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儿童城

儿童城

儿童城

儿童城范文第1篇

这种现象恰恰表明了宝宝的天性,孩子喜欢形象的东西,而更喜欢绘声绘色的动画作品。如果把课本的知识,用动画的形式表现出来,有声音,有图像,有文字,可能没有哪一个宝宝不爱看!

宝宝快乐岛儿童电子书城网站汇聚了2万多个这样的“电子书”,不仅有孩子喜闻乐见的《一千零一夜》、《格林童话》,也有《三字经》、《弟子规》等国学经典,小学四年级以下的语文、数学、历史、品德、英语、自然、音乐、游戏,应有尽有,就连市场上许多兴趣班的教材这里也能找到,比如《少儿剑桥英语》、《珠心算》等等。此外,这里还有“幼儿园专区”、“家长专区”,是幼儿园老师和家长学习“充电”的好去处。

宝宝快乐岛儿童电子书城是宝宝的知识乐园,也是投资者的好项目。

1.网站上内容如此之多,如此之好,但要随时阅读这些电子书,家长必须购买一张年卡,这张卡里有360元的充值,上网看书时只要输入卡上的用户名和密码,就可以无障碍地享受阅读的乐趣了。这样实用的东西一定会受到家长和孩子的欢迎,所以市场是不愁的。一个小点的幼儿园也有一两百个孩子,做通一两个幼儿园的工作,就可以销出去几百张卡。而这张卡,我们给商的价格是98元,这中间的262元足够支付中介人的佣金和商自己的利润!现在加盟每两百张卡我们还送一个港澳四天三晚双人游的机会,在港澳期间的吃住行全由我们买单。这个名额,商可以送给帮助你的幼儿园园长,也可以自己和爱人一起享受。园长帮助了你,可以免费游一次港澳,园里每卖出一张卡还可以得几十块钱的佣金,老师也会多一份福利,你想想,这种好事会没有幼儿园动心吗?!

2.我们的政策是:直辖市、省会城市:每个行政区(市、县)为1个加盟区域,首批进货400张年卡(39200元)成为区域独家加盟商,总部除配货外,送两个“港澳四天三夜双人游”资格。地级城市:每个行政区(市、县)为1个加盟区域,首批进货200张年卡(19600元)成为区域独家加盟商,总部除配货外,送一个“港澳四天三夜双人游”资格。县级城市:为1个加盟区域,首批进货200张年卡(19600元)成为区域独家加盟商,总部除配货外,送一个“港澳四天三夜双人游”资格。试销:15-50张卡,每张280元;50张以上,每张190元。

儿童城范文第2篇

摘要:随着时代的变迁、人类生存方式的改变,自然离我们越来越远。自然的缺失对于长期生活在城市中的儿童的生理和心理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文章提出将康复花园的设计理念引入儿童户外活动环境设计中,通过康复花园的康复理论和方法,帮助城市儿童改善亚健康的生活状态。关键词:自然缺失;康复花园;园艺疗法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飞速发展,城市被钢筋混凝土占领,人们离原本生活的自然环境越来越远。加之,科技发明逐渐改变了传统教育和娱乐方式,电脑和其他多媒体设备占据儿童大量时间的同时也代劳了自然教学课程。1.城市儿童面临的问题―自然缺失城市儿童接触自然的机会越来越少,美国作家查德・洛依(Richard Louv)在《林间最后的小孩》一书中将孩子们与自然的疏离描述为一种病态,称为自然缺失症,特指在现代化城市的进程中儿童与自然界疏远和断裂的现象。当人类切断与大自然的联系时,身心都会发生紊乱[[刘徽.修复孩子与自然界的断裂―读《林间最后的小孩》拯救自然缺失症儿童.现代教学,2011(9).]],儿童期是身心发展的关键期,自然缺失会带来诸多影响。一方面,远离自然导致环境对身体五官刺激的缺失。儿童最有必要接触环境中的每一个细部,例如捡石子爬树沿斜坡下滑和采摘等通过这些活动可以促进儿童身心的全面发展[[黄丽霞,杨振华.住宅区儿童游戏空间的创造.住宅科技,2005(6):22-24.]],新鲜的空气、充足的阳光、良好的通风等环境因素都是儿童生长发育的基础条件,在游戏中利用设施及空间的刺激更是促进身体系统发育适应性的最佳手段[[杨欢,刘滨谊,帕特里克.A.米勒.传统中医理论在康健花园设计中的应用.中国园林,2009(7)13-18.]]。另一方面,没有在自然中学习、探索、体验的经历,会造成感官的逐渐退化。人的心智是通过感官和知觉形成在思维上的认知整合、判断、推理,如果孩子们没有真实的认知,感觉和知觉都会受到影响,会造成诸如肥胖率增加、注意力紊乱和抑郁现象等影响儿童身心健康的病态。间接地,它则损害着儿童的道德、审美和智力成长[[杨东平.重建孩子与自然的联系―《林间最后的小孩》序言.内蒙古教育,2011(7)]]。西雅图儿童医院及地区医疗中心研究表明:学龄前儿童每天多看1小时的电视,在他们7岁时无法集中注意力的可能性会增加10%[[大自然缺失症,时事报告,2012(10)]]。与电视不同,大自然不会偷走孩子的时间,她只会将时间放大。大自然能修复一个生活在破碎家庭中孩子的心灵;大自然要求孩子用所有的感官来感受,从而激发孩子的创造力。2.康复花园康复花园是为病人提供消极或积极的恢复功能机会的花园,重点是从生理、心理和精神三方面关注人整体的健康[[张文英,巫盈盈,肖大威.设计结合医疗:医疗花园和康复景观[J].中国园林,2009(8):07-11.]]。康复花园指建立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能恢复或保持健康,具有康复作用的景观环境,目的是帮助人最大限度地恢复其生理、心理、社会上的整体健康。康复花园中的“康复”包括三方面的意义:一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身体上的病痛或是让患者身体对病症有清醒的认识;二是减轻患者身心上的压力,提高舒适度;三是提高人整体的健康感[[王植芳. 现代医院康复性园林环境设计初探[D]. 武汉:华中农业大学, 2007: 6-7.]]。针对城市儿童所遇到的生理和心理上的亚健康问题,主要康复花园的第二和第三层“康复”的含义进行改善。长期以来康复花园在医疗环境等应用领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大量的实践也证实了其对于患者身心的改善作用。不同的作者往往从不同方面定义康复景观,提出了不同的理论来解释潜藏的因果机制。其中有助于城市儿童亚健康状态的改善的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2.1景观偏好大多数人对于景色优美、气候宜人的自然环境有所偏好是基于人本身对美的需求。生活环境的改变致使周遭充满了太多的噪音和视觉上的干扰,以致使我们不断在生活中受到刺激及感到不安和忧虑。而自然环境本身是具有和谐之感,和自然环境接触便产生和谐安全之感而可消除紧张和疲乏。2.2园艺疗法(Horticultural Therapy)园艺疗法是对于有必要在其身体以及精神方面进行改善的人们,利用植物栽培与园艺操作活动,从其社会、教育、心理以及身体诸方面进行调整更新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广义地讲,园艺疗法是指通过植物(包括庭园、绿地等)及与植物相关的诸活动(园艺、花园等)达到促进体力、身心、精神的恢复疗法,它是艺术和心理治疗相结合的一种治疗方式[[美国园艺疗法协会.美国园艺疗法官方协会网站[OL].http:///content.cfm/id/faq.2009-06-26.]]。园艺疗法主要的功效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五感刺激,二是本能激发,三是心理恢复,四是机体锻炼。2.3恢复性环境理论Kaplan和Talbot于1983年提出恢复性环境的概念,他们针对两个星期的野外生活对心理的影响进行研究,发现野外生活对多数人都具有恢复,由此Kaplan提出“恢复性环境”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能使人们更好地从心理疲劳以及和压力相伴随的消极情绪中恢复过来的环境[[郭毓仁.园艺与景观治疗理论及操作手册]]。3.恢复机制康复花园发挥其功效的原理和途径。康复花园通过与人体各种感觉知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的互动过程,达到康复的效果。1.生理方面通过植物的色、香、味以及新鲜的空气和阳光等对于感官造成刺激。相关研究认为其作用发生大体有3个途径:环境因子(如新鲜空气、阳光、流水、植物香气等)直接参与人体生理生化过程;通过人的感觉器官给人以良好的生理、心理刺激;通过参与某些适合的游园或园艺活动强健人的体格[[张文英,巫盈盈,肖大威.设计结合医疗-医疗花园和康复景观[J].中国园林,2009(7),7-11]]。2.心理方面主要基于心理进化理论和注意力恢复理论。许多学者的研究结果表明景观复愈效果与压力减少有关系,也有许多学者提出与自然互动可以减轻紧张压力,即使只看看自然也有利于放松身心,缓解压力,并且对情绪及生理状态也有益处。3.认知方面康复景观对于认知的效益主要表现为对社会性活动缺陷和智力的的恢复作用。由于感官的刺激激发了好奇心,从而引起了对外界学习和关注的动力,由此可获得新的知识和增加交流沟通,促进了各方面能力的发展。4.建议随着人们对于健康概念的观念的改变,健康不再仅仅是单方面的身体健康,而是身心全面的健康。现在城市景观中对于儿童的关注过少、也过于单一,主要依靠设施化的游乐设施,仅仅满足了儿童对于游戏的需求。针对城市儿童日益突出的各种生理和心理的问题,可以借鉴康复花园的相关设计理论和方法,借助康复花园康复机制对城市儿童亚健康的生活状态进行适当的改善,让孩子能够健康的成长和发展。1.现有城市绿地的改善借助康复花园的康复理论和方法,通过丰富的植物搭配,合理的空间结构,适当的自然化的游戏场所的改造,用自然的游戏素材取代设施化的游戏设施等手段,对现有的城市与儿童活动相关的绿地进行改善。2.儿童自然营地建立在城市近郊建立以自然体验,园艺体验,自然游戏为主的儿童自然营地。通过在自然的环境中,参加园艺活动,体验自然,游戏玩耍等活动亲近自然,体验城市中无法体验到的露营、野炊、探险、拓展等。4.修学项目的开展在日本有“修学旅行”一词,指以学生为对象,以求知、教育为目的的旅游项目,通过组织开展一系列的修学旅游活动,引导孩子积极参加户外活动,投身于大自然中,通过实景学习的方式获取知识,倡导一种健康的自然体验式的学习成长方式。

儿童城范文第3篇

“当前,心脑血管疾病是北京人的首位死因和疾病负担最重的慢性病,其高血压、糖尿病等相关危险因素水平均位于全国之首。” 首都儿科研究所研究员米杰说道。

据了解,北京目前慢性致死性疾病的发生年龄正在逐步提前。以急性心梗为例,2007~ 2010年间,发病率上升最快的是35~45岁年龄组,这意味着包括高血压在内的各种危险因素作用于血管的起始时间也在提前,也说明高血压的发病年龄正在低龄化,新发高血压病人中青年人口的比例迅速增加。

“与此同时,儿童肥胖率上升之快令人担忧。”米杰指出,过去30年间,儿童肥胖率上升速度远远高于成人,北京中心城区甚至上升了几十倍,儿童肥胖率超过了百分之十,而在过去则不到百分之一。因此,在她看来,成人慢病与儿童健康状况之间必然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生活环境的改变对人会产生巨大的影响,而在儿童发育阶段,环境因素带来的副作用更大,儿童中虽然没有出现成人那样极端的疾病,但已经出现了早期症状。”米杰告诉记者,“我们在门诊中发现因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脂肪肝以及严重肥胖前来就诊的儿童患者越来越多,但在医院以外的儿童总人群中的状况如何,有必要通过科学研究来揭示出这个人群的真实情况,才能有针对性的预防。”

为此,从2003年起,由北京市科委支持、首都儿科研究所牵头的“营养转型期儿童成人慢性病综合性防治研究”项目正式启动,将成人慢病的防治理念提前到了儿童青少年时期。这个项目分为三个周期阶段,第一阶段为2003~2007年,这一阶段主要是进行摸底工作。

该项目组对全市7个区/县的23422名0~18岁儿童、青少年进行了心血管危险因素(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调查、测量和临床诊断,获得了迄今为止最权威的一份北京市儿童青少年完整人群(18岁以下)的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作为课题负责人的米杰坦言,结果比想象的更为严重。

调查结果显示,北京市儿童青少年肥胖率接近10%,在2000年的水平基础上又上升了47%;高血压患病率为9%,血脂异常患病率为9.8%;糖尿病为1.53‰(10年前低于万分之一),此外,空腹高血糖检出率为2.45%, 后者代表罹患糖尿病的高危人群;Ⅱ型糖尿病,也就是由不良生活行为导致的糖尿病已占儿童糖尿病总人数的43%,而10年前这一数字不到5%。

研究还表明,在儿童青少年患这4种疾病中,肥胖是其他3种疾病的最主要原因。与正常体重儿童比较,肥胖儿童患高血压、Ⅱ型糖尿病的概率分别增加了5.4倍和2.8倍;患脂肪肝的概率增加51倍;患代谢综合征的概率增加32倍。而这个年龄段的肥胖和高血压与成年期的肥胖和高血压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事实上,国际上很早就提出血压是存在轨迹现象的,也就是说,儿童青少年时期血压处于高位,如果不加干预,这种状态几乎会伴随人的一生,无论处在哪个年龄阶段,始终都逃不出高血压这个群体。

因此,早在1987年,当时儿研所的专家就在北京中小学生队伍中建立了一个6000人的儿童血压队列,持续观察。尽管该队列研究在1994年以后一度被中断,但儿研所在2005年至今重新跟踪其中3000人的血压及心血管健康状况的最新进展情况时发现,那些儿童青少年时期血压偏高的,有43%发展为成人高血压,并且多为二级、三级高血压,病情较为严重。

从2008年至今,是该项目的第二阶段,据米杰介绍,今年一月初,课题组首次建立了我国儿童青少年血压评价标准,从而为早期发现血压偏高的高危儿童提供一个实用诊断工具。因为,只有尽早知道哪一类孩子容易发生慢病,才能做到有针对性的早期防预。

她向记者解释,成人高血压诊断标准统一采用140/90 mmHg,相对简单,易于掌握。但儿童血压标准要相对复杂,主要因为儿童尚处在生长发育阶段,其血压水平随年龄和身高的增长而升高,即使处于同一年龄和身高的男、女儿童之间的血压水平也有差别。儿童高血压标准的制定必须符合不同年龄发育水平、不同性别的特点,排除正常的生理变化因素,因此,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的儿童正常血压水平都是不同的。标准产生以后,还要通过长期追踪观察评价该标准对儿童远期罹患高血压的预测价值,研制工作的难度和工作量均很大,而且,随着环境的变化和对疾病认识的增加,该标准还将进行不断的调整。

2005年,北京市政府开始为全市中、小学生每年一次的体检买单,并将血压列为常规检测项目。这为课题组研究北京市儿童的健康状况提供了便利条件。

医生在学生体检过程中进行早期筛查。在8岁以上,患有肥胖、黑棘皮症(肥胖导致胰岛素抵抗的一种皮肤体征)、处于青春发育期的青少年(通常指男生在14岁以上,女生12岁以上),以及有糖尿病家族史这些条件中,如果满足两个或以上条件的,医生会建议家长带孩子做血糖检测。

对于这些筛查出的患有肥胖、高血压、糖尿病或存在早期表现的儿童,课题组还提出了综合干预模式。米杰强调,与成人慢性病治疗不同,全球范围内都不提倡对儿童采用饥饿、药物、物理疗法。目前为止,世界上尚没有一种针对儿童高血压的药物,因为任何降压药物都存在副作用。因此,米杰表示,要以生活行为干预为主,提前预防,帮助孩子从小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和行为。

儿童城范文第4篇

一位流动儿童的一天

在南京的一个外来人口聚集地,房子外面的自来水龙头处于一天之中最繁忙的时刻。这个聚居区,几乎没有本地市民居住,他们将自家的房子全部翻盖成两层,隔成一个个十几平米的房间,然后全部出租给外来的打工者,他们共用一个临街的自来水龙头。

陈平家就在其中的一个房间里,姐弟仨和他们父母的体温就足以让这个十几平米的房间因温暖而膨胀。为了不惊醒睡在下面一层床上的父亲和弟弟,陈平和姐姐轻手轻脚地从高低床上下来、穿衣服。然后和姐姐一边洗漱,一边开始做早饭。切一点葱花,拿两个鸡蛋,将房间角落的煤气灶打开,用剩饭做蛋炒饭。陈平说,如果头天晚上剩饭了,他们早上就吃早饭,如果没有则不吃早饭。

陈平走到了位于建邺区兴隆街道“河南村”的学校,这个地方因来自河南固始县的打工者比较多而得名。他们的学校是租用废弃的厂房而改造成的,进入大门,首先看到一个鲜红的标语“学会生存”,仿佛时刻在提醒这些孩子,读书对他们来说有着不一般的意义。

还不到7时,已经有很多孩子在教室里了,他们几乎都是自己走路过来的。这个学校主要由两个大车间组成,车间用隔板隔成一间间的教室。每一学年,都有许多学生中途离开,“甚至连招呼都不打一声”,同时许多学生转学过来,流动率保持在50%左右。

11:30,上午的课程结束了,陈平一路小跑回家。为了省钱,姐弟仨中午都不在学校吃饭。陈平的妈妈已经下班,正在睡觉。

下午学校里有活动,要穿校服,陈平将头一天下午洗好的白色运动鞋从窗台上拿下来,鞋子还没有完全干,但是没有其它的鞋子,她只好穿着有些潮湿的运动鞋,一路小跑向学校奔去。(摘自《金陵晚报》)

流动儿童与留守儿童相对应。为了摆脱留守儿童的孤独,享受父母的照顾和关怀,他们随父母漂泊异乡,成为流动儿童,却在异乡遭遇尴尬。上学难,升学更难,居无定所,安全无保障,歧视和心理伤害等一系列的问题向他们抛来。他们享受不到城市儿童的权利和保护,同时又失去了农村儿童享有的权利和保护。他们生活在暗淡的城乡夹缝中,进退两难。

流动儿童生存状况堪忧

上学难费用高。教育问题是流动儿童面临的最大问题。入学难、户口不在本市影响升学、教育费用高等每一个环节都令人头疼。由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中国儿童中心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我国流动儿童的受教育状况不及全国儿童的平均水平,在9城市中近20%的流动儿童无法进入当地公立学校学习。3至6周岁流动儿童中,入托比例为60.7%,低于城市户籍儿童入托率。流动儿童的失学率较高,达到9.3%,不能适龄入学表现尤为突出,6周岁流动儿童未入学的比例高达46.9%。超龄现象也比较严重,近20%的9周岁的孩子还只上一、二年级,13周岁和14周岁还在小学就读的人占相应年龄流动儿童的31%和10%。

近年来,国家对流动儿童进城上学逐渐从限制转为支持。公办学校已成为流动儿童的主要选择,这体现了流动儿童教育以流入地政府为主和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的“两为主”方针。尽管如此,流动儿童教育仍然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无法进入当地公立学校学习的流动儿童,他们只能选择民工子弟学校。这类学校一是校园硬件环境太差。教室简陋,基本教学设施缺乏,宿舍环境不好;二是师资力量薄弱。许多教师自身文化素质不高,连教师资格证都没有;三是公共安全无保障。学校的饮食安全、周边交通环境等都存在隐患。

居无定所条件简陋。流动儿童父母大多在城乡结合部租住简易房,多数家庭住房面积狭小,缺乏必要的学习条件,而且经常随父母处在一种不确定的流动状态中。流动儿童家庭中,90%在城市里的住房是租用的,79%的流动人口家庭中儿童没有自己独立的房间,45%的家庭没有厕所,36%的家庭没有厨房。由于住房极为有限,许多进入青春期的流动儿童仍然与父母或兄弟姐妹同居一室,甚至同睡一床,非常不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同时,在流动儿童家庭中,有一部分家庭居住的卫生环境、社区环境都不太好,甚至有一些家庭居住的是危旧房屋,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另外,由于父母的忽视以及流动儿童本身自律性较差,他们对一些较危险的事情缺乏理性的判断和行动控制,很容易造成一些安全隐患,他们又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从而导致流动儿童身心容易受到伤害。

营养不良卫生差。流动儿童的健康状况比较差,常表现为营养不良或贫血,女孩更明显。相对基本生活条件而言,流动儿童的基本医疗条件同样得不到保障。一方面,国家对所有儿童要进行计划免疫,但多数地区因为没有掌握流动儿童的情况,免疫往往难以覆盖到所有儿童,许多流动儿童不能正常地进行计划免疫。同时,儿童计划免疫一般是按当地儿童总数按计划配备药品及经费,流入地往往以收取费用采取有偿服务来弥补财政不足。另一方面,按照目前的政策,流动儿童无法享受医保。由于近年外来人口增加,使城市人口急剧膨胀,同时城市教育、卫生资源的有限性,使现有的资源不能满足需要。国家应该加强社会公共服务资源的调配,建立流动儿童社会保障体系,让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享有平等的权利和福利。要把流动儿童的卫生保健和医疗服务纳入法制轨道。同时,在流动儿童较集中地区设立花钱少、服务好的简易门诊、简易病房、简易产科病床等设施,并实行低收费、限价收费等措施。

心理压抑受歧视。流动儿童是一个被边缘化的弱势群体,他们所受的心理伤害是经常性的。在学校,即使有幸能进入公办学校,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角度看,也不一定获得了平等的学习环境。在家里,家庭教育条件差,父母无暇与他们积极互动,即使有沟通也是强制性的指令,他们的愿望和要求无处诉求。在社会交往方面,他们的交往群体绝大部分都是流动儿童,城市儿童很少愿意与他们玩耍和沟通。流动儿童正处于社会化的关键时期,还没有形成自己独立的价值观,极易产生认识、价值观念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容易出现任性、冷漠、自卑、敏感等不健康的性格。他们在城市里遭遇的种种歧视给流动儿童的心理带来极大的伤害。而这种伤害可能导致两个后果:轻则造成流动儿童的孤独感和自卑感,变得退缩、不敢与人交往、不自信;重则造成流动儿童心理扭曲,对周围的人甚至社会产生敌意,从而导致问题行为的出现。不管是何种结果,这都将对个人和社会带来不良影响。

未来发展无保障。不尽人意的发展环境使流动儿童和他们的父母难以看到希望,回不去,又留不下来,买不起房,又没有社保,就业的压力,将来的工作,这些看起来似乎是个人的困扰、家庭的重压,其实,更严重的问题是它将使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失去应有的保障。

流动儿童身陷夹缝原因何在

父母的尴尬境地是困扰流动儿童的直接原因。流动儿童的父母是外出务工人口,外出务工人口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既不是纯粹的农民,也不是纯粹的工人。他们的户口是农民,却又是编外的市民。他们失去了农民的权利,却又不能享受市民的待遇。他们干的是最苦最累的活,拿的是最少的工资。父母在城市的尴尬境地直接影响着流动儿童的生存状况。他们既不同于农村儿童,也不同于城市儿童。虽然他们在户籍上仍属于农村人口,但是他们过的是城市生活。而他们的城市生活又不同于城市儿童。农村儿童和城市儿童的欢乐都不属于他们,他们遭遇最多的是排斥和歧视,在他们心灵深处体会最多的是漂泊的恐慌和父母的艰辛。

制度和政策漏洞是流动儿童权益受损的根本原因。长期以来,我国的公共服务体系是以户籍为基础、以户籍所在地政府为责任主体的。儿童出生后即在父母户籍所在地进行户籍登记,卫生、教育、人事、社会保障均以户籍为依据。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城市流动人口日益增多,这些流动人口没有当地户籍,就享受不到当地相应的诸如入学、医疗、保险等方面的政策。原有的儿童权益保护方式越来越不适应时展的要求,流动儿童权益保护存在制度性漏洞,严重影响了流动儿童的正当权利,这是造成流动儿童困境的根本原因。

走出城乡夹缝,共享阳光雨露

从个人层面看,流动儿童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提高社会化主动性。流动儿童大多处于早期社会化阶段,这一阶段的社会化对一个人的一生都具有极大的影响。儿童的社会化是通过社会教化和个体内化实现的。我们应该充分认识流动儿童自身的巨大潜能,调动流动儿童社会化的主动性,教育他们乐观地面对生活,积极参加学校和社会的各项活动,不管在怎样的环境中都保持健康的心态,促进身心健康成长。同样的环境会结出不同的果实,在这里,个人的努力和坚持很重要。

从家庭层面看,父母要尽可能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家庭、学校和同辈群体是影响儿童成长的主要因素,而家庭承担着抚养教育儿童的基本职责。父母的教育方式、亲子互动和家庭生活都对儿童的行为及心理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切实采取措施,改善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状况,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促进流动儿童社会化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许多流动人口为生活所困,在城市居无定所,流动性大,对孩子生活学习造成不良的影响,也使社会给予的公共救助和服务难以落实。同时,流动儿童父母多数为生存超负荷工作,无暇顾及子女,很少有时间与孩子相处与交流,更多是简单直接地把自己的期望标准强加给孩子,很少顾及孩子的自身意愿和精神需求,亲子之间缺少互动。即使父母有时间陪孩子,也因为流动儿童父母大多为小学初中以下文化水平,难以实施有效家庭教育,家庭得天独厚的育人功能不能发挥正常作用。

要改变流动儿童的成长环境,就要提高流动儿童父母的素质,推助流动儿童家庭教育。例如,在社区举办流动儿童家长学校,对流动儿童家长进行法律法规、家庭教育知识的传授,帮助他们提高教育孩子的知识水平。通过提高父母的知识水平和重视程度,提高流动儿童的保健水平,改善流动儿童健康状况,引导他们保持健康的心态。

从社会层面看,要消除歧视,倡导平等,营造关爱流动儿童的氛围。全社会要提高对流动儿童问题的认识和重视程度。由于流动儿童已形成巨大的规模,形成了一个需要特殊关注的社会群体,因此,要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支持流动儿童发展的社会氛围,发动各种社会力量,为流动儿童提供各种帮助。

流动儿童问题涉及到家庭、学校、社会以及政策等多方面的综合问题,那么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强化社会认同,改变流动儿童的弱势地位,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一是要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加强媒体宣传,引起全社会关注。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加强社会各方面和各层次人士对流动儿童基本权利的关注,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关注、共同解决。二是要发挥非营利组织的作用,一些好的做法要非营利组织率先倡导和推行,再逐步转变为制度化的措施。三是要发挥小区和学校的职能,加强对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的关怀和教育,使他们感受社会对他们的关爱,在城市中健康成长。

从制度层面看,要改革户籍制度,完善流动儿童登记管理制度。由于各地财政体制相对独立,教育、保障、人事和医疗等制度都只针对本地居民,因此,流动儿童未能纳入城市人口登记和管理体系,也不能享受与城市儿童相同的社会服务,相应权利也得不到保障。改革现有的户籍制度,完善流动儿童登记管理制度,消除就业、医疗、住房、教育等制度障碍,彻底打破刚性的城乡二元结构,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乡之间的有序流动,是解决流动儿童问题的根本途径。为此,我们应该制定和实施优惠政策,采取相应配套措施,研究解决流动儿童的教育、医疗、保健等方面的问题,对流动儿童的权利从制度上加以保障。同时,应鼓励和支持流动儿童尽快地融入当地社会,进入主流生活,防止边缘化。目前我国有些地方已经对加强流动儿童管理做了初步尝试。流动儿童生活状况的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我们期待着流动儿童能早日走出城乡夹缝,共享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阳光。(作者分别系中共中央党校社会学教授;中共中央党校社会发展学博士)

流动儿童有话说

我的家在农村,但生活在城市;我明明生活在城市,但过的并不是城里人的日子。我渴望到公立学校去念书,但我知道这只是一个不敢多想的奢望。我们打工子弟小学的学习环境并不是很理想。学校开办6年来就已经搬了7次家。我渴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有一幢漂亮的教学楼。我长大后要开办一所民工子弟学校,让民工子女都能上学。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因为我们学好就可以不像爸爸卖菜、妈妈开电梯,我们可以做祖国的栋梁之材。(田秀兰 小学三年级)

儿童城范文第5篇

[关键词]盐城市 困境儿童 需求分析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5-0011-0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社会转型期和快速现代化进程中,经历了高速的经济发展和重大的社会变迁,人口结构及人们的居住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些变化对儿童成长和生活的环境、对家庭内的亲子关系等都发生了重要影响,出现了数量逐年增加的“困境儿童”,具体包括孤儿、弃婴、流浪儿童、残疾儿童、犯罪家庭儿童、自闭症儿童等。这些困境儿童的存在格外凸显了他们的发展、保护和福利等问题。为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健全困境儿童分类保障”的要求,2014年4月18日民政部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开展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民函〔2014〕105号),盐城市被列为全国第二批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建设的试点,是江苏省试点地区中唯一的地级市,具有较强的代表性。2013年6月盐城师范学院赤子学社管理专业的8名志趣相投的同学发起组建了“散居困境儿童权益需求状况”调研团,利用寒暑假社会实践的机会,对盐城市大市区散居困境儿童开展了历时近两年的专项跟踪调研。此次调研活动先后吸引了126名同学参与,先后邀请学校12名专业教师,盐城市民政局、儿童福利院等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社区9名工作人员,对调研工作进行了指导。多支调研小组对盐城市亭湖区、盐都区、开发区、城南新区的1089个困境儿童及其家庭进行了入户调查,全面了解困境儿童的生理、心理、生活、社会交往、社会支持等状况,了解困境儿童对权益的期望与诉求。在此基础上分析盐城市困境儿童福利保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盐城市困境儿童福利保障制度的建立打下坚实的基础。

国家统计局2011年4月28日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大陆31个省市中14岁以下人口为2.2亿人,占比为16.60%。在这2.2亿儿童中,困境儿童是党、国家、社会和民众不得不正视其存在并需用心关照的弱势儿童群体。而要想为儿童提供最优质的服务,首先需要确定儿童的权益需求。从需求层次来看,有贫困儿童的基本生存需求、困境儿童的特殊权益保护,以及所有儿童都具有的发展需求;从需求领域来看,有营养、医疗卫生、大病、心理发展、品德教育、体育教育、艺术教育等;从弱势儿童群体类别来看,有留守儿童、流浪儿童、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服刑人员子女等,他们分别面临着不同的困难,并且随着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这些需求也在变化着。要有针对性地设计和实施困境儿童福利保障项目,必须对各类弱势儿童群体的多元化需求进行准确分析和把握。课题组通过对盐城市亭湖区、盐都区、开发区、城南新区1089个困境儿童及其家庭的入户调查和访谈,认为盐城市困境儿童的需求分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本生活需求难以得到保障

相对于儿童福利院集中供养儿童而言,社会散居困境儿童虽由监护人供养,生活在其家庭中,但大部分基本生活水平较低。监护人要承担困境儿童的衣、食、住、行、医、教等各方面的支出和抚养责任,因此儿童福利权益实现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其监护人的经济状况。如果抚养人本人无固定经济来源,儿童就会随之陷入困境,生活较为贫困;即使抚养人有稳定的经济来源,也只能满足困境儿童吃、穿、住等最低需求。

不少困境儿童的监护人都是其祖父母,本身就缺乏劳动能力、经济条件差、年龄较大,生活困难,这部分孩子的生活条件也更加窘迫,有的甚至连穿衣吃饭都要靠亲朋或邻里的帮助。而且,一般来说这些老人实际上也都已经进入了需要他人照顾的年纪,精力和体力都使他们不能在孩子学习督教和心理疏导方面承担起照料的责任。一些年事已高的老人大多患有一定的慢性病,一旦老人的身体出现问题,不能继续照顾困境儿童,困境儿童就会沦为无人看管的流浪儿童。调查中大部分老人对此也很担忧,他们害怕自己去世没人照顾这些困境儿童。

调查中,有59.8%的儿童获得过不同程度的救助,且57.6%的儿童获得的是长期救助,这与受访对象中孤儿、残疾儿童以及纳入低保的儿童占较大比例有关,曾获得过救助的也主要是这三类儿童,其他的困境儿童较少获得救助,这也是推行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的意义所在。有87%的监护人认为目前孩子急需帮助,希望得到的救助方式主要是经济帮助。

二、教育和医疗需求难以得到满足

(一)教育方面

《儿童权利宣言》在序言中规定:儿童应有权得到足够的营养、住宅、娱乐和医疗服务;儿童有受教育之权,其所受之教育至少在初级阶段应是免费的和义务性的。对所有儿童一视同仁,所有儿童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就调研情况来看,监护人在儿童教育学习方面承担的责任并不多,大部分只局限于提供基本的生活帮助,没有能力或不愿过多承担儿童的医疗和教育费用。而获得并完成基础教育是一个孩子进入社会、参与社会生活的筹码。现阶段,大多数困境儿童都接受了免费的义务教育,但是他们往往享受不到优质、充足的教育资源,从各种渠道获得的教育支持也非常有限,甚至有辍学风险。

调查中,达到上学年龄但没上学的儿童有21.1%,文盲或半文盲占87.6%以上。辍学的主要原因是儿童残疾或重病,“儿童无法独立,需人陪伴”。这些残疾、患病儿童独立性差,需要人照顾,上学不便。其次,没有便捷、合适的教学资源。盐城市特殊学校资源有限,仅集中分布在市区或因居住偏远,监护人无法接送,导致儿童无法上学,接受教育。再次,监护人的家庭经济状况普遍较差,无力承担教育开支。

无法接受完整、足够的教育对儿童今后的发展极为不利,文化程度越低,就更容易在社会竞争中处于劣势,将来这些孩子再度陷入贫困的几率更大,如此将会形成恶性循环,最终使儿童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无法得到充分保障。

(二)医疗方面

相对于教育状况,困境儿童的医疗保障状况令人担忧。目前各地都对困境儿童的医疗问题给予了较多的关注,地方政府减免部分困境儿的医药费,社会渠道也有很多针对困境儿童的临时救济,但一旦有大病时,家庭仍需支付或提前垫付大部分的费用,一般家庭经济基础薄弱,无力开支。另外,因病致贫导致困境儿童家庭的生活更加困难,困境儿童的健康需求难以得到保障。

受访儿童中,有23%的已纳入低保,79%的办理了医保。对问题“孩子看病的费用主要是由谁负责”的回答,监护人负责占93.6%,亲戚拼凑占3.2%,政府补助占2.8%。得到帮助的主体依次为其他亲属、学校、残联机构、社会工作组织、邻里、老师、社会热心人士等,此外有22.4%的人没有得到过帮助。很多患病或残疾儿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生存质量不高,生存状况亟待改善。贫困家庭患重病或重度残疾的儿童救治和康复费用无保障,少数孩子因病失学。这些家庭本身极度贫困,只能维持基本生活,医保报销以外的费用极其高昂,只能四处举债或望医兴叹。政府及相关机构有必要扩大救助范围,使需要救助的困境儿童都能够受到救助。

三、心理上缺乏关爱

部分困境儿童由于长期缺少父母的亲情关爱,易在性格上出现偏差。有些孩子胆小、自卑、封闭、孤僻,不善交往;有些孩子自尊心特别强,心理承受能力差,心灵脆弱;有些孩子自控能力差,冲动易怒;有些孩子由于祖辈溺爱,自私任性。困境儿童、困境家庭儿童中青少年期的孩子普遍存在情感淡漠,不善沟通的情况,家庭结构完整度、家庭功能的正常与否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是不容置疑的。困境儿童、困境家庭儿童由于其家庭的“缺陷”及家庭结构的变化都使他们无法享受到正常的亲情关爱,生活中的烦恼无法向亲人倾诉,成长中的困惑无法得到父母的正确引导和鼓励。久而久之,自卑、无助、失落和被遗弃的感觉逐渐形成,严重影响着困境儿童、困境家庭儿童心理的健康成长。

调查发现,87%的受访儿童认为身边的人是比较关心和非常关心自己的,平时遇到不顺心的事或与人有小矛盾时17%的儿童容易生气,曾经被人嘲笑过的占39.4%,近70%的儿童挫折忍耐度低。如果因为做错一点小事而被老师和家长批评,选择“无所谓,听完就算”以及“当面顶撞,对着干”的共占10.6%,说明部分儿童对错误的态度有待改善。与他人发生矛盾时,46%的困境儿童选择以忍让为主,不能很好地主张自己的权利。对问题“你的心里话通常最愿意对谁说”的回答,“不愿和别人说”占15.7%。这说明很多困境儿童心理上缺乏关爱,心理成熟度低、承受能力差,与人交往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亟需相应的辅导和引导。

四、社会预期和认知不良

同其他孩子一样,困境儿童在成长中会遇到更多烦恼,不能及时得到宣泄和疏解,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很容易使儿童出现认知偏差,难以适应变化,甚至出现逆反心理,产生厌学情绪,影响其正常的生活和学习。监护人的冷漠也会使孤儿压抑自己对关爱的渴求,缺少权利意识,受到不公正待遇时只是默默忍受,无法现实自己的权利。

调查发现,90%的监护人很少了解儿童权益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他们也很少了解残疾人评定、低保申请等法律法规。监护人对法律法规缺乏了解,不利于困境儿童自身权益的维护。在对未来人生的预期方面,60.41%的儿童选择乐观和努力奋斗,是主流,但是也有37.27%是消极的。在对生活的希望方面,总体上是好的,但也有6.0%的儿童选择“摆脱痛苦的世界”。在认知方面,16.4%的儿童选择了“我觉得社会不公平,前途一片昏暗,看不到希望”;还有3.9%的儿童选择“我经常因为一些小事情和小朋友打架或者发脾气”。这说明有些儿童的认知是有偏差的,急需帮助与辅导。

【参考文献】

[1]王葵阳.推动儿童福利事业逐步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J].中国妇运,2014(03).

[2]罗卫红.浙江:探索建立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J].社会福利,2014(03).

[3]窦玉沛.儿童福利制度建设重在:统一思想突出重点强化保障[J].社会福利,2014(06).

[4]王海健.优化困境儿童分层确保福利普惠[J].社会福利,2014(04).

[5]刘继同.中国儿童福利制度构建研究[J].青少年犯罪问题,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