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人与自然的和谐作文

人与自然的和谐作文

人与自然的和谐作文

人与自然的和谐作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武术文化;和谐意识;教育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绵延五千多年,以其丰富多彩、瑰丽独特长存于世。中华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孕育并发展起来的。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中华武术受芸芸众生高度的价值认同和自觉实践,使它植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沃土中,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以中华武术文化为理论基础,武术中“和谐意识”强调“内外合一,和睦平衡”。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集体学习时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植的文化沃土。”受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等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相处思想的影响,武术形成了追求内练与外练的练功方式和武术文化中的“和谐意识”。武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文化,“和谐意识”在武术文化中极为重要的体现。在复兴传统优秀文化及实现全面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武术文化中的“和谐意识”在当今社会显得更加珍贵。该文就武术文化中“和谐意识”的现代教育价值做出论述。

1研究方法

1.1文献资料法

查阅大量关于我国武术文化发展的书籍和资料等,对传统武术文化的发展在当今建设和谐社会的作用进行整理、分析。

1.2访谈法

先后走访了一些武术教师,了解了传统武术文化的发展在当今建设和谐社会的作用。1.3逻辑分析法运用逻辑分析法对所了解的资料进行归纳整理。

2结果与分析

2.1武术文化中的“和谐意识”

和谐意识是中华文化精神的一项重要内容,包涵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关系。武术是从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孕育而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不仅丰富多彩,而且还蕴含了丰富的传统文化的独特风格。中国武术以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内在精神,追求“天人合一”“神形兼备”体现了中国哲学思想的特点。武术在传承过程别重视武德,“未曾学艺先识礼”等都从不同角度对人的道德进行了教育和引导。中国传统武术两大主导思想儒家、道家思想,都提倡“天人合一”,习武者把“天人合一”看作是最高境界。“天人合一”思想的重要内涵在于人与自然的和谐一致,中国武术将这个道理发扬到极致。可是它们有共同之处,都认为人的规律与天的规律一样,天(即宇宙天地万物和自然),天与人的变化可以相互影响,天与人的最佳状态的相互和谐。武术文化深受和谐意识的影响,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一致。最后的体现在于武术文化中极力追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如人与动物和谐统一的象形拳:鹰抓拳、猴拳、螳螂拳等;也有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形意拳:太极拳、八卦拳。武术文化中有要求人们练功是神形兼备,即人体的构成分为形与神两个方面,也就是要求外练筋骨皮,内练形与神,达到自身的和谐统一。

2.2武术文化中的“和谐意识”的现代教育价值

2.2.1有利于人与人之间的和睦共处

武术文化中“和谐意识”有利于促进人与人之间建立和谐的关系。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人们的性格、道德信仰。在金钱权利包围的当今社会下,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理念很不适合当今社会的发展,可是,武术文化中的“和谐意识”对当今人们自身进行正确的价值定位有很多的帮助。在对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孔子以君子之礼对待他人,孔子认为用“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坦荡荡”是最好的待人方法。孔子说的“仁者爱人”,对待他人要像对待和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人一样,把自己的真情普及于天下,世界到处是美好。除了“仁”以外,孔子还以“义、礼、智、信”来作为自己的人格要求。“和谐”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原则,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份子,是一个国家的基本生命细胞,虽然地域不同,生活习惯也不相同,可是大家相互敬爱,就可以和睦相处,形成一个和谐的社会。

2.2.2有利于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

术文化中“和谐意识”深深影响着人和自然的关系。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万物生焉。”人与自然、天地是分不开的,天与自然虽不会说话,但天造万物,万物又以人类为生长,人类能认识自然,效法自然,适应自然,并掌握规律来改造自然,可是自然影响人类。大自然往复无尽变化规律,能影响人类的行动和思维。“天人合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正是人类作为万物生长的智慧。孔子提出要顺应自然,要“使民以时”,既是种植农作物时顺应四时运转,根据气候变化耕种,要因地因时开展耕种作物。这些思想实质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而这只是人对自然的影响,可人类只有自己遵守道德法则,以道德法则来约束人类的行为,这样才能与自然真正的和谐相处。人类如果破坏了地球看到是生态失衡,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就会受到很大的制约。保护环境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最基本的前提。

2.2.3有利于推进国际间的和谐发展

武术文化中的“和谐意识”为主要思想,处理国际关系。在武术文化中“和谐意识”的“和生、和处、和达、和爱”的观念下,形成相互包容,相互尊重,百家齐放的局面。在处理国际关系的时候,我们可以有和谐统一、贵和持中的精神,和平生活的世界次才能共同富裕。现代社会是和平发展的年代,但由于各国都从自己的利益点考虑,以强权主义、霸权政治主宰着世界,夺取他国的资源,带来了无限的战争、如果用“和谐”的思想来处理国际事务,人类就可以减少杀戮,达到“谐和万邦”

3结语

“和谐意识”中主要关系是“天人”关系,“天”和“人”的和谐可以实现人格的完善以及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武术中的“和谐意识”包括人与人的和谐和人与自然的和谐,通过这些思想,有利于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睦共处,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更有利于推进国际间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伟华.孔子的和谐意识及其现代价值[J].管子学刊,2005(2):63-66.

[2]刘卫琴.《论语》的“和谐”意识[J].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2003(3):27-30.

[3]汤一介.中国哲学中“天人合一”思想的剖析[J].北京大学学报,1995(1):3-10.

[4]金红菊.《论语》和谐意识及其现代教育意义探析[J].社科纵横,2011(2):264-265.

[5]任海.国外大众体育[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6]曹国圣.论儒家人文精神的现代教育价值[J].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0(2):49-51.

[7]李宝俊.儒家文化中和谐意识的现代意义[J].创造,2003(10):46-47.

人与自然的和谐作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和谐文化;和谐社会;辩证互动

Abstract:Discusses the inherent essence, connotation, function and existing state of harmonious culture in view of the relations between people and nature, people and society and among inpiduals and human beings themselves Elaborates the dialectic relation between the existing culture and the generating process of culture especially the dialectically interactive relation between them Then, an argument is given to some important issues which are necessary to focus on for putting them into practice to build the harmonious culture A matter of particular importance is that we must absorb favorable resource from traditional culture

Key words:harmonious culture; harmonious society; dialectic interaction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广大社会工程的实施过程,是一个社会动态进程。在这个工程实施和动态过程中,有一种普泛的文化弥漫其中,是它的原动力、驱动力、导引与指针。同时,在这一过程—进程中,又会在社会的运行和公众的行动中产生—分泌—结晶—“酶化”出一种文化。对于后一种文化,我们不妨称为“行进中的文化”、“使用中的文化”,是“文化的现在—正在进行时”;对于前一种文化,我们则不妨称为“结果性文化”、“收获着的文化”,是“文化的过去进行时和过去存在时”。这样的两种文化,不是彼此分开的,而是互相渗透的,是共同处于一种“互动—互助—互渗—互生”的“社会—文化共同体”之中,也是同在一个互动共进的社会运动与文化发展的进程之中。

和谐社会是一种四相结构,即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以及每个人自身的和谐。现在,我们就从这四个方面来分别叙述与论证它们同和谐文化的关系。

我们要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必须在我们指导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上,树立一种追求并保持和谐的文化思想。这种思想的根本之点就在于力求保持并保证维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比如,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按自然规律办事,一切开发利用自然的行为,都以不破坏自然为准则,等等。只有在这种文化思想的指导下,我们才能在开发利用自然、发展经济中,以“自然”为重,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保护地球生物多样性,不以人为自然的主人,而只是其中一分子。人既不是自然的孤儿,也不是自然的主宰。在这种和谐文化指导下的人的“见之于自然”的作为,在如马克思所说的“自然的人化”过程中,我们才不至于损害自然、破坏环境、戕害生物,从而建立起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互助互用、两利双赢的和谐环球。

但是,应该说,至少自从工业化以来,尤其在全球性追求现代化目标的进程中,我们人类,为了自己的利益,开发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向自然开战与索取,以地球的主宰之态,对自然横征暴敛,利用科技“征用—征服”自然,向生物界大开杀戒。至今使自然破坏、环境污染、物种灭绝、生态失衡。以致地球与生物界濒临毁灭的危险。面临此局面,一方面是自然对人类的报复,不绝如缕,环境问题成为威胁人类生存的重大危机,大气污染成为人类疾病的根源,具有抗药性和产生变异性的生物,施行对人类的自发报复(比如SARS、禽流感),使人类措手不及、应对为艰。如此等等。此外还有许多现在不为人知、人无感发和潜在的危害存在。另一方面,由于人类对于自己“自然家园”的破坏,人类自身也产生种种困难甚至苦难,在自然的报复面前大吃苦头,如生理变异、疾病横行、身体衰退、心理变态,因此生活福利意义减退,幸福感缩水,到处遭遇自然的报复性危害。过去高尔基说,人类抵抗自然的能力低下时期,自然好像是人类的后娘。现在,应该说,由于人类在向自然索取的过程中,使自然遭灾,自然又以严重的报复,成为人类的严师。

至少从上世纪中叶以来,尤其在本世纪,人类在这个铁面无私的严师面前,已经知道了利害,懂得了道理,进行了反思,总结了经验,提出了方案。从总体说,这就是:绝对要与自然和谐相处。自然是我们的养育父母,又是我们的朋友,同时还是我们的资源依靠和自然家园。这就是和谐文化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的至高律令。我国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其中蕴涵的意义之一,就是维护、保持、保证人与自然的和谐。其中的“全面”、“协调”就包含“人类自身—经济—社会”和“自然”这两个巨大系统的“全面发展”和“协调发展”。因此,我们可以和应该,把科学发展观中蕴涵的“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原则与理念,作为和谐文化的重要内涵之一。当然,它也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理念之一。

从上述可以看到,我们对于和谐文化建设中的“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和谐”这方面,可以从两个范畴来获取方向指引和基本理念,这就是科学发展观。

在人与社会的和谐中,包含几个主要方面。①社会管理者与社会公众的和谐。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官”与“民”的和谐。这是我们现在的社会和谐中值得严重注意的一个方面。贪污腐败是造成这方面的不和谐的最重要原因。②人与技术的和谐。现代社会是一个技术社会。科学技术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科技囊括了社会生产—生活—工作—休闲的一切方面,科技是人们生活不可须臾离的社会依靠和“法宝”。技术在人们的生活中具有“专政”的功力。它干预人们生活的几乎一切方面。如何保持人与技术之间的和谐,是现代工业社会、商业化社会值得严重注意的问题。③人与社会的和谐,还涉及个人与法律、制度、公德和公共秩序之间的和谐问题。这个领域,一方面是人们自己制订了种种解决社会矛盾和冲突的制度与法规,它对人们具有强制和规约的作用;另一方面,作为个体的人,又需求自己的自由、独立和“随心所欲”。这里就产生“遵守”与“反遵守”的不和谐、反和谐与破坏和谐。和谐文化中,解决社会矛盾的方面,就是要使这部分的社会不和谐,经过整合、协调和“秉公处理”,来实现和谐的目的。

对这几个方面的矛盾、问题与和谐,解决之道,就是要创造、产生一种“除矛盾、致和谐”的文化。这种和谐文化,要能够解决上述种种问题。比如,社会的责任感、执政为民敬业奉公而清廉的官风;对科技的重视而不依赖,“使科技具有人性”和“人性地使用科技”的科技政策与全面的科学观;奉公守法,具有规则意识和法律观念以及社会责任感的现代公民意识;普遍的社会问责制的形成与全社会的信守不逾。如此等等,形成一种综合的文化。它是诸多文化观念、思维习惯与行为准则的整合,形成了一种文化状态和文化心态。这就是和谐文化的构建,也是通过这种文化构建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与和谐状态,是和谐文化发挥作用的结果,但也是产生和发展和谐文化的基础与动力。人与人的和谐,应该包含社会各阶级、阶层的和谐关系,社会各个职业、各种社会角色、各地人们、各个民族成员等等之间的和谐关系,每个家庭的成员之间的和谐等。这里,首要的和重要的是社会各阶级、阶层之间的和谐。一个国家的社会层化进程越是快,越是复杂化,这种阶级—阶层间的和谐,就既越重要,又越困难。我国自实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的分层化的速度很快、程度很大、阶层之间的差别亦大,可以说,其进程为中国亘古所未有。这是中国社会变革、进步的重要表现。由于社会层化程度大,分层增加。而各个阶层之间的差距、隔阂、摩擦、矛盾,即总体上的不和谐成分也增加了。而且,由于个体的独立性的发展,私人性的增长,社会每个成员、家庭的每个成员以至父母、夫妻、兄弟、亲戚、朋友等等,各种社会关系网中的每个分子之间,其从差距、矛盾到不和谐的状态,也较过去大为增长。这种状态,一方面表现了每个社会成员的成长,是社会具有生气和生机的表现;这种表现也是中国前所未有的,是中国进步的表现。而另一方面,也增加了社会内部的不和谐。

这种情况需要的就是调适文化,即一种能够调节、调解、整合各种矛盾以达到有条件的一致、统一、和谐的这种文化。这种文化对于不同阶层的人们,有不同的要求,它体现在政策和制度层面上,也体现在社会公德方面,以及体现在精神诉求和心理素质上。比如对于官员、一切公务员,都要求他们具有平民心态,执政为民,有一颗为人民服务的心,具有社会公仆的德行,拒绝贪污腐败。这是一种文化心态,也是一种文化素养。对于富人,则要求懂得“财富来自于社会”,“财富意味着责任”,私有财富的适度的“回归社会”、“回报社会”(通过纳税、捐赠、慈善事业等渠道),使社会富裕、福利增长、安定进步,则人民生活安定、社会的购买力增加、消费水平提高,反过来,“回馈”、“反哺”个人、企业、商家等。这是一种正确处理“义利之辨”的文化心态,一种懂得社会规律、不“为富不仁”的文化心理,也是一种文化状态。它们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对于一般公民、一般社会成员,则要求不忌官妒富,对社会具有亲和感与责任感,所谓“位卑未敢忘忧国”,而且奉公守法,遵守社会法规、制度、公德,善与人处。这也是一种文化心态与文化状态。它有利于社会的和谐。

所有这些对于不同阶层、不同社会角色的不同文化诉求,在总体上汇集为一种社会的、民族的文化状态,构成一种和谐文化,促进和谐社会的建立。而同时,在这种和谐社会的建立过程中,又会在集体的、社会的实践中,创造、发展着和谐文化。两者互动互促,辩证发展,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建设和谐文化”两者,毕其功于一役。

社会个体即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身内心和谐,也就是每个人的自身和谐,是全社会和谐的基础。社会成员的绝大多数处于自身和谐的文化—心理状态,就能获得全社会的和谐。但每个人内心的和谐,固然取决于他自身的境遇、生活状况和心理素质。但作为马克思所说的“社会关系的总和”的人,他的这一切,是受到社会境遇、社会地位、生活状况的决定性影响的。因此,每个人的内心和谐,既要求诸个人,又要求诸社会。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竞争激烈、人际关系紧张;而另一方面,又存在不是减轻而是“火上加油”式的内部情感、心理迫压,如亲情疏离,家庭生活中或者因公众交往剥夺、或者为彼此交流少而发生“现代家庭温馨淡薄、幸福感缩水”的症候,甚至有家庭破损与家庭危机存在。还有缺乏安全感、亲近感、意义感的心理因素作祟。如此等等,不免造成现代人的“城市—现代”心理症候。据统计,全球有一亿人口遭受心理疾患的折磨。这种个体内心的不平衡、不和谐,就会造成社会的不稳定、不和谐。这里就需要一种文化的消解与文化的补充。这就是社会生活与活动的合理安排,工作压力的相对减轻,人际关系、家庭关系的良好,“自我”与“他者”的关系的协调与整合,等等。这里涉及体制、制度、生活方式、人际关系、家庭生活等等方面的文化内涵。

我们现在缺乏的正是这种个体、群体、公众之间的矛盾协调与关系调适的文化。由于对长时期以来的遏制个人、集体高于一切的反弹,人们心理上,尤其青年人的心理上,重个人、轻群体,个人第一思想,容易造成个人的内心失调和与群体的纠葛、矛盾,造成不和谐。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需要提倡、发展、建设这种正确处理个体—群体关系的文化,以化解矛盾,消除不和谐。

为了构建上述四个方面的和谐文化,我们有几个方面的重要工作需要做。

(1) 坚决、切实地贯彻、执行、实施科学发展观,是首要的、根本性战略性的任务。只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的思想,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才能保证人与自然的关系协调,同时保证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协调,并导致个人的心身舒适畅快,从而保持个体内心的和谐。目前,尤其值得十分注意的是切实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强环保意识,决不以牺牲环境来求得经济发展。我们的母亲河黄河、长江,都遭到严重破坏,鄱阳湖、洞庭湖、太湖,也都遭污染。最近出现的太湖污染事件以及对太湖治理的紧急措施,是很现实的严重警告。除了污染,还有过多提取地下水,破坏生态平衡,造成物种灭绝、破坏山川河流森林草地等戕害自然的行为,虽然或能取得一时一地的经济效益,但是,影响相邻地区、破坏大范围的自然,后续破坏与污染严重,其代价远远超出所得效益,得不偿失,莫此为甚。

(2) 缩小收入差距,是建设和谐文化,保持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的重大保证。社会收入不平衡,破除平均主义,实行按劳分配,承认阶层和个人间收入的合理差距,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合理的、必需的存在。但是,这种差距一定要保持在合理的限度之内。我们现在的贫富差距、收入差距过大,容易引起社会矛盾,造成不稳定、不和谐因素。我们现在已经注意及此,并且采取了一些相应的措施,制订了政策。不过在实际生活中,这种差距的存在,其幅度之大,仍然在引起阶层间的不和谐。在建设和谐文化的过程中,一方面,缩小收入差距;另一方面,建立各阶层应具的“合理阶层意识”、“阶层自觉意识”的文化心态,也是十分需要的。

(3) 反对贪污腐败,是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方面、必备条件。贪污腐败所造成的社会不和谐,是显而易见的。人们的愤恨,是不和谐的重要社会表现。贪污腐败所造成的不和谐是多方面的。表层的是,合理收入、劳动所得与巧取豪夺之间,巨大的差距所造成的人们的不满和怨愤所造成的不和谐。但更深层的是,这种社会现象所引起的不良影响,对于社会公德的破坏,对于制度、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的破坏,以及对于人心的败坏。它所引起的连锁反应,造成的社会不和谐是多方面的,深刻的,是对社会肌体、对民族素质的破坏。

(4) 关心弱势群体、扶助困难群体、关注高危群体,是和谐文化建设上的重要一环。这几个特殊群体,是社会不和谐的重要因素。一方面是他们与全社会之间的不和谐;另一方面是他们自己内部的不和谐。老弱病残,是每个社会都会有的。而在社会急剧转型、经济快速发展、文化从传统向现代转换的过程中,这种社会弱势群体的产生和增长,尤其显得突出。我国已经提前进入老龄社会,而独生子女所造成的幼小群体,特别是危害青少年的犯罪活动增长,等等,都引起弱势群体的增加,成为社会必须关注的一群。弱势群体中的经济困难户、下岗职工的贫困户以及其他社会原因造成的困难家庭,组成了一个人数不少的困难群体。他们需要必须的经济帮助和其他生活关怀。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固然需要必要的经济支援、经济投入;另一方面,同时需要文化的关怀、文化的亲近。即需要一种爱的文化心态,一种从内心里关爱这些群体的文化。

所谓高危群体,是指潜在的犯罪人群。根据有关方面的调查,大案、要案的犯罪人,在地域上,多集中居住在城乡结合部,其文化程度一般在文盲到小学初中之间。这构成了一个高危人群及其相对集中地。对他们的关注,就是要防患于未然,要化解矛盾于事发前,要调解、协调、教育以至威慑。这里也需要一种文化心态,即对于社会矛盾的了解、掌握和正确认识,正确处理社会矛盾的态度和政策精神,对高危人群也能够进行耐心教育,引导他们进步、导使其转化的那种文化精神。

(5) 普遍的社会问责制的发展建设,是普泛的和谐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与措施。所谓问责制就是对于每个社会成员、每个社会组织的所应负的具体责任的“是问”与“追问”、“责问”。首先是普遍的责任范围的确定与责任律令的制定;其次是责任制度的制定;最后是追究责任的制度之制订。有了这些,就可以在日常工作、生活、活动、交往中,实行这种问责制。“各行其是,各问其责”,大家都对社会负责、对组织负责、对团体负责、对他人负责、对自己负责,层层负责、层层问责,从而造成一种人民生活于良好秩序、安全机制、稳定状态的社会空间,彼此和谐、社会和谐。

(6) 普遍的和谐文化宣传教育与和谐文化倡导。我们曾经长时期处于“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社会生活指导和社会文化倡导中,斗争哲学曾经是中国人引为骄傲的人生态度和社会行为准则。“和为贵”这个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已经被打入文化冷宫。因此,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和谐世界的号召和奋斗使命提出来时,我们还需要开展一种消除积存影响的宣传教育工作,需要一种文化倡导,即和谐文化精神、文化态度、文化心灵的培养。这决非一朝一夕之事,也非一朝一夕之功可以奏效的。这既需要实践的培养和锻炼,又需要理论上、理性上的宣传教育。从幼儿园到小学,从中学到大学,从学校到机关,从工厂到企业,从城市到乡村,从中心地区到边缘地区,都需要这种宣传教育和心灵养成。

(7) 在这种建设和谐文化的过程中,吸取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有用资源,是十分重要的工作。这不仅是饮水思源的需要,而且因为中华文化中,拥有较之其他民族更丰厚、更优秀、更具有民族特色与民族特长的文化资源。钱穆指出,西方文化的特点是“开物成务”,是外倾性文化;中国文化是“人文化成”,是内倾性文化。外倾文化“偏重在物质功利”;而“中国文化之内倾,主要在从思想上创造人,要使人生符合于理想,有意义,有价值,有道”[1]。一个是以人定胜天、战胜自然、征服自然,取得人间财富和福利生活为荣。一个则信奉天人合一,天、地、人和谐相处,相得益彰。在同自然的根本关系上,在对自然的哲学态度上,中华文化在基本精神和文化方向上,更为符合和谐文化精神,更为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大同世界”、“和而不同”、“和为贵”,作为和合文化的中华文化,具有深厚的和谐精神、和谐理性与和谐理想。仁者襟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重义轻利等处理人际关系的和谐文化观念,这都是中华文化中可取可用的和谐文化资源。

在上述四个方面的和谐文化中,根据目前的状况来说,需要特别提出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和“人与社会的和谐”两个方面的文化。我们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紧张状态。为了工业发展,为了经济效益,为了GDP的增长,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我们忽视了环境的保护,忽视了经济发展中的环境成本,使环境遭到严重污染,使自然遭到严重破坏。太湖的严重污染,无锡饮用水危机;山西开采煤矿所付出的几千亿的环境损害,鄱阳湖和洞庭湖的水患,全国三十多个城市的每年递增的下沉指数,以至黄河、长江的污染与枯水、断流和水灾,带来的直接的和伴生的、连锁的经济损失和虚拟治理费用,均需以亿为单位来计算和投资。这既表现为一种经济状态,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状态。如果从“源头”上来说,还是我们文化思想上,缺乏对自然的“敬畏”和按照自然规律办事的文化态度与文化胸襟。树立新的发展理念,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养育自然,重视环境保护,在经济发展中把环境成本计入,如果使环境遭损害、被污染,宁可不发展或暂缓发展,是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的和谐文化的重中之重。

在人与社会的和谐中,反对贪污腐败,建设廉洁奉公、执政为民的政治文化,提倡以人为本,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为了替人民谋利益,而自己则节俭、朴素、亲民、勤政这种“为官的文化心态”,是建立和谐文化的重要而迫切的任务。

上述两个文化状态的改善,是建立和谐文化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的方面。在人们主观上这两种文化心态的优化,能够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而和谐社会构建上的进展,又会扭转和促进人们文化心态的良性变化。两者辩证互动。

参考文献

人与自然的和谐作文范文第3篇

建设和谐文化的重大意义

我们认为,和谐社会就是人类社会中的个体的人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和谐文化是指一种以和谐为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以倡导、研究、阐释、传播、实施和谐观念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形态、文化现象和文化性状。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精神基础,是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基础,因此,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理论界普遍认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工程,意义重大。

一种观点认为,建设和谐文化,有利于巩固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定的理想信念支撑和思想道德支撑。钟怡祖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点题到破题》一文中指出,社会要和谐,文化是灵魂。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文明道德风尚,则是建设和谐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和谐文化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形成促进社会更加和谐的思想共识,才能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这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在联系。(《光明日报》2006.1.31)严书翰在回答记者时说,和谐文化建设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树立全社会的共同理想信念,增强全社会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形成万众一心、共创和谐的强大力量;二是倡导和谐精神,形成和谐思维,培育理想的道德人格;三是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谐文化能够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思想基础、道德支撑和社会氛围。因此,只有积极促进和谐文化建设,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思想道德力量。(《人民日报》2006.10.9)杨义说,和谐作为一个治国安邦的基本理念和基本方略,对于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发展,甚至对于人类文明,都具有深刻的意义,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强调和谐文化的重要性,旨在使和谐社会的思想道德要求内化和深化为人民群众的思想行为方式和日常生活理性。(《文艺报》2006.8.8)

另一种观点认为,建设和谐文化,对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核心是“以人为本”,有助于人的全面发展。张西立认为,和谐文化的核心要求“以人为本”就是要始终面向大众,以不断满足最广大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保障最广大人民的文化权益,是文化发展成果汇集全体人民,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学习论坛》2006年第8期)刘川生认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他认为,建设和谐文化是时展的必然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光明日报》2006.11.20)王伟认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其核心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蒋笃远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助于人的发展。(《光明日报》2006.7.24)

继承和发扬中国和谐文化传统和借鉴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

“和谐”思想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可谓源远流长,人类其他优秀文明成果中的“和谐”内容也十分丰富,这都是当前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资源。

一种观点认为要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的“和谐”文化。我们知道,孔子提出的“以宽厚处世、协和人我”的理想人格,就是为了要创造和谐的人际环境。孟子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则集中表达了对人与人和谐关系的追求。黄朴民认为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命题与核心精神,儒、墨、道、法、兵等主要思想学派对和谐思想都有深刻的阐发。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征:一是包容性,二是差异性,三是互补性,四是平衡性。(《光明日报》2006.7.26)

另一种观点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和谐关系。中国古代,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强调“天人合一”,主张人类应当认识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中国古代哲学还有一些观点,比如强调“协和万邦”,主张不同的民族和国家应和睦共处、亲密友好;比如把“和为贵”与“和而不同”一起强调。和谐求以共生共长,不同求以相辅相成。这种底蕴十分厚重深远的和谐思想,为建设和谐文化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思想资源,而且,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冯之浚认为和谐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着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我和谐等三个方面,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根基。要建设和谐文化,离不开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观念的继承和发扬。(《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8.31)朱汉民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是和谐,包括宇宙的和谐,社会的和谐,心灵的和谐等三个层次。(《光明日报》2006.7.24)潘岳认为,和谐文化的内涵具有五个方面:人与自然和谐;人与自身和谐;人与人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世界的和谐。(《光明日报》2006.7.29)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建设和谐文化,还应积极借鉴吸收人类的优秀文明成果。不同国家和不同的民族的文化各有千秋,但其合理内核是相通的,总能为人类所传承。国防大学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认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在充分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基础,应当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和谐文化的优秀传统。(《人民日报》2006.10.4)李慎明认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面临国际机遇和国际挑战,我们要积极借鉴世界各类文明,驱除糟粕,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光明日报》2006.7.26)

培育、建设和谐文化的途径

和谐社会需要培育、建设和谐文化,这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历史的选择。我们需要建设和谐文化,和谐文化也需要社会的培育,比如少数民族文化和民间文化,比如大众文化和乡村文化,还有文化的安全机制等等。所以,和谐文化的建设和培育的任务任重而道远。

培育、建设和谐文化要处理好几种关系。吴光认为要实现“一元主导,多元辅补;会通古今,兼融中西”的和谐文化观,有必要摆正和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的关系,竞争机制与社会和谐的关系,多数与少数的关系,道义与功利的关系,道德与法制的关系。(《人民日报》2006.10.11)邓伟志认为要处理好主导文化与多元文化的关系;要处理好文化冲突和文化融合的关系。(《光明日报》2006.7.25)

总之,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和谐社会是我们未来的社会理想,和谐文化的建设在和谐社会发展中是重中之重,和谐文化是当下文艺和谐发展的根本保证。何西来在《论社会的和谐与文艺的和谐》(《文学评论》2006年第4期)一文中论述了文艺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他认为文艺作为社会生活的反映,必须与人民群众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保持密切的血肉关系,与其脉息与共,声气相求。我们认为应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加强和谐文化的建设。

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在于人的和谐发展。一是作为个体的文艺工作者要加强学习,确立和谐的思维方法。二是作为个体的文艺工作者要不断发展,塑造自己和谐的社会性格。三是作为个体的文艺工作者要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观。

人与自然的和谐作文范文第4篇

社会和人的发展催生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和谐”功能。思想政治教育的“和谐”功能表现为服务于社会的全面和谐发展;促进人的身心和谐与人际关系的和谐;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思想政治教育要从弘扬人文精神,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促进社会认同、社会共识的形成,渗透生态教育和科学发展观教育等方面实现其“和谐”功能。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和谐功能;实现路径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标志着当前中国社会的重大发展,同时也蕴涵着人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拓展,使它产生了一个新的功能即“和谐”功能。

一、思想政治教育“和谐”功能的主要内容

(一)服务于社会的全面和谐发展

改革开放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是单一的,即单一的政治功能。那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主要是以服务于政治为目的,很少考虑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建设和发展的需要,更不会去关注个人的合理利益和需要了。这种单一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当时的条件下或许是适合的,但当今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要求已经大大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必然要由以往相对单一的促进政治发展转向同时促进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诸多方面和谐发展;由只追求社会发展转向同时兼顾社会和个人“双赢”的发展,由只关注个人某方面的发展转向关注个人的全面发展。

(二)促进人的身心和谐与人际关系的和谐

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使人们自觉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实现人的身心和谐和人际关系和谐。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引导人们加强自身修养,提高各方面素质,让人学会客观公正地分析和评价自己,培养开朗、活泼、富有同情心、正义感和责任感的良好品格,促进人格的健全和完善;能够培养人们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平等友爱、与人融洽相处的良好品德;能够帮助人们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技能,使人们能够尊重他人、学会合作,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能够疏导人们的不良社会心态,化解矛盾,理顺情绪,协调利益关系,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引导人们以更好的心态对待竞争和压力;能够提升人性,提高人的德行,使人成为真正文明的人,成为真正自由的人。

(三)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

这种和谐是建立在人们对社会体系的认同基础之上的。和谐社会构建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能够最大限度地培养人们对既存政治体系、经济体系、文化体系及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促使人们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最高程度的社会共识,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从而在全社会形成巨大的凝聚力。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基本的经济、政治、文化制度以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诠释和宣传,使人们认识到现在的社会体系的合理性与必然性并引导和规范人们社会行为,同时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引导人们全面正确地认识自己的利益。既看到自己独立的个人利益,又看到他人的利益以及与他人之间的共同利益,还要看到在他人利益、共同利益之中,同时包含着自己的利益,树立“双赢”、“共赢”观念,使人们充分认识到在不同乃至对立的集团、阶层、利益群体之间,也可以有相互合作、互惠互利的活动。通过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可以让人们超越各自狭隘的利益范围,充分发挥各自的能力后各得其所,达到和谐共赢、和谐共生,促进人与社会和谐发展。

(四)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对人们进行马克思主义的生态伦理教育、可持续发展观教育和科学发展观教育,是和谐社会构建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这种教育活动必然会加深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认识,从而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能够把道德和价值的客体扩大到自然界,把伦理关怀推及自然界,让人民认识到自然界不仅具有“效用价值”,是人类获取生产、生活资料的“仓库”,而且具有“生态”价值,是庇护人类世代繁衍生息、发展进步的“家园”;渗透生态观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让人们懂得物质文明和生态文明对于人类的发展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从而培养人们的生态意识和生态道德,引导人们树立尊重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观,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二、思想政治教育“和谐”功能的实现路径

(一)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实现人的身心和谐为目标,弘扬人文精神,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人所追求的生活包括精神和物质的双重富有与和谐。人的存在既是一种物质存在,又是一种精神存在,人类只有寻求到了自己的精神家园,才能认识到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思想政治教育要弘扬人文精神,目的就是要为人寻求精神家园,实现人的身心和谐。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要把人作为主体存在,探索人的生命意义和人的自身价值,注重对人类处境的无限关怀,引导人们树立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促进人的自由,实现人的幸福。当前,影响人们身心和谐的因素还大量存在。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适应社会转型的变化,开拓新的视野,扩展新的领域,把弘扬人文精神纳入工作范畴,尊重人、关怀人,营造人文关怀的良好氛围,促进人的身心和谐发展。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要从人的实际需要、切身利益出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物质利益原则,关心人、理解人、教育人、帮助人。邓小平同志曾语重心长地指出:“群众关心的实际生活问题和时事政策问题,各级领导一定要经常据实讲解,告诉大家客观的情况以及党和政府所作的努力,并且对群众所反映的不合理现象及时纠正。群众从事实上感觉到党和社会主义好,这样,理想纪律教育、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才会有效。”[1](P.144)

(二)思想政治教育要通过加强指导思想和理想信念教育以及荣辱观和法制观教育促进社会认同、社会共识的形成,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

实现人和社会和谐的前提和基础是人们充分认同自己的社会体系。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自身的和谐功能,必须最大限度地培养人们对既存的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政治体系、经济体系以及文化体系的高度认同感,促使形成最高程度的社会共识,从而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

一要加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教育。这是充分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和谐功能的思想基础。我们不仅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还必须改变教条式的教育方法,在实践中紧密结合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创新教育手段和方法,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感召力和说服力。

二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这是人民群众高度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体系、政治体系、经济体系以及文化体系的基础性教育工作,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谐功能的关键。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要努力让人民群众明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集中体现了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深切认同,具有广泛性和包容性,具有强大的亲和力、感召力、凝聚力。

三要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谐功能的有效途径。当前,应该紧紧围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开展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培养人民的社会主义道德观念,大力倡导爱国、敬业、奉献、廉洁、诚信、友善等基本道德规范,推动形成知荣辱、讲道德、促和谐的社会氛围,从而培养知行合一、品行优良的社会公民。

四要加强法制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加强民主与法制的关系教育,把法制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培养人们的政治参与能力和政治行为能力,引导人们进行有序的政治参与,积极行使自己的权利,积极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这样,思想政治教育就能起到化解矛盾、消除不安定因素的作用,实现社会的安定有序发展,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

(三)思想政治教育要把生态教育和科学发展观教育作为重要内容,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首先,要加强生态教育。在人与自然环境的冲突日益显现的今天,在环境恶化、资源匮乏等生态问题严重影响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的今天,应当把生态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和谐功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要把生态意识、生态伦理和生态思想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中去,对人们进行生态教育,让人们明确人类在生物圈中、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地位,让人们清楚地认识到人类只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不是大自然的主宰,而是大自然的守护者。这样,通过加强生态教育,使人们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自觉与自然环境共存共荣、和谐相处。通过加强生态教育,可以让人们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树立尊重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观,这对造福人类、推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要加强科学发展观教育。当前,应当把加强科学发展观的宣传和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因为科学发展观蕴含着丰富的和谐生态伦理思想,加强科学发展观教育,有利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从而达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和谐功能的目的。科学发展观的和谐生态伦理思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科学发展观是要求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发展观,蕴含着和谐生态伦理思想。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全面发展论”意指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全面发展。在全球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今天,科学发展观明确提出生态文明与其他社会文明同等重要的“全面发展论”,这是一个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理论创新,这种理论创新与和谐生态伦理的意蕴是完全一致的。其二,科学发展观所主张的人与自然道德关系的“和谐发展论”同样蕴涵着深刻的和谐生态伦理思想:强调人与自然道德关系的和谐,并借此来推动实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其三,科学发展观所主张的“可持续发展论”体现着丰富的和谐生态伦理思想。科学发展观认为决不能以牺牲人的健康来谋求发展,不能以破坏人的生存条件、生活环境及子孙后代的利益为代价来谋求发展。科学发展观尤其强调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发展的利益。可见,科学发展观所主张的“可持续发展论”与和谐生态伦理思想的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思想是完全相符的。由此,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加强科学发展观教育,让人们遵循和谐生态伦理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这样,思想政治教育的和谐功能得以实现,并最终推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人与自然的和谐作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中地理;和谐;教学;途径

和谐思想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的精髓,和谐是指不同事物之间互补合作、和睦协调、共同发展的关系[1]。和谐思想体现在中学地理教学的方方面面,地理教学过程中若能有意识地发掘和谐思想的内容,进行地理和谐思想教育,则可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人地关系,更好地形成科学的资源观、环境观和发展观,实现新课改的培养目标。

一、高中地理教学中和谐思想教育的内容

人教版高中地理包括3个必修模块和7个选修模块,和谐思想贯穿于整个高中地理教材体系,主要体现在自然界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与社会的和谐三个方面。

1.自然界的和谐

整个自然地理环境以及宇宙环境是和谐统一的。高中地理教材中从各方面介绍和运用自然界和谐统一的思想。如必修1“宇宙中的地球”一节介绍地球宇宙环境的和谐:太阳状态稳定,太阳系的各大行星和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形成一个和谐稳定的宇宙环境,为地球上各种生命的产生与繁衍提供条件。再如,地球行星风系、陆地气候带和自然带等都具有南北对称分布的特点,从不同侧面体现自然地理环境的和谐。

2.人与自然的和谐

自然界是和谐的,人作为自然的一部分理应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和谐思想教育是高中地理和谐思想教学的核心,在高中地理的各个模块中都融入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如必修2“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一节介绍由于人类在发展中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自然,而造成人地关系恶化、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破坏,并出现诸如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物种灭绝等一系列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人类需要寻求一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道路,从人地矛盾走向人地协调。

3.人与社会的和谐

人与社会的和谐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人与社会的和谐体现在社会各个方面的利益关系能够有效地协调。人的存在与发展离不开社会,在大多数时候人们总是不断追求与社会相协调、相适应,即与社会和谐相处。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一节介绍美国纽约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典型特点:存在许多少数民族聚集区。相同种族的居民有着相同的文化背景、共同的语言和,他们居住在一起可以减少感情上的隔膜,减少种族矛盾与冲突,获得社会安全感,这是人们在定居时充分考虑人与社会和谐的结果。

二、高中地理教学中和谐思想教育的途径

1.课堂教学中的和谐思想

(1)运用多媒体技术深化学生理解。多媒体的使用可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开阔学生视野,极大丰富情境创设模式与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和谐思想的理解。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学生往往无法亲身体验地理事物,他们就不能获得关于地理和谐思想的感性认识,而多媒体技术便弥补了这方面的遗憾。教师通过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有关地理事物的图片、影像,使学生如同身临其境。如学习“合理利用水资源”时,教师若能展示近几十年来咸海遥感图像变化,则能够通过鲜明的对比让学生明白在发展经济时保护地理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使学生领悟地理和谐思想。

(2)通过学科交融激发地理学习兴趣。和谐思想不仅存在于地理学科中,也存在于语文、历史等学科中。长期以分科教学为主的课堂教学,严重缺乏学科之间的交融,若在地理课上融入其它学科的有关知识,则能使学生耳目一新,提升学习兴趣。如在教授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相关内容时,教师可引用语文课文“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的一段话:“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闯兀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2]。让学生通过解释文言文,既温习了语文学科的相关内容,又能理解孟子话中包含的地理和谐思想。

(3)利用乡土地理知识传播和谐思想。如何发挥地理学科“接地气”的优势来对学生进行和谐思想教育,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乡土地理的运用。学生由于生活空间的限制,他们最熟知和敏感、最感兴趣的便是自己周围熟悉的地理事物。乡土地理可以将和谐思想落到实处,在地理和谐思想的教学中显得格外重要。如芜湖市教师在介绍“城市空间形态”时,就可以芜湖市为例介绍,避免出现“舍近求远”的现象[3]。芜湖市主城区成南北走向的条带状,这与芜湖市西临长江、东面被大片圩区所环绕易受洪水威胁密切相关,其空间形态的形成是充分考虑人、水和谐的结果。

2.课外活动中的和谐思想

(1)开展地理小实验。地理小实验可有效帮助学生理解地理和谐思想。如针对水土流失问题,教师可带领学生在室外分别选取一块有草皮和无草皮的地面进行地理试验,用水冲刷相同时间,对比其结果的异同。学生亲手实验、亲身感受,对地理知识的掌握将更加牢固,树立保护植被意识。这样的实践教学对学生和谐思想的形成会远远超过在课堂上枯燥的讲授。

(2)进行户外考察。地理调查考察是以地理环境为对象的实地调查与观测。教师可通过带领学生实地考察某工厂的废水排放,指导学生探求污水流向河流后对河流水质状况的影响,对水生生物生存环境以及对人们使用水资源的影响,以此说明人与自然环境不和谐造成的危害,加强对学生的和谐思想教育,提高学生的和谐意识。

3.地理考试中的和谐思想教育

考试仍然是目前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成果和改进教学的重要依据,是学生最关注的问题。教师可以发挥地理考试的积极作用,在试题中设计和谐思想的有关问题,一方面可通过学生答题诊断学生对和谐思想的理解与运用水平,另一方面也可提升学生对和谐思想的重视,达到对学生进行和谐思想教育之目的。

当前地理考试越来越重视对地理和谐思想的考查,如2013年安徽高考文综第35题要求学生针对陕西高原果业发展的问题,从循环经济角度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这要求学生具备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以和谐思想为指导设计解决当地发展问题的具体方案,要求将污染和对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实现人地和谐。

和谐思想既是地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大背景下,作为一名地理教育工作者,应通过各种方式将和谐思想贯彻到地理教学中。

参考文献:

[1]张轩.和谐思维――辩证法的新路向[J].理论月刊,2012(3):3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