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关于抗战的手抄报

关于抗战的手抄报

关于抗战的手抄报范文第1篇

五年级八一建军节手抄报的图片欣赏五年级八一建军节手抄报的图片1

五年级八一建军节手抄报的图片2

五年级八一建军节手抄报的图片3

五年级八一建军节手抄报的资料:建军节由来1920xx年4月12日和7月15日,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在南京和武汉发动“清共”行动后,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了临时政治局会议,决定利用共产党掌握和影响下的国民革命军在南昌举行起义,并指派周恩来为起义领导机关前敌委员会书记。

7月27日,周恩来在南昌召开了有朱德、刘伯承、恽代英、彭湃、叶挺、聂荣臻以及江西党组织负责人参加的重要会议,成立了以刘伯承为参谋团长,周恩来、叶挺、贺龙为委员的参谋团,下设起义军总指挥部,由贺龙任总指挥,叶挺任前敌总指挥。

8月1日凌晨2时,周恩来、朱德、贺龙、叶挺、刘伯承等指挥各路起义军向驻守南昌的国民党军队发动进攻,经过四个多小时的激战,歼敌3000余人,缴获枪支5000余支,子弹100万余发,大炮数门,占领了南昌城。当天上午,在南昌举行了国民党中央委员、各省区特别市和海外各党部代表联席会议,通过了《中央委员宣言》,成立了由宋庆龄、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25人组成的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通过了《八一起义宣言》等文件,提出了“打倒帝国主义”、“打倒新旧军阀”、“实行耕者有其田”等革命口号和政纲。同时对起义部队进行了整编,仍沿用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番号,以贺龙兼代总指挥。因敌以重兵进攻南昌,中共前委决定根据中共中央的预定计划,起义部队于8月3日至6日先后撤离南昌,挥师南下,取道临川、宜黄、广昌,直奔广东潮汕地区。

起义部队在江西瑞金、会昌打垮了国民党反动军队的堵截,然后经过福建的长汀、上杭和广东的大浦,于9月下旬占领了潮州、汕头,主力部队经揭阳向汤坑西进。10月初,西进部队和留守潮汕的部队遭到优势敌军的围攻,起义部队大部分被打散,一部分突围到了海陆丰,与当地的农民武装会合;另一部分由朱德、陈毅率领经赣南、粤北转入湘南,开展游击战争。1920xx年1月在湘南地方党组织和农民武装的配合下,在宜章举行了“年关起义”。由于遭到优势敌军的“协剿”,起义部队和农民武装撤出湘南,于同年4月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率领的部队胜利会师,组成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后改称工农红军第四军。

1933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根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6月30日的建议,决定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1949年6月15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命令,规定以“八一”两字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和军徽的主要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将此纪念日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五年级八一建军节手抄报的资料:建军节优秀诗歌我心中的解放军

白云边

小的时候,爱听爷爷讲革命故事

听你们怎样打倒地主恶霸

听你们怎样杀得敌人落花流水

精彩处,爷爷激动,声音急促

我敬佩,惊声尖叫,手舞足蹈

尤记得,课堂上,老师问及我们的理想

一排排齐刷刷高举的小手

是对你们无限的敬仰

而我,就是举得最高最高的那个

成为你们,是众多孩子的梦

在我心中,你们是神圣的

将军县的儿女,在革命故事里长大

我开始满怀敬意,翻阅历史

南昌起义的枪声,让我如临惊雷

秋收起义奋臂一呼,我为之心情激荡

井冈山上的星星之火,穿越时空

让一个热血青年热血沸腾激情高涨

八年抗战,解放战争,抗美援朝

这一个个词语,在我眼中

早已不是一个个符号

而是一部部流血的历史

是你们前赴后继的凛然大义

在我心中,你们是

倒不下去的钢铁长城

当白鸽衔来了和平的橄榄枝

你们用热血谱写着一曲曲赞歌

南方雪灾,你们飒爽的英姿感动着中国

汶川大地震,你们不畏疲劳的迷彩身影

让多少华夏儿女流下了灼热的眼泪

在我心中,你们是

人民强有力的卫士

又是一年建军节,

军旗如血,军歌嘹亮

请让我向你们致以崇高的敬礼

关于抗战的手抄报范文第2篇

2020预防新型冠状病毒口罩手抄报大全

武汉加油抗击新冠肺炎的句子

1、“路不险则无以知马之良,任不重则无以知人之德。”疫情是一场大考,检验着每一个人。越是危难时刻,越是重任在肩,越需要我们保持战斗状态,坚决打赢疫情防阻击战。

2、2019年岁末时,对2020年有着太多期待和幻想,想见每个好友想做很多事情想去很多地方想遇到那个对的人。而今,只希望有一天全世界都来告诉我:已是春暖花开。

3、没有人生来勇敢,正因为被需要,他们才选择了逆风前行,坚定地履行职责。疫情的阴霾之下,他们远离家人,奔赴战“疫”前线!

4、勤洗手,少出门,进出戴口罩,保持家里干净,消毒通风空气流通。吃清淡,吃简单,维他命,保持好体力,适当运动,有助于增强身体抵抗力。如有发烧,咳嗽,尽早发现尽早隔离治疗。国家有难匹夫有责,万众一心!!!加油!我们一定会打赢这场仗!

5、虽然我们无法上“战场”,但我们心系“前线”在后方做着我们应该做的一切。武汉!加油!中国!加油!我们能赢!

6、幸福,不是长生不老,不是大鱼大肉,不是权倾朝野。幸福是每个人微笑的生活愿望达成。当你想吃的时候有得吃,想被爱的时候有人来爱你。勤洗手 多通风 少聚集 外出一定要戴口罩 不信谣 不传谣 抗击疫情 支援武汉 武汉加油 中国加油!

7、全国人民希望减轻医生的负担,顺利度过这次疾病大危机,既然说了会人传人,自己尽力隔离和他人接触就是对社会最大的帮助啊。国家已经为我们付出了太多太多,不要再给我们国家添乱了,中国加油!武汉加油!

8、口罩一戴,福气常在,回家洗手,钱财就有。不吃野味,运势翻倍,锻炼身体,开门见喜。国家有难,咱不添乱。坐在家里,就是贡献。亲戚不走,来年还有,朋友不聚,回头再叙。武汉加油!中国加油!全民安康!幸福东风!

9、我们无法控制生命的长度,但我们可以掌握生命的宽度,睁开眼睛,拥抱这世间万物,温暖的阳光,凌烈的寒风,珍惜身边的人,滚烫的过好每一天。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10、疫情让我们感受苦难,体会到人生百态,让我们更加真实地感受到,明天和意外,你永远不知道哪一个先来!

11、回想自己所经历的这些年,做了哪些有意义的事情。如果世界真在此刻停止,你还想做点什么。人生很短暂,等疫情过了,希望我们都能勇敢地追求自己所爱,人、事业还有梦想。加油,2020

12、经历疫情洗礼,我们开始反思人生,管他什么爱恨情仇,活着最重要。

13、人到中年,渐渐的学会了独处,学会了一个人行走,喜欢与人不远不近的相处,懂得了慎言和自律,不随意去评判别人,不人云亦云,也是一种修为。

14、幸福,不是长生不老,不是大鱼大肉,不是权倾朝野。幸福是每个人微笑的生活愿望达成。当你想吃的时候有得吃,想被爱的时候有人来爱你。

勤洗手 多通风 少聚集 外出一定要戴口罩 不信谣 不传谣 抗击疫情 支援武汉 武汉加油 中国加油!

15、疫情面前,我们要保持好心态,重防护、勤消毒,减少出门和聚会,保护好自己和家人,一起共渡难关。同时,向一直奋斗在一线的医护人员致敬,你们辛苦了,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16、雨袭来的时候;雷电交加的时候;有多少温暖的手,牵着人们向太阳走。志愿者的手送来了关爱,志愿者的手带走了忧愁。你的双手阳光灿烂,那是太阳伸出的手。志愿者们加油!襄阳加油!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17、愿奋战在抗击疫情各条战线的人们都能平安回家!愿所有患病的人们都能康复!武汉加油,中国加油!我们一起把病毒战胜之后,再开始新的生活。

18、没有被禁锢的城,只有不离开的爱!”武汉,加油!中国,加油!齐心协力,共抗病毒,胜利一定属于我们!

19、中国加油!武汉加油!希望如约而至的不止春天,还有疫情过后平安的你!

20、致敬每一名奋战一线的无名英雄,你们辛苦了!只愿待武汉樱花盛开时,我们还能共赴一场热干面之约!武汉我们等你,中国加油!

21、这个春节,每个人的心都被疫情牵动着,手机不离身,时刻关注着疫情最新发展。这些天,十堰承受着难以想象的压力和煎熬,却也展现出让人敬佩的担当与坚守,我们想大喊一声:十堰无畏!十堰、武汉、中国,加油!

22、这,注定是一场艰难的战“疫”,也是我们所有人共同的战“疫”。这些充满力量、直击人心的声音,将为历史留下特殊的记忆!众志成城抗疫情,向发出声音的他们致敬!为武汉加油!

23、在医院,你才会明白,和自己的健康相比,人生没有什么放不下的,因为人间唯一的财富就是生命,当生命结束的时候,人间没有名利,没有金钱,没有荣誉可言。

24、疫情地图红时,人生百态都会上演,有人团结一致,有人趁机打着利益的算盘。但是无论怎样,我相信光明一定会到来。我也相信,爱更大,更相信我们的爱可以战胜一切。

疫情当前我们在一起!

25、人生真的太难了,每天看着因为疫情生离死别的人们,在生与死面前一切年龄性别地位经历都变得无关紧要,只有庆幸不是自己。又在哀悼,他们做错了什么呢,他们什么都没有做错啊。又应该如何去选择呢

26、人生不要被安逸所控制,决定你成功的,是奋斗,人生不要被过去所控制,决定你前行的,是未来,人生不要被别人所控制,决定你命运的,是自己!早安!防控疫情,责无旁贷!

27、除去这场疫情,人生本身随处都存在着危险,危险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了面对危险的勇气,一切都会过去的,都会好起来的

28、人生来来往往,陪伴日久天长。

带着爱和希望,静待疫情退散。

待到河清海晏,相逢国泰民安。

中国加油!武汉加油!

29、看着每天疫情更新的数字觉得真是世事难料,人生无常。以前总说明天和意外不知哪个先到来,每一次旅行都是赚到的,现在得说能见到明天的太阳都是赚到的。今天以前的每一段记忆中的好日子都值得珍惜,非常时期大家都多保重吧。还有,这次疫情再次感叹祖国强大,人民军队举世无双!医生就是人间天使!

30、有些心事,只适合安放在文字里,有些话只说与懂得的人听,有些事情只能自己来消化,一个人的冷暖,终要自知,中年如茶,茶香自品,中年如水,静水深流。中年,是一个分水岭,退去幼稚,走向成熟,一路走来,经过风雨,也赏过彩虹,走过宽阔,也爬过高山,慢慢的才知道,总有些事情,要自己来承担,虽然肩上的责任越来越重,但也要懂得爱,也别总是抱怨,生活就是这样会有不如意,别想太多,就会快乐。

31、2020年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爆发,改变了无数生活轨迹,宅在家里也促使我思考,人生在世的真正意义……

32、等疫情结束后,重新开始。人生总是这样十有八九不如意,重新开始,不偏不倚,依然满怀希望。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越努力越幸运!

33、来自门口的阳光,每天在家都是睡睡睡睡得我怀疑人生,这也是开心爸在家陪伴最久的一段时间,这次疫情真的是太严重,希望赶紧好起来,一切恢复正常!

34、18雪、临荆棘,还是处太平、居甘安,心都永远向光明,这便是信仰。这是一种志气,一个目标。

加油!一定会克服任何困难的!

35、疫情灾难,没必要害怕没必要紧张没必要慌乱,沉着冷静平心安稳笑对人生,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36、没有什么比得过身体健康,人生不过数十载,只有经得起考验的人生,才是丰富多彩的人生!疫情虽然严重,但是众志成城,相信国家,相信中国人民的力量,我们一定会打败疫情。

37、不要赌天意,不要猜人心。天意赌不起,人心猜不透。

38、人生该经历的都经历了,疫情结束后再大的事情也不算事了,唯有努力生活才能对得起这一个多月的艰苦时光。二月已经沦陷,三月会好的!

39、人生最睿智的策略是真诚。全国疫情爆发,捐款捐物遵医爱医是善;做好自己的本分,守住善念的底线,真诚待人助人为乐也是善。

40、四季轮回不止,人生,一路走过,满身伤痕又有何妨?凛冽的寒风,肆虐的疫情,转眼间,隔离十日有余。人生,总要承担许多压力,踏破黎明前的黑暗,才能拥抱朝阳,没有什么能够阻挡!走过冬天,一路微笑……

41、都说如若是真心期待,那么残酷一定会变柔软,都说过着有血有肉的人生,才能写出五味杂陈的文字。那么,此刻起,我们一起期待,疫情消散。

42、今年春节,好像一下子明白了很多事情,这些天明白了:我们总以为来日方长,却忘记了世事无常。这些天明白了,你安好,我无恙,便是这世上最静好的时光!

相关文章:

1.2020预防新型肺炎手抄报简单又漂亮

2.2020新型肺炎防控疫情手抄报大全

3.2020预防新型肺炎手抄报

关于抗战的手抄报范文第3篇

    一、主人公——挣扎在社会底层被异化了的小人物

    马克思认为,异化是人的关系向物质的、僵化的、机械的关系的转化。异化并非人的本性,而是社会力量发展的一种歪曲的、非理性的形式。在果戈理和老舍的笔下,阿卡基·阿卡基耶维奇和祥子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他们都是人性异化了的小人物。

    《外套》中的阿卡基·阿卡基耶维奇和《骆驼祥子》中的祥子都生活在各自国家的急剧转型变化时期。阿卡基生活在俄国农奴制度日渐腐朽、沙皇统治即将崩溃前期政府机构腐败没落的国都彼得堡,他是一名九品文官,是俄国官僚机构中的最低等人员,在失去了自己用尽全部积蓄得来的外套后,他抱恨而死。祥子则生活在中国封建制度走向灭亡、军阀混战时期各种势力欺压平民阶层的老北京,是一个从农村到北平谋生的年轻人,在北平做着出卖体力的拉车工作。历尽千辛万苦才拥有车却又两次遭受失去车的打击,使祥子失去了斗志,放任自己堕落终成了一具行尸走肉。他们都是挣扎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

    阿卡基长期生活在等级森严、人情冷漠且黑暗腐败的政府官僚机构中,他虽然已经五十开外了,却始终只能坐在“九品文官”的位置上,永远埋头于大堆的公文案卷的抄写中。他曾得到升迁,换了一个抄送其他部门公函的较轻松的工作。可是他却不能适应新的工作,很快便要求重新做回抄写员的工作。阿卡基就是这样一个僵化、麻木的人,在他的世界里,抄写公文便是他的全部,他对抄写公文的钟爱简直到了病态、疯狂的程度。他不仅在部里整天忙于抄写,走在路上也想着自己的抄写,回到家后匆匆忙忙吃完饭便又立刻坐到桌边,开始抄写带回家的公文。如果没有需要回家抄写的公文,那么他为了自我欣赏起见,也会故意给自己抄一份副本。

    相比于阿卡基这种一直处于麻木、机械的状态,祥子的人性则是在残酷社会环境的压迫下逐渐从积极向上、敢于反抗一步步走向堕落直至异化。祥子原本是一个体面、要强的农村青年,面对社会现实的压迫他也一次次地进行积极的反抗,然而黑暗的社会环境最终还是将他的斗志消磨殆尽。接连几次的买到车又失去车的经历让他认识到,作为一个车夫,他永远只能是被压迫、被欺辱的,他永远只能倒霉。祥子不再抗争,他认了命,走上了靠坑蒙拐骗过活的路,渐渐堕落成一具行尸走肉,最终与城市的罪恶妥协,走向人性的异化。

    这两个小人物都有着自己的信念和追求:果戈理让外套承载了阿卡基的信念,而老舍则选择了将车作为祥子的追求。这两个小人物为了信念都曾充满了希望,随着信念的有无或喜或悲,或愤怒或努力。他们为这个信念努力奋斗,然而最终却都落得个希望幻灭的结局。他们又是在黑暗的社会环境下被异化了人性的人,果戈理和老舍借这两个不同的人物,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向读者展示了他们心目中的“异化”了的人类世界,以达到批判社会现实的目的。

    二、情节线索——“奋斗—拥有—失去”

    两部小说在故事情节的设置上也十分相似,果戈理和老舍在各自的作品中通过彼此相近的线索,让自己的主人公都经历了“奋斗—拥有—失去”这一过程。

    阿卡基为了能做一件新外套,他拿出了自己八年的积蓄,并定下了节衣缩食的计划,甚至每晚饿肚子的时候,他就用精神食粮来充饥——想着未来的那件新外套来鼓舞自己。祥子为了能买上自己的车,他在风里雨里咬牙坚持,从茶里饭里节省,从早到晚都在拉车,洒了不知道多少滴汗。和阿卡基一样,在撑不下去的时候,他也会想着自己未来的车来安慰、鼓舞自己,使自己恢复斗志。

    阿卡基终于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外套的时候,他犹如过节一般,时时刻刻都感到身上穿的是一件新外套,有好几次甚至乐得笑了起来。在房间里他脱下外套,前前后后仔细打量了一遍,并关照门房加以特别照管。祥子辛苦了三年后终于买了自己的车,他是那样欣喜若狂,简直要哭出声来。他的手哆嗦得厉害,将车拉到个僻静地方,细细端详自己的车。他甚至将买上新车的日子算作是自己的生日,好好地庆祝了一番。自从买了新车,祥子对人更和气,买卖也越做越顺心。

    阿卡基的新外套被强盗抢走后,他去找警察局长帮自己追回外套。在他见局长的要求被拒绝后,一向温和懦弱的阿卡基第一次发了脾气。当他终于见到局长后,却被局长抢白,落荒而回。他又决定向某位要人寻求帮助,然而他最终倒在了这位要人耀武扬威、颐指气使的怒喝声下。祥子的车被匪兵抢走后,他一如既往地省吃俭用,对挣钱也更加上心,他出车早,回的晚,不拉过一定的钱数不收车,不管时间,不管两腿。有时候甚至仗着自己年轻力壮,抢那些老弱残兵的生意。

    可以看出,在两篇小说中,各自的主人公都沿着“奋斗—拥有—失去”这条线索展开自己的人生轨迹。在这终于得到却又最终失去的过程中,作者借人物的外部行动和心理活动来表现人物的情绪起落,体现人物的悲剧命运。

    三、结局——幻灭后的反抗

    两部小说都以主人公希望的幻灭结束了整个故事,且在小说的结尾,主人公都做出了自己的反抗。所不同的是,果戈理用近乎荒诞的手法结束了整个故事:阿卡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并在死后化作扒人外套的幽灵来进行最后的反抗;而祥子虽然还活着,可是他的精神已经死了,他只是行尸走肉般的活着,可以说,他采取了消极的反抗方式。

    阿卡基在乞助寻找外套的过程中冒犯了要人,被要人的怒喝吓破了胆,以致一病不起,最后抱恨而死。到这里,果戈理并没有就此搁笔,而是运用荒诞手法,塑造了一个为自己复仇的“幽灵”形象——阿卡基死后变作一个专门扒人外套的幽灵。直到有一天他终于扒走了当初辱骂他的那位要人的外套,他才消失。这样的结局虽然荒诞,但是却让小人物的反抗通过荒诞的形象和力量呈现出来,让人们认识到小人物最后的觉醒和反抗。这样的反抗虽然也很微弱,但是对于长期受专制制度压迫以致麻木不仁的阿卡基来说,这实属不易。果戈理借“鬼魂”这样一个现实世界中根本不可能存在的虚幻形象替可怜的小人物出了口气,其同情主人公的立场不言而喻。

    与阿卡基死后化作厉鬼反抗不同,老舍为祥子选择了一种较为消极的反抗方式。祥子在看清了黑暗的社会是不允许穷人过上好日子的这个现实后,他失去了斗志,变成了一具行尸走肉,变成了个人主义的末路鬼。他开始变得无赖,变得利己,他用坑蒙拐骗、出卖他人来报复社会。他通过个人的享受来反抗社会的不公,可是他的这种报复和反抗却让他付出了毁灭人格和灵魂的代价。老舍也正是通过祥子的失败和堕落揭露了一个深刻的社会现实:城市贫民要翻身,做生活和命运的主人,在军阀和反动政权的统治下,单靠个人奋斗是没有出路的,它不通向幸福,只通向更加悲惨的生活。

    四、悲剧成因——环境与性格的双重作用

    阿卡基和祥子都生活在一个大欺小、强凌弱的社会环境中,而这样的社会环境也是造成他们悲剧性结局的重要因素。

    阿卡基一生忠于职守,却穷困潦倒了一生,也被官僚恶势力戏弄、侮辱、摧残了一生。他的悲剧表面上看是由外套引起的,实际上却是当时腐朽的等级制度以及官僚作风共同作恶的结果。阿卡基出生于一个小公务员家庭,这也注定了他继承小公务员可怜品性的命运。在20世纪初军阀混战、社会动荡的旧中国,复杂多变的现实社会衍生出大批迫害人民的爪牙,他们对以祥子为代表的挣扎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伸出极其残忍的魔爪。祥子注定被腐败的环境锁住而不得不堕落,他想向命运搏击而终于向命运屈服,他的一切幻想和努力都成为泡影,恶劣的社会毁灭了一个人的全部人性。

    很多着名的哲学家都曾经说过“性格决定命运”这样的话,一个人的性格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的命运。阿卡基和祥子在性格上最大的共同之处就是懦弱,他们的性格也是造成他们悲剧性命运不可忽视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阿卡基长期生活在消磨人的意志、挫伤人的创造性的官僚专制制度下,日复一日地过着自己抄写员毫无生机的生活,最终变成了一架机械抄写的机器。他整日沉浸在自己的抄写世界中,加之上司和同事的冷漠和戏弄,他的精神世界逐渐变得病态,以至于最后变得麻木不仁,并且在性格上呈现出没有理性和情感、愚蠢痴呆且胆小懦弱的特点。阿卡基最后倒在了要人的怒喝声中,确切地说,他是倒在了自己的懦弱下。祥子的性格偏执顽固至近乎盲目。他为了赚钱,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完全不关心外界的变化和动荡。在兵荒马乱的岁月里,他对战争的消息置若罔闻,抱着侥幸心理坚持出城,结果落得个连人带车都被匪兵抢走的下场。另一方面,他性格中的胆小软弱也使他在追求个人幸福的过程中不能果敢地把握机会。虎妞正是利用了祥子的这一特点,才步步为营逼得他娶了自己。他虽然爱着小福子,在面临做出决定的时候却思前顾后,最终选择留下一句承诺便离开,这也间接导致了小福子最后的自杀身亡。

关于抗战的手抄报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地方文献 文献采集 国立北平图书馆 抗日战争

由于地方文献的形成及分布都比较复杂,因而收集起来具有相当的难度,对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有更为特殊的素质要求。国立北平图书馆在抗战期间征集西南地方文献的实绩,向我们充分昭示:收集地方文献须责任心与识见力相辅而行。

一、西南文献的危境与北平图书馆的果敢决策

西南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和民族构成、人情风俗,历来给人们一种十分神秘的印象,也一直为中外机构和学者们所关注。尤其是在国民政府西迁重庆之后,各方人士既感到迫切需要了解和研究西南,又认为这种动乱的年代正是搜集、收藏各种资料的绝好机会。当时,除了中日两国的有关机构与个人参与此事外,美英德法等国家也纷纷派人前往,趁机搜掠西南地区的各种文献。西南地区的各种文献一时成了世界关注的焦点。

而在中国方面,由于政府机关和重要文化机构的西迁,使大批的文化人士云集于此,特别是一些历史地理学家如顾颉刚、方国瑜等人的到来,以及北平图书馆在昆明设立办事处等等,都为收集、整理和研究西南文献创造了良好的人力条件。尽管当时的物质条件极差,但学者们却可以利用比较有利的地域条件,就地开展文献的收集、整理与研究工作。

这也就是说,在抗战时期,收集西南文献既面临着许多的危险和挑战,同时也蕴含了某些机会和条件,从事这项工作,需要识见,需要魄力,需要奋斗,需要牺牲。做好了这项工作,无疑对于保存祖国的文献、对于建设国家皆有莫大功劳;反之,如果放任民族文献流失他邦或者湮没毁坏,则将不利于祖国文化的发展,不利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作为当时国家文献收藏中心的国立北平图书馆,可以称得上不负众望、不辱使命。

国立北平图书馆在七七事变、北平失守之后,便与北大、清华等学校一起先迁至长沙,后又辗转到了昆明,继续坚持文献的采集、编辑、整理工作。1938年3月,在当时的馆长袁同礼的倡议下,于香港九龙蔡元培住宅召开馆务会议,即研究将征购西南文献(包括各种民族照片)和传拓西南石刻确定为昆明办事处的采访工作大纲;又决定编辑西南边疆图籍录、云南书目和云南研究参考资料等书;并明确指定万斯年、邓衍林、袁同礼等人分别负责各项事务或具体落实完成①。北平图书馆在1940年1月18日呈报教育部的该年工作计划中,再一次将“西南文献”和“西南石刻拓本”作为1940年度的购书计划,并分别提出要求:“对于此项文献继续搜求,俾能成为有系统之收藏,以供学术界之研考”;“传拓云南、四川(广西石刻已入藏,贵州省为数甚少)之石刻,以便编印《西南石刻录》”。报告中所列当年出版计划有两条:第一条就是出版“西南文献丛刊”,共有《滇南碑传集》、《云南民族民俗史料集》、《云南史料丛刊》、《云南图经》、《贵州图经》、《盘江铁桥志》、《黔南类编》、《滇粤要纂》、《桂胜》等9种;第二条关于汇集印刷馆藏目录,也对续编西南方志目录特别予以强调。所有这一切都充分表示了北平图书馆领导层在战时的艰难情形下,对于收集西南文献重要性的深刻认识和坚决做好收集与整理工作的明确态度。由于他们率先具备了这样的识见和态度,从而很快就在图书馆的采访和编纂环节,展开了一场广泛深入又富有成效的文献征集活动。

二、抢救稀见彝族、纳西族等西南少数民族文献

北平图书馆收集西南文献活动中,首先值得我们称道的是对武定彝族文献和丽江纳西族文献的艰难征购过程。

武定位于云南的西北部,境内居住多个少数民族,尤以彝族为多。在该地的凤土司署内,传藏了大量的彝文经典和文物。其中的彝文经及其刻板以及凤氏自宋以来的世系谱,无论就其版本还是史料,都具有很高的价值。英法德等国的官员和学者曾先后光顾,用各种手段取走或复录了一些很重要的资料,这些资料被公布之后,很快在国际上引起广泛关注。更多的外国人循此线索,纷纷赶赴武定,希望将全部典籍及文物予以收购。而土司本人则因国内正遭受日本侵略,当地的流匪也常常滋事骚扰,他担心这些古物难以保全,又加外国人诱以较优厚的价格,因而已动了出售之心。1943年,正在此地从事民族调查工作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马学良先生得知此事之后,一方面想法接近土司本人及家族,劝说他们勿将藏品售予外人,另一方面则及时向史语所所长傅斯年先生写信,呼吁史语所或其他文博机构设法购买这批珍贵文献。傅斯年很快将马学良的信转交给北平图书馆馆长袁同礼先生,希望由北平图书馆来购取这批文献。袁同礼先生在5年前就参与制定了北平图书馆收集西南文献的决议,对马学良及傅斯年的这个建议当然格外重视。他在收到傅斯年转来马学良的信后,就立即起草了给教育部的呈文,请求划拨专项经费,同时委派已在昆明的北平图书馆编纂员万斯年先生前往武定,与马学良协商征购事宜。

万斯年虽与袁同礼有表亲之谊,但在接到袁同礼的指示后也丝毫不敢懈怠。他原本想带一同事相伴前往,但一时实在找不到合适的人,于是只随身带了一些药品及纸墨,就匆匆地只身出发了。一路栉风沐雨,经寒历暑,翻越了崇山峻岭,饱尝了无食无医之苦,甚至还遭遇了当地土匪的袭扰。历尽千辛万苦后,终于到达了土司所在的武定县茂连乡。在与马学良先生取得联系以后,又认真协商对策,积极走访县政当局及土司的亲戚,从多个方面做争取土司全部让售的工作。在耐心细致的说

服和艰难的谈判之后,终于使土司答应以比较低廉的价格将全部藏品售予、赠予国家。这批文献计有彝文写经五百零七册,彝文写经卷子一轴,彝文刻经十五块,汉文档册十二册。数量虽不为多,然其文物及文献价值则不啻连城。正如袁同礼先生当时给教育部的报告中所说:这批文献“对于西南民族之语言文化历史制度之研究,有绝大之参考价值。”事实上,现藏于国家图书馆的这批珍贵文献,也的确成了中外学者了解和研究彝族历史及文化的稀世珍宝。

如果说北平图书馆征集武定的彝文经典多少有些被动,那么搜集丽江纳西族文献则是一次主动的出击。

丽江地处云南西北部的滇、川、藏三省交界地带,境内活动的纳西族人是远古氐羌人的后裔,而他们的直接先祖则是秦汉时代即有活动的摩梭人。由于他们的族源关系和活动地域关系,纳西族的东巴象形文字、东巴教以及有关纳西族形成发展的历史、文学作品,长期以来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文化焦点。特别是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英、法、美、德、意、荷等帝国主义列强纷纷把目光投向了这一地区,不少外籍传教士、旅行家、动植物学家及人类学家先后进入丽江地区,对纳西族居住区的自然情况和社会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并收集纳西文献。其中,美国人约瑟夫·洛克从1921年2月起,调查纳西文化、收集东巴经典,到1949年返回美国,成功地收集到了三万八千多册东巴经典。继他之后,美国罗斯福总统之长孙昆亭·罗斯福于1944年在丽江纳西族地区也收集到1861册东巴经典。这些外国机构和个人的文献收集活动,在迅速孕生了纳西文化国际热的同时,也导致了纳西文献的大量流失。

而在这种形势下,中国当时的政府机构却不但不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反而对纳西文化进行了摧残。如民国年间丽江县政府就曾下令禁止举行东巴仪式;一些行政官员以改革习俗为名,削弱东巴教的地位;甚至有些提倡新文化的纳西族学人也不加区别地否定传统文化,称东巴象形文字为“牛头马面之字”。这对于纳西文献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命运堪忧。

面对这种内外交困的危难形势,当时国内一些有眼光的学者,义不容辞地承担起了收集和保存纳西文献的责任。其中,最有影响、最有成效的是纳西族学者方国瑜、周汝诚协助万斯年为北平图书馆收集文献的活动。

大约在1940年7月,国立北平图书馆派当时在云南省从事文献征集工作的万斯年先生,前往丽江地区调查并收集纳西文献。关于这次实地的文献搜集过程,万斯年先生有《迤西采访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述之甚详。据《报告》介绍,万斯年在丽江前后驻扎约15个月,主要进行了包括搜访传抄丽江地方文献、访购整理东巴经典在内的9个方面的工作。其中具有建设意义的是对东巴经典的搜求。

东巴教信仰山、水、风、火等自然物和自然现象,是原始巫教的典型表现,它又吸收了藏传佛教的某些教义与规则,形成了一种十分特殊的宗教。因此,其教义与规则本身就是非常值得研究的文化内容。而记载这些教义及规则的东巴象形文字,又是语言文字领域的一个有趣现象。所以,无论是记载内容还是书写形式,东巴经典都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万斯年先生到达丽江后,在当地大姓和其他人的帮助下,先后征集到东巴文经典3200余册,包括精写本、绘像本、彩绘本、封面装饰本、圣手写本、校读本等多种版本形式。这些版本对于研究东巴经的内容及纳西人的文献制作,皆有很重要的作用。经过万斯年等人的精心整理,这批文献与此前北平图书馆已经入藏的547册东巴经典合为一体,构成了国家图书馆十分珍贵的纳西文献。

万斯年在丽江地区所收集的纳西族文献除了东巴经典之外,还有丽江地区的志书、纳西族谱、纳西族人诗文集等,并传拓了纳西人的墓碑、庙碑和摩崖石刻,踏访并照录了纳西木土司的遗踪等,这些文献和文物,都很具体地反映了纳西族人的政治、军事、文化、宗教活动,是纳西族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它们的内容情况,下文将做进一步介绍。

三、收集西南方志、传拓西南碑文

西南地区作为中国抗战的大后方,该地区的方志文献自然就是关于此地历史文化自然人文等信息的最集中、最直接的反映。在这种情况下,敌我双方当然都会格外关心西南地区的方志。比如当时的日本兴亚院华北联络部,就曾竭尽全力地搜集川、贵、黔以及广西等省的地方志。国家图书馆现在还收藏有当年曾被兴亚院华北连络部调查所占有的《楚雄州志》、《宁州志》等。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中国重要的文化保存机构,国立北平图书馆自然也就将收存西南地方志作为重要任务。

根据笔者对1933年印行的《国立北平图书馆方志目录》和1934年发表的《续补馆藏方志目录》的统计,当时共有四川方志283种,云南方志125种,贵州方志46种,广西方志79种。万斯年先生1941年整理发表的《国立北平图书馆西南各省方志目录》中,计有四川方志351种、536部,云南方志173种、227部,贵州方志58种、74部,广西方志93种、115部,方志23种、33部。而1945年发表的《国立北平图书馆近年入藏方志简目》所统计的近年入南方志,则分别是四川276部,云南93部,贵州34部,广西24部,15部。我们不知道这里面到底有多少是抗战期间收集的,因为对所谓“近年”的上限,目录编制者并没有明确说明。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万斯年的《国立北平图书馆西南各省方志目录》没有包括他在1941年后所采集的部分云南方志,比如他在1941年至1942年间所收集的[光绪]《丽江府志》、冯骏修《中甸县志》、《贡山志略》、《荡山志略》等,《国立北平图书馆西南各省方志目录》就没有收录。这说明他曾经历经艰辛收集到的西南方志文献,在他所编制的目录中并没有得到反映。而1939年度《国立北平图书馆馆务报告》(昆明部分)的统计却明确显示,仅1938至1939年一年间,北平图书馆购入四川、广西、云南、贵州四省的方志就达177种、1585册,在战时状态下能有这样的成果,的确是非常不容易的。万斯年先生的夫人、国家图书馆退休研究馆员戚志芬先生也曾指出:抗战期间“西南五省方志所获甚丰。”傅增湘1928年12月20日致信张元济也说:“目前急欲遍翻四川府县志,京馆存者不及半”,这从另一个角度也显示,抗战时期也许正是北平图书馆馆南方志的增长时期。在国家图书馆现藏的多部抄本云南方志上,万斯年先生不仅亲笔题写了书签,还认真地做了校改。就笔者所见,即有[正德]《云南志》、[乾隆]《益州志》、[光绪]《越州古志》、〔雍正〕《马龙州志》、〔民国〕《续修马龙州志》、〔康熙〕《云州志》、〔康熙〕《剑川州志》、〔康熙〕《禄丰县志》、〔康熙〕《武定府志》、〔康熙〕《琅盐井志》、〔雍正〕《临安府志》、〔嘉庆〕《阿迷州志》、〔道光〕《广南府志》、〔光绪〕《平彝县志》、〔光绪〕《丽江府志》、《蒙化乡土志》、《腾越乡土志》等数十部。这些志书在谭其骧主编的《国立北平图书馆方志目录》没有著录,却被《国立北平图书馆近年入藏方志目录》收入,可以基本肯定它们就是抄写于抗战时期。还有一部抄本《滇南抄录》,则留下了抄录于抗战之间的准确时间标志。在其扉页上,有这样几句话:“此书原题《滇南抄录》,不著撰作人姓氏,原抄本首三则所用纸张较小。树斋廿八年十二月四日。”在该页的天头处,万斯年先生补充说;“原书为北平人文科学研究所所藏,见目录史部七十一页。”并注明“一月三十日寄到。”根据这些代表性的事例,我们可以有把握地说:

北平图书馆当时确实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充分利用了驻近西南的自然便利,抢救性地抄录、收集了一批方志文献。国家图书馆现南方志当然不可能只是在那一时期才收藏的,或者主要不是在那一时期收藏的,但在那一时期,肯定是做出了较大的成绩,尤其是在那样一个特殊环境下,这种收藏行为就包涵了更多的艰辛与奋斗。

散落于西南各地的石碑、石刻,也是当时北平图书馆采访人员关注的重要文献。在万斯年先生《迤西采访工作报告》中,就已经说明调查传拓丽江地区的墓碑、庙碑、摩崖石刻等文字,是他当时丽江之行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内容。而《图书季刊》新第八卷第一、二期合刊上所发表的范腾端1946年10月所编的《国立北平图书馆藏云南碑目初编》,则显示了北平图书馆传拓收藏云南省各地碑刻文字的整体情况。所著录的351种碑刻中,有汉碑、晋碑、唐碑、宋碑、元碑、明碑、清碑和近时刻碑。我们现在还无法肯定这些碑刻都是在北平图书馆移驻昆明之后所寻访,但近时所刻的76种则基本为此时所拓,其他的恐也有相当部分是在此间所得,因为只有在此时才更有条件直接深入碑刻所在之地,进行实地的勘察与拓写。前文所引北平图书馆1940年的工作计划,已经显示了馆领导层对传拓云南碑刻的坚定决心,而1939年度《国立北平图书馆馆务报告》(昆明部分)则显示,当年购入四川、云南的石刻拓本有108种,实地传拓的100余种。这些碑文的价值与意义,一如万斯年先生《迤西采访工作报告》中所说,对于我们了解当地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历史以及与中原的交往交融情况,都有十分重要的资料价值。

三、对现代地方文献工作的可贵启示

对于抗战期间北平图书馆的西南文献征集过程,本文的论述非常简略,但这对于说明收集地方文献所必需的基本人力素质已足够充分。

在日本侵略者铁蹄践踏中国的危难时刻,当时的北平图书馆曾经这样要求自己:“根据国家之需要,以谋适当之供给,于建国程序之中努力所事。”这种在危难关头不忘民族文化建设大计的精神,的确难得。但是,如果仅有这一份精神和热情,则仍然难以达到非常之目的。要有效地完成神圣的选择,还必须具备对时世的正确认识,并做出准确、及时的判断与决策。正如前文所说,抗战期间收集西南文献潜伏着许多危机或危险,同时又蕴含着难得的机会和条件———不少文献拥有者虑及文献的命运而急于为其找到更安全的处所,那些原本秘不示人的文献此时不得不考虑尽快脱手;文献采集机关驻近西南则占据了地域上的极大优势,可以最大限度地施用各种收集方法。所以,当时的北平图书馆领导决定广泛征集西南文献,是非常英明的举措。另据资料记载,在抗战全面爆发的第二年即1938年,国立北平图书馆还做出了征集整理战时资料的决定,并且很快就取得了明显的成果。1937年7月至1938年6月的《国立北平图书馆馆务报告》还报道,此期,北平图书馆与原北大、清华等校组成的联合大学图书馆合作,编制了《中日战事资料》和《国际舆论汇辑》等,为国内外人士了解和研究中日战争,提供了丰富、直接的资料。在1938年至1939年的西文书采访活动中,甚至还包括了采集有关欧美国家战后经济建设的图书。

新时代的图书馆当然已无亡国之虞,也无需考虑图书馆在何处立足,甚至也不用担心文化资产的外流。但是,作为图书文献的主要收藏与提供机构,如何将最有价值的信息最广泛地收集和保存起来,永远是图书馆的天职。而在各种信息蜂拥出现的形势下怎样用有限的力量保证社会最需要的文献的完整程度,就不仅需要责任,更需要很准确的认识文献能力。

北平图书馆当年采集武定彝文经典和丽江纳西文献,都是在相关学科的专家学者的指导、协助甚至直接参与下完成的。历史上的国家图书馆曾经吸引和聚拢了一大批学者,他们有人直接参与图书馆的馆务,有人则参加购书委员会,为遴选书籍出谋划策。《国立北平图书馆馆务报告》在图书采购一项,就多次非常郑重地写上“本年度购书在购书委员会的指导下进行”。今天的图书馆既是一个独立的文化实体,同时又与社会其他行业与机构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特别是作为一个图书收集提供中心,文献的选取越来越离不开读者的阅读要求甚至直接参与。因此,类似于北平图书馆的“购书委员会”制度仍然是很有必要的。这种制度也许并不能保证文献入藏的全面性和完整性,但却可以使那些最有价值的文献适得其所。我们在文献采选活动中,应该尽可能地借用各类专家的智慧,从而提高对文献价值的认识水平。

关于抗战的手抄报范文第5篇

中央档案馆保存着大量的诗词手迹,仅《沁园春·雪》就有12个版本之多,有的是他书写后送给友人的,有的是闲暇时随意练字的,有的是在诗词发表前写下校勘的稿,但其中有两幅则是专门为柳亚子题写的。一幅题写在“第十八集团军重庆办事处”的信笺上,一幅题写在柳亚子专门制作的纪念册上。为什么会两次题写《沁园春·雪》送给柳亚子呢?

柳亚子和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在广州认识的老朋友。柳亚子时任中央监察委员,为宣传部长。在与顽固派的斗争中,柳亚子坚定地站在一边,明确支持中国共产党,受到的尊敬。

1945年8月,从延安飞抵重庆谈判。当时柳亚子亦在重庆,他写诗赠:“阔别羊城十九秋,重逢握手喜渝州。弥天大勇诚能格,遍地劳民乱倘休。霖雨苍生新建国,云雷青史旧同舟。中山卡尔双源合,一笑昆仑顶上头。”1945年lOY]7日,给柳亚子回信:“亚子先生吾兄道席:……初到陕西看见大雪时,填过一首词,似于先生诗格略近,录呈审正。”随即便用“第十八集团军重庆办事处”信笺题写了《沁园春·雪》词,与信一同寄给了柳亚子。柳亚子收到信和诗词后发现信笺上的题词没有题上下款,也没有的署名和用印。深谙书法墨宝收藏之道的柳亚子不想留有遗憾,于是他抓住离开重庆前的宝贵时间,准备好纪念册,请他再行题写一遍。果然,这次题写在柳亚子纪念册上的《沁园春·雪》,就加上了“亚子先生教正”的上款和“”的落款。后柳亚子又请篆刻家曹立庵连夜刻了两方印——白文为“印”,朱文为“润之”,盖于落款之后。这两方印的石材为昌化石,规格为2.5×2.5×7.9cm,白文的边款为“润翁先生大雅指正,吴江刘亚老,命曹晋仿汉法治石”,朱文的边款为“意在攘之,撝叔之间,曹晋记于渝,时乙酉冬日也”。

柳亚子先生拿着这两幅诗词后,心情非常激动,多次约友人孙陵、于去疾、程德如、周广厂、罗沛霖、尹瘦石等前来观看这两幅墨迹,聚谈诗赋。1945年10月21日,在尹瘦石的再三请求下,柳亚子忍痛割爱,将题写在“第十八集团军重庆办事处”信笺上的《沁园春·雪》赠予了尹瘦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