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娱乐休闲

娱乐休闲

娱乐休闲

娱乐休闲范文第1篇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社会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在1995年实行了“五天工作制”和1999年实行了“三个长假”制之后,城居民对于精神文化活动有了新的需求。然而,从本次调查的结果来看,城镇居民群众的休闲娱乐方式形式虽然不断丰富,但总体上看仍然比较单调,休闲方式仍旧以单纯的消遣娱乐活动为主,例如广场舞、打牌、看电视、玩电脑等。面对广大的城镇居民群众对科学文化知识的需求,对新型的、积极向上的精神文化的需求,对文化设施、文化场所的需求,地方政府需要加大资金投入,建设更多的文化场所和文化设施,以不断满足城镇居民在工作之余,能够更好享受生活的期望。

城镇群众休闲娱乐精神文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城镇居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也不断得到改善。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快速发展,广大的城镇群众开始更加注重在工作之余,追求更好的放松方式,以更好地享受改革发展的“红利”。近些年,城镇化发展迅速,城镇居民的收入增加了,各种各样的休闲娱乐方式开始走进千家万户,休闲娱乐方式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活动形式也更加多种多样。广场舞的兴起、外出旅游大热、电子产品变得普及化等,城镇居民有了更多的休闲娱乐选择。然而,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城镇居民群众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还并未得到完全满足,无论是从休闲娱乐的硬件设施,还是休闲娱乐的种类方面,他们都期待着更丰富多彩的娱乐方式。

一、城镇群众休闲娱乐方式的现状

1.文化活动的形式更加丰富,大、小城镇之间差距较大。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城镇居民的收入增加,有线电视、电脑、手机等现代化的电子娱乐设施早已进入了更多城镇居民的家中。物质条件的改善,也让更多的城镇居民有条件去选择自己想要的休闲方式,诸如外出旅游、看电影、听音乐会、跳广场舞等;而城市硬件设施的改善,让更多的休闲娱乐场所更加普及,诸如KTV、电影院、戏剧院、美容院等娱乐场所犹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所以,与从前相比,城镇居民的休闲娱乐方式形式可谓是大大丰富了。但是,对于一些小城镇、新型城镇的居民来说,由于物质条件的限制,他们可以选择的休闲娱乐方式仍然十分有限,可以说和农村村民的休闲娱乐方式没有多少差别,只局限于几种固定形式:以看电视、打牌、闲聊、跳广场舞为主。

2.小城镇居民的休闲娱乐以消遣时间为主。大城镇的居民休闲娱乐方式较多,也不仅仅以消遣为主要目的,他们会选择听音乐会、看话剧、泡图书馆等方式,既能放松自己,也能提升自己。然而,对于小城镇居民群众来说,他们的休闲方式仍然是以娱乐性消遣类的活动为主,例如看电影、看电视、打牌等。小城镇居民的文化意识和学习意识不强。这样的休闲方式主要是由于小城镇的文化设施不完善导致的,致使小城镇群众虽然打发了他们的闲暇时光,但是文化层次并没有快速提高。

二、城镇群众对精神文化的新需求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的城镇居民群众对于当前自己的休闲娱乐方式感到满意,而在不满意的人群中,则以小城镇居民为主。他们希望地方政府能够提供更多的娱乐文化设施,以改善自己的休闲娱乐方式,这种需求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改革开放之后,虽然城镇居民的经济生活得到了一定改善。但新兴城镇不断出现,这些新型城镇的居民尚未完全摆脱农村的生活习惯,与大城镇的差距仍然存在,他们也想要追求更富足的物质生活条件,以满足自己更高的生活追求。在调查过程中,有15%左右的居民希望在本县城能够有较大型的学习场所,诸如县图书馆,希望县政府能够多举办一些科技文化宣传活动。

2.完善文化硬件,建设更多的休闲娱乐场所。大城市和小城镇之间的休闲娱乐差距的存在,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文化设施的差异。在小城镇中其实并没有较为完善的休闲娱乐设施和场所。大城市拥有的电影院、音乐厅、话剧院、戏剧院等场所,小城镇大部分都没有,很多小城镇只有几个室,所以在闲暇时间,群众们只好打牌、闲聊、跳广场舞,或者在家里看电视打发时光。50%以上的城镇居民群众表示,自己有经济能力负担更高层次、更丰富的休闲娱乐方式,但由于县城中并没有更多的休闲娱乐场所,而不得不放弃。

三、经济与文化建设同步,丰富城镇居民休闲娱乐方式

1.注重硬件建设。地方政府,尤其是县政府应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在县城之中建设更多的文化场所和设施,同时不断发展本县经济,扶持更多积极的休闲娱乐行业。在政绩考核中,将改善居民的休闲娱乐方式作为考核的标准之一,加大对县级和镇级休闲娱乐硬件设施的资金扶持力度。根据不同级别的城镇群众对休闲方式的需求不同,可以在不同规模的城镇中建设不同的休闲设施,合理配置资金的使用,做到既能够满足城镇群众的文化需求,又不浪费文化资源。

2.发展休闲娱乐业。虽然,这些年城镇居民的休闲娱乐方式越来越丰富,但是从前面的调查结果仍然可以看出,对于小城镇的居民来说,可以选择的休闲方式仍然是比较单一的,和农村村民的差别不大,主要局限于传统的看电视、散步、打牌、广场舞等,一些现代的休闲娱乐方式占得比重较少。由于城镇居民休闲娱乐方式的选择是与城镇休闲产业的发展分不开的,因此,对于地方政府来说,要想丰富居民的休闲娱乐方式,必须不断发展休闲娱乐产业,积极合理地规划城镇休闲设施的建设,扶持积极向上的休闲行业。同时,改变居民固化的、老旧的娱乐观念,引导城镇居民正确、合理地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多去融入现代的休闲娱乐世界,引导他们正确地处理休闲与消费的关系,不仅可以丰富他们的休闲方式,也有利于本地经济和休闲娱乐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邹先云.重庆市城镇居民休闲方式与生活满意度的相关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08.

娱乐休闲范文第2篇

(一)休闲项目的存在意义

娱乐是与工作相对的概念,娱乐空间就是人们工作之余去的场所,是人们聚会、用餐、欣赏表演、松弛身心和情感交流的场所。娱乐空间设计作为建筑设计的不可或缺的部分,也为设计师提供了更多展示自己作品的舞台。休闲娱乐空间的拥有水平是一个地方在社会经济、资源、技术等的综合体现。

(二)娱乐空间的设计思考

娱乐空间设计讲求的是美观性与科学性的结合,由于一些设计师、投资者不懂或不重视规划与设计,给以后的经营带来很大的问题,所以在设计中。应对这些问题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一是单纯追求美观性,忽视其内部功能性。导致许多娱乐休闲场所在营运后需要进行二次改造。娱乐空间设计针对的是广大消费者而不是单一的业主,不仅要符合客户的要求,更需要适应客源、适应市场。

二是作品不断复制拼凑,缺少创新性。

三是顾客期望值高,与实际差距较大。管理水准偏低,服务质量存在不少问题。职业化人才缺乏。管理人才素质偏低,人才结构不合理、管理人才专业结构单一。

四是声学效果差,存在声学缺陷。有些地方串音现象严重。有些严重的KTV场所成为声音的污染地,噪声的发源地。

(三)娱乐空间的构建原则

一个成功的设计是从内到外由表及里的具体的内在品质的综合表现,是集音响效果、声学、装饰装修为一体的多学科知识。

在构建过程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空间设计与装饰:这是硬件部分,要结合建筑本身,通过对基础的墙、天棚、门窗、地面等基础构成要素的设计,运用空间结合、空间序列达到功能布局合理、流线清晰简明的效果。装饰材料的选择上既满足功能要求,又要把装修与科技结合起来,使空间设计别具一格。

二是灯光与色彩:这是设计的重要部分。艺术照明要做到具有空间感、色彩丰富,各种灯光遥相呼应,主体照明与辅助照明要相辅相成。利用强烈的灯光明暗对比给空间增添迷幻、神秘色彩。色彩搭配应该落落大方、绚丽、亮眼,形成靓丽的灯光对比效果,营造具有层次感、立体感的空间。成功的照明设计能在复杂的空间处理时起到微妙的划分空间的作用。利用光源组合和多回路控制来最大限度的取悦顾客。

三是音乐、视听效果。音乐要契合空间整体氛围,富有自己的个性与特色。而具有良好的视听条件是听众、观众对娱乐空间的最基本要求。在设计中必须根据室内声学特点和人的视觉规律,使其具有高度的科学性。

四是独立性与封闭性。空间要有良好的隔音设施,避免来自内外部的干扰。使人们在娱乐休闲时不仅得到生理上的满足,更重要的精神层面的享受。

三休闲项目的现实意义

(一)设计意图

娱乐休闲项目日益增多,人们生活质量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不仅满足于对物质上的生活,对精神上、娱乐上的需求迅速提升的现象和状态,在尊重客户需求的前提下,结合行业性质特点让自己的设计成为一种亮点,在激烈的竞争中出奇制胜。同时把握住流行的趋势,进行时尚化的设计,吸引消费者的眼球,赢得商机。

(二)设计手法及材料运用

随着科技进步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层出不穷,为追求全新的时代气息提供了取之不尽的色彩;金属和玻璃等富有时代特点的新材料,给人们带来全新的时代情绪,木材石材等天然材料继续运用反映着人类追寻渊源,亲近自然的情怀,特别是近年来玻璃在空间装饰中的运用,从加工工艺到装备技术带来视觉和心理的强烈冲击。

在材料的运用上,装修材料直接关系到声场参数。从环境保护的观点在装修设计时应采用环保型材料,有些场所外观很豪华,人在空间就会流眼泪,这种房间是只能看不能使用的材料。要采用适合声学的装修材料,如吸音棉、隔音板等。空间地板铺贴使用与整个空间色调相统一的理石铺设,起到扩大视觉空间的作用,让较窄的空间显得更为宽敞。吸音隔音方面更是讲究,如墙壁采用欧式皮革软包、UV淋漆板、环保吸音棉等使吸音效果更理想。而且这些材料具有难燃防火、无粉尘污染、装饰性强、施工简单等特点。粘合剂也选用无毒无害的有机胶体。门的设计大胆地引入由框架组成的形体,成为建筑的核心。

娱乐休闲范文第3篇

【关键词】娱乐休闲设施; 空间分布; 六盘水市市区

引言

在当下,高效率、快节奏、激烈竞争成为社会运动的基本形式,人们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压力,许多人不免出现紧张、焦虑的情绪,娱乐休闲可以使人们释放压力,放松身心。娱乐休闲设施不仅是人们释放压力,放松身心的地方,也是反映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娱乐休闲设施是城市规划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 研究区域概况

六盘水市位于贵州省西部,云贵高原东部一、二级台地斜坡上,辖钟山区、六枝、盘县、水城,总面积9965.37平方公里,人口约285万,是贵州省第三大城市。六盘水市素有“江南煤都”之称,因煤立市,现已形成以煤炭、冶金、电力、建材为支柱产业的能源原材料工业城市,人均GDP已突破5500美元。钟山区是六盘水市市政府所在地,是六盘水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信息中心,全区人口61.6万。

2. 娱乐休闲设施的空间分布及类型

2.1 娱乐休闲设施的空间分布

六盘水市建市时间短,是一个新兴的工业城市,城市娱乐休闲设施规模较小, 城区娱乐休闲设施主要分布于黄土坡片区、钟山开发区、凤凰新区。①黄土坡,是钟山区娱乐休闲设施的传统集中区域;②凉都广场,以凉都广场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娱乐休闲设施正在不断完善;③凤凰新区,是近几年开发的新居住区,商业网点不够完善,娱乐休闲设施发展迅速。

2.2 六盘水市娱乐休闲设施的类型

据统计,六盘水市区有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单位有332个,根据娱乐休闲设施的用途可为运动型、娱乐型和文化型三大类。如表-1所示。

从数量来看,娱乐休闲设施中网吧、KTV、夜总会数量较多,反映出市民化的娱乐型休闲设施较多,高档次的文化型娱乐设施和休闲运动设施较少。

3.六盘水市区娱乐休闲设施空间分布特征

3.1 成团成片分布于城市中心与商业区、居住区形成一个整体

六盘水区娱乐休闲设施在空间上分布比较集中,成团状分布,主要集中在黄土坡片区、钟山开发区、凤凰新区。城市商业中心是以钟山中路为主轴,东起麒麟路、西至明湖路、南北凉都大道和人民中路围合的区域,有商业街14条,大中型专业批发市场39处。娱乐设施从商业中心向四周分散,中心规模较大、服务齐全、综合性强,周边娱乐休闲设施结构单一、服务单一。每个居住区拥有商业服务设施不低于8000平方米,每千人拥有400~600平方米,娱乐休闲设施与居住区的商业区结合分布,形成一个整体。

3.2 娱乐休闲设施沿城市街道分布

本区地处喀斯特地貌区,受到地貌因素的限制,城市用地呈带状分布。城市主要干道贯穿城市东西方向,娱乐休闲设施大部分都沿着道路分布,主要分布在人民路与南环路之间,西起康乐路、东至川心路,长约3500米,划分为5段,每段长约700米左右,为六盘水市区的商业中心街道,是一条集购物、交易、娱乐、文化、休闲、服务于一体的多功能的综合性商业街;一部分休闲娱乐设施与餐饮业组合共生,分布于酒店、餐饮店之中;明湖路东段,东接人民中路,西到松坪南路,长约1000米,以经营文体用品、字画、古董、民俗工艺品为主,是六盘水市旅游、文化、休闲街区。

3.3 娱乐休闲设施多分布在人口密集区

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六盘水市总人口285万人,其中钟山区61.6万人,人口密度为1280人KM2;六枝49.5万人,人口密度为275人KM2;盘县103.49万人,人口密度为256人KM2;水城70.44万人,人口密度为196人KM2。娱乐休闲设施多分布在人口密度较大的钟山区。钟山区娱乐休闲设施主要分布在人口密集的黄土坡片区、荷城―德坞片区、凤凰新区。相反,在钟山大道三段,南环路及人民路人口少密度小,娱乐休闲设施分布少。

从整体上看,钟山区娱乐休闲设施的分布规律是从中心向辐射,市中心黄土坡片区、钟山大道四段娱乐设施与商业区共存,依托于商业中心形成商地型娱乐休闲设施;在商业中心的娱乐设施自成一体,形成单独聚集型的娱乐休闲设施;在凤凰新区、荷城―德坞片区,娱乐设施与居住区结合,分布于居住区内部,形成居民地型的娱乐休闲设施。娱乐休闲设施的规模从市中心向递减;数量由多到少,服务类型由综合向单一变化。

4.影响娱乐休闲设施分布的因素

4.1 区位因素

区位的选择对娱乐休闲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一个良好的区位,能够促进娱乐业的迅速发展,反之亦然。六盘水市区处于滇黔两省结合部、贵阳――昆明两大城市的中心点,是西南川、滇、黔、桂、渝四省一市的“旱路立交桥”,西南铁路、公路交通的十字路口,交通便利,人流汇集,区位条件十分突出。在交通区位最好的黄土坡片区、凉都广场,钟山中路附近商贸、宾馆聚集,人流量大,娱乐休闲设施分布多,类型复杂,歌舞厅、KTV、夜总会 、俱乐部、酒吧、咖啡馆较多。但不同的娱乐休闲设施之间,有一定的空间距离。

4.2 经济因素

六盘水是贵州省第三大城市,以煤炭采掘工业为基础,冶金、电力、建材、矿山机械工业综合发展的能源型重工业城市,2011年全市GDP为613.39亿元,钟山区人均GDP为5500美元。经济的快速增长为娱乐休闲业提供了良好的市场基础。另一方面。六盘水市二元经济结构突,是典型的的现代工业和落后农业组成的城市。城乡发展不平衡,城乡收入的差距大,导致娱乐休闲活动的参与者主要是城市人口、煤矿老板和外来客商,广大农村地区的农民收入少,不可能参与娱乐休闲活动,这也是娱乐休闲设施多分布于城市中心的原因之一。

4.3 地形、地貌因素

六盘水岩溶地貌发育典型,山峦众多,延绵起伏;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境内山脉延伸对自然地理环境影响最大,钟山区位于较为平坦的水城坝子之中,由于山脉的延伸方向使得水城坝子是东西宽,南北窄的带形坝子,城市的发展受到地貌的制约,只能东西方向延伸,城市形态为狭长的带型。城市主要干道为东西向延伸,城市用地东西向发展,因此,娱乐休闲设施的分布呈现出沿道路分布的特征。

4.4 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

随着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中心地价、房价、租金愈来愈高,交通、居住愈来愈拥挤,在离市中心2-5公里的区域出现了新的居住区,如荷城花园、凤凰新区、德坞小区、钢城花园、怡景小区、恒达花园等。城市的空间形态从集中开始向分散发展。伴随着居住新区的出现,居民地型的娱乐休闲设施随之而来。

4.5 娱乐休闲设施的属性

不同类型的娱乐休闲设施有着不同娱乐内容和娱乐方式,支付租金的能力也有很大差异,且市民的喜好和消费需求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不同类型的娱乐休闲设施对区位空间的选择不同,如KTV、夜总会、酒吧等选择在人流量大、商业、宾馆云集的地方;网吧、游戏机房选择在较隐蔽的地方;健身房、体育中心、歌剧院选择在交通便利的地方。此外,支付租金的能力大小也是影响区位分布的主要因素,商地型的付租能力最强,一般集中分布于商业中心,居民地型付租能力一般,一般分布于居住区,如会所、室等;单独聚集型的如农家乐、公园等占地面积大,一般单独分布在市区边缘地段。

5.六盘水市区娱乐休闲设施的发展趋势

5.1 娱乐休闲设施向城市中心和新开发区聚集

由于地处岩溶地貌区,山地多,平地少,城市的发展受地形地貌的制约,其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就需要寻找新的城市用地,在新区开发过程中,房地产、商业、服务业不断向新区集中,新区人口逐渐增加,娱乐休闲设施也不断地向城市新区发展,同时城市中心的因其独有的区位优势,娱乐休闲设施会进一步发展。因此,娱乐休闲设施空间上的分布会出现向新区和城市中心集中的趋势。

5.2 娱乐休闲设施结构不断完善

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闲暇时间增加,人们对娱乐休闲的消费需求也将不断增加,这就引致娱乐休闲设施向着规模大、高端、服务齐全、综合性强的方向发展。六盘水市是新兴的工业城市,娱乐休闲业发展相对落后,存在设施类型不齐全,档次不高,文化性不足等问题,因此,逐步完善娱乐休闲设施的结构,以满足人们日益增加的需求,是六盘水市区娱乐休闲设施发展的趋势。

5.3 娱乐休闲设施分布交通导向明显

六盘水市区娱乐休闲设施主要沿交通道路两侧分布。道路的通达性对娱乐休闲设施的空间分布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因为,休闲者出行的距离与娱乐场所的服务半径密切相关[1]。随着城市家用车的普及率愈来愈高,交通便捷程度成为娱乐休闲设施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城市中心地价高、租金高,交通拥挤,停车困难等问题凸显,城市边缘交通线两侧地价低、租金便宜、停车方便,通达性好,将成为一些娱乐休闲设施的首选区位,娱乐休闲设施分布交通导向趋势明显。

6.结语

娱乐休闲设施是城市规划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数量和质量是衡量一个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六盘水市是重工业城市,建市时间短,城市建设一段时间内的重点是工矿企业的布局,在“以生产为主,一切为生产服务”的背景下,城市的服务设施、娱乐休闲设施规划建设滞后,存在娱乐休闲设施结构不合理,质量不高,文化性不强等问题。本研究旨在为六盘水市区娱乐休闲设施合理规划布局提供参考。提高娱乐休闲设施质量、完善结构、合理布局,以提升城市形象和魅力,增强居民的幸福感和城市的竞争力是城市建设的一个新课题。

参考文献:

[1]郑伟民,杨锦坤. 基于大城市的泉州中心市区休闲娱乐业空间布局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09(5).

[2]柳英华,白光润. 城市娱乐休闲设施的空间结构特征-以上海市为例[J].人文地理,2006,(06).

[3]魏小安,李莹 .城市休闲与休闲城市[J].旅游学刊.2007(10)

娱乐休闲范文第4篇

关键词:美国;体育休闲娱乐教育;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3612(2007)05-0610-03

随着社会经济、人口结构以及健康、体育、娱乐和体育产业的发展需要,体育院(系)与休 闲娱乐教育的融合与渗透是必然的趋势,因此,本文通过对美国体育休闲娱乐教育的概况研 究,以期对美国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中纷繁多样的休闲娱乐教育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为深入 研究提供参考。

1美国高等院校体育院(系)休闲娱乐教育概况

1.1美国体育休闲娱乐教育总体介绍 据美国全国娱乐与公园协会(National Recreation and Park Association,简称NRPA)和 美国休闲与娱乐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Leisure and Recreation,简称AALR)的 资料显示,至今为止,在美国和加拿大共有381所(加拿大26所)大学或学院开设了娱乐与 休闲服务专业或方向,其中获得NRPA和AALR组织认证的专业或方向有120个(加拿大3所)。 体育院(系)在其中所占比例见表1。表1说明,这些专业或方向,质量是得到权威认定且在 学术社团及职业领域得到广泛认可的,学生就业有专业质量的信誉保证。

这是因为,NRPA和AALR组织作为提供教育和发出倡议的最具权威性的休闲娱乐组织,其鉴定 标准和鉴定过程极其规范,有160个声明包含其中,极具生命力(表2)。

美国民间这种专业的协会认证体系,对协助与体育休闲娱乐相关的专业获得专业的认同具有 重要作用。

另据国内1999年的资料显示,在美国1400所4年制的大学中,有700所设有体育院(系),285 所大学设有体育硕士课程,85所大学设有体育博士课程。体育院(系)基本上开设在综合大 学[2]。将两组数据对比可知,美国体育院(系)本科投稿日期:2006-02-28基金项目:广东省教育科研课题“体育休闲娱乐学科体系及其专 业人才的培养研究”(JYKY04019)及广州市社科联第八次社科规划课题“2008年奥运会影 响效应与体育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

有人也对美国209所大学进行了统计,体育院系在与其它院系横向合作中,拥有体育博士、 硕士学位授予权的有13%属于文科学院,24%归于不同的专业学院,如健康、娱乐、舞蹈学院 ,63%归于教育学院[2]。由此可见美国高校在专业设置、专业名称、学位授予方面 的多样性,及专业设置方面的自主性。

1.2美国体育休闲娱乐教育分层分类统计 美国各类体育院(系),不仅名目众多,其办学还各有侧重与特色,比如侧重于“管理(Ma nagement)”、“研究(Studies)”或“服务(Service)”等。为更细地反映美国体育休 闲娱乐教育的总体轮廓,本文对体育院(系)进行了分层分类统计(表3)。

1.3美国体育休闲娱乐教育发展与改革历程 美国高等体育院系起源于19世纪,最早创立的是1861年迪欧•路易斯(Dio Lewis 1823-188 6)创办的波士顿体育师范学校,距今有140年历史。二战以后,美国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 ,高等体育教育也迅速发展,许多大学创办了体育系科[4]。

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大量使用,美国出现了第三代工业革命,美 国经济始终以较高速度增长,但与此同时,也引发了人口膨胀、环境污染、资源过度消耗等 社会问题,引起政府对健康与生活质量的高度重视。体育作为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从 此蓬勃发展。度假休闲成为美国休闲消遣活动的核心内容。体育娱乐行业兴旺,休闲、健身 、郊游旅游和娱乐性竞技运动有了很大的发展,体育活动的商业色彩愈加浓厚。70年代中期以后,美国经济进入不稳定发展期,经济的不景气,导致政府对高校拨款减少; 另一方面,由于新生儿出生率大大下降,老龄化人口大大增加,导致包括体育在内的各科教 师需求减少,体育教师供过于求,而康体休闲(含老年人体育)、健身健美、娱乐竞技体育 等体育休闲娱乐业管理人才需求上涨。美国体育院系在生存与发展中改革。

一方面,是以更名为改革的切入点,通过更名建立新学科,或与非体育院系合并,以求得更 好发展。1990年凯瑟林夫•简兹的调查结果表明,美国33%的院系已改变名称[5]。 其改变的名称往往与健康、休闲研究、运动研究、人类行为等词相连。

另一方面,是通过资源重组,使健康和娱乐学科从体育中不断地分离出来,建立起独立的院 系组织和课程体系。至80年代,由于各行各业中,脑力劳动人数在就业人口中接近或超过半数,长时间伏案工作 造成“运动不足”、“肌肉饥饿”等影响到人体的健康,体育成为人的生理需求。90年代后 ,“文明病”蔓延成为普遍的社会问题,使得健康促进运动再次风靡美国,体育产业成为国 民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1999年,美国体育产业总值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2.4%,居十大 支柱产业的前6位,近年来,美国通讯、信息等产业发展迅猛,前十大产业名次时有变化, 但体育产业作为支柱产业的地位难以撼动[4]。

像流行性体育休闲娱乐产品,如保龄球、轮滑、台球在各地风行一时,特殊兴趣爱好者,如 野外攀岩、高崖跳水、热气旅行等危险性较大的项目,规模也在扩大。与体育相关的职业领 域,如康乐指导与管理、健身健美指导与管理、体育俱乐部经营管理、体育商品的生产、经 营和销售等对人才的需求在不断扩大。美国体育院(系)在培养体育休闲娱乐专业管理人才 中,走在世界前列。

2建议

2.1下放专业设置权,以更名为切入点,发展体育休闲娱乐教育我国内地的体育休闲娱乐教育才刚刚起步,目前仅有十余所高等院校开设相关的院(系) 和专业、方向(表4)。

美国把专业设置自下放给高校的这种先进经验及民间专业的认证体系,对我国体育教育 与休闲娱乐教育的渗透与融合有着很大的借鉴作用。教育部应当逐步下放专 业设置权给高校,以更名为切入点,让高校依据自身学科特点、发展情况以及地区人才需求 状况,发展体育休闲娱乐教育,增强自主办学的能力和活力,自觉接受专业认证组织的评估 与鉴定,以培养更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素质、创造性的复合人才。

2.2引进国外先进教育资源,实施中外合作办学及本土化教学和实践模式 目前,我国一些高等院校为培养中国体育产业高级管理人才――体育管理人才,先后引进国 外先进教育资源,实施中外合作办学及本土化教学和实践模式,取得了成效。这种模式对培 养体育休闲娱乐管理专才不无启发(表5)。

不过,对西方理论的引进和拓展,虽是捷径,也很有效,但不能全部照搬。因为,积淀于自 然经济土壤中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悠闲游乐文化,不仅对现代身体娱乐活动有着积极的导向 作用,而且对西方因利益驱动而严重异化的体育是一种良好补充。因此,在构建具有中国特 色的体育休闲娱乐教育体系时,首先要虚心,要以全球化的视野发展中国的体育休闲娱乐教 育,同时也要以中国的文化传统、社会体制和社会需求为依据,脚踏实地地开拓这片处女地 ,从而真正使体育休闲娱乐成为中国人健康休闲、重燃运动激情、进行自身培养和美化的教 育过程!

3结语

娱乐休闲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探寻出世界体育体闲娱乐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趋势,从而分析比较中外在体育休闲读乐人才培养方面的异同,找出国内社会体育专业办学中的不足之处,为在社会体育专业中探索体育体闲娱乐人才培养模式,

一、引言

随着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休闲时代离我们越来越近。面对城市化、现代化与大自然分离所造成的潜在性运动不足和运动能力衰退,以及物质丰厚之后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和陌生,各式各样轻松愉快的体育休闲娱乐活动作为一种天然的、充满生机的体闲方式,逐渐成为现代人适应生活、享受生活、创造生活的中心内容。再加上,全民健身战略的实施、体育产业的发展、我国申奥的成功,体育活动在休闲娱乐中所占的比重将越来越大,对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需求。

二、把握世界体育休闲娱乐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趋势

(一)人才培养目标多元化

在强调培养“通识人才”的基础上把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于运动与体闲经营推广人才、管理人才、咨询人才、策划人才、娱乐理疗人才、学术研究人才,以及教学指导人才等。未来的人才培养趋势将是更加向着运动与休闲产业的内部纵深发展,培养该产业发展所需的各种类各层次的人才发展。

(二)课程设置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重视通识课程的设置,在低年级阶段开设了大量的人文、社会、自然科学方面的必修和选修课程(2)重视专业理论课的设置,出现了“重理论轻技术”的倾向(3)在开设形式上突出选修课的比例。大多数学校都是选修课数量多于必修课数量。

(三)评价主体多元化,并不封闭在学校内部单方面的评价

各国都让富有权威性的专业机构来颁发职业资格证书,并不是只采用校方的考试手段对学生进行评价,这能使学校在培养过程中更加注重人才培养的质量。未来的人才评价趋势将向着引入更多的校外力量介入评价系统,评价主体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三、国内社会体育专业办学中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之处

(一)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不合理,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造成毕业生就业困难的不良局面

据陈永军对57所学校所做的调查研究显示,38所学校所办社会体育专业是变相的重复设置体育教育专业,在办学目标定位上不明确;剩余19所学校办出了各自的特色,但出现了16个专业方向的选择,专业划分过细也不利于形成本专业核心的培养目标。要解决以上问题,需要拓宽社会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范围,不能仅仅只为事业性或行政性的群众性体育培养人才,还要为逐步壮大的体育休闲娱乐产业培养大批人才。统一整合在体育休闲娱乐这个大方向下,也有利于解决目前社体名目下所存在的专业划分过细的弊端。

(二)在课程休系设置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影晌了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在课程设置方面,绝大多数体育院校都处在探索阶段,多是在原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基础上“修修补补”,专业课程方向不明显,选修课的门类较少,缺乏一批实用且市场需要,专业特色明显的课程”。另外,“强调学科的系统性,固守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常常出现教学内容的重复,造成学时浪费;一些课程教学内容比较陈旧,不能及时体现学科研究的新成果,反映社会体育工作的新动向。按照目前高校培养目标所确定的课程和就业方向培养出来的人才,论知识掌握比不上体育管理专业和体育经济专业的学生。更比不上普通高校相关专业的学生;论技术又比不上运动训练和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的学生”。

(三)师资结构不合理、教材缺乏、场地设施紧缺等相关教育资源的缺乏严重制约着社会体育专业的进一步发展

师资方面,从年龄结构来看,不少学校以30岁以下青年教师为主,出现教师梯队建设的断层;专业结构上来看,单科院校的师资队伍专业结构相对单一,主要以体育教学为主,对一些边缘学科、新兴学科涉及较少,综合性大学的教师专业结构相对多元丰富;职称结构来看,占教师队伍绝大比重的30岁以下教师的职称层次一般较低,多为助教;从学历结构来看,本科学历比例偏大:在学源结构上,经济欠发达地区“近亲繁殖”现象严重。

四、小结

总之,不同的学校应根据所处的地域以及本地区的经济水平、文化特色等,制定出自己重点发展的方向。考虑到中国当前的高等体育教育现状,构建的人才培养模式一定要有可行性,不能只为了追求世界潮流而去构建前卫的、华而不实的人才培养模式。应参照当今体育休闲娱乐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结合国内高等体育教育现状,纳入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中包含的休闲娱乐因素,在社会体育专业中构建中国的体育休闲娱乐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