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言文字

文言文字

文言文字

文言文字范文第1篇

明代赵南星《笑赞》中说:“一秀才买柴,曰:‘荷薪者过来。’卖柴者因‘过来’二字明白,担到面前。问曰:‘其价几何?’因‘价’字明白,说了价钱。秀才曰:‘外实而内虚,烟多而焰少,请损之。’卖柴者不知说甚,荷的去了。”

还有一则古代笑话说:一秀才晚上睡觉被蝎子蜇了,喊老婆说:“贤妻,迅燃银灯,你夫为毒虫所袭!”连说几遍,老婆不知其意。书生实在忍不住了,喊叫道:“老婆子,快点灯,蝎子蜇着我了!”老婆这才明白了丈夫的意思……

这两则笑话就可以证明文言文与古代人们日常生活严重脱节。古代人说话大概就像电视剧《三国演义》那样子,一般人是能够听懂的。老师给学生讲课,可能用的也是白话,象今天我们讲解文言文一样。孔夫子的《论语》中就保留着一些口语的东西。

既然古时候人们也说白话,那文人为啥就不用白话的形式进行写作呢?我想,大概一是他们怕浪费纸张。很早的时候是没有纸张的,文字刻在甲骨、竹简上,写在布帛上,成本高,当然文章要简练。二是如果不用文言文写作就显得没有文化,文人就觉得丢人,所以不用白话。例如唐代张打油用白话写了一首诗,后来遭到挖苦讽刺嘲笑。

中国的文化革命,首先是从语言文字方面入手的。新文化运动与五四时期的语言革命对中国人民的思想现代化具有无与伦比的推动力。胡适等人认为“文言的文字可读而听不懂”,“乃是一种半死的文字”,所以必须要有一种活的工具来代替已死或垂死的工具。在胡适他们的推动下,白话文的普及轰轰烈烈,并出奇地顺利。中国迅速地推进白话文,大量地引进西方的文法语法结构、拼音字母、阿拉伯数字、标点符号、数理化公式等等,使得中国终于与现代社会接轨。如果没有语言文字方面的改革,如果不引入西方的新东西,那中国本乡本土的文言文该如何承载现代这铺天盖地的信息量呢?中国该如何汇入到这浩浩荡荡的世界洪流中去呢?

文言文改革为白话文当然是好事,但改革后也出现了新的问题:今天,我们每个人不仅得花费大量的精力去学习现代汉语,还得花费大量精力去学习那些被称作中国文化精髓而实用价值少之又少的文言文。语文是学生的主课,一个人从小学到大学一直在学,耗神费力地学习了半辈子,但许多人还是文字识不全,句子不会译,文章写不好,知识学不完……

文言文字范文第2篇

市语言文字工作总体要求是:以“构建和谐语言生活,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促进城市文明建设”为宗旨,全面贯彻国家语言文字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加强依法管理,完善监督体制;以党政机关、学校、新闻媒体和公共服务行业为重点,努力提高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管理水平和应用水平;坚持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与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全面推进“中华诵”活动的深入开展;为迎接省第十七届省运会在我市召开,围绕“我为作贡献,我为省运添光彩”主题,积极营造“文明、规范、和谐”的社会用语用字环境。

二、主要工作

(一)继续加大宣传力度,推动语言文字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

继续深入宣传、贯彻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和《省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发挥新闻媒体和《语言文字网》的舆论导向和宣传作用,通过报纸、电台、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宣传语言文字法律法规、方针政策,普及语言文字规范知识,使全社会进一步了解两法的有关精神,切实提高全社会规范用语用字的法律意识、法律水平和规范应用语言文字的实际能力。

(二)巩固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成果,深入推进全市语言文字法制建设

以今年省语委组织的“二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回头看”检查为契机,进一步健全语言文字的组织机构、经费保障、管理措施、制度建设等长效管理机制,充分发挥语委成员单位的语言文字工作职责,进一步完善语委统筹协调、部门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加强对重点领域语言文字应用的监管,强化依法管理,巩固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成果,深入推进我市语言文字法制建设。贯彻《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公共场所中外文双语标志规范工作的通知》(政发〔〕99号)精神,为迎接省第十七届省运会在我市召开,按照省语委有关要求,认真做好公共场所中文双语标志规范工作。

(三)创新活动形式,精心组织开展第十三届推普周宣传活动

今年九月是第十三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根据教育部、国家语委和省教育厅、省语委关于开展第十三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的通知要求,在省语委的统一部署下,以活动为载体,精心策划,扎实有效地开展好第十三届推普周宣传活动。积极探索活动组织方式,不断创新宣传内容和形式,与辖市区合作、联动,广泛开展群众性中华经典诵读和“中华赞·诗词歌赋创作”活动,组织参加全国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组织大中小学生志愿者“推普宣传”社会实践活动,将推普工作向农村和城镇延伸。同时,发挥公共服务行业窗口的示范辐射作用,结合行业及岗位特点,面向公众深入开展“岗位推普”活动,不断拓展推普周社会宣传的广度和深度。

(四)加强学校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深入开展“中华诵”经典诵读活动

加强对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指导和检查,与市政府教育督导团联合对校园用语用字进行督导,规范校园语言文字,规范学生汉字书写。继续在全市中小学开展部级、省级和市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创建活动,组织开展第二批市级示范校评审认定工作,进一步提升学校依法治校和规范使用语言文字水平,更好地发挥学校在全社会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中的基础作用。倡导学校设立母语节,弘扬汉语言文化。引导学校深入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在广大师生中开展诵读经典、书写经典活动,并将其列入校本课程,把提高师生语言文字素养与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有机结合,进一步提升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品质。举办全市中小学教师诵读培训班,提高教师的范读和辅导水平。

(五)继续做好普通话培训、测试工作,开展汉字应用水平测试的试点工作。

认真贯彻《普通话测试管理规定》(教育部令第16号)和省教育厅、省语委《关于进一步规范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通知》(教语〔〕1号)精神,继续做好全市的普通话培训与测试工作。加强对市语言文字培训中心普通话测试考点考务的指导监督和检查管理,理顺考点与各培训辅导站之间的工作关系,认真做好全市测试工作的组织协调。继续做好全市普通话水平测试员培训、考核和评聘工作,进一步完善我市普通话水平测试机测管理规章制度,加强测试质量监测,确保普通话水平测试质量。依法做好全市普通话未达标教师和社会相关人员的普通话培训测试工作,大力推进职业学校学生的普通话水平测试。按照省语委有关要求,积极开展汉字应用水平测试的试点工作。超级秘书网

文言文字范文第3篇

英文名称:Applied Linguistics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语言文字报刊社

出版周期:季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种:中文

本:16开

国际刊号:1003-5397

国内刊号:11-2888/H

邮发代号:82-576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92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期刊荣誉:

社科双效期刊

联系方式

文言文字范文第4篇

在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最主要的还是要靠普通话。普通话在全世界都广为流传。时代中的网络用语,渐渐闯入了我们的文字天地。现在,人们说的我已不再是我——偶;人也不是人——银;喜欢不再是喜欢——稀饭……这一些五花八门的网络用语,好似一夜间充斥了我的语言神经。那真是神马都是浮云,那原本不牛头不对马嘴的汉字组合,百川朝海,形成了当今最流行的网络用语。不仅年轻人喜欢,连一些大妈级的人物和小孩子也乐此不疲。网络用语是对语言的一种严重扭曲,它让我们的汉语变得面目全非!除了语言,文字的使用也逐渐被语言所“传染”,乱改动成语,字词发音不准,简直可以用“猖狂”形容。大街上,商店上的招牌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服装店有“百衣(依)百顺”、“衣衣(依依)不舍”。打开电视有默默无蚊(闻),随心所浴(随心所欲),乐在骑(其)中……甚至在我平常做题的时候,都会经常遇到成语滥用改错的题。天哪,这还是我们洋溢着茶香的汉语吗?

而我们中华民族的汉字,同样也凝聚了这个伟大的民族几千年来智慧的结晶。几千年过去了,无数的东西都已消逝,唯有汉字将古老的历史向我们展现。中国的汉字是中华文化的桥梁,也是精美的艺术作品。身为甘肃人,何其有幸传承了中国繁体字的书写形式。拥有如此珍贵的文化宝藏,期盼关怀文化与教育的有志之士,共同参与、了解汉字的美妙。走进汉字,就有如走进中华文化的博物馆,足以让人赞叹再三、流连忘返!汉字写起来,横平竖直,气势磅礴。从一个人的书法中就可以看出他的性格和品性。从那一笔一划中流露出的是对祖国的热爱,对民族的热爱。从小,老师就教我们写汉字要一笔一划、要横平竖直,我们做人也要像汉字一样堂堂正正。每一个汉字都代表了一种不同的意思,所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能将两个读音或意思相近的字混淆。自然,也不能出现刚才所说的“乱改动成语,自此发音不准”的事情了。

现在,我们来说说怎样才能说好普通话。

1.语速适当,是话语自然的重要表现。如果语速不当,说话时一个字一个字的往外挤,会让听话人感觉到你说话非常生硬;反之,如果你说话连贯,同样也会让听话人觉得是一种享受。

2..用词得体。在日常交流中,书面语与口语要分开,必须克服方言的影响,摈弃方言词汇,说话中特别要注意克服方言语气。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地域之间的方言差异很大,即使在同一方言区中,也存在着许多令人费解的方言分支。因此,操方言的人在交际中势必遇到障碍,直接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少数人在学与不学普通话的问题上心存疑虑,他们或多或少地认为,在现实生活中,只要不从事用语言进行的工作如主持人、播音员、导游等,不说普通话并不影响自己的正常生活。可现代的生活日新月异,时代的变化不断地加速,人际间的交往也日渐频繁。在现在看来正常的生活方式转瞬间就可能落伍,与其到时被社会抛弃,不如未雨绸缪走在时代的前列。另外学习普通话,还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素质。所以学习普通话就成了我们中专四年学习的重要任务之一。

1.克服心理障碍。普通话并不难学,难的是对心理状态的调整和改善。许多同学在学习普通话时害怕自己因生硬别扭的发音出丑,或是畏惧长时间训练的困难,这些心理障碍常常使学习进步缓慢。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需要及时调节我们的心理状态,放下心理包袱,大胆地开口讲。

2.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任何语言都离不开具体的语言环境。它直接影响和制约着语言的学习和应用。在学习普通话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克服本地方言环境的负面影响,尽可能为自己创造一个有利的普通话环境。

?3.注意自己的学习方法。我们学习普通话的目的是能听,能说标准的普通话。这就要求我们改变多年对方言的听说习惯,建立一种全新的听说能力,这并非一朝一夕的易事。一方面我们要花大力气,下苦功夫,老老实实地学习;另一方面也应该地采用恰当的学习方法。

?总之,学习普通话是一种长期而艰苦的活动,我们只有全身心地投入进去,做到“耳到”“口到”“心到”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文言文字范文第5篇

字词是文言文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通过字形和文化方面的教学,能帮助学生加深对字词的理解。

1 字的形体方面的教学

汉字起源于图画文字和记事符号,从甲骨文一直到楷书,尽管形体有变,但其表意性没变,下面探讨形义关系:

1.1 据形识义

(1)根据字形探寻字义。

如:“初”表初始义。甲骨文由衣和刀组合而成,《说文》:“初,始也。从刀,从衣。裁衣之始也。”[1](591) “以刀裁衣”会“始制衣服”之意,故有始义。

“及”为逮住义,甲骨文和金文由前面一个人,后面一只手形组合而成。象前面的人被后面一只手抓住。《?f文》:“及,逮也。从又,从人。”[1](414)

“臭”有气味的意义,甲骨文由自和犬构成,上下结构。《?f文》:“臭,禽走臭而知其迹者,犬也。”[1](1356)上部自是鼻子的象形,下为犬形,会意犬用鼻子辨别气味,引申出气味义。

“汤”字的金文由氵和?[构成。《说文》:“汤,热水也。从水,?[声。”[1]1581?[甲骨文上为日(圆圈中加一横画)、下为日光散射(一、勿)之形。朱芳圃:认为上面的日是“镫缸也……金文或增彡,象?艄庵?下射也。本义当训光明。”[2](1099) 朱骏声:此即古

??。[3](1100)甲骨文中应该是日的象形,“彡”应是日光下射之形。太阳会发光,也会发热,日下的“勿”可表光,也可表热,“??”由表水“氵”、表太阳的“日”和表热量的“勿”三者会意而成,表示水因太阳的热度而变成热水。汤汤(shāng shāng)“大水激流的样子”,表水盛貌,因“汤”有“沸水”义;“沸水”与“喘急河流的水”呈现的状态是相似的,因此可引申为表水盛貌。

(2)据形符识义。

据形声字的形符识义,类推出同形符的字有相同的义素。

如颜、颠、颇等字为何从“页”,我们可探究其字形寻找解答。“页”甲骨文为人突出其头部之形,合体象形字,本体是人头,因此以页为形符的字,其义与头有关。《说文》:“颜,眉目之闲也。”、“颠,顶也。”[1](1200)(即头顶)、“颇,头偏也。”[1](1212)这类字还有:硕: 大头;额: 脑门;颈: 脖子前部;项: 脖子后部;顾: 回头看等。

(3)据形符和声符之形识义。

亦声字既是会意字,也是形声字,即其声旁既表音也表意。

如贱、浅中的“戋”,除了表音外,也表小义,贱表钱少,浅表水少。戋甲骨文由二戈构成,为二戈相向形,会二戈相向博杀、残害意。《说文》:“戋,贼也。”[1](1803)段注:“由二戈相战的残杀相损而引申为残伤、残缺不全,又由残缺不全引申为小、少之

意。”[4](78-79)以“戋”作声符的残、钱、盏等字有少或小的意思。

1.2 据形别义

有些字,形体不同,意义相近,有些字,形体相近,意义不同。

(1)异形近义的字。

行、步、走、趋它们的形体不同,但意义都与“走”有关。

“行”的甲骨文有彳亍构成,象四通八达的道路,本义为“道路”。引申为动词“行走”,“主体可以是人类用双脚行走,也可以是用于指称动物车马的行走,也可以是军队等整体概念的行走。”[5](10)

“步”的甲骨文由上下两止组合而成,象前进时左、右?_一前一后之形,本义是“走路”。《说文》:“步,行也。”[1](236)

“走”的甲骨文作形,象人挥动双臂跑步形,本义为跑。

“趋”的金文从走或止或?u,?c声,是形声字。“刍”甲骨文由手和艹构成,从字形看是用手割草。西周金文?c或从手或为张嘴的兽,康殷:“趋表示(草食)兽畜趋草而食之意,引申而泛指‘走也’之意”[6](44)。

刘熙《释名?释姿容》:“徐行曰步,疾行曰趋,疾趋曰走。”说出了步、趋、走速度和频率方面的不同。

(2)近形异义字。

这些字形体差别小,意义不同,使用时比较容易混淆,写成错别字。

如即和既。“即”甲骨文由?n和?m构成。《说文》:“即,即食也。”[1](p686)卩即人字,?n荐熟物器;象一人跽坐于食器之侧进食之形,引申为一切即就之义。[7](372―373)“即”字,本义表走近、走向、接近。

“既”甲骨文由?n和??组合而成,象一个人对着煮好的东西,但是他的嘴不向着东西,表人吃饱了,要离去。引申为尽。[7](379)既:本义尽,完结。

又如衤(衣)和礻(示)。衤表衣服义,甲骨文象有衣领和两只衣袖的斜襟衫之形。礻甲骨文象神主形,祭祀神主,以求神纳福。以衤作形旁的字,其义与衣服有关,如:袖、襁、衬、被等,以礻作形旁的字,其义与神有关,如祝、福、祈、神、祥等。

(3)同形异义字。

指形旁相同,位置不同,表义不同的字。如陡和都,两字皆有阝旁,阝位于左边的为阜旁,位于右边的为邑。阜的甲骨文作象山崖,放于字的左边,与山崖有关,如陡、陵、陟、降等字。邑的甲骨文 上为囗,表疆域,下为跪着的人形,表人口,会意为人所聚集之地,作形符,变为阝,放于字的右边,表城邑,如都、郊、野、鄙等字。

(4)异形同声异义字

形声字同音异义字,有的意义易产生混用,如“噪”、“躁”与“燥”。

噪的形旁为口,与口的动作有关,人和动物发出的噪音、噪声等用噪。

燥的形旁是火,?c火相关的干燥义用燥。

躁的形旁是足,多用于急躁、暴躁义。为什么从足旁会表急躁、烦躁义,我们可通过躁的异体字得到了解,?、?ㄊ窃甑囊焯遄帧!墩f文》:“?,疾也。从走,?茁?。”[1](217)《礼记?内则》:“躁,谓举动急躁。”从走与从足是相关联的,故躁可表示行动方面的急躁;《?f文》:“?ǎ?愁不安也。从心,?茁?。《?》曰:‘念子??ā!?”[1](1472)从心,表示心情的急躁,行动和心情两者可关联,心急动作就快,因此躁与心情和行动有关,表急躁、烦躁义。

2 字的文化方面的教学

文化与字义的关系,赵诚先生说:“产生或使用于某一阶段的汉字,其结构可能在某种意义上反映该时代的某种文化意识。”[8](4)下文通过趋、姓、安等字作简要分析。

(1)趋

“趋”低头弯腰、小步、快速、恭敬地行走,表现对所“趋”者的敬仰和尊重。《周礼?春官?乐师》:“行以《肆夏》,趋以《采荠》。” 孔颖达疏:“行与趋,是步迎宾客者的‘步迎之法’”。《触龙说赵太后》:“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根据礼节规定,触龙见太后应当快步往前走(趋),但触龙病足,不能快走,只能“徐趋”。所以即使“病足”,趋之不疾,也要“自谢”。“趋”所独具的文化含义而赋予了“趋”之仰慕、敬奉权贵的特殊意义。正是由于“趋”总是下对上,卑对尊,幼对长,臣对君,先民很自然地将“趋”与攀附权势联系了起来,所以有“趋热”、“趋势”、“趋奉”、“趋附”、“趋炎附势”之说。[9](80-81)

(2)姓

今人都随父姓,可“姓”从女,是当时文化的反映。姓甲骨文作、形,从女,生声,会意由女所生,反映了那个时候跟母亲姓的文化,如姜、姬、嬴等姓都从女。姓起源于母系氏族社会,那时是群婚制,一个男子可以有许多“妻子”,一个女子也可以有几个“老公”,子女与父亲的关系是不确定的,只有和母亲的关系是明确的。因此,只能按母系来确定人的血缘身份,所以姓从女,其本义,就是源于同一女性祖先所出。

(3)安

安的甲骨文宀和女构成,《说文》:“(静)[?x]也。从女在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