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免疫系统的功能

免疫系统的功能

免疫系统的功能

免疫系统的功能范文第1篇

一、“免疫系统”理论下审计与财政的关系

财政,既是我们国家审计机关审计监督的对象,又是我们服务的对象。在“免疫系统”理论下,如果说审计好比人体的免疫系统,发挥着保护、清除、修复、预防等功能,那么财政就好比人体的循环系统,发挥着向人体各个器官输送养分的作用。循环系统缺少了免疫系统的保护,病毒就会入侵,造成循环系统功能纹乱;免疫系统缺少了循环系统供给的养分也不能正常工作。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审计与财政之间是一种相互服务、相互依存又有机统一的关系。

二、“免疫系统”理论下财政审计的目标

财政审计是国家审计的永恒主题。财政审计要在促进深化财政体制改革、规范国家财政管理、健全财政制度法规、提高财政绩效水平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如果仅仅把查出多少违纪违规问题作为我们的审计目标,显然是不够的。近年来,虽然财政审计的组织方式有所改变,审计的重点有所调整,而且目前财政审计还面临着审计力量不够、资源分散、层次不高等问题,但是,在“免疫系统”理论的指导下,我们仍然要把维护财政安全,防范财政风险,促进深化财政体制改革,规范财政管理,促进国家财政政策得到有效落实作为财政审计工作的根本目标。

三、“免疫系统”理论下财政审计的着力点

一是以提高对财政审计重要性的认识为着力点。目前,财政审计存在这样一些现象:查出的问题越来越少、审计报告越来越短、揭露的问题不同小异,年年同级审,年年老一套,在思想上产生了厌战情绪,有的甚至对年年进行财政审计的必要性产生怀疑。这些现象都说明有的人对财政审计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我们要从思想上认识到,进一步加强财政审计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促进廉洁政府、责任政府、效能政府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民主法治建设、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方面;是提升我们国家审计地位和作用的重要工作。

二是以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为着力点。要构建财政审计的大格局,一要整合审计计划,实行科学管理,明确审计目标;二要整合审计人力资源,统一组织,打破业务股室界限,统筹组织实施审计项目;三要将不同的审计项目进行有效结合,做到互相配合,减少重复审计;四要从财政体制和财政绩效的高度整合审计信息,充分挖掘、利用审计信息,揭示财政体制深层次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三是以提升财政审计质量和水平为着力点。财政审计不是以查错纠弊为目标,在思想观念上必须以维护财政安全,揭示和防范财政风险为着力点,审计过程中必须坚持“两手抓”,即:一手抓揭露和查处重大违法违规和经济犯罪线索,一手抓揭示和反映财政体制性的缺陷,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全面提升财政审计的质量和水平。

四、“免疫系统”理论下财政审计的重点环节

一是关口前移,延伸触角。传统的财政审计大都是事后审计,重点是查错纠弊,是对既成事实的认定处理。在“免疫系统”理论下,财政审计仅仅搞好事后监督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当主动变事后审计为事前、事中监督。一要积极参与预算审查,确保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合法性;二要提前介入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为领导决策提供审计专业支持;三要加大政府投资项目的事中监督,全面掌握工程质和量的一手材料。

免疫系统的功能范文第2篇

一、完整把握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基本内涵

审计机关的主要职责是对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国有经济单位进行经济监督、经济评价和经济鉴证,以保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运行,最大限度地维护国家安全和人民根本利益。免疫系统是生物体内能辨识非自体物质(通常是外来病菌)并将其消灭或排除,从而保证机体处于健康状态的整体工程之总称。人体免疫系统是人类保持健康、避免发生各种疾病的自卫防御系统,具有免疫防御(保护)、免疫稳定(清除)、免疫监督识别(修补)三大功能。国家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指出,审计的本质是国家经济运行的“免疫系统”,把人体免疫系统所具有的三大功能巧妙地引入审计工作,从而形象生动地阐述了现代国家审计所应该具备的作用,赋予了现代国家审计更加丰富的内涵,为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中国特色审计监督模式指明了方向。

1、现代国家审计具有保护功能。这是现代审计的基本功能。人体免疫系统的保护功能叫免疫防御功能,是人体的第一道保护屏障,它能够有效地防御外来病原微生物及其毒性产物感染侵入人的机体,使人体免于病毒、细菌、污染物质及疾病的攻击。国家审计机关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法定的依法审计活动,及时发现和抵御各种违法犯罪分子的侵蚀和腐败行为,维护宏观政策和法纪规章的严肃性,维护良好的财经秩序和发展环境,从而实现“保护”国民经济健康、有序、又好又快和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2、现代国家审计具有清除功能。这是现代审计的重要功能。人体内免疫系统的清除功能也叫免疫稳定功能,是人体的第二道屏障,免疫细胞可以将人体新陈代谢后的衰老和破坏的细胞及细胞成分等废物清除出体外,从而保证体内细胞均一性,维护人体内各种机能的稳定。审计机关通过对各级政府及其部门或国有经济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审计监督,严肃查处违法、违纪、违规问题,揭露财经工作中的不真实、不合法以及弄虚作假、损失浪费、舞弊腐败等问题并及时加以纠正,从而维护财政财务收支等经济活动的正常运行。

3、现代国家审计具有修补功能。这是现代审计的高级功能。人体内免疫系统的修补功能也叫免疫监督识别功能,是指免疫细胞能修补受损的器官和组织,使其恢复原来的功能。审计机关通过依法严格审计,对审计中发现的制度性缺陷和问题进行反馈,比如问责制度、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等,促进对相关制度进行创新与重构,从而促进相关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在更高层面上实现财政财务等财经制度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二、国家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实现路径

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更好地发挥审计“免疫”功效,是一个非常重要和崭新的命题。对于政府而言,审计是一种“内在性”的力量,政府自身要通过这种“内在性”力量的作用,达到增强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消除自身“病灶”,增强自身素质的能力。因而,审计机关必须要以主动性来扩大发现问题的视野、以预防性来提前感受风险、以整体性来看待问题对全局的影响、以宏观性来进行分析和判断、以公开性来促进整改与规范。这是审计作为经济社会运行“免疫系统”的基本要求和总体思路。

国家审计署在提出审计免疫系统论的同时,也明确指出了当前审计工作的主要方向和重点:一是依法揭示经济运行中的重大问题,促进宏观经济健康运行;二是揭示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现实利益问题,促进改善民生和构建和谐社会;三是揭露重大违法违规问题,促进反腐倡廉和依法行政:四是揭示行政不作为或乱作为问题,促进问责机制的建立和落实,促进提高政府行政效能:五是揭露重大损失浪费,推进生态文明和节约型社会建设;六是揭示重大体制,促进建立健全富有活力的体制和运行机制。以上六个方面也是在新的审计免疫系统论指导下,对审计工作的崭新定位和对审计方向的深度拓展。为此,现阶段审计机关应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按照构建“免疫系统”的要求,树立科学的审计理念。所谓科学的审计理念,就是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审计工作的灵魂和指南,把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审计工作的根本目标,把提高依法审计能力、实现审计工作的科学发展作为有效履行职责的重要途径。一是以科学发展观作为审计工作的灵魂和指南。审计工作要切实发挥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作用,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灵魂和指南,牢固树立科学的审计理念。一方面,要着眼于促进经济和社会的科学发展,发挥审计监督的建设性和前瞻性作用,无论是制定审计计划、确定审计重点,还是作出审计结论、提出审计建议,都要有利于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另一方面,要积极研究和探索新形势下审计工作服务大局的新思路、新途径和新方法,促进审计工作自身的发展。二是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工作方针。一方面,围绕经济工作中心开展审计监督,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用发展的眼光发现和处理经济运行中的问题,从宏观层面提出对策和建议,推动各项改革措施的落实;另一方面,通过审计监督揭露各种阻碍发展、影响全局、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提出加强和改进相关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推进民主法治进程,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免疫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三是处理好监督与服务的关系。对财政、财务收支行为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审计监督,是审计的基本职能。要发挥审计保障国家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就必须处理好监督与服务的关系。这就要求我们在实施审计中,不仅要发现和处理违法违规问题,.还要注重从体制层面、机制层面、制度层面、管理层面解决问题,减少和避免同类问题的再次发生,收到“免疫”功效。

2、围绕发挥“免疫系统”的作用,确定审计工作内容。刘家义审计长曾做过一个形象的比喻:审计工作的重点是切断产生问题的“火源”,而不是只顾“救火”。不同时期,“火源”也不一样,审计工作的重点也就不一样。同时,他还对现阶段审计工作的重点作了详细阐述。这些要求,都是基于对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形势和发展趋势的客观分析提出来的,对各级审计机关有着重要的意义。要发挥“免疫系统”的功能,审计机关必须要重点关注国家安全,这是涉及国家经济社会运行的重大问题。主要包括:财政安全、金融安全、国有资产安全、民生安全、农业安全、资源和生态环境安全以及信息安全。现阶段,特别应该在以下几方面工作上下功夫、求实效:一是把财政审计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国家审计主要是对财政收支行为的监督。事实上,除了部分“单纯”的企业审计和金融审计外,其他各项审计工作、审计事项几乎都涉及财政。

免疫系统的功能范文第3篇

一、审计“免疫系统”功能与国家治理的关系

国家审计是国家基本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实现良好治理的内在需求。国家审计是随着国家的成长而出现的,自其诞生至今,其服务对象和目标就是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二者密不可分,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的派生系统,没有国家治理也就谈不上国家审计;反言之,国家治理也离不开国家审计,要实现国家良好治理必然需要国家审计为其服务。随着朝代的更迭,历史的前进,国家治理的目标会发生变化,国家治理的需求也会相应发生改变。国家审计作为国家治理内生的一套监督控制系统,国家审计的功能相应也是国家治理根据其需要所赋予的。从国家审计的发展历程看,国家审计为适应国家治理需求的变化,在不断丰富其自身职能,已经从最初以查错防弊为目标的审计,发展到财务报表审计、合规性审计、内部控制审计、绩效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等多种审计类型并存的格局。与国家审计职能的不断丰富相对应,国家审计的功能也在不断丰富和加强。现今我国着重强调发挥国家审计“免疫系统”功能,正是适应目前我国国家治理的需求而提出来的。审计“免疫系统”功能不仅涵盖了检查会计账目、实施经济监督、做出经济评价等传统职能,还担负着维护国家安全,推进民主法治,保障国家利益的职能。

审计“免疫系统”功能是现今国家审计职能发挥作用的着力点。国家审计通过有效制约权力,充分发挥“免疫系统”的预防、揭示和抵御功能,在维护民主法治,保障国家安全,推动落实责任、透明、法治、廉洁、公平和正义等原则和理念的落实,不断完善国家治理,进而实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近年来,在审计“免疫系统”理论指导下,国家审计突出提前介入,全程跟踪,在汶川地震救灾审计、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扩内需促增长等涉及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上,都较好地发挥了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国家审计通过“免疫系统”三大功能的有效发挥,为国家政令畅通提供了有力保障,使国家的大政方针能得到有效执行和实现;通过查处大案要案,挖出了影响经济健康运行的蛀虫,维护了社会法治;通过揭示经济运行中的体制机制性缺陷和障碍,提出改进建议,实现国家治理中自我修复和完善功能;通过实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落实公民在国家治理中的知情权和参与权,推动了国家民主的进程。

二、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

(一)发挥审计预防功能,维护国家安全。

审计的预防功能就是通过审计,对发现的问题进行预测分析,对潜在的风险进行揭示,在问题严重之前提出预警建议,避免危害加重。通过审计预防功能的发挥,揭示和反映经济社会运行中的薄弱环节和风险,敏锐地感知风险、发现影响国家安全的问题,及时提出审计建议,能对维护国家安全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近年来,国家审计重点关注了能源及战略资源、财政金融运行、国家信息、地方政府性债务、金融机构内部治理和监管、国有资产安全和中小企业经营风险、资源和环境保护等领域,及时分析和反映经济社会运行中的薄弱环节和潜在风险,并通过审计有效发现了一些涉及国家经济安全的问题,为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提供了可靠信息。如我国存在原油供需失衡、对外依存度高、储备保障能力不强,境外开发难度大等状况,影响我国石油安全的问题;如有关部门未有效履行职责,导致个别中央小麦储备库的实际库存存在一定不足,威胁国家粮食储备安全的问题;如我国企业境外上市相关制度不健全、不完善,个别公司境外上市以来,大量不宜对外公开的信息被国外中介机构掌握或在境外公开披露,影响国家信息安全的问题;如我国国有企业金融衍生品投资管理比较混乱,存在重大投资风险的问题;如我国病险水库多,除险加固工程进展缓慢,影响民生安全的问题;如工程建设中环境保护措施未落实到位,生态保护区植被损毁,水土保持工作滞后,影响国家生态环境的问题。审计实践证明,国家审计在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发挥审计揭露功能,维护国家法治。

“腐败就是运用公共权力谋取私人利益,意味着公共权力的异化,是国家治理中最严重的威胁之一。”不论过去还是现在,揭露问题,查处大案要案,历来都是国家审计的主要功能之一。通过揭露问题,不仅能够惩治等违法违纪行为,保护国家利益,推进廉政建设,维护国家法治,提高政府的公信力;而且通过总结规律,找出违法违纪问题多发领域和环节,可针对性的完善各项监管机制,可达到预防问题再次发生的目的。在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国家走向富强,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的同时,某些领域内还存在个别管理者管理不善、违规决策或决策失误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及损失浪费的问题,以及一些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及经济犯罪案件线索。这些重大违法违规问题不仅数额巨大,而且手段也日益翻新,有的甚至已严重危及了国家经济安全或企业的生产和发展,成为当前经济转型发展和深化改革最为严重的问题。国家审计作为国家治理内生的监督控制系统,具有独立、客观、公正的特性,同时其重点监控的对象就是国家财富,而这是最易发生腐败领域。因此,国家审计有能力也有责任担负推进我国反腐倡廉建设,维护国家法治的重任。国家审计必须加大监督力度,查处各类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和经济犯罪案件线索,对各级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实施重点监督,注重发现由于决策失误或管理不善导致的国有资产损失浪费等问题,以促进领导干部切实履行经济责任,通过审计推动我国问责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健全,确保权力在阳光下高效运行。

(三)发挥审计抵御功能,促进国家治理创新。

审计必须自觉融入经济社会建设和发展大局,发挥其建设性作用。当前尤其要以我国“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围绕主题主线确定的战略目标,在揭露和查处重大违法违规问题的同时,揭示体制、机制性缺陷和制度方面存在的漏洞,着力解决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进程中出现的各类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找出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共性、普遍性问题,由微观入宏观,从更深的层次来观察和分析问题,充分发挥审计建设性作用,更好、更多、更高层次地提出改革体制、健全法制、完善制度、规范管理和防范风险的审计建议,提高经济社会运行质量和效益,持续推动国家各个领域的改革和体制制度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面发挥审计的抵御功能。这既是法律赋予国家审计的责任,又是国家审计服务国家治理的重要途径。如,今年国家审计机关对全国省、市、县三级政府所有涉及债务的近9万个政府部门和融资平台公司等单位进行了审计,在摸清地方政府性债务底数的基础上,分析了债务产生的历史背景、演变过程、发挥作用和存在问题,并提出妥善处理存量债务、健全完善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制度、建立规范的举债融资机制的审计建议。

三、“十二五”期间国家治理对审计“免疫系统”效能发挥的要求

(一)审计预防功能要进一步强化其主动性。

随着国家治理的着力点发生变化,对审计主动性的要求更为迫切。审计机关必须清楚当前审计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政府和部门的新要求、人民的新期望,并适应它们。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要求“财政资金运行到哪里,审计就跟进到哪里”,对审计工作的主动性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审计工作要立足主动性,要主动地调整审计工作思路,主动地改进审计工作方法,主动地调动所能掌握的资源去查处问题,要从长远着眼,主动地去感知风险,分析存在的潜在隐患,查明根源,主动地去提出调动各种资源预防潜在侵害的建议。审计必须主动跟进国家各项工作,关注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的落实情况和效益,关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情况和效益,关注政府重大投资项目的建设过程和绩效状况,关注资源和环境保护,自主创新情况,关注国家经济安全问题,关注民生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关注民生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关注国家利用外资情况和对外开放情况,关注境外资产和投资的效益和安全情况等。近年来,审计机关开展的对国家建设项目的跟踪审计,是提高审计工作主动性的一项有效举措,实践证明跟踪审计在规范建设管理、节约建设资金、提高投资效益、制约腐败行为、促进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如审计机关对“5・12”汶川大地震灾后救灾款物实施了全过程的跟踪审计,在促进地方政府强化责任,提高工程质量,节约资金,挽回损失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审计结果被及时公告,向全国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也为中国赢得了良好的国际声誉。

(二)审计揭露功能发挥的深度和质量要进一步提升。

我国民主法治进程在不断加快,人民参政议政的意识越来越强,审计工作过程、结果处在严格的法律约束和社会公众监督之下,社会公众对审计效果的要求更高了。社会公众希望审计机关既要敢于碰硬,敢于揭露违法违规事实,严肃查处大案要案,更要分析原因,认真研究和分析腐败案件发生的特点和规律,准确判断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重点部位和重点环节,及时揭示和查处重大侵害群众切身利益、重大违背国家政策、重大损失浪费问题,以及、贪污受贿、失职渎职、商业贿赂等案件。可以说,“对审计效果的关注,已经成为社会公众一种常态化的需求。”这就要求审计机关必须狠抓审计质量,提升审计工作的水平。通过高质量的审计工作,提出深化改革、完善法治、强化管理的建议,及时把审计结果和整改情况向社会公开,进一步规范和监督权力运行,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三)审计抵御功能的强度和广度要进一步提高。

要强化审计,必须树立宏观性和建设性的审计理念。必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严肃揭露和查处重大违法违纪问题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分析和查找国家经济运行中的体制、机制性缺陷和管理性漏洞,着力分析原因,提出健全体制、完善机制、规范管理的审计建议,从根本上提高经济社会机体的“抵御”不良侵害的能力。换言之,审计不能只治标,抓几个贪官污吏,挖几个社会蛀虫了事;更要注意治本,从根本上找出经济社会机体自身运行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加以巩固强化,提高其自身“免疫力”。“十二五”期间,我国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工作都要取得实质性进展。国家审计必须紧紧围绕国家治理的各项任务全面展开,必须努力跟进国家治理的需求,确保国家经济在快速发展中保持稳定,努力查找发展中存在的体制、机制障碍或管理漏洞,不断夯实每一步发展的根基。因此,审计“免疫系统”的抵御功能发挥的强度和广度应该进一步提高,在“更宽的领域、更高的层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免疫系统的功能范文第4篇

一、关注国有企业领域内的国家经济安全问题,最大限度维护和保障国家经济安全。过去二十多年来,我国国有企业审计无论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主要致力于维护和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与完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这与新五年规划提出的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新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事实上,由于国家体制机制不完善、国际市场变化、企业经营管理不善等原因,我国国有企业领域内存在一些显性或隐性影响国家经济安全的问题。我国国有企业,一方面在国民经济中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和带动力,另一方面具有行业多元的特性,这都决定了国有企业在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方面的重要性和广泛性,其不仅具有维护国有资产安全完整的职能,也同样可在维护国家财政、金融、民生、资源环境、信息等安全方面发挥重要的“免疫”作用:如国有企业财税体制的合理性直接涉及国家财政安全,国家石油、粮食等企业的资源储备直接涉及国家资源安全,国有企业信息状况直接涉及国家信息安全,国有企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能力直接涉及国家金融安全,国有企业对农民征地补偿情况直接涉及国家民生安全。企业审计实践中,近一两年,审计署也有效发现了一些国有企业领域内涉及国家经济安全的问题:如我国存在原油供需失衡、对外依存度高、储备保障能力不强、境外开发难度大等状况,影响我国石油安全的问题;如有关部门未有效履行职责,导致个别中央小麦储备库的实际库存存在一定不足,威胁国家粮食储备安全的问题;如我国企业境外上市相关制度不健全、不完善,个别公司境外上市以来,大量不宜对外公开的信息被国外中介机构掌握或在境外公开披露,影响国家信息安全的问题;如我国国有企业金融衍生品投资管理比较混乱,存在重大投资风险的问题;如个别国有企业未及时支付农民征地补偿款,影响民生安全的问题。审计理论还是实践均证明,国有企业审计在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方面将大有可为。

二、关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中存在的体制机制性障碍,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期、资源环境改变期、社会矛盾凸现期和各项改革攻坚期,国有企业领域内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各项改革攻坚仍面临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影响国有企业科学发展的各种体制机制性障碍依然存在。根据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需要,作为我国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企业审计应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自觉融入经济社会建设和发展大局,全面发挥审计监督职能,着力破除阻碍国有企业科学发展进程中的各种体制机制性障碍,解决企业改革攻坚中出现的各类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企业审计关注国有企业深化改革中的体制机制性障碍,要以国有企业领域内各项体制机制的创新与深化为目标,推进建立国有资本金预算制度和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我国国有经济结构和布局,转变国有经济发展方式,最终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国有企业宏观调控体系。

三、关注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重大风险和隐患,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从近几年的企业审计情况看,近年来,中央企业采取强化管理、推进创新、优化结构等方式增强国际竞争力,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高,但也存在一些诸如产业结构调整失误、辅业侵占主业利益、主营业务不突出、自主创新能力弱、节能减排不力、社会责任履行不到位等重大发展风险和隐患,这不仅制约着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不利于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企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新时期,企业审计应注意将管理审计与绩效审计相结合,站在更高层次,更多关注企业发展的目标和战略,从经营机制、管理方式、治理结构、投资状况、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等方面系统、全面地检查和评价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查找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隐患,以及由此导致的国有资产流失等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和影响企业经营绩效的问题,以此促进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改善经营管理,增强核心竞争力,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国有企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有效实现。审计中,尤其要引入企业价值观,更多关注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对会计信息的绩效分析水平,查找影响绩效的关键性因素,评价资源利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切实提高国有企业经济绩效和国有资本运行效率。

四、关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在国有企业的贯彻落实情况,确保国家有关政令畅通。审计作为国家推进民主法制的工具,履行职责的第一条就是要保证国家政令畅通。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社会带来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为应对金融危机,我国政府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2009年经济工作首要任务。温家宝总理在2008年听取审计工作汇报时提出,审计机关应把监督检查中央政策措施落实情况作为2009年审计中心工作;在我国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又指出,要确保对今年政府投资的监管到位。2009年,审计署也将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工作的主线,将保证政令畅通作为工作重点之一。为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国务院和总理对审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圆满完成近期审计中心工作任务,企业审计应自觉承担“免疫系统”的“预防、揭露、抵御”功能,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认真检查国家各项宏观调控政策在国有企业的贯彻落实情况,确保国家有关政令畅通,推进我国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发展。在这一方面,企业审计应创造性地开展对国有企业领域内的政策制定和执行的监督、以及对政策效果的评估,从政策制定的合理性、落实的及时性、上下的配套性、执行的效果性等四个方面发现问题、查找原因、提出建议,自觉将监督、推动、促进、维护等功能扩展到维护肌体健康安全高效运行,全面提升企业审计的层次和水平。当前,尤其要关注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各项政策措施在国有企业的贯彻落实情况,发现各项政策措施在制定、执行及效果等方面的问题,并从体制机制层面提出建设性建议,确保国家“扩内需、调结构、促发展”目标顺利实现。

免疫系统的功能范文第5篇

【摘要】 针灸与免疫的关系一直是针灸学者研究的热点,文章从针灸与免疫的概念,针灸选择性激活人体的免疫系统以及针灸效应与正气免疫的关系3个方面,对针灸与免疫的关系进行了归纳,并指出针灸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和预防疫病,即增强人体的“正气”的功能已被广泛认可,但针刺不同的穴位如何选择性地激活不同的免疫系统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 针灸; 正气; 免疫

近代实验针灸的研究表明针灸对内脏功能有良性、整体、双向调节作用。历代针灸医籍记载,针灸既可发汗,又可止汗;既能通便,又能止泻;既能治癃闭,又能治遗尿等[1]。针灸对机体的调整为“损有余而补不足”从而“归于平复”,即达到中医学的“阴平阳秘”。这与现代医学的免疫调节作用有许多相似之处。现从以下3个方面探讨针灸效应与现代免疫的关系。

1 针灸与免疫

“免疫”一词首见于明代医书《免疫类方》,指的是“免除疫疠”,也就是防治传染病[2]。针灸学认为人体的经络系统不但具有联系脏腑和肢体的作用,并担当运行气血,濡养全身,抗御外邪,保卫机体的职责。《黄帝内经》中就有针灸预防疫病的记载,如《素问·刺法》曰:“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素问·遗篇· 刺法论》明确指出“刺疫法,只有五法”。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不断补充发展,如《肘后备急方》提出预防疫病的方法有“断瘟病不相染……密以艾灸病人床四角,各一壮,不得令知之,佳也。”可以防止传染病的蔓延。唐代《备急千金方》曰:“凡入吴蜀地游宦,体上常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瘥,则瘴气温疟毒气不能着人”,更是详细记载用化脓灸预防瘟疫具体做法[3]。这些记载皆表明培补人体“正气”是防治传染病的重要方法。并且在《黄帝内经》时代就有医家就提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等论点,明确指出固护人体正气是抗御外邪的重要手段。

现代《免疫学》中“免疫”的含义是指机体接触抗原性异物后产生的特异性排除这些异物的保护性生理反应,正常情况下其作用是识别“自己”和“非己”并排除抗原“异物”,通过免疫系统防御、稳定和监视的功能,达到维持机体内环境的平衡与稳定的目的。人体的免疫系统是由免疫分子、免疫细胞、免疫器官构成的一个严密的整体,免疫系统内部及免疫系统与其他系统间,既相对独立又彼此相互关联,共同完成机体的免疫重任。机体的免疫功能强大则抗病能力强,反之则抗病能力低下,机体易被病邪侵袭,可见现代医学的免疫概念相当于中医学的“正气”。

2 针灸选择性激活人体的免疫系统

从免疫角度研究针灸疗效始于20世纪80年代,二十多年的研究表明针灸的调节作用几乎涉及免疫系统的各个环节,并且针灸能选择性激活人体的免疫系统,即针刺不同的腧穴可调节不同的免疫分子或免疫细胞,并且这种调节与机体状态密切相关。

2.1 针灸对细胞免疫的调节由免疫细胞发挥效应以清除异物的作用即称为细胞免疫,参与的细胞有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T淋巴细胞等。针灸不仅能提高免疫细胞的含量,还能增强它们的活性。如针刺足三里能使老年大鼠腹膜内巨噬细胞在数量上增加,体积上增大[3];温针灸足三里、阳陵泉等穴可以降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NK细胞的数量,从而恢复细胞免疫的正常[4];用醒脑开窍针刺法针刺中风患者的人中、内关穴可明显改善T细胞亚群,使CD3+、CD4+、CD8+的比例趋于正常,并显著提高CD+4/CD+8的比值[5]。

2.2 针灸对体液免疫的调节产生抗体的免疫应答称为体液免疫,由B淋巴细胞介导,其物质基础是免疫球蛋白、补体等。免疫球蛋白是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上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是免疫应答中产生的重要效应分子;补体是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是抗体发挥溶细胞作用的重要补充条件。针灸可选择性调整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的含量。如针刺风池、肺俞等穴可显著降低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IgE水平[6];散刺法配合耳穴贴压可显著降低痤疮患者血清IgG含量,从而抑制变态反应的发生[7];艾灸神阙穴对于IgG,IgA偏低的老年人有明显的升提IgG,IgA的作用[8];针刺足三里穴能显著提高小鼠血清补体C3,C4的含量[9];进一步的研究不但证实了针灸对补体的增加有影响,而且还观察到这种影响是双向调节的[2]。

3 针灸效应与正气免疫的关系

《黄帝内经》中提出疾病是人体“正气”同“邪气”斗争的过程,在这一斗争中“正气”的强弱直接决定着疾病的转归愈后,因此“扶正祛邪”是中医治病的基本原则,如果说“邪气”是人体内外环境中各种致病因子的总称,那么“正气”就概括了机体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近现代针灸防治疾病的临床和实验研究都证实针灸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和预防疫病的作用,即增强人体的“正气”。

针灸对机体调整作用的特点具有良性、整体性、双向性,即可以在不同水平上同时使机体多个器官、系统的功能向正常方向转变。针灸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是也多方面的,并且各个环节之间亦相互联系,既可提高低下的免疫功能,又可抑制亢进的免疫功能,其作用途径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系统密切相关,可能是通过激活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与交感神经系统调节免疫功能,也可能是通过内源性阿片肽介导免疫功能的调节。针灸刺激穴位后,局部神经和感受器可将其信息传入中枢神经系统,引起中枢释放递质,分泌细胞因子等一系列变化,实现调控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中枢神经系统与机体免疫功能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中枢神经系统通过神经递质、调节因子调节免疫系统功能,免疫系统也可通过免疫调节因子而作用于神经系统[8]。

针刺不同的穴位可以提高人体的正气,选择性地激活不同的免疫系统,其中的对应关系目前仍不清楚,因此我们认为在不同疾病状态下,针刺不同穴位调节相应免疫相关因子是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李忠仁. 实验针灸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98.

[2] 陈汉平.关于针灸-免疫及其调控的研究[J].针刺研究,1988:3.

[3] 梁繁荣,曾 芳,唐 勇.针灸在地震后疫病防治中的应用[J].中国针灸,2008,28(7):507.

[4] 李世光,岳月娥,赵俊凭,等.温针疗法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免疫调节[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6,11(1):29.

[5] 王武祥,胡晓琳,贾志杰,等.中风患者针刺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的比较[J].天津中医,2000,17(4):29.

[6] 饶艳秋,韩乃沂.针刺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观察及对血清免疫学的影响[J].中国针灸,2006,26(8):557.

[7] 龚顺波,黄碧玉,游吓香,等.散刺结合耳穴贴压对寻常性痤疮患者免疫球蛋白的影响[J].中医杂志,2008,49(5):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