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网络生活

网络生活

网络生活

网络生活范文第1篇

宽阔的大厅安详而宁静,在鲜艳的五星红旗映衬下,温总理面带微笑轻击鼠标,全神贯注地看着网民提出的各种问题。在两个小时在线交流中,从对蜗居的感受,到大学取消行政级别;从医患矛盾,到自己的母亲因“袭鞋”事件患脑溢血的病情……总理娓娓道来,分别回答了网友18个问题。

总理的亲民与坦诚的胸襟,令广大网民难以忘怀。时间飞快,在线访谈该结束了,总理依依难舍。他与网友“勾指相约”,明年再聚网络。

总理网聊引来网民热议,发来的提问帖超过40万个,还有10多万手机用户发来短信提问。

网聊的消息立即引来国内外舆论关注的目光。一些在京的外国观察家把全国“两会”召开前中国总理的网上在线看作高高矗立在共和国上空的风向标:一个大国总理频频网上在线,与网民交流,显现的已不仅仅是这个国家政治生态园林中的靓丽风景,更加凸显的是网络在这个迅速崛起国度的无限风光。

网络就像空气

在当今中国,不管你对互联网态度如何,任何一个人都不得不承认,网络已经并正在迅速地改变着中国、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中学老师李娜作为“骨灰级网虫”,“网龄”已有10年。那还是中学时代,网络便走进了她的世界。尽管那时还要拨号上网,等待显得漫长而枯燥,一旦登录,首次触“网”的神奇,给她带来了从未有过的体验和感受。

“网络世界就像新大陆一样新奇,网络上能做的事情几乎包揽了生活中的一切。比如聊天、写信、寄贺卡、购物……”网上聊天是李娜的最爱,她是这个城市最早使用OICQ的用户之一,至今使用的QQ号码还是5位数的。

聊天确实是让人兴奋无比的一件事,你很可能远在天边,但却因为网络而变得近在咫尺。网络滋润了李娜的“小资情调”,她不仅在论坛上“码字”,还时常会在一些文学版块上发表散文诗和随笔,志同道合的网民们的聚会经常能看到她的身影。

10年过去了,如今,网络早已变成李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上网就好像买菜、吃饭一样自然。如果哪天上不了网,我就浑身不舒服。”

李娜的感受正是无数个网民的真实写照。在当代中国,网络已经融入了许多人的生活,生活因为有了空气、食物和水而能够延续和多彩,如果没有网络,许多人会对生活失去兴趣,感觉生命失去意义。

大学生张进就是这样一个网痴。“因为有了网络,我的生活完全变了样。”他说,过去人们没有太多可以表达意见的空间,交友对象也有局限,有了网络后,人们可以通过网上社区、BBS论坛等系统与来自不同地方、不同职业的人交流;出现一些情感、生活问题时,还可以到网上进行咨询。

网络给像张进这样出身草根的平民提供了展示自己的平台,有了网络,他们就可以利用网络的传播能力,在博客上、论坛上树立自己的个人品牌,培养属于自己的“粉丝”。如今,网络的运用越来越广泛,网上购物、网上学习更是成为家常便饭。

大约从读初中开始,张进每天在网上的时间逐月增多,从两个小时、三个小时、四个小时,最多达到七八个小时。在对首都高校大学生的调查中发现,网络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的重要部分,平均每人每天上网时间三四个小时甚至更多。

不仅大学生,网络对寻常百姓也不再陌生。不久前,“上网冲浪”还是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如今,对于市民,上网就如吃饭喝水一样平常,使用网络语言更是得心应手。网上网下,人们享受着网络带来的轻松和便利,也体验着改革开放带来的美好生活。

许多市民的生活已经步入网络化,生活中这样的镜头随处可见――

清晨,走进单位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进入网络,看看新闻,查查邮件;如果需要查阅资料,第一个想到的是“百度”或“谷歌”;工作之余,网上聊天、网上听歌、网上看电影、网上打游戏;如果对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有了感悟,打开电脑写在博客上,第一时间与关注自己的朋友分享。

“昨晚你‘偷’菜了吗?”2009年以来,无论是白领还是学生,不管是家庭主妇还是机关干部,“偷菜”成了一些人见面的问候语,大有替代流行了几千年的“你吃了吗”之势。“给力”“雷倒”“顶”等网络语言应时而生,随手打出一句句“火星文”已经成为网民的必备技能……

2009年3月,风光旖旎的日内瓦迎来了众多的国际名流,万维网创办20周年的纪念活动隆重举行,来自政界、文化界、商界的精英们回顾归纳了网络给人类工作、生活、娱乐等方面带来的10大变化:

信息――互联网已成为信息的传播基地;

创业――从硅谷的崛起,到.com,再到web2.0,互联网为人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创业机会;

中立性――网络中立性是互联网的一个令人敬佩的原则;

电子商务――互联网的出现推动了电子商务的发展;

组织――各种组织可以通过互联网有效组织起来;

文化――互联网正在改变人类的文化交流方式;

历史――互联网上有着丰富的历史资料和文献;

游戏――在没有互联网的日子,游戏玩家只能在本地孤独地玩着游戏,互联网诞生后,网络游戏一发而不可收拾;

幽默――无论是搞笑视频,还是幽默段子,互联网的喜剧素材几乎源源不断;

视频――互联网改变了视频存在的目的和分发手段。

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可以毫无悬念地说,这种改变刚刚开始,这道风景必将靓丽无限!

有这样一个故事可以为这一结论作出注解:中国南方某著名大学要了解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校方设计了一份问卷,请大学生填写你心目中最钦佩的现当代名人。

问卷陆续收上来了,当一份份统计数据汇总到一起,眼前的结果令教师们目瞪口呆,在大学生最钦佩的人物中,美国微软公司的比尔・盖茨位于、邓小平之后,名列第三位,震惊之余是深刻的反思。

在中国,网络的高科技特征造成青少年单一的技术崇拜。对“知识英雄”的崇拜,颠覆了传统价值观念,使过去英雄的概念重新洗牌。不管你喜不喜欢,不管你是否愿意承认,互联网都已经走进我们的生活,并以摧枯拉朽、雷霆万钧之力,改变着我们的社会,重塑着人们的生活。

网络:鲜花与陷阱

在人类历史文明的长河中,网络无疑是一颗震暴弹,轰然一声震响,打破了历史长空的宁静,崩塌了文明进程的障碍,颠覆了凝固滞后的思维。智慧之水如脱缰的野马,承载着人类的发明创造,呼啸着、奔涌着……向前……

然而,与上帝赐给人类的任何礼物一样,网络如同一枚硬币,呈现给人们的必然是两面,在看到网络开启民智,给人类带来融融乐趣滚滚财源的同时,还要看到其虚伪甚至狰狞的一面。

算起来老赵在媒体这一行已经30年了,随着鬓角白发的不断增多,随着头发在不知不觉中日渐稀少,随着称呼从小赵到老赵、从主任到总编辑不经意间的变迁,他对中国舆论的把握越发显得成熟老到,尤其是分管网络舆情之后,对互联网的认识可谓入木三分。

“网络既是天使,又是魔鬼;网络呈现的有灿烂鲜花,也有会令人不经意间跌入的陷阱。”自从负责对网上舆情的搜集、分析、整理和研判,老赵投入了自己的全部精力,每天大清早就来到办公室,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然后任凭鼠标在几十家网站驰骋,关注的不仅是新闻,还有论坛、博客、微博,然后是各大网站的新闻排行榜,对每天发生的重大新闻进行筛选、比对、梳理。

“互联网呈现给网民的是斑驳陆离的多彩世界,必须看到网络的另外一面。”老赵以网络民意为例:网络舆论不能完全等同于民意。

据统计,截至2010年年底,我国网民数量已高达4.5亿人,年度增长率为20.3%,中国互联网的普及率已经达到33.9%,已经超过了30%的世界平均普及率。老赵认为,没有人否认,在信息化时代,以即时、互动为特点的网络传播方式,为公众代表民意、参与经济社会及政治生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方便快捷的舆论平台,网络舆论正在成为各级政府倾听民意、拓宽民众诉求渠道的重要参考。

但是,民意往往是一个复杂的概念,民意极易被某些势力操纵、绑架,成为一些人的政治砝码。据有关人士统计,我国网民的人员构成具有以下特征:年龄结构上,10至39岁的年轻人约占总人数的83.5%,这其中10至19岁的占33%,20至29岁的占29.8%,30至39岁的占20.7%。

如果把目光转向网民的分布,就会发现我国网民主要集中在城镇地区,近些年来,我国农村的网民数量在不断增多,但也仅有1亿多人,城镇与农村的网民分别约占网民总人数的72.6%和27.4%。

网民的职业构成更能说明问题,有这样一组数据为网民职业构成排出座次:学生占31.7%,企业和公司一般职员占13.9%,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者占10.5%,无业、下岗、失业者占7.4%,专业技术人员占7.1%,自由职业者占6.9%,个体户占6.9%。

如果这一调查结论真实反映了中国网民的自然生态,它传递给我们的是什么样的信息呢?

网络舆论只能主要代表以下群体的声音:生活在城市地区、有一定经济能力使用网络并有足够闲暇时间在网络上逗留并乐于发表意见的年轻人。

这一群体发出的声音,与社会学意义上的民意有多远呢?一般来讲,民意是指公意,它应当具有普遍的代表性和共同性,它反映的应该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绝大多数人的共同意愿。

网络民意是如何生成的呢?

一般说来,某一网民就某一事物或者事件公开发表自己的观点或看法,很快得到众多网民的支持和响应,加之平面媒体的响应炒作,网络舆论就形成了。

细细考察分析网络舆论形成的过程就会发现,由于网络的开放性,网络舆论在形成机制上更多地表现为一种网民自由表达的群体意愿,在很大程度上它所反映和代表的,是网民们带有情绪化色彩的观点和意见,这是迎合了社会上某些人群诉求的“民意”。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包裹着“民意”外衣的网络舆论,往往有被极少数人操纵的可能。

老赵列举了近些年来发生的众多网络突发事件,这些突发事件发生后,网民意见风起云涌,真可谓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士农工商兵,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各种声音汇成一个杂乱无章的交响。静下心来分析便会发现,网民的声音中更多的是一种酣畅淋漓的个人情绪的表达,既难以称其为百分之百严肃的民意,更不能说其是代表所有公民的全部民意。

“冲动、易变、急躁,极易接受暗示,极易轻信,看客起哄、从众效应,情绪夸张与思维单纯……”老赵在总结网上突发的民意表达时作出上述概括。随着网络的发展以及网民的成熟,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对网上“舆论审判”加深了认识,网民看起来人数众多,但他们只能代表一部分民意,这种民意还极易纵。

互联网像一个天外来客,不以某些人的意志为转移地来到了人世间,并正在日益深入地把它的根扎在中国这个古老国度的土壤中。不管你喜欢也好,不喜欢也罢,它正在日益深入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网络生活范文第2篇

松鼠妈妈每天都要到市场上购买食物,每天都要走很长的路,让松鼠妈妈累得腰酸背痛的。自从松鼠爸爸买了一台电脑,松鼠妈妈就省了不少功夫了,不用每天走那么远的路,只要在家里坐在电脑前,打开浏览器,在地址栏里输入,电脑显示屏上就会跳出一个大型的网络超市,在上面搜索你想要买的东西,就可以通过网络订购了。不一会儿,网络商家的送货员就会把松鼠妈妈所订购的物品送到家来了。真方便啊,我们是可以通过网络购物的呀!

松鼠爸爸是动物家俱连锁店的老板,每天都要和各个分店开会,检查业务发展情况,辛苦极了。有一天,松鼠爸爸看到松鼠妈妈又在网上购买日用品,它想:松鼠妈妈既然可以在网络上买东西,那我也可以在网络上和分店的经理们开会啊!于是,它蹦蹦跳跳地来到了电脑前,打开了QQ软件,在QQ上联系到了各家分店经理们,各自打开了视频,就在网络上讨论了家俱连锁店的发展。经过讨论,松鼠爸爸和分店的经理们一致决定,在网上也开设个“网上家俱店”,使家俱店的业务通过网络进一步得到发展。自从在网上开设了家俱店后,松鼠爸爸的家俱生意业务就更好了,但工作强度却是和以前一样的了。哈,网络还可以使商务活动更高效呵!

松鼠姐姐是位刚毕业的大学生,它正找工作,它每天早早地出门,迟迟才回来。一天,两天,一个星期,一个月过去了,松鼠姐姐还是找不到一份适合的工作。经过爸爸妈妈的提议,姐姐网上搜索了“招聘工作”,找到很多招聘信息,它找了几个比较适合自己的招聘,向他们发出了求职信,果然,一家酒店招聘了松鼠姐姐。松鼠姐姐终于找到了工作了。哦,网络还可以帮助人们找工作啊!

网络生活范文第3篇

关键词:网络;语言;生活

一、方便快捷的网络语言

网络的交流语言与生活中的语言有很大的区别,生活中的语言强调准确鲜明、生动形象,而网络语言突出幽默风趣、简单方便。

随着语言的发展,新词不断出现,符号、外语混用等。这都是为了适应网络的快速节奏。如用竖起的大拇指表示很好,用吃惊的表情表示惊叹等等,看起来更加生动有趣。

在网络的交流中,如论坛、QQ、MSN、E-mail、手机短信等,人们不仅仅使用常规语言,也使用符号、外语等,如用表情符号或图案代替语言,用数字谐音代替文字等。

马甲、偶、FB、PK、山寨、人肉、菜鸟、灌水、拍砖、潜水、恐龙这些词汇,对于经常上网的人来说是十分熟悉的,如果要用生活语言替代它们,其生动性肯定会大打折扣。而且肯定不如前者简捷方便,正是这样的原因,使得它能够迅速地被广大网民接受。

在网络中,打字成了主要的交流手段,而五笔字型等输入法较专业,不少网民使用输入法时,大多选用智能全拼输入系统,这种系统的最大的缺点是同音字多,需要进行选择,网民顾及不了词语的准确性,往往把原词打成了同音词。如版主――斑竹,大人――达人,大侠――大虾等,而后者却常常出现在网络交流语言中。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要面临各种各样的压力,与其他人交流时,不可能不受到种种制约,然而,网络的虚拟性使人们的心情得以放松,可以说生活中不敢说或不便说的话,把生活中的种种烦恼和不快在此尽情宣泄,这就使得网络语言大大区别于生活语言。

二、网络语言浅析

网络语言的产生有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客观上的原因是网民上网时为了节约时间,必须使用简捷迅速的交流语言,往往出现错别字也顾不上修改,似乎成了大家约定俗成的规则。主观上的原因是人们在生活中扮演着各种各样的角色,由于种种原因,不得不说一些言不由衷的话,在压抑中的委屈别扭,到了网上一番宣泄,使用网络语言会使其将烦恼不快宣泄得更加淋漓尽致。

但是,网络语言的负面影响也不能忽视,它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我们语言体系的混乱,甚至会造成人际交流的障碍。它还破坏了语言的纯洁性,带来一定的混乱。在中小学生学生的语文学习中也夹杂网络语言,写出不伦不类的作文,人们为此担忧不无道理的,因此教育中的正确引导就显得格外重要。

多数网络语言、词汇并无正确性和逻辑性可言,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我国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普及。对于广大青少年来说,还会误导他们。广大青少年还是应该多使用规范语言,才有利于其身心健康。

对待网络语言中的消极部分,应该抵制,并对其引导。对一些不负责任的态度,消极厌世,目空一切,玩世不恭等语言应该抵制。

三、网络语言的未来

教育部明确指出,高考作文严禁使用网络语言。这表明了一种态度:正规场合不允许使用网络语言。高考拒绝网络语言另一个原因当是网络语言尚未规范。尽管“网络语言早已在文学作品以及报纸、杂志等大众传媒中被大量使用”,但是高考作文语言必须规范,所用词语须经工具书统一,再经传播。目前流行的某些网络语言尚属流传阶段,不应该用在高考作文这样规范的语言场合。尽管此问题尚有争议,但网络语言在正式场合仍然是被拒之门外的。

网络中的语言以及其快捷的速度传播流行着,比如前段时间流行的“打酱油”、“做俯卧撑”、“雷”等等。虽然只是短短几个字的词语,但其中含义是十分丰富的。网友命名的一些名词如“范跑跑”、“猪坚强”、“山寨机”、“人肉搜索”等,很快得到全国人民认可,并迅速在各种传统媒体上得到体现。生活中的事件,到了网络上也得到了反映,据媒体报道,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室正在编纂一部《新词词典》,准备将一些被人们认可的网络词汇纳入其中。

四、结束语

网络中的主力军是中青年、白领、大中学生等,他们充满活力,充满朝气,求新求异,崇尚创新,完全不受传统语言语法、语义的规范、标准的约束,喜欢不受传统约束的语言。除了与生活中的活动如工作学习外,上网交流也成了他们不可或缺的内容。这种方式迅捷经济,资源丰富,时空的距离大大缩短。

网络语言来自于生活,它离不开生活,在2008年5月发生的汶川地震中,广大网民以明快的网络语言,及时表达对社会现象的关注与关心,在近期出现的三鹿奶粉事件等社会现象中,网民们讽刺有关厂家及部门为了自身利益,置人们生命财产于不顾的严重错误的网络语言,展现了网络语言的战斗性作用。

网络语言的出现,是语言的发展的正常表现,不必欢呼雀跃,也不必视其为洪水猛兽,应该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它。

参考文献:

网络生活范文第4篇

网络这个虚拟的东西,近些年我们才真正的了解了它。有人说它让人与人更近了,有人却说它让一切更远了。不断有社会学家争论网络的利弊,但是无可否认的是,它实实在在地带来了便捷的生活,带给人们全新的生活理念。

网络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多的女性网民加入其中,尤其是商务女性。如果哪天办公室断了网络,可能很多人要大呼无法工作了吧!那究竟有多少人在利用着网络呢?又通过网络在做些什么事情呢?请看斐贝女性网提供给我们的这些数据。

互联网被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对于我们,它不单单是让通信更迅速,让新闻传递更及时,更是彻彻底底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网络时代的来临

1993年,美国白宫上网,1994年,重要的网站数目超过300万,著名的滚石乐团首开风气地在网络上开演唱会;1995年,被视为最保守的梵蒂冈教廷也上网,网址为:vatican.va。如今全美国上网人数超过一亿,韩国也有1600万人上网,占全国人口的1/3强,中国最新的一次上网人数统计也达几个亿了。

日本软银总裁孙正义认为未来50年改造人类生活模式最厉害的就是网络。互联网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已不是认识问题,它的广泛适用性已改变人们的行为模式并渗透到产业的各个领域,包括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并产生影响。我们要梳理的是它会给我们带来多大、什么样的变化?

有专家指出:互联网已经完成了从玩到看再到用的转变。这个转变表明互联网已经深入到整个人类社会生活之中。

互联网也是另一个世界

人们往往在用现实社会的眼光来考察互联网的作用和对人们的影响。不错,互联网首先应是一种技术工具,就像人们发明电话、汽车和飞机一样,互联网也将广泛运用到人们的现实生活中。更为深刻的是,互联网不仅仅是一种工具,它还集各种功能于一身,这就是人们常认为的“虚拟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是能够实现不同人的各种需要的,在现实中实现不了的许多方面,可能在互联网上“虚拟”地实现,比如“网络国家”的出现。电影不也是演绎着“虚拟”的人生吗?――它由专家创造。而互联网却不需要“专家”,它由普通的个人自己演绎。这其中的内涵仍不为许多人所认识,互联网的精彩是人类的智慧产物,是“人生”的精彩。

是啊;“全球化”是一种悖论,互联网加快了“全球化”的步伐,但这是一种趋势,我们总要面对它,无法逃避。

这也是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

目前,许多商家把消费者放在第一位,改传统销售方法为网络销售。我国大型零售商店――上海第九百货商店,日前成为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网上商店。网民如需购买“九百”的商品,只要进入“阿拉灯电子商务网站”,就可买到大至彩电、冰箱,小到铅笔、橡皮等数万种称心的商品,极大地方便了顾客,“九百”的营业额也大大增加70

我国最大型的女性专业购物网站――斐贝国际电子商务刚一开通,就有十几万女性注册,成为了斐贝的店主,她们足不出户的网络上翱翔,消费自己的所爱,购买自己的所爱。网络还渐渐变成了一个自我展现自我销售的平台。

互联网的利和弊

1 信息更及时。互联网最大的好处就是让人能在最快时间掌握资讯,全球可以在同一时间观看到壮观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2 沟通更便捷。二十几年前的同学,在校友录上又被找到了长途电话使用变少了,网络视频电话才是趋势这就是互联网的力量。

3 海量的信息。网络上很少有你找不到的内容了,最新的电影、最酷的音乐,即使是一个简单的“番茄炒蛋”,网络也能给到你最全面的回答。

4 轻松的生活。不用去米兰,就能买到最新的one piece。像斐贝网站这样的3G网店,越来越受欢迎,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买不到的。

1 网络中毒症。目前,全球1100万网虫患有网络迷恋症,西班牙一家工会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对网络的迷恋是一种增长最快的依赖方式。”

2 网上色情。网络色情的泛滥,对青少年身心健康会有严重影响,人们是否注意和研究网络虚拟化后对青少年的心理影响?他们的精神信仰靠什么来维持?

3 个人的隐私和安全性遭到破坏。技术进步的同时,怎样注重个人权利的保护?网络偷盗、知识的窃取怎样避免?

4 对于健康的危害。自从有了网络,人们对电脑的依赖就瞬间提升了,可是长时间面对电脑,对身体健康有着很大的影响。

网络让我找到乐活的出口

曾经,我被埋没在钢筋水泥的都市,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想要寻找通向“乐活”的出口,但发现生活规律一旦形成,改变需要巨大的勇气和毅力。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开始接触到3G网店,它没有实体店铺的高投入高风险,对于正准备自己创业的我而言简直量身定作。在家人的支持下,我毫不犹豫地投身到这个全新的领域,注册了自己的第一家3G网店。

经过不断学习和经验积累,网店的生意渐入佳境,客源稳定货源丰富,可我却发现自己的本职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网店的发展。一心不能二用,为此我毅然放弃了原来稳定的工作,全身心投入网店经营。通过不懈努力,我的网

店业绩冲进了全国前五。现在的我除去每天上网工作的几个小时,更多的是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真正享受着我的“乐活”时代。

网络让我再一次面对挑战

俗话说“性格决定命运”,在朋友和家人的眼中,我一直是个不甘于平淡的女人。回首自己十多年的创业经历,我的人生是和事业一起成长的。庆幸风雨过后的我,取得了金钱与经历的同时,也不断地挑战了自我。

网络生活范文第5篇

《网络改变生活》一课是江苏省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初中信息技术(2016年修订版)8年级第2章“走近网络世界”第1节的内容。本章内容在本册教材中相对独立,但其包含的基本操作要点又与之前所学内容有较强的关联性。本节是全章的第一节,主要介绍常见的网络应用技术及呈现生活化应用场景,具有激发学生兴趣、引领学习的作用。因此,本节的教学应以范围较广的网络应用的介绍、展示为主,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引导要求较高,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特别关注这一点。

学习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8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系统地学习了初中信息技术的部分课程,有了基本的文字处理、多媒体编辑、网络操作等技能;同时,学生对信息技术有较强的兴趣,自我表达意愿较强,这是本课有效开展的良好基础。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善于使用网络资源,了解网络的基本应用及其对个人生活的实际价值。

过程与方法目标:任务完成过程中,体验网络应用对生活方式、学习方式的改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更乐于使用网络应用技术改变自己的生活。

达成目标如下表所示。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各类网络应用价值的体验操作及有效认知。

难点:把网络应用操作能力转化为实际成果。

教学策略

基于任务驱动的情境式教学策略:以“班级春游踏青主题读书会”策划准备活动为任务,在课堂中创设真实的活动策划学习情境,利用生活化的真实任务对教材中涉及的各类网络应用(信息浏览、电子邮件、网络购物、即时通讯、博客、微博、个人空间等)进行概念认知、功能体验与价值认同。

六助教学策略(无锡市蠡园中学校本教学策略)的基本内容为:备助,教师根据教材、学生等实际情况,准备教学内容;自助,学生依据教师提供的学习材料自行学习;求助,学生发现难以理解的问题,提出求助;互助,学生之间相互解决问题、展示学习成果;补助,教师解决学生无法解决的问题,并适当查漏补缺;续助,教师根据本课学习情况,后续学习要求及内容。

教学过程

1.备助

学生前置学习活动:建立班级学习QQ群。

教师请一位学生建立班级学习QQ群,全班学生加入该群,并通过课前的聊天沟通,熟悉QQ群的基本使用。教师以成员身份加入QQ群,并联合班干部制定群内聊天公约。

公约参考内容:①全体成员实名;②聊天内容为学习相关内容;③不发无意义的文字、符号、图片等;④对利用本群进行不合适活动的成员进行批评教育。

在上n前1~2天,教师在群内本课学习的相关素材,学生自主浏览。

设计意图:课前建立QQ群,以备课上学习使用;学生在群内交流兴趣高涨,对本课内容充满期待;教师在交流中观察,发现需要重点关注(水平较高或水平较差的)的学生。

2.自助

(1)学习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最近一直在“熬夜奋斗”――看《鬼吹灯》,这是我最喜欢的一本小说。那么,大家都喜欢看哪些书呢?(学生发表意见)既然大家都有自己喜欢看的书,不如我们一起组织一个读书分享会吧?(学生表示同意)既然大家都愿意,那么我们就开始着手准备这次活动吧!

设计意图:以一本流行的小说入手,吸引学生的注意,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并从“书”自然过渡到组织一次读书分享会,学生会欣然接受(这次读书会活动已事先与班主任商定,将择日进行)。

(2)情境创设:读书分享会的策划任务

师:但组织一次读书分享会,并不是那么简单,需要做一些前期准备工作,如确定书目、选择地点、通知人员……时间紧迫,我们怎么才能够顺利完成呢?今天这堂课,我们就利用“网络”这一神器,快速完成如此多的工作吧!为了方便同学们完成工作,老师事先准备好了一份策划方案(任务),请大家仔细阅读(如图1)。

设计意图:将教材中涉及的各项网络应用以任务的方式串联起来,以一个真实的活动情境让学生体验各项网络应用的真实作用。同时,由于这次活动是一次真实的体验,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自主学习:学生自行尝试完成相应任务

师:同学们,任务已经,如果你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需要帮助,可以参考老师的学习帮助页面,如果依然有问题,请记录你的困惑。

学生尝试自行完成任务,在此过程中不交流、不打断。

设计意图: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完成任务,教师不做干涉,提供的学习参考均以网页形式,学生自主选择。

3.求助、互助

(1)发现问题并记录

学生在自主学习时,如发现无法解决的问题,可选择合适的方式记录,在此过程中不讨论。

设计意图:提问的过程就是筛选的过程,学生会尽量解决问题,确实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记录下来。

(2)提出问题,尝试回答

学生在QQ群中提出问题,知道解决方法的学生可以在群内解答或者一对一解答,过程中不进行语言讨论,保持课堂安静,不相互干扰。

设计意图:学生使用QQ群进行互助学习,实现个性化的互相帮助,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及时观察,发现遗漏或者解答有误的问题。

(3)任务完善

得到解答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完善任务;已完成的学生,提交任务。

设计意图:学生根据自己的进度完成任务。

(4)未解决问题留存

部分学生发现还有未解决的问题,在课堂中提出,如无人解答,则留存问题,待教师解答。

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提问,给教师补助提供足够的素材。

4.a助

教师根据学生提问选择共性或重要的问题解答,并补充遗漏问题。

设计意图:共性问题利用QQ群,不进行集体讲解;遗漏的问题进行统一点拨。

5.续助(时间不确定)

(1)本课任务展示

教师可依据实际情况展示1~2位已提交作业的学生的作品并点评。评价的内容主要有任务完成情况(操作正确性)、结果是否有用(内容价值性)、是否提高了效率等。

任务3供学生开放性回答,只要涉及的内容能与网络应用挂钩即可。针对学生回答,预设任务3填入的相关内容,如图2所示。

设计意图:通过部分学生的任务展示,给其他同学以模板供参考。另外,本次任务并不要求学生在课堂中全部提交,允许课后完成,并利用QQ流提升。

(2)任务成果小结

小结任务1中网络购物的基本原则:选择正规购物网站;选择购买量比较多的店铺;选择正版书籍;选择合理的价格;等等。

小结任务2中使用地图软件的窍门:准确查询地点;明确标注地点;适当使用路线图进行提示(特别提出使用截图软件:QQ截图或系统自带的截图工具)。

小结任务3中可能涉及的网络应用:A.使用查询工具查询当日天气;B.体验共享单车的使用方法(播放事先录制好的视频);C.体验手机叫车服务(现场模拟滴滴打车的叫车过程);D.讨论发送通知/文件的不同方法(QQ、电子邮件发送及其他)。

其他拓展体验:A.体验共享汽车的使用(现场模拟共享汽车约车服务);B.体验网络订餐服务(现场模拟百度外卖)。

设计意图:让学生使用手机亲身体验手机APP的强大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3)本课学习小结

小结本课体验的各项网络应用,让学生体会其对原有生活方式的改变。学生利用绘图软件,尝试现场绘制一张“网络改变生活”的示意图(如图3)。

设计意图:将生活中经常会做的事情与网络应用的相关技术,利用连接线的方式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看似错综复杂的“网”,这就揭示了本课的主题:网络与生活密不可分,网络能够改变生活。

(4)拓展任务布置

根据课堂情况,教师布置拓展任务。

任务1:尝试一次真实的网络购物(购买火车票或团购一次家宴)。

任务2:利用网络磁盘工具建立自己的数字图书馆。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行完成,相关要求利用网络磁盘,学生自行下载使用。

教师提出问题:在不久的将来,网络就是生活。这句话你同意吗?请发表你的观点。学生在课后QQ群中讨论。

设计意图:让有兴趣的学生在课后继续尝试网络应用给生活带来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