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范文第1篇

茶书据《华阳国志》记载,周武王伐纣后,巴蜀诸小国以茶为贡品。但作为世界上第一部关于茶的专著应是唐代陆羽的《茶经》,书中记述了茶的历史、栽培、采制以及煮茶、用水、品饮等内容。之后,茶的专著中较著名的有:唐代张又新《煎茶水记》、苏庭《十六汤品》,宋朝蔡君谟《茶录》、赵佶《大观茶论》、熊蕃《宣和北苑贡录》、赵汝砺《北苑茶录》、黄儒《品茶要录》,明朝钱椿年《制茶新谱》、田艺衡《煮泉小品》、许次纾《茶疏》、屠隆《茶笺》。清以后的茶书就不计其数了。

茶联 茶联常悬于茶室或茶店,着力宣扬茶功茶效,以广招徕。如:“松涛烹雪醒诗梦,竹院浮烟荡俗尘。”“泉香好解相如渴,火侯闲评东坡诗。”“香分花上露,水汲石中泉。”“瓦壶水沸邀清客,茗碗香腾遣睡魔。”“佳肴无肉亦可,稚淡离我难成。”等等。

茶诗 自古诗家多茶客。唐诗人姚合曾不惜以诗乞茶:“不将钱买将诗乞,借问山翁有几人?”东坡居士则将新茶喻为美女,吟出了“从来佳茗似佳人”的千古绝响;到了元代诗人刘秉忠笔下,更是一语道破诗家爱茶的真谛:“铁色皱皮带老霜,含英咀美入诗肠。”好一个“含英咀美入诗肠”,难怪代代诗人对茶情有独钟。

茶画 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墓葬中,有一幅敬茶仕女帛画,反映了汉代皇室贵族已有茶饮,足见茶韵融入画意由来已远。我国历来都有茶画名作,如唐代的《调琴啜茗图卷》;宋代钱选的《卢仝烹茶图》,刘松年的《斗茶图》;明代唐伯虎的《事茗图》,沈周的《醉茗图》、《虎丘对茶坐图》;清代薛怀的《山窗清洪图》,都形象地记录了茶事史料,可以说笔笔渗茶墨之情,幅幅香溢诗画之中。

茶令 茶令和酒令是我国传统饮食文化的组成部分。唐代书法家颜真卿与茶友陆士修、张荐等,就曾将茶令组成了为人传诵的《五言月夜啜茶联句》:“泛花邀坐客,代饮引情言(陆)。醒酒宜华席,留僧想独园(张)。不须攀月桂,何假树庭萱(李)。御史秋风劲,尚书北斗尊(崔)。流华净肌骨,疏渝涤心原(颜)。不似春醪醉,何辞绿菽繁(僧)。素瓷传静夜,芳气满闲轩(陆)。”这一茶令堪称茶文化的佳品。近年台湾还流传一种新的茶令“返返拳”,可知茶令至今不衰。

茶肴 茶肴,是指加进茶叶一同制作的肴馔。茶肴之多,岂止是“五香茶叶蛋”。试看今日广东的“茶香鸡”(用乌龙茶),浙江的“龙井鱼片”、“龙井虾仁”,南京的“香炸云雾”,安徽的“云雾肉”、“毛峰熏鲥鱼”,江西的“云雾石鸡”,四川的“樟茶鸭”,河北承德的“茶烧猪肉”,香港的“武夷茶皇鸽”等等。

中华文化范文第2篇

一天前,Katalin Bogyay 还在大会发言中强调:“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信仰都有不同,必须互相尊重,才能更和睦相处。”来自澳洲的净宗学院院长徐业鸿教授,则在发言中引用英国历史哲学家汤恩比的一句话,“解决21世纪的社会问题,需要中国孔孟学说与大乘佛法”。

中华文化在海外的境遇到底怎样?这成为采访的重心。

当北极熊遇到猎犬

当一只北极熊遇到一条猎犬,会发生什么故事?我们看到一张图片,图片上猎犬用前肢搂着北极熊的脖子,北极熊则把头歪向一侧,好像生怕因为自己体积太大,而弄伤了猎犬。这张照片,是摄影师在北极跟踪了一星期才拍到的,他发现北极熊和猎犬就像好朋友一样,经常在一起玩耍。

“任何物种都有善意的种子,不仅是人类。他们不是生来就冲突,他们也会分享友谊,和睦相处。我的母亲是中国人,父亲是印度人,祖母是天主教徒,我自己是伊斯兰教徒,现在为中国的佛学教育部门工作,我真的很开心。”当汉尼夫在大会发言中,展示那张照片,并说出这句话时,听众席响起一片掌声。

汉尼夫,是澳洲净宗学院多元文化部的负责人。净宗学院成立于2002年,创办者是来自台湾的徐业鸿教授,学院坐落在澳洲昆士兰省的图文巴,诣在弘扬孔孟之学与大乘佛法。

到图文巴之前,汉尼夫是新加坡政府的公务员,主要工作是协调各宗教之间关系,化解冲突。2009年,汉尼夫受净宗学院之邀,辞去新加坡的工作,到图文巴开展新的多元文化交流与协作。

图文巴是一个别具特色的城市,居民来自世界各地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常住人口虽然只有十多万人,却有八十多个民族,一百多种语言,他们有着不同的血统与文化、不同的风俗习惯与。

汉尼夫至今记得第一次去图文巴的印象:生活在那里的人很闭塞,只有你先伸出手,对方才会跟你握手,他们不会主动跟别人交流。

在图文巴工作两年多的汉尼夫收获颇丰。他告诉本刊记者,他所在的部门,每周六都举行“温馨晚宴”,当地不同种族、文化、宗教的人士,都可以自愿来参加。他们的温馨晚宴吸引了很多以前不善交际的本地人。

今年3月的第二周,汉尼夫在周二的时候临时决定,当周周六的温馨晚宴要编排一场文艺演出,为此汉尼夫打电话给当地的居民。在当地,如果有人很仓促地发出邀请,对方一般都会说,“没有时间”。但是,汉尼夫却没有遭到拒绝。那个周六的晚上,节目丰富多彩,有土著歌舞,也有年轻女士们的合唱团,以往只有一百人左右温馨晚宴,当晚来了大约400人。

汉尼夫还告诉本刊记者,就在两周前,有一位当地警署的高级官员也主动来参加晚宴,他还带来了一个蛋糕,分给大家吃。令汉尼夫都感到意外的是,蛋糕是那个警官亲手制作的!

我没有笑话他

5月25日,会议结束的当晚,宋宝兰女士作为参会者,承担了一些主办方志愿者的工作,忙前忙后,大约到了晚上九点的时候,等宾客散尽,她才坐下来吃饭。

她是华裔马来西亚人,上世纪30年代,她的父辈为了避开中国的战乱,到南洋谋生,来到马来西亚,本希望挣到钱后可以回家,但是之后的战乱加上政治运动,让他们再也没有回到家乡,只好留在了马来西亚。

宋宝兰是第二代移民,她在马来西亚出生,但说一口流利的汉语,年过中年的她短发齐耳,穿一套深色制服,态度干练又温和。她现为马来西亚的中华文化教育中心专职教师。

中华文化教育中心是2009年在马来西亚政府注册的教育机构,主要面对小学生,在学校之外,教授伦理道德补习课。对此课程感兴趣的家长,会带着孩子前来,每星期一次课,每次一个半小时。

宋宝兰教课的课本是《弟子规》。《弟子规》是中国古代教育孩子的启蒙课本,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正如它的总叙中所说:“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弟子规》列述了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行为规范。宋宝兰告诉本刊记者,教育中心选择《弟子规》作为教材,为了熏陶孩子,化解冲突,培养他们与别人团结合作的能力。

教育中心在课下,让家长把观察到的学生的言行记录下来,然后与中心的教师沟通。家长们会带来各种各样的信息,通常是琐碎的事情,但给了教育中心老师们很大的鼓励。

有一位家长告诉宋宝兰,当她的孩子经过他以前经常去玩的一家网吧门口时,低下头,走过去,然后跟妈妈说,“斗闹场,绝勿近”。还有的家长告诉宋宝兰,他的孩子在学校拿着一支已经用得很短的铅笔写字时,其他同学笑话他,“你家里这么穷,连铅笔也买不起。”他的孩子说道:“要节俭,不浪费。”

宋宝兰告诉本刊记者,马来西亚是个宽容的地方,作为移民,他们保留了自己中文的名字和语言,虽然她没有系统地学习过中国传统文化,但是中华文明的根在家庭教育中传承了下来。

“我父亲是客家人,他从小教育我们‘宁可人负我,切勿我负人。’‘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叫门。’‘年轻人要有骨气,不能有傲气,要自强不息。’我的父亲虽然文化不深,也很少说话,但他说的都是传统文化。”

在到教育中心做教师之前,宋宝兰在马来西亚的一家广播电台做播音员,为了来这里,她辞掉了播音员的工作。

“马来西亚本地人为棕色人种,中国人的眼睛和皮肤跟他们都不一样。以前,讲到自己是中国人很没有自信,因为会被认为吵闹、没有礼貌、落后,所以,华裔都很想学英语。但是,即使学了英语,染头发,甚至戴有颜色的隐形眼镜,在别人眼里,我们永远都是黄皮肤的华人。没有自己的文化,自己就没有根,会被人看不起。”宋宝兰说。

“但当我们越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越有自信,因为老祖宗原来有如此灿烂的文化,在国外的年轻人学汉语,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将来肯定有出路。”宋宝兰说她将来还会深入学习《论语》《中庸》《老子》等。

马来西亚是伊斯兰教国家,马来西亚本地人一出生,自然而然就成为伊斯兰教徒。在这样的一个国家,教授中华传统文化,会不会受到抵制呢?

“当然不会。”宋宝兰回答说,“《弟子规》中所讲的道理,不是中国人独有的,它是所有文化和民族的人共同的理想和追求。其实,《可兰经》和《圣经》中都有类似的内容,只是比较零散,比如,伊斯兰教教导信徒不能对父母大喊大叫,在父母面前走过要低头弯腰,而《弟子规》把它浓缩在很短的篇幅中,把做人的抽象道理,具体为家庭中的仪轨。”

中华文化范文第3篇

关键词 中华文化 汉化 教育全球化

中华文化还覆盖世界各地保留着中华文化传统的华人世界。在华人主导的地区,其社会文化通常受到中华文化所影响,尤其是汉语、生活的影响,即汉化或中国化。

一、中华文化的核心组成

作为世界三大原生文明之一的中华文明,既有“三皇五帝”的传说,也有二里头文化、红山文化、仰韶文化等的遗址发掘。中华文明是建立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生产方式基础上的,在公元前3500年前左右逐渐出现了文字、城市、金属器等文明社会的标志。中华文明从来没有中断过,延续至今,不管是文字、礼制还是宗教、思想,都是一脉相承。历史发展过程中,虽然也有一些其他部族或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但都是暂时的,最终都融入了以汉文化为核心的中华文化之中。

二、文化教育全球化

如今,全球化的浪潮汹涌而来,贸易全球化,产业全球化,资本全球化,人口流动全球化……等等。这种以信息通讯技术为载体的全球化,与两百年前地理大发现时期航海世纪的全球化相比,早已不可同日而语。尤其是互联网的普及,信息海量而快速地传播,导致地球变小同时数字化。同样,伴随着信息和人口流动的全球化,教育也不可避免地面临全球化的问题。

教育全球化的表现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精英及待雕琢的璞玉的大量流出。教学师资团队、有潜力的学生都会为自己发展寻找最好的环境,而国外的软硬件实力总体上要远高于国内;另一种就是教育模式引进。很多顶级知名院校利用自己的名气,四处扩建分校,与其他教育机构进行合作办学,把教育做成全球连锁模式。在教育资源争夺战中,高层次的战斗是争夺人才及准人才,低层次的战争是争夺教学经费。

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及时转变观念,与时俱进,改进教育方式,弘扬中华文化,提高民族自觉性,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历史观、国家观与民族观正在成为一个越来越现实而迫切的问题。

三、在全球化背景下,加强中华文化教育

历史和实践证明,只有后来者不断为既存的传统文化增添新的内容和典范,传统才更充实,更有价值,才能不着痕迹地融入现在,成为活着的传统与文化。中华文化具有先天的不断融合和自我更新的能力,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在传承中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

教育不能脱离社会发展而孤立存在。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顺应时代潮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及时跟踪知识进步的脚步,提高中华民族意识的自觉性,继承和发展民族文化,提高国民素质,陶冶思想情操,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制,加强中华文化教育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如何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在实践中加强中华文化教育,弘扬、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可以从下列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第一,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弘扬发展人文素养,强调思想道德及人格品质的魅力和价值。如何对待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人格价值和生命价值等方面建造自主积极的思想。这些积极的思想将直接影响提高国民素质,继承和发扬民族的优良传统。正确对待文化教育全球化,逐步改变目前社会人文教育的缺失。

第二,提倡爱国精神以及集体观念,弘扬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意识的建立。在全球文化的相互影响下,各国之间来往日益频繁,本土文化也在逐步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

第三,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人与国家的关系别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华文化为我们提供了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天人合一”的辩证思想。人与自然的和谐、良性互动,对人类的发展具有持久的重要意义。

重视教育是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是令中国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必不可少的催化剂,中华民族文化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桥梁,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建设的主旋律。加强中华民族文化思想教育是提升整体民族全面素质的持续性工作,是帮助中国国民特别是广大的青少年群体树立正确理念、梦想、三观(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从而达到振兴中华民族这一目标的核心手段。实现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对建立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制,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作者单位为武汉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参考文献

[1] 薛涌.美国是如何培养精英的[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

中华文化范文第4篇

按此界定,显然极大提升了“大学语文”的课程地位,使之与注重吸储知识和训练能力的一般性通识课区别开来,表明了综合性的人文素质教育是“大学语文”的独有特质,应在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中发挥核心作用。同时,这一界定也与《纲要》“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来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规定性内容基本相符。换言之,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标准来定位“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和课程内容,也符合“大学语文”作为母语教育课程的实际属性。“大学语文”应该是综合性的人文素质教育课,而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千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所蕴涵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如“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基本精神,一直内在于中国人的思想、情感和行动中,成为我们创造新文化、新历史的动力和基础。在当今“全球化”、“地球村”的时代大背景下,中华民族将以怎样的姿态参与世界合作与竞争,进而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挑战。所以,对于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字、文化典籍、文学艺术、科技工艺、哲学宗教、伦理规范等丰厚遗产,如何继承和创新使之进一步光大辉煌,应该是我们的立国之基和立人之本。这是一项关乎国家民族发展强大的根本性任务,高校责无旁贷。基于此,在大学语文课程中渗透和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就具有了极大的可行性。在大学生已经基本具备独立的分析和思考能力的前提下,与“中国文化概论”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相比,“大学语文”是以具体的母语文本阅读为主要学习形式。这就使得大学生可以通过有关中国哲学、历史、艺术、文学、宗教、民俗等作品篇章的阅读,来具体形象地感受和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为作品篇章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载体,也是形象载体,教师的讲授与学生的自主学习相结合,学生便可以由感性到理性、由“点”及“面”地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厚重与博大,领悟其精髓。由于这个特点,“大学语文”便成为“中国文化概论”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前置性课程。也可以说,以具体作品篇章讲授为主要教学形式的“大学语文”,与宏观性把握的“中国文化概论”和断面性讲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一起,阶梯式地构成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课程群,其中,“大学语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在“大学语文”课程建设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按照的讲话精神和教育部《纲要》的明确要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高校相关课程体系中势在必行,“大学语文”尤其要担当重任。但实际情况却是,“大学语文”逐渐被边缘化,既没有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某种权威地位,也没有外语课程的强势现实需求,处境越来越尴尬。若要改变这种不利现状,就须牢固坚定地确立“大学语文”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中华民族精神的课程定位;同时,也要解决好课程自身建设层面的几个主要问题。

(一)母语教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机构成“大学语文”的本质属性是母语高等教育课程,应该成为高等教育政策的制定者、各级高等教育机构的管理者、大学教师等的共有理念。语言影响思想,语言就是思想本身。一个民族的集体意识、文化深层编码,都蕴涵在母语中。母语是构成民族文化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元素,母语里有文化的故乡,母语就是祖国,母语承载着民族凝聚力。保护母语,是维系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安全的首选要件。换言之,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最独特、最具生命力的语言系统之一,是中华民族身份的首要标志,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直接载体。著名诗人余光中曾说:“当你的情人已改名玛丽,你怎能送她一首《菩萨蛮》?”这句话的理论内涵是在表明:母语是民族文化认同的基本符码。因此,在我国当下的高校课程体系建设中,怎样强调母语教育都不过分。而“大学语文”,就是高校完善汉语母语教育的最佳课程平台。汉语作为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象形文字,是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语言。从母语教育的角度看,汉语的形意特点使之具有工具性、文化性和审美性等多重属性。其中,文化性是衔接工具性与审美性的桥梁和纽带。汉语“说”与“写”的表情达意功能要得到完美发挥,必须借助文化蕴涵来融通工具与审美的语用效果。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认定一个人“有文化”或“没文化”,主要依据是他的说(口语表达)和写(书面表达),意即所谓“汉语能力是人生的核心竞争力”。所以,强化大学语文课程的母语教育性质与学习效能,是提升中华民族母语水平、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张扬民族精神、提高国家软实力和国民素质的重要举措。

(二)“大学语文”学科化有利于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中国教育报》评选的2013年度中国高等教育10大热点问题中,大学语文的问题位列第8,几十年来关于大学语文课程的争论仍在持续。同时,大学语文课程的边缘化现状也仍然是醒目的存在。之所以被“边缘”,除了不具备或较少具备外语课和其他技能通识课的现实功利性之外,还有课程自身学科归属性的原因。根据《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大学语文”属于教育学门类下的二级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和“大学体育”等课程同类。也就是说,与专业性的中文课程不同,“大学语文”在学科归属上已经被“边缘化”。这也成为大学语文课程定位模糊的主因[2]。事实上,早在1986年,匡亚明、徐中玉等先生就呼吁大学语文应成为独立的学科[3]。目前,“大学语文”学科化的条件已经成熟。首先,根据的讲话精神及国务院、教育部颁布的各项包括《纲要》在内的法规性文件要求,大学语文课程与国家文化强国战略密切相关,这是其他公共课没有的课程优势。其次,母语高等教育是高校各个专业课程教育的基础,提升母语教育的水平与质量迫在眉睫,这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现实需求。再次,自1938年中华民国教育部规定开设“大一国文”以来,迄今已近80年,“大学语文”可谓历史悠久。虽然建国后一度停开,但课程建设的基本理念和构架并没有太多的变化。最后,大学语文课程已具备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和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这是课程自身发展的内在基础。如果能如“汉语国际教育”那样成为独立的学科,“大学语文”的教学地位就能获得法理上的保证,其独有的课程功能就可以得到全面发挥,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也更为便利和顺畅。自然,关于大学语文课程的所有争议与无奈,也会随之消失。

中华文化范文第5篇

中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五千年来,勤劳勇敢、善于思考、勇于创造的中华民族,造就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它曾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秦汉以降,中华文化远播日本、朝鲜、越南、中亚等邻邦,无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还是精神文化,都主导着东亚文明的进程。中国以造纸、刻版印刷、指南针和火药“四大发明”为代表的先进科学技术传人阿拉伯和欧洲地区,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和科学进步的历史进程。马克思曾经指出:“火药、罗盘、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罗盘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却变成新教的工具,并且一般地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创造精神发展的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推动力。”

16世纪中叶至18世纪,伴随着“地理大发现”与东西方文化的直接对话,以孔子儒学、老子道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给予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沃尔弗的古典思辨哲学,法国思想家伏尔泰的自然神论,魁奈、杜尔哥的重农学派以丰富的养料和深刻的启示,启发了欧洲的启蒙运动和近代文化的诞生。中国工艺美术作品和园林建筑风格精致柔和,纤巧优雅,令西方社会折服;在器物文化、建筑艺术、戏剧绘画等领域激发起竞尚“中国风格”的热潮。并开辟了一个与巴洛克风格迥然不同的“洛可可”(Rococo)艺术新时代。

总之。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丰实厚重,是人类文化宝库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至今仍有坚强的生命力和强大的影响力,焕发着人类智慧的光芒。可以预期,进人21世纪,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经济腾飞,国力增强,中华文化在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学习和吸收世界各国文明成果,取长补短,融会贯通,必将重振雄风,再创辉煌。并为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做出应有贡献。下面,我仅就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与生态文明的关系谈点看法,阐述其对环境保护、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推进人类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作用。

带着20世纪的辉煌,人类即将跨人21世纪。20世纪高科技的发展,带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提高,人类的物质文明达到了空前的水平。然而,当人们在赞叹和享受前所未有的文明成果肘,却分明感受到工业革命以来,以欧美国家为代表、以追求物质财暂为中心的传统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发展模式,所带来的种种自然灾害和社会弊病的危害。“高投入—高效率—高消耗—高污染”几乎成为规律,结果造成生态失衡,环境污染,灾害频繁,资源枯竭。这种发展模式,还导致物欲横流.拜金主义泛滥和人文价值精神的退化,并与部分地区的贫困、疾病、暴力、战争、核威胁、恐怖活动等相交织。给人类生存带来严重威胁。

人们在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中反思。认为,只要转变观念,调整发展模式,通过人类的合理、知识和科技进步,自觉调控“自然—经济—社会—文化—人”的复合系统,使人类在不超越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下保持资源持续使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全面发展。1972年和1992年,联合国分别在斯德哥尔摩和里约热内卢召开“人类环境大会”和“环境与发展大会”,就是致力于在全球确立新的文明观和新的发展观,协调入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此外,始创于50年代的生态伦理学,则代表着新的道德观,强调以平等为核心的道德原则和以协调为宗旨的道德目的。

个人认为,当今世界出现的这些新理论与新观念,与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论和“仁民爱物”观的精神是相吻合的。

中国哲学中的“天人合一”论,乃指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类和统一。(易。乾卦。文言)谓“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凶吉,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视“天人合一”为理想境界。孟子认为“人”、“天”相通,“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一。庄子认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董仲舒:强调天人以类相合,“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尽管中国古代思想家的解释略有不同,但从现代意义上去理解,无非都是把人和自然的关系看成一个整体的关系,重视“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强调“天道”和“人道”的合一,或“自然”和“人为”的合一。在中国人看来,人虽为“万物之灵”,但人也是自然整体的一部分,人是大自然中的一分子。“天生蒸民”,人生于自然。但有精神、有意识的人,可以“知天命”——认识和掌握自然客观规律。虽然中国人也提出“制天命而用之”,有“人定胜天”的思想,体现出在生产力发展水平极低情况下,人们对自身的主体精神的呼唤和肯定。而在此同时,中国人则又强调,在人们“知天命”之后,可以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天人合一”、“与万物齐一”的最高境界。孔子自称他50岁“知天命”之后的岁月,能“耳顺”、能“从心所欲不逾矩”;老子则认为,人不过是“天地一刍狗”,故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地间的一切,无不顺应自然、合乎自然;墨子主张,人们在自己的首领的率领下,逐级“尚同”,最后“尚同”于“天志”,把人的主观意愿与客观法则统一起来。可见,中国传统文化里,不论儒家、道家、墨家,都以追求“天人合一”为最高境界。中国的“天人合一”论,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辩证而和谐的关系。

人与天地万物是同一的,平等的。正是从这一理论基点出发,中国古人主张“仁民爱物”。在人与人关系上,与西方的“自我中心论”不同,中国古代墨子讲“兼爱”,孔子讲“仁”。讲“泛爱众”,强调人类应有爱心,善待他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友爱互助而不伤害他人。这其中体现的是人际间的平等,不以牺牲他人而求得自己发展的朴素的道德原则。中国古人不仅主张“仁民”,而且还要“爱物”;不仅“泛爱众”,而且还要“泛爱物”。

关于“仁民爱物”的思想,宋明时期的思想家说得更明白。张载认为,“乾称父,坤称母”,“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王船山对张载的思想解释说, “人皆天地之生”,不能不以天地为父母,故要“体天地面仁民爱物”,具体是说,对于“民”,因是“吾同胞”,故“必友爱”;对于“物”,因“与之交”,故“必信睦”。因而,王船山明确地提出,“于民必仁,于物必爱”④。

中国的“天人合一”论与“仁民爱物”论,虽然产生于农业文明时代,是一种朴素的人与自然的和谐观与朴素的自然伦理,但是可以肯定,经过改造、充实、提高,益以新义,进行“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诠释”,将是可以成为21世纪新文明观、新道德观的理论来源的。

如果说,15、16世纪的欧洲,为解决人与神、君权与人权的问题在西方产生了第一次文艺复兴。那么,在未来的21世纪,为解决人与人、人与自然的问题,必将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以交流与融合为特征的第二次文艺复兴,开创一个比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更高层次的文明时代。历史将会证明:中华文化的许多观念(如前述的“天人合一”观),必将成为人类的共识,进而发展成为21世纪人类的普遍理念。中华文化将越来越发挥其应有的重要历史作用。

注释:

① <孟子。尽心上)。

② <庄子.齐物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