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关于戏曲的谚语

关于戏曲的谚语

关于戏曲的谚语

关于戏曲的谚语范文第1篇

1、一日不练自己知道,两日不练同行知道,三日不练观众知道。

2、好花得绿叶配,好角得众人扶。

3、字不清,唱不明。

4、一台无二戏,救场如救火。

5、净行要撑,旦行要松,生行要弓,武行取当中。

6、一天不练就回,两天不练就生,三天不练就没。

7、以熟为巧,以巧为妙。

8、十几步能走海角天涯。

9、有板有眼叫戏,没板没眼叫屁。

10、有劲使在功上,有功用在戏上。

11、早扮(戏)三光,晚扮(戏)三慌。

12、台上一声啼,台下千人泪;台上一声笑,台下万人欢。

13、台上一张口,便知有没有。

14、台下静,声小也能听得清。台下动,声音再大也没用。

15、玩艺儿是假的,精气神儿是真的。

16、戏无情不动人,戏无理不服人,戏无绝不惊人。

17、学到知羞处,方知艺不高。

18、演员上了台,一步值千金。

19、要想戏路通,全靠幼时功。

20、要想艺深,就得用心。

21、一遍功夫一遍巧,一遍拆洗一遍新。

22、一日不练自己知道,两日不练同行知道,三日不练观众知道。

23、知戏文戏理,才能唱出好戏。

24、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25、台上无大小,台下立规矩。

26、四、五人能当千军万马,

27、私下练,台上见。

28、十几步能走海角天涯。

29、三分扮相,七分眼神。

30、百日笛子千日箫,小小胡琴拉断腰

31、不练三冬两夏,哪能学会唱、念、做、打?

32、唱戏的是“疯子”,看戏的是“傻子”。

33、唱戏碰了钉,才知艺不精

34、功夫练到家,上台不怯场。

35、好花得绿叶配,好角得众人扶。

36、练到老,唱到老,学到八十不算老。

37、教会徒弟,饿死师父。只有状元徒弟,没有状元师父。

38、净行要撑,旦行要松,生行要弓,武行取当中。

39、兰花手,荷叶掌,握拳如凤头。

40、练到老,唱到老,学到八十不算老。

41、慢板要紧,快板要稳,散板要准。

42、慢要松,紧要绷,不紧不慢才算功。

43、宁输后台不输前台,只许艺高不许胆大。

44、七分念白三分唱,白是骨头唱是肉。

45、千斤话白四两唱,三分唱念七分作。

46、宁输后台不输前台,只许艺高不许胆大。

47、勤学通百艺,苦练出真功。

48、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49、千斤话白四两唱,三分唱念七分作。

关于戏曲的谚语范文第2篇

关键词:南戏 张协状元 琵琶记 戏剧语言风格 艺术审美

南戏,是在南方歌舞小戏的基础上吸收宋杂剧和说唱技术的精华而形成的,最早见于浙江温州,故又名“温州杂剧”或“永嘉杂剧”。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南戏戏文是《永乐大典戏文三种》之一的《张协状元》,而代表南戏最高成就的则是高明的《琵琶记》。

九山书会编撰的《张协状元》讲述状元张协与贫女的故事,而高明的《琵琶记》讲述状元蔡伯喈与赵五娘的故事。从这一简单的故事介绍就可以窥见二者的相似之处:故事题材内容相似,二者双线描写的手法亦相似等。但这并不代表它们二者之间可以直接划等号,事实上,被称为“中国第一戏”、有“戏曲活化石”之称的《张协状元》与代表南戏最高成就的《琵琶记》之间存在着差异,其中,它们的戏剧语言风格差别比较大。

一.《张协状元》的戏剧语言风格

戏剧语言是戏剧不可缺少的部分,中国古典戏剧语言分为本色派和文采派两种。本色派语言重浅近通俗,文采派语言贵典雅。作为“中国第一戏”的《张协状元》,其戏剧语言属于本色派,无论是它的说白,还是唱词,甚至是科介,都带有很强烈的口语化特色,具有通俗的特点。《张协状元》的戏剧语言通俗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张协状元》大量运用方言俚语。戏剧语言供舞台演出时使用,而且观众多为下层劳动人民,因此通俗是第一要求,客观上要求戏剧语言必须浅近通俗。同时,为了吸引观众,剧作者、舞台表演者也会有意无意地使用人们所熟知的词语,即方言俚语,主观上也造就了戏剧语言的通俗化特点。关于南戏的戏剧语言,徐渭曾在《南词叙录》中云:“其曲则宋人词而益以里巷歌谣,不叶宫调。”这里的“曲”指的就是南戏。据此,周贻白在《中国戏剧史》中大胆推测;“最初的‘温州杂剧’,也许全为里巷歌谣。”里巷歌谣不正是方言俚语的代名词吗?事实上,方言俚语在《张协状元》中被大量运用,比如有“扯住”、“道着”、“空口”、“婆子”、“庄家”、“浑家”、“房钱”、“撞见”、“畜生”、“猪头”、“血沥沥”、“鞋面”、“争得气”、“酸醋”、“歇歇”、“死功夫”、“算命”、“呕气”、“剪径”、“哑儿”、“扎脚”、“腌臜”、“”等等,这些方言俚语有的出现在说白中,有的出现在唱词中,口语化特色比较浓厚。郭作飞在《语言学视野中的早期南戏艺术特征分析——以〈张协状元〉中口语词的运用为例》指出说白中的口语词占总词数的74%,出现在唱词中的口语词占总词数的26%。从这两个数据可以窥见《张协状元》中方言俚语的运用情况,显著地体现了早期的南戏语言的通俗化特点。

其次,《张协状元》中运用成语、谚语较多。成语和谚语语言精炼,内涵丰富,具有很强的表达能力,而且多为人们所熟悉,易理解,易接受。在《张协状元》中成语和谚语被大量应用,例如成语有“插科使砌”(第一出);“人非土木”(第七出);“半斤八两”(第二十五出);“见之不取,思之千里”(第二十八出);“鸾孤凤只”(第二十九出);“天有不测风云”(第三十二出)等等。谚语有“是非终日有,不听自然无”(第五出);“闭口深藏舌,安身处处牢”(第十出);“求人须求大丈夫,济人须济急时无”(第十九出);“时人莫讶登科早,月里嫦娥爱少年”(第二十七出);“慈不主兵,义不主财”(第三十五出);“长江后浪催前浪,一替新人换旧人”(第四十八出)等等。在戏文中运用成语和谚语,不仅能够增加戏剧的表达力,而且也增强了戏曲的通俗性。

最后,《张协状元》的戏剧语言通俗性还表现在全民使用通俗语言。从语言运用的对象来看,《张协状元》中描写的下层人物和上层人物,他们的语言无一不都表现出通俗性的特点。《张协状元》中的下层人物,如贫女、呆小二等,他们作为社会的底层人物,囿于他们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惯,说话自然浅近通俗易懂。另一方面,《张协状元》中描写的上层人物,诸如张协、胜花等人,他们的语言也表现出了通俗性的一面,例如“袄子”、“挨闹”、“打倒”、“打起”、“猫儿”、“穷秀才”、“嫂嫂”等等,这些通俗词语经常出现在他们口中。从语言运用的对象来看,《张协状元》这一用语特点也鲜明地突出了早期南戏戏剧语言的风格——浅近通俗。

纵观整个《张协状元》剧本,不难发现早期的南戏在戏剧语言风格方面注重运用本色语言,大量使用方言俚语、成语和谚语,而且表现为全民皆用。这就造就了早期南戏在戏剧语言风格方面的特点——浅近通俗,正如周贻白先生在《中国戏剧史》中所言:“最初的‘温州杂剧’,大概不曾作传之百世的打算,只求观众能够了解,便算目的已达,其撰词者、扮演者不必都是‘文人学者’。其鄙俗,实即其本色。”早期南戏在戏剧语言方面的特点体现出早期南戏独特的艺术审美观念:追求浅俗。这与中国传统的文学观念是不一样的。中国传统文学注重典雅文化,因而诗词歌赋的地位比较高。而对于那些通俗文化,例如小说、戏曲等,却不甚重视。南戏打破这一传统观念,以俗文化为美,在当时不得不说是独特的。

二.《琵琶记》的戏剧语言风格

关于戏曲的谚语范文第3篇

关键词 西游记 俗谚

中图分类号:I242.2 文献标识码:A

俗谚亦即俗语和谚语的合称。吕叔湘先生说:“典型的俗语是所谓的谚语。”什么是谚语呢?许慎《说文解字》注:“俗,习也。”“谚,传言也。”段玉裁做了更详尽的解释:“习者,数飞也。引申之凡相效谓之习。”“传言者,古语也。”俗语,也就是“相效之语”,《广雅・释诂》:“谚,传。”是流行于民间口头上的通俗语句。由此可知,谚语具有很强的口头传承性。《现代汉语词典》中做了如下注释:“在群众中问流传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这种口传性决定了谚语在形式上一般比较注重整齐性与对偶性,有时还需要押韵,这样才可以易于记忆,便于流传。温端正先生说:“广义的谚语与俗语是一个概念,它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点:一是为人民群众所创造、所使用,具有广泛的群众性;二是语句简单凝练,在结构上具有相对的固定性;三是流传在群众的口头上,具有鲜明的口语性。”

《西游记》中出现的俗谚有266条,很多都是关于生产生活哲理、为人处事法则、社会生活事理、人生智慧灵性等方面的启迪与经验的总结。本文在所举例证后面均注明回数及页码,且以黄肃秋校注的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的《西游记》为底本。

1《西游记》俗谚分类

1.1人生哲理,社会经验类

(1)【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祖师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悟空闻得此言,叩头礼拜……”(2/21)

(2)【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暂时祸福】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暂时祸福’。你怎么就保得无事?”(9/110)

其他还有【过耳之言,不可听信】(9/111)、【好手不敌双拳,双拳不如四手】(14/170)、【要知山下路,须问去来人】(21/258)、【日久见人心】(26/322)、【走三家不如坐一家】(50/610)、【黄金未为贵,安乐值钱多】(55/672)、【解铃还须问铃人】(71/864)、【远来的和尚好看经】(72/870)、【曾着卖糖君子哄,到今不信口甜人】(72/876)、【在家不是贫,路上贫杀人】(73/884)、【有风方起浪,无潮水自平】(75/912)、【蛇无头而不行,鸟无翅而不飞】(77/941)、【远路没轻担】(80/970)、【口开神气散,舌动是非生】(82/991)、【起头容易结梢难】(96/1147)、【珍馐百味,一饱便休】(96/1150)、【只有错拿,没有错放】(97/1156)

1.2生活事理,民情风俗类

(1)【赊三不敌见二】 “我老孙不去!不去!俗语谓‘赊三不敌见二’,只望你随高就低的送一副便了。”(3/31)

(2)【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 “正是‘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我那里人家,更无此善。”(15/186)

其他还有【好借好还,再借不难】(16/197)、【与人方便,自己方便】(18/217)、【当家才知柴米贵,养子方晓父娘恩】(28/340)、【三年不上门,当亲也不亲】(40/943)、【匙大碗小】(47/579)、【耳闻不如眼见】(48/590)、【胜败兵家之常】(52/637)、【干鱼可好与猫儿做枕头】(55/673)、【不冷不热,五谷不结】(59/714)、【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62/756)、【吃了饭儿不挺尸,肚里没板脂】(94/1129)、【打不断的亲,骂不断的邻】(94/1129)、【槽里吃食,胃里擦痒】(96/1148)

1.3惩恶扬善,劝人上进类

(1)【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正是人生却莫把心欺,神鬼昭彰放过谁?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10/126)

(2)【人生却莫把心欺,神鬼昭彰放过谁】 “正是人生却莫把心欺,神鬼昭彰放过谁?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10/127)

其他还有【宁念本乡一捻土,莫爱他乡万两金】(12/151)、【避色如避仇,避风如避箭】(20/244)、【千日行善,善犹不足;一日行恶,恶自有余】 (28/339)、【道高龙虎伏,德高神鬼钦】(29/351)、【不受苦中苦,难为人上人】(32/383)、【好人头上祥云照顾,恶人头上黑气冲天】(33/397)

2《西游记》俗谚结构

从结构形式上看,俗谚一般都可以分为三类:单句形式俗谚、紧缩句形式俗谚、复句形式俗谚。

2.1单句形式的谚语

2.1.1主谓句形式

(1)【一客不犯二主】 “‘一客不犯二主。’若没有,我也定不出此门。”(3/31)

(2)【和尚是色中饿鬼】 “常言道:‘和尚是色中饿鬼。’那个不要如此?都这们扭扭捏捏的拿班儿,把好事都弄得裂了。”(23/280)

其他还有【鹭鸶不吃鹭鸶肉】(24/291)、【君子不念旧恶】(26/319)、【父子无隔宿之仇】(31/378)、【仙体不踏凡地(33/404)、【功到自然成】(36/433)、【鬼也怕恶人】(36/440)、【家无二主】(39/472)、【龙无云而不行】(41/499)、【冤家路儿窄】(45/549)、【晦气星进宫】(50/611)

2.1.2非主谓句形式

(1)【愁海龙王没宝哩】 “古人云:‘愁海龙王没宝哩!’你再去寻寻看。若有可意的,一一奉价。”(3/30)

(2)【强中更有强中手】 “今日孙悟空不用争持,把这虎一棒打得稀烂,正是‘强中更有强中手’!”(14/166)

2.2紧缩句形式俗谚

紧缩句是用单句形式表达复句内容的一种特殊的句子格式,原本是上下句之间取消了停顿,形式上变得简洁凝练。

(1)【中看不中吃】 “你这个老儿,忒也没眼色!似那俊刮些儿的,叫做中看不中吃。”(20/240)

(2)【不看僧面看佛面】 “哥啊,古人云,‘不看僧面看佛面。’兄长既是到此,万望救他一救。”(31/381)

其他还有【国正天心顺】(37/445)、【巧者多劳拙者闲】(46/566)、【道化贤良释化愚】(50/611)、【现钟不打打铸钟】(68/823)、【告人死罪得死罪】(83/1002)、【山恶人善】(93/1117)、【起头容易结梢难】(96/1147)、【望山走倒马】(98/1167)

2.3复句形式俗谚

根据上下句之间的关系,复句形式俗谚可以分为如下八种。

2.3.1并列复句

(1)【禽有禽言,兽有兽语】 “古云:‘禽有禽言,兽有兽语。’众猴都道……”(1/4)

(2)【依着官法打杀,依着佛法饿杀】 “常言道:‘依着官法打杀,依着佛法饿杀。’去也!去也!还不如捉个行人,肥腻腻的吃他家娘!”(8/90)

2.3.2承接复句

(1)【借你口中言,传我心内事】 “休走!借你口中言,传我心内事。我乃正南方花果山水帘洞洞主。你家甚么混世鸟魔,屡次欺我儿孙,我特寻来,要与他见个上下!”(2/24)

(2)【今朝有酒今朝醉,莫管门前是与非】 “‘今朝有酒今朝醉,莫管门前是与非!’说不了,一起小妖又跳来道……”(5/58)

2.3.3递进复句

(1)【人未伤心不得死,花残叶落是根枯】 “那怪虽是肚腹绞痛,还未伤心。俗语云:‘人未伤心不得死,花残叶落是根枯。’他听见叫张口,即便忍着疼,把口大张。”(66/804)

(2)【在家不是贫,路上贫杀人】 “说那里话?古人云:‘在家不是贫,路上贫杀人。’你是住家儿的,何以言贫!像我们这行脚僧,才是真贫哩。”(73/884)

2.3.4选择复句

(1)【宁恋本乡一捻土,莫爱他乡万两金】 “日久年深,山遥路远,御弟可进此酒:宁恋本乡一捻土,莫爱他乡万两金。”(12/151)

(2)【宁少路边钱,莫少路边拳】 “常言道:‘宁少路边钱,莫少路边拳。’那时节,他拦住了吵闹,却不是个仇人也?”(72/875)

2.3.5转折复句

(1)【龙生九种,九种各别】 “此正谓‘龙生九种,九种各别。’”(43/528)

(2)【留得在,落得怪】 “师父,不要拿过了班儿。常言道,‘留得在,落得怪。’我们且住一个月儿,了了他母子的愿心也罢了,只管忙怎的?”(96/1149)

2.3.6假设复句

(1)【若要有前程,莫做没前程】 “古人云:‘若要有前程,莫做没前程。’你既上界违法.今又不改凶心,伤生造孽,却不是二罪俱罚?”(8/90)

(2)【阎王注定三更死,谁敢留人到四更】 “胡说!‘阎王注定三更死,谁敢留人到四更!’趁早跟我去,免得套上绳子扯拉!”(76/924)

2.3.7因果复句

(1)【老虎进了城,家家都闭门】 “古人云:‘老虎进了城,家家都闭门。虽然不咬人,日前坏了名。’”(36/437)

(2)【三年不上门,当亲也不亲】 “哥啊,常言道:‘三年不上门,当亲也不亲’哩。你与他相别五六百年,又不曾往还杯酒,又没有个节礼相邀,他那里与你认甚么亲耶?”(40/943)

2.3.8条件复句

(1)【人有善愿,天必从之】 “‘人有善愿,天必从之。’汝若肯皈依正果,自有养身之处。世有五谷,尽能济饥,为何吃人度日?”(8/90)

3《西游记》俗谚来源

《西游记》俗谚来源很广泛。“或出于世俗社会,或源于古人名言,或见于小说戏曲,历经世代流传,千锤百炼,众口成俗,遂成流行语,广泛流传于明代社会各个阶层,尤其流传于明代世俗社会。”这些俗谚有的直接沿用《西游记》之前已有的结构形式,有的则对其中个别字词稍加修饰改变以后进行运用。尽管来源多样复杂,但大部分都经过作者精心的加工、改造和提升,无论是用在作品中的人物对话,还是用于作者的叙述,都很贴切准确,流畅易晓,显现出了较强的艺术魅力。归纳起来,《西游记》中的俗谚大体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3.1源于对先前戏剧、小说等文学创作语言的继承

如“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暂时祸福”,在元代就已经出现了。刘唐卿杂剧《降桑葚》中有云:“婆婆,便好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你这病是轻灾浮难,不必忧心。”这里将“旦夕”改为了“暂时”。类似的俗谚还有“黄金未为贵,安乐值钱多。”见于元代戏剧《琵琶记》;“要知山下路,须问去来人。”见于元代戏剧《荆钗记》;“借你口中言,传我心中事” 见于元代戏剧《东坡梦》;“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旱与来迟”、“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得胜猫儿欢似虎”、“福无双降,祸不单行”等均见于之前的《水浒传》。

3.2源于佛教与道教。如“吉人自有天报”,源于佛教

佛家思想向来劝人行善去恶,并认为一个人无论是善行还是恶行,上天都看在眼里,都会给人恰如其分的结果加以应验;“口开神气散,舌动是非生。”源于道教。道教认为人有“精气神”,而一旦“神气散”则意味着人的灵气丧失,显然是不符合道教修道的原则的。杜光庭《道德真经广圣义》中说:“嗜好不节,则神气亡散,神气亡散则疾病交构”相似的俗谚还有:“休言不报应,神鬼有安排”、“远来的和尚好看经”、“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立行藏”、“半路上出家”、“因过道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一饮一啄,莫非前定”、“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迟与来早”、“扫地恐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道化贤良释化愚”等,都反映出了佛教或道教的教义与特征。

3.3源于世俗典籍与民间流传

如“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不信直中直,需防仁不仁”等皆出自于明代万历年间出现的《增广贤文》(又名《古时贤文》、《昔氏贤文》,以韵文的形式编排汇集古人论及人际关系、读书、处世和关于人生命运的格言,总括了古人待人接物的智慧和经验。);而像“有借有还,再借不难”、“三年不上门,当亲也不亲”、“尿泡虽大无斤两,秤铊虽小压千斤”、“打不断的亲骂不断的邻”等,则是当时流行于世俗社会的一些经典俗谚,体现着浓郁的人情世故与社会现象。

3.4作者自创

有一部分俗谚在《西游记》产生之前均不见其出处,仅见于或最早见于《西游记》,应该是作者吴承恩对当时社会状况、人际关系、世俗习惯等现象的归纳总结,或是对已有的相似表述语言的发掘提炼与改造。如“愁海龙王没宝哩”、“吃了饭儿不挺尸,肚里没板脂哩”、“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说金子幌眼,说银子煞白,说铜钱腥气”、“依着官法打杀,依着佛法饿杀”、“货有高低三等价,客无远近一般看”、“鸡儿不吃无工之食”、“只有错拿,没有错放”等。

参考文献

[1] 温端正.中国俗语大辞典・序言[M].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

[2] 温端正.谚语[M].商务印书馆,2000:5.

[3] 田同旭.论中俗语谚语[J].运城学院学报,2004(4).

关于戏曲的谚语范文第4篇

关键词:直观导入;情境;设疑

常言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而课堂导入是一节课的序幕,是每一节课给予学生的第一感知。因此,如果新知导入巧妙得当,课堂教学效率定会事半功倍。

一、新课导入法

(一)开门见山,切重要点

1.直观导入

在课堂教学中,实物、图画、卡片和简笔画都有着特有的信息沟通作用,它们直观、方便、能节省时间。比如,在导入学习文具时,老师可以实物呈现。还可以用实物对比,进行单词区分。如,教师可手拿钢笔询问:Is it a pencil?学生回答No, it’s a pen.在教授具体物品词汇时,都可以利用学生身边的实物进行对比学习,让孩子记忆更加深刻。

2.多媒体资源导入

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用与教学内容相关联的歌曲、诗歌、视频导入学习。比如,在导入学习颜色时,先让学生跟唱歌曲:rainbow,观察歌曲中提到的颜色并跟唱,然后再过渡,学生的情绪和兴趣一下子激发,而且歌曲与新授内容紧密联系,学生在悦耳的歌曲中就轻轻松松地掌握了学习内容。

3.肢体语言导入

肢体语言可以将实物图片不易表达的内容立体化地表现出来。比如,在导入学习sports 时,教师可以自己或要求学生来做具体动作,导入学习新内容。同时,也可以利用TPR导入,像Simon says,让学生亲身体验并运用所学的英语知识,充分利用小学生活泼好动的性格,集中孩子的注意力,快速融入课堂。

(二)情景模拟,激起兴趣

1.会话导入

在课堂导入环节,巧妙地使用会话,能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为新课教学做好铺垫,产生学习的梯度缓冲。问题、对话导入是目前小学课堂中适用范围广,应用普遍及操作简单的一种导入法。比如,在学习Travel一课时,教师可以先示范:Winter holiday is coming. I’m going to Hong Kong on holiday. I’m going there by plane. I will go shopping there. What about you?学生对教师的旅游计划非常感兴趣,也有想要表达自己计划的欲望,因此,导入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游戏导入

游戏是最受小学生欢迎的一种方式,它尽可能地把枯燥无味的语言现象变为学生容易接受的、有趣的游戏形式,为学生创设丰富的语言交际情境,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三)设置悬念,引发思考

1.谚语导入

英语作为一种交流工具,语言和文化相互依存。比如,在学习animals时,教师以谚语Love me, love my dog.导入,学生的兴趣马上就能被激发,快速融入课堂。接着可以在学习其他动物时,再多介绍几条谚语,维持学生的积极性。如:All the cats are grey in the dark.

Never teach a fish how to swim.

2.故事导入

利用故事制造悬念,能一下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在教学故事课文之前,教师可以先说:Long long ago,there was...然后停顿,让学生猜测接下来要出场的人物。

3.以旧引新

学生在感知新事物时,与该事物有关的知识越丰富,感知就越迅速越全面。以学习whose ...is it?为例,老师可利用已有的旧知发问:what’s this?Is it yours?引导学生回答No, it’s not mine.从而学习名词性的物主代词。

二、导入法实施原则

(一)话题相关,目的明确

导入至关重要,但切忌生搬硬套,不可榱说既攵导入或随意导入与话题无关的内容。这样的导入不仅浪费时间,还容易转移学生的注意力,对教学毫无帮助。

(二)时间恰当,整体布局

导入只是一个引子,不是课堂主题,目的主要是帮助学生快速集中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强烈求知欲,激活相关知识,同时营造学习氛围,所以要从大局出发。因此导入要简洁,一般导入时间以3~5分钟为宜。

(三)方式灵活,组合优化

导入的方法多种多样,但又异曲同工。在实际教学中,各种方法也不是各自独立的,可交互使用,这样可以更好地呈现新课的教学内容,为成功的课堂做好铺垫。

总之,小学英语新授课导入方法众多,其目的就是要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实现新内容自然过渡,降低学习内容难度,提高教学效率。因此,导入法不能有定法,贵在灵活处理,必须因情况而定。教师应该灵活运用各种导入法,优化组合,以求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导出实效,导出精彩。

关于戏曲的谚语范文第5篇

元代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岁月,残酷的等级制度,知识分子倡之下丐之上的政治地位,决定了勾栏瓦肆的文学创作特色。元曲是我国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融合的产物。元曲发展初期(1229-1241),元曲刚从“俗谣俚曲”进入诗坛,作品浑厚、质朴、风格富有通俗化,口语化的特点,包含着北方民歌的犷放爽朗,质朴自然的情致,有“蛤蜊”风味。有“本色派”和“文采派”的区别。

“本色派”基本上按现实生活的面貌进行描绘,以朴实无华、生动自然为其语言特征,代表人物是关汉卿。

“文彩派”其曲作文采华美、词藻绮丽、轻俊典雅,代表人物为王实甫。

1 “语言个性化”的异同

关汉卿“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帅首、捏杂剧班头”、语言以“本色”为基本风格,能根据不同的人物情节做到语言的个性化。其作品生活气息浓,“说一个、肖一人”。《窦娥冤》中赛驴医上场所吟“行医有斟酌,下药依本草;死的医不活,活的医不死”,正是这个庸医特有的语言。张驴儿“你看我爷儿这等身

段……我和你早些儿拜堂”。纯属一个流氓无赖昏官桃杌“但来告状的,就是我衣食父母”等语言都极富有个性。[正官端正好][滚绣球]是窦娥反抗性格的形象说明,语言总是与人物个性、情节紧密结合。

王实甫“士林中等辈伏低”(贾仲明语),其《西厢记》语言个性突出,张口见“人”,音容笑貌历历可辨。莺莺蕴藉凝重,张生热情率真,红娘爽朗泼辣,老夫人心口不一,郑恒粗鄙猥琐,均高度个性化。《寺警》后老夫人叫红娘张生赴宴[小梁州][幺篇]“衣冠济楚庞儿俊…敢问席上有莺莺姐姐么?”张生退孙飞虎兵,眼见能以莺莺为妻,早在房中恭候,见红娘来请,明知故问“小娘子此行为何?”红娘答话后他毫无谦让,连声说“就去就去”,急切盼望之情跃然纸上。“敢问席上有莺莺姐姐么?”足见其痴情痴性,傻得可爱。咏物见性须高度个性化。《西厢记》一本第三折“月下联吟”,崔、张二人同赏一月而情性迥异。张生所吟写了月白风清的夜景下张生对美好爱情的渴望,比莺莺为月中仙,发出可望不可及的概叹。莺莺所颂是大胆的表露,一个不满封建家长严格控制、渴望爱情的怀春少女形象呼之欲出。张诗热烈开阔、跌宕,崔诗徐缓、纤细、呜咽,各自紧扣人物情性。

2 情与景描写语言的异同

关汉卿、王实甫创作题材、出发点不同,语言风格也有差异。关汉卿《窦娥冤》第三折[滚绣球]窦娥由信天地不枉无辜,信官吏“明如镜、清如水”,而最终临死前幻想彻底破灭,反抗性格达到顶点。诅天诅地,斥天地混淆清浊,骂命运助恶欺善,错判贤愚、不分好歹。语言尖锐、泼辣,给人以淋漓尽致的感觉,充满了人民的愤怒和诅咒,他的语言充分体现了元杂剧是“愤怒的艺术”这一特点,明・何元朗“关之词激厉而少蕴借”,可谓恰中肯綮。因为他立足于元代血淋淋的社会现实。

王实甫长于写爱情婚姻(不限于元代),诗一样的语言,诗一般的意境。王实甫是酿造气氛,描摹环境的圣手,全剧处处有诗一样的意境,如崔张二人产生爱情的普救寺“幽雅清爽”,《闹》中莺莺闺房“风静帘闲,暗香浮动”。悲剧性的曲子仍笼罩着诗一样的气氛,如《哭宴》《送别》,不写离人的摧肝裂胆痛苦,而以景物寄人心情,情景交溶。“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

飞……总是离人泪”诗意般的迷惘和哀愁,可谓“词句警人,余香满口”。

3 使用民间口语俗谚和吸收古曲诗词、成语的异同

关汉卿作为戏剧语言大师吸收了大量生动的民间语言,也熔铸了许多古典诗词的语言,他把口头语言加工提炼,在大众语言基础上,吸收古代作家语言营养形成自己的戏曲语言。如第三则中《快活三》《鲍老儿》里“葫芦提”“干家缘”“亡化”等口语使用得生动贴切。[耍孩儿][二煞][一煞]中“苌弘化碧”“望帝啼鹃”“飞霜六月”“素车白马”等典故寓意深沉却又朴素明白、字字本色,多方体现了本色派曲词浅显、平实、纯厚的风格。语言多用方言俗语,充满生气。

王实甫《西厢记》华美与通俗和谐统一,华丽香艳的文学语言和生动泼辣的民间口语在《西》中相得益彰,如《拷红》[越调斗鹌鹑]中“天长地久”“提心在口”“带月被星”“花言巧语”等成语与“心数多、性情”“将没作有”等口语俗谚的穿插运用,使曲子通俗浅显,琅琅上口。人谓王实甫语言如“花间美人”,在《西》中绮词丽语,俯拾皆是:如崔张月下联吟花园夜景[斗鹌鹑]“玉宇无尘…”和老夫人悔婚后崔莺莺听琴夜景[斗鹌鹑],无论清幽宁静,还是风扫残花,遣词用语优美动人。用古典词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吮吸诗词精华增强语言的形象力与表现力,博采众长形成华丽秀美的语言特色。何元朗说“王实甫才情富丽,真辞家之雄”。

4 二者都注意曲词韵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