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带教模式

带教模式

带教模式

带教模式范文第1篇

护生临床实习是经过学校理论学习,迈向临床的关键一步。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人们的健康观念有了很大的变化,社会对护士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医院不仅仅是个学堂,它不比学堂那么单纯,它面向社会,实习生在医院要学会的不仅是专业知识与技能,还应包括人际交往的技巧,随着我国高等护理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大量的本科护生进入临床,实习护生的整体素质不一致,给临床带教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压力。在临床带教过程中我们根据不同层次的护生,采取个性化的带教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加强实习护生的岗前培训

1.1 进行岗前教育

对新来的护生首先介绍医院基本概况、医院环境、医院辅助科室的位置、各种规章制度和职责,院内感染的控制,传染病防治知识及护士条例等进行岗前培训,使实习护士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尽快地进入护士角色。

1.2 进行职业道德的教育

我们针对护生首次上岗,角色递进跨度大,应变能力弱,语言交流能力差的实际,从护生实习前培训第一天起,我们就把护理哲理作为实习前培训的主要内容。从护士的工作特点、职业要求、行为规范到必须具备的奉献精神和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一项一项地讲解,让有经验的护士讲切身体会,典型事例,从而使护生明确,好的信誉需要有良好的修养,精湛的技术。要以一流的服务,最快的速度解除病人的疾苦。要真心实意的急病人所急,帮病人所需。要善于从小事做起,努力做好基础护理工作。

1.3 帮助学生熟悉工作流程、规范礼仪,规范语言

规范护生着装仪表,常用护士礼仪,规范语言,遵守院规科规,严格遵守劳动纪律,按时上下班,不离岗、串岗,不随意调班、代班,有事及时请假。操作时做到“四轻”。说话温和、尊重患者、微笑服务。同时要反复告诫护生要有慎独精神,说明不安全医疗对患者、自身及医院的危害,树立法制观念,加强责任心。

1.4 常用护理技术操作培训与考核

针对不同层次实习护生集中进行常用护理技术操作培训与考核,便于了解掌握的知识程度,对操作技能较差的护生进行单独培训,考核合格后进入临床实习。

2 入科带教

2.1 带教老师的选择

带教老师是护生进入临床的第一任老师,老师的一言一行及教学方式都会影响学生的工作能力及今后的发展方向。带教老师应以自己的耐心、细心和责任心进行带教,将自己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护生,培养出高素质、高水平的护理人才。每个临床科室选择2-3名带教老师进行集中培训与考核。在临床带教中注意带教方法,以身作则,严格按操作规程要求,为学生做出榜样。对学生应放手不放眼,要亲自指导,严格要求,有错误及时给予纠正,多给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加深理解,眼睛随时要紧跟学生,保证医疗安全,避免护理差错的发生。在带教过程中,结合遇到的实际病情,主动向护生传授知识和经验。师生之间相互尊重,避免有些老师只是叫学生同学,不叫名字;有时只是把任务单纯分派给学生做,而没有讲述操作的目的以及注意点,当学生掌握一些基本操作以后,例如,换液瓶、测体温血压等,又把学生看作劳动力,支来唤去,自己却坐着休息等。作为带教老师,不但要有丰富的护理专业知识,娴熟的临床护理技术,更需要具备高尚的医德、师德,热爱护理工作,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带教过程中要做到言传身教,在潜移默化中向护生传授知识和医疗护理道德。

2.2 注重培养学生观察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患者的病情和心理状态是复杂而多变的,有时患者病情或心理细微的变化恰恰是某些严重疾病的先兆,护士应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总结经验,才能及时发现这些变化,采取果断措施,挽救患者生命。带教老师针对本科室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布置观察的内容,安排一次典型的护理查房,由老师从问诊到护理查体,详细介绍收集病人资料的方法,确立护理诊断的依据,制定护理计划,实施护理措施,同时进行宣教和讲解,培养护生运用护理程序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查房过程中注重培养护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护理活动体现出科学性、系统性。通过查房,使护生认识到,护理程序是对病人进行有条理、高质量、有责任心的护理方式。必须学会运用护理程序分析问题,主动为病人服务。当患者出现病情变化、药物反应、情绪波动、营养状态等护理问题时,应指导护生如何观察和处理。通过临床实习,护生可以将专业理论知识应用于解决患者的临床实际问题,为护生以后的职业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增强了护士的使命感,对护理工作的内涵有了深刻的理解。

2.3 加强学生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的培养

随着国民素质的提高,医学知识和法律知识以及网络的普及,患者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为使护生对医疗护理工作的安全有足够的重视,在临床教学中进行法律意识、医疗安全教育必不可少。通过一些真实的案例,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尊重患者的权利,如知情权、隐私权等,使学生及早树立法律观念,增强法律意识,尽责慎独,加强工作责任心,严格三查七对,正确执行医嘱以及正确及时书写护理文书等,在护理实践中有意识地用法律法规来规范和保护自己。

2.4 一对一带教方式

科室带教老师应根据实纲制定详细的带教计划,按计划逐项落实。 让护生和带教老师一起分管病人,运用沟通的技巧,从病人入院到出院进行评估、诊断、计划、实施,熟悉病人不同时期的需求,如何解决。不断加深对整体护理的认识,使护生自觉、主动、创造性地学习。带教老师除常规护理操作应培养她们做到稳、准、快外,还应进行专科的护理和急救技术的培养,以提高护生抢救病人的能力。

2.5 组织护生开展健康知识学习

科室根据疾病特点制定出健康教育计划,带教老师做示范为病人进行健康指导。使护生认清护士在健康教育中扮演的角色,护生自己动脑、动手、动口,制定和完成简单的健康教育计划,以此提高护生的策划和运作能力。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临床实地演练,让护生运用所掌握专业知识,向病人宣教重视自我保健的方法和意义,帮助病人树立正确的健康观,提高自我保健能力。病人在活动中看到护生理论扎实,知识丰富,化解了不愿让护生实施护理操作的抵触情绪,达到了护生与病人相互信任、理解、支持的目的。护生在活动中与病人接触、交流,明确了对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性别、不同疾病病人对护理人员期望与要求,认识到自身价值与责任,对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理解,提高了学习和工作的兴趣。

2.6强化临床护理教学管理,定期召开护生座谈会

护理部制定出教学管理制度,定期检查,每学年评选优秀带教老师给予表扬,定期召开护生座谈会,同时表扬和鼓励优秀的护生,对她们的缺点和不足给予耐心教育,对护生提出的问题、意见和建议,给予及时的解决,从而调动护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护理临床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带教模式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改进;实习带教模式;提高;教学效果

护理专业课的临床实习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联系实际、巩固提高理论知识的重要环节。而护理临床实习效果关键在于临床教学的组织与管理[1]。我院自2005年接受本科护理教学以后,实习带教方法在不断改进。2005-2007年采用的实习带教模式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填鸭式”教学模式,2008年对实习带教模式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实习带教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师生互动,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带教模式。此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和教师的满意度。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4级护理本科1班45名学生和2班51名学生。两班学生均为女性。随机以1班为实验组,2班为对照组。

1.2 方法

1.2.1 教材和实习内容 实验前两组均采用传统的实习带教模式,实习带教时间为2008年4月2日到4月30日,实习内容为《儿科护理学》(崔炎主编)中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实习内容结束,从儿科护理教研组题库中随机抽题,进行阶段闭卷考试,试题难度为中等,分值为100分,均为选择题,两班的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着采用不同实习带教模式,不同的实习教案,实习内容为《儿科护理学》(崔炎主编)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实习时间从2008年5月4日到6月5日,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实习模式,实验组采用改进后的实习模式。

1.2.2 传统实习带教方法与改进的实习带教方法 传统实习带教方法是教师先在示教室把当天见习的病种逐一向学生讲授一遍,然后再带领学生看病人,加深学生印象。改进后的实习带教模式分为四个阶段:(1)带教老师按实习计划要求,提前准备病例,并与管床医生和病儿家长进行沟通,征得他们的同意及配合。(2)带教老师在示教室以多媒体形式向学生介绍本次实习的目的、内容和时间安排、实习方案、病例、注意事项,将学生分组,每组最多不超过4人,每组学生推荐组长一名。(3)教师带领学生去床边问诊和查体,每组学生组长为代表进行问诊和查体,教师进行引导,其它学生点评和补充,教师点评、纠正与指导。(4)学生在床边查体和问诊完成后回到示教室,以小组为单位,学生先进行组内讨论,提出护理问题,制定护理措施。由学生组长报告病历摘要、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应采取的护理措施,教师在黑板上进行简单记录,然后其它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组长发言进行补充、点评,再由教师点评、纠正与指导。教师从实习病例扩展开来,讲授疾病新进展。此阶段进行师生互动、学生提问、教师答疑,帮助学生巩固和加深理论知识。

1.2.3 教学效果评价 (1)学生成绩:实验结束后,从儿科护理教研组题库中随机抽题进行阶段闭卷考试,题量、题型、分值、难易度和实验前一致。(2)学生自己的满意度评价:实验结束后,发放问卷调查学生自己的满意度。问卷由两个方面组成:满意人数和满意率。问卷统一发放,学生独立填写,当场回收。学生对自己的满意度评价问卷发放96份,回收有效问卷96份,回收有效率为100 %。

2 结果

2.1 测试成绩比较 两组在实验后测试成绩除80分以上者百分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60~80分的百分比、60分以下的百分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表1 实验后测试成绩

2.2 学生对自己的满意度评价 学生对学习兴趣、自尊心与自信心、应变能力、合作学习能力、沟通能力方面的满意人数实验班均高于对照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表2 两组学生的满意度评价

    3 讨论

3.1 改进的实习带教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临床护理教学是帮助护生将课堂上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与病人的临床护理实践紧密结合的关键环节,是使护生获得专业护士所必需具备的专业技能、态度和行为的重要途径[2]。改进后的实习带教方法形式新颖,以学生为主体,学生从被动的教学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教学参与者,解决了只强调教师“教”而忽视学生“学”的传统弊病,符合现代护理教育的宗旨[3]。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2 改进的实习带教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与测试成绩 改进后的实习带教模式由于以学生为主体,故能督促学生在实习前后及实习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思考,主动地查阅资料和教科书,从而达到了通过临床实习不断地巩固理论知识的目的,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测试成绩。

3.3 改进的实习带教方法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应变能力、与病人沟通的能力、合作学习能力 根据近2年调查显示,目前医院的医疗纠纷中,有78 %缘于沟通不好所引起[4],而护生中广泛存在着人际沟通方面的问题,如在课堂上不敢大声发言,在公共场合显得紧张、胆怯、语言表达不得体,在临床实习中不知道如何与带教老师、患者进行沟通,不知如何根据不同情境采取不同的沟通技巧[5]等。另外由于本科生中多数为20世纪80年代后出生,家庭过度重视和照顾以及现实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使他们在动手能力、对压力和挫折承受力及与人合作、沟通能力等方面形成与护理专业素质不符的缺陷[6]。改进后实习带教模式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和主要参与者,由学生负责问诊、查体,提出护理问题与护理措施,表明了现代护理教育与临床带教老师对学生的充分信任,也是对学生能力的充分肯定,使学生的自尊心得以满足,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在学生进行问诊、查体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许多实际情况,如在学生问诊时,患儿正在入睡,这样就需要学生配合老师再去与家长进行沟通,征得其同意;又如在问诊及查体的过程中患儿突然发生哭闹,不配合操作,这就需要学生配合家长安抚患儿;在问诊及查体过程中,家长可能要向学生咨询一些关于疾病的知识,学生的回答如何使家长满意等。这些都会锻炼护生的应变能力、与病人沟通的能力。另外在整个实习过程中,由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小组各成员之间需要互相帮助、补充,才能顺利完成实习任务,所以通过实习,能提高护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3.4 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教师是教学活动中学生探求知识的主导者,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必须具备知识面宽,组织能力强和应对一切突发事件的能力[7]。教师在实习带教过程中,除了要不断引导学生的思路、给学生以补充和指导外,在最后一个阶段还要从实习病例扩展开来,为学生讲授一些疾病治疗、护理方面的新进展,这就督促教师不断地学习,从而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胡凤英,何建平.加强临床护生实习管理的体会[j].护理研究,2007,21(6):1676.

[2] 杜慧敏,于瑞英,罗文川.加强临床教学管理,提高护理教学质量[j].护理管理杂志,2003,3(3):42-43.

[3] 沈慧.《护理技术》教学方法改革的探讨[j].护理管理杂志,2006,21(15):17-18.

[4] 周庆还,李红,王彬,等.北京大学七年制医学生人际沟通能力培养模式初探[j].医学教育,2003,12(6):13-15.

[5] 周春美,蔡秀芳.罗森塔尔效应在护理专业人际沟通课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08,8(7):50.

带教模式范文第3篇

关键词: 中职院校 传帮带 培养模式 技能

据相关统计,全国高职院校在校生为1006.6万人,高职教育已占整个高等职业教育规模的40%;全国中职招生628.85万人,占高中阶段招生人数的44.12%。职业院校作为一个特殊群体,面临适应社会发展的严峻挑战。因此,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点仍然是中等职业教育。除进一步深化改革、改善办学条件外,关键在于培养一支与之相适应的教师队伍。

加强“传帮带”师资队伍培养模式,扩大高技能教师队伍规模,不仅影响职业教育职能的实施和体现,而且关系中职院校发展的规模和人才质量。

一、“传帮带”培养模式的含义

“传帮带”,是指有经验者对缺乏经验者在工作或学习中对文化知识、技术技能、经验经历等给予亲自传授的通俗说法。“传帮带”活动就如“牵手”,以传帮新人为主要目的。“传帮带”活动,倡导“传”出智慧、“帮”出成长、“带”出文化。

总之,传授者应用有渊博的理论知识和深厚的科研素养及其精湛的实际操作技能。接受帮助者应具有虔诚敬业的觉悟虚心治学的理念、持之以恒的信念及勇于创新的思想[1]。目前“传帮带”的培养模式,就是传统的师傅带徒弟模式。这种方式经常促使师傅将徒弟作为自身的私有财产,甚至是自身的缩影与附庸,中国传统的“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观念更加助长了帮派势力的形成。要建设一支健康向上的师资队伍,还要对传统的“传帮带”模式进行改革。

二、“传帮带”师资队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

“传帮带”师资队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除了培养教师的基本专业知识外,在能力和素养方面还有以下几点:

(一)道德方面。经过“传帮带”培养模式,培养出的教师除遵守职业道德外,还要遵守相关行业的职业道德,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业职业道德。

(二)组织管理能力方面。经过“传帮带”培养模式,培养出的教师要懂得企业行业管理规律,具备指导学生参与企业行业管理的能力,还要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等。

(三)创新能力方面。经过“传帮带”培养模式,培养出的教师要善于接受新信息、新知识与新观念,不断提高自己,主动适应变化的新形势。要具有组织指导学生开展创新活动的能力。

三、如何加强“传帮带”师资队伍培养

(一)国家的扶持作用

要走技能强国的道路,政府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多层次多门类的技能人才。因此,政府应在舆论上、政策上、资金上加大对职教老师培养的扶持力度。新型的“传帮带”培养模式正是对传统培养方式的延续和创新。

首先,要把职教老师的重大作用提高到“技能兴国”的认识高度,提高职教老师的社会地位。社会经济健康快速的发展,需要亿万高素质劳动者,高素质劳动者的培养需要大批高技能的职教老师。他们应该受到政府的关注和社会的器重。

其次,“传帮带”教师培养模式体现了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学习理念。要通过“传帮带”模式,接受帮助的教师有自我导向的学习倾向,以教师丰富的教育经验为学习资源,立足教育岗位,提倡基于“问题”为中心的学习,以“个别带动、小组互动、全体联动”的形式开展传帮带活动[2]。

个别带动:传授教师以自己的观察、接受帮助教师的愿望和实际工作状态为依据,与接受帮助教师共同制订“传帮”带计划。

小组互动:根据具体“传帮带”内容自由组成小组开展活动,扩展“传帮带”活动形式。

全体联动:解决“传帮带”活动中共同的疑惑,活动以自下而上以新教师的“问题”为线索,利用新教师的案例,以讨论为主要手段,进行梳理,有效解决问题。

最后,健全“传帮带”教师培养激励机制,传授教师应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超高的技术技能和处理问题的应变能力,并取得高级工及以上职业资格。鉴于他们在“技能强国”中的关键作用,政府应加大对“传帮带”教师培养模式的支助力度。

1.不限年龄。一些老师虽然年轻,但在技术技能领域已经超过了前辈,对新事物的接受和理解较快,对新问题能够迎刃而解,具有较高的“传帮带”业务素质,对于这样的年轻人可以归为传授者一列。

2.提高工资。在德国,职教老师收入非常高,享有国家公职人员的各种优厚待遇和社会地位。马来西亚提供奖励工资,具有专业技能教师的薪金高于普通文化教师的10%。我认为,“传帮带”的传授教师是专业教师中“出类拔萃”的优秀群体,政府可作为特殊人才提高工资或给予相应津贴。

3.拨经费。学校主管部门要把在职教老师中能够胜任“传帮带”传授教师的多少作为增拨办学经费的一个参数。学校要对接受帮助教师进行跟踪调查,同时根据接受帮助教师的合格率和优秀率对传帮教师进行奖励。

(二)学校的主导作用

为了加强“传帮带”师资队伍培养,学校作为主体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加强:

1.坚持实行集体备课制度

通过集体备课,能够使新教师更好地掌握课程重点难点,学到老教师的教学经验。集体备课必须由年轻教师进行表述,然后老教师加以指导,直到形成完整的备课教案。

2.不定期进行新老教师双向听课

年轻教师通过听老教师的课,学到老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经验和教学风格。老教师在听课过程中,及时发现新教师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促进新教师成长。

3.开展教学法研究

新教师每学期要进行教学工作总结,特别是总结教学法的心得体会,每年在老教师指导下,写出1-2篇文章。

4.加强专业理论学习

针对青年教师自身的不足,在老教师的指导下,有计划地学习专业理论知识,更好地完成教学工作。

5.建立教师教学水平纪录

对新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记载并长期保留。老教师结合纪录对新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直观看到新教师的成长过程。

参考文献:

带教模式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一带一路;外语;教学;模式

2013年下半年,在出访有关国家期间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战略构想。自党中央提出“一带一路”战略以来,黑龙江省委、省政府积极响应、迅速行动,主动跟进,立足龙江实际,把贯彻落实“一带一路”战略作为老工业基地振兴和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统领。经济与文化交流是“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外语人才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将承担更多的责任与使命。培养“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外语人才,成为了黑龙江省各个高校服务地方的首要任务。“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的外语教学模式研究也被推上了风口浪尖,成为众矢之的。

一、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当今社会,单纯的掌握某一种或某几种外语语言技能的人才已开始走下了历史的舞台。教育部公布明确提出新世纪外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外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外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研、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外语人才。”纯粹的外语专业知识华丽转身为不可或缺的实用工具,外语与专业知识水平同步提高,外语与专业知识相互补充和完善。高校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方面以企业需求和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为导向,由“外语型”向“外语+专业型”转变,培养复合型专业外语人才。建议在部分专业性较强的专门类大学中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实行双学位制,实现外语与多学科专业的协同发展,尽快培养出为“一带一路”服务的复合型专业外语人才。

二、构建多元化教学方式

现代科学技术的新理论、新成果在现代教学模式中逐渐开始备受关注。利用电脑、智能手机、网络等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的教学模式吸引了众多眼球,教学条件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设计教学模式的教学条件越来越好。高校传统单一传授式教学方式终将退出历史的舞台,系统的复合型外语教学培养模式毕竟成为新时代的引领。例如通过互联网+教学、慕课微课、任务驱动法、反转课堂、电子课件等新型教学方式,构建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方法,旨在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培养出为“一带一路”服务的复合型专业外语人才。

三、更新与时俱进的外语教材

语言是一门实时更新、与时俱进的学问,如今的高校使用的外语教材,基本上都是经过多年、多届学生使用,内容已然陈旧,跟不上时代的发展,甚至有些语言当地人都已经不再使用了,我们却要捧着别人舍弃的东西当个宝,日日学习,应用时,却不知如何是好。因此,建议高校使用最新版本的外语教材,以适应日新月异的时代变化。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也不断更新新新人类的词汇,增加与时代ES的契合度。培养出为“一带一路”服务的复合型专业外语人才。四、延长外语理论教学时长目前高校外语类专业的学生日益减少,萎缩现象严重。非外语类专业的学生,外语类课程授课时数也渐渐削减,很难满足学生对外语知识的渴求和就业需要。以我校为例,大一新生每周的课时数达到了25节以上,但涉及的外语教学的课时才2-4节。并且都是大班授课,教学效果不佳,学生不重视。公共外语在所有非外语专业班级中使用的是同一本教材,根本没有做到外语同本专业结合起来。而且学生在升入大二、大三以后,外语教学的课时进行缩减,有的专业甚至不再开设外语课程。另外,英语专业的第二外语种类单一,主要是韩语;非外语专业开设外语语种基本上也只有英语一门外语课程,实际上本校具有高学历和高职称的日语、俄语、德语、法语等众多小语种教师。因此本人建议,延长外语课程的理论学时,让学生在大学三四年间都可以学习到外语知识,并且将公共外语课程更改为专业外语,讲授跟本专业相关的外语课程,并且外语不仅限于英语这一单一的语种,可以是各种小语种呈现遍地开花的形式,以培养出为“一带一路”服务的复合型专业外语人才。五、增加外语实践教学经验外语教学多年来的普遍现象就是“哑巴外语”,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外语知识,参加各类外语竞赛都可以取得优秀成绩、荣获各类获奖证书,但是参加工作后,却无法立刻融入到实践工作中去,究其主要原因,就是教师或学生重视理论学习,忽视实践教学。这不仅仅是外语教学的弊端,甚至成了很多专业教学的弊端。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提高外语人才的综合素质、外语能力和跨文化交际沟通能力,将理论研究为主型转变为实际应用为主型的教学模式势不可挡,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上应以中亚国家案例教学为主,在学习过程上以鼓励实践为主,加强与企事业用人单位的无接缝合作,做到有针对性地培养服务地方的复合型外语人才。为此,高校可以让外语水平高的教师和专业知识丰富的教师之间进行合作,共同对专业学生授课。让学生到用人单位进行实践教学,增加学生实践教学经验,将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交叉进行,以理论促实践,以实践助理论。而是培养出为“一带一路”服务的复合型专业外语人才。六、采取过程性考核目前,外语课程的验收形式,仅仅拘泥于期末考试的一张试卷,学生为了取得好成绩、得高分,只要将书本知识牢记于心就可以了。很多学生采取的是考前突击。更有甚者,由于外语考试的试卷客观选择题较多,部分学生在四个选项中根据自己心情任选其一,毕竟有25%的正确几率,幸运的话全部都选择正确也是很有可能的。因此,一张试卷根本无法考核学生真正掌握的程度,更加不可能让学生灵活运用。采取过程性考核就可以大大减少这一弊端。外语的考核是随时进行的,学生就无法临时突击。考核的形式不仅仅拘泥于试卷,可以是口语、演讲、写作、配音等形式多样化,甚至可以到实习单位进行现场答辩式考核,学生的外语掌握程度也就灵活多样,虽不至于可以如母语一样不假思索,但也可以运用自如、信手拈来。以培养出为“一带一路”服务的复合型专业外语人才。教学理论的具体化即是所谓的教学模式,是教学实践的概括化的形式和系统,具有多样性和可操作性,因此教学模式必须与教学目标相契合,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考虑实际的教学条件、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旨在达到完美的教学效果进行选择合时宜的教学模式。黑龙江省“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的外语教学模式,则要以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为宗旨,构建多元化教学方式、更新与时俱进的外语教材、延长外语理论教学时长、增加外语实践教学经验,培养出为“一带一路”服务的复合型专业外语人才。

参考文献:

[1]邢欣,梁云.“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亚国家语言需求[J].语言战略研究,2016(2).

[2]朱桃英.“一带一路”背景下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J].教学经纬,2016(6).

[3]李杨,刘翠凤,吕维忠.一带一路”背景下复合型外语人才的需求分析[J].高教学刊,2015(11).

[4]王艺静.“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化外语人才培养研究[J].高教学刊,2016(9).

[5]李萍.日语专业高技能创新人才培养的方法与途径[J].中国校外教育,2013(12).

带教模式范文第5篇

护生的素质与老师息息相关,带教老师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作为带教老师,如何带好实习同学是我们的责任,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护理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也要提高护生的沟通能力,迎合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的开展,从而提高护士整体服务水平与沟通技巧。

1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素质

作为带教老师在工作中应关心患者,一切都以一患者的利益出发,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不能随意简化操作步骤,使护生书本“学一套”,工作“做一套”[1]。带教老师实施带教的过程,也是自身不断提高的过程。只有不断学习,掌握新技术、新业务,才能适应带教需要,才能把更多的知识传授给护生,使她们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所谓给护生“一碗水”,自已就得到“一桶书”作为一名带教老师,一定要遵守操作规程,从“三查七对”到“无菌技术”等每一个细节,不能为了节省时间而忽视了正规操作,从而误导护生,久而久之造成他们不知道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要培养护生的慎独精神。

2激发护生的学习主动性

带教过程是师生交流互动的过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诱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在工作中遇到典型病例要向护生认真讲解,规范示教操作,引导护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激发其学习兴趣,争取给护生更多的操作机会,做到放手不放眼,带动护生热爱护理工作,认真学习。通过临床实习,不断增强护生主人翁意识,树立责任意识。

3重视护生的心理,做好带教工作

护生们因其年龄差别和入校前生活环境的不同,养成了各自的性格和习惯,因此带教老师要根据她们不同的性格,特点因人施教,帮助护生消除不良情绪,指导护生尽快适应新的临床环境。当护生在初期为得做操作或处置时,大多存在紧张心理,这主要是因为操作项目不够熟练,害怕操作失败会失去患者对自己的信任,也担心在老师心目中会留下“笨手笨脚”的印象。针对这种现象,应该采取如下方式:①先看后做,让护生先看护理操作常规和老师的操作示范,然后再操作。②讲究方法,做好沟通,为护生选定合适的操作对象,在患者面前多给护生以鼓励和表扬,不要在患者面前批评护生,同时在纠正护生护理操作时,一定要顾及到护生与患者双方的反应,避免矛盾和冲突的发生。带教老师应善于发现护生的细微进步,及时给予表扬、鼓励。

4提高临床教学质量

临床实习是培养护生初步具备临床护士基本素质的关键。一个护生的职业态度、医德医风、临床思维、工作能力及操作技巧等方面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临床实习阶段的教育。只有不断优化临床教学模式和完善教学管理才能不断提高临床实习质量,临床教学可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将讲授法、案例分析、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模拟训练等方法加以综合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护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

5营造良好的管理氛围

创造一种人性化管理模式,完全符合我们正在实施的优质护理服务标准要求,对于护生的管理也应运用这样的形式。护理管理者要为护生创造一个和谐、良好的实习环境,帮助他们消除紧张与不适应的感觉;合理安排带教人员给予护生最好的教育与引导,带教者应为人师表,具有超凡的人格魅力和高度的敬业精神。运用鼓励调动护生的工作热情,在带教中给予护士及时的肯定与赞扬,可以使护士感觉到自己在科室学习的成就感和自我价值的体现。注意言传身教,使护生融入科室。注重提高带教老师的综合能力,带教老师作为非教育专业的教师,普遍缺乏教育学基础知识与技能[4],所以应该加强这方面的锻炼和要求。

总之,新型模式下护生带教与管理,不仅可以为新时代的护理工作培养高、精、尖人才打下扎实的基础,为适应新形势下的护生带教创造坚实平台,为医院发展提供优秀的人才保障,还可适应目前医疗卫生改革形势下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赵美琴.加强带教教师的素质培养提高临床教学质量[J].吉林医学,2004,25(1):45-46

[2]武慧.浅谈新时期临床护理带教教师的素质要求[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4,4(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