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涉农专项资金

涉农专项资金

涉农专项资金

涉农专项资金范文第1篇

一、涉农专项资金电子监管工作回顾

年5月,我县实施了“县、乡、村三级涉农专项资金电子监管网络体系”,实现了涉农专项资金县、乡、村三级共同监督的管理格局,达到了底数清楚便于监督的管理功能,完成了高效便捷利于监督的管理目的。建立县、乡、村三级电子监管网络体系,是对新形势下提高监管能力的一种新手段,是节约监管成本、提高监管效率的一种新方法,是一种必然需要。随着国家对三农工作的重视,近年来投入到基层的三农资金也日益增多。涉农专项资金数目庞大,项目繁多,牵涉的部门也点多面广,能否使这些涉农资金安全高效的发挥作用,能否让这些涉农资金真正的解决燃眉之急惠及广大农户,创新监管手段,找准监管方向催生了“县、乡、村三级电子监管网络体系”的形成。为此,县委、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在人、财、物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使我县的涉农专项资金电子监管网络体系建设得以顺利实施。5月5日,在地区纠风办的支持下,我县率先开展了“涉农专项资金电子监管网络体系工作启动培训”,对全县25个乡镇、15个涉农部门系统操作人员进行管理培训,尤其进行了上机操作,确保人人都会使用电子监管系统。

通过涉农专项资金电子监管网络体系的建立、开通,年我县涉农专项资金共在网上备案项目1763个,涉及水利、农业、交通设施、危房改造、农村低保、合作医疗等20余个方面,备案资金49013.88万元。通过备案这种方式,大多数涉农部门、乡镇都能及时完整的将本部门、本乡镇的涉农项目、资金、去向、完成情况在网上备案,起到一定的监督管理作用,形成齐抓共管的监督机制,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一些部门、乡镇对涉农专项资金的备案、公开、监管工作不够重视。涉农专项资金从年县纪委、纠风办加大监管力度以来,一些部门、乡镇对此项工作不重视、不理解,仍然处在“推一下,动一下;喊一下,抓一下”的被动局面;

(二)、一些部门、乡镇管口领导对涉农专项资金监管工作不够支持。由于涉农资金分散面广、管理领导多,资金文件下达后系统操作人员不掌握、不知晓,导致无法及时录入,往往是资金下达了、工程实施了,系统操作员、监管人员都不知道,工作脱节;

(三)、一些部门、乡镇网络运行不正常。涉农专项资金电子监管网络体系在运行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技术上的问题请软件开发商到纳雍会诊、解决;另外很多乡镇因为线路、管理等原因,网络不通畅,导致电子监管网上备案只是一句空谈。

二、涉农专项资金监管工作通报

年我县开展了一系列涉农专项资金检查,下面将检查情况向大家作一个通报。

(一)、开展强农惠农资金专项清理和检查

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强农惠农资金专项清理和检查工作的有关精神,扎实推进我县强农惠农资金专项检查工作,纳雍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下发了《纳雍县开展强农惠农资金专项清理和检查工作实施方案》。各乡镇、各涉农部门开展自查自纠后,县纠风办、财政局、审计局根据14个涉农部门开展的清理和自查自纠工作情况,重点对全县2007年—年强农惠农资金安排落实情况进行了检查,检查内容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地强农惠农政策规定和要求情况,包括成立组织机构、制订方案、开展工作情况;各级财政部门在2007—年安排用于“三农”各项资金(包括基建投资用于“三农”的支出)使用管理情况。重点检查:一是对农民的补贴资金。二是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三是农村社会事业资金。四是其他重点专项资金。根据进村入户调查、查看账务情况等,共检查出存在问题9个,协调督促部门解决5个,完善机制、制度3个,限期纠正整改1个。

对省、地检查中的林业局森林生态效益林补偿基金发放不及时、农机服务中心家电下乡补助对象身份不实等问题进行整改,追缴补助金6000多元。

(二)、农低保和新农合资金检查

年12月,接地区纠风办工作安排,县纠风办下发了《关于对全县农村低保和新农合资金进行自查和检查的通知》,要求全县25个乡镇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检查,谁负责”的原则,由各乡镇纪委组织协调,乡镇党委、政府牵头,对年度农村低保和新农合资金进行自查,自查必须做到逐村逐户,自查结果以村居为单位进行公示,自查结果经自查人员签字,上报乡镇纪委经分管领导和主要领导签字后上报。通过各乡镇自查情况,大多数乡镇并未完全认真开展此项工作,自查工作都是流于形式。通过检查,(一)、农低保工作存在问题:个别乡镇上折时间较晚,没有真正起到“雪中送炭”的作用;部分乡镇资料管理不规范;部分乡镇村干还存在优亲厚友现象。(二)新农合工作存在问题:部分乡镇新农合管理资料没有规范装档、筹资票据收集管理不规范、部分乡镇合管办审核力度不够、部分乡镇未公示服务价格和药品价格、部分乡镇卫生院滥用辅助治疗检查、村卫生室有分解处方现象、有患者身份不实现象。以上问题已督促整改。

(三)教育收费检查

年春、秋两季县纠风办均组织开展检查。通过近几年的治理教育乱收费检查,学校乱收费现象得到进一步遏制,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乡镇中学贫困寄宿制学生的生活补助费发放不再有截留、挪用现象,但还存在用来扣抵生活费情况;乡镇中心校还存在统筹20%经费现象;县城小学有未办理收费许可证办学前班、收费现象;有部分学校财务人员业务不熟等。

涉农专项资金范文第2篇

一、涉农专项资金到位情况

2013年以来,我局涉农专项资金为村庄环境整治省级引导资金、XX省村庄规划建设示范奖补资金、XX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奖补资金、村庄环境整治建筑物立面出新补助资金、五条主干道村庄环境整治补助资金和村庄环境全域整治市级补助资金。具体情况:2013年度村庄环境整治省级引导资金1635万元,2014年度村庄环境整治省级引导资金845万元,2013年度村庄规划建设示范村省级奖补资金240万元(新桥镇德胜村),2014年度XX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省级奖补资金240万元(东兴镇海镇村),村庄环境整治建筑物立面出新市级补助资金1635.39万元,五条主干道村庄环境整治市级补助资金500万元和村庄环境全域整治市级补助资金850万元。

二、专项资金拨付情况

专项资金到位后,我局严格按照专项资金使用程序全额拨付到镇村,没有发生截留、挪用、侵占、骗取财政资金的行为。

1、村庄环境整治省级引导资金:由市村庄环境整治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资金拨付方案,经分管领导、主要领导审核,报市分管领导审批,市财政局通过直接支付的方式将资金拨付到相关镇村(2014年第一批省级引导资金剩余7万元和2014年第二批省级引导资金430万元经市分管领导同意暂未拨付)。

2、XX省村庄规划建设示范奖补资金:市财政局通过直接支付的方式将资金的80%拨付到新桥镇财政所,实行报帐制,考核评估小组对德胜村村庄规划建设示范项目进行考核评估,验收合格后,余额全部拨付到村。

3、XX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奖补资金:市财政局通过直接支付的方式将资金的80%拨付到东兴镇财政所,实行报帐制,考核评估小组对海镇村美丽乡村示范建设项目进行考核评估,验收合格后,余额全部拨付到村。

4、村庄环境整治建筑物立面出新补助资金:我市对位于城镇主要出入口、主要交通干道两侧可视范围内以及“三星级康居乡村”的村庄建筑物进行了立面出新,镇村为实施主体,全市共有城南办事处、XX街道、XX镇、XX镇、XX镇、XX镇、XX镇等7个乡镇的23个村庄4495户,出新面积1635385平方米,市财政按照每平方米出新面积10元补助给各个乡镇累计1635.385万元。2013年1月,由市财政将上述专项资金以指标形式下达到我局。我局于2013年2月和2014年1月分两次1470.06万元和165.325万元拨付到相关镇村(市审计局于2013年6月和2015年4月分2次进行了审计)。

5、五条主干道村庄环境整治补助资金:由市村庄环境整治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资金拨付方案,经分管领导、主要领导审核,报市分管领导审批,市财政局通过直接支付的方式足额将资金拨付到相关镇村。

6、村庄环境全域整治市级补助资金:由市村庄环境整治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资金拨付方案,经分管领导、主要领导审核,报市分管领导审批,市财政局通过直接支付的方式足额将资金拨付到相关镇村。

三、专项资金使用绩效情况

村庄环境整治、XX省村庄规划建设示范、XX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庄环境整治建筑物立面出新、五条主干道村庄环境整治和村庄环境全域整治是一项为民办实事的民生工程。通过上述项目的实施,全市农村呈现环境美化、河塘净化、道路硬化,农民群众对村庄环境的满意率和支持度大大提高。

涉农专项资金范文第3篇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要求,以保障涉农资金落实到位为目标,通过各村(居)委会及相关部门自查自纠和街道专项检查,着力整治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问题,坚决纠正涉农资金使用不当、惠农补贴发放不及时或降低标准发放的现象,确保各类涉农项目、惠农资金规范管理、安全运行、有效使用。

(一)检查内容:2011年至__年中央、省、市、县下达的强农惠农富农补贴资金和农业(畜牧、农机)、林业、水务、扶贫、农业综合开发、美丽乡村、一事一议等方面的项目实施及资金管理使用情况。

重点检查各项涉农资金是否建立健全和落实专项资金拨付、审批、监管、跟踪问效等管理制度;是否及时、足额拨付到项目实施单位和受益农户;是否存在虚报、冒领、套取、截留、挤占、挪用、贪污的问题;配套资金是否及时到位;是否存在擅自改变专项资金用途的问题;是否坚持定期公开、公示的制度;是否存在擅自动用农户“一折通”资金的问题;是否严格执行工程项目前置审计、招投标和政府采购等有关规定;是否强化事前监督和事中监督;是否建立了内控制度,会计工作是否达到规范化管理的要求;是否对已发现的违纪违法行为进行了严肃查处。

(二)检查方式

各村(居)委会和农技站、林业站、畜牧站、农机站、水务站、农经站等部门对上述所有涉农资金进行全面自查自纠,街道办再组织工作小组到各村及相关部门重点督查。按照资金和项目两条主线,采取“五查五看”的方式进行检查:

1.查内容,看资金清理是否全面完整。对照资金检查范围逐项核实,做到清理的项目要全、数据要准。

2.查依据,看资金分配是否客观公正。重点检查资金分配的政策依据,作为资金分配依据的基础数据与权威部门的统计数据是否一致,采用因素法分配的资金因素是否合理,权重是否恰当。

3.查程序,看资金管理是否公开透明。资金管理是否有健全的制度,农民补贴资金是否按要求实行“一卡通”发放,项目建设是否实行招投标制度、政府采购制度、项目监理制度、竣工验收制度以及其他相关制度,按规定应该予以公示的内容是否执行到位。

4.查流向,看资金使用是否专款专用。通过跟踪资金流向,查挪用、私分、贪污现象,查违规收取下级资金情况和违规收费现象,查虚报冒领等弄虚作假现象。

5.查账目,看资金核算是否健全规范。通过查阅银行账户、会计账簿、原始凭证等资料,看是否存在违规开设银行账户、账外账、收入不入账、虚列支出、资金滞留等违规违纪行为。

(一)整治范围:重点整治2013、__年度各级财政预算安排用于农业、农村、农民的各项资金(含基建投资);2010年以来,财政和审计部门对涉农资金的各种检查发现问题的整改和处理情况;专项整治期间群众举报的事项。

整治检查对象包括:财政所、农技站、民政所、国土资源分局、交管所、村建所、水务所、林业站、扶贫办、中心学校、文化站等部门。

(二)整治内容: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财政专项管理制度,清理、检查和纠正涉农资金申请、分配、拨付、管理、使用过程中是否存在以下问题:

1.利用资金、项目管理权,贪污、受贿、谋取私利。

2.基层干部冒领、私分农民补贴资金和补偿款。

3.项目申报弄虚作假,套取和骗取财政资金。

4.截留、挪用财政专项资金。

5.违反政府采购及招投标管理规定。

6.资金拨付不足额、不及时,滞留、延压项目资金。

7.未按规定时间启动项目、未按期完成项目建设任务。

8.项目实施过程中,未经批准擅自变更项目实施内容、地点。

9.其他违规违纪违法问题。

本次专项整治检查工作从3月17日开始至3月30日结束,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启动部署阶段(3月17日至3月20日)

1.成立领导小组。成立涉农资金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由街道办主任杨改平任

组长,纪工委书记、分管农口副主任副组长,党政办、监察室、财政所、涉农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财政所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设财政所。 2.制定实施方案。领导小组研究制定工作方案,部署启动全街道专项检查工作。各村(居)委会及相关部门结合本地及本部门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组织实施自查自纠工作。

(二)自查自纠阶段(3月21日至3月25日)

1.自查自纠的方式和范围。各村(居)委会及相关部门按照本方案要求的目标、内容、范围和方式,由财政所牵头组织有关涉农部门单位开展自查自纠,自查面要达到100%。

2.自查自纠的要求。一是如实填报《涉农资金专项整治自查情况表》;二是对照专项整治工作要求认真查找在强农惠农资金分配、发放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督促相关责任单位认真整改,并形成自查自纠工作书面报告。书面报告和相关表格于3月26日前报领导小组办公室(联系人:聂小波;电话:__)。

(三)材料上报。街道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各部门自建自查报告及自建自查报综合分析后形成街道自建自查报告和自检自查表按规定时间上报县财政局。

(四)评估迎检阶段

领导小组对全街道涉农资金专项整治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坚决纠正擅自调整强农惠农项目资金、项目实施不到位的问题和惠农补贴发放不及时或降低标准发放的现象,建立健全强农惠农资金安全、规范、有效管理的长效机制,着力解决强农惠农资金管理中服务群众“最后—公里”的问题,全面做好迎接省市县级检查评估的各项准备工作。

l.注重工作实效。领导小组要规范检查程序和行为,依法行政,确保检查事实清楚、定性准确、底稿规范,从严把住三道关口。一是要把住自查自纠关。严格督促各村(居)委会及相关部门认真开展工作,严禁走过场、流于形式;二是要把住资金核查关。重点核实强农惠农资金是否安全完整、专款专用;三是把住制度建设关。通过检查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实现“制度管权、制度管钱、制度管事、制度管人”的目标。同时要按照统一部署,在规定的时间内高质量完成检查任务。

2.注重分类整治。领导小组要督促各村及相关部门对自查和重点检查阶段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增强解决问题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建立整改台账,实行挂号销号制度,逐个问题解决,同时加强宣传引导,让群众看到专项整治的决心和成效。

3.注重上下联动。街道、村(居)委会两级要上下联动、形成合力,有效整治行业系统中的突出问题,努力从源头上加以破解。

涉农专项资金范文第4篇

一、涉农专项资金电子监管工作回顾

县实施了县、乡、村三级涉农专项资金电子监管网络体系”实现了涉农专项资金县、乡、村三级共同监督的管理格局,2010年5月。达到底数清楚便于监督的管理功能,完成了高效便当利于监督的管理目的建立县、乡、村三级电子监管网络体系,对新形势下提高监管能力的一种新手段,节约监管本钱、提高监管效率的一种新方法,一种必然需要。随着国家对三农工作的重视,近年来投入到基层的三农资金也日益增多。涉农专项资金数目庞大,项目繁多,牵涉的部门也点多面广,能否使这些涉农资金平安高效的发挥作用,能否让这些涉农资金真正的解决燃眉之急惠及广大农户,创新监管手段,找准监管方向催生了县、乡、村三级电子监管网络体系”形成。为此,县委、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人、财、物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使我县的涉农专项资金电子监管网络体系建设得以顺利实施。5月5日,地区纠风办的支持下,县率先开展了涉农专项资金电子监管网络体系工作启动培训”对全县25个乡镇、15个涉农部门系统操作人员进行管理培训,尤其进行了上机操作,确保人人都会使用电子监管系统。

2010年我县涉农专项资金共在网上备案项目1763个,通过涉农专项资金电子监管网络体系的建立、开通。涉及水利、农业、交通设施、危房改造、农村低保、合作医疗等20余个方面,备案资金49013.88万元。通过备案这种方式,大多数涉农部门、乡镇都能及时完整的将本部门、外乡镇的涉农项目、资金、去向、完成情况在网上备案,起到一定的监督管理作用,形成齐抓共管的监督机制,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一些部门、乡镇对涉农专项资金的备案、公开、监管工作不够重视。涉农专项资金从2009年县纪委、纠风办加大监管力度以来。仍然处在推一下,动一下;喊一下,抓一下”主动局面;

(二)一些部门、乡镇管口领导对涉农专项资金监管工作不够支持。由于涉农资金分散面广、管理领导多。导致无法及时录入,往往是资金下达了工程实施了系统操作员、监管人员都不知道,工作脱节;

(三)一些部门、乡镇网络运行不正常。涉农专项资金电子监管网络体系在运行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网络不通畅,导致电子监管网上备案只是一句空谈。

二、涉农专项资金监管工作通报

下面将检查情况向大家作一个通报。2010年我县开展了一系列涉农专项资金检查。

(一)开展强农惠农资金专项清理和检查

扎实推进我县强农惠农资金专项检查工作,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强农惠农资金专项清理和检查工作的有关精神。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下发了县开展强农惠农资金专项清理和检查工作实施方案》各乡镇、各涉农部门开展自查自纠后,县纠风办、财政局、审计局根据14个涉农部门开展的清理和自查自纠工作情况,重点对全县2007年—2009年强农惠农资金安排落实情况进行了检查,检查内容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地强农惠农政策规定和要求情况,包括成立组织机构、制订方案、开展工作情况;各级财政部门在20072009年安排用于“三农”各项资金(包括基建投资用于“三农”支出)使用管理情况。重点检查:一是对农民的补贴资金。二是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三是农村社会事业资金。四是其他重点专项资金。根据进村入户调查、检查账务情况等,共检查出存在问题9个,协调督促部门解决5个,完善机制、制度3个,限期纠正整改1个。

追缴补助金6000多元。对省、地检查中的林业局森林生态效益林弥补基金发放不及时、农机服务中心家电下乡补助对象身份不实等问题进行整改。

(二)农低保和新农合资金检查

接地区纠风办工作布置,2010年12月。县纠风办下发了关于对全县农村低保和新农合资金进行自查和检查的通知》要求全县25个乡镇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检查,谁负责”原则,由各乡镇纪委组织协调,乡镇党委、政府牵头,对2010年度农村低保和新农合资金进行自查,自查必需做到逐村逐户,自查结果以村居为单位进行公示,自查结果经自查人员签字,上报乡镇纪委经分管领导和主要领导签字后上报。通过各乡镇自查情况,大多数乡镇并未完全认真开展此项工作,自查工作都是流于形式。通过检查,一)农低保工作存在问题:个别乡镇上折时间较晚,没有真正起到雪中送炭”作用;局部乡镇资料管理不规范;局部乡镇村干还存在优亲厚友现象。二)新农合工作存在问题:局部乡镇新农合管理资料没有规范装档、筹资票据收集管理不规范、局部乡镇合管办审核力度不够、局部乡镇未公示服务价格和药品价格、局部乡镇卫生院滥用辅助治疗检查、村卫生室有分解处方现象、有患者身份不实现象。以上问题已督促整改。

(三)教育收费检查

学校乱收费现象得到进一步遏制,2010年春、秋两季县纠风办均组织开展检查。通过近几年的治理教育乱收费检查。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乡镇中学贫困寄宿制学生的生活补助费发放不再有截留、挪用现象,但还存在用来扣抵生活费情况;乡镇中心校还存在统筹20%经费现象;县城小学有未料理收费许可证办学前班、收费现象;有局部学校财务人员业务不熟等。

三、下步工作

达到监管目的今年地区纠风办出台了一系列加强规范涉农资金电子监管工作的制度:涉农资金电子网络监管公开、备案、核查、抽查制度;涉农资金专项审计制度;涉农资金电子网络监管责任追究制度;涉农资金电子网络监管系统考评方法。这一系列制度切实可行,为进一步提高监管效率。操作性强,把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包干到人。

制定具体的制度和管理办法。一、各乡镇、各涉农部门务必认真学习领会、对照执行。各乡镇、各部门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管理需要。

对项目、资金加大延长监管链,二、县纠风办、县各涉农部门要继续加大监管力度。从事前、事中、事后加强监管,争取涉农专项资金从“网上监管转移到网下监管”从“事后监管前移到事前监管”从“全面监管偏重于重点监管”形成强大的监管态势,织成严密的监管网络。

涉农专项资金范文第5篇

近年来,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宏伟目标,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支农的政策,加大了对支农资金的投放力度,这项举措对于促进农村发展,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由于涉农资金点多面广,不仅涉及到各行业各领域,涉及到众多部门,且涉及到千家万户,情况复杂,因此如何加强对涉农资金的管理,保障各种专项资金落到实处,并发挥效益,真正使农民得到实惠,这一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在基层财政工作中的体会,对涉农资金管理及使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解决对策进行一下分析。

一、当前涉农资金管理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资金投放量大面广,情况复杂。随着国家对三农工作的重视,惠农强农政策的不断出台,涉农资金的投放总量不断增大,仅乡镇一级涉农补助资金就包括农村公路修建、基本农田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农村饮水、病险水库治理以及涉农直补资金等等方面。涉农资金的大量投放,对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发挥了前所未有的作用。但是由于这些涉农补助资金涉及农村诸多部门及千家万户,加上政策宣传力度不够,致使广大农民朋友对涉农补助资金缺乏应有的认识,这就给涉农资金分配及使用的监督管理带来了一定难度。

(二)政府对涉农资金缺乏统一管理调度,不利于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用。由于涉农资金上级管理部门不同,对涉农资金分配、使用缺乏统一规划设计,对于项目实施、建设、资金运行及竣工验收等不能统一进行。如农村公路补助资金,实施单位既有交通部门,也有财政部门,由于部门之间沟通不够,导致资金在使用方向、建设内容、项目安排等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复和交叉,造成资金使用分散,不能形成合力,致使资金不能发挥最大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三)资金管理不规范,影响了资金使用效益。许多单位往往重视资金分配,对资金的使用管理则相对薄弱,相关管理制度不健全。这主要表现在有些乡镇涉农资金没有单独建账,没有开设专门的银行帐户,专款专用,而是与其他资金混在一起,项目间资金相互拆借挪用,资金拨付没有与文件规定项目相对应。比如涉农补助资金中的乡村道路补助资金,许多乡镇由于没有进行专户管理,造成资金的挪用,导致工程资金不能及时足额拨付到施工单位,严重影响了工程进度,甚至影响了工程质量,使道路补助资金不能发挥应有的效益,在广大农村造成不良影响。

(四)资金发放渠道不透明,拨付不规范,环节过多。由于资金发放公开透明度不够,真正需要补助的对象得不到补助资金,不需要补助资金的反而得到补助,有限的资金没能真正发挥作用。其次涉农资金拨付环节过多,目前需要拨付到农户手中的补助资金,它拨付的基本程序是:财政部门主管部门乡镇村农民个体。这种拨付流程中的环节比较多,资金在每个环节需要长时间流转,影响了资金的时效性。再者资金发放不规范,有的没有使用规范凭证等等。这些资金的拨付由于缺乏规范,存在着较多漏洞。

(五)资金使用监督不力,监管不到位。由于有关职能部门对涉农资金缺乏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方位跟踪监督,致使支农资金被挪用、截留,使用效益不佳,甚至有些项目效益明显不好,照样得到补助资金,执行纪律不严肃。一些地方涉农资金管理使用监督法规制度建设滞后,一些地方性问责办法与实际工作中的复杂情况不适应,特别是由政府行为造成的问题,如决策失误、管理不到位等问题的问责,说起容易,落实起来难,问责效力大打折扣。

二、强化对涉农资金监督管理的对策建议

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涉农补助资金的效用,更好的支持农村的发展,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针对涉农补助资金在管理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一)深化认识,加大涉农资金投入力度。随着农村经济发展的不断变化,乡镇政府要根据实际情况,大幅度提高对贫困乡村的补助比例,及早从根本上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改善生产条件,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不断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合理安排,完善涉农资金分配机制。政府要在不断完善农村发展规划的同时,科学、合理地编制好涉农项目建设规划。涉农资金分配要以规划为依据,突出重点,统筹协调,减少盲目性,增强科学性,提高实效性。对农业建设项目的财政支持,要避免资金分散,资金要相对集中投入,发挥效益性。对农业生产户的直接补助,要减少环节,做到足额、及时拨付。

(二)健全制度,理顺涉农资金管理体制。对于乡镇实施的涉农资金项目,要明确乡镇政府和各分管部门在涉农资金使用、管理中的分工,做到权责分明,责任到人。要强化项目申报、评审等程序,要建立包括项目的立项、招投标、实施、验收、评价及后续管理等在内的一整套规范、科学的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对资金的管理,应由财政部门及涉农主管部门建立健全系统的管理制度,规范资金使用。要为不同项目建立不同专户,做到专款专用。要加强财政会计队伍建设,实行培训和考核制度,提高其政治、业务素质。

(三)加大涉农资金整合使用力度。上级财政安排且明确可以统筹安排使用的涉农资金,要进行整合使用,集中财力办大事、实事,以提高涉农资金使用效益。除救灾资金、粮食直补资金等专项补助资金外,其他财政涉农资金都应稳步纳入涉农资金整合的范围。项目资金的整合是一项复杂的工作,相关部门单位要认真研究各类资金的管理制度,整合资金的使用必须符合专项资金的管理要求,不得以整合使用为名挪用专项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