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关于明月的诗句

关于明月的诗句

关于明月的诗句

关于明月的诗句范文第1篇

2、不觉新凉似水,相思两鬓如霜。——刘辰翁《西江月·新秋写兴》

3、隔年昨夜青灯在,无限妆楼尽醉哗。——吴文英《思佳客·癸卯除夜》

4、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谭嗣同《狱中题壁》

5、叹息聊自思,此生岂我情。——王绩《石竹咏》

6、负草堂春绿,竹溪空翠。——张辑《疏帘淡月·寓桂枝香秋思》

7、心事孤山春梦在,到思量、犹断诗魂。——吴文英《极相思·题陈藏一水月梅扇》

关于明月的诗句范文第2篇

关键词:细读 《春江花月夜》 月 永恒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2)12-0083-04

作者简介:陈静薇(1984―),女,四川成都人,硕士研究生学历,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中文系讲师。研究方向:外国文学、比较文学。

中国是一个盛产诗歌的国度,从《诗经》到现代的新诗,我们有数不清的名篇佳作,而唐诗更是中国诗歌史上最辉煌的一座高峰。其中,中宗时的张若虚,一生仅在《全唐诗》中留下了两首诗,但其中的《春江花月夜》却千百年来广为传颂,张若虚也因此“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二十世纪的英国,英美文坛出现“新批评”理论(The New Criticism)。“新批评”之名,源于兰色姆(J.C.Ransom)的著作《新批评》。新批评主要的着眼点在于诗。他们认为,文学批评应关注诗本身,而不是游离于作品之外,要求诗应该既重视内涵,又看重外延;同时,新批评倡导“细读法(close reading)”,在今天的欧美教学中,它依然是最重要的教学方法。而这,也同样适用于中国的诗歌,适用于这首《春江花月夜》。

一、永恒的月

基于“细读”这个基本原则,新批评的代表之一燕卜荪提出了词义分析批评(verbal analysis criticism)。他主张通过仔细的阅读,找出其中的关键词,从作品的语言来全面分析诗所传达的意义。

《春江花月夜》本是乐府《清商曲・吴声歌》曲名,相传是南朝陈后主叔宝所作的艳曲之一。原词今早已失传,“吴中四士”之一的张若虚沿用此曲,创作出了一首别具韵味而又意味深长的佳作。其诗曰: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1] (P P.18-19 )

诗的题目名为《春江花月夜》,而诗人也的确在诗中描述了春、江、花、月和夜。但通过对全诗的仔细阅读,能够发现全诗共有36句,在这36句中,“江”字共出现了12次,“月”字一共出现了15次,其频率之高,很显然是全诗的关键所在。在这两个字中,“江”为“月”的辅佐,月出江上,以江衬月,可以见出,“月”是全诗最为关键的字眼。

张若虚面对皎洁的月亮,心有所感。只是,他不像屈原那样充满怀疑,也不像其他诗人那样探求主客体的关系,而是把月亮当作自己的一个说话对象来平等对话。站在江边,望着天上散发着清辉的明月,再看看脚畔奔流的江水,作者不禁对月发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什么人最早见到了你,美丽的月亮?而你又是什么时候将你的清辉洒向江边,照到了江边的人?人不停地轮回,代代更替,而月亮却亘古不变,依旧高悬天际,照耀大地。不知道奔流的江水和明亮的月亮是否也有期待,不停地滚滚东流。明媚的春夜江边,诗人在月下感叹着宇宙的永恒和人生的短暂,探索着生命的本源。

月亮,自诗歌诞生以来就代表着哀愁与相思。在《春江花月夜》中,月亮依然承载着相思。“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扁舟子”指代游子,“明月楼”用以指代思妇。今夜,在这江月下,舟中的游子在思念着远方的家人,而明月照到的高楼上,深闺的也在思念远游的丈夫。两句诗,两处情,无限愁思。“可怜”八句,更是形象地表现了相思之情。“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游子在舟中思念自己的妻子,看见这月光,不禁想到它照到妻子梳妆台的样子。曹子建《七哀》诗中有言:“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张若虚在这里化用了曹子建的诗句,从游子着笔,更写出了游子极深的思念。后面两句,可以说是思妇的写照,也可以说是游子的想象。“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月光照入室内,思妇想赶走它,可窗帘可卷,月光却卷不去;映在捣衣砧上的光,用手拂去了,却又复现。思念也如这赶不走的月光,延延不停。“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此时此刻,游子和思妇各自在对月思怀,却苦于不能听见彼此的倾诉,但愿我能随着这流动的月华(即月光),照到你的身上。“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古人有鱼雁传书的典故,作者在这里反用之。即使是飞得再快的鸿雁,也不能乘着这月光来到你身旁;擅长游泳的鱼,也只能在这水中激起层层涟漪,更不能替我传书了。一时间,惆怅溢满诗面。

“昨夜”以下,到全诗结束,依旧是游子的哀叹。诗人把以上的诗句,都归结为昨夜的哀思。“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游子思家,在梦里也在想念,可是却只见落花不见家。时间已经到了“春半”,春天已经过去一半了,游子依然在外远游。春将去,月将落,何时是归期?“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月亮西沉,渐渐隐藏于茫茫海雾之后,可游子和思妇之间的距离,依然像碣石到潇湘一样遥远。在这里,“碣石”指代北方,而“潇湘”则指代南方,游子思妇南北相隔,如何不叫人思念。在这春天的夜晚,有几个游子能乘着这月光,回家和思妇们团聚?无人可以回答。只有那落月的余晖,带着搅动人心的惆怅,洒满江面,以及江边的树木。至此,全诗结束,留给人们无限愁思,无限遐想。

二、格律韵脚细读

若把诗歌和散文放在一起,诗歌总是能让我们一眼就看出二者的不同。因为,诗是声音的综合体,有两个相应的特征:格律和乐句。诗歌中的语音短句并不比散文中的更特别,但在散文中,它们完全看不见,也根本不成其为乐句。[2] (P.182 )

《春江花月夜》本是古乐府,对诗歌韵律的要求不如之后的律诗那样严格。它并不要求诗句一定要对仗平仄工整,也不要求一韵到底。诗人可以自己选择韵脚,可以换韵,也可以像律诗那样一韵到底。全诗几次变换韵脚,押“en”“an”“ai”“ou”“u”等韵,在变换韵脚之时,也变换着诗句所传达的意思。

诗从开篇到“皎皎空中孤月轮”,除了中间有两句押了“an”韵外,看起来就没有其他的韵了,也可以说,中间那两句是不小心对上了。但在诗歌中,“en(eng)”和“un”“in(ing)”属于宽韵范畴,在“庚”韵部里。这样,诗人是四句一换韵。诗人并未将他想传递的愁思在一开篇就展露出来,而是先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江夜景图。春夜的江畔,潮水阵阵,海天一色,而明月在渐高的潮水中升起,流光奕奕,照在花林上,花林如雪片闪光,照在浅沙上,水月花光交映,只见白茫茫一片。月色如霜,孤月皎洁,这是何等美妙的夜景。文字在读者面前转化为画面,引起我们内心的印象,同时“惹起了一种激动,这种激动愈向深处进行,我们总必须紧紧跟着” [3] (P.14),因而,紧追不舍地往下文看去。

“江畔何人初见月”到“但见长江送流水”,从现代文法上,诗人依然没有押韵,但我们阅读起来,却仍然琅琅上口。诗人以对话聊天的口吻,看似不经意地写下了这几句诗,却蕴涵着丰富的内涵。上文已经提到了,诗人在追寻着生命的本源。在看到那么美妙的夜景后,诗人面对这明月,由询问月亮,感受到了人生的短暂,愁思顿生。

“白云”四句,诗人押“ou”韵,一个愁,一个楼,两个字均是平声,读来顺畅,自然而然地接续下文。同时,也将诗意从对月的发问,引向了游子和思妇彼此的思念。“可怜”四句,押“ai”韵,“徊”“台”“来”三字,亦是平声。这四句写思妇的思念,承接前文而来,不突兀而又形象,思妇思念游子的形象跃然纸上。“此时”四句,从现代读音上来说,是没有押韵的。但前文已经提到,在古诗韵律中,“en”与“un”属于宽韵范畴,押韵成立。“昨夜”以下四句,再度换韵,押“a”韵。“a”韵为开口呼,读时须张开双唇,更使惆怅长久。最后四句,换为“u”韵,且由平声换为仄声,收尾深沉,更使意味深长。

全诗共有三十六句,四句一换韵,共换九韵。以平声庚韵起首,中间依次为仄声霰韵、平声真韵、仄声纸韵、平声尤韵、灰韵、文韵、麻韵,最后以仄声遇韵结束。诗人把阳辙韵与阴辙韵交互交错,高低音相间,顺次为洪亮级(庚、霰、真)――细微极(纸)――柔和级(尤、灰)――洪亮级(文、麻)――细微级(遇)。全诗随着韵脚的转换变化,平仄的交错运用,一唱三叹,前呼后应,既回环反复,又层出不穷,音乐节奏感强烈而优美。这种语音与韵味的变化,又切合着诗情的起伏,可谓声情与文情丝丝入扣,宛转谐美。

《春江花月夜》的文字并不复杂,几乎可以说明白如话。但他毕竟不是话语,依然有不符合语法习惯的地方。

“昨夜闲潭梦落花”其实是“昨夜梦闲潭落花”的倒文,本来,“梦闲潭落花”也没什么不对的地方,作者在这里将“闲潭”提到了动词前面,使其符合七言“四――三”的读法,同时,也让整个句子读起来更顺畅。句子的意思是说,昨晚在江边赏月,思念着远方的家人,晚上在梦中,却只看见了江潭里点点落花。游子思念家乡,不能回去,只能期盼在梦中能看一回家,可是,就是这小小的期盼也没法实现。因为在梦中只见落花不见家。当然,我们也可以说,“闲潭”本来就是“梦”字的状语。游子漂泊不定,晚上就在舟中小憩。在一个幽静的江潭里,希望能梦见家乡,梦见家人,但梦中只有点点落花。这就是“复义”,同一个词,同一句话,有着不同的解释。一时间,深深的愁思感染着每一个人,而作者,也就达到了他的目的。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也是值得反复吟诵的两句诗。前面已经分析过,这两句诗利用窗帘和捣衣砧,形象地描写了那“卷不去”“拂还来”的月光。永恒的月亮,俯视着人间,洒下同样永恒的月光,无论用什么办法,都无法让它从眼前消失。就如同那思念,也是那般的悠长,无论怎样也不能消去。诗句表面上是写月光,实际上,是在写相思。“卷”和“拂”两个痴情的动作生动地传达出思妇内心相思的执著、纯洁以及由此而生的难以入眠的愁怀。

兰色姆说:“格律与意义的动态互动过程就是诗歌的全部有机活动。它包含了诗歌所有的重要特征。” [2] (PP .201-202 )的确,在这首《春江花月夜》中,通过韵脚的变幻,诗人的感情也在不停地变幻,把读者从春江夜景图,带入对人生的真谛思考,再到游子思妇的愁思,最后在一片惆怅中结束。

三、诗的情感细读

燕卜荪指出:“伟大的诗歌在描写具体的事物时,总是表达出一种普通的情感,总是吸引人们探索人类经验深处的奥妙,这种奥妙越是不可名状,其存在便越不可否认。” [4] (P.62 )《春江花月夜》便是如此。诗人为我们描述的,仅仅是最最常见的事物:春、江、花、月、夜,但其中所探讨的人生问题,所透露出的深深离愁相思苦,却深深地打动了每一个读者。

春夜的江畔,皎皎明月,春花烂漫,诗人独立江边,抬首望月,思绪便如流水一般滚滚而来了。望月,问月的永恒,叹人生的短暂。自古明月最相思,越看这明月,思念就越浓,再也化不开。春江花月夜的良辰美景衬出离愁之苦,而离愁又将美景染上了感彩。那徘徊在明月楼的月光,成了知人意、通人情的有情体。那月夜扁舟中的游子,楼上镜台前的思妇,月光中飞去的鸿雁,江流里跃水的鱼龙,是景还是情,竟叫读者难以区分,只能沉醉于其中了。全诗成功地融情于景,摄情入诗,相偕相融,构成了完美的艺术境界。

整首诗的每一句话,可以说都是一个细节描写,正是这一个个的细节,唤起了读者的情感,使得读者和作者的感情产生了共鸣。而占全诗大部分篇幅的,是相思之情。游子和思妇的两地相思在作者的笔下缓缓铺呈开来,浓浓的相思情令读者不自觉身陷其中。那“卷不去”“拂还来”的相思,那“光不度”“水成文”的惆怅,那“梦落花”“春半不还家”的哀伤,一点点渗入读者的心。而结句的“摇情”,更让那不绝如缕的思念之情,和月光之情、游子之情、诗人之情交织成一片,洒落在江树上,也洒落在读者心上,情韵袅袅,摇曳生姿,令人心醉神迷。

方才提到,“江畔”四句,诗人在感叹人生短暂的同时,体会到了人类的绵延久长,而之后的相思愁,也是同样的久长。一个人的相思,当他团聚或是逝去之后,就不会再存在了,但,人类的相思,却可以永久不散,如同月光一般。只要有人类存在,就会有游子思妇,那么,相思离愁就会一直流传下去。

整首诗运用多角度写景,从月生、月照、月徘徊、月华、月斜,一直写到月落,再以江潮、江流、江天、江畔、江浦、江潭、江树等特定场景为衬托,构成了一幅完整的艺术画面,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游子思妇的离愁。诗人紧扣“月”这个意象来谋篇布局,做到了情景交融,景随情移,从而使诗的意境既见层次又浑然一体,具有巨大的艺术感染力。整首诗仿佛笼罩在一片空灵而迷茫的月色里,吸引着读者去探寻其中美的真谛。

细读整首诗,我们完全沉醉于诗人为我们营造的氛围中,体会到了诗人的感触。春夜江畔的景是美丽的,也是永恒的,年复一年,都有春夜美景。而月亮,更是永恒的,俯视着大地,照耀着人类。我们人的一生,和月亮比起来,是何等的短暂,不过沧海一粟而已,但人类绵延不绝,代代相传,便也和月亮一般永恒。一代一代的游子思妇,在月夜思念着彼此,那思念,也如这月光一般,永恒久远。人生短暂的哀叹,被人类代代繁衍的永恒所替代,思念恒长,代代均是如此,诗人用清新的语言,给了读者完全不同于唐初宫体诗的体验。浑然天成的诗句,使得《春江花月夜》最终成为了“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参考文献:

[1]窦英才,王景霓,金永德,许龙九.唐代文学作品选[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1.

[2]兰色姆.王腊宝,张哲 译.新批评[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3]徐葆耕,瑞恰慈.科学与诗[C].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4]李卫华.价值批判与文本细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5]方珊.形式主义文论[M]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4.

[6]邓楠.文学批评新视野下的文本解读[M] .佛山:南海出版社,2005.

[7]吴小如,王运熙.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Z]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

[8]辞海・文学分册,汉语文字分册[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2.

关于明月的诗句范文第3篇

本单元主体课文《古诗二首》之一《出塞》,是唐代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的代表作,被历代诗评家视为唐人七绝压卷之作。诗歌短短28个字,跨越古今,纵横万里,包含了作者对生命的尊重与关爱,引发人们对战争、历史的思考。看似平淡无奇的文字背后蕴含着辽阔的画面、深厚的情感,引人遐想,耐人寻味。可谓是言简意赅,意境悠远。

一、艺术感染力浓郁

(一)意象典型、小中见大,勾勒宏阔画卷

王昌龄很善于抓住细微却又典型的景,描绘出一幅幅令人遐想的画面。首句“秦时明月汉时关”,就包含有两个意象:“明月”和“边关”。这两个意象在许多诗中都被频繁使用:“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我们不难看到“月亮”,在这些诗句中,在我们传统文化中早已不仅是单纯的“物”,而成为人们思乡的代名词。它的出现总是带有几分清冷的孤寂和绵长的思念。而“边关”呢?“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边关”总是那么荒凉与肃杀。诗人单凭“明月”与“边关”这两个意象便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意境苍茫的“月临关塞图”。

次句,“万里长征人未还。”“征人”缘何未还?也许他正坐在月光下吹奏羌笛思念家乡;在沙场上刀光剑影、浴血奋战;在风雪中戍守边关,艰辛疲惫;与敌人殊死博斗,血染征袍等等。一句“人未还”,让我们依稀看到了大漠关外那些孤独的背影。

后两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飞将军”李广是汉代大将军,精于骑射,一生传奇。据说匈奴人只要听到有他镇守某地,就不敢冒然来犯,被称为“汉之飞将军”。了解了这一典故,一位搭箭张弓、虎虎生威的大将军形象便出现在人们眼前。不难想象作者是多么希望如今的边塞将领也能像李广那样骁勇善战,保一方平安呀!

“明月”、“边关”、“征人”、“飞将”,勾勒出一幅宏阔凄美的边塞画卷。

(二)神来之笔、跨越古今,营造悠远意境

纵观边塞题材的诗歌,我们常常能看到“明月”“边关”“征人”这些意象,但这首诗何以能脱颖而出?原因就在于诗人在“明月”与“边关”之前加了一个限定词——“秦汉时”。于是这幅“月临关塞图”,不再是单薄的一幅画,而是具有了历史的厚重感。我们不禁会想:同一轮明月下,边塞之地,历经千年,曾经上演了多少令人动容的故事?沙场上的刀光剑影,残阳下的尸横遍野;浴血奋战中的视死如归,乘胜追击时的快意恩仇;明月下幽怨的羌笛,大漠上滚滚的狼烟……各种画面,各种故事在眼前一一闪现,这样一来,“万里长征人未还”,就不只是当代的人们,而是自秦汉以来世世代代的人们共同的悲剧;希望边境有“不教胡马度阴山”的“龙城飞将”,也不只是汉代的人们,而是世世代代人们共同的愿望。平凡的悲剧,平凡的希望,都随着首句“秦”“汉”这两个时间限定词的出现而显示出很不平凡的意义,引人遐想,耐人寻味。

(三)情景交融、有叙有议,留下无限思索

值得一提的是末尾两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飞将军李广的典故给人留下了无限的思索。诗人在诗中感叹道:假若有像飞将军李广这样的将领驻守边疆,就绝不会让胡人的兵马跨过阴山,骚扰我边境。人们不禁要问了:“这飞将军是何许人也?他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能耐,能降服凶悍的胡人铁骑?”这个问题在同时代的诗歌中就能找到答案。卢纶有诗云“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诗中这位猎虎的将军正是李广,你想想将军射虎的箭居然深深扎进了坚硬的石缝中,这需要多大的臂力,多高的武艺啊!有这样的良将镇守边关,当然高枕无忧啦。可是李广是汉代的将军,我们又要问了“现在的边关守将怎么样?可与李广比肩吗?”这个问题也有诗作答。与王昌龄同时代的另一著名边塞诗人高适在《燕歌行》中写道:“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有此古今对比,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诗人会有“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强烈希望了。

诗人将写景、叙事、议论、抒情紧密结合,最终表达出千百年来人们共同的愿望——希望国家任用良将,巩固边疆,让战争远离人们的生活。

二、梦回汉唐,浮想联翩

(一)由意象想画面,由画面想意象

读通读顺诗歌后,让学生想象眼前有一幅怎样的画面。借助发散思维,各种版本的“月临边塞”图一定会纷纷浮现在孩子眼前。这时,教师根据学生的描述现场挥就一幅“月临边塞”的简笔画(也可请学生来绘制),顺应了诗歌首句写景的特点,再现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

“万里长征人未还”这一句诗,为我们留下了极大的想象空间,自秦朝到现在,同在一轮明月下,征人会做些什么,脑海中会有哪些画面?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通过引导学生发散性思维,用丰富的想象去填补文字的单薄,让多层次的画面去辅助意思的理解,从而让学生对诗意理解得更灵活更透彻。

(二)以诗解诗,互文印证

次句“万里长征人未还”中的“人未还”,饱含了诗人对戍守边关的将士多少同情与悲叹。可是怎么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呢?在这里可采用以诗解诗、互文印证的教学方法突破这一难点。譬如让学生仔细想想边塞诗中有哪些类似的感叹:“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从“几人回”——“终不还”——“人未还”到即使回来也是“八十始得归”,让学生通过其他诗歌名篇真切感受到战争的残酷。此外,亦可以采用此法,引入卢纶的《塞下曲》和高适的《燕歌行》,来理解“飞将军”李广的武艺高强和当时唐朝边塞将领的荒庸无能。这样,不用繁琐的分析讲解,只是引用了几句同类题材的诗句,让该诗在保留其完整性的基础上,使有限的表达有了详实生动的补充,从而让学生顺利达成情意感悟的目的。

(三)跳出诗歌,发人深思

关于明月的诗句范文第4篇

一、《咏柳》唐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关于作者:贺知章 字季真,号四明狂客,主要擅长写绝句。另外一首《回乡偶书》也广为流传。

2、这首《咏柳》是一首咏物的诗,通过对于柳树的描写,赞美了春天给大地带来的勃勃生机。

3、相关考题

(1)本诗中妆的意思是_________(打扮),丝绦________(用丝编成的绳带)

(2)本诗中运用了(拟人,比喻,设问)的修辞方法。

(3)诗人把(春风)比作一把剪刀,形象,富有美感。又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

二、《古朗月行》 唐 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1、《古朗月行》:朗月行是一个乐府古题。李白用了这个题目所以叫“古朗月行”,但李白并没有袭旧,而是自成以风格。尤其是前四句,通过简单的文字写出了儿童对于月亮懵懂的认识。

2、李白是我国历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这首诗同样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神话传说的巧妙结合,表现了一个神奇而又合乎情理的艺术意境。

3、相关考题。

(1) “又疑瑶台镜”中的“疑”和“疑是地上霜”的“疑”都是(怀疑)的意思,这两句诗分别出自李白写的(古朗月行)和(静夜思)

(2)李白的这首小诗写得是他小时候对月亮的看法,诗人把月亮比作(白玉盘)和(瑶台镜),十分幼稚而可爱,语言质朴,比喻有趣。

(3)诗中(又疑瑶台镜)这一句借助神话传说,表现了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点。

三、《锄禾》 唐 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这首诗又叫《悯农》,作者唐代诗人李绅。《悯农》共两首,这是其一。诗的重点是写农民的辛苦,并告诫人们要爱惜粮食。

2、相关考题

(1)这首诗当中的名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告诫人们要(珍惜粮食,不要浪费)。

(2)诗的开头描写了烈日当头(农民)的辛苦,提醒人们(珍惜农民的劳动成果),诗歌表达了对农民(敬重与同情),诗人范仲淹《江上渔者》中也有两句诗写出了劳动人民的饥苦,这两句诗是(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3)请说说你读完这首诗的感受。

四、《悯农》其二 唐 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1、译文:春天中下一粒种子,秋季能收万颗粮食,全国都没有闲置的土地,但仍然有农民饿死。

很多学生,直译这首诗是没有问题的。但农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遭遇呢?既然收了那么多粮食,为什么还会有农民饿死呢?这实际上是封建社会的剥削制度造成的悲剧。

2、相关考题

(1)《悯农》二比《悯农》一更加深刻,对农民的辛劳及悲惨命运做了真实的描写,你有什么感想请说一说。

(2)诗中第(1)句写春种,第(2)句写秋收。春华秋实概括了(农民)生产粮食的(辛苦)。“一粒粟” 和“万颗子”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农民劳动(创造的巨大财富)。

五、《登鹳雀楼》 唐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作者:王之涣 字季凌。是盛唐时期的诗人。

2、重点词语解释:

(1)鹳雀楼:是在现在山西省永济市西南,因为经常有一种叫鹳雀的鸟在上面栖息而得名。

(2)依:傍着 尽:消失 穷:达到极点 更:再。

3、相关考题。

关于明月的诗句范文第5篇

关键词:《静夜思》;英译文;赏析

中图分类号:H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2-0002-02

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的这首五言绝句清新隽永,意味深长,千百年来为人们广为流传。近百年来,许多中外学者和翻译家也先后将其译成英文,本文将对其中的五个译本逐一加以评析。

译文一:In the Quiet Night.So bright a gleam on the foot of my bed――Could there have been a frost already Lifting up my head to look, I found that it was moonlight.Sinking back again, I thought suddenly of home.(Witter Bynner 译)

朱炳荪先生称赞此译说“英译颇有独到之处,深刻地表达了原作中日夜思乡的惆怅之感,而在层次安排文字运用上更是加深了异乡孤儿对月哀愁之情”(1980)。他具体分析到: gleam一词没有言明月光为第二句“疑”字作了铺垫,使“疑”更自然,又省了重复明月的麻烦。第二句的译法颇具匠心,不但把“疑”的心理活动写活了,还有“疑”的动作思考,即传达出诗人的声音语气,又把诗中人物的平面形象变成了凸面的立体形象。尤其是那自问的语气把个旅居异乡的游子日夜思乡的哀愁刻画得精深入木(ibid)。朱先生的分析是精辟的。此句的译法,后来人们多有借鉴,赵甄陶教授的译文中,第二句的译法与Bynner此句颇为相似,只是措词稍有变化而已。当然此译也并非十全十美。孙大雨先生就认为Bymmer把“床前”译为on the foot of my bed是误译。据孙先生的说法,“床前”应指床前的地上。他提出的理由是诗人在京都长安(即今西安)作此诗时,西安地区在深秋人们不可能把床铺设在高于地面的土坑上烧火取暖,故床应是用木板铺在地上的。然而笔者认为该说法有些牵强,因为深秋古长安地区人们的确是烧炕取暖的。而此习俗是否从唐代就已开始,则有待考证。但据另一说,李白作此诗时,并非在京都长安而是寓居安陆(今湖北境内)小寿山时所作(左钧如,1998)。从《全唐诗》1079页所载“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来看,此诗为安陆小寿山之时所作较为可信。孙先生还指出already一词添得不对,因为写此诗时可能正是冬天,并非译者假定的深秋。最后一句问题更多。sinking back again, suddenly都不对。孙先生总结说“宾纳的译文说明他不很懂得中国的文学语言”(1997)。赵甄陶教授也指出 sinking back不妥,说find不等于“望明月”(1986)。的确,若按绝对忠实原则而言, Bynner译文并不合格,变通多了点。但笔者认为除suddenly一词实属多余外,lifting myself和sinking back之类的译法,不过是译者另一种解读或阐释罢了,似乎也并不全错。因为即使深谙汉语的中国人对李白如何望月思乡的具体情景都众说纷云,更何况 Bynner呢?

译文二:Moonlight before my bed,Could it be frost instead?Head up,I watch the moon;Head down,I think of home.(赵甄陶 译)

此译与原诗字数最接近,原诗20个字,译诗译成21个词以保存原诗简练的风格(赵甄陶, 1986)。第二句似受Witter Bynner译诗启发转化而来,同样省略了“地上(on the floor或on the ground)”。用赵先生自己的话说,省译“地上”是“只求神似”,“还是不译出为好”。三、四句与原诗偶句相称,“以保存原诗的修辞和韵律效果”(ibid)。但另一种看法认为“举头”、“低头”译成Head up,Head down即令英语读者感到“突兀”、“不自然”、“使我头晕”或是使人立刻联想到“体操口令”(金缇,1998)。操英语的人这种感觉或印象真令诗译者始料不及。看来文化不同,感悟各异。译诗是否能被懂译入语的人接受,是每个诗译者必须面对和深思的问题。

译文三:The Moon Shines Everywhere.Seeing the Moon before my couch so bright,I thought hoar frost had fallen from the night.On her clear face I gaze with lifted eyes;Then hide them full of Youth's sweet memories.(W.J.B.Fletcher译)

Fletcher也是英译中国古诗的名家,然而此诗却译得有些走样。以信、达、雅而论,此译“达、雅”有余,“信”字不足。诗译的标题也太离题了。“疑”字译成“想”thought太直,传达不出原诗意境;“望明月”译成“凝视着她的明亮脸庞”,有些矫揉造作,her clear face会干扰读者的思绪,与原诗思乡主题太远。据金缇教授的一项调查,许多读者欣赏译诗时感觉第三句“幻想、浪漫色彩过重,不能产生什么具体的感情”,不过有人觉得第三行的三个头韵frost (had) fallen from颇具诗意(马红军,2000)。“低头思故乡”(Youth's sweet memories)一句的译文与原诗出入甚大。

译文四:Thoughts in a still Night.The luminous moonshine before my bed,Is thought to be the frost fallen on the ground.I lift my head to gaze at the cliff moon,And then bown down to muse on my distant home.(孙大雨译)

孙大雨先生在研究了Fletcher等诗译家的译文之后给出自己译文的。此译完全体现了孙先生自己对原诗的体悟。如孙先生认为“诗人怀疑地上的月光像霜,该句就是这种疑惑的陈述句,英译时毋需改为疑问句”(1997)。因而他译文的第二句把“疑是”译成“is thought to be”,被谁“疑是”?被动结构给人以含混的感觉。体现不出诗人迷离恍惚误“光”为“霜”的意境。另外,“山月”译成cliff moon似乎不是很贴切,因为cliff多指steep face of rock, esp. at the edge of the sea.而此诗无论是作于长安还是安陆,均不可能是cliff moon,还是mountain moon好些。luminous和muse on与原诗口语风格不符,muse on主要指“思考”某个问题,与“思念”并不完全相同。fallen和distant只是为了凑音节所添,意义不大。

译文五:Before my bed the moon gleams bright,And frosts the floor with a hoary light.My eyes to the fair moon o'erhead roam――Head bent,I'm lost in dreams of home.(马红军译)

据译者言此译是综合了多家诗译的长处而译的。可见译者对译文还是比较欣赏的。但反复诵吟之后,仍觉译文有些拗口。仔细思来,二、三句问题较大。原诗“疑”字把诗人看见日月光时那一刹那迷离恍惚的感觉很传神地表现出来,体现了诗人一个重要的心理活动,而译文中用写实的手法译出,美则美矣,可诗人的“疑”没有了,因而也就与下句失去了关连。第三句比较拗口,overhead一词不妥,极易使人联想到头顶的月亮,尽管人们对诗人在何处望月,还有争议。大多数人还是认为诗人是站立在窗前望月的,但近来也有人认为诗人是在“设置于轩间”的床前望的(黄雨,1982)。若按孙大雨先生的说法,诗人望的是山月(cliff moon)(1997),无论怎样overhead的月亮是照不进窗里、井床的。三、四句有很明显的凑韵之嫌。

据张建民对国外英语专家的调查,这个译文颇受外国读者的青睐。 加拿大雷克海德大学教授 Robert Farmer认为,虽然格律诗在国外已经过时,但这一译文读上去最像英文诗。爱丁堡大学东亚系的 Carol Rennie 认为此译文简洁,而富有诗意。虽然在两位外国读者看来他的这种韵律(rhyming scheme) 有点造作、过时,但就其谴词造句来说,是清新自然的,没有用生僻、古雅的词,这应该说与原诗风格基本吻合。此外,他在翻译此诗时充分照顾到了音节和节拍的工整,每行四个音步,采用抑扬格,从而从音韵和节律上做到与原诗的接近。这恐怕也是这几位被调查者选择这首诗的一个重要原因。

通过对以上各家译文的评析,可以看出《静夜思》的确是一首看似容易却不易译好的小诗。无论任何一家译出,难免会有这样那样的缺憾。静夜思这首诗,短短四句,明白如话,自然真切,年意味深长,意境丰富。将原诗所具有的那种情感力量用另一种文学传达出来,或者说用另外一种文字渲染同样的意境,是译者的首要任务,因为只有这样,译文读者才能获得与原文读者一样的感受。

参考文献:

[1]金缇.等效翻译探索[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年版.

[2]马红军.翻译批评散论[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年版.

[3]赵甄陶.李白《静夜思》英译赏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6(04).

[4]孙大雨.古诗文英译集[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5]左钧如.唐诗三百首辞典[M].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