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言文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文言文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文言文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文言文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范文第1篇

【关键词】语言积累 语言修养 语言实践

我们面临的大部分学生平时说起话来可谓滔滔不绝,机灵诡辩,可为什么到写作文的时候就寥寥数语,干巴巴的,一点也不生动呢?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学生语言贫乏,有话道不出来。这可能是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个通病。面临这样的学生,作为教师,特别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就更应该注重学生的语言积累了。当然,积累语言看起来是一件较容易的事,多听、多看、多写不就完了吗?但真要做起来,而且还要行之有效,那可是一项复杂而巨大的工程。况且,重视语言的积累,既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法,又是提高读写能力的有效手段,应该引起重视。那么,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该如何引导学生去积累语言呢?下面就我在实践中的体会粗浅地谈几点。

其一、教师首先要加强自己的语言修养,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要学生积累语言,首先得要他感兴趣,要引起学生的兴趣,先得有教师优美、动听、幽默、流利而丰富的语言。教师是学生的榜样,教师的语言规范、准确、鲜明、生动、流利,精炼传神,能体现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笑而生乐,乐而不俗;怒而激昂,有节有制;伤而低回,沉而足气;朗读课文时,声音能外化成和煦的春风,火热的夏日,绵绵的秋雨,酷寒的冬雪;能外化成制作小桔灯的小姑娘,"变色龙"般的奥楚蔑洛夫,朴实善良的阿长,把人逼成"鬼"的黄世仁......总之,教师的语言让学生听起来觉得像音乐,像甘泉缓缓浸入他们的心扉,能够激发他们心中的爱恨情愁,他们当然就乐意去享受、去感受这种艺术美了。久而久之,他们也就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语言也会逐渐的丰富起来,优美起来。反之,如果教师的语言呆板、贫乏、不规范,学生听起来枯燥无味,像催眠曲,巴不得老师的课快点完,好逃离这堂"是非之课",时间一长,学生自然就会厌倦你这一科,更谈不上学到更多的知识了。因此,要学生积累好语言,首先教师得有优美的语言做表率,这就要求教师广闻博识,加强自己的语言修养,增强教师语言的魅力,力求自己的课堂生动有趣,使学生学而不厌,学有所得,学有所感,在学习中享受到快乐。

其二、引导学生在课内和课外阅读中积累语言

古人认为,为学之道在厚积而薄发,学习语文的"积"就是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积累和吸收,主要途径是读;而"发"则是对语言文字的倾吐和表达,其形式是"说"和"写",出中成章,下笔成文,只有"厚积"才能"薄发"。现行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是语言生动形象、文笔优美且贴近现实生活的文章,大纲要求要多读,以读诵代替繁琐的分析和理解。朗读是语感形成的基础,是分析、研讨语言的前提,是积累语言、培养语言能力的重要手段。它不仅能训练学生说话发音正确,读句分明,语气连贯,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还能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丰富学生的想象,激发学生的爱憎情感。朗读的时候,方式要力求多样化,比如范读、自由读、默读、分角色读、带着问题读、听别人读、赏读等。

广观当前的农村学生,他们上课必须两耳只听"一人说",一心仅读"一本书",而课外读物,几乎是清一色的作文书籍。这类书籍无论怎样的"优秀""经典",也无法摆脱学生生活阅历、文学素养等各方面的限制。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在会听"一人说"、仅读"一本书"的基础上,走出课堂,走向生活,博览群书。首先要教给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可以启发他们运用"圈点评注法"、"一页读书法"、"逆向思维法"、"换位思考法"等,去独立思考,大胆质疑,使读书学习的过程成为不断思考与解决认识上的某些矛盾--怀疑进而获得的真知的过程。还可以给他们规定课外阅读和背诵文章的数量,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读物。其次,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的习惯。一要广读,广泛涉猎,多方吸纳,不要只限于某一类读物;二要多思,如想一想文章写了些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么写等等;三要勤记,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把课外阅读中名家名篇的精美语言、优美词句和精彩语段分类摘抄下来;四要善用,除了汲取精神营养外,在写作与表达中注重知识的迁移,将新学的知识运用于各项语文活动和其他活动之中。

其三、加强语言实践,增强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

文言文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范文第2篇

【关键字】:高中语文;语言教学;问题及策略

前言:语文教师对于教学语言的使用,比较重视的就是教学质量问题,语言教学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教学成绩通常是衡量学生及教师对于语文课程认识的一个程度,高中院校逐渐发现语言能力在教学中的重要性。语文教学语言尤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用用是非常重要的。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语言问题

(一)语文教学中语言缺乏实效性

语文的教学在如今课堂上,有很多制约性的问题出现。比如课堂上的对话内容,不要将对话当做是一种控制能力,课堂对话可以调动气氛,而且还可以成为一种创造性的行为。中国大多数的教学还是以教师主讲,学生听课为辅。这种授课形式确实影响到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并且还会限制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其实,教师在课堂上更多的时候,只是一个传递信息的角色,重点的理解和学习还是学生本身。

语文教学课堂语言缺少实效性,主要体现在师生之间的互动,老师的问题通常都不够引人入胜。简单的问答方式确实会使得课堂缺少语言的实效性,老师的满堂灌授课方式并被学生接受。将课堂提问控制在一个大概程度上,不要太过容易也不要太过复杂,如此才可以促进学生去思考,发挥学生本身的价值。提高整个教学的质量,语文教学的挑战是非常大的,如今国学的关注点应当将重点放在语言的应用上。关注在语文教学中出现的语言问题,加强语文教学的语言魅力,促进学生对语文的认识度。

(二)语文教学语言中对学生个性化的忽视

由于中国语文的教学性质,语文老师大都按照大纲把课程交完之后,缺乏课堂上语言的应用教学。忽视了对学生的引导,一味的急功近利会失去语文教学的营养价值,影响语言对语文教学的烘托,无法促进学生的接收能力。特别是面临高考的高三学生一边是压力,一边是对文化的学习,若是没有做到良好的引导,势必会减少自我个性化的语文学习。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经常会因为追求速度,而失去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应该更多的去考虑学生的真正接受能力。更多的将时间放在学生相互之间的讨论上面,才可以发挥课堂的价值,也会使得语言功能在教程中得到最好的展现。

语文的教学中过多的提倡统一性,这就会使得课堂缺少人文性的关注,使得语文学习中出现过硬的记忆,没有一个比较文化性的教学。学生也不容易参与到课堂中,现在的学生的思想会容易被固化,不会凸显自己的文化个性。这给语文课堂语言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也会影响师生的互动,限制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语文教学语言示范中缺乏有效性

语文教学在教学语言上一直缺乏规范性,通常在教师进行语文授课的时候,平时教师在授课的时候经常会有一些不规范的模式。在跟学生传达信息的时候,语速的控制、讲课是否拖沓、有没有重点强调的语调,这些都是在语文教学中需要注意的方向,教师在授课中尽可能多的考虑到这些问题。语言问题反映在教学中的任何时候,比如语言在讲解的时候含糊不清或者是不够流利的语言风格,会使得学生没有一个比较良好的接受能力。除此之外还有种种的语言现象,这就需要语文老师在平时教学的时候,重视并规范这些方向上的问题。这对于语文老师的教学质量是一个很大的考验,有的学生还会反应在听课时,没有一个更好的兴趣投入进去。因为语文教学本应该是文化感最浓的一门课程,但是因为教育中语言魅力的不足,就会导致课堂失去原本的主导方向,语文传授的有效性就会得到流失。

二、高中语文教学语言有效性相关策略

(一)对有效讲授语言的认识

在一定的时间里,教师为了达到某种预期的效果,使用的有效性的语言,就是在教学任务中完成的有效教学语言。在高中语文的课堂教学中,因为所包含的信息量比较大,再加上整个知识系统强大,学生需要在一定时间里接受比较多的知识,所以讲授语言是整个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具。

为了激发学生的听课兴趣,教师必须重视语言应用的有效性。以学生作为一个主体,将语言教学发挥到最大的价值,在教师进行语言教学的时候,重视对学生的引导和思维的传授方式。教师需要根据平时在语文教学的内容,不断强化自己的教学语言。

(二)对有效讲授语言的思考

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注意课堂的调整,要控制好在整个课堂中的时间。课程的推进需要在有效授课的配合下进行,使得语文教学更加规范化。学习需要主体的全力配合,那么就应该清楚学生的真正需求,对于语文知识的传授需要进行系统的语言教学构架的支持。充分满足学生在求学中的要求,以学生为中心发展语言在教学中的应用。

另外,语文教学不能只是一味的进行知识灌输,在课堂上寻在有效的教学语言方式,去提高学生与教师之间的配合度,这样就会真正的完成学习任务。但是,由于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通常会只重视知识的教育而忽略学生的自主成长,还需要在课堂讲授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结论:

在语文课堂上,如果教师发挥了主动性,就不会有学生的主动性。所以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应当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同时将语言能力充分的表现在语文教学中。教育语言与语文教学需要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这样才可以做到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学生也会真正的了解语文知识。语言教学在语文课程中的应用,确实考验了高中教师的教课水平,在这种挑战中可以促进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不断强化语言在教学中的应用。辅助教学,提高语言应用的价值,丰富课堂。

参考文献

[1] 李晓娜.浅谈高中语文能力的培养[J].初中生优秀作文.2015(22).

[2] 赵传兵.有效教学中的学生参与及评估[J].考试周刊.2007(37).

文言文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范文第3篇

一、语文课程的任务:“语文教学即语言教学”

蒋仲仁一贯主张:“语文教学即语言教学。”[1]语言既包括口头语言,也包括书面语言,语文教学即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教学。明确语文教学即语言教学,是保障语文课程品质的根本前提。语言是人们交际的工具和思维的工具,语文教得好不好,要看学生能不能熟练地运用语文这个工具。蒋仲仁并不否认语文教学与思想品德培养的密切联系,但认为语文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绝不能脱离语言运用。在论及文学教育时,蒋仲仁强调,语文教材里选入文学作品,为的也是教语文,教学的价值还是教学生把文章读懂,把文章写通。

蒋仲仁非常重视语言和思维的联系,强调发展语言和发展思维紧密联系的原则是语文教学的首要的基本的原则。“如果忽视了语言和思维紧密联系的原则,专抠文字,死记硬背,势必事与愿违,达不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2]同时,蒋仲仁也指出,思维和语言不是一回事,语言的特殊性决定了同一的思维内容会有不同的语言形式。在不同的语种之间、同一语种的不同发展阶段里、民族共同语和方言之间、语言应用的不同场合,同一的思维内容相对应的语言形式是不同的。思维和语言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由此产生了语言的共同性和特殊性。

蒋仲仁主张语文教学应该遵循汉语的发展变化规律。语言是随着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而不断发展变化的。“语言向前发展了,如果语文教学还是故步自封,不能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这个工具来适应发展着的社会的需要,那就会导致语文教学的失败。”[3]关于文言文,一些人认为,文言文的学习有利于继承民族文化遗产,也有利于帮助学生学习现代汉语,对此,蒋仲仁不以为然。他论证指出,语文教学应该建立在汉语不断发展和进步的观点之上,基础教育阶段学习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现代汉语。蒋仲仁还强调,语文教育不仅要适应语言的发展,还要促进语言的发展。

长期以来,人们对“语文涉及什么”的认识遮蔽了“语文该教什么”的问题。语言材料涉及的内容包罗万象,“大语文”的旗号自然就具有较强的蛊惑性,“综合性”自然也就容易被作为语文课程性质的标签。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语文在学校教育中成为一门独立的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区别在于:其他课程教的是语言承载的内容,而语文课程的独特意义在于不仅教语言的内容,而且教语言的形式,更重要的是教语言形式与语言内容的转换关系。我们绝不能因强调“综合性”而弱化“语言教学”这个根本任务。“要想真正使语文教学的内涵不断丰富,真正使语文教学抗拒着非语文化的影响,真正走属于语文教学本身的正路子,就必须走‘小语文’化的科学之路。”[4]所谓“小语文”,归根结底是以“语言教学”为核心的语文。

二、语文学习的路径:“自觉地运用语言规律指导语言实践”

蒋仲仁认为,语文学习要坚持语言实践与语言规律相结合。思维反映的客观存在具有无限性,所以思维的结果具有无限性,而思维的过程所依照的规律具有相对的有限性;同样,语言的运用过程及其结果具有无限性,而语言规律具有相对的有限性。蒋仲仁指出,思维和语言的这种无限性和有限性,应该作为研究语文教学的依据――依据语言的无限性,要广泛摄取;依据语言的有限性,要掌握规律。他提出语言的学习有两个基本路径,其一是从语言综合运用的范例学习,其二是从语言分析研究得出的规律学习,要坚持两条腿走路。“在语言教学中既要注意广泛的摄取,也要注意规律的掌握。”[5]蒋仲仁说,这些年来,中小学语文教学,先是专重前者,无视后者,是一条腿走路;后来有了改进,可是重视前者,轻视后者,是一跛一跛地瘸着腿走路。

蒋仲仁呼吁要运用语言科学的研究成果指导语文教学。他指出:“应该用系统的有程序的教学来代替自个儿的暗中摸索,用自觉地运用语言规律指导语言实践来代替不自觉地神而明之地从事语言实践。”[6]作为五十年代汉语、文学分科教学探索的亲历者,蒋仲仁对分科教学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这个重大改革的意义在于“语文教学向科学化迈进了一步”[7]。时至改革开放后,蒋仲仁仍提出编辑两套语文教材的设想,范文选读的教材和语言知识的教材分别自成体系,又相互联系。

语文作为学校中的一门课程,“既包含一个民族的语言系统和规则(即狭义的语言)的学习,又包含按照这一语言系统和规则所进行的言语行为(读、写、听、说)的训练以及按照这一语言系统和规则形成的言语作品的学习”[8]。借用语言学家克拉申提出的“学得”和“习得”一对概念,学校中语文课程的学习,既包含“习得”,也包含“学得”。学校语文课程与生活中其他场合的语言学习相比,其特殊性就在于包含着“学得”。我国古人所说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深刻揭示了语言“习得”的重要作用,而现代语文教育在坚持重视“习得”的同时,还应充分重视“学得”对“习得”的指引作用。“淡化语文知识”的呼声,本质上是漠视“学得”的作用,在一定意义上是语文教育发展历史的倒行逆施,“语文知识”重返语文课程标准则是一种拨乱反正。至于教材是分编还是合编,倒不是根本问题,《国文百八课》就树立了合编教材的典范。引入语言科学研究的新成果,特别是语用学的研究成果,重构语文知识体系,是当代语文教育研究界的历史重任。

三、语文教学的方法:“从语文、汉语文出发”

蒋仲仁认为,语文教学的方法,取决于语文教学内容的规律。他说:“语文科的教学工作、教材工作、研究工作都要从语文、汉语文出发,都要熟悉语文,熟悉汉语文,熟悉语文科的教学内容。”[9]换句话说,语文教学方法的探讨,既要遵循语言的一般规律,也要遵循汉语文的独特规律。遵循语言的一般规律,语文教学就要基于语言的工具性,注重语言运用的实践。遵循汉语文的独特规律,语文教学就要基于汉语在语音、文字、语义、词汇、语法等方面的独特性开展教学,尤其要注意汉语的发展变化。

蒋仲仁强调,语言是工具,工具的价值在于运用,所以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运用的实践。他说,不从语文科是工具学科的这个性质出发,不重视运用语文这个工具的实践,语文教学的质量就不能切实有效地提高。他以体育课的教学进行类比,提出:“重视实践,重视实践的组织和指导,应该是语文教学适应工具学科这个性质的一个基本原则。”[10]教师的教,就是教学生怎样学,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什么,而且要教学生学会学习。“用个比喻的说法,教人打猎,不在于给人以多少猎物,而在于给人以猎枪。”[11]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不能满足于知识的传授,而要积极发挥“导”的作用,帮助学生实现这个由知识到能力的转化。

在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蒋仲仁均根据汉语的独特规律,提出了自己的教学主张。在识字教学方面,他呼吁重视汉语拼音的教学,对黑龙江“注音识字,提前读写”的实验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在课文教学方面,他重视朗读和背诵,强调反复吟味作者的语言有利于增加自己的语言储备。在课外阅读方面,他重视读与写的关系,强调教师要善于推荐书目,善于组织合作,善于解答疑问。在写作教学方面,蒋仲仁提出要像学习画画一样苦练基本功,写作要从“写生”起步,“写生”又要从“工笔”入手。在口语教学方面,他认为社会的现代化要求重视口头语言,要“出口成章”,“作文教学”应该重视赋予新内涵――说写训练。

在当前的课程改革实践中,彰显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但还存在着无视具体教学内容,盲目推行某种教学模式的倾向。教无定法,并非意味着教师选择教学方法就可以随意所欲。“语文实践的基本方式有三种,即积累、训练、体悟。”[12]语言材料的丰富靠积累,语言能力的提高靠训练,语言情意的形成靠体悟。从教学设计的思路上说,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决定教学方法,而从教学实施效果上说,教学方法的适宜性又制约着教学内容的呈现以至教学目标的达成。语文教师只有从汉语文自身的规律出发,充分认识语文教学内容的规律,才能选取适应的教学方法。

四、语文教师的素质:“首先是‘语文’,然后是‘教学’”

蒋仲仁特别注重语文教师的素质。作为教育家,蒋仲仁当然重视对教学规律的研究,但他尤为强调语文教师要具有扎实的语文学科素养。他认为,一门学科的教学,学科的自身内容和教学的方法都应重视,既要注重“教学”规律,又要注重“语文”本身,但方法取决于内容,所以他呼吁:“首先是‘语文’,然后是‘教学’。”[13]语文教师要特别注重语文水平的提高。关于语文教师的语文水平,蒋仲仁主要强调了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语文教师要掌握扎实的语文知识。知识是课程的基础,语文教学不能没有知识。“教学中有些东西也不能一下子全都教给学生,可是教师心里得自己明白。”[14]语文教师自己掌握扎实的语文知识,才能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过程中由混沌走向自觉。语言的发展不仅出现新的语言现象,而且遵循一定的规律,显出一定的趋势,所以蒋仲仁还注意到语文教师教育课程内容的更新,他说:“语文教育既要教给学生足够应用的现代汉语,还要教给语言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对师范院校的学生应该这样要求,让他们毕业之后在工作实践中时时注意语言的发展变化,求得适应,求得教育效果的提高。”[15]

第二,语文教师要具备过硬的语文能力。蒋仲仁十分注重教师“下水”,强调教师写作教学要“下水”,进而指出,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教师都应该“下水”――鼓励学生多读书,教师自己就要多读;鼓励学生勤查字典工具书,教师自己就要勤查;指导学生说话,教师自己就要把话说好。教师“下水”的意义,一方面在于教师的“身教胜于言传”,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起到示范作用;另一方面在于教师亲自体验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甘苦,这个亲身体验就是教学生学习语文的宝贵依据。

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语文教师应成为课程的积极开发者。“没有丰富、完整的语文学科知识,语文教师专业发展必然遭遇前提性、基础性的缺失,甚至不可能建构系统、合用的语文课程知识。”[16]当前,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正积极推行,教育类课程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但要防止陷入“此消彼长”的怪圈,在强化教育类课程的同时弱化关于语文学科知识的课程。我们认为,语文教师应具备的语文学科知识包括五个层次:一是关于语言基本规律的知识,即汉语语言学、普通语言学;二是关于言语作品规律的知识,即文章学、文艺学;三是关于言语活动规律的知识,即口语学、阅读学、写作学;四是关于语言思维规律的知识,姑且称之为语文思维学;五是关于语文学习规律的知识,姑且称之为语文学习学。同时,语文教师还要有过硬的语文能力,做学生语文学习的示范者,语文教师教育中要积极培养听说读写的实践能力。

综上,语文教学即语言教学,语文教学要遵循语言自身的规律,坚持语言实践与语言规律相结合,用语言规律指导语言实践。语文教师要善于学习掌握汉语言的规律,具备过硬的语文能力,才能胜任语文教学,推进语文课程改革。这就是蒋仲仁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带给我们的启示。

参考文献

[1][2][5][6][7][9][13][14][15]蒋仲仁.思维・语言・语文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3,2~3,8,24,95,263,31,33,259~260.

[3]蒋仲仁.语文教学要适应语言的发展[J].课程・教材・教法,1983(3).

[4]管然荣.语文学科的核心能力究竟应该是什么:质疑课程标准的“综合性”理念兼谈“小语文”观[J].中学语文教学,2013(1).

[8]徐林祥.语言・语文・语文教育[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

[10]蒋仲仁.试论语文科是工具学科[J].江苏教育,1964(1).

[11]蒋仲仁.语文教学的“教”与“学”[J].语文学习,1981(10).

文言文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范文第4篇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高职语文;教育现状;教学策略

语文作为各科学习的基础,是学生获取、理解、运用知识的重要途径,高职语文教学有利于提高高职学生的日常生活质量,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汉语言文学本属于语文教学的一部分,但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观念影响,我国高职语文教育者缺乏对汉语言文学的重视,忽视了对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

一、汉语言文学与高职语文教学的关系

汉语言文学教学从属于高职语文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素质和内在修养,而一般的语文教学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这两者教学的重点虽然具有差异性,但都注重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此外,汉语言文学教学具有更强的专业性,涉及的专业知识面较广,学生需要通过日积月累的学习增强自身的文学底蕴,而语言教学注重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汉语言文学与高职语文教育的对接措施

(一)更新教学理念

汉语言文学与高职语文教育差异性的根本原因在于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碰撞,普通高职语文教学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忽视了对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为优化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高职语文教学的教学质量,教师必须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以开发的思想理念将汉语言文学教学融入到日常的语文教学中去,注重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相互融合,以及文化的传承,实现汉语言文学与高职语文教育在教学思路与教学理念方面的对接措施。

(二)重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汉语言文学关注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与传统语文教学相比,它更偏重对学生精神面貌的教育,不注重实际的经济效益,对人类的精神文明建设有重要意义。为实现汉语言文学与高职语文教育的有效对接,教师应该对汉语言文学与高职语文教学求同存异,以两者的共同点为突破口,重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汉语言文学以情动人,以美育人,它在情感表现方面的优势是议论文、科普文等实用性文体不能比拟的,教师要发扬汉语言教育的优势,将汉语言文学作为语文教育的重要手段,关注对学生人文关怀。在进行课程教学时,教师应该陶冶学生情操,给予学生必要的感情关怀,提升学生的人文修养和道德品质。此外,教师还应该适当转变教学方式,采用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以达到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程的趣味性和参与度的目的,从而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性,优化师生关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高职语文教学效率。

(三)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汉语言教学与语文教学在教学活动上有共同的目标,即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社会提供复合型人才,教师可以从这一方面入手,提高汉语言文学与高职语文教育对接的有效性。首先,教师应该开设汉语言文学实践课堂,将语文教育和汉语言文学教学整合起来,综合发展,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其次,教师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就业问题,关注其读写说三方面技能的培养,提升其理解能力和调研能力,提升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实用性。第三,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以多媒体为媒介,将汉语言文学的教学素材融入到语文教育中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文学创作的动力和想象力,促使其主动学习,自主学习。最后,教师还可以选择多元化的教学活动,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创新性和有效性,例如组织汉语言文学作品的赏析会,以此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文学修养,感受文学魅力,丰富学生实践体验,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水平和视听读写能力,实现汉语言文学与高职语文教育的有效对接。

(四)以情感体验为媒介

文言文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范文第5篇

【关键词】英语教学;文化渗透;教学问题;教学策略

一、文化渗透的重要性

文化是社会现象的体现,各个社会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和文化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二者紧密相连、不可分割。语言是文化的传播工具,文化要靠语言来传承,文化因素是影响语言理解的重要因素,英汉文化差异直接影响中国学生对英语语言的理解。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运用。

“只注意形式,而不注意语言的内涵是学不好外语的。”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外语教学内容和目标。

二、文化渗透的内容和目标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就英语教学而言,它涉及到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宗教哲学和价值观念等,每个方面都有十分丰富的内容。就语言内容教学目标而言,通常涉及的领域和范畴包括生活领域、教育领域、经济领域、科技领域、娱乐领域、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等等。一切与人类关注的问题都可以包括进去。文化教育是英语教学的必要因素,它能让学生更好地把握语言的精髓,准确运用语言。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涵盖了多方面的,贯穿于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在教学中,教师既要以语言知识的教学为中心,体现英语教学的特点,同时又要兼顾文化知识的传授与文化理解力的培养,既要以学生的英语水平与理解接受能力为基础,又要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与学的活动中来。

三、当前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文化渗透存在的问题

1、教师在教学中对文化渗透的意识不够强

在英语教学中,许多老师本身对跨文化理解不到位,接触英美文化不够多,因此,学生从老师的教学中能够汲取的文化知识就非常有限。目前在高职高专英语课堂教学中,不少老师还是以讲单词、讲句子和语法为主,教学方法和模式没有改变,对外国文化的重视程度不够,因此对外国文化的讲授方法比较简单而且不能深入和扩展。

2、学生对跨文化学习的认识不足

只强调语言形式和内部结构的结构主义教学,割裂了语言形式与语言意义及功能的联系。用这种方法学习语言的学生可能很会做专测语法形式、结构的试题,但必然缺乏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应试学习是当今学生学习的一大观念问题,从上学初始,老师和家长都过度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学生从中学开始就为考重点高中、考大学而学习,考上大学后,又有各类职业证书的考试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学生的学习关注点在拿证书,为考证书而学习。证书影响到学生的就业,学生为考试而学,因此,学习造成了对学生心理的负面影响。虽然学生在四六级考试中也涉及到了阅读与写作,但是他们把注意力都放在了词汇、语法和句型的掌握上,很少去关注外国文化。在英语教学中,涉及到英语国家历史、人物、经济、地理、文学作品等方面,学生几乎答不上来,知识面窄,不理解文化的学习对语言的学习有着极其重大的影响,语言学习只停留在文字本身而没有涉及到文化内涵。

四、英语教学中文化渗透的策略

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跨文化交际,就是为了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学习语言就是为了使用语言,就不得不关注语言的语用性。过去的外语教学只注重语言使用的准确性或正确性,教学以语言的形式为主。以语用学为指导的外语教学则注重语言的功能及语言使用的适当性和得体性,要避免“语言准确”而“语用不准确”的现象就必须了解文化的差异性,在英语教学中就必须有文化的参透。

语言习得与文化也是密不可分的。由J.Schumann创立的文化移入模式(Acculturation Model)是现代外语学习的主要理论之一。该理论认为语言学习就是文化移入。Schumann在阐述其文化移入模式时指出:“外语习得是文化移入的一个方面,学习者对目标语的文化移入将决定他对该语言的掌握程度”。在文化中学语言,将外语学习和文化学习结合起来是外语学习的有效途径。因此,我们在英语教学中建议采用的策略是:

1、英语教学目标中要增加文化性、社会意念项目,特别是那些与学生本族语所依存的社会文化差异大的,例如文化行为和文化心理项目。文化行为项目又为分介入性文化行为项目和非介入必文化行为项目。属人际关系的介入性文化项目,如称呼、招呼、问候、寒暄、介绍、邀请、拒绝、拜访、约守、帮忙、送礼、告别等,是中西文化差异较大的区域,不能只教语言形式和用法,而应同时介绍语用规则和文化习俗。

2、注重文化心理方面文化差异性。如社会价值观、个人本位与集体本位、竞争与顺从、等级与平等;伦理价值观以及文化信念和民族心理,如颜色、数字、手势、动植物、物品的文化联想等。

3、在课程内容上增加目标语文化、中国文化和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如思维差异,中西文化受不同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影响具有诸多差异性。中国传统思维注重实践经验,因而借助于直觉体会,通过知觉从总体上模糊而直接地把握认识对象的内在本质和规律,中国人对事物的认识只满足于对经验的总结和对现象的描述,而不追求对感性认识的深层思考与对现象背后事物本质的哲学思辨。而西方思维则具有浓厚的实证、理性和思辨的色彩。又如教育差异,体现在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模式等一系列教育环节上。教师通过所教教材内容渗透不同领域的文化差异性比较,使学生能更多地了解,从而更加正解地学习语言和使用语言。

4、在教学方法上可采用阅读、翻译、比较、对比、注释、讨论、案例分析、观察、调查、采访等多种手段让学生掌握相关或必要的文化知识、语言功能和交际策略,如跨文化语用、思维、心理、判断、推论等交际知识和技能;又如跨文化谈判、经营、贸易等专业知识和技能等。

五、结语

文化渗透应贯穿于英语教学的始终。除了英语课堂上文化知识的传授,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在课下进行文化学习。学生可以通过阅读英文报刊杂志,收听英文广播,欣赏英文电影,浏览英文网站等多种方式丰富英语文化背景知识。总之,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只单纯注意语言教学,而必须加强语言的文化导入,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及对语言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际中正确运用语言。

【参考文献】

[1]夏纪梅.现代外语课程设计理论与实践[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