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范文第1篇

摘 要 目的:探讨心理康复治疗在中风康复治疗中的影响。方法:对66例中风患者在体育康复治疗的同时进行心理康复治疗,出院后进行随诊2年,以该院1999年12月~2003年1月进行体育康复治疗出院的中风患者46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出院2年后社会回归率及精神抑郁患病率。结果:2年后治疗组社会回归率为90.90%,对照组社会回归率为65.21%,精神抑郁患病率治疗组为25.75%,对照组为54.35%,上述指标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风患者在进行体育康复治疗时配合进行心理康复治疗,可明显地提高患者回归社会率,减少精神抑郁症的发生。

关键词 心理康复治疗 中风康复治疗 社会回归率 精神抑郁症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09.185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以我院2003~2006年入院的66例中风患者为治疗组,出血性脑血管病24例,缺血性脑血管病42例,男38例,女28例,年龄38~77岁,平均58±3.4岁。平均住院时间18±2.4天。以我科1999~2002年进行中风康复治疗的4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出血性脑血管病26例,缺血性脑血管病20例,男18例,女28例,年龄42~81岁,平均61岁,平均住院天数17±2.2天。所有入选患者均符合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诊断标准[1]。

方法:所有入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入院病残程度分级,予以内科保守治疗,中风康复体育疗法[2],并配合针灸、按摩等理疗措施。在此基础上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心理康复治疗,出院时均进行出院病残程度分级。对照组及出院后治疗组的患者均由心理康复人员进行每半年1次的随诊及心理康复指导,连续2年。随诊重点为参与家庭、社会日常活动能力。随诊结束时所有患者均进行抑郁自评量表(简称SDS)评定。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计量数据以(X±S)表示,采用t检验。

疗效判定标准:①痊愈:病残程度0级,上下肢功能基本恢复正常,行走自如,生活能自理,可进行轻中度体力劳动或日常脑力劳动,社会回归能力良好;②显效:病残程度1~2级,能独立行走或需扶杖行走,生活基本能自理,可进行部分轻体力劳动或部分脑力劳动,社会回归能力一般;③有效:病残程度3~4级,上下肢功能改善,可独立扶杖行走但需有人随时照顾,生活部分自理,能进行部分脑力劳动,社会回归能力较差;④无效:病残程度5~7级,治疗前后上下肢功能无明显改善,不能进行任何劳动,无社会回归能力。

抑郁症的判定:指数在50%以下为正常(无抑郁症状);指数50%~59%为轻度抑郁;指数60%~69%为中度抑郁;指数70%及以上为重度至严重抑郁。

结 果

两组治疗前后病残程度疗效比较,见表1。

两组随访2年后回归社会率疗效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愈显率经t检验,差异无显著性,见表2。

两组随访2年后抑郁症比较,见表3。

讨 论

一般来说脑卒中后神志清醒者(包括原有意识障碍经治疗恢复者)的主要心理变化是:①恐惧,怕病治不好。②绝望,对疾病的治疗无信心,自己会成为一个残疾的人,人生的意义到此结束。③烦躁焦虑,主要来自对职业、家庭生活、老人的抚养、孩子的教育和就业等等的忧虑。④担心,担心自己病不会好而将成为社会和家庭的负担。总之悲观失望、情绪不稳,对未来的生活丧失了信心。

对于脑卒中患者我们认为应首先向病人家属及意识清楚的病人详细说明病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治疗的可行性及疗效,认真听取患者对治疗的意见及建议、对未来担忧的诉说,体贴理解患者的担忧及恐惧,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使病人及家属逐渐消除恐惧心理,树立信心,增加其对正常生活的渴望,分散他们对疾病的不良情绪和注意力。评定患者的机体能力,对患者独自可以完成的动作行为也予以积极鼓励,鼓励病人参与力所能及的社会、家庭活动,对病人在康复过程中的每一点进步都要给予夸张式的鼓励。指导病人重建病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内容,根据自己的文化素质、体力培养自己的爱好,展开新的生活,鼓励他们参加娱乐活动。加强对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及道德教育,要求家属对病人要热情关心,多与他们交谈,面色和蔼,在帮助患者洗脸、喂饭、洗澡、处理大小便,翻身等过程中不要有任何不耐烦情感,不要说任何伤感情的话,使病人感到不孤单,有继续生活的勇气,从而借助病人家属的力量减轻患者心理压力并贯穿治病全过程。积极进行集体心理治疗,让患者在既有正常人,也有其他偏瘫病人环境中生活学习,使偏瘫患者既容易与同病患者沟通,互相交流,也可以有机会模仿正常的行为,这样不仅可以使患者建立和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而且可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及时进行社会认知能力的康复。对病情稳定的患者在家属的陪同下可进行户外观光,看电视,听广播,或看书读报,使患者能够及早融入社会。加强支持性心理治疗,采取疏导、劝说、解释、培养兴趣等方式来帮助病人承受残疾。出院后的随访要积极和患者、家属联系,使患者不良的情绪及时得以了解,有利于我们对症下药,提高心理康复治疗成功率。同时必须坚持,使患者有一种被关怀的情感,有利于患者心理康复。医务人员的亲切态度、暖人话语、权威性的解释和暗示,均影响偏瘫患者的感受、认知情绪和行为,这样更有利于调整患者的心态[5]。

对照组发病后2年回归社会率较差,大多数患者对自己的能力不能认识或认识不足,也就不能较好的融入整个社会中去,并且精神抑郁症患病率明显升高。治疗组在发病2年后回归社会率较高,生活积极向上,有较强的进取精神,精神抑郁症患病率明显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家庭、社会的经济负担也明显降低。

总之,在全社会提倡以人为本,人文关怀的今天,对脑卒中患者积极进行心理康复治疗,可以有效减轻家庭及社会的经济负担,提高患者的生活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吕瑞妍,邢饴刚.脑卒中后抑郁.新医学杂志,2007,38(7):424

2 朱熊兆.心理干预与免疫调节.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2000,3.

3 中华医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华神经学杂志,1996,29(6):379.

康复治疗范文第2篇

脑卒中,亦称脑中风,是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及脑梗死等急性脑血管病的统称。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等特点,近年已跃居我国疾病谱第二位,成为老年人致残、死亡的主要元凶之一,且有逐渐年轻化趋势。部分患者经抢救虽然保住了生命,却留下了偏瘫、失语、痴呆等后遗症,不但严重影响生命质量,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最新资料表明,我国脑卒中致残率为70%,其中50%生活不能自理。而西方发达国家留有严重残疾者仅为10%,中度残疾者20%,70%的患者仅有轻度障碍或无功能缺陷,30%的患者发病1年后可重新工作。对比可见,我国脑卒中患者预后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

1 我国脑卒中患者预后落后于发达国家的主要原因

1.1 西方国家普遍建立了比较系统的脑卒中治疗康复体系,现代康复技术已渗透到临床各科,康复医疗成为医院四大功能之一,脑卒中患者发病早期即可得到专业化的康复训练。而我国尚未建立起有效的脑卒中康复体系,医务人员康复知识欠缺,康复措施不够完善,急性期很少进行系统的有效的神经康复训练。

1.2 医务人员、患者及其家属乃至社会对脑卒中治疗的传统观念是重药物治疗、轻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治疗的研究探索方面,仅仅停留在依赖药物的选择和应用结果上。然而,国际上至今没有一种药物被公认为对急性脑卒中有确切疗效。患者在住院期间,忽视了早期神经康复的重要性。泛用大量疗效并不确切的药物,耗费大量钱财,等到临床医学无能为力时方进行康复治疗,此时已错过最佳治疗时机,使患者留下终生的遗憾和残疾。

1.3 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康复治疗费用昂贵,对其疗效也持怀疑态度。部分患者经济状况差,经抢救保住生命后,拿不出足够的钱进行康复治疗。不久前,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及全国15家大型综合医院合作进行了国家“十五”攻关课题.脑卒中三级康复方案的研究,从临床经济学的角度对此类问题进行了研究。经对部分患者为期半年的追踪观察结果显示,接受系统康复治疗的患者,病后2~6个月,丧失的功能得到康复,日常生活能力和生存质量明显改善,其直接医疗费用、非医疗费用和间接医疗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成本效益比和成本效用比均好于对照组。而没有进行系统康复治疗的患者,缺乏治疗的连续性和正确的康复指导,机体残疾程度一般较重,患者常自己寻找一些非正规的治疗方法, 易受一些虚假广告的误导,购买所谓的“特效药”和治疗仪,不仅价格昂贵,且又无任何疗效,由此可以看出,早期的系统的康复治疗,不但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而且可以大大降低医疗成本。

2 早期康复治疗的理论依据

早期神经康复是以脑可塑性理论为科学依据的。脑可塑性是指脑有适应能力,即在结果和功能上有修复自身,适应现实的能力。脑卒中患者中枢神经受损后,大脑脊髓有一定的可塑性,大脑上有区域性功能重组特性。特别是当瘫肢进行有目的的活动时,其相应支配的脑功能区的血流量明显增加,这是药物治疗所不能达到的,也是任何药物不能代替的。基于这个理论,按照脑卒中患者肌张力的变化规律,利用神经促通技术,不仅能较大程度地改善肢瘫患者的运动功能,缩短恢复期限,还可以避免各种并发症及误用综合征的发生。

3 最佳康复治疗时机的把握

在康复治疗时机的把握上,过去人们普遍把在发病半年内接受康复治疗归属于较早接受康复治疗之列,其实,对于中枢神经损伤的再生与康复过程而言,为时已晚。即是如此,研究表明,半年以内和半年以后接受康复治疗有肢瘫患者均有疗效,只是前者的疗效更加明显。目前,许多康复医学专家普遍认为,只要急性脑卒中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系统症状不再进展,48 h后即可开始以运动为主的康复治疗。一般来说,缺血性脑卒中发病1周后,出血性脑卒中发病2周后即可进行康复训练。尤其对运动功能而言,康复开始时间越早越好。需要注意的是,急性期患者肢体良好体位摆放和患肢进行被动活动十分重要。

4 急性脑卒中的治疗康复模式

康复治疗范文第3篇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疾病疗效的判断已不仅仅是治好病,还要最大限度地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想要达到这一目标,“康复”是不可获缺的重要环节。所谓康复,就是针对不同疾病及疾病的不同时期,通过专业的康复手段,使病人的生理功能尽快恢复的治疗方法。

 

康复,与手术同样重要

在国外,康复医学的地位是非常高的。但在国内,很多病人,甚至部分医务人员对康复训练并不十分重视,认为只要手术成功,就等于治好了病。其实不然。以骨折病人为例,手术成功仅完成了治疗的前半部分,而肢体功能的最终恢复情况则决定了整个治疗的疗效。如果肢体功能恢复得不好,即便手术做得再漂亮,也是没有意义的。

 

我曾接诊过3个因骨折后没有及时进行功能训练而导致患肢废用性萎缩的病例,虽然他们后来都接受了康复治疗,但由于已经错过最佳康复时机,肢体功能的恢复不太理想。第一个病例是一位50岁的女士,右前臂桡骨远端骨折,石膏固定两个月后,虽然骨折部位已经长好,但手腕不能屈伸、旋转,肘关节不能屈伸,肩膀也抬不起来了。第二个病例是一位56岁的警察,因左踝关节骨折做了内固定手术,虽然手术很成功,但术后三个月依然需要拄着双拐杖“一瘸一拐”地走路。经检查,我发现他的左脚掌已经下垂,踝关节僵硬,若再不进行规范的康复治疗,将造成终生跛行。第三个病例是一位 30岁的小伙子,因车祸导致左大腿和小腿骨折,做了内固定手术。术后三个月,他来看我的门诊,经检查,我发现他的膝关节活动幅度很小,大腿和小腿肌肉萎缩,左侧踝关节也活动不利,想要完全恢复左下肢功能,已十分困难。

 

骨折后,康复治疗要趁早

骨折以后,何时开始康复治疗?一般地说,顾者病人应在石膏固定或内固定术后早期即开始康复治疗,在医生指导下尽可能锻炼患肢附近的关节和肌肉,以促进骨折局部的血液循环,加速肿胀消退,预防患肢肌肉废用性萎缩和废用性骨质疏松。同时,还应针对性地运动与骨折部位相邻的关节,尽可能达到关节的最大活动范围,以避免关节功能受限。待骨折临床愈合后,还应尽可能多锻炼患肢,如拿勺或筷子、洗脸、梳头、下肢逐渐负重、下蹲等,遵循个体化、循序渐进的原则。

 

专家简介

白跃宏

康复治疗范文第4篇

作业治疗(Occupational Therapy)的定义是:通过设计及利用治疗活动(occupationa1)来提高残疾人在自理、工作及闲暇活动中的独立能力。它亦有很多别的名称,在香港为职业治疗,在台湾为职能治疗,亦有人认为生活治疗更为贴切。从字面意义上看,Occupational Therapy有以填满或充实时间及生活作为治疗的意思,这样说来,只要以患者作为主体,任何对患者意义的活动都可能被用作Occupational Therapy的治疗媒介。临床研究证实作业疗法治疗可以降低脑卒中患者的功能障碍,从而提高患者运动功能,增强患者存活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2 “作业”治疗的意义

世界作业治疗师联合会将作业治疗分为三类:日常生活活动、工作与生产性活动、娱乐与休闲活动[1]。作业治疗作为一种创造性的工作,没有固定的方式,更多情况下需要发挥治疗师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康复治疗师必须深刻理解作业治疗的深层次的意义。有意义的活动可能令患者获得更有效和持久的康复效果,有针对性的作业治将为患者带来一个更有意义的生活。然而“有意义的生活”没有一致认同的解释,一个园丁视园艺为有意义,一个木匠很可能将制作一件木器视为有意义。“有意义的生活”是一个心灵层面的、主观的、亲密的和主体个别建立的 东西。而作业正是给个人提供实践的机会来主动地、投入地选择生活角色及工作、适应环境、克服残疾、挑战困难,使生命更有意义。作业是作业治疗的核心,它有许多延伸意义,可以指手工艺、园艺、唱卡拉OK、打麻将、烹饪、为友人准备礼物、在互联网上查找资料、做家务等,而且作业是多面性的,包括在体能上、心理上、行为上、感知上、情感上或社交上的训练。但是作业治疗的主体是患者,希望脑卒中患者投入地参与作业治疗增强治疗效果就需要治疗师与脑卒中患者一起制定“作业”的内容,发掘活动对患者的意义。作业治疗是一种有着强烈目的性,“以任务为导向”的治疗方式,寻找出“作业”或者说是“活动”对脑卒中患者的意义,将更能激发出患者的毅力和勇气,持久的坚持训练,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3 实际应用

作业疗法是以患者中心的治疗方法,提供从医院到社区的全程治疗服务,并非仅仅针对运动功能的治疗 ,而是全面影响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参与社会活动能力、社会心理活动能力、认知能力和感知能力的综合康复,促进患侧受损功能的恢复,训练辅助器具的使用,预防受伤肢体的失用性改变,防治并发症,促进运动和感觉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功能独立水平,可以使脑卒中患者通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变,提高脑卒中患者个体的生活质量,从而降低整个医疗系统花费。故作业治疗至少有以下作用:1、作业疗法改善患者功能和活动能力。2、作业疗法促进患者的全面康复。3 、作业疗法关注患者的全程康复。4 、作业疗法降低了因为障碍带来的医疗费用。

国外随机对照研究选择脑卒中患者107例(53例治疗组,58例普通治疗对照组)也证实通过作业治疗后,进行广义日常生活活动评定,巴氏指数评定和健康问卷调查发现,3个月后作业治疗组广义日常生活活动和巴氏指数评分明显优于普通治疗对照组(P

应在何时开始对脑卒中患者进行作业治疗还没有统一的认识,常常由于生命体征是否稳定、运动模式的改变、年龄大小、是否有认知功能障碍、精神错乱、社会支持程度等不同而导致作业治疗的开始时间差异,但在某些研究中,从患者进入急性卒中单元开始即进行作业治疗的。

4 展望

现代康复医学自20世纪80年代初引入我国,历经二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作业治疗作为主要康复治疗技术之一,正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和接受。但是,目前对作业治疗的认识仍然存在误区,如认为运动疗法是早期治疗,作业治疗是晚期治疗;作业治疗就是手的精细功能训练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等。另外我国现有专业作业治疗师不足300人左右,远远低于需要量(1.7―9.9万人)[5]。有经验的、真正获得系统作业治疗培训的治疗师还很少。怎样提高我国的作业治疗师队伍的水平,提高对脑卒中患者作业治疗质量,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参考文献

[1] 王刚,王彤.临床作业疗法学[M].1版.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31-73.

[2] Loga PA,Gladman JR,Lincoln NB,et al.Occupational therapy for stroke patients in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occupational threapy and leisure therapy for community stroke patients.Clin Rehabil 2003;17(3):249-255.

[3] Lavelle P,Tomlin GS.Occupational therapy goal achievement for persons with postacute cerebrovascular accident in an on-campus student clinic.Am J Ocuup Ther 2001;55(1):36-42.

康复治疗范文第5篇

关键词 脑卒中 康复 中西医治疗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26.001

脑血管意外(CVA)又称脑卒中或中风,致残率约85%。为提高脑卒中的日常生活能力,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系统地实施康复计划,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近年来相关文献综述如下。

康复治疗

患者接受系统治疗的基础上行康复训练,只要发症后生命体征平稳,神经系统症状、体征不再发展,即可行康复训练。一般缺血性脑卒中,24~48小时,出血性脑卒中2~4天即可。脑卒中发生后,中枢神经系统在结构上或功能上具有重组能力和可塑性,在条件适宜时部分神经可再生[1],康复训练促进了代偿和重组的产生,通过输入正确的运动模式,经传入、传出神经的反复刺激,在病灶周围形成新的神经通路,充风发挥中枢神经的代偿作用。

心理治疗:鼓励患者克服急躁情绪,抑制心理脆弱,保持良好心态,避免情绪冲动,树立康复信心。尽可能改善生活环境,使之适宜养病,多听音乐,多读书,多用脑,极积参加各项活动[2]。

功能煅练:①床上煅练:患者应处于功能位,它可防止肢体痉挛。可保护关节,并可早期诱发分离运动。上肢放枕头,肩外展50°,内旋50°,屈40°。肘、腕、手指关节均伸展。下肢屈膝、屈髋,髋膝足下垫枕,髁关节中立位。背屈90°,患者勤翻身,2~4小时1次。翻身时以健侧卧位或平卧位交替进行为宜。对于肌力0-1级者,应用Bobath方法,Rood技术或Brunstrom技术或FNF技术,配合肌牵张技术,并进行改善肌力训练。同时患肢进行按摩、并不断输入感觉信息,即意念做肌肉意想运动。②指导患者自我训练:适于肌力2级以上的患者,上肢双手十字交叉,患手拇指位于健手拇指外并稍外展,以健肢带动患肢做肩关节前屈、内收、外展。肘关节屈伸、腕关节屈伸等动作。下肢行搭桥训练,即抑卧,双膝屈曲,双足平放于床面,双手交叉放于头下,给予辅助骨盆。指使患者将臀部抬起。使髋关节尽量伸展,以达到训练骨盆的控制力,诱发下肢分离运动。缓解躯干、下肢痉挛。提高床上生活自理能力的目的[2]。③生活自理能力训练:患者肌力恢复至3级,能坐稳即行站立和步行训练。先辅助站立再行平衡训练。而后行步态训练。同时配合医疗体操和日常生活能力训练[3]。

语言功能训练:因人而异制定语言康复训练计划。对完全性运动性失语者,主要训练表达为主。先进行发声肌肉的训练,从字至词再到名。循序渐进适时鼓励。对命名性失语训练主要以文字称呼为主。并嘱家属与患者多交流。

针灸推拿:①针灸:选穴用矩阵针法。治则:醒脑开窍。穴方:主穴:四中、风池。配穴:痰涎盛者,配颊车;语言骞涩者配廉泉,夹廉泉;心慌气短者配内关;气阴两虚者配足三里;阴虚者配三阴交;肝阳上亢者配太冲。每次取穴4或8穴。每次30分钟。5天为1个疗程,休息2天。或休息时采用芒刺,选28号6-12寸芒针,取穴手足三阳经与三阴经交替使用。②推拿按摩:推拿按摩时循经点穴。肌肉无自主活动时以揉法为主。由远端向近端揉起。肌肉松弛以补法为主。痉挛以泻法为主。有自主活动则以捏法、捶法、拍法及揉法为主。常用的穴居位有:环跳、委中、承山、阳陵泉足三里、百会、太阳、听宫、听会、地仓、肩井、肩禺、手三里、环跳、合谷、昆仑等。

西药治疗

扩血管药:此类药物有扩血管、降低脑血管阻力、增加脑血流、改善脑循环。对缺血性脑卒中后遗症,老年痴呆症等所致的智力障碍有一定疗效。常用药物有:血栓烷、喜得镇、都可喜等。

改善代谢药:此类药物增加脑血流,改善缺血部位血流、促进蛋白质合成用葡萄糖转运。改善脑能量代谢。常用药物:脑活素、斯替比、晨康、嘉泰、雅伴、脑腹康等。

抗血小板药:此类药物有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脑血栓形成的作用。常用药有血小板环氧酶抑制剂、APC、苯磺唑酮、消炎痛、潘生丁、低分子肝素、尼可吲哚等。

神经保护剂:此类药物为研究热点。现运用较多的有钙离子拮抗剂,如尼莫地平、氟桂嗪;自由基清楚剂,如超氧化物歧化酶,维生素C、维生素E、甘露醇。目前国际上研究较多在部分还未应用于临床的有:谷氨酸受体拮抗剂、谷氨酸释放抑制剂(BW-619c89)、生长因子、NO合成酶(NOS)、GMI(神经节苷脂类药物)。

溶栓剂:主要是凝血酶抑制剂量。水蛭素、阿加曲班、尿激酶,东菱克栓酶和去纤酶。目前国际研究:NINDS9美国国立神经疾病与卒中研究所对r-TPA(第二代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的代表药物)已成功应用于动物模型。不久将有望应用于临床。

降颅压抗脑水肿药,如甘露醇能过降脑水含量、脑脊液容积以及对血管收缩。减少血容量而降颅压。还可通过减少血液黏滞度或改变经细胞变形性改善脑灌注。此外,白蛋白能抗脑水肿作用持久而且有神经保护作用。

中医中药治疗

辨证论治:①气虚血瘀、脉络阻滞:治以补气活血,通经活络,方用补阳还五汤加减。上肢偏废者加桂枝;下肢瘫软无力者加牛膝,伸筋草利关节,强腰膝,舒筋活络。语骞者郁金,石菖蒲以祛痰利窍;肢体麻木加陈皮、半夏、茯苓、胆南星以理气燥湿祛痰。②肝肾阴虚:治以滋阴疏肝,潜阳熄风。方用一贯煎合大定风珠加减,便秘者加桃仁,当归、肉桂。失眠乾酸枣仁、夜交藤;③肝阳上亢:治以平肝潜阳,熄风通络,方用镇肝熄风汤加味。阴虚者加首乌、生地、桑寄生、枸杞子以滋补肝肾;头晕目眩者加石决明、钩丁、夏枯草平肝潜阳。④痰浊上扰:治以祛痰开窍,活血通络。方用涤痰汤加解郁丹加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