DianeGherso女士认为,未来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已经不应该仅是专家型的人才,还要是员工和管理者体验的监护者。

1.数字化的人才

数字化的人才指由数字化的工具和资产武装起来的具有数字化意识的员工。数字化意识解决员工“心”的问题,即员工应该具备用数字化工作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习惯。数字化的资产解决员工“脑”的问题,即企业应该为员工提供一个集合了大量前沿信息和最佳实践经验的数据后台,这样员工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带着强大的数字化大脑在工作。例如IBM的员工常常会说一句话:IBM的后台中只有我想不到的东西,没有我找不到的东西。因为IBM有一个数据和功能都非常强大的后台信息库,存储了数量和质量都惊人的涵盖人力资源、财务、销售等方面的信息资产,IBM的员工可以非常方便、快速地查找到这些信息,这意味着当员工面对客户时,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集合了四十万人智慧的大平台,其战斗力可想而知。数字化工具解决的是员工“手”的问题,即企业应该为员工提供类似电脑、手机的终端设备,方便其抽取后台的信息和知识。手、脑、心全方位数字化,才是数字化的人才。“手”的数字化应该是最简单和最容易实现的,“脑”的数字化是最难的,因为这需要企业具备很强的知识管理能力,“心”的数字化是最慢的,需要企业长期培养和渗透。

2.数字化的人力资源管理

数字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包括两个层面。一个是员工信息的数字化,这并不是指纸质档案转换为电子档案那么简单,员工信息的数字化是为了更好地预测工作行为和未来绩效。例如,IBM员工信息系统中的档案,不是以人为单位,而且以人的技能为单位。系统里不只是员工的学历、出生年月、工作履历等常见信息,而是员工的角色以及与每个角色相关的技能。另外,对层级较高的核心人才,系统中还存储如大五人格等三四十个特质类指标。借用现在比较流行的“数字孪生组织”的说法,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第一个层面的工作就是要在企业建立“数字孪生员工”。有了数字孪生员工,企业就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监测和分析员工的日常行为表现,预测员工未来的绩效与离职倾向。另一个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招聘、培训、考核、薪酬以及员工的职业发展等工作流程的数字化。例如,IBM的培训有82%是线上培训。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线上培训是成本低、效果差的代名词,但是IBM的线上培训效果却比线下好,究其原因有三点:第一,线上培训讲师都是重量级大师,保证了线上培训内容的质量和价值;第二,大师的课程结束后,并不是原封不动地到培训平台,而是经过后期精心剪辑做成多个小课程单元,使在线学员可以碎片化学习;第三,每一个小课程单元都经过再设计,制作成内容好、形式佳、互动性好的线上课程,大大提升了在线学习者的体验与效果。

3.数字化的工作场所

数字化的工作场所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物理环境,如办公室的设计、墙壁上的张贴、相邻工位的间隔等。对知识型员工而言,物理环境应该以场景员工合一、鼓励开放交流、促进无缝协同为目标,如谷歌允许员工自行设计办公室,设置鼓励员工随时写下想法的涂鸦墙等。二是工作本身,包括员工与工作、员工与流程、员工与信息的连接方式,以及员工在工作中用到的工具和装备。例如,在IBM的员工中,有50%以上是没有固定工位的移动员工,常年出差在外或在家办公。这些员工仍能高效工作的原因就是各种终端都装了办公软件与工具,直接与IBM的系统后台连接,员工可以很方便地处理流程和上级推送的任务、便捷地访问后台知识库、轻松地完成出差申请与费用报销等。三是公司社群,亦即员工与同事之间的连接。组织行为学把企业内部分为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其实这两种组织都是社群,目的是把以个体形式存在的员工连接起来形成相互协同的强大组织。二十年前,企业内部的社群更多通过行政命令和人际交往形成,交易成本高,投入产出比低。在数字化时代,企业应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利用数字技术重构员工之间的“协同网络”,进而言之,是如何利用数字技术通过“做多连接、做大管道、做优通路、做丰内容”来重塑组织自身。做多连接,就是把员工和更多的员工便捷地连接起来;做大管道,就是让每个链条上的信息通量更多更快;做优通路,就是能让员工和员工直连的,不应通过第三方来中转;做丰内容,就是让各个链条上跑的信息更加多元化且更有价值。IBM内部的“协同网络”有三种形态:第一种是正式组织,主要靠数字化的流程和规则来维系;第二种是由数字技术赋能的非正式组织,更多围绕某一主题如项目管理、数字化转型、集成产品开发、客户关系管理等而建立;第三种是由人际关系或熟人社会所形成的非正式组织,这种组织更多靠文化去影响。前两种组织,IBM都借助了数字化技术——除了微信群组具有的功能之外,还有博客、论坛、知识分享、专家寻找等功能。数字化工作场所中的同事关系应该是在简单、自由的前提下让员工有更多维的连接。IBM的企业文化鼓励多元,同事关系平等、简单,同时IBM又有很多不同类型的网络社区,员工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创造和参加不同的社区,在社区里实现同事间自由的交流。IBM有50%以上的员工是移动办公的,这些员工能高效工作且认同IBM企业文化的第二条原因,就是有数字化赋能的强大社群。总之,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转型当以3E即效率、体验和关系为中心,以3D即数字化人才、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和数字化工作场所为抓手,通过自身的数字化转型,打造数字孪生组织以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3E和3D之间的关系,即数字化工作场所更侧重员工体验,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更侧重增进人企关系,即员工与企业之间的情感连结,而数字化人才则更侧重效率,亦即企业层面的价值创造。

三、IBM的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转型

数字文化培训范文第4篇

大力推进社区教育工作,提升社区居民整体素质。按照市委市政府大力推进民生幸福工程的总体要求,加强统筹协调,开展多层次、多内容、多形式的教育培训活动。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广泛开展社区教育,大力推进农村成人教育,加快发展老年教育,努力建设学习型社会。抓好面广量大、社区居民普遍欢迎的各类短期培训活动。常年开展各类从业人员继续教育,老年人社会文化活动、弱势人群生存技能培训、青少年校外素质教育等。积极开展时事政策、法律法规、公民道德、知识技能、文化艺术、卫生保健、科普常识、安全生产等方面的教育培训活动。紧紧围绕社区建设和社区居民的教育培训需求,加强培训课程和教材建设,推进社区教育理论研究,丰富和拓展培训内容,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满足居民学习提高和修身益智需求。创新培训方式,吸引社区居民广泛参与,逐步提高社区居民的参与率。

积极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建立较高水平农村人才队伍。以加快推进我市农业现代化为目标,继续组织实施农村人才工程、现代农民教育培训工程,着力培育一批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高素质农村人才队伍,全面提升农民综合素质和创业致富能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统筹利用各类教育培训资源,重点培训农村村组干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镇村涉农专业服务人员、种养大户、农村经纪人等对象,努力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能经营、守法纪、讲文明、会生活”的新型职业农民。各镇牵头组织实施区域内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结合本地产业特色,采取集中授课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对经考试考核合格的学员,发放相应资格证书和合格证书。市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市统一部署,各司其职,加强协作,对各镇培训工作全力提供支持,真正把职业农民培训工作摆上重要位置。要科学制定培训计划,合理确定培训内容,灵活安排培训时间,积极创新培训方式,努力提高培训质量,确保取得良好效果。同时结合我市产业结构特点和农民学习需求,精心编写新型农民培训系列读本。

加快构建数字化学习网络,提高社区教育信息化水平。在充分发挥各类传统教育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努力创新社区教育发展模式。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打造数字化学习平台。注重数字化学习手段在社区教育中的推广应用,推动社区教育的创新发展。加快构建数字化学习网络,建好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学习在线”网和各镇社区教育网等各类学习型网站。实现与市内外相关学习网站的互联互通,促进社区教育内容、手段和方法的现代化,拓展社区居民学习空间,提高学习效率与效果。启动镇数字化学习中心建设,依托各镇社区教育中心计算机教室建立数字化学习中心,引进和开发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面向居民免费开放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库。加强“学习在线”的推广和应用,引导广大居民注册学习。大力开展现代信息技术培训,帮助城乡居民了解和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满足居民对技术、信息的需求,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

数字文化培训范文第5篇

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推广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工作,努力让广大农民群众看到、看好电影,是贯彻落实党的*精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关于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宣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繁荣农村先进文化,实现和保障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普及科学技术知识,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是我市农村电影发展的重要时期。经过多方努力争取,省文化厅、省发改委立项申报,国家广电总局、发改委批准同意,确定20*年在我市全面推广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工作,这是推进我市农村电影发展一次难得的机遇,必将对我市农村电影改革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各市、县区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推广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工作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统一思想,扎实工作,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我市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工作取得实效。

二、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工作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工作的总体要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按照“企业经营、市场运作、政府买服务”的新思路,深化农村电影改革,探索建立多种所有制,多种发行放映主体和多种发行放映方式相结合的新模式,鼓励农村电影跨地区经营,促进农村电影放映规模化发展,增加并组织适合农民群众观看的片源供应,从根本上解决广大农村群众看电影难的问题。

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工作的目标任务:优化资源配置,理顺管理体制,培育农村电影发行放映新主体,建立政府公益放映补贴新机制,结合乡镇文化基础设施规划,综合改造建设一批放映场所,推动露天放映与室内放映相结合,免费放映与有偿放映相结合,胶片放映与数字放映相结合,并逐步向数字化放映过渡,不断扩大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的覆盖面,到20*年全面巩固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的公益服务目标。

三、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工作政策措施。

(一)推进农村电影体制机制改革,积极推动国有电影行业内部资源重组,整合市、县、乡各方面资源。支持各类社会资本参与民营、个体等各类农村电影发行放映新主体以及跨地区股份制农村电影院线公司和多种形式的放映队伍,大力推进农村电影发行放映体制和机制创新,打破国有与民营单位和地区界限,促进农村电影市场化、规模化发展。

(二)推广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大力加强以“三网”建设(配送网、传输网和培训网)为主要内容的数字化电影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一是构建设备配送网,负责数字机及其技术维护,做好流动放映车和放映大棚等设备的供销配送工作;二是构建节目传输网,负责数字节目的订购、接收、下载和分发工作,做好节目的放映管理;三是构建技术培训网,负责技术培训,提供技术升级服务。培育发展农村电影院线,积极探索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的有效模式,建立各级数字电影服务和监管的计算机网络平台,实现数字电影放映信息化管理,形成覆盖全市乡镇农村、具有一定规模的农村数字电影服务体系,为农民群众提供优质、快捷、方便的电影数字化放映服务。

(三)加强农村电影公益性放映。紧紧围绕农村中心工作,普及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时代精神为核心的重点影片、主旋律影片的放映。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扎实有效地开展农村中小学爱国主义影视教育活动,认真落实省文化厅等五部门<<关于加强中小学爱国主义影片放映工作的通知>>(*文市[20*]75号)精神,妥善解决学生观看爱教片的费用问题。紧密结合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产生活实际,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放映知识性、实用性强的科教片,推进科技兴农,服务农民脱贫致富。

(四)组建商洛市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院线股份有限公司,承担全市农村数字电影发行和放映任务。各县区设立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服务站,属院线公司派出机构,人员实行全员聘任制,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在同等条件下原电影放映员优先聘用。

(五)建立农村电影公益放映补贴新机制。各县区政府要改进对农村电影放映的扶持方式和以往按人拨款的财政投入方式,政府只买服务,不养人,不养机构。为确保农村数字电影的公益服务,国家统一实施农村公益放映场次政府补贴机制,根据中、省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我市农村数字电影放映每场补贴标准为200元,其中:中、省财政每放映一场数字电影补贴标准为*0元,市、县区两级财政每放映一场补贴*0元(分担比例为2:8),并纳入财政预算。对农村电影放映单位的场次补贴,要引入竞争机制,对国有、集体、民营、个体等一视同仁,采取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公开招标采购的方式进行,同时建立健全有关专项资金管理制度,加强对财政资金使用的监督检查。

四、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工作的长效运行机制

(一)加强领导。市上成立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的推广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由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广电局、市文化局等部门负责同志组成,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文化局,负责组织、指导、协调工作。各县区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切实加强对此工作的组织领导。要把农村电影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年度目标考核,制定周密的实施方案和放映计划,足额落实场次补贴经费,为推广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建设队伍。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队伍建设,加大培训力度,逐步提高放映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技能。市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院线有限公司和各县区农村电影放映服务站要积极主动承担农村放映员的培训工作,并按照标准落实好农村电影放映员放映工资补贴。各有关部门对作出突出贡献的电影放映单位和农村电影放映员,要予以表彰奖励。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