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关于开学的文章

关于开学的文章

关于开学的文章

关于开学的文章范文第1篇

【关键词】朱子;《大学章句》;前后呼应;行文模式

“《大学》被认为是‘四书’之首,被朱熹称之为‘初学入德之门’”1,“并不是《大学》比其他三部经典更重要,关键在于它是‘圣人之学’的契入点”1(33页)。朱子《大学章句》之所以能影响后世千百年,便在于他梳理出一个关于如何为学及为学次第的体系,使得圣人之学的契入点清晰可见,使得人人可以得而学之。朱子为建构这个体系,可谓倾尽毕生心血,“朱子(晦庵,1130-1200)平生用力最多者,在《大学》一书”2。因此,为使朱子所建构的《大学章句》体系得到清晰的呈现,我们有必要对朱子《大学章句》再次进行仔细地梳理,以谋求尽可能全面细致地析出其体系。朱子对《大学》古本进行重新编排,其行文模式主要采取前后呼应的方法,使得经与传的区分虽主次分明,但又显见一脉相承之意。“传就是对经的注释,而作为经的注释,传的先后次序自然要跟经文所述内容的先后次序相一致。朱熹正是按照这个原则来编成他的《大学》改本的,并据此将他的《大学》改本分成经1章、传10章共11个段落” 3。因此,朱子《大学章句》经与传相协调的布局是显而易见的,但其经与传的协调并不仅仅在于其编排次序的一致,更在于其行文的前后呼应。正是这种呼应才使得传章与经章之间无悖逆、无脱节、无分离。且这种行文上的前后呼应可谓贯穿全文,不仅在经与传之间存在着前后响应,在经章内也有前后呼应,在传的章与章之间、在传的单章内都存在这种行文上的前后呼应。

1.经与传之间的前后呼应

朱熹的《大学章句》在布局时首先采用了经与传相分别但又相协调、相一致的布局方式,相分别说明经与传有着本与末、先与后之分,有了本末先后之分才有可能有前后呼应(无所先后,何来呼应);相协调、相一致则说明经与传必然要本末相呼、前后照应(前后不应,何谈协调,何来一致)。因此朱熹在布局经与传时,必然要考虑到前后呼应的问题,而这种布局本身也意味着前后要呼应。

经一章而简,传十章而详,传对经的呼应便体现在这种简与详的对照中。首先,从内容上讲,经与传之间就是前后呼应的。经章内有三纲领八条目,传章内便有纲领章与条目章与此相呼应,经章内有本末先后之意,传章内便有同样的章目予以解说。经章起首之处便明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4,传章便有前三章来“释明明德”、“释新民”、“释止于至善”,不可不谓呼应齐整;经章内接着言“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1(6页),传章内便有第四章来“释本末”,不可不谓呼应及时;经章内再言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传章内便有第五到第十章,分释八条目,且有环环相扣的致密之功,不可不谓呼应紧密。而且,古本《大学》里本没有第五章,即格物、致知章,照朱熹布局便无法呼应于经章内的格物致知,实应是一美中不足处。但朱熹巧夺天心,又依程子意补足了格物、致知章,即“由于这份文本并未提到‘格物致知’,于是朱熹再依程颐之意作了‘补传’” 5,实在不可不谓呼应密切了!而且,这种经与传之间的前后呼应,是完全合序的,毫无乱简错出之疏漏。经章内行文是先纲领后本末而后再条目,传章在与经章呼应时,同样也是先纲领后本末而后再条目,因此,这种经与传之间的前后合序本身也可以算作是一种前后呼应。因此,除在内容上,经与传之间存在着前后呼应的关系外,在内容的编排次序上也存在着这种前后呼应关系。

2.经章内的前后呼应

《大学》经章内的前后呼应,主要是指其三纲领与八条目之间的对照关系。《大学》开篇就将大学之道的三纲领提示出来,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这明显是一种树立宗旨之法。而这种宗旨如何实现,则有“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的推行步骤。但这“知止、定、静、安、虑、得”的推行方法实际上只是配合三纲领而进行的一种简要的次第说明,并不是一种具体步骤,并不是一种当下切实可行的为学次第。所以,到底如何实现这三纲领,如何落实这大学宗旨,就需要在后文进行细致的说明,这样才能使文章主次分明、本末可见。也就是说,后文必须要有具体的实施步骤以呼应三纲领之宗旨,才能使文章通体流畅、无所偏失。“《大学》的三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必须配以具体的步骤,这就是《大学》的八目。” 6所以,很明显《大学》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是实施三纲领的具体步骤,是对于三纲领的明确呼应。朱熹自己也说“修身以上,明明德事也。齐家以下,新民事也” 4 (7页),可见“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五条目是对于“明明德”的详细说明,是呼应于“明明德”这一纲领的,而“齐家、治国、平天下”三条目是对于“亲民”的详细说明,是呼应于“亲民”这一纲领的。虽然八条目中有呼应于“明明德”纲领的,有呼应于“亲民”纲领的,但那都是对于《大学》纲领的呼应,都是对于大学宗旨的说明,所以说《大学》经章内的三纲领与八条目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前后呼应关系。而且,《大学》三纲领与八条目之间本身存在着本与末的关系,而末一般就是对于本的呼应,所以从这一方面也可以说《大学》经章内的纲领与条目之间存在着前后呼应的关系。

3.传之章与章之间的前后呼应

由于朱子《大学章句》经与传是相对应的关系,经章里所述纲领、本末、条目,传章里皆有对应说明,皆有相应的章节予以分述,且其内容编排次序亦前后一致,所以经章内既有前后呼应的关系,传章内亦必同时存在这种前后呼应的关系。传之首章“释明明德”,传之二章“释新民”,传之三章“释止于至善”,传之四章“释本末”,这四章可以看作是传的纲领章。传之五章为补传,释“格物、致知”,传之六章释“诚意”,传之七章释“正心、修身”,传之八章释“修身、齐家”,传之九章释“齐家、治国”,传之十章释“治国、平天下”,这六章可以看作是传的条目章。传之五六七八章可以看作是对“明明德”的具体分析,因而对应于传之第一章;传之七八九十章可以看作是对“亲民”的具体分析,因而对应于传之第二章。第一二章是纲领章,第五六七八九十章是条目章,条目章对应于纲领章,因此可以说传之章与章之间也存在着前后呼应的关系。而且,纲领章为本,条目章为末,末与本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就意味着条目章与纲领章之间也存在着对应关系。纲领章之间有所谓的本末先后次序,传之第四章对此有明确的说明,“夫无讼,是民德之新,所以使民无讼,是己德之明,必己德明了,然后可使民无讼,则明德为本,而在所当先,新民为末,而在所当后矣” 7。而传之条目章是对纲领章的进一步说明,其本开先后次序是对应于纲领章的,所以从内容及编排次序上看来,纲领章与条目章之间也是前后呼应的关系。

4.传之单章内的前后呼应

传之单章内的前后呼应关系,主要表现在内容较为丰富的一些章节内,诸如传之第三章、第九章和第十章。这三章虽然分别阐述一个主题,但由于其论证内容较为丰富,材料比较齐全,所以朱子在进行传注时便使其行文呈现出一种前后呼应的关系,以增进文章的说服力。

传之第三章,先引《诗・商颂・玄鸟》之言“邦畿千里,惟民所止”,以“言物各有所当止之处也” 4(10页);再引《诗・小雅・绵蛮》之言“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以“言人当知所当止之处也” 4(10页);后又引《诗・文王》之篇“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并以此指出人所当止之五大条目“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4(10页),以说明至善之法,即“引此而言圣人之止,无非至善。五者乃其目之大者也。学者于此,究其精微之蕴,而又推类以尽其余,则于天下之事,皆有以知其所止而无疑矣” 4(10页)。这些引文是用来说明“从物各有当止之处,到人各有当止之处,再到圣人当止之处,所有当止之处,都应是至善” 8。于是,后文接着又引《诗・卫风・淇澳》篇,以“说明明德之止于至善” 7(16页);又引《诗・周颂・烈文》之言“於戏,前王不忘”,以“说新民之止于至善” 7(16页);并以“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4(10页)结尾收束全章,说明止于至善之效果。这样从前到后,有说有表、有论有证,前文说如何止于至善,后文说止于至善之效果,不可不谓前后呼应及时、关联密切。而且,朱熹自己也在本章末的注中说“此两节咏叹淫,其味深长” 4(11页),既说是咏叹,则必是对前文所述内容的咏叹。因此,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本章在行文时、在编排内容时,存在着一种前后呼应的关系!

传之第九章讲齐家、治国,一开篇便点题,直入脏腑来说明“治国必先齐其家”,其法门在于“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 4(17页)。这可谓是本章述要,亦可谓是本章之总纲,后文之功用在于对此总纲的论证与发挥。所以,后文先引《书》言(如保赤子),以说明“立教之本不假强为,在识其端而推广而” 4(17页);又用“一家仁,一国兴仁”句式,来说明“教成于国之效” 4(17页);接着“又承上文一人定国而言”4(17页),来说明推己及人之法,即所谓“恕”的重要性。于此,已可谓对本章主题“治国必先齐其家”进行了充分的说明,已有完整的行文层次。但文章并没有于此结束,而是直以“故治国必先齐其家”的句式“通结上文”4(17页),可见正是呼应开篇,以作结的方式再度点题之法。那么,本章内前后呼应的关系就显而易见了。但这是通过对文章的行文层次加以分析所得出的结论,我们即便不采取这种分析的方式,这种前后呼应的关系也是显而易见的。单从开篇点题时用了“治国必先齐其家句式”,“通结上文”时再度用了“治国必先齐其家”句式,就可以直观地看出文章存在这种前后呼应的关系。这种句式的重复使用,本身就意味着文章的构造采取了一种前后呼应之法。但是本章仍旧没有于此结束,虽然此时文意已很完整。而是,文章接着又引用了《诗》中的一些语言,“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等,来说明“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 4(17页)这层意思。这可谓再度点题,说明的仍是本章主旨,即“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虽然用的不是同样的句式,但其说理是一样的,因此同样是呼应于前文,使得前后可以再度照应,以古经典之引文来增加论证的力度。最后,再以“此谓治国在齐其家” 4(17页)收束全章,表明立意,既观照全局,又呼应前文,不可不谓文章大成之法。而且,朱熹自己也说“此三引《诗》,皆以咏叹上文之事,而又结之如此。其味深长,最宜潜玩” 4(18页)。这种咏叹前文之意极为明显,因此其呼应于前文之意亦极为明显。这样,传之第九章内前后呼应的关系就清清楚楚了。另外,单从篇首立意“治国必先齐其家”,篇中通结上文又用“治国必先齐其家”,篇末结语仍用“治国在齐其家”,也可以看出这是一种前后呼应的关系。这种一唱三叹,首尾若环的笔法,实在是对前后呼应之法的妥善运用!

传之第十章主要论述治国、平天下,亦是开篇立纲,点明矩之道之法,后文则大体对矩之道从各方面加以说明和论证。先以“所恶于上,毋以使下”句式,“复解上文‘矩’二字之义” 4(20页);再引《诗・小雅・南山有台》中“乐只君子,民之父母”句,“言能矩而以民心为己心,则是爱民如子,而民爱之如父母矣” 4(20页);再引《诗・小雅・节南山》中“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句,说明“若不能矩而好恶徇于一己之私,则身弑国亡,为天下之大戮矣” 4(21页);再引《诗・文王》篇,来总结上文,说明矩的重要性,“道得众则得要,失众则失国” 4(19页)。至此,从矩点题,后分述矩之法,后再以矩的重要性作结,已可以看出文章乃是前后呼应,一气呵成。但这只是本章的一部分,只是从一方面来论证矩之法。后文又论述德财关系,讲明德外财内的危害,来说明分别本末内外的重要性,这是治国、平天下者所不可不慎重的。朱熹云“盖财者人之所同欲,不能矩而欲专之,则民亦起而争夺矣” 4(21页),“又因财货以明能矩与不能者之得失” 4(21页),可见,德财关系的论述实际上仍是为说明矩之道的重要性,仍是呼应于前文的。此处虽明言本末,但其暗合矩之道,有点“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味道,仍是文章“前后呼应”的作法。但这也只是本章的一部分,是从另一方面对矩之道的论证。后文接着又引述楚书之言(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和舅犯之言(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重申本末的重要性,“此两节又明不外本而内末之意”4(21页),则是呼应于前文财德关系,是另外一重前后呼应关系。引述《秦誓》之言“若有一个臣……亦曰殆哉”,则“又皆以申言好恶公私之极,以明上文所引《南山有台》、《节南山》之意” 4(21页),则其呼应于前文矩之道之意就显而易见了。好恶公私之道在于能不能矩,前文第一部分正面讲矩时已说得很清楚,这里之所以重述,既是反复呤咏之意,又是文章前后呼应之法,且是第一重前后呼应。后文再引孟献子之言,以重申本末,讲明义利关系,“此一节,深明以利为利之害,而重言以结之,其丁宁之意切矣”4(22页),则是再呼应于前文所述的本末关系,是文章的第二重前后呼应之法。因此,在本章内实际上有两重前后呼应关系在交替出现,一是关于矩之道的前后呼应,一是关于本末关系的前后呼应。本末关系实际上又是服务于矩之道的,所以这两重呼应之法实际上都在论述矩之道这一个主题,但其形式多元,这则是文章对于前后呼应之法的匠心妙用了!另外,本章还有一处明显的前后呼应关系,是不得不注意的。“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 4(19页),“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4(19页),这三句话各通结一段文字而三言得失,且又语意相关,不可不谓前后呼应极为密切。而且,这三句话又使文章一线而下,无有悖出,实在是前后呼应关系的大成用法!

至此,已对朱子《大学章句》建构体系时所使用的前后呼应之法梳理完毕。其中,既有古本《大学》成文时本身就具有的前后呼应关系(这些往往是显而易见的),又有朱熹作注时以己意揣摩而建构的前后呼应关系(这需要从朱熹所作的注中析出),这二者其同构成了朱子《大学章句》的行文模式。这种行文模式,与朱熹建构的经与传相协调的布局一脉相承,既使文章线索分明,又使文章前后有致,不可不谓朱子颇具妙心!

注释:

1.郭庆祥.《大学》人生大学问[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2.

2.黄俊杰编.中日《四书》诠释传统初探[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

3.幺峻洲.大学说解 中庸说解[M].济南:齐鲁书社,2006..

4.金良年导读.胡真集评.大学・中庸/(宋)朱熹章句[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5.傅佩荣译解.傅佩荣译解大学中庸[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2..

6.王岳川.大学中庸讲演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关于开学的文章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文本解读

G633.3

文本是由信息符号和语言符号构成的文字材料,人们阅读文本的过程,就是利用原有知识和经验对文本进行分析、理解、思考和想象的过程,是一个创造性、主观性和差异性的思维过程。教师如何改革阅读教学方法,创新阅读教学模式,促进学生文本解读能力和效率的提升,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一、抓住关键词句,概括文本大意

每篇文本材料都有一些关键词句,往往分布在文章的标题、开头、结尾等位置,揭示文章的主要内容或中心思想。教师应该指导学生抓住这些关键词句,从整体把握文本大意。例如,在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文中,课文标题就阐明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围绕“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而开展的;同时,文章的第一句话就阐明了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学生通过对于本文标题和关键句的解读,就能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根本基调,为文本解读指明了方向,大大提高了文本解读的效率。

二、把握文章细节,体会文本情感

文本中有一些词语,能够精准而细腻的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态度,通过对于这些细节词语的深入解读,有利于学生深刻领会文章内涵,体悟作者感情,使文本解读透过表象直达本质。例如,在《背影》一文中,作者通过“缩”、“攀”、“倾”几个细小的动作,不仅传神而直观的表达了父亲行动不便、动作迟缓的状态,也含蓄的表达了父亲对于儿子的关心和爱护,并侧面表现了作者对于日渐年迈的父亲的怜惜和依恋之情。学生只有对于这些字眼进行认真的品味和反复的琢磨,才能理解文字背后的情感内涵,对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情感有深入的理解,从而提高文本解读的效率和质量。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连环设问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回答问题逐字、逐句、逐层的加深对于这些细节的理解,使学生最终透过文字表象发现潜在的内涵和情感。在《背影》一文中,教师可以设置如下问题:作者为什么用了“缩”、“攀”、“倾”几个动词来形容父亲的动作?说明了什么问题?体现父亲怎样的情感和想法?作者看到这一幕的心情如何……学生在教师问题的启发下,对文本进行深入理解和透彻领悟。

三、理清文章结构,整体把握文本

每篇文本材料都是由字、词、句、章构成的一个整体,字里行间有着紧密的逻辑关系和组织结构。教师应该指导学生理清文章结构,从而更加清晰的掌握文章主旨、理清文章脉络、理解语言逻辑。例如,《济南的冬天》可以分成三个部分,每个部分又可以分成不同的层次,学生通过对于文章结构的梳理,能够更加清晰的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逻辑关系,从整体把握文章的写作思路和表达手法,对于文本有更加深入而透彻的理解。针对这篇文章,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开展自主阅读,并进行小组讨论,按照文章的逻辑关系给文章分段和分层,并概括每段和每层的主要意思,使学生在交流和讨论中激发文本解读的兴趣,提高文本解读的效率。

四、联系生活背景,领会文本内涵

文本解读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之上的。文本解读如果脱离了生活践,就如同鱼儿离开了水一样,根本无法顺利进行。因此,教师在进行文本解读的时候,应该与学生的生活背景相结合,使之为文本解读服务,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本的内涵和情感。例如,《羚羊木雕》讲述的是两个女孩因为一只羚羊木雕而引发冲突,并最终和好的故事。这篇文章的主人公与初中生年龄相仿,所讲的故事也贴近初中生的实际生活。那么教师就可以采取个人演讲或情境表演的方式,让学生讲述或表演自己在生活中发生的类似的事情,并抒发自己的感想,使抽象刻板的文本资料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作者的在面对父母质疑时候的错愕、委屈的心理,在面对朋友时为难、羞愧的情感和重归于好之后仍然失落、愧疚、伤心的情绪,实现对文本全面、深入、透彻的解读。

文本解读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应该加强对于文本解读方法和理念的研究与实践,帮助学生提高文本解读的技巧和效率,使学生在文本解读过程中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景阳.有关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J].文教资料,2015.

关于开学的文章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考;现代文阅读;技巧

现代文阅读是语文考试中一个综合性非常强的知识点考查,考查的范围可谓是面面俱到,学生对字词的积累、各种修辞手法的锻炼以及学生内心的情感等。因此,现代文阅读在中考的试卷中也备受教师、学生以及家长的关注。而今,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也在积极地探寻着现代文阅读的技巧,争取拿下现代文阅读,进一步赢得中考的优秀成绩。

一、中考现代文阅读考点分析

1.从历届试卷中研究中考现代文阅读的考查范围以及具体考查的知识点。从众多试题的出题规律来看,主要有:重点字词的理解、某个段首的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把握文章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体会作者写作的感情以及对文章整体的中心思想和对文章优美语句的具体赏析。

2.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学越来越注重学生的综合发展能力,中考的出题原则也越来越趋向于开放性的试题。现代文的选择会选择当前比较热门的话题,或者新闻类的文章,运用这些比较新鲜的、热门的文章来考查学生的临场应对能力以及一些新颖文章的选取可以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展现学生独特的个性。

二、对于现代文阅读技巧的归纳

1.在明确以上出题原则的情况下,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就应该采取一些比较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以及阅读技巧对学生的阅读习惯进行培养。在平时的阅读训练中,首先,学生拿到文本,将全文进行快速阅读之后,对文章的结构进行一个大体的划分;其次,重点对开头、结尾阅读,注意从中寻找文章的中心思想。带着文章的中心对文章再次进行深层次的阅读,抓住各个段落之间的过渡句以及文章的关键字。只有将文章的这些点牢牢抓住之后,无论试题考查关于哪方面的知识,学生都能抓住做题的要害,那么什么样的难题都会迎刃而解。这就是一个较为现实的对付中考现代文阅读的技巧。

2.在中考这样的大型考试中,学生拿到文本以后,首先要对文章后面的问题进行仔细地阅读,仔细审题之后,抓住题干中的关键字。然后带着问题中的关键字阅读文章,对于文章中出现自己所寻找关键字的语句或者段落,对其上下文要进行仔细地阅读,进一步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对于一些开放性的自由发挥性的试题,学生需要通过多次反复的阅读之后,在渗透了文本的内容及其中心思想的前提下,表达出自己独到、新颖而又切合文章中心的见解。

总之,透过中考语文试卷中的现代文阅读部分可以分析出,中学的语文已经不仅仅停留在死记硬背的阶段上了,根据新教育的改革宗旨,以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主的思想不仅仅渗透到日常教学中,在中考这样较为重要的考试中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因此,对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是加强学生对现代文阅读最为直接的方法,探索更多的现代文阅读技巧是帮助学生在中考中取得优异成绩、制胜中考的法宝。

参考文献:

关于开学的文章范文第4篇

中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经典文章是需要学生进行认真阅读、仔细品味、反复咀嚼的,作为教师,笔者常常有这样的感觉,就是很多时候如果学生读得不到位,对文章的理解和把握就很难到位,尤其是在一些优美散文的学习上,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不仅存在于整篇文章中,而且也渗透在字里行间之中、语调轻重变化之内。因此,可以在经典文章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多媒体技术将标准的朗读播放出来,让学生跟着标准朗读的节奏,按照标准朗读的思维,慢慢地对文章进行品味和思考,学生的理解和运用就能不断迈向更高的层次和水平。比如,在教学曹操的《观沧海》一文时,笔者运用多媒体播放了杨洪基老师关于这篇文章的朗诵,结果学生被其浑厚、典雅的嗓音和内容所折服了,注意力一下子就被集中起来了,全身心地投入到文章内容的学习中。又如,在教学《在山的那边》一文时,笔者就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了这篇课文的标准朗读,并制作了大山层层阻隔的画面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写作时所处的情景和这种情景下作者的心情和感悟,结果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更加深入了,对文章中理想信念的坚持、对挑战和风险的无畏无惧的情感表达就提升了。

二、有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教学中的重点内容

信息化教学条件下对于教师的多媒体课件制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件制作很多时候能够节省教师板书的时间,而且优质的课件制作往往能够将学生带入到更为熟悉的情境中,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教学过程的开展大有裨益。笔者在进行初中语文内容教授之前的备课环节中,总是从网络中寻找一些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图片和动画,目的就在于将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充分地集中起来,提升学生课堂听课的有效性,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教材中体现的内容。在教学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一文时,其中对于雪的描写较多且很多句子对于文章的理解非常关键,基于此,笔者事先从网上下载一些有关雪的图片以及雪形成的过程、雪是什么样的形状、大小如何、颜色是什么等相关的内容,有了较为充分的了解,对于文章中有关雪的词句的描写就能够实现快速理解、有效体验,不仅增长了学生的知识和见闻,而且比较成功地达到了笔者教学的初衷。在教学《登上地球之巅》时,由于学生对珠峰的位置、高度、温度、气压、攀登条件等相关内容不是很了解,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对文章的理解颇有难度。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中将相关的内容以图片的形式标注了出来。而且运用多媒体播放了中国及其他国家探险队几次攀登珠峰的相关纪录片,通过这样的内容介绍,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就不再吃力,对于文章中表达的冲破艰难险阻、困难面前无惧无畏的精神就能够实现较为深刻的理解和把握。

三、引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查阅相关资料

关于开学的文章范文第5篇

群文阅读是近几年在全国兴起的一种新的小学阅读教学模式,主要是指小学语文老师在一定的时间内,根据学生情况指导学生进行多篇主旨相同或相似的文章来达到增加学生阅读量的教学模式。群文阅读模式的兴起和运用,一方面可以增加小学生的阅读量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另一方面还可以激发小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丰富小学生的眼界和阅读视角,让小学生在阅读文章的同时还能够培养语言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1 拓展主题阅读内容

在当前的小学教学中,教师普遍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在时间教学中往往只是注重单篇文章的阅读和讲解,容易限制小学生的阅读想象能力。因此在当前教学改革中,改变教学模式和方法才是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

在群文阅读教学中,应该首先通过阅读材料的选择和改变,将小学教材中同样主题的课文放在一个单元中,通过阅读群的方式来讲解相应的阅读方法和理解思路。因此,这就要求小学教师在讲解阅读群时能够围绕相应的主题进行多元开发和利用。在讲解阅读知识的同时进行课外知识的补充,帮助学生进行多角度的认识世界。并且鼓励学生自主的收集相关的知识,结合课本知识进行学习。比如,在讲解《雅鲁藏布江》时,在讲解完课程时,可以将相应的写风景名胜的文章组合在一起,形成有效的阅读群,扩大学生的阅读视角,并让学生多各国众多的风景名胜进行了解和学习,并学习对于风景的写作手法,这样在提高阅读能力的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 鼓励记录阅读感受

小学群文阅读的运用首先在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其次在阅读的过程中通过记录阅读感受来锻炼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写作表达能力。因此,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在讲解了相关的文章和基础知识后,可以通过课下布置作业的形式或者是课堂上回顾文章的方式来记录阅读感受。

关于阅读感受记录方面,可以引导学生和父母进行沟通,向父母表达阅读内容和感受,这样既可以促进学生和家长的沟通还可以让学生通过沟通激发阅读兴趣来实现坚持群文阅读,最终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将阅读内容与自身生活经历进行对比,从而形成更加真实的阅读感受。在这一过程中,无论学生的阅读感悟是否透彻,对于学生来说都是独特的阅读感受,教师应该给予鼓励和支持,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需要注意的是,在小学阶段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智力和心理l展水平进行教学,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将课文讲解得简单易懂,更有利于关注学生多元的理解。

3 调整文章讲解顺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开创相较于传统的单篇阅读,最大的不同点就是打破了传统的阅读形式,通过阅读群的组合形式,为学生阅读文章和学习提供了举一反三的机会,使学生对文章进行拓展性阅读,从而有利于学生加深对阅读主题的认识。因此,在文章讲解时要注重文章展开的顺序,这样才能够发挥阅读群的最大效果。

文章顺序的确定要根据文章主题和特点,选取篇幅较短的文章进行讲解,按照由短到长、由浅入深的节奏进行讲解,达到循序渐进的效果,这样才能加深文章的可读性和可理解性。正确的顺序性才能保证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和深浅方面进行把握,对这一主题进行全面的把握和理解。比如,在讲解《长江之歌》时,应该先从诗歌着手,一方面是因为诗歌比较短,有利于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以及对内容的掌握。在讲解完课本知识后可以引入相应描写长江的短文或者是散文,这样可以让学生多角度的理解长江,并学习不一样的写作手法。

4 加强指导阅读方法

阅读群文教学法不仅能够让学生在知识掌握方面提高技能,还能够让学生在同一主题下学习更多的写作手法以及阅读方法。这样才能够为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作为保证。

群文阅读教学中,要求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阅读多篇相同主题的文章,这样就要求教师讲解多种阅读方法,当前使用的阅读方法主要有朗读、默读、精度和略读,这些阅读方法通常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方式。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应该通过朗读让学生初步的了解本节课程要学习的内容,然后再通过默读等形式进行深入的理解,最后,在讲解完课程后对于课外的文章进行略读。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要将各种方法传授给学生,以此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片段欣赏后,教师还应该设置一定的话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通常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课文和文章的整体把握;第二,文章的体裁和作者的写作风格,第三,与学生自身的生活和感情相关。因此,在课堂上通过文章内容和写作方法的介绍和讲解,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课外相关主题文章阅读,这样可以将课外和课堂内相互结合,实现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5 调整阅读教学步骤

群文阅读教学的主要步骤包括:确定主题、通篇阅读、片段赏析、精彩借鉴、主题开发。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灵活调整教学步骤,比如在确定主题之后,就进行主题开发,让学生扩展阅读,参与商议所要拓展阅读的文章,并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所有文章进行整体上的阅读和把握。此后,在课堂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相互合作或组成学习小组,对所学文章内容进行概括和分析。

片段赏析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在这个阶段,首先要对文章片段进行讲解,尤其是其中的事物背景、修辞手法和写作方式。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进行表述心得、分享体会和讨论意见。要引导学生结合所阅读的“群文”进行交流,品鉴所有文章的共性与个性,以此带动提升全体学生的阅读素养,在整个班级中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

总之,群文阅读不仅是要让学生在课余能够多读几篇文章,而是要通过阅读开拓学生的视野,提升其思维能力。小学生正处于好奇心充溢阶段,教师应当在这一时期,通过探索“群文”奥妙的方式,引导学生在同一主题园地中主动阅读、自主探究,全面提升阅读水平和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 曹姗.浅谈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的教学方法[J].学周刊,201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