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人与人之间关爱作文

人与人之间关爱作文

人与人之间关爱作文

人与人之间关爱作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 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25-0010-03

“德不孤,必有邻”、“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礼之用,和为贵”等这些优秀的思想,对我们当下在社会上为人处世仍具有积极的意义。我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当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春风吹到身边时,不应该只做一个倾听者和附和者,而是要做一个实践者和思考者。积极地实践“爱国、敬业、诚信和友善”,用心地思考什么样的东西可以让自己、让整个社会更好地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及其现代诠释

1.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

在中国诸多的传统美德中,“仁”可以说是居于核心地位的。宋代朱熹说过:“百行万善总于五常,五常又总于仁。”可以看出,“仁”在中国传统美德中的地位。随着中国历史的发展,诸多思想家关于“仁”内涵的理解,既有对前人的继承,又有根据时展做相应的变化。具体来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仁”的内涵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仁”即“爱亲”。在孔子看来,“爱亲”是“仁”的本源。孔子认为“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孟子也说:“亲亲,仁也。”“仁之实,事亲是也。”在孔孟看来,这种在血缘关系的基础上所产生的爱,是能够行“仁”的基础。若是连血浓于水的亲情之间都没有爱,那怎么能把爱给予更多的人。“仁”作为一种道德意识,首要的含义就是这种“爱亲”之心。

第二,“仁”也是“爱人”。樊迟曾经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回答说“爱人”。这里的“爱人”不同于上面所说的“爱亲”,这里爱的对象并没有血缘支撑,范围更加广泛,具有“泛爱”的性质。把“仁”从“爱亲”推广到了“爱人”,这种“爱”由近及远、由亲到疏,体现了“爱”的一种量的变化,但其内容又有了质的飞跃。当人懂得爱自己亲人的时候,会懂得爱,那么再去让他爱他人就会变得比较容易和顺理成章。家庭的“仁”促使家庭和谐,扩大到社会上的仁爱互助,则产生了社会的和谐。

对于什么样的表现是“爱人”,孔子也曾说过,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忠恕”和“克己复礼”。“忠恕”就是与人交往时要对人宽恕、宽容,要将心比心地去体谅他人、包容他人。这样就是“爱人”的表现,也更利于矛盾的缓和、社会的稳定。“克己复礼”是说要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要靠自己的努力学习和不懈坚持去遵守美好道德品质、去爱更多的人。

第三,“仁”有“博爱”之意。唐代韩愈把“仁”定义为“博爱”。他说:“夫所谓先王之教者,何也?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韩愈用“博爱”来界定“仁”,他对“仁”的界定更加广博,可以看到不仅局限于以上所说的对人之爱,也有对物、对他国之爱。“仁”是不仅仅爱他人,也是要把爱施与除了我们国家以外的其他民族。富者扶持弱者、大国扶持小国,同等之间互相交流、爱护,这样的广博的爱是“仁”的表现。

第四,“仁”有“通”的含义。谭嗣同在其《仁学》中,用“通”来解释“仁”。“通”也是平等的代名词。谭嗣同认为,要实现“上下通”、“中外通”、“男女内外通”和“人我通”才是“仁”的表现。也就是说要实现了君臣、父子、各民族、男女、人人之间的相互平等这才是“仁”,这也是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等思想在当时传播的表现。

2.“仁”的现代诠释

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仁”的解释有其精华,但若不加变化地直接拿来用又会缺少时代适应性,所以理应看到中国传统文化中“仁”的时代内涵。

第一,仁爱宽容。传统的仁德主张善待世界中的一切存在,包含着人对同类生命的同情和关怀。对生命的爱可以让人们敬畏生命、尊重生命、保护生灵,也会让人们学会接受爱和被人爱。当前,提倡仁爱宽容的精神,有利于爱的传递、有利于社会成员间关系的融洽和人与人之间的美好亲善。仁爱宽容,就是对人、对物怀有仁爱之心、宽容之心。对你的亲人要关爱,对你踏入社会遇到的人要友善、互助、互相包容。

第二,平等人道。所谓平等人道就是主张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不以功利的眼光看人,人与人之间没有贫富贵贱的不同,而是把每个人都看成具有相同独立人格的个体。对你周围的人给予相同的关怀,能够保持一颗善心,对别人遇到需要帮助的事情时热情地施以援助。用这种人文关怀,尽自己所能去建立一个人与人之间互爱、互助、互谅的平等互助关系。

第三,和谐合作。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人,都不可能孤孤单单地存在与这个世界上。也没有与自己完全相同的个体存在,我们要做的就是“和而不同”,要有整体意识和团结意识,也要了解自己的个体差异。用这种包容的心去与人相处、国与国相处,那么“德不孤,必有邻”,一定会有和你一样怀有仁心去做的人。当人与人和谐起来,稳定就会出现;当人与人合作起来,富强也会随之而来。

二 “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它的确立有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借鉴。而事物之间总会有相互作用的力,当核心价值观以更符合时代特色的面貌出现时,它的实践也可以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找到借鉴。“仁”这一传统美德的核心,能够保持“仁”,更利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实现,更利于“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的实现,也更利于“爱国、诚信、敬业、友善”的实现。

1.“爱亲”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现

亲人之间的爱利于家庭关系的和谐。父慈子孝、夫义妇顺、兄友弟恭是亲人之间爱的体现。当夫妻之间存在爱和相互尊重时,会实现夫妻双方的人格平等,这就有利于核心价值观中对自由、平等的追求和实践。当父母与孩子之间有爱时,父母就会严慈结合、养教结合,让孩子学会关爱、懂得做人该遵守的原则,他就会爱父母、爱家进而爱自己的祖国,他也会在慈爱中懂得对人的友善,这就有利于核心价值观中“爱国、友善”的实践。兄弟姐妹之间的互相关爱让人学会了互助,懂得了与人相处,适应了彼此包容,这就有利于踏入社会后对他人的关爱和包容,从而利于核心价值观中“友善、文明、和谐”的实践。

“爱亲”不仅仅是通过潜移默化的熏陶影响个人的品格,有利于家庭关系的和谐,并且还会通过个人的交往影响周围的人,从而影响他人的处事风格,同样以善和“仁”回报,利于整个社会的和谐。比如在热播剧《家门的荣光》中以河丹雅为代表的何氏家族,不仅因为亲人之间的爱使家族得以延续和繁荣,也因为每个人所坚持的爱而改变了原本只重利益而忽视道德的李氏家庭。所以说,“爱亲”是爱人、影响人的基础,由小及大、由家到国,我们总会在“爱亲”的过程中实践着“爱国、诚信、友善、法制、文明、和谐”等这些核心价值观。

2.“爱人”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现

社会在发展,可人与人之间不总是伴随着文明。“爱人”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剂,以德报怨,用自己的包容和善心去处理人与人之间所遇到的事情,那么就会多了顺利、少了摩擦。“记人之功,忘人之过”,待人宽容,是“仁”的表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提倡的是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和观念强加给其他人,要求自己能够站在别人的立场上去考虑问题,推己及人,做到严格要求自己而宽容对待别人,这是“爱人”的表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要求人们要懂得关心他人,要善于成人之美而不是嫉妒破坏,这种爱和善也是“爱人”的表现。当人们用“仁”的标准要求自己,做到“爱人”了,那么就会利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融洽,就会利于核心价值观中“公正、文明、和谐”等价值观的实现。

3.“博爱”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现

人与人不能离开相互之间的合作,国与国之间也是如此,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封闭起来闭门造车。国与国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合作是国家发展的动力,而“博爱”是国与国之间交往的准则。国家之间的交往用爱浇灌才能长远和牢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对君主来说,有德、行仁百姓爱戴,对于国家来说也是如此。中国对弱小国家、对周围国家的帮助,以及对有摩擦国家的仁义和宽容就是“博爱”的表现。这种“博爱”换来的是中国友好、睦邻的国际形象,换来的是他国愿意与之合作的双重利益。这种“博爱”是“仁”的表现,这更利于国家“富强、文明、和谐”这些核心价值观的实现。

三 传承“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以“仁”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我们会生活在更加温暖与和谐的社会。主席曾说过:“民族文化基因是中国梦的魂与根。”所以我们应该把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下来,使其发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中的作用。但是我们生活的现实是,如果对父母不养、不敬等这种“爱亲”都做不到,更何况是对社会上其他人的“爱人”。在生活中我们时常听到“仁”,说到“仁”,却很难去实践“仁”,如何让更多的人去行“仁”,似乎值得我们反思。

1.家庭是学习“仁”的第一场所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所有的人都是经过家庭的培养,从家庭里走出来进而踏入社会,一个人在家庭中培养的品格会带入到社会。父母对孩子的责任不仅仅是养,还有教。反观现在的家庭教育,父母的教育大多是子女在社会上怎样不会吃亏,没有觉得自己的孩子去爱人、帮助人是好的。父母缺少对孩子道德品质的教育是当前家庭教育的大问题,也是引发社会问题的重要症结所在。所以说,父母要以身作则,既然决定让孩子来到这个世界就要负起养和教的责任。父母不仅要让孩子长大还要通过自己的爱让孩子成长,多花点时间陪孩子聊天、给孩子讲故事、用自己的实践告诉孩子怎样做人,这样用爱教育出来的孩子肯定也会用爱来回报自己。

2.高校要注重传统文化课的安排

我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了解更多的是小学和初中,像高校更多的是思修课,缺少对传统文化的课程安排。其实小学到初中更多的是被动学习的过程,对知识的接受没有完全地咀嚼和吸收。而大学就不一样,自己有了判断和反思能力,知道好的东西要去主动接受。像“仁”“礼”这种优秀的传统文化,要多安排这样的课程,在校园里营造学习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学校不仅要安排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课程,也要通过喜闻乐见的形式让更多的学生接受。比如可以通过话剧表演的形式,让学生自己扮演行仁、有礼的君子,切身感受“仁”所带来的温馨和和谐。

3.个人要树立行“仁”的意识

只有自己主观的接受与努力才会使事情更好地进行。每个人都要有炎黄子孙的民族意识和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自豪感与责任感。树立这种意识一方面要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一方面要多读书、读好书,提升自身修养,磨练自身的意志品质。

文化有其时代性,我们期待文化的创新与发展。但是发展不代表舍弃传统,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我们应该传承下去。中国“仁”思想中的爱人、宽容、合作、和谐等这些优秀的内涵应该被传承下去,每个人都应该通过自身的努力去实践这些美好品质。当我们都用“仁”的标准去要求自己时,那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每个人就会很容易去做到,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制”就会很容易实现,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美好“中国梦”也将不再是梦。

参考文献

[1]邹憬译注.论语[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2

人与人之间关爱作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宗教 人物关系 母爱

任何文学作品都是虚构与现实想象性结合的产物,韦恩・布斯在小说修辞学中曾极为肯定的表述:“真正的小说一定是现实主义的”[1]。他所表述的现实主义,其实更应该称之为“现实主义的幻觉”或“现实主义的感觉”。真正的小说是应该有现实主义的感觉的,这种感觉的强烈与否,是和作品的主题与技巧的平衡密切相关的。这是现实主义所包含的两个方面。过于强调作品主题的作品,可能会因为过于强调主题的目的,而牺牲环境的现实主义。另一方面,纯粹的“模仿的”或客观的作家,我们知道是不存在的,因为我们不可能把即使是一个人的全部生活完完整整的表现在作品中。要达到现实主义的强烈感觉,需要在主题与表现技巧之间达到一种平衡。

在《一句顶一万句》中,运用多重的全知的变化视角,借鉴中国传统小说的语言表达,使作品尽可能在形式上产生了一种独特的美感,作者在创作这部作品时并不是特别的注重形式的真实感。如果我们非要在形式上斤斤计较,说作品中上部和下部中,人物分别在河南和山西。然而作品中杨百顺们和牛爱国们却说出了一种风味的方言。这种对于作品形式的真实与否的纠缠将使大部分文学作品包括那些世界与古典的名著也陷入这种无休止的争论中,然而,这种争论是没有多大意义的。

《一句顶一万句》以河南和山西的农村生活为背景,作品无意客观模仿人物的具体生活,而是通过以语言为媒介的人物之间的交往关系,揭示了芸芸众生的生存状态。作品的人物看似与我们的生活没有什么密切的关联,但是人物之间的各种关系是人类社会所共有的关系。对于故事中人物走向孤独原因的揭示,有助于现实中人际关系的重构。

(一)庸众的自爱所设下的无可挽救的孤独陷阱

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科伦理学》中曾经阐述了平等关系的友爱―――朋友、兄弟之间的友爱和公民之间的友爱,进而阐述了与之相对的不平等关系的友爱,包括父母与子女、君主与臣民、长辈和晚辈之间的友爱。亚里士多德认为真正的友爱是以德性为基础的友爱。这里的德性既是善。亚里士多德指出,并不是所有的事物都为人们所爱,只有可爱的事物,也就是:善的、让人快乐的和有用的事物,才为人们所爱。由此,亚里士多德把友爱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以德性为基础的友爱;第二种是以快乐为基础的友爱;第三种是以有用为基础的友爱。他认为,以快乐为基础的友爱,是为了自己获得快乐。以有用为基础的友爱,同样也是出于对自己利益的考虑。纯粹的快乐与利益如浮云般来去匆匆,当繁华逝去,歌舞不再时,人们的友爱便随之消失。这两种友爱其实是爱己,而非爱人。亚里士多德认为只有以德性为基础的友爱才是真正的友爱,这种友爱是建立在德性相同的好人之间的,最稳固,最持久。

《一句顶一万句》中,所描写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几乎全是以快乐为基础的友爱关系,或是以有用为基础的友爱关系,我们找不到关于真正的以德性为基础的友爱。作者以极为冷酷的姿态揭示中国传统乡土的庸众以实利为基础的人际关系网络。在作品中,这样描写传教士老詹与乡土民众之间的关系,老詹虽在延津熟人多,但不求人办事是熟人,一求人办事人就生了。[2]作者看似在写延津,实是以延津为视点,描写整个中国的乡土世界,延津只是乡土中国的缩影罢了。在作品中作者拆解了各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作者分别对朋友之间、夫妻之间、兄弟姐妹之间、长辈与晚辈之间、上级与下级之间等各种家庭关系与社会关系进行了冷酷的解构,还原了一个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乡土世界。人与人之间全部都在围绕着自己的快乐与实利进行交往,对乡土中国的各种友爱关系进行了不留情面的解构,因为这种种友爱都不是出于对他者真正的友爱,呈现了一个个以友爱的姿态进行着自爱的交往的平凡民众。人们的这种自爱实质上是一种自私,作者在深层次上挖掘出了隐藏于民族心理深处的自私,由于这种自私,每个人必将不可挽救的陷入孤独之中不可自拔。那么在作品中,是否人们的关系真的就陷入了孤独的绝望之中而不可挽救呢?我们认真地研读作品可以从中看出作者留给我们摆脱孤独的微弱光芒:一是彼岸世界中宗教的博爱,二是现实世界中人间的母爱。

(二)在彼岸的世界中走出孤独的渺茫

在作品中,杨百顺因把蒋家的猴子弄丢后正愁无处可去时遇到传教士老詹,再加上出于对小赵的羡慕,使他答应信仰上帝基督。老詹为其改名为摩西,摩西在基督教文化中是作为拯救族人的英雄,他受神的启示带领犹太人走出埃及,获得新生。杨百顺是一个无家可归的村野之人,老詹给其改名为摩西,想图个吉利,希望借这个名字,能把深渊中的延津人,带出苦海。这其中带有几分戏谑,又饱含深意。

在这里传教士老詹作为宗教的象征,代表着对于宗教执着的信仰,杨百顺则象征着乡土中国的民众。在老詹而杨百顺老詹在延津传教三十余年,总共发展了八九个教徒,在传教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阻力并非是民众有着别的什么信仰,不接受信仰上帝。而是以实利为标准衡量上帝的价值。在老詹去世之后,人们对他的评论是假如老詹不去传教,以他的热乎劲,干什么都比现在强。对于宗教的认识,普通的民众是站在有用的立场上看待的。杨百顺信教的目的是出于对小赵的羡慕--可以骑着自行车到处卖葱,老詹每天以饱满的热情向杨百顺传授教义,但是却从来没有在他身上起到任何作用,讲求实利的中国普通民众对于这一虚设形象的兴趣还不如对睡一个好觉的兴趣大。

爱在《圣经》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整部新约的要旨,因而也是人类生活的中心。基督教中最基本也是最大的两条诫命就是爱主和爱人。[3]基督教的爱来自上帝,上帝将爱倾注在我们心中,这种圣爱使信徒生活在爱德中。因为爱是来自上帝的,所以爱是神圣的。友爱不再是基于自然习性的情感体验,不是基于德性的爱的行动,而是基于上主之爱的诫命。我们在接纳爱的同时,也要付出我们的爱,但重要的是,不仅爱天主,也爱所有天主所爱的人。所以基督教的爱是爱上帝、爱自己、爱邻人的三位一体,同时包括向上、向下两个维度。德里达曾经指出,兄弟关系的基督教化即无限化。“无限化就是饭依上帝,也不妨说,就是兄弟友爱关系模式的无限化。”[4]因而基督教的爱具有一种普世主义的普遍性,不仅要爱主,并且要爱邻人,甚至爱敌人。

传教士老詹就是在这种爱的驱使下进行传教的活动,他几十年如一日,坚持传授这种教义,并且在自己的蓝图中规划着一个美丽的教堂。在老詹死后,杨百顺在发现老詹的那副教堂的图纸,背面还刻有五个字:“恶魔的私语”,杨百顺如顿悟般被老詹执着的信念所感染,但他并没有因此而信主,而是信了老詹,杨百顺的心里开了一扇窗。作品末尾,牛爱国寻找杨百顺,再次提到了那张图纸。图纸背后仍有:“恶魔的私语”,并多了一行:“不杀人我就放火”。并从杨百顺儿媳口中得知这是杨百顺最为珍藏的东西,并在临终时传给自己的儿子罗安江。杨百顺自从出走之后,他的生活在便成为一个空白。我们无从得知在这些图纸的陪伴下,他是否走出了内心的孤独。这样的情节安排,显示出作者对于宗教对于挽救人们孤独所持抱的渺茫感。

(三)在对人物关系的解构中坚守着母爱的堡垒

作品中,在描写杨百顺一家时,从没有提到杨百顺的母亲,好像他的母亲根本就不存在。即使是去世了,也应该提笔点到,然而,作品没有一点关于杨百顺母亲的痕迹。作者这样,明显是有意为之,假设在作品中提到杨百顺的母亲,杨百顺与母亲的关系怎样处理,杨百顺是否会在与父亲决裂之后一去不返,永不回家呢?所以,杨百顺的母亲一旦存在,很可能使杨百顺的出走不能成为现实,以后的故事便不会顺利展开,对于故事的处理将会成为一个很棘手的问题。作者对杨百顺的母亲不着一点儿痕迹,我们可以随意猜测其母何在。作者这样描写,塑造一个母爱缺失的主人公。主人公杨百顺,反叛父权,母爱缺失,离开家庭,改名摩西,最终由于伤了心远走他乡改名为“罗长礼”――一个喊丧者的名字。这是否象征着在母爱缺失之后,人类必然无可挽救的走向孤独的境地。而喊丧者的名字,是否象征着对于人类无法从孤独中解脱出来的喊丧。作品后半部分对于牛爱国的描写,始终没有摆脱其母亲曹青娥的影子,曹青娥又是杨百顺的女儿,这样的设置使得前后能够连为一体。在对牛爱国、曹青娥等人的描述都是在母爱的庇护中得到了些许的安慰。

作品中,作者对于乡土中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较为冷酷的揭示,人类基本无法从孤独的状态中得到解救,然而在对母爱的描述中作者并没有进行过多的解构。在众生难以摆脱的进入孤独的状态无法自救时,作者给出了一个让人在孤独中得以缓和与温存的答案,这个答案并不在虚设的之中,而是在实实在在的人间――母爱。

注释:

[1] 韦恩・布斯.小说修辞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5页。

[2] 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M].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

人与人之间关爱作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古诗文教学爱传递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5-0027-01

打开初中语文课本,里面不仅有含蓄隽永的诗歌,文情并茂的散文,说理透辟的议论文,也有构思巧妙、情节曲折的小说……这些作品都蕴含着作者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无不折射着丰富的爱。孔子、孟子仁者爱人的“里仁为美”;爱国之情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等;人格之爱“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等;友人之爱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等;恋人之爱“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等;母子之爱“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等;爱祖国河山“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等等。没有爱的初中古诗文教学是苍白的,不懂得爱的语文老师是贫乏的。挖掘爱,才能张显语文学科的无限魅力;让爱回归,方能找回语文课堂教学的个性与灵魂。下面笔者从七个方面阐述爱是初中古诗文教学的灵魂。

一、仁者之爱

“仁”是《论语》的核心。在孔子看来,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处于第一位的。孔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他希望建设一个充满仁爱的社会,而为政者最主要的责任就是用道德感化来治理国家。

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认为爱民这一问题是事关国家成败的关键因素。从血缘的感情出发主张 “亲亲而仁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而“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者也。”则认为生命虽然是人人都想要拥有的,但人们想要的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应该是对人生价值的追求。

学习“仁者爱人”的思想是整个初中古诗文教学的基础,对于今天教育学生如何走出道德困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二、家国之爱

让学生在古诗文学习的过程中受到民族精神的熏陶,是语文教师在古诗文教学实践中应该认真落实的。爱国之情在古诗文中的反映以屈原、杜甫、陆游等为代表。《离骚》是屈原用他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以至于整个生命所熔铸而成的宏伟诗篇。诗中大量运用“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把抽象的意识品性、复杂的现实关系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

杜甫的诗充分表达了他对人民的深刻同情,揭露了封建社会剥削者与被剥削者之间的尖锐对立。“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千古名句,被世世代代的中国人所铭记。在《三吏》、《三别》中,更是对广大人民忍受一切痛苦的爱国精神的歌颂,他把那颗爱国爱民的赤子之心展现在读者面前。

陆游早年就立志“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观大关有感》),在《夜读兵书》中写下“平生万里心,执戈王前驱。战死士所有,耻复守妻孥”,表达了抗敌报国的决心;中年亦“报国计安心,灭胡心未休”(《枕上》);到了老年仍在诗中发出了奋激铿锵的声音“一闻战鼓意气生,犹能为国平燕赵”(《老马行》)。

三、人格之爱

古诗文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追求高尚人格,以古诗文中各种各样有成就的人物为榜样,从内心迸发出对这些人物的钦佩,产生对真善美高尚情操的追求。

陶渊明深感自己周身的社会是充满着物欲与名利之争的,而他怀揣着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心态,选择归隐山林,《桃花源记》流露出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皈依田园,追求自由的生活理想。

《陋室铭》表现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流露出作者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

《爱莲说》托物言志,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态度,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鄙弃。歌颂了君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美德,表达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四、友人之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送别友人的名作,“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道出了友人之间深深的牵挂之情。李白的诗今存九百多篇,而写给友人的诗歌合计有一百三十二篇,约占七分之一。他的诗脍炙人口,为历代诗人所称颂,譬如“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等。这些友人之间的送别诗告诫我们人生离不开友谊,但要得到真正的友谊是不容易的。友谊总需要忠诚去播种,用热情去灌溉,用原则去培养,用谅解去护理。

五、恋人之爱

爱情,这一人类生活永恒的主题,也是古诗文作品永恒的主题。让我们于孤灯之下,拂去书案的尘埃,翻开那早已泛黄的《诗经》:一条大河向东流,河心沙洲上,荒草萋萋,一对美丽的鸟儿发出“关、关……”的鸣叫,似在向一个人倾诉着无穷的爱慕和思念:深秋清晨,蒹葭河畔,一位羞涩的少女缓缓而行,我日思夜想的人啊,她一会出现在水边,一会又出现在水之洲,心中的伊人不过幻影云雾,水月镜花。爱情、爱情诗,是永恒的,而真挚率真的情感又给学生什么样的启示呢?

六、母子之爱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引以自豪的传统美德。通过古诗文教学教育学生懂得体贴父母,引导学生学会尊敬父母,激励学生学会关心父母,是初中古诗文教学很重要的内容。“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三字经》)、“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游子吟》)等等, 这些都是母爱的颂歌,表现了母亲对孩子的深笃之情。字里行间充溢着爱的纯情,扣人心弦,催人泪下。亲切真淳地吟颂了伟大的人性美――母爱,寄托了赤子炽烈的情怀。

七、河山之爱

写长江:《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写黄河的:《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写泰山:《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写西湖:《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等等。这些名篇名句,无不表达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读山品水,可以领悟到世事的兴衰变迁,人生的喜怒哀乐,寻觅到与自己精神家园的相通之处。

综上所述,初中古诗文教学是爱的传递。在初中古诗文教学中,不应只局限于字、词、句、篇的学习,还应该让学生在掌握字词、积累词汇、理解课文、增强阅读能力的基础之上,潜移默化地渗透爱的教育,从而,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情怀,教育学生爱自然、爱生活、爱生命,引导学生珍爱友情、孝爱父母、尊爱师长,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语文》人教版教材、教参(七年级―九年级),课程教材研究中心、初中课程研究开发中心编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人与人之间关爱作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魔幻小说;平衡观;生态批评;《暮光之城》

斯蒂芬妮•梅尔(Stephenie Meyer)的《暮光之城四部曲》系列魔幻小说在全球掀起了继《哈利•波特》之后的新一轮魔幻热潮。该系列小说分为《暮色》《新月》《月食》《破晓》四部分,描写女高中生伊莎贝拉和吸血鬼爱德华的另类爱情故事。小说融合了吸血鬼大家族和狼人的传说,颠覆了西方基督教文化中的传统恶魔形象。作者讲述了吸血鬼、狼人,和人类女孩贝拉之间的爱恨情仇,并借助这些主要人物的文化隐喻展现出其对人类与地球其他生物关系的探讨。国内学界多剖析其宗教题材和象征性及隐喻性元素的创新,而对该作品生态文学思想的研究几乎没有。本文旨在运用生态批评相关理论揭示作者的其他意图: 人类应该从生态整体利益的角度审视人和自然界的关系,并探寻人类面临生态危机该如何应对,即应保持理性,战胜欲望,承担保护生态的责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一、《暮光之城》的生态文学批评背景

“魔幻小说同科幻小说和恐怖小说一样,同属于超自然小说的一个分支,其基本特征是将魔法元素融入小说情节、主题或背景中,描述与自然规律相悖的荒诞故事。”[1]《暮光之城》(以下简称《暮》)融合了多种异类文化元素,将魔幻小说的发展推到了“黄金时期”。《暮》四部曲频繁地转换叙事视角,采用了意识流的手法,呈现了贝拉和狼人雅各布的内心独白,引领我们走进狼人、吸血鬼充满矛盾和彷徨的心理世界。当国内学术界大多关注《暮》系列对吸血鬼和狼人这两个异类种族刻画的创新时,本文更关注作者的其他意图,即探讨人类与自然界万物的密切关系,这也是生态文学的核心问题。

生态文学是以生态整体主义为思想基础,以生态系统整体利益为最高价值的考察和表现自然与人之间关系和探寻生态危机之社会根源文学。生态责任,文明批评,生态理想和生态预警是其突出特点。20世纪生态批评主要是以生态整体观,系统观,动态平衡观作为主导思想,以文学作品为媒介的文化批评。坦斯利的“生态系统”首次把所有现象和所有能量流动的生物都纳入到一个生态大系统中。在他看来,自然是个整体,整体内所有物种休戚相关。万物构成了生命的整体,整体利益高于一切。然而,当一个物种行为与另外物种发生冲突时,利奥波德建议从生态整体利益高度去检验每一个问题。他认为:“任何行为当有助于保护生物共同体和谐,稳定和美丽的时候,它就是正确的;当它走向反面时,就是错误的。”[2]可以看到,作品中也有类似的思想。《暮光之城》情节引人入胜,不同种族之间却不乏充斥各种矛盾和欲望。吸血鬼(Vampire)在欧洲各国都能找到相关记载。他们是西方文化中最特殊种族,既不是神也不是魔。据圣经上记载:吸血鬼的祖先是该隐,他因为杀死了亲弟弟受到上帝的惩罚。在千年潜藏的吸血鬼传说中,该隐所受的天谴便是终生必须靠吸食活人鲜血,并且永生不死,世世代代受此诅咒的折磨。[3]吸血鬼在西方黑暗时代体现出一种对于宗教力量开始质疑的情绪,而狼人的出处比较原始。狼人应该算是比较悲惨的一个种族了,他们天生高贵而强大,并非弱于吸血鬼,但是却屈尊于吸血鬼的仆人,所以狼人的骄傲之心与长期的压迫导致了必然的反抗。[4]长久以来吸血鬼与狼人之间形成奴仆与反抗的二元对立。而人类贝拉使他们最终从对立走向和谐,成为永世的同盟者。如果将《暮》四部曲的每部结局结合在一起看,可以发现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是和谐稳定的力量战胜一切,所以人类,吸血鬼,狼人世界,不同文明最终会交融在一起。

二、《暮光之城》四部曲的生态平衡观

《暮光之城》是融合了多文化的魔幻巨作,除了基督教思想以外,非主流异教文明,各种民间信仰,神话传说,都在作品中大放异彩。然而作品也充斥着多种矛盾力量的对抗,这也增强了故事的吸引力:人与吸血鬼之恋,吸血鬼和狼人之间的比拼,吸血鬼家族间的较量等。这些对抗最终因为人类女孩贝拉而化解并走向和谐共存。这也体现了作家的一种观点:摒弃人类中心论,呼吁多源文化物种互相尊重,彼此融合在大自然系统中。她通过吸血鬼,狼人和人类女孩贝拉这些不同种族的象征意义,表现出她的生态整体观的思想。

《暮色》不言而喻是吸血鬼文化的登场,人类世界遭到异类文明的入侵。因为twilight,是指黄昏与日落时分,黑暗势力被激活的时刻。人类女孩贝拉与吸血鬼爱德华之间的凄美爱情是故事的主线。这种禁忌式的纯爱故事正如伊甸园的禁果,甜蜜而又苦涩,并且矛盾重重。贝拉一方面对爱德华的爱义无反顾,另一方面,作为人类的她,对血族充满了恐惧。而爱德华对贝拉的爱更是充满矛盾。贝拉是他渴望了一个世纪的灵魂伴侣,但吸血鬼的本性,对血的欲望阻止了他的靠近。他爱贝拉,想保护她的欲望和吸取她血液的欲望一样强烈。爱德华曾对贝拉说“对我而言,让你变成我这样只是为了让我不再失去你,是我所能想到的最自私的行为。”[5]文中“狮子爱上羔羊”这一比喻形象地剖析了两人这种炙热而矛盾,隐忍而深情到无可自拔的爱情。

如果说贝拉的弱小和无助象征着自然界的弱小生物,而爱德华的嗜血天性体现他原始掠夺的欲望。在生态文学家眼中,爱德华对人类血液的渴望,本身就是一种自身的欲望膨胀,一种对其他物种的掠夺。血族对血液的原始渴望如同人性的贪婪,人性的无限欲望,这与自然的有限供给矛盾重重。吸血鬼克兰家族被自己欲望所操纵,露出狰狞的面目。库伦家族虽然已不再吸食人血,但面临强烈诱惑时,仍显得无以自控,这不正是欲望化时代人类疯狂欲望的再现吗?

《新月》中主要讲述的是吸血鬼与狼人之间的对立。狼人雅各布的正式登场使得狼人与吸血鬼之间的矛盾变得激化。传说中,这两个种族同宗同源,却互为天敌。雅各布阳光热情,爱德华冰冷神秘,二者的形象可比作火与冰的对立。[6]而且雅各布和爱德华都深爱着贝拉,他们对爱人的争夺也促进了矛盾的激化。他们虽然签订了暂时停战协议“如果库伦家族不在奎鲁特人的保留地狩猎,奎鲁特人就不会把库伦家族成员秘密告诉白人。”[5]但仍然会在必要时刻,相互猎杀。如当吸血鬼猎人在保留地森林预谋杀害贝拉时,狼人们立刻对吸血鬼发动了群体进攻。因此这种协议是建立在理性和责任为条件的基础上。而协议中,不能任意伤害人类和其他生命是关键。魔幻世界似乎和人类世界一样,有两种生存状态:一种是放任自我,任欲望膨胀,残害地球生命;另一种是约束自我,保护自然,最终实现自我超越。作者在此呈现出一个欲望和反欲望的生态主题。弱小的贝拉象征着地球弱小生命,是狼人与吸血鬼的共同保护且争夺的对象。只有当两个种族克制欲望,认清自我责任,他们之间的协议才能永久保持。

《月食》中新的矛盾又浮出水面。当其他吸血鬼家族成员企图伤害贝拉时,狼人雅各布竭尽全力保护爱人,最终与爱德华一家结成同盟。为了共同的目的和责任,他们与其他的吸血鬼展开生死决战。此时人类贝拉是两个种族结成同盟的关键,也是大自然赋予的生态责任象征。所谓的生态责任就是停止掠夺自然,回归到自然界中,承担起保护自然的责任。生态学家利奥波德呼吁我们把自己看成生态整体一分子“一个土壤,水,植物和动物同为一员的共同体,承担起一个公民的角色。”利奥波德所指的公民是自然界成员,他认为“保护生态整体是每一个人的责任。”而正是因为这个共同责任,才使得两个不同文化的种族结成永久同盟。

《破晓》意味着矛盾的冰释和新生,预示着所有矛盾即将化解,从对立走向和谐。贝拉在经历了生死考验,生育了半人半吸血鬼的女儿后,自己也脱胎换骨地转变为吸血鬼。贝拉的转变是矛盾冰释的关键。作为吸血鬼“新生儿”的她,冷静理智得令库伦家族震惊,加之贝拉强大的力量和天赋异能“防御性盾牌”使得贝拉的象征从自然界弱小的生物转变成强大的超自然力,她自然从弱小顺从摇身一变成为强大的代言人。当遇到强敌,平衡关系被打破时,“不要以为大地母亲会容忍不端行为,也不要以为她会像脆弱娇柔的女孩。她是坚忍顽强的,总是为那些遵守她的法则的子女保持着这个世界温暖舒适,但也会残酷地摧毁那些胆大妄为者。”[2]而贝拉,作为自然界的象征,在遇到吸血鬼世界执法者入侵挑衅时,她联合了她的所有盟友,库伦家族、狼人和其他吸血鬼成员组成了联盟战线,去保护半人类女儿,维持这个世界和谐稳定。无论是狼人、人类或是吸血鬼都在贝拉影响下,组成一个整体,实现了内部和谐,生死与共的密切关系。

从更深层次来看,作品中不同种族的关系从对立走向和谐,是自然整体观思想的体现。任何一个种族都应该抛弃自我中心主义,因为“自然界是统一的有机体。”我们的大自然是一个严密的大系统,各种生物之间,与整个生态系统之间都有着密切不可分的关系,破坏了这个关系,必将导致整体的紊乱。解决矛盾的办法只有克制欲望,理性看待责任,平等对待其他生物,人类才能解决自己的生态危机。作品中大自然代表是贝拉,而狼人和吸血鬼还有人类都是自然界中不同种族的代表。只有当所有种族摒弃偏见,欲望,并能理性看待责任,才能结成强大的联盟战线,最终维持自然界的稳定和谐。

三、结 语

《暮光之城》作为魔幻小说的经典之作,融合了多文化元素特别是对异教文明创造性的展示。目前学术界普遍地关注这部作品的新神话主义,异教题材和象征性及隐喻性的元素,基本上还没有《暮光之城》生态文学批评方面的研究成果。笔者认为除了以上的分析,生态女权主义思想也在作品中的得到广泛的展现,《破晓》中贝拉最后成为魔幻世界的最强大者,她保护了人类,吸血鬼和狼人的安全,让各个种族相互团结尊重。这样的结局让人联想到自然女神对万物的赐福。《暮光之城》借用了校园爱情背景,吸血鬼和狼人的新神话题材,结合引人入胜的魔幻文学因素,加之运用意识流和多人叙事的写作技巧等等,如此来看,这部作品今后将会引来更多学者的关注,也存有许多文学思潮有待解读。

[参考文献]

[1] 朱立元.英国魔幻小说综述[J].安徽文学,2009(01).

[2] 王诺.欧美生态文学 [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8.

[3] 赵耀.从电影《暮光之城》再谈欧美电影中吸血鬼文化[J].电影文学,2011(01).

[4] [英]蒙塔古•萨默斯.吸血鬼文化探秘[M].北京:金城出版社,2010.

[5] [美]斯蒂芬妮•梅尔.《暮光之城》全集[M].龚萍,等译.南宁:接力出版社,2008.

人与人之间关爱作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色·戒》张爱玲李安革命叙事爱情叙事家

《金锁记》里曹七巧“那平扁而尖利的喉咙四面割着人像剃刀片”,张爱玲何尝不是。这个熟谙旧上海民间风物和市民心理的作家,同她笔下的人物相类似,有着如“剃刀片”样的笔触:冷静的一层一层剥开人与人之间的脉脉温情。她笔下的人物大多是普通的男女,他们是“苍白、渺小”“自私与空虚”而且“恬不知耻的愚蠢”的饮食男女。她的人物之间没有亲情,曹七巧可以三言两语毁掉女儿的幸福:没有友情,张爱玲小说里的人物都是没有朋友的,应验着她“每一个人都是孤独的”的话:那么爱情呢?倾城之恋里爱情的代价是如此巨大,一座城市偶然的陷落才成全了一对男女。如果没有了这种偶然,爱情大概也是荡然无存的。张爱玲的艺术世界是如此的刻薄与萧索,却因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不断的吸引着电影工作者对其作品的改编。然而从小说到电影的改编,把复杂多意的文字改造成影像,这是一个复杂的还原和再创造的过程。尤其是对被称为张爱玲最蕴藉的短篇小说《色·戒》来说。

“张爱玲花10年写了28页,这不是等闲的作品,非常精致”,导演李安如是说。也正是李安把这28页的小说,改编成时长120余分钟的电影,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虽然李安忠实的还原出原著中涉及的服装、场景、室内布局、街道布局,甚至小到台灯、桌子也必须完全是小说所发生的那个时代,甚至不惜用一段长达1个多小时的闪回来契合小说的插叙结构。这种对外在形式的极端忠实却并不意味着李安将完全忠实于张爱玲的主题。

小说中张爱玲完全靠王佳芝的心理描写来推动情节发展,主题的体现则主要通过易先生的心理来完成,心理描写几乎占去了小说的大段篇幅。电影中用镜头语言表现人物心理往往是困难和含混的,难以自如的出入人物内心与现实之间。然而这种表面上的困难恰恰给了李安更大的发挥空间:用革命叙事来推动电影前半部分情节的发展,而后在革命叙事和爱情叙事互相交织、纠结中偷梁换柱式的背叛了张爱玲展现人性自私冷漠的主题,代之以压抑的时代被扭曲的人性间的救赎。本文将从李安对小说文本“缝隙”的有意填充和对情节中细节的修改,分析电影革命叙事和爱情叙事的交织作用中对文本主题的背叛的逐渐篡改,并走进李安的艺术生活探讨他不同与张爱玲的思考。

文学文本是一个封闭自足的艺术世界。“好的文学作品,背后一定有一个完整的世界”,在文本细读时会发现很多的破绽、读出作家的虚笔和遗漏,甚至作家本意与封闭文本之间存在着的某种差异,这就是所谓的“缝隙”。这种缝隙或许是作家有意为之,也可能因为与其传作的意图不符,故意曲笔,所以“‘缝隙’里隐藏着大量的密码,帮助你完善这个故事”。《色·戒》即是如此,文本中存在着大量的“缝隙”。

李安发现了张爱玲的破绽,在电影创作中填补了文本中的“缝隙”,在填补的过程中,逐渐的将张爱玲的故事改写成自己的故事。

首先,小说中王佳芝没有确定的身份背景。对王我们知道的只有秀丽的长相、岭南大学的学生,演过几场话剧的学校剧团的当家花旦、没有受过专门训练的特工、有个住在愚圆路的亲戚而已。

而电影中,一方面为王佳芝填充了一个确定的背景。通过王佳芝与赖秀金的对话交代了王的家庭背景:母亲早亡,父亲远走海外并很快要和别人结婚,许诺她要接她离开却迟迟没有实现,电影院里王佳芝留下了的眼泪是委屈失望和担心被抛弃的泪水,宣告着王佳芝与家庭关系的告别。她是一个孤身一人憩于乱世的女子。值得注意的是:当香港的计划失败回到上海,电影详细的描写了王寄居位于愚圆路亲戚家的遭遇:不断被搜刮着她所剩无几的财产。身边不怀好意的亲戚更将她推向无望的境地。

这样的王佳芝,没有家人可以倚靠,没有亲情的温暖,没有朋友真诚的关心,围绕在她周围的世界是现实和冷漠的,她的情感世界也是一片空白,她渴望着来自他人的关心和灵魂的沟通。出于这样的希望,电影里,我们看到王佳芝提着箱子离开位于愚圆路的亲戚家的画面。她义无反顾的离开了冷漠的亲情期望着通过任务成功,能远走他乡,回到家人的身边。电影里王佳芝首先被定位为一个渴望着被理解、被关怀、被爱的女性形象,为爱情叙事的展开做好了铺垫。

另一方面,电影强化了王佳芝非职业特工的身份。不仅详细刻画出如文本中写到的她参加革命的起因和为革命做出的牺牲。更添加了王佳芝对血腥革命的恐慌,正是王的恐慌导致王一度离开革命,独自逃回上海。而且电影也复杂化了革命组织成员间的关系:如赖秀金对王的嫉妒、邝裕民对王太迟的怜惜,正是因为赖秀金偶然发现王,和邝裕民的邀请,王佳芝才又一次投身革命,革命叙事推动着情节的不断发展。

其次,小说中王、易二人的交流张爱玲极其吝啬她的笔墨,只通过王的心理交代出王、易二人有两次幽会。最初的王和易是刺杀者和目标,被追逐的女人和有权势的男人间的关系。在珠宝店张爱玲有一句:“权势是一种。”因为权势,王佳芝动摇了她革命的意志,由一个不那么坚定的刺杀者变成一个贪慕虚荣的女人。张爱玲还有一句写到“到女人心里的路通过阴道。”“至于什么女人的心,她就不信名学者说得出那样下作的话。她也不相信那话。”张爱玲通过人物表达出这样的观点:肉体的占有不能收获爱情,不能产生爱情。那么王佳芝最初的动摇,则排除了感情因素,那么由这种动摇带来的意乱情迷,带来的“这个人是真爱我的”的误会,完全是与爱情无关的“原始的猎人与猎物的关系,虎与伥的关系”。王佳芝只是掌握权力者追逐的“猎物”,一个完全满足掌权者“终极的占有”欲望的“欢场女子。这是一对各怀鬼胎的男女,他们之间丝毫没有爱情存在,小说中爱情叙事是完全缺失的。

与之形成明显对比的电影,则开始于文本中“通往女人心里的路通过阴道”的话,细腻露骨的拍摄出二人两次幽会中的场面。于此李安在王、易二人最初也是最早的关系:刺杀者和目标的基础上建构起第二层关系:单纯的肉体结合,开始了他的爱情叙事。电影清晰勾勒出了二人感情发展的过程:香港时裁缝铺做衣服,在西餐厅的交谈及送王回家、三年后上海初次邂逅的简短交谈、第一次幽会、易家王佳芝假意离开、日本酒馆以及临别时候易先生故弄玄虚的要王帮忙、王佳芝独自去挑选戒指、第二次幽会、取戒指时放走易。与此同时,革命叙事时时参与其中,使王佳芝在被爱的愿望和革命的责任之间,艰难的抉择着。

这一系列的事件也为其感情的升华交代着前因后果,所以就有了在展现二人肉体之欢的两次幽会外,李安设置了两人感情的第二次升华:在日本酒馆中王佳芝深情款款演唱《天涯歌女》,易报之以眼角的一滴泪和握紧王的手,进发出超越时代和现实处境的真情。此时两人的感情已经从最初的肉体之欢,升华至灵魂的交流和精神的融合。此时,李安已经完成了他对张爱玲小说主题的背叛,他讲述的是压抑的时代一对身份特异的男女之间的爱情,这种爱情不符合大多数人的伦理和道德观念。却是具体个体之间产生出的来自灵魂深处的温暖,期望据此获得人性的拯救。然而这样的爱情可否使压抑的两人获得拯救?顺着张爱玲小说的框架,通过对文本细节的篡改,李安开始着他的沉思。

电影中服务与李安主题的两点改动,均是对文本情节的细微改动。谬以毫厘,却早已差之千里。

首先,电影里珠宝店中的情节被分为两场:王独自选钻石和二人一起取钻戒。对文本这样的改动,一方面是爱情叙事顺理成章的发展,易为了表现自己的爱意,颇神秘的送上爱情的信物;另一方面计出于对电影主题提纯的目的,拒绝了王佳芝如文本中因为权势和珠宝而动摇的可能性,使电影中王佳芝放走易先生的原因,单纯到有而且只有唯一的可能:因为爱情。因为爱情王佳芝放走了易,背叛了自己最初的身份和目的。背叛了革命和周围的同志。从某种意义上说,王放走易的同时,也已经完成了内心最艰难的选择:要爱情,还是要革命?为了爱情她放弃了革命。此时推动情节发展的革命叙事渐渐的走向坍塌,爱情叙事成为了电影的主线。所以电影中王独自走出珠宝店,音乐是悠扬的甚至是轻快的,暗示王决定离开革命如释重负似的轻松。此时二人之间的感情再一次得到升华。

此时出现另一处重大改动,点明了爱情叙事的顶点也是终点:王佳芝坐上人力车对车夫说:“福开森路”,车夫问:“回家么?”王佳芝平静的“嗯”。李安偷梁换柱的用福开森路取代了文本中王亲戚家的“愚圆路”,并赋予二人幽会的地方以“家”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