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范文第1篇

从一张白纸(一般是A4纸)的中心开始绘制,周围留出空白。

用一幅图像或图画表达你的中心思想。

在绘制过程中使用颜色。

将中心图像和主要分支连接起来,然后把主要分支和二级分支连接起来,再把三级分支和二级分支连接起来,依次类推。

让思维导图的分支自然弯曲而不是像一条直线。

在每条线上使用一个关键词。

至始至终使用图像,精英特速读记忆训练工具根据思维导图原理制作,自始自终都有图象训练内容。

2、思维导图绘制的技巧

教你如何绘制思维导图? 就像画画需要技巧一样,绘制思维导图也有一些自己独特的技巧要求。下面所列出的只是最为基本的几点。

先把纸张横过来放,这样宽度比较大一些。在纸的中心,画出能够代表你心目中的主体形象的中心图像。再用水彩笔尽任意发挥你的思路。

绘画时,应先从图形中心开始,画一些向四周放射出来的粗线条。每一条线都使用不同的颜色这些分枝代表关于你的主体的主要思想。在绘制思维导图的时候,你可以添加无数根线。在每一个分枝上,用大号的字清楚地标上关键词,这样,当你想到这个概念时,这些关键词立刻就会从大脑里跳出来。

要善于运用你的想象力,改进你的思维导图。比如,可以利用我们的想象,使用大脑思维的要素——图画和图形来改进这幅思维导图。“一幅图画顶一千个词汇”,它能够让你节省大量时间和经历,从记录数千词汇的笔记中解放出来!同时,它更容易记忆。要记住:大脑的语言构件便是图像!

在每一个关键词旁边,画一个能够代表它、解释它的图形。使用彩色水笔以及一点儿想象。它不一定非要成为一幅杰作——记住:绘制思维导图并不是一个绘画能力测验过程!

用联想来扩展这幅思维导图。对于每一个正常人来讲,每一个关键词都会让他想到更多的词。例如:假如你写下了“橘子”这个词,你就会想到颜色、果汁、维生素C等等。

根据你联想到的事物,从每一个关键词上发散出更多的连线。连线的数量取决于你所想到的东西的数量——当然,这可能有无数个。

3、思维导图绘制过程中的几个关键步骤:

记忆之前首先要对原始信息按规律重组,把原始信息按重新归纳的顺序去记忆。也有人把这种记忆方法称作分类或归类记忆法。

从心理学上讲,分类或归类就是依据事物的某些内在联系或某些外部特征,把杂乱无序的事物重新组合成不同层次的类别的过程。

通过分类或归类,使分散的信息趋于集中,零碎的信息组成系统,杂乱的信息构成条理,从而使需记信息更加趋于系统化、条例化、概括化,这便于记忆。

只有系统化(有条理)的信息才能在大脑中形成系统化的神经联系,识记内容也显得好记一些;

思维导图范文第2篇

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具体的作用体现如下:

①有效推进教师课堂教学主线的形成。以往在讲授世界区域地理的内容时,教师往往采用常规的教学方法,把教材中涉及到的内容都讲完,照本宣科,但没对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做梳理。把原本丰富多彩的不同区域的奇妙旅行,演变成一堂堂枯燥乏味、缺乏系统性的课。笔者在今年的教学中,首次尝试采用思维导图梳理区域地理学习方法,并在每一节教学中都用思维导图来体现不同地区各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明显感觉这样的教学方式的转变,使整个课堂脉络比以往清晰,主线分明,教师也上得轻松自如。

②有助于同一备课组集体备课中思维的碰撞,激发教学灵感,提高备课效率。由于思维导图以图文结合形式出现,内容简单,但涵盖了每个教学环节的内容及其相互联系,地理教师在集体备课时只要借助思维导图,就能很快了解对方的教学思路,比如教学内容的设置、教学环节的过渡等,能较好地节省集体备课时间,提高备课效率。

③增强学生课堂的参与度,教师能及时获取和处理课堂生成性资源,调整教学策略。采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学生对于思维导图中存在与教师不同观点的可以及时提出来,师生通过对话互动达成一致,不仅有利于学生地理思维的形成,还有利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促进教师个人的专业化成长。

二、构建世界区域地理学习的思维导图的案例

1.构建区域地理学习方法的思维导图

地理环境是由位置、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自然要素和人口、城市、经济、文化等人文要素构成的一个完整的整体。区域内部的这些要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这种微妙的关系使得每个区域之间不仅存在着共性,也具有差异性。只要掌握这些要素的分析方法及其相互影响关系,不管是什么尺度的区域,都能学得游刃有余。在区域地理的导入和复习课中可以设计以下的思维导图。这样的思维导图,没有太多的文字,但是精炼地概括了区域内部各要素的描述方法和相互关系,思路清晰,把原本在学生脑中凌乱的区域地理知识点转化成系统性强的结构图,学生看了也能较好地接受和内化。在区域地理的复习当中,学生只需理清此思维导图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套用到具体区域,考试中遇到区域地理的考题就能驾轻就熟。

2.思维导图的构建方法

(以“西亚”为例)以西亚为例,思维导图的构建方法如下:

(1)确定中心主题,作为本节课的教学主线一般以本节课的课题为中心主题,也可以设计有个性、能激发学生兴趣的主题。如“西亚”这节,我设计的中心主题是“长期的热点地区——西亚”,以此为主线,引导学生一步步分析原因,展开教学。

(2)发散主干知识主干知识可以采用教材中所设计的教学环节,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很清楚教师所讲的内容对应教图1区域地理思维导图材中的哪个部分。如“西亚”这节,主干知识为五海三州之地、干旱环境中的农牧业、世界石油宝库、阿拉伯国家,以此作为四个分支,与学生一起解读西亚经常发生战争的四个主要原因。

(3)细化主干知识内容可以把每个主干知识所涵盖的知识点,用关键词进行概括,作为分支体现在思维导图当中。一些重难点知识还可以用不同颜色的字体体现,增强视觉效果。

(4)呈现各知识之间的相互关联以上图中的区域地理学习方法思维导图作为指导,在“西亚”中的地理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可以用箭头体现出来,强化知识结构,构建学生的认识结构,有利于学生地理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采用上述四个步骤,我设计的“西亚”思维导图

三、构建思维导图应注意的问题

1.《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

有几条标准是对于每个大洲、国家或地区的共同要求,这样就可以构建适合于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思维导图。而有几条要求是具有区域特色的,在构建区域地理的思维导图中,应严格依据课程标准,结合每个区域自身的特色,将该区域特色在思维导图中体现出来。例如,课标中的“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指出某地区对当地或世界经济发展影响较大的一种或几种自然资源,说出其分布、生产、出口等情况。”这条标准,在教材中则体现在“西亚”这节当中,所以在构建“西亚”的思维导图时,需要将石油资源的内容体现出来。

2.构建思维导图是为了让学生形成地理思维

构建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而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所以构建思维导图过程中,应多引导学生和教师进行对话、质疑、解惑,注重课堂中的生成性问题,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3.思维导图可以以板书的形式体现

思维导图范文第3篇

【关键词】思维导图;思维能力;地理

引言

地理思维是地理素养最核心的能力,地理学科本身所具有的综合性,决定学生在分析地理问题、解决地理问题时必须具备综合的地理思维能力。只有把握住了这种思维的特征,才能使分析问题的过程更好地体现出地理性,也才能更全面、彻底地贯彻地理素质教育。然而,在地理学习中,许多学生出现对地理学科的认识不够、地理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不够、综合分析鉴别能力差、思维的逻辑性不强等地理思维缺陷。思维导图本身所具有的综合考虑某一主题时所要解决的各个要素及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正是地理思维能力培养的有效工具,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产生积极的影响。

一、思维导图简介

思维导图(MindMapping),一种将发散性思维具体化和图解化的方法,被称为“一种革命性的思维工具”。发散性思考是人类大脑的自然思考方式,进入大脑的每一种资料,都可以称为一个思考中心,并由此中心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分支。每一个分支代表与中心主题的一个连结,而每一个连接又可以称为另一个中心主题,再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分支。整个思维导图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使用线条、图形、颜色、词汇、符号等元素,遵循一套简单、基本、自然、易被大脑接受的规则,可以把一长串枯燥的信息变成彩色的、容易被记忆的、有高度组织性的图画,能够增强使用者的记忆能力、立体思维能力和总体规划能力。它既可呈现知识网络,也可以呈现思维过程。

二、思维导图的绘制

第一步,让学生把中心主题“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画在纸的中央,周围留出空白(如图1)。

第二步,让学生分组讨论有哪些与中心主题相关的“次主题”(如地理条件、农业布局特点、商品粮基地建设、农业发展方向),并在纸上画出(如图2)次主题包含性强且相互独立,共同构成本节的主要知识体系,并为进一步展开奠定基础。

第三步,在“次主题”后,导出更为细节的要点。(如图3)概念用多种颜色、符号、图形等形式形象化,并将知识点间的联系表示出来。经过这种处理,使构建的图示更加形象、直观,大大强化思维导图的作用。

第四步,在制作完成后,分别向其他小组展示各自的思维导图,针对该小组的思维导图,其他组的同学可以提问,也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进行相互交流,最后完善思维导图。

三、运用思维导图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意义

1.思维导图直观地表达思维

思维导图基于一个主题,发散出与这个主题相关的一系列次主题,并将次主题作为中心在发散出与此相关的一系列知识,因此,思维导图有明确的问题中心,并一级一级按照逐渐缩小范围的次序排列,把零乱的知识点组织起来,形成若干知识模块,有利于学习思路的整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思维图,学生容易快速建立知识的联系。使用思维导图可以帮助我们在表达思维时理清思路,把握全局,使讲解和学习流畅自然、重点突出,并且更具有组织性和易于记忆性。经常使用思维导图使学生的思维有序性增强,提高思维的流畅性。

2.有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核心,思维导图中的一个中心主题下可以发散出很多相关知识,而且学生可以在自己的后续学习中,随时将更多的知识补充到思维导图中去,这样就形成了一张超大的知识网,涵盖众多的知识,并在过程中扩展了学生的思维广度,体现建构主义的学习理念。思维导图中的一级一级中心是制作者根据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和解决问题的需要而设立。学生采用“头脑风暴法寻找不同的理解方式和解题突破口,需用不同的主题中心,依此建立下一级主题。因此,经过持久的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是能得到有效的提高。”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运用思维导图,通过联想,以系统化和联系性的方式搜索和挖掘深层信息,通过分类与比较,演绎与归纳,分析与综合等思维规则,对现行的地理细信息进行分析、推理和判断,从而认识地理规律、地理原理、地理概念的本质,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大有裨益。

4.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学生在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学习过程中,会分析许多以前可能没有想过的问题,遇到这一问题如何解决,正是在思维导图引导下学生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图4是学生构建的思维导图。

四、结语

“思维导图”是一种学习和思维的有效工具。它能够帮助学生将头脑中的想法外化在纸上,并用线条将其连接起来,通过这样的方式,训练和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和逻辑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思维导图对学生的思维有长期的广泛的影响,思维能力的培养在短时间内并不能有效地体现,绘制思维导图贵在坚持,只有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才能发挥思维导图的真正价值。

【参考文献】

[1]托尼·巴赞。思维导图:放射性思维[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9.

[2]袁孝亭.地理课程与教学论[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思维导图范文第4篇

思维之形是放射性的,是从中心向周围发散的开放性结构。思维导图的放射性结构正切合了大脑的自然思考方式,每一种进入大脑的关键词,都成为一个思考中心,并由此中心向外发散成新的关节点,每一个关节点又可以发展成为另一个主题,这样就呈现出无限制放射的立体结构。

思维导图顺应了人类思维的自然特性,而语文学到最后就仰赖思维,必须遵循思维的规律,那么运用切合思维规律的导图也就可能对语文教学产生积极效果。鉴于此,我提出了思维导图在语文教学中应用的一些设想。

设想之一:解读文本的思路图

思维导图凭借图形、线条等相互勾连,将复杂的文章结构以图式的方式清晰地表现出来,从而能显示课文的结构层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以“蔽”作为关键词,连接“我之蔽”与“王之蔽”,再在下一个节点上连接两种弊病的具体表现,也就呈现出本文的清晰思路。

设想之二:构思作文的引导图

用思维导图来整合与处理材料,能在写作中有效调控思维过程,帮助学生有序地安排段落,以最合理的结构将内在的思想外化成文字。

思维导图可以运用在写作的整个过程中。在材料准备阶段,学生利用思维导图通过联想可能激活相关材料;在布局谋篇阶段,学生可以明确写作的主题,然后合理安排所选材料,妥善安排好写作顺序,这样根据导图行文,文章就可能有的放矢,有路可循。

设想之三:巩固学习的框架图

思路导图可以建立系统完整的知识框架体系,因而对学习可以起到巩固的效果。比如,在复习小说时,我们可以描绘这样的思维导图,中心词是“小说人物形象”,下一级分支从“人物形象的概括”“人物描写方法”“次要人物的作用”等角度展开;再从“人物形象的概括”往下建立“人的身份、地位、职业等”、“心理、心态、心情等”、“品质、个性、精神等”等分支;从“人物的描写方法”建立……这样就一目了然地把握了人物形象的相关知识,建立在整体把握基础上的记忆就不是支离破碎,一鳞半爪,而是体现了知识内在的逻辑性联系。

设想之四:梳理思考的笔记图

用思维导图记录笔记,学生能够抓住教师讲述的话题与主题,强调的重点,不再被动地记录,而是对要点内容进行积极的加工、分析和整理,记录的过程就是深入理解的过程。

在布置学生阅读《红楼梦》时,学生经常反映记不住文本的复杂情节与繁冗细节,教师不妨重点指导将对全书情节有概括与暗示作用的前五回做导图,当贾府的人物关系网初步形成,当现实与幻境的情节建立了某种关系,学生自然也就心中有数,整体上意会到贾府由盛而衰的过程与宝黛爱情的悲剧。

设想之五:催生创意的发散图

通过思维导图,学生可以巩固已经架构起来的知识系统,并且借助逻辑的联系,建立与新知联系的通道,建构主义强调的正是这一点。在这个无止境联想的过程中将零散的智慧、资源等融会贯通成为系统,从而在瞬间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催生出创新性的理解。

无形失范而枉费劲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先进的思维工具,对提高教学效率有一定的可能性,因为它顺应了人的思维的发散性的特点。但是,当前存在着一种美化甚至神话思维导图的倾向,这种倾向可能会毁掉这工具本身。诸多商业宣传都把这个东西过于夸大,认为它是“开启大脑的钥匙”、“终极思维”,吹捧它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于是乎掀起了一场思维导图的风暴,席卷了从商业、企业到教育的所有领域。

但是我们想想,常常是工具越机巧,人脑会越愚钝。在教学领域,过于强调这种工具,由此而形成的依赖性容易让我们形成思维的惯性甚至惰性,从而忽视了语文教学本身的根本问题。如果思维导图运用过多,固定于一种模式,就有可能错过挖掘大脑潜力的机会,进而让课堂离真正的语文愈行愈远。

1.只是大脑的辅助工具

思维导图在整理知识,强化记忆方面被证实为有效,但这种效果是通过思维导图的工具,建立起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而获得的。但工具都有一定的适用性,思维导图也只在有限的适用范围内发挥作用。即使在思维导图适用的领域,这种工具也有它的弱点,这些弱点是由它的特点带来的。思维导图的延展方式是由点向下层节点的发散,这样的发散可以回溯到一个中心,即某个关键词。这样就忽略了这个关键词语与另一个平行的关键词之间的联系,只是纵向的拓展而忽略横向的联系限制了人们认识事物的视野,于是不能从宏观上来把握事物的特点。

决定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是教学内容本身,而非某一教学工具,工具永远是一种辅助手段,工具的有效性不能被无限的放大,从而代替内容,语文教学的实质内容是本民族语言的听说读写能力、品味鉴赏能力以及迁移运用能力。教学以获得较高的语文素养为旨归,而思维导图则是用图示化的手段建立起知识的联系,梳理出概念间的层次关系,这样的目标错位致使思维导图无法在与日常生活广泛联系的语文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导图的筐子装不下语文的菜

原因之一:情感与文化无法图示

语言文字不仅具有表意性,而且具有非常浓烈的情感性。思维导图具有逻辑的延展性,概念的向下一层级的发散性,这种工具诉诸理性,只是反映节点间冰冷的关系;而语言文字的品味鉴赏不仅仅需要理性,更诉诸感性,需要读者调动感官直接去观照,其中蕴含的情感甚至需要读者以生命去体验才能获得,图示化的思维路径无法尽显情感的丰富性与独特性。

文学作品中的情感凝聚于特定的意象中,附着于一定的事件中,并不仅仅表现在思维导图所反映的概念之间的层级关系上。比如,“网”置于关键词位置,联想到有形之网、无形的网。再从“有形之网”往下一级延伸出诸多分支,如“鱼网”“鸟网”“蜘蛛网”等;从“无形之网”延伸到“法网”、“情网”、“关系网”等。从这样的关系图中我们只能发现概念的辐射,而发现不了情感的痕迹。但如果是文学作品,人们凭借想象与体验才能获得文本的情感内核与意蕴实质。例如,北岛有一首一字短诗:“生活――网。”人们通过体悟联系生活体验,可能感觉到在复杂的人生面前的迷惘与失落,在纷繁的时事面前的无奈与彷徨。

语言不仅是表情达意的,而且蕴含着文化的因素,如汪曾祺的文章充溢着“中国味儿”,正因为他对传统文化的钟情,因而在创作上力求回到民族传统,在语言上则着力运用中国味儿的方言。那我们想想,要是把这样的“中国味儿”用思维导图怎么表达出来呢?勉强图示出来的东西可能只是小说的外在形式与层次结构,绝对不能承载小说丰富的意蕴。由此看来,情感也好,文化也好,都是要靠读者用心灵乃至生命去体验的,而不是靠逻辑去分析的。思维导图无法穷尽微妙深邃的情感世界,无法折射出中国人特有的文化心理。

原因之二:审美与鉴赏没有模式

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放射性思考具体化的方法,是最简单又最有效的思维整理的方式,呈现出放射性立体结构。这一结构是否适用于文学的审美鉴赏呢?

审美过程是在审美状态下对审美对象予以观照以获得美感的过程。在文学文本中,这种美感的获得依赖于对文本的审美感知或者直觉美感获得。在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产生强烈的共鸣,审美主体与文本的期望达成和谐的统一。当我们试图把思维导图运用于文学作品的鉴赏时,我们的审美活动就变成单纯的由点向周边发散的模式,这种固定的思路固然符合大脑的思维特点,但审美活动是个更复杂的思维过程,这一过程不仅有发散式的联想,也有形象化的思维过程,也有对比体验的过程,也有顿悟与模糊等心理过程。

思维导图把这一切简单化地处理成一种固定的思维方式,以关键词作为切入点来建立对文本的整体理解,它的局限性就表现得更为突出了。当我们深入思考原因时,就会归因到思维导图模式化的解构文本,会让我们忽视文本自身的形式美感与内在的精神美感。这样图示化文本之后,滤去了文本的情感与艺术特质,审美活动变成了简单的内容概括以及层级关系的建立。过分关注文本内容的层级关系,就会忽略读者的自我生命体验,读者也就无法在审美活动中发现自我,无法通过自我的感性显现来体验文本的美感。

思维导图的节点关联过分依赖联想,从而产生了另一个突出的问题是缺乏想象。我们知道文本意义有很多空白与不确定性,这些地方需要读者放飞想象的翅膀,而思维导图的模式化处理文本的方式扼杀了对艺术的想象力。

原因之三:灵动与顿悟不能规整

文学作品作为一种艺术,对文学类文本的解读一旦套上思维导图的缰绳,我们就失去了艺术鉴赏的活跃的心灵,臣服于僵化与机械的知识点与概念图。

我看过一些根据经典名篇编制的思维导图,从课题发散到作者、背景、结构、主题到写作特色,面面俱到,滴水不漏,紧扣教材要点和高考考点。于是,语文教师在导图的引导下成了匠气十足的“教书匠”,学生也不能感受到艺术的变化和顿悟的喜悦。

比如,用思维导图解读“必修三”课本闻一多的经典诗歌《发现》,我们一般以课题“发现”置于导图的中心,下一节点分别是“不是我的中华”“噩梦挂在悬崖”“你在我心里”,从内容上来说,概括还是比较全面的,但这三个下级节点是怎样的关系呢,以及每个节点从与社会现实联系的角度来看有着怎样的意蕴呢,我们无从把握。但是如果读者以一颗敏感的心,进入闻一多创设的悲怆的情感氛围中,无需凭借导图对文本的层次解构,仅凭着整体的感悟就能领悟到诗歌作为“新格律诗”的代表所表现出的“建筑美”“音乐美”“图画美”以及在美的形式下隐含的深层的爱国情感,这是规整的思维导图引不出来的。

再如解读苏轼的《赤壁赋》时,采用导图我们可能导出由景入情再入理的思路,但只是局限于此,文章那种“当行于所当行,止于所当止”的沛然文气,我们便无从领略;那种“主客一体”的实质关系以及由此所反映出的内心的“出世与入世”的深深纠葛与矛盾便无从把握。只有在与文本的亲近中,保持心灵的丰富与充盈,排斥任何简单化的套路化的认识世界的方式,我们才能在灵动的语言文字中感受到艺术之美。

3.承受不起的双重技术化

思维导图范文第5篇

用它做了一些课件分析,整体的框架配色都还算挺不错的。

可最近又有挺久的时间,又把它抛之脑后,没再去”找它玩啦。“

只到前几天看到写作老师用那最简易版的导图做着写作步骤的分析的时候,突然间想到了它,同时也想到,为什么自己没有耐性再去好好地摸索,学老师用这样简单明了的方法去分析一些文章构架,发展等等。

课程中老师提到了一些要点,正是恰好地戳中了我的痛点,想到自己那”三天打渔,两天晒网“的状态,还没有做好规划就莽撞的开始,再到碰壁之后的不坚持,很是惭愧。

老师当时是简单地把一个体题的写作方法用思维导图画了出来,一目了然。

在那一刻,我想到了之前一直很喜欢的一部剧,可以说刷了好几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