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校长也风流

校长也风流

校长也风流范文第1篇

——《北京晨报》

人们常说:名校出名师,名师出高徒。在越演越烈的择校问题上,名校和名师成为家长们择校的第一选择。正是因为名校有名师,名师壮名校,所以导致了家长们“挤破了头”把孩子送进名校,“择校风”才日益盛行。从这个角度来说,武汉市对中小学教师按区进行“轮岗交流”,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学生家长奔着名师去择名校的动力。但是,其中所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对于学校、家长和学生来说,稳定的师资力量更有利于自身的发展,学校管理者也舍不得把名师送出去,而名校与普通学校的差距难以在一朝一夕拉平。凭武汉市一纸规定能否扭转择校风,实在令人捏把汗。

“稳定+部分流动”PK“择校风”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对每个家庭越来越重要,“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几乎成了每个家长的心声。从孩子上幼儿园起,家长们就开始用心“挑”学校,力求把孩子送到最好最优质的学校去接受最优等的教育。于是,名校自然而然成了每个家长追捧的对象。为了择校,一些家长可谓是倾尽全力,不惜花重金,不惜欠人情。这种“名校效应”使得择校风更加激励,更加难以控制。

在武汉的中小学校,同样有着三六九等的分类,拥有优质教育资源和名师的中小学也成为争抢的“香馍馍”,“择校风”屡禁不止。于是,实行教师“轮岗”制应运而生。

1 “稳定+部分流动”的渐进改革

“择校实质上是择师。”这是武汉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对教师“轮岗”制的另一种诠释。工作满6年的教师要进行区域内“轮岗”,在解决择校问题上,此项政策的初衷是合理的,择校问题首先要解决学校之间的师资水平。可以说,学校的教学水平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在师资水平上,让优秀教师和名师流动起来,不仅能够促进校际之间的师资交流,而且可以在学校之间形成师资水平的“平均主义”,这对于打破一些重点学校对于优质师资的垄断,具有积极的意义。

此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也明确提出了“实行教师和校长交流制度”的要求,武汉市教育局实行教师轮岗制是对于《纲要》的一种践行,也是教师“轮岗”的政策依据。

据武汉市教育局负责人表示,教师交流只是武汉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系统工程之一,早在几年前,这项工作已经开始启动,但各城区工作力度、进展情况不一致。武汉市今年实行教师轮岗制度,将改革教师身份管理,淡化教师校籍,在部分区域推行教师“区管校用”,使名师更加容易流动,再次强调了教师交流的重要性。“武汉市各区每年参加区内交流的教师人数要达到符合交流条件教师总数的7%以上。”武汉市教育局有关人士解释说,教师任教满6年是交流条件之一,而不是指所有教满6年的教师一定参与交流。“教师交流不会拖垮名校。此举是让优质学校带动薄弱学校共同发展,达到高水平的均衡,绝不是将‘一杯好茶变成两杯白开水’。教师交流不是全员流动,是一种‘稳定+部分流动’的方式。”

2 轮岗能否制止择校风

教师轮岗能够解决教育资源不公以及教育公平的问题吗?能否遏制择校风吗?在很多人看来,仅仅有轮岗制度是不够的。

有专家认为,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合理,不仅仅体现在一些名校垄断了大部分“名师”,同时一些优秀的教育资源只掌握在少数学校手里,包括学校的地址、学校的硬件、学校的管理方式与管理制度。而有些优秀的教育资源,是无法以轮岗的形式带走的。这也就意味着,只有“名师”的流动,还不能完全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和公平,无法完全遏制家长的“择校风”。

同时,也有人举手赞成这一制度的实施。有教师认为,实行教师轮岗制,会给教学带来新活力,教师长期在一个学校会让教师失去一些“激情”,教学方式也会死板。实行教师轮岗,不仅可以实现教师资源的合理调配,避免师资分配不均的问题,而且可以让教师焕发新活力,教师在新的环境中会激发出更大的热情,为适应新环境也会自觉调整以满足更多教育对象的需求,客观上解决了教师重复教学产生的疲劳感。

诚然,实行教师轮岗制,在一定程度上给现行的教师制度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教师的再次发展和成长提供了机会。但是,在择校问题的解决上,并不是教师6年一轮换就能解决的。

其实,在笔者看来,大多数家长“择校”的目的并不是看重了学校的“名师”,而更多的家长注重的是学校的整体氛围。这种氛围包括了学习氛围,学校的校风,学校的口碑等,而学校的这种氛围的好坏又岂是“名师”一个因素就可以决定的。从本质上来讲,择校问题主要关乎到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缩小名校与薄弱学校之间的差距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如果名校与薄弱校之间的差距太大,单凭6年轮换制的举措,择校风绝不可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平息。

轮岗,谁忧谁喜

1 名师“走不开”

“优势学校老师到薄弱学校交流,可以发挥所长带动学校教学建设;薄弱学校老师到优势学校去,可以帮助其打开视野,扩充知识。”这是武汉市汉阳区虹桥小学副校长张翼对教师轮岗制的切身感受。从2006年开始,虹桥小学采取申报交流的方式实行教师轮岗。到现在,已对流10多名教师,交流时间通常为一年左右。张翼说:“学校符合交流条件的老师有30多名,去年区里给了4个轮岗名额,竟然有15名老师填表申请。”

对于教师轮岗制,影响最大的应该是轮岗的教师。武汉市武昌区回民小学教师王锦对此感受颇深。王锦说:“回民小学的生源主要是流动人口的孩子,家长们素质相对较低,重视教育的程度不够。到棋盘街小学后,这里学生素质很高,老师很有人格魅力,督促我加紧学习,完善知识储备。更重要的是,家长对学生的期望值高,也让我加强了与家长的交流,获得终身受益的职业财富。”

对于教师轮岗制,一些学校管理者对此也颇有“怨言”。武汉市一些名校长表示,抽调优秀教师或者名师到普通学校交流,很多老师不愿意参加。更大的问题是,班上临时换普通学校老师任课,家长和学生也不认可。

武汉一所优质小学校长坦言说:“教育是周期性工作,小学1年级至3年级,3年级至6年级,初一至初三是一个周期,短暂的支教并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在这位校长看来,名师的成长除了校长的努力外,校园环境和教师的整体素质也十分重要。以前就有名师到薄弱学校交流,不仅没有帮助薄弱校进步,反而自己也染上了一些不良习气的例子。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校长这样说,武汉市要求老师评职称必须到偏远地区学校工作一年,在许多学校执行得并不彻底,轮岗交流也可能遭遇同样的结果。学校不放优秀教师出去,即便是行政命令不得不去,也可以跟对方学校商量,采用灵活机动的方式“交流”。

另一方面,教育部门的良苦用心也引来一些家长的担心。他们害怕孩子与老师刚刚建立起的习惯、培养起的感情,会随着老师的流动发生变化,影响孩子的正常学习。

2 教育均衡尚需多方“给力”

据了解,目前,武汉市教师交流推进难度较大,7%的比例都很难完成。对于没有完成比例任务的学校,武汉市级教育部门无权处罚,只能将这项工作纳入各区级教育部门的绩效考核,没有完成任务的区通报批评、扣分,或者取消其评先评优的资格,处罚力度有限。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范先佐认为,武汉实行区域内教师“轮岗”,推进教师有序合理地流动与配置,可以看作是建立教师流动制度的一项探索与试验。“教育改革是一个系统、复杂的工程。教育改革要努力促进教育公平,不仅仅要着眼于师资力量这种简单的公平,还要强化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提高老师的工资待遇,吸引优秀人才安心扎根普通学校和农村地区。”范先佐这样说。

校长也风流范文第2篇

一、高校学风的文化属性

哲学中,属性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性质。事物有许多属性,有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之分。就本质属性而言,不同层次的本质有不同的本质属性。首先,文化是人在劳动实践中创造的观念形态成果,形式上有别于物质形态的成果,文化因此具有观念性或精神性;其次,阶级对立社会,文化主要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因此具有阶级性或意识形态性,但非意识形态文化如科技、语言、逻辑等则不具有阶级性;社会主义社会中,意识形态文化体现的是人民群众的意志,因此具有人民性或民主性;最后,社会主义社会的人民群众意志决定于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人民群众意志因此具有物质决定性。同时,人民群众意志会受到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即经济因素以外的其他因素的影响,例如,意识形态文化内部如政治、道德、法律、历史传统、宗教、民族、习俗等因素的影响,以及外来文化的影响。就非本质属性而言,文化在不同本质层次上具有不同的非本质属性。观念性层次上,文化具有主体性、创造性、传播性等;阶级性或人民性层次上,意识形态文化具有主导性、多样性、复杂性等;物质决定性层次上,意识形态文化具有历史性、民族性、地域性等。

(一)高校学风的本质属性作为大学文化的一种样态,高校学风同样具有文化的本质属性,包括观念性或精神性、人民性或民主性、物质决定性。首先,高校学风具有观念性或精神性。从来源看,高校学风主要源自于大学师生对大学文化的核心要素即大学理念的心理认同;从存在方式看,高校学风存在于大学的符号、行为、物质载体之上,脱离这些载体,高校学风也就不存在了;从运动过程看,高校学风的观念性或精神性体现在高校学风的形成和高校学风作用于师生的统一过程中,实质上是大学理念的价值实现与高校师生观念选择和改造的统一。一方面,大学理念内在的价值取向决定了一所高校会有什么样的学风,高校学风的创建过程也就是大学理念的实现过程;另一方面,高校学风形成后会对师生发生作用。高校学风提供价值取向指引、行为模式参考和结果评价标准,以一定的载体为中介,经过高校师生的自主能动选择(认同或改造),最后作用于高校师生的观念世界。其次,高校学风具有人民性或民主性。宏观上,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意识形态文化体现的是人民群众的意志,而社会主义国家的大学文化从总体上必然体现出鲜明的人民性或民主性,表现在高校对“办什么样的高校”和“培养什么样的人”的回答上,也表现在集中代表人民群众意志和利益的中国共产党对高校意识形态文化的领导上。微观上,从某一所高校内部看,在符合社会主义社会人民群众的整体意志前提下,全体师生的意志决定了高校意识形态文化具有的人民性或民主性,并凝聚在一所高校的大学理念之中,进而展现在包括高校学风在内的大学文化的各种要素或样态之上。最后,高校学风具有物质决定性。一方面,社会主义社会中,包括高校师生的人民群众的意志决定于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高校学风的高校意识形态文化因此也具有物质决定性。“发展才是硬道理”,不断改善物质生活条件,将有利于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昌盛;同样,对高校而言,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也必然促进包括高校学风在内的大学文化的发展进步。另一方面,人民群众意志会受到物质生活条件即经济因素以外的其他因素的影响,高校师生的集体意志同样会受到意识形态文化各部分和外来文化的影响,表现为不同高校在大学文化和学风建设水平上的不同以及同一高校的师生对大学理念的认同上存在差异性。

(二)高校学风的非本质属性非本质属性是对事物不具有决定意义的属性,是从多种维度对事物进行说明和描绘。作为大学文化的一种样态,高校学风具有文化的非本质属性。首先,从观念性或精神性层次上看,高校学风具有主体性、创造性、传播性。其一,高校的本质是“研究学术、追求真理、创造知识、创新价值观和培育人才……但其最本质的东西是求真育人”[3]。高校教师和学生是高校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主体,他们在求真育人活动中逐渐形成一定的风气,也就是学风,对师生主体地位和作用的确认也就是对学风主体性的确认。尽管学风也会受到外部环境因素和师生认识差异性的影响,但是并不能改变师生创造的学风的主体性;其二,学风是高校师生实践的产物,决定于高校师生的共同的价值取向,即大学理念,大学理念一旦形成就具有长期稳定性,学风也因此具有长期稳定性。但是随着实践的发展变化,大学理念蕴含的价值取向也会发生变化,相应地高校师生也会创造出新的学风。因此,学风的继承和发展实质上指向了学风的创造性;其三,文化传播的要义在于传播媒介的存在,作为大学文化的一种样态,学风的存在需要一定的载体,并借助载体为媒介实现自身的传播,对高校师生的主观世界和外部世界施加影响。因此,高校师生秉持的价值取向的实现和作用过程体现了学风的传播性。其次,从人民性或民主性层次上看,高校学风具有主导性、多样性、复杂性。其一,社会主义社会的高校是人民的高校,培养的是社会主义接班人,高校的意识形态文化当然要体现人民性或民主性,并集中体现在大学理念的价值取向之中。作为高校意识形态文化的部分之一,学风同样展现出明确的主导性或者说价值取向的引领性;其二,高校作为社会的一个部分,既有体现人民性的主流文化,也存在着体现少数人价值取向的非主流文化,同时还有大量的外来文化,实际上造成了价值观的多元化现象,表现在学风上同样呈现出多样性特征;其三,多种文化和价值观在高校的冲突激荡、吸收借鉴构成了旺盛的大学文化生态。非主流文化和外来文化在为主流文化的发展提供比较借鉴的同时也不断挑战其主导地位,其中甚至不乏敌对势力及其代言人的所作所为。由此,高校学风呈现出复杂性特征。最后,从物质决定性层次上看,高校学风具有历史性、民族性、地域性。其一,任何文化都具有历史传承和时代创新的特征。高校学风是师生长期实践的产物,反映了大学文化深厚的历史底蕴。同时,基于时代的新要求,高校学风也反映了大学文化在传承基础上的创新和变革;其二,文化是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在大学文化层面上则表现为高校在价值追求上独有的文化传统和品格,形成高校独有的文化特征,对外凸显出大学的自身形象,区别于别的大学,展现其特有的核心竞争力,对内则深刻影响这所大学师生的价值认同度,产生内在的凝聚力。大学文化的独特性也因此表现为学风的独特样貌和风格;其三,大学文化总是根植于一定的文化地域,生长于一定的文化环境之中,深深打上了地域性的烙印,高校学风也因此表现出大学文化生长环境的独有特征。

二、高校学风文化属性的现实观照

高校学风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毋庸讳言也存在许多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尽管各个高校从师生自律和他律的角度给出了很多解决方案,但如果从教育实践一线观察和体会,会发现存在“管得住人、管不住心”的困扰,学风并没有什么实质意义上的改善。为此,作为大学文化的一种样态,高校学风的建设需要从根源上发掘和整理其固有的文化属性,并以此观照其在工作中的缺失,以期从根本上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学风建设。

(一)熔铸高校学风灵魂,坚持大学理念的价值取向大学理念内在的价值取向决定了一所高校会有什么样的学风,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学理念也就是高校学风的灵魂。高校应当坚持什么样的大学理念?对此取决于高校如何回应“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教育上的根本问题、“办什么样的大学”这一办学上的根本问题、“为什么学习、研究、服务”这一高校学风的根本问题。例如,在1917年至1927年期间,蔡元培先生扭转了北大学风,并以此著称于世,关键之处在于革新其大学理念。蔡元培先生在其起草的《大学令》里对大学理念作了明确的界定:“大学以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闳材,应国家需要为宗旨。”[4]24蔡元培先生在办学活动中始终坚持大学理念,在教师聘任、讲义要求、学术鼓励、学生活动等方面一以贯之,最终成就了一所高水平的大学。如何坚持大学理念?高校需要切实尊重和确认师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其主体创造性作用,建设好各种形式的学风载体。首先,高校师生是大学理念的创造者和实行者,是高校的主体。因此,高校应当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在体制、制度、资源安排等方面体现师生的主体地位;其次,高校应当支持和鼓励师生发挥主体创造性作用,在建设和发展重大问题上听取和采纳师生的意见和建议;最后,高校应当建设好学风载体,包括符号载体、行为载体和物质载体(制度载体和交往空间载体)。这些载体承载的大学理念能够发挥引导、激励、熏陶等功能,通过显性或者隐形的方式作用于高校师生的观念世界。

(二)塑造高校学风品格,加强党对高校意识形态文化的领导我们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高校应当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代表人民群众意志和利益的中国共产党,加强对高校意识形态文化的领导是其使命所在、责任所在。对此不能仅仅从“泛政治化”和“政治干预”的角度理解,而应当从人民性或民主性的根本角度去理解。加强党对高校意识形态文化的领导,首先,应当旗帜鲜明地提出社会主义高校的意识形态文化要体现人民性或民主性,并集中体现在大学理念的价值取向之中,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主流文化的引领作用;其次,应当正确看待高校存在的价值观多元、非主流文化和外来文化等现实情况,以及由此产生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问题。既要取其精华,吸收非主流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养分,建设好文化生态环境,又要摈弃糟粕,防止敌对势力的渗透;最后,应当着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大投入和宣传,增加高校师生对大学理念蕴含的价值取向的认同度,从而从根本上塑造高校学风的品格和风貌。

校长也风流范文第3篇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财务风险管理;风险评价;高等学校

1、引言

高校财务风险是指在高校运营过程中因资金流动所带来的风险,高校财务预警系统是根据我校实际情况而设置的一套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建立预警系统,设置相关的量化指标,分析和评价我校办学资金使用的合理程度、财务管理水平和真实财力情况;创建我校财务数据仓库, 并与高校风险评价指标有机结合, 来建立和实施我校财务风险控制模型, 可以有效控制我校财务风险, 减少损失, 为我校的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促进我校的可持续和谐发展。

2、风险模型

根据高校财务变化的特点,我们可将其预警系统指标体系分为偿债风险能力指标、运营能力风险指标,获利能力风险指标、发展能力风险指标四个方面。构造好层次分析模型后,针对某一层,在比较第个i元素与第j个元素相对上一层某个元素的重要性时,使用数量化的相对权重au来表示,假设有个n元素参与比较,则可得到判断矩阵,我们一般采用1-9及其倒数的标度法来确定au 。

在此模型中,我们将高校财务风险体系定义为目标层A,目标层A被分解成四类影响指标,即偿债能力B1,运营能力B2,获利能力B3,发展能力B4,这些构成了该模型的准则层 B获得矩阵S1。其中,偿债能力B1分解成四项评价指标,即现实支付能力B11 、负债偿还能力B12 、资金流动比率B13、资产负债比率B14,获得矩阵S2。运营能力B2分解为四项评价指标,即经费自给比率B21、总收入比率B22,公用支出比率B23,年度收入与支出比率B24,获得矩阵S3 。获利能力B3分解为三项评价指标,即固有资产收入率B31、投资收入率B32、职工总收入率B33 ,获得矩阵 S4。发展能力B4分解为四项评价指标,即流动资产增长率B41 、净资产增长率B42、自有资金占用率B43、其他资金动用程度B44,获得矩阵S5。

我们查资料收集数据确定各影响高校财务管理因素的重要程度,得出以上判断矩阵.再根据判断矩阵运用MATLAB确定各指标的权重.最后用MATLAB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验证判断矩阵是否通过一致性检验.

3、结果分析

根据高校影响财务风险关键因素的各权重和排名可以综合评价得出以下结论:

1.该大学财务风险影响四大类因素的程度依次为:偿债能力、运营能力 、发展能力、获利能力。

2.各指标对偿债能力影响程度的大小依次为:资金流动比率、资金负债比率、负债偿还能力、现实支付能力

3.各指标对运营能力影响程度的大小依次为:年度收入与支出比率、公用支出比率、总收入比率、经费自给比率

4.各指标对获利能力影响程度的大小依次为:投资收入率、职工总收入率、固有资产收入率

5.各指标对发展能力影响程度的大小依次为:自有资金占用程度、净资产增长率、流动资产增长率、其他资金动用程度

6.偿债能力方面 ,资产负债比率和资产流动比率对该大学财务风险影响较大。可以看出,资金流动比率是引起该大学财务风险的一个重要因素,该高校需在这个方面重点关注,适当提高学校的资金流动比率,以提高该大学的偿债能力,便于学校今后的发展与扩建。

7.运营能力方面,年度收入与支出率影响较大,并且该指标值小于l ,说明该校财务运转正常。该校的公用支出比率相对稳定,说明该校公用支出比率在正常水平。同时该校的总收入比率和经费自给比率为偏低,说明该校应该加强这方面的管理,尽最大的努力增收入和经费自给能力,来提高总收入比率和经费自给比率,加快学校事业的发展。

8.获利能力方面 ,投资收入率影响较大,职工总收入和固有资产收入

的影响程度反而并不是很大。这说明投资收入才是影响高校财务运用管理的主要因素。但是该校投资收入率并不是很高,应增强投资收入能力。

9.发展能力方面 ,自有资金占用程度是影响某大学财务风险的重要因素,说明该大学总资金相对比较稳定,同时净资产的增长率处于平衡增长,因此影响未来可运用的净资产相对不大。流动资产增长率和其他资金动用影响程度偏低,说明该校应提高这些方面的管理。

10.在总的排名下资金流动比率、资产负债比率、年度收入与支出率、负债偿还能力和公用支出比率都对高校财务风险影响较大。说明最终影响高校财务风险的还是高校自身的资金拥有的额度,额度大周转流动就相对能顺利进行,这也才能保证高校一切工作正常运行的基础。所以高校只有在拥有了强大的资金基础后在考虑扩招和发展其他的项目,这样才会减少高校的财务风险。

4、建议及对策

为解决以上财务风险问题,高校应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提高人、财、物的利用效率,加强制度建设,强化节约意识,促进学校各项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节流"不盲目扩张,浪费学校的仪器设备或是其它资源。同时学校应完善预算管理机制,加大预算控制力度,以便建立一套完善的、行之有效的预算管理体系,科学地细化预算编制,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最大限度地节约资金,让资金得到合理的运用。强化预算约束,从"源头"上防止资金浪费。建设节约型校园,要适当提高人、财、物的利用效率,从节水、节电、节约办公等做起。强化节约意识,逐渐养成节约型的发展方式和消费模式,从而使高校的自有资金得到有效运作,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高校负债压力。

二、"开源"学校流动资金可以聘请专业团队进行资金投入管理,即更加科学理性的管理资金,不单独与银行进行简单交易,以长远的目光看问题,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使得现有的资金获得最大的利益。倡导社会对高校的捐赠。例如校友捐赠、企业捐赠、基金会捐赠。校友捐赠是毕业生对母校表达感谢的一种方式,企业捐赠是公司与周边学校建立友好关系的一种表示,高校可以向基金会申请一定额度的捐赠,这些都可为高校带来一定的资金来源。

参考文献:

[1] 姜启源,谢金星.数学模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249-268.

[2] 沈亭.层次分析法在公司财务风险评价中的运用[J].经济研究导刊,2010,13(19):81-82.

校长也风流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大学生 校园文化 归属感

1前言

想要推动高校的健康快速发展,离不开校园文化与归属感的建设。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的发展也为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不仅可以提高学校师生的凝聚力,增强师生的同心力,同时也能提升高校在其他高校中的竞争力,获得大众的认可。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关系到每所高校的发展问题。同时,校园文化也影响着高校师生的归属感。因此,如何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以增强高校师生的校园归属感成为本文研究的重点。

2大学生校园文化与归属感构建现状

2.1部分高校对于校园文化与归属感构建不够重视

高校校园文化是否健康有序地发展关系到高校师生的归属感是否强烈。因此,归属感是衡量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然而,一些高校,比如民办的高校,很多会受利益趋势,从而忽略文化建设与师生的校园归属感建设[1]。高效管理者往往认为文化建设难操作,且效果不明显,因此,高校领导往往更注重硬件设施的建设或是聚焦于学生的专业课学习,以及学生的就业率情况。因为这些情况都能直接的反映出一所学校的发展情况,而校园文化与归属感则不能经由人们进行直观的辨别,因此学校领导往往不会注意到建设这种无形文化的重要性,从而整体上阻碍了大学生校园文化与归属感的构建。

2.2社会方面普遍关注高校物质方面的文化建设

高考结束后,学生和家长在选择填报志愿时,普遍关注的都是学校的办学历史是否悠久,学校的校园环境如何,学校的学习氛围怎么样以及学校教学的硬件设施是否完备等。于是,社会上普遍出现的问题就是,不管学生、家长还是学校,都特别重视学校的办学条件,对于学校的直观印象也停留在学校的校园环境上。因此,更多的高校选择投入更多资金于学校物质方面的文化建设,增强高校对外宣传工作中影响力,给人以直观印象上的冲击,从而提升高校的竞争力。也因此,使得许多高校更加不重视高校精神文化方面的建设,导致学校整体文化氛围和师生的对于归属感不强烈。

3加强大学生校园文化与归属感建设的措施

3.1增强校园校风、学风软实力的建设

各大高校在重视学校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也应加强校园文化软实力的建设。校风学风是建设高校精神文化,培养学生归属感的关键。学生作为学校的主体,需要健康积极的校风学风氛围给予熏陶[2]。首先要求教师的教学风气要正确,在履行教书与人职责的同时也需要对学生足够的尊重。其次,学校也应加强学生的学风建设,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多方面的整顿校园内部的不良风气,完善奖惩制度。积极健康的学风在一定程度上能对学生心理的发展以及学生的行为起到促进作用。相关的工作人员以及教职工良好的职业素养以及其亲切的态度都会培养学生的校园归属感,提升学生对于学校的好感度。并且,良好的校园风气也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从而也能推进高校的发展进程。

3.2广泛开展课外活动,增进集体交流

要想提高学生对于学校的归属感,就要求学校制定相关措施,使学生在学校学习过程中对学校产生深厚的感情。学生对学校用情深,投入到精力比较多,与学校联系密切之后,自然体验就会越发深刻。因此,学校应该广泛开展各种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并且在活动中,学生可以发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增进与集体之间的交流,从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课外活动的广泛开展可以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集体中去,在活动中成长,并找到自己努力的方向,从而提高学生的校园归属感。

3.3增进校友间交流

提升大学生校园归属感的一种有效方式便是增进校友间交流。校友之间的交流是连接老同学之间情感的纽带,也是新同学与老同学之间增进交流扩展人脉、分享资源信息的重要方式。往往新学期新同学也会对往届学长产生好奇。因此,加强校友间的交流可以使校友们以丰富的人生经验和阅历变成供在校学生的活教材。加强与校友之间的联系也从侧面影响着在校大学生,尤其是校友在毕业后依然心系母校的举动,也会成为在校大学生形成校园归属感的强大动力。另一方面,增进校友间交流也可以为学生树立榜样作用。同时也可以借助校友间的交流平台让在校大学生明白,学校的发展成功与否也取决于学子在社会上的表现。学生和学校也是密不可分的。

3.4建立健全校园文化评定体制

各大高校要善于进行总结,并且找出不足弥补不足。要制定科学的校园文化评定体系,不断改进和完善现有的校园文化内容[3]。通过采纳广大师生的有效建议,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进和补充,使广大师生参与其中,共同构建和谐校园。同时,观察评价的结果以确定校园文化建设的成效,进而推动大学生校园文化朝着健康、科学的方向发展。

4结语

总而言之,大学生校园文化与归属感的构建不可分割,且相互影响。因此,要通过各种途径促进校园文化的科学有效发展。校园文化水平的提高也有利于学生提高校园归属感,从而使大学生校园朝着科学有效的方向发展。学生的归属意识是可以慢慢培养的,只有不断加强校园的文化建设,不断提高各个高校的文化软实力,也才能不断增强学生的归属感。

参考文献:

[1]张瑜.浅析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认同感和归属感[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9):191-192.

校长也风流范文第5篇

关键词:农村 中学 风疹 暴发流行

2009年5月-2009年-6月,xx县xx镇xx中学发生一起风疹暴发流行,共发病39例。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疫情报告后,立即报告卫生主管部门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并组织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前往学校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2009年5月-2009年6月XX中学发生39例学生感染风疹病毒,诊断均符合卫生部1990年下发的《规定管理的传染病诊断标准》中风疹、麻疹的诊断。XX中学是一所农村普通寄宿制初级中学,距县城62km。目前该校有在校师生功1565人,3个年级,25个教学班,其中学生1382人(男720人,女662人),教职工104人(男62人,女42人,男女比例为1.09:1)。使用自备自来水,学生、教工同一食堂,学校统一供饭、菜。有学生宿舍120间,每间面积20平方米,每宿舍12人。

2 流行病学调查

2.1 发病情况首发病例,张某某,男,14岁,初二(3)班学生,住宿生,5月6日发病,以发热、出疹为首发症状,5月8日到校卫生所就诊,诊为病毒疹,给予对症处理。随后病例陆续发生,流行早期病例集中于首发病例所在班级,至6月1日,XX中学共发生39例风疹病例,均为在校学生,发病时间持续14d,期间出现2次发病高峰:5月6~9日发病12例(5月6日3例、7日5例、8日3例、9日1例),10日3例、11日4例,5月12~14日发病16例(5月12日4例、13日7例、14日5例)。后期(5月15日至6月1日)其他班级也有少数病例:初一(2)班1例,初二(2)班1例,初三(3)班2例。

2.2 病例分布所有病例均为在校生,教职工无发病。发病年龄13~17岁,其中男生2l例,女生18例。

2.3 免疫史所有病例均未接种过风疹疫苗或相应联合疫苗,未发病者大多也未接种过疫苗。

2.4 临床体征经调查,所有病例,临床发病经过典型,均有轻度上呼吸道炎症状、发热、红色斑丘疹和耳后或枕后淋巴结肿大等症状,符合风疹诊断。血清检查也支持风疹诊断。未找到确切的传染源,故确诊为校内风疹爆发。

3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