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言文倒装句

文言文倒装句

文言文倒装句范文第1篇

【论文关键词】现代汉语一般陈述句句子成分位置;文言文倒装句句子成分位置;对照比较;理解

在学习文言文过程中,一些学生对文言文倒装句总是感到很困惑。这个句式是宾语前置,那个句式是定语后置,那个句是又是介宾结构后置,弄得学生一头雾水,无所适从。学生出现这就情况主要是初中新课标大纲规定,中考不考句子成分的划分(分析)。在考什么教什么的教学思路的指引下,学生们本该在初中就很熟悉的一般陈述句各句子成分的划分及各个句子成分在句子中的位置竟然一无所知。殊不知这一知识点的缺失给读高中的学生学习文言文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对学生学习文言文倒装句影响更大。为了解决学生在学习文言文倒装句的困惑,笔者介绍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

文言文倒装句之所以称之为倒装句,主要是它的句子成分的位置与现代汉语一般陈述句的各个句子成分的位置不同,文言句式的句子成分的位置相对于现代汉语一般陈述句的句子成分的位置来说是颠倒了。要想弄明白文言文句子哪个是前置句,哪个句子是后置句,就必须熟悉现代汉语一般陈述句的各句子成分在句子中的位置。现代汉语一般陈述句各个句子成分的结构位置如下:

[状语],(定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宾语。

具体例子如:[在和平时期],(年轻)的我们[一定要努力把祖国]建设成(一个美丽富强)的国家。

(说明:为了简化句子成分的划分,在本文中我们用符号法来标示各句子成分,主语用双下划线标示,谓语用单下划线 标示,宾语用下波浪 标示,定语用圆括号( )标示,状语用方括号[ ]标示,补语用单书名号〈 〉标示。)

为了让学生更容易记住这些句子成分在句子中的位置,我们可借用一个口诀结合以上给的实例去分析记忆。这个口诀是:

“主、谓、宾”“定、状、补”,

“主干”“枝叶”分清楚,

主干成分“主”“谓”“宾”;

枝叶成分“定”“状”“补”;

“定语”必居“主、宾”前;

“谓”前是“状”“谓”后为“补”;

带“的”为“定”、带“地”为“状”、“得”后为“补”。

(说明:在口诀中我们把主语中心语、谓语中心语、宾语中心语称之为“主干成分”,定语、状语、补语叫做“枝叶成分”;“‘定语’必居‘主、宾’前”,意思是说“定语”的在句子中的位置是在“主语”“宾语”的前面,用来修饰主语或宾语;“‘谓’前是‘状’‘谓’后为‘补’”,意思是说“状语”位置是在“谓语”之前,用来修饰谓语,“补语”的位置是在“谓语”之后,用来对“谓语”的性状等的补充说明;“带‘的’为‘定’带‘地’为‘状’‘得’后为‘补’”意思是说句子中后面带有“的”字的句子成分是“定语”,句子中后面带有“地”的句子成分是“状语”,句子中“得”字之后的成分是“补语”。)

教师可以多找一些陈述句,利用以上介绍的实例及口诀来指导学生去划分句子成分,让学生尽快熟悉一般陈述句各个句子成分在句中的位置。学生们只要把文言文倒装句式各成分的位置与之作比较对照,找出差异,对文言文倒装句那种无所适从的困惑就迎刃而解了。

一、文言文主谓倒装句

1. 甚矣!汝之不惠!

2.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这两个句子我们按字面意思直译,并用符号法分别给它们划分句子成分如下:

1. 太厉害了,你不聪明!

2. 在哪里呢,公子能急人之困!

拿这两个句子的句子成分位置与现代汉语一般陈述句的句子成分的位置一对照比较,我们发现这两个文言句子的谓语“跑”到主语的前面去了,我们就把这个的文言句式叫做“谓语前置”或“主谓倒置”“主谓倒装”。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这样的句子在翻译时要调整顺序,主语在前,谓语在后,才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二、宾语前置句

1.古之人不余欺也。

2.沛公安在?

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4.微斯人,吾谁与归?

5.一言以蔽之。

文言文宾语前置句式种类较多,我们就举常见的这几类来作说明。这几个句子我们按字面意思直译,并用符号法分别给它们划分句子成分如下:

1.(古代)的人[不]我欺骗啊。

2.沛公哪里在(介词)?

3.句读不了解,疑惑不解除。

4.[除了这个人],我谁与(介词)同道呢?

5.一句话用(介词)概括它。

拿这几个句子的句子成分位置与现代汉语一般陈述句的句子成分的位置一对照比较,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用作动词的宾语(1、3句),还是用作介词的宾语(2、4、5)句,宾语的位置都“跑”到前面去了。我们就称这些句子为宾语前置句。这样学生也就容易理解了。翻译时要把宾语和相应的动词或介词的位置对调过来,才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三、定语后后置

定语是修饰或限制名词的,一般放在主语中心词或宾语中心词的前面,这种语序古今一致。但在文言文中,除了此种情况外,也可以放在中心词后,常借“之”和“者”使定语后置,常用“中心词+后置定语+者”或“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或“中心词+之+定语”或“中心词+而+定语+者”的结构。如:

1. 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2.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一石。

3.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4.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以上几个句子我们按字面意思直译并用符号法分别给它们划分句子成分如下:

1.[计策没有定下来],寻求人(可以出使回复秦国)的,没有得到

2.马(日行千里)的,[一餐有时]吃完(一石)的饲料。

3.官员(能不改变他的志向)的。

4.蚯蚓没有爪牙的(锋利),筋骨的(强壮)。

拿这几个句子的句子成分位置与现代汉语一般陈述句的句子成分的位置一对照比较,我们也容易发现定语都“跑”到了它所修饰的中心词的后面去了,这种句式我们把它叫做定语后置。这样学生对什么叫做定语后置也就不难理解了。值得注意的是翻译时一定要把定语和中心词的位置调整过来,才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四、介宾结构后置(状语后置)

现代汉语习惯把介宾结构放在谓语词前作状语,而文言文中介词结构“于……”“以……”常放在谓语之后。如:

1. 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2. 乃以蒙冲斗舰十艘,载燥荻枯柴,灌油其中,裹以帷幕。

以上两个句子我们按字面意思直译并用符号法分别给它们划分句子成分如下:

1.[事情危急了],请让我奉命求教[向孙将军]。

2.就用蒙冲斗舰十艘,载上干燥的柴草,并把油灌到里面,外面包裹[用帷幕]。

文言文倒装句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图形 背景 倒装句 焦点 凸显

引言

语序不仅是语言的一种结构规则,还是语言使用者组织信息的一种手段。人类语言的句子通常都是按一定的顺序排列的,一个句子一般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按照主语在前、谓语在后的顺序排列。然而,在语言的实际运用中,并非都是如此,存在很多不同于常式的英语倒装句,这种现象比比皆是,一直受到国内外语言研究者的关注,很多语言学者从不同的层面对此进行分析。本文拟从认知语言学的图形―背景理论(Figure-Ground Theory)的角度分析英语倒装句。

一、图形―背景理论原理

图形―背景理论是一种认知观,于1915年由丹麦心理学家鲁宾(Rubin)首先提出,后由完形心理学家借鉴来研究知觉(主要是视觉和听觉)及描写空间组织的方式。当我们观察周围环境中某个物体时,通常会把这个物体作为知觉上凸显的图形,而把环境作为背景,这就是凸显原则。图形和背景的感知是人类体验的直接结果,这是因为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总会用一个物体或概念作为认知参照点说明或解释另一个物体或概念,这里的“背景”就是“图形”的认知参照点。

就认知语法分析而言,在一个简单的及物动词作谓语的句子中,主语即图形,宾语为背景,动词表示二者之间的关系。句法中的凸显部分一般是主语,因而自然成为人们较为注意的那一部分,即图形。选择不同的部分作为主语,其结果是在认知上产生不同的图形。下例就说明了这个问题:

a.Susan resembles my sister.

b.My sister resembles Susan.

尽管上述两句在真值条件上相等,但在语义上有一定差别。不同的主语表明了说话人选择的视角和强调的部分不同。由于英语中的凸显部分(即认知心理上的图形)常被置于句首而充当主语,因此在宏观上可以说英语的常式句符合图形―背景理论中的凸显原则。图形―背景理论中的这一原则,对变式句之一的英语倒装句同样有着较强的解释力。

二、从图形―背景论分析英语倒装句

根据语言学中的标记理论,倒装句可分为无标记倒装和有标记倒装。无标记倒装是按照语法规则的要求必须使用的,英语中主语和助动词位置颠倒便属此类。这个语法规定是强制性的,因此又称为强制性倒装。而有标记倒装则是非强制性倒装,即用不用倒装都可以,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修辞倒装。本文将主要对非强制性倒装进行阐释。

倒装句作为一种语用重组的手段,可以实现一定的语篇功能。张克定将倒装句在语篇建构过程中的功能分为五种:话题导入功能、情景设定功能、焦点凸显功能、焦点对比功能和语篇衔接与连贯功能。

英语倒装句的焦点功能是指在语篇建构中可以把交际者想要表达的重要思想置于句末,使之成为信息焦点而得到突出。从图形―背景理论来讲,倒装句通过主语和补语位置移动而使无标记句式的图形(主语)成为有标记句式,使听者把注意的焦点集中在有标记的图形上。比如:On my right was Mary.这是一个完全倒装句。On my right是背景,Mary是位于焦点位置的图形。这一认知模型还告诉我们,在倒装句中,当背景先出现时,它会引起听者的注意,但是一旦图形最后出现,图形就会引起听者的注意,因为听者花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注意图形。听者不仅是知道图形的存在是一个事实,更重要的是他付出了努力才找到了图形。与对背景的注意相比,听者对图形的注意更大、更长;图形毕竟是说话者想要听者知道的,也是想要听者注意的焦点;图形正是听者力图想要知道的。因此文旭认为,在作者或者说话者想要强调某一部分信息时,倒装句是其中的一种方式。请看下面的例子。

He looked round,and ①not far off,behind a clump of bushes,rose a thin column of smoke.He put the diamond in the pocket,and walked towards the smoke.Soon he saw a queer little hut,and ②at the door,upon the ground,sat a man without any legs.

这一小段文字的叙述中使用了两个倒装句,作者将not far off,behind a clump of bushes和at the door,upon the ground提到句首,除了使句子之间衔接更好外,还将作为主语的图形放在句末,使其成为凸显结构,下文将以该信息焦点作为整个语篇的视点加以发展。如果此处是一个常式句,虽然不是不可以,却收不到运用倒装句所产生的焦点凸显的效果。在上例中,倒装句的运用使整个语篇环环相扣,上下文的连贯性得到保障,也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畅通无阻地收到它所传递的信息。

在实际的言语交际和语篇建构中,说话人(包括作者)为了更好地突出句子的焦点(即图形),常常将图形移至句末,而其他成分则作为背景或后景(background)移至句首,对这一图形起烘托的作用。以“On the horizon appeared a lonely horseman”为例,在这个倒装句中,原来正常语序句子中的图形被后置,形成了句末焦点,使信息焦点落在新信息上,从而达到最佳凸显效果。

结 语

图形―背景理论是认知语言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它所蕴含的基本原理看似简单,却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在对空间介词的阐释上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从图形-背景这一认知结构的基本思想出发,试图以其焦点凸显功能为切入点,论证英语倒装句与正序句一样符合人们的普遍认知规律。在句法日益成为当今语法研究的核心的形势之下,认知语法必将在语言学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2]张克定.英语倒装句的语篇功能[J].外国语,2001.

文言文倒装句范文第3篇

关键词:倒装;文化语用因素,语境干涉,附着符号束;智力干涉

中图分类号:H1-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7-0190-02

语序的变化是现代汉语的重要特点。现代汉语以常式句较为多见,语法结构多为“主+谓、定+中、状+中、中+补”,但就言语交际或文学作品等具体的语言环境而言,会出现大量具有超常语序的句型,语法学界称之为“变式句”或“倒装句”。而语言学界对句式的研究往往侧重于静态的语法分析,倒装句作为一种语序超常搭配现象,比常式句更能引起人们的重视,因此,对倒装句的研究应多从动态语用层面挖掘其语用价值。

语言具有民族性,要分析语言现象的语用价值,就必须注重使用语言的民族特征,此特征能充分折射出民族文化传统或文化背景,而此二者恰是影响语言的语用价值的重要因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现代汉语这一语言工具的运用得好坏关系到汉民族历史文化传统和文化背景的再现程度。本文以汉语文化语用学“三带一理论”为理论基础,从语境干涉、附着符号束和智力干涉方面分析几种典型的倒装句型,以此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等动态角度深入挖掘汉语文化语用价值。

汉语文化语用学是以汉语为背景的语用策略原理的研究,汉语文化语用学认为语用学是一种语言功能理论,它研究语言使用人是如何在附着于人的符号束、语境和智力的参与和干涉之下对多于话面(字面)的含义做出解释的,汉语文化语用学以语用学“三带一理论”为理论基础,“三”指上述的三个语言符号外因素的干涉,即附着于人的符号束(简称“附着符号束”)、语境和智力对语用含义推理的干涉,“一”指多于话面(字面)的隐含意义,所谓“三带一理论”,就是说由于有三个因素的分别或综合的作用,某话语产生了一个多于话面的含义,现代汉语各倒装句型与以上所论的三种文化语用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以下详而论之。

1 倒装句的语境干涉

语境干涉包含两个方面;非语言语境对语言符号的干涉和语言语境对语言符号的干涉,前者涉及社会文化、风俗习惯、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历史事件等对人使用语言符号上的干涉,后者指上下文、上下语对语言符号使用(说与写)上的限制与制约,理解(听与读)上的帮助与推动。现代汉语倒装句属于语言符号,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对句式的选择具有限制与制约作用。请看下面的对话:

“就是一”她(指祥林嫂)走近两步,放低了声音,极秘密似地切切地说:“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

“也许有吧,一我想。”我于是吞吞吐吐地说。

(鲁迅《祝福》)

上例对话以疑问句发出疑问,祥林嫂的心理焦点显然在想确认人死后魂灵的存在与否上,状语“究竟”进一步强调了这一问题在祥林嫂心中的重要位,同时也突出了祥林嫂对这一问题回答的迫切性。对方也注意到了祥林嫂的心理焦点是在“有没有魂灵”上,也能体会到祥林嫂急于想知道这一问题答案的迫切心理,所以对方的答句必须紧扣问句,即首先以“有无”做话题,放在了句首,然后再加以陈述,从而以宾语前置的形式突出了双方交际的重要信息,这样安排句式,有利于重要信息的传达,问者祥林嫂的语言语境干涉到了听者对方对言语交际句式的选择,从而使话轮语义重心衔接紧凑,使重要信息突出,这就是语言语境句式运用的影响,从而对句式的选择起到了限制和制约作用,

非语言语境对句式也有限制和制约作用。如上文所举《罗密欧与朱丽叶》那段经典的爱情对白,虽然它是外国文学作品,但从汉语翻译的角度来看,其作品翻译后的语言也应符合东方人的审美文化心理特征,这种东方人的审美心理文化特征和浪漫的夜晚等各种自然环境便形成了一种特定的非语言语境,有助于让东方的读者深切体会到罗密欧向朱丽叶所表达的爱情,在东方人独特的审美心理文化特征和浪漫的自然环境这两种非语言语境的干涉下,翻译后的文学语言首先把状语“凭着这一轮皎洁的月亮”放置句首,把象征纯洁爱情的月亮放在了话语的最前端,借助皎洁的月光把对朱丽叶的爱热情地表达了出来,从而突出了朱丽叶在罗密欧心中的重要地位,更有助于让东方凑者深切体会到罗密欧向朱丽叶所表达的爱情的真挚程度!

2 倒装句的附着符号束

“附着符号束是指语言符号以外,一切伴随着人,附着于人的符号,如声气息、面部符号、身势符号、伴随的物理符号(物体)。多方面的附着符号,形成了一个与话语同步的符号集合,于是成为符号束”,伴随物的条件是:物体必须是说话人蓄意准备的、随身或就近的,否则就不是伴随物,而是大自然里的自在物体,属于语境干涉所要研究的问题。研究倒装句的附着符号束,即研究各倒装句型中声气息符号的参与、面相符号的参与及伴随物符号的参与。

倒装句中前置或后置的语法成分作为具体语境中语言的特殊表达手段,往往伴随着声气息的参与,面相身势符号的参与及物理(或伴随物)符号的参与,如主谓倒装如果出现在疑问句中,则往往伴随着疑问的面部表情,并且带有疑问语气。这些面部表情和疑问语气便形成了面部符号和气息符号,如前文所举孙犁《荷花淀》水生嫂所说:“怎么了,你?”当水生嫂说出这句话的时候,面部表情一定是表现出疑问的神情和疑问的语气,如果拍摄成影视作品,我们便可清楚地看到水生嫂说这句话时候丰富的面部表情,这就是声气息和面相符号的参与。

再以定语后置句为例,汉民族文化中有折杨柳送别的传统,如果在为友人送别时,一方说:“作诗一首,送君起程;杨柳一枝,伴君同行。”“一首”作“诗”的后置定语,“一枝”作“杨柳”的后置定语,在运用这一定语后置句的时候,以现实物体一首诗和一枝杨柳作为物理符号束,来伴随话语的传达,从而有助于东方人更深层次地表达含蓄的告别之情和祝福之意,这便是物理(或伴随物)符号的参与。

又如主谓倒装句“万丈光芒地,将出现啊一新生的太阳”和状语后置句“我们坚决保卫和平,为我们自己,更为我们的下一代”,说者势必会表现出坚定的语气,声音上会显得抑扬顿挫、铿锵有力,面部表情会表现出沉稳严肃的表情特征,从而抒发出了一种奋发向上的豪迈气概,这也是声气息和面相符号的参与,如果它们分别通过诗歌朗诵的形式与课堂教学或演讲的方式表达出来,那么还会伴随着诗人、教师或演讲者丰富的身势语,身势语主要为双手张开。举在

胸前,或单手伴随阴阳顿挫的语音而忽高忽低、一张一收,从而使朗诵或教态或演讲更加张扬,有助于思想感情的宣泄。同时,这一身势语能极强有力地增强话语浓厚的感彩,从而吸引听者的注意,极大地调动听者的情绪,使说者与听者之间产生极强的共鸣,倒装语言的表达也因此得到了完美的收效,这就是身势符号的参与。

3 倒装句的智力干涉

智力干涉就是听话人运用最基本的事理逻辑,对世界的知识与记忆及人际关系,推测出说话人词语里的隐含之义的推理过程。智力干涉主要运用于听话人的语用推理模式中,听话人在接收到说话人的话语信息后,会进行解码,在解码的时候会产生智力干涉,影响话语反馈质量,从而产生复杂的会话含义。在对话中,说话人也是作为听话人而相对存在的,如曹禺《雷雨》中的一段:

(语境:侍萍与周朴园在屋内交谈,气氛十分压抑,周朴团内心充满虚伪地向侍萍询问打听往事。)

鲁侍萍:如若老爷想打听的话,无论什么事,无锡那边我还有认识的人,虽然许久不通音信,托他们打听点事情总还可以的。

周朴园:我派人到无锡打听过。――不过也许凑巧你会知道,三十年前在无锡有一家姓梅的。(话轮一)

鲁侍萍:姓梅的?

周朴园:梅家的一个年轻小姐,很贤慧,也很规矩,有一天夜里,忽

然地投水死了,后来,后来,――你知道么?

鲁侍萍:不敢说。

周朴园:哦。

鲁侍萍:我倒认识一个年轻的姑娘姓梅的。(话轮二)

文言文倒装句范文第4篇

一、主谓倒装

主谓倒装也叫谓语前置或主语后置。古汉语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

例:“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全句是“汝之不惠甚矣”。谓语前置,表强调的意味,可译为“你太不聪明了”。

二、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放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有如下几种情况: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

①介宾倒装

例:“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论语・公冶长》),“何以”是“以何”的倒装,可译为“为什么”。“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吾谁与归”是“吾与谁归”的倒装,可译为“我和谁同道呢”。

②谓宾倒装

例:“何有于我哉?”(《论语》)“何有”是“有何”的倒装。古汉语中,疑问代词做宾语时,一般放在谓语的前面。可译为“有哪一样”。“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何陋之有”即“有何陋”的倒装。可译为“有什么简陋呢?”“何”,疑问代词,“之”,助词,无实在意义,在这里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2)文言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

例:“僵卧孤村不自哀。”(《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不自哀”是“不哀自”的倒装,可译为:“不为自己感到悲哀”。“自”,代词,在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要前置。另如“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自信”即“信自”,意相信自己。

(3)用“之”或“是”把宾语提于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

例:“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爱莲说》)“莲之爱”即“爱莲”的倒装,可译为“喜爱莲花”。“之”,助词,无实在意义,在这里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何陋之有”即“有何陋”的倒装。可译为“有什么简陋呢?”。“之”,助词,无实在意义,在这里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4)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表示强调。

例:“是以谓之‘文’也。”(《论语・公冶长》)“是以”是“以是”的倒装,可译为“因此”。“是”是指示代词,指代前面的原因。

(5)其他,表示强调。

例:“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木兰辞》)“关山度”是“度关山”的倒装。可译为“跨过一道道关,越过一道道山”。

三、定语后置

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词前边,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或使语气流畅,往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1)“中心词+后置定语+者”

例:“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荷担者三夫”是“三夫荷担者”的倒装,定语“三夫”后置,以突出中心词“荷担者”,可译为“三个能挑担子的成年男子”。

(2)“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

例:“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爱莲说》)“花之隐逸者”是“隐逸之花”的倒装。可译为“具有隐逸气质的花”。

(3)数量词做定语后置

例:“尝贻余核舟一。”(《核舟记》),“核舟一”是“一核舟”的倒装,定语“一”后置,可译为“一个核舟”

四、介宾结构后置

(1)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后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译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做状语。

例:“何有于我哉?”(《论语》)全句为“于我有何哉”的倒装句,介宾结构“于我”后置。译为“在我身上有哪一样呢”。“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出师表》)全句为“于南阳躬耕,于乱世苟全性命”的倒装,介宾结构“于南阳”、“于乱世”后置,可译为“亲自在南阳耕种,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

文言文倒装句范文第5篇

论文关键词:英语倒装句,象似性,认知解释

当代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点是探讨句法形式与人类认知能力、认知方式之间的关系。研究的内容涉及距离象似、顺序象似以及数量象似。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和介绍主要围绕隐喻作为人类的基本认知能力在句法阐释中的解释力。本文以目前的研究为基础,尝试以象似行为理论依据,探讨英语倒装句中动词全部或部分出现于主语之前的原因。

象似性的简介

结构主义语言学认为语言是任意的,语言符号和它们的含义之间没有相似性。认知语言学研究表明句法结构中的语言成分是有序地排列的。句法成分的排列遵循的是象似性原则,即:语言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所经验的世界结构,直接映照人们的概念结构。如此,语言结构就可用在某种程度上与之相对应的经验结构来解释。例如,毛泽东的著名诗句:“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反应的正是按顺序发展的事件。也就是说,认知结构的顺序与这两件事所发生的顺序是相吻合的。

象似性主要是图像象似性可在音系学的基础上进行研究;而在形态学层面,象似性包括映像象似性和拟象象似性;在语法层面,它主要是拟象象似性,这既是认知语言学家也是构造学家在这一领域中感兴趣的主题。主要的句法象似性包括顺序象似性,接近象似性和数量象似性。

3.倒装句中象似性分析

倒装句一直是语法学家研究的课题。为什么实义动词或助动词(情态动词)要随着被突显部分移到主语之前呢?象似性尤其是接近象似性可以解答这一问题。下面,我就从两个方面来阐释这一认知现象。

3.1 接近象似性和完全倒装

Langendonck(1995)提出的“内容邻近性”可分为两个次原则:简单接近原则和相对接近原则。这种邻近或者距离与语义关系相关:内容的邻近就放映在语序的邻近上。也就是说,当说话者选择倒装句结构时,属于同一语义群中的词应放置在一起。这是因为在表达中,它们的距离越近,它们所表示的概念距离越近。让我们来比较一下这个例子:

[1] a. From behind the clouds emerged the blazing sun.

b. The blazing sun emerged from behind the clouds.

在例句中,我们知道“From behind the clouds”是介词短语,用来修饰

实义动词“emerged”,指出太阳出现的方向。当说话者想要强调太阳出现的方向时,他将这一部分放置于句首。这时,实义动词“emerged”必须随着“From behind the clouds”从原来的位置移到原主语“the blazing sun”之前,这便形成了倒装语序。又如:

[2] a. Up into the air went the arrow.

b. The arrow went up into the air.

句中“went up into the air”是一个固定动词短语,“up into the air”限制了箭运动的方向,它的意义影响了“went”的意义:箭头的方向不是向下,而是向上射入天空,它们相互依存,因此“went up into the air”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当说话者将“up into the air”作为句首成分加以强调时,“went”也必须随之放置于原主语“arrow”之前,这样便形成倒装句。

Haiman(1985)提出了三条语用原则,也可作为重要的语序原则:

(1) 语句中,旧信息置前,新信息置后。

(2) 紧密连在一起的思想往往被放在一起。

(3) 在说话者心中此刻最重要的信息往往最先表达。

可以看出,第一条原则是象似性的,信息介入话语的时间顺序正如所指出的:重要的信息要放置于不重要信息之后,旧思想要位于新思想之前。第二条原则属于距离象似性,它说明语言成分之间的认知距离是不同的,认知距离越大说明其概念距离也越大。让我们来分析下面这一例句:

[3] Great are our achievement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我们知道,突显的部分“Great”与系动词 “be”在语义上最接近,因为系动词不能单独作谓语动词,它必须与表语一起连用。根据距离原则和Haiman的第二条原则,语义上紧密联系的概念要放置在一起。因此,当“Great”这一概念首先进入说话者的认知系统并被置于句首位置时,系动词也必须随之移动。

Hudson(1984:98)提出的邻近原则和距离原则都认为修饰词应该尽可能与中心词放置在一起,因为语义内容越接近的概念在语言形式的线性安排上也越接近。这里,内容是概念世界的认知化身。在语法上,宾语和动词相互依存,动词和副词也相互依存,形容词和它的限定词用来修饰名词等等,这些都是这一原则下的子原则。在英语倒装句中,当副词由于突显的目的而被放置于句首时,实义动词必须与之一起移动。例如:

[4] South-west of the church stands the industrial exhibition building.

[5] In his drawer will be found the important document.

3.2 接近象似性与部分倒装

如前文所述,关系紧密的概念应放置在一起。这一原则也表现在部分倒装中。例如:

[6] a. So fast does light travel that it is difficult for us to imagine its speed.

b. Light travels so fast that it is difficult for us to imagine its speed.

显然,从这例句中,我们可以看到在“light”与“so fast”之间有另一个词“travels”。从语义学的角度看,在“light”与“so fast”之间有一定距离,所以当“so fast”得到突显并被置于句首时,根据句法结构的要求,说话者不能将动词“travel” 与“so fast”一起移动,这时便需要在两者之间加入助动词。再如:

[7] a. I have never seen so much rain.

b. I haven’t ever seen so much rain.

c. Never have I seen so much rain.

否定词“never”用来否定整个句子而不是某一个句子成分,因此否定词“not”可以随着助动词“have”一起移动,正如例句b。那也就是说它们的语义关系非常近。当句子倒装时,这否定词和助动词就不可分割,正如例句c。

结语

本文研究表明,象似性对英语倒装句的语序起着制约的作用。它论证了一个句子或一个语篇的内部语序不是随意的、胡乱安排的,它符合人类的认知顺序和规律。这样的研究一方面可以证明认知语言学基本理论的解释力,另一方面可以直接为英语句型的理解和使用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 Haiman, J. Natural Syatax: Iconicity and Erosion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5.

[2] Hudson, R. Word Grammr [M].Oxford: Blackwell, 1984.

[3] Langendonck,W.Van. Categories of Word Order Iconicity [C]. In Landsberg, M.E(ed.), 1995.

[4] 卢卫中. 词序的认知基础[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