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中历史课

高中历史课

高中历史课

高中历史课范文第1篇

1. 分层教学

课前:学疑前置,学生课前预习,因学生程度不同,所以所提问题难易程度不同,上课解决这些问题就能满足不同个体的需要。课中:分层提问,把简单易答的问题留给学习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把概括性强、难度大,不易解决的问题留给成绩好的学生,把联系现实,标新立异的问题留给思维敏捷的学生。评价的原则是能答多少是多少,尽量给予肯定、赞许的态度。课后:分层布置作业,原则上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多面向基础知识,成绩好的学生在此基础上适当提高,加大史料的运用提炼概括能力。笔者认为,这样可以尽可能地解决大班额教学的片面化,实现分层教学。平时:分层管理,对性格张扬的学生要不时压制,让其不要骄傲,谦虚做人。对性格谦虚,务实的要多鼓励、多表扬以增强其自信,让其减轻压力轻装上阵。

2. 再现式教学

再现式教学,不同于以往的总结式教学,不同于教师按教参的设计总结概括式的教学。它要求教师对历史事件的掌握更细腻、更具体,并且还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要体现自己的风格、特点。不仅如此,还要求从过去的历史事件中联系现实,让历史为当下服务。这就要求教师要广泛阅读,不断思索古今各个事件的联系,探索事件的真相,并由此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及感悟与学生产生共鸣,让其思索,让其去掉浮华回归本真。当前历史学科地位较低,开学考试所占分数少,中考只占40分,高考虽100分,但相对于语数外150分,就显得微不足道了。历史从初中到高中一直是副科中的副科,绝大多数学生初中没打好基础,到了高中的专题史更是无处着手。而当前的高考侧重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并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概括综合材料的历史素养的能力,这相对于以前的高考来说,对学生的要求更高。如何破解这一局面,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着重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如何引起学生兴趣,笔者认为,要多采用再现式教学模式。文字,影视材料再现,有可能将学生引入历史剧排练再现的情境中。再现式教学,情境式教学,让学生在教师设置的较细腻的历史场景中融入历史,体验历史,感知历史。

3. 评书式教学

知道一件事,不等于能表达清楚一件事,表达清楚一件事不等于能表达精彩一件事。平时大家都爱听相声评书,看百家讲坛和历史剧,却为何不爱上历史课?假期常有培训,有的老师讲得句句精彩,字字玑珠,很富文采,给人美的享受;有的老师讲得风趣幽默,诙谐有度,给人轻松愉快的感觉;而有的老师讲课史料详实,学识也很丰富,但让人总想睡觉,不想听、不爱听。怎么让学生爱听,教师应多向评书艺术家、相声艺术家学习,也可以采用此办法,用评书相声的方式表现我们的课堂,让学生爱上历史课。

教无定法,还是教有定法?新课改反思:当下全国都搞新课改,如山东省的杜郎口中学的“10+35”模式,昌乐二中的“271”模式, 兖州一中的“循环大课堂”模式;江苏省灌南新知学校的“自学・交流”模式;河北省围场天卉中学的“大单元教学”模式及辽宁省沈阳立人学校的整体教学系统和“124”模式等。这些模式都强调把课堂还给学生,督促学生自己主动学习,让教师教学习方法,不再是过去单纯的知识灌输。这一指导思想没错,但问题是现在有些学校的模式环节太多,不管什么都要照此模式上,就连音乐、体育、计算机课都要导学案,况且因为环节太多教师每天上课疲于完成环节,常有教师调侃完成一环节不知下一环节是什么,整节课都在为回忆完成环节步骤而忙碌。比如学生展示环节,学生上讲台回答问题就算完成环节,学生在座位上回答就不算,这不成了一刀切与形式主义。过去都说教无定法,现在却教有定法,一学校一定法,一校长一定法,教师全无自。

高中历史课范文第2篇

论文关键词:新课程改革;探究式学习;教师教育

新世纪的历史课程标准确立了历史教学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倡导把学科知识融人生活主题。大学与中学的历史教学在培养目标、方向、教学任务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同,它们之间如何接轨形成系统培养的链条体系,各自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教师教育应该着重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知识与能力,师范毕业生需要具备哪些教学理念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认真加以思考。

一、中学历史教学的特点与创新实践

1.如何正确处理好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关系

历史学科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它的“过去性”,要搞清作为“知识本体”历史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一些学者认为史实是史学的基础,不要急于让学生探讨什么而应当先搞清是什么。另外一些研究者则大声疾呼要减轻学生负担,重点考查学生历史认识的能力,从貌似常规的历史现象中发掘深层含义,提炼出发人深省并具有一定思维价值的问题。谁更符合中学生的实际呢?事物都是辩证的,现实是历史的发展,历史则是凝固的现实,霍布斯鲍姆认为,过去、现在和未来形成了一个连续体,所有人类和所有社会都根源于过去。要明确现实社会的历史支撑点,只有以当下的眼光看待过去,才能理解过去。由于历史本身不可重复性的特点,人们要理解历史,就必须在学习时做到“神入”历史,“只有站在特定环境和角度去思考,才有资格去评说历史”囝,才能形成真正的历史认同感。钱钟书先生讲“史家追叙真人真事,每须遥体人情,悬想时事,设身局中,潜心腔内,忖之度之,以揣以摩,庶几人情合理”。提醒人们评价历史人物或事件,要将其放在一定的历史情景中加以体验、理解与研究。西方批判历史哲学思想的代表克罗齐、柯林武德等人也持此观点。

正因为历史是不可重复的过去这一特点,使历史情景的营造,无论在传统历史教学还是在新课改中,都被充分肯定并加以提倡。用这种必要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到培养,这已成为创新型历史课的重要特征之一。要搞清楚作为“历史事件”的相关细节与情节,历史教育不能没有故事的描述,不能没有人物的刻画,不能没有场面的呈现,不能没有史料的支撑。但是,强调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联系,切不可走入误区,刻意追求学习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曲解历史情感教育的内涵。必须把握营造历史情景的有效性和适度性原则,在实施中注意准确性和针对性,使历史情景的营造服务于课堂教学的中心和主题。营造情景本身并不是目的,调动学生的思维和情感才是其真正的目标,历史情景一旦脱离主题,极有可能破坏整个教学目标的落实。

2.如何处理好传授知识与提高学生能力之间的关系

历史新课标要求通过创造情境,使学生走进历史,了解历史,体验历史,加深对历史现象、人物、事件等历史知识的认识。有的老师认为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生就完全可以掌握所学知识,而且把新课改反对死记硬背看作是反对记忆和背诵。这也是一种误解。课程改革并没有否定也不可能否定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线索的记忆,因为知识是能力的载体,能力是知识的升华,离开了基础知识谈能力,便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培根曾指出,历史是关于记忆的学问。课堂教学不能淡化历史知识的传授,要避免出现课堂精彩、考场无奈的现象。

历史新课程改革十分强调“论从史出”和“史由证来”。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要注意材料筛选的典型性和适度性。一般材料的故事性越强,越能激发学生的阅读思考,但材料的故事性应服从历史真实性,不能选择没有史实依据的“野史”“传奇”之类的材料,教师首先要注意考证材料,鉴别真伪;同时,“历史知识的获取其实就是学生与前人在思想上的交流、认知上的切磋、感情上的交融的过程,也是学生思想塑造的过程”。对于学生来讲,学习历史的过程不只是一个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更是一个重新体验过去和向往未来的过程。所以,学习历史最好的方法,就是体验感悟历史,体会前人的行为动机,重演前人的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完善和塑造自我。

二、中学历史新课改对学与教的挑战

1.正确处理越来越高的教学要求与学生自身承受能力之间的关系

在新课程背景下,人们十分注重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意识和主动参与。学生在课堂上的探究性活动成为调动学生主动性的重要手段,也是一节课是否具有创新性的重要标志。但在教学中一定要考虑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情,考虑实际操作的可行性。

《历史教学)2008年第23期中,刊登了苏海老师的文章《学会透过别人的眼睛看历史》,阐述了自己组织学生开展历史探究式学习的新尝试。文中揭示了形式主义探究学习的弊端:学生的观点多是照搬看到的历史书,教师则是依据教材和教参,所谓“探究”的背后无非是几本书在打架。看后确实发人深省,形式主义的探究式学习并不能达到探究的目的。随后苏老师给探究式学习的目标做出了自己的定位,即培养学生分析历史学家的历史认识培养大胆质疑、小心求证的科学态度,体验研究历史的方法,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针对“太平天国洪秀全其人”展开探讨,并开列了一些研究书目,之后提出了五个探究性的问题。就普遍意义看,笔者认为相对于中学历史教学以及中学生的接受能力,这个定位未免有些过高。让中学生去阅读罗尔纲的《太平天国史纲》、范文澜的《中国近代史》上册等书籍,然后要他们回答出史学家们各执己见的依据,是史料、传统观念还是某种历史哲学,以及历史撰述、研究方法的相对性等。这其中就涉及到了历史哲学、历史主义、逻辑学等一些概念,在大学及研究生阶段的一套培养程式,如果让中学生去实践,去分析、理解不免有些勉为其难。当然,这种探究式学习的初衷是好的,让学生们感受到历史不仅仅是用于背记,而是用于研究,要他们学会透过别人的眼睛看历史。只是将中学历史教学演化为历史的研究,学生在课下可能要去做很多的资料查寻、辨析工作,确实会给负担日重的学生造成不小的压力,难免他们会有这比写作文、做数学题还要复杂的感慨。提倡探究式学习,强调“问题意识”是新课改的重要理念。在课堂中设置有价值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使课堂形成问题讨论和探究的氛围,这是新课程改革所追求的境界。教师还要以务实的心态来对待课堂问题,做到所提问题的具体性、基础性和可操作性,才更能彰显问题探讨在课堂教学中的点睛作用。

2.正确处理历史教师自身知识的专与博的关系

历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其内容涉及经济、政治、军事、文化与自然科学的方方面面,就要求历史教师要有丰富的知识积累。其首先要掌握的是历史本学科知识,它是教师从事教学的基础,尤其是新课改对历史教师的专业知识要求呈现出专业化、综合化的发展趋势。同时,历史教师的知识又不能仅仅局限于历史学这单一学科范畴,而应向哲学、文学、社会学以及自然科学拓展,使自己拥有广泛的学科视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建立起多元的知识结构。这需要处理好专与博的关系,如梁任公所言,对于读书一事,“专精同涉猎,两不可少。有一专长,又有充分常识,最佳。大概一人功力,以十之七八,做专精的功夫,选定局部研究,练习搜罗材料,判断真伪,抉择取舍;以十之二三,做涉猎的功夫,随便听讲,随便读书,随意谈话。如此做去,极其有益”。一个历史教师,光有常识没有专长,不能深入显出,只有专长常识不足,也难以触类旁通。

新课程的实施,对教师的历史知识、理论素养以及相关学科的知识储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丰厚的知识积淀有助于教师从深远的历史背景和广泛的现实联系来理解某一具体的教学内容,它是教师从容应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各种复杂问题的基础和保障。这需要深厚的积累,广采博览,持之以恒。诚如陶渊明讲: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三、高师历史教学如何应对中学历史新课程改革

1.加强高校历史教师对中学一线教学的了解

《历史教学》2008年第23期,刊登了任世江教授《与美国历史教学的短暂接触》一文,谈到在美国,大学教师和中学教师之间不存在鸿沟,共同研讨教学问题已经成为传统。而这一现象在我们国家出现的几率却很小,实际上不是我们没有这个需要和要求。前不久廊坊师范学院承担了一项省级历史骨干教师培训的任务,在他们的结业论文答辩中,当你真正的和中学教学一线的老师们坐到了一起,才发现他们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其实很多也是我们存在的一些困惑,面对新的高考命题指导思想,怎样贯彻新课改的精神,有效地实施教学成为大家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这其中既有中学历史教学与大学历史教学的对接问题,使学生的历史教育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形成完美的知识与价值体系;另一方面,师范教育是培养教师的工作母机,树立什么样的教学理念关系到来来教师的培养目标与方向,决定他们能不能满足新课改形势下中学历史教学的需要,能不能胜任对教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的工作岗位。因此,中学历史教师与师范院校历史教师之间的深入接触与交往,共同研究与提高,不仅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必须的。作为高校历史教师一定要对中学一线历史教学的具体情况有一个清晰的了解与认识,这种彼此的交流与沟通,会使双方都受益。

宏观上讲,谋求基础教育的发展,是师范教育的出发点和最高目标,高师教育首先要强化为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服务的观念,改变那种脱离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而封闭运行的状况。师范院校必须深入研究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带来的诸如教育思想、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估等问题;研究未来的中学教师,在大学里要学些什么知识,培养哪些素质,依据研究成果重新设计学生的未来。

2.按照中学课改的要求加强对师范生研究性学习的培养

传统课程教学的一个弊端就是习惯于从教育者的理想出发,强调社会对人的一般性要求,“规定要教给学生什么,必须让学生知道什么,而不考虑时代的发展学生的需要以及个性与差异”闱。在高校的历史课上,一般都是老师们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备课,然后在课堂上宣讲,历史是由老师“告诉”学生的,而不是由学生自己去追踪、探求。学习期间他们很少去接触第一手的史料,其历史知识都是由老师或教材转述给他们,学生对历史认识始终有隔膜感。他们感受不到历史是鲜活的,历史的认识论又是相对的,缺乏查找和阅读史料的能力,缺少分析、梳理、辩论的能力,难具广阔的历史视角,没有自己的历史见解。学生最终获得的仅仅是“知识”而不是“智慧”,仅仅是“知道”而不是“感悟”。

究其原因,问题还是出在高校自身。对基础教育缺乏实质性关注,导致职前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脱节。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并倡导教师参与研究的背景下,高师教育并没有形成适应、引领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强烈意识,整体上依然是我行我素,在培养目标上仍旧以课堂教学为主,忽视对未来教师职业发展的长远规划,将“研究型”教师的培养排斥在教师培养的系统之外。对师范生的科研经历与能力的调查显示,41.45%的学生未有任何形式的研究经历,44.27%的学生从来没有与老师探讨过学术问题。经常主动写论文的只占8.33%,51.04%的学生只是在老师布置时才写。培养“研究型”教师必须摒弃那种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模式,积极开展研究性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参与,与教师一道共同参加知识的构建。建立起适应“研究型”教师需要的课程体系,促进学生的探究意识。

3.培养师范生拥有现代的教学理念与意识

高中历史课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中历史 课堂教学 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1.153

新课程标准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历史是培养学生们形成良好历史思维的重要学科,学习历史,会让学生们对人类和社会的发展脉络更加清晰。高中历史旨在培养学生们的历史学习能力,使学生们的历史意识得到增强,因此历史教师肩上的担子是很重的。为了使学生们对高中历史这门课程产生较大的学习兴趣,让课堂中学生们的学习效率有所提高,高中历史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教学管理工作。

一、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历史教学

历史是一门梳理世界发展进程的学科,在高中阶段,学生们需要学习中外各国的历史事件,了解不同事件发生的原因。由于每个阶段各个国家的国情不一样,因而学生们需要学会区分不同事件的不同性质。高中历史学习并不像学生们想象中那么简单,也没有一些学生们预想的那么艰难,高中历史就如同一条被迷雾遮挡住的河流,历史教师要做的工作就是带领学生们去芸层层迷雾,让学生们更好地追寻河流的源头。总的来看,高中阶段的学生们已经具有一定的自我学习意识,但是学生们的自我控制能力往往还不够,这就要求高中历史教师能够引导学生,让他们能够对历史课程产生较大的学习兴趣,以促使课堂学习效率得到提高。为此,历史教师需要摒弃旧式的教学观念,多管齐下,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课堂教学。

第一,采用多种方式教学,鼓励教学必不可少。所谓鼓励式教学,又被称为赏识教学法,采用鼓励的方式进行教学,能够为学生们营造比较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在这种和谐的氛围当中,学生们的学习态度会更加积极,对待历史课堂的态度也会更加端正。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很好地调动在学生们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们在历史课堂中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因此,在高中阶段的历史教学工作中,教师应该积极采用赏识教育的方法去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在高中阶段,学生们的心理发展还没有完全成熟,而在学习历史这门课程时,由于思维方式不尽相同,学生们最后的学习效果也不相同。有些学生可能付出了相当多的时间和相当大的精力,学习的效果不如预想中那么明显,这个时期学生们的学习压力本身就比较大,学习任务也比较重,如果再面对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的后果,学生们的历史学习热情就很容易被降温,甚至有些学生会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身为高中历史教师,无疑是非常不愿意目睹这些情况的。为了减少这些状况发生的几率,高中历史教师需要在平常的历史课堂中鼓励和表扬学生们,让学生们在学习历史课程时能够有较强的自信心。

传统的教学观念认为学生们在学习中是被动接受知识的,而教师的职能就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这种看法是片面的,教师除了要完成平时的教学任务之外,还需要承担一部分教育学生的责任。学生的成长是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责任,在学校里面,承担教育工作的角色就是教师。因此,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们的历史素养,高中历史教师在学生们面对挫折时,需要及时的给予学生安慰,积极地帮助学生们寻找出现问题的原因,并且鼓励学生们主动的去解决问题,这样一来,学生们才会慢慢的掌握历史学习的方法。任何人的学习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因此当学生们面对挫折时,高中历史教师不应该漠不关心,而应该关心学生们的心理状况,以使他们产生抗挫折的能力,对历史学习保持热情。采用这种教学方式学生们的历史学习兴趣能够被很好地调动起来,这对于培养学生们的历史学习能力也是非常有利的。

第二,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教学,可以适当引用情境教学法。历史是一门大学问,高中历史只是这浩如烟海的世界中的小小一隅,要想使学生们的历史学习更加有激情,高中历史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的方式来增强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在学习“百家争鸣”这部分内容时,高中历史教师可以采用提出问题的方式来引入新课。在新课开始之时,教师可以询问学生们“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在思想领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呢?”在学生们寻找问题的答案时,历史教师可以随机抽选几位学生,让他们大胆的说出自己的猜想,在听取学生们的答案之后,历史教师可以先不说出问题的答案,让学生们带着疑问进入到新课的学习中去。

在接下来的课堂之中,为了使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历史教师可以为学生们讲解一些与当时社会有关的趣味小知识,让学生们融入到春秋战国的情境中去。随着课堂讲解的深入,学生们就会找到问题的答案,“百家争鸣”的出现与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有关系,也与当时的社会政治发展程度有关。春秋战国时期处于社会大变革的时期,这个时候正是国家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时期,新的生产工具出现了,这为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社会经济又为思想繁荣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因而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在讲解这部分内容时,高中历史教师通过问题导入的方式,能够很好地提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们在课堂学习时带着问题进入情境中去,这能够加强学生们的历史学习水平,挖掘学生们的学习潜力。

二、贯彻爱国教育

高中历史课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中历史;激发兴趣;活力课堂

由于历史真实的反应古今中外重大的历史事件,不像写文章那样可以艺术加工,学生学起来枯燥、乏味,加之历史“教书匠”们对历史“填鸭式”的灌输教学抱残守缺,缺乏情境性、生动性、趣味性、技巧性、艺术性,使教出的一些“书呆子”们,只能对历史知识采取“死记硬背”方法,最后导致因考试成绩不理想而失去学习历史的兴趣,致使历史课堂如同一潭死水,波澜不惊,失去了本该应有的生机活力,导致低效甚至无效课堂。随着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春风的沐浴,那么如何激发历史课堂的生机活力,这需要历史老师要转变教学理念,采用先进的教学模式,构建和谐教学氛围,创设新颖、新鲜的情境教学,进行艺术性的提问,展开自主探究和合作研讨,让生随课动,师从生动,这样老师富有激情的教,学生富有兴趣的学,这样的历史课堂想不激活都难。

一、转变教学理念,使学生成为课堂的载体

在传统的师道尊严的理念下,老师是绝对的权威,是知识的化身,不准质疑,哪怕历史老师讲错了学生也不敢挑战,学生完全变成了接收机器,没有自、没有话语权,没有师生互动、没有生生研讨交流,整个的历史课堂只有历史老师一人在无拘无束、自娱自乐的表演,此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展示,抹杀了灵性和反应问题的敏捷性,使整个历史课堂毫无生机活力可言。随着高中历史新课程改课的深入,历史老师教学理念的更新,也为历史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老师放下了高高在上的架子,开始融入学生群体,与学生打成一片,用微笑教学、赏识教学、惊讶教学,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让老师温暖的眼光普照到每一位学生。给学生亲和的形象,拉近师生情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克服教师中心论,把历史课堂让位与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宰,真正使学生实现“我自主、我参与、我思考、我快乐”的理念,真正实现历史教学因学生参与而精彩,因学生展示而高效,更好的提高了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二、采用先进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展示的舞台

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是课堂的主宰,是唱戏的主角,而学生则是忠实的观众,当然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积极性很难被调动起来,课堂气氛也就很难活跃起来。随着我校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协同模式,实施导学案、检测案双案教学,教师的话语霸权被打破了,实现了讲堂变学堂,教师变导师,灌输变探究转变,针对课堂教学目标,课堂检测、材料解析全部都以提问的方式展现,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合作研讨,在老师的主导下,让每一个学生对问题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特别对历史教学中的重难点引导学生思、议、展、评。特别学习小组的建立要合理搭配,在历史问题的合作探究中,要把握课堂上的“度,既要提升学生合作的高度、又要挖掘探究的问题深度,更要激活学生自主参与度。例如,在上新文化运动时,资产阶级激进派提出要“打倒孔家店”,我把这个难点设计成问题,把球踢给学生,让学生在我的引导下进行合作探究,问题是:1、孔家店是否真的应该被打倒?假如你换成了当时的资产阶级激进派代表人物,应该怎样对待这个观点?我把死的知识变成活的、开放性提问,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参与探究这个问题的好奇心和兴趣,一下使历史课堂活跃起来了,受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三、创设多彩的教学情境,把历史课堂当成乐园

营造一个潮气蓬勃的创新氛围,除了老师语言幽默风趣外调节外,可以利用多媒体的光、色、影视,把平淡无奇的死知识营造成动感、生动有趣的情境化艺术品,刺激学生感官,使学生情绪高涨,例如,国共两次重要的谈判——重庆谈判和北平谈判,我没有平铺直叙的口述,而是展现两段历史视频材料:播放第一幅视频是在、王若飞的陪同下乘飞机去重庆谈判;第二幅是播放张治中将军在北平参与谈判的情景,正当学生看的热血沸腾的时候,我抛出两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1、知道摆的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鸿门宴吗?为什么还要去“赴汤蹈火”呢?2、张治中将军知道已经“气数已尽”吗?为什么还要硬着头皮赴京呢?假如这两次换成是你,你会去吗?此时班级一下子“炸开锅”了,有的说、张治中都是被逼的;有的说或者他也敢去;…。通过激烈“百家争鸣”,终于得出、张治中明知山有虎,再向虎山行的原因了。这种有老师导演,学生唱戏的情境教学,使学生把历史课堂作为一种享受的乐园了,同时优质提、高效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总之,诺贝尔物理奖华人获得者丁肇中说过:“兴趣比天才重要”。如何历史课堂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历史教学,让学生在实施素质教学的理念下,在轻松、民主、和谐的环境中,老师的幽默风趣下,在多姿多彩的教学情境中,让学生耳听、眼看、嘴动、脑思、手写有机结合起来,使历史教学笑在学生脸上,快乐在心中,学在脑中,我想这堂历史课就是优质、高效之课。

作者:张旭 单位:江苏省沭阳县建陵高级中学

参考文献:

高中历史课范文第5篇

一、课堂提问讲究学科性

历史是一门基于历史事件、现象,引导学生研究事理,发现问题的本质,提高历史认知和运用历史思维解决现实问题的学科。因此,历史课堂提问必须建立在学科的学习要求和规律之上。

1.体现历史规律

历史规律是从人类历史发展历程中总结出来的人类社会运行的必然性,一切历史现象必然不会超越这种规律,不会成为异类而虚幻的存在。教师从历史规律的高度上设计问题,就能把握历史问题的科学性。如面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是偶然还是必然”这个问题,如果教师从历史规律层面提出,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历史事件背后的深层问题,从而让学生总结历史规律。如果教师从爆发的原因这个角度设计问题,教学效果则要逊色很多。

2.体现历史思维

历史问题必须体现出历史思维。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运用历史观点解读历史事件,运用历史事件印证历史规律,或者运用历史思维分析当今的现实问题。如从历史视野看待“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与失败”这个问题,就是让学生从历代的变革现象中认知改革的本质与成败之间的内在关系,而不是孤立地看待改革开放政策。

3.体现历史方法

历史方法讲究的是历史依据,从历史依据中寻找历史规律,从历史规律中演绎历史现象,从繁多的历史观点中寻找合理的历史认知,从繁多的历史史料中梳理、抽象出历史发现。如在论证“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必然性”这一问题时,只靠教师的政治说教是无法令学生信服的,教师必须从大量的历史史料中分析得出结论,学生才会对此深信不疑。

二、课堂提问讲究统领性

历史知识繁多,但是我们总能找到连接它们本质的点和线,找到贯通它们的枢纽。高中生已经具备较强驾驭历史知识的能力,所以课堂提问必须针对同类现象进行归纳和概括,或者针对不同类现象的比较,忌讳碎问碎答、浅层发问。也就是说,教师提出的问题必须帮助学生发现统领性知识点、历史观和历史规律,起到穿针引线、提纲挈领的线索和统领作用。这样的问题才能够带动学生研究历史现象,促进课堂探究活动的深度展开,具有指向历史本质的探究价值,而不是简单地应答,或者随便从教材中直接寻找现成的答案。如在教学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第二课《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时,笔者设计的问题是:“①现代中国教育有哪些发展?②与西方相比,现代中国的教育有哪些值得肯定的地方?又有哪些不足?”问题①的设计具有一定的统领性,但这是浅层问题,学生很快就能从教材中寻找到答案。对于这一类问题,笔者只要引导学生编制“现代中国教育发展概况思维导图”即可全面梳理;问题②的设计与问题①有本质区别,意在引导学生在横向比较中形成独有的历史价值观,促使学生深入研究历史内容。

三、课堂提问讲究共鸣性

课堂提问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习,实现教学目标。教师提的问题要能引发学生的共鸣,才能调动学生的参与和探究欲望。因此,教师提问的方式应该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具有一定的趣味性、时代性和挑战性。具体而言,趣味是学习最美丽的牵引,教师不能冷冰冰地完成教学预设,而应该营造富有趣味的情境去影响学生;问题的时代性能让学生意识到历史研究与当今社会的紧密联系,调动学生历史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问题的挑战性要求学生必须要完成一系列复杂的论证才能解决问题,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历史问题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