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儿童顺口溜

儿童顺口溜

儿童顺口溜

儿童顺口溜范文第1篇

论文关键词:识字教学,汉字特点,识字方法

 

小学低年级学生识字,学得快,忘得也快这是儿童特有的认知特征。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本人通过长时间的实践、尝试,探索,我发现在识字过程中适时做一些符合儿童认知特点的趣味游戏,既能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认识汉字,掌握汉字,还能有效地防止学生识字的回生现象且记忆深刻。我的具体做法是:

一:猜谜语:(谜语是中华文化宝库一枚瑰宝,有广泛的民间基础,儿童在学前就受到不同程度的熏陶且儿童对谜语有强烈的兴趣。它不但能开拓视野,锻炼儿童的联想能力和思维能力,而且是儿童展示自我,增强自信心的载体。)

根据有些汉字的特点以及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引导学生猜谜语以帮助识字。如:一点一横梁,梁下两个窗,大口张着嘴,小口往里藏。(高)。还如:有“皿”把物存,有“口”笑出声,有“手”把物拾,有“鸟”便和平。(合)。这种识字法,学生兴趣高,还非常乐学。真可谓是寓教于乐,识字效果特别好且记忆深刻不易回生。

二:编顺口溜:(顺口溜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文体,学生时常耳闻目染,编顺口溜学生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同时也能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创作能力和审美理念)

根据汉字的结构特点,分析汉字的部件或笔画的特点,然后编成顺口溜,在顺口溜中帮助学生识字。这种方法既能满足儿童的好奇心,又能激发他们学习和识记汉字的兴趣,还能激发学生想象与创作的欲望,真可谓一举两得,实践证明效果显著。举例如下:

1、依据字形分析编写

先分析汉字的形体由哪些部件够成然后将这些部件编成顺口溜识字。

如:美:羊字没尾巴,大字在底下。

匹:三面墙一面空,有个幼儿在当中。

2、依据字形形象编写。

汉字的比划或部件往往具有某种形象性,利用这一点可以编成识字顺口溜

如:回:四方四正两座城,小城藏在大城中。

噩:二楼四间一栋房,左右无墙却又窗。

3、依据字形涉意编写。

将字形和字意都编入顺口溜中。

如:美:连朵鲜花插头上,王家大姐真漂亮。

七:十字尾巴弯弯,算二比十少三。

4、依据形声字归类性编写。

将具有相同声旁的字集中起来,根据形旁的不同编成顺口溜。

如:以“青”为声旁的字:清,请,睛,晴,蜻,精。

有水方说清,有言专邀请

有目是眼睛,有心情意浓

丽人留倩影,日出天气晴

有虫是蜻蜓,有米人精神

如:以“包”为声旁的字:炮,抱,饱,跑。

有火放鞭炮,有手来拥抱;

有饭吃个饱,有脚赶快跑。

5,依据形近字编写。

形近字极易认错写错,把形近字集中在一起编写顺口溜可以区分它们在形体上的细微差别。

如:戍,戌,戊,戎。

点戌横戍空心戊,十字交叉是个戎。

已,己,巳。

半已开己封口巳。

6,依据相同的偏旁部首集中编写。

如:磨:

一点一横长,竖撇像堵墙;

里面两颗树,长在石头上。

府:

一点一横长,竖撇像堵墙:

里面一个人,只有一寸长。

当然,顺口溜识字法幽默风趣,琅琅上口,易说好记,既能彰显语文课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气,又能提高识字效果,所以我在识字教学中用得比较多一些,但有时候如果编写不当,往往巧扯红线,就会乱点鸳鸯,缺乏依据,他只能是民间“偏方”,还需不断完善和探讨,使其能在识字教学中发挥独特的作用。

儿童顺口溜范文第2篇

【关键词】顺口溜;语文;拼音;识字

小学生学习语文,许多知识要归类,许多知识要记忆,记住以后还要尽量不遗忘,这里有个方法问题。记得在做学生时,我的老师在教“照”字,是这样教我们记忆的:“一个日本鬼子,拿一把刀,杀一口人,流四点血”,既教我们记住了字形,又进行一次爱国主义教育,如今三十多年过去了,对这个教法仍然记忆犹新。在自己当上了语文教师之后,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运用“顺口溜”辅助教学、帮助学生记忆,取得一定的效果。

1、借助“顺口溜”轻松教学汉语拼音

汉字拼音是学习汉字的重要工具,但是拼音本身就是一些符号,没有特殊的意义,学生学起来枯燥乏味。于是我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努力让拼音课堂轻松起来。

在运用“顺口溜”教学汉语拼音,我主要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重要性的问题。学习语文,汉语拼音一定要学好,这是工具。提高学生的兴趣,下决心将汉语拼音学好,是十分重要的,但给一年级小学生讲大道理,收效甚微。“汉语拼音用处大,识字读书需要它,帮助学习普通话,我们一起学好它。”这首顺口溜朗朗上口,又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应当说对于激发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是有明显的帮助的。

二是汉语拼音的字形问题。汉语拼音来源于英文字母,其字型与汉字“方、正”的特征有天壤之别,为了让学生迅速的记住字母的形,在刚刚教学汉语拼音时,我就搜集每个字母的顺口溜,并且在大量的顺口溜中筛选出符合本地的特点,便于学生接受的东西。如“圆圆脸蛋扎小辫,张大嘴巴a a a。太阳出来红通通,公鸡一叫o o o,清清池塘一只鸭,水中倒影e e e。”这一类顺口溜每个字母都有,关键是筛选和运用。

三是汉语拼音的运用规则问题。汉语拼音的运用有很多规则,而这些规则又很虚,如果照本宣科,教师教起来辛苦,学生学起来困难,把这些运用规则用顺口溜总结出来,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ü”与“j、q、x、n、l ”的拼写,两点的去留难倒多少学生,如用口诀“j、q、x小淘气,见到鱼眼就挖去,鱼见n、l瞪眼睛。”就轻松解决了这个问题。对于拼音的标调在哪个字母上,历来也是教学的难点,学生也常常出错,让学生熟记“有a别放过,没a找o、e,i、u并列标在后,单个韵母不用说”这首顺口溜,学生出错的几率就大幅度下降了。

2、巧用“顺口溜”突破形近字识记难关

在小学阶段,形近字的比较、运用是一个教学难点。许多老师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有的教师将易错的部位用彩色粉笔特别标注出来,也取得一定的效果。但大家普遍认为,用顺口溜来突破易混淆的形近字,效果十分明显。如果对这些形近字编教顺口溜,一般可以采取三种方法。

第一种是拆分法。有些汉字笔划较多,学生常常写错,而且往往是一错再错。“赢、羸”两字,笔划多,读音异,如何让学生牢记这两字,其实办法很简单,就是根据字的特征,把它们分解开,编成顺口溜。“亡口月贝凡,得到宝贝就胜利;亡口月羊凡,羊儿瘦弱要注意”,这样特征分明,记忆牢固。这种顺口溜,除了教师教,还可以鼓励学生编。这样不但能引起儿童浓厚的学习兴趣,学好生字,而且可以增强儿童记忆的准确性和持久性,同时也可受到观察、思维训练,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记得有一个学生编“金”字:“一个人,他姓王,口袋两边装着糖”另一个学生对“全”字接下去:“一个人,他姓王,口袋空空没有糖”,引起全班同学的哄堂大笑,这种方法是根据汉字形体结构特点来编写汉字顺口溜,幽默风趣、琅琅上口,深受小学生喜爱。

第二种是比较法。比较法是针对形近字或一组字的部分构件在笔画组成上的细微差别,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形近字编成一句话,在形体或表意上予以区别,这句话要琅琅上口,便于理解与识记。如“己、已、巳”用“堵巳不堵己半堵不堵就念已”一句话就解决了。识记“辩、辨、瓣、辫”编成“辩论要用言,辨别加撇点,花瓣、豆瓣都用瓜,女孩用丝扎小辫”连字形带意思都说得清清楚楚的。区别“戌、戍、戊、戎、戒、成”六个形似字,用“戌横戍点戊中空,十字交叉便是戎,双十就成戒,成钩填腹中,每字都有“戈”,左下各不同。”这些顺口溜,能突出各自的不同特点,便于学生区别使用。

第三种是想象法。这一类方法是编顺口溜最主要也是最多的。儿童的想像力特殊丰富,具有强烈的浪漫性。在教学生辨识形近字时适当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既能提高儿童的识字的速度,又能锻炼儿童的想像力。如对“燥、躁、操、澡”四个字的比较,没水的地方才显得干燥,而要表现没水的最好形式是有“火”;好些人在急躁时会直跺脚;“操”字本义是拿,所以与手有关;洗澡当然离不开水。编成顺口溜就是“有火就干燥,急躁直跺脚,用手做早操,有水能洗澡”。这种方法还很多,如“拔与拨”用“拔萝卜,拔下萝卜拨一旁”、“买和卖”用“有(十)就卖,没(十)就买。” 既考虑到字形的异同点,又考虑到小学生的生活特点。

3、利用“顺口溜”解决语文教学难点

在语文教学中,有一些知识点既难教又难学,特别是对于那些抽象且枯糙易混的教学内容,有时反复教学反复提醒,学生出错的现象还是很明显。如果我们善于创造,它同样能成为快乐的教学契机,顺口溜正是体现这一活力的介质。在教学中,我常用顺口溜传授语文一些知识点。一是笔划笔顺。在基础教育中,笔顺教学很重要,正确的笔顺一方面可以提高汉字的书写速度,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字形的美观。但有些小学生不是写字,而是凑字,要教会学生书写的笔顺,一首顺口溜就解决了:“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先里头后封口,先中间,后两边”。

二是部首规则。汉字的部首对小学生来说肯定是一难点,当前,汉字数量众多,门类繁杂,运用顺口溜解决检字归类很有意义。有人编了这样的顺口溜“部首肯定并不难,先把字形来判别。独体先把起笔试,不行再把本身现,半包围字不可怕,起笔半包是弱点。全包围来很容易,抓住外壳包围圈。品字形字更简单,部分拿来就可检。”我拿来教给学生,效果十分明显。

儿童顺口溜范文第3篇

歌诀法,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要点编成整齐的韵文,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记诵中学会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在识字教学中灵活运用歌诀辅助识字记形,辨义正音,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介绍歌诀辅助识字四法如下:

一、用顺口溜化难为易课文中有的生字,多达19画以上,结构复杂,儿童不易掌握。教学这类生字,教师可编几句顺口溜,引导学生分析字的结构,把握书写笔画顺序,化难为易。如《一次科技活动》一课中的“攀”字,有19画,是结构复杂的形声字,教师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可演示“攀”的运用,让儿童理解字义。再编顺口溜为书写牵线搭桥:“山上小树林,林中长叉藤,大哥伸出手,抓住往上登。”儿童理解歌诀后,边念边写,就能轻轻松松学会“攀”字的形义和写法。

二、用字谜训练儿童思维猜字谜,是一种传统识字法。小时候,父亲教我“破谜儿”识的字,40年后,记忆忧新。“一点一横长,一漂漂南洋,上十对下十,月亮对太阳”(庙的繁体)。在猜字谜的活动中,儿童必须按谜面提供信息,对字的形体结构,笔画笔顺,字音字义的特点进行分析思考,必须用联想的思维方式将谜面信息与生活中的事物联系起来,找出谜面和谜底的内在关系,作出答案。如教《骄傲的孔雀》一课,教师采用分步识字法教生字,先初读课文,要求儿童看拼音读准字音,感知字义;细读课文,理解字义,巩固字义,感知字形;总结课文,辨析字形。在理解“影”字前,教师背诵诗谜:“重重迭迭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并边诵边板书边解说,儿童很快揭开谜底:“影子”。这样,儿童懂得了“影”的意思,疏通了课文的最后一句,揭示出寓意,既识了字,又训练了儿童的思维。

三、用儿歌区别形近字所谓形近字,指形体相近的字。由于这类字的形状近似,不容易辨识,给儿童的认读写带来困难。如“本、末、未”三字,都是“木”多一横,儿童分辨较难,识记往往混淆。为有效地区别它们的形体,理解字义,教师可充分发挥儿歌的作用,在认读的基础上,教儿歌:“本末未木是一家,本是树根末枝梢,未是树干顶天地,万木争荣绿中华。”再按儿歌进行字理分析。教师拿一棵小树,告诉儿童“木”是象形字,写作中,教师将教鞭横在小树的根部,在根部画一横(或圆点),示意这一横(或圆点)表示树根之所在。“本”,就是草木的根。“”,称为指事字。

四、用拗口令纠正方音方音,指地方方言,亦称土语。方音对普通话的学习有负效应,严重影响着识字教学的规范性和纯洁性。怎样排除方音的干扰呢?笔者的经验是:首先摸清方音同普通话的差异规律,知己知彼,循标治本;然后运用歌诀予以警示、强化、分辨。进行规范训练。如梁平方言f、h不分,没有翘舌音zh、ch、sh,有的音节出现了近韵转化的情况。笔者收集了大量资料与普通话进行对比分析,弄清方音的声韵缺失、替代、混用,转化的规律,并列表对照,说明,强化读音规范意识,还编写拗口令让儿童记诵,检查自己的读音是否标准。如,“识字音读准,f、h要分清,‘学会’非‘学费’,‘鸟飞飞’不是‘鸟灰灰’,以示告诫。又如,为让儿童分辨翘舌音和平舌音的字,编“三字经”:“做早操,壮四肢。诵诗书,长才智。振神州,展身手。”以之辅助,收效显著。

儿童顺口溜范文第4篇

依据一年级新生这样的记忆特点,我把汉语拼音教学与童话、游戏等儿童喜闻乐见的活动结合起来,学生便学得生动、有趣。已达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营造活跃欢乐的课堂气氛的目的。让儿童在不拘一格的学习方式中积极愉快地渡过小学学习的第一道难关――汉语拼音。

1.在童话王国里学拼音

儿童都喜欢童话,因此,用童话的形式进行拼音教学,符合儿童年龄特点,极易被儿童接受。

1.1 编童话故事。利用编童话故事进行拼音教学,能使学生把知识记得更牢。

(1)记拼音规则时编故事。在教学ü碰到j、q、x,去掉两点还念ü的拼写规则时,我编了这样一个童话故事:有一天,小熊愚愚(ü)见到了好朋友j、q、x。他高兴极了,赶忙伸出手,可是转念一想,不行,我戴着墨镜和别人拉手是不礼貌的。于是小熊赶忙摘下墨镜,先和j拉拉手(板书:j-üju),再和q拉拉手(板书:q-üqu),最后和x拉拉手(板书:x-üxu)。通过这样富有情趣的教学,学生就牢固地掌握了j、q、x与ü相拼时,ü上两点省略的规则。

(2)整体认读音节中编童话故事。汉语拼音的整体认读音节是教学的难点。因此,我编了这样一个童话故事:有一天,i、u、ü三个小朋友要出去玩,可是他们年纪小,又不认识路,怎么办呢?他们就请大y大w来带路。大y带着小i一块儿走(板书:yi),大w带着小u一块儿走(板书:wu)。可是小ü没人带,急得哭了,两滴眼泪流出来了。大y看见了,忙说:“小ü妹妹别哭了,我来带你吧,不过,你得把眼泪擦掉。”小ü高兴地把眼泪擦得干干净净,拉着大y姐姐一块儿走(板书:yu)。于是,大y带着小i和小ü,大w带着小u高高兴兴地出去玩了。这比强迫学生死记硬背效果好得多。

1.2 使用童话语言。

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教师使用童话语言能使他们感到亲切。如教学标调规则时,我编了这样一首童谣:a老大最最大,老二老二o o o,老大不在我最大,老三老三e e e,a、o不在我最大,i、u双胞胎,谁在后面谁最大,老六老六ü、ü、ü,他是我们的小弟弟。这样教,学生兴趣浓,他们很快就学会了标调。

2.在游戏世界里学拼音

《新课标》在“教学建议”里明确指出: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以游戏和活动为主。初入学儿童自制力一般都比较差,注意力往往处于分散状态,游戏对儿童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它符合儿童“好动好玩”的特点,进行形式多样的游戏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2.1 摘果子读声母和韵母或字词游戏。

教完声母和韵母,将拼音写在纸做的“苹果”上放在一个大盘子里。教师把盘子里的苹果逐个出示,学生谁读得正确,就把苹果拿去。看谁本领大,拿的“苹果”最多。

也可准备一些教学卡片,卡片的一面绘有“桃子、李子、葡萄、草莓”等图形,另一面标有这些水果字词的拼音,游戏中有图案的一面对着学生,若读法正确,学生可得到果子卡片,若读法错误,学生则将卡片还给老师。学生学习的兴趣浓厚,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2.2 找朋友游戏。低年级最常见的游戏就是“找朋友”。

复习巩固声母时,我把打乱的声母卡片放在讲台桌上,请一个学生上讲台“找朋友”。教师说,声母d,d d d。众学生也有节奏地拍着手说,声母d,d d d。讲台上的这个学生取出d的卡片说,d是我的好朋友。众学生说,对对对!d是我们的好朋友。用这种方法复习声母,收到了好的效果。

另外,这个“找朋友”还可以找不少名堂:可以复韵母找朋友(如:an一个学生拿a,另一个学生拿n);可以整体认读音节找朋友,也可以两拼音节、三拼音节找朋友;还可以图文找朋友(如:“转笔刀”,一个人拿图片,另一个人拿相对的拼音词语名称)。

2.3 拍手游戏。

教完16个整体认读音节,引导学生背诵时,可让同桌俩面对面互相击掌。每击一次掌各人说一个字母,谁接不下去了或说错了,就算输了。儿童争强好胜的心理一定会促使他们积极读书。在复习韵母、声母时也可采用这一游戏让学生背诵。

2.4 制作“快乐大转盘”。

先剪一张长方形的纸板,在上面并列挖出两个窗口。在纸板的反面钉一两个圆形的纸板,分别写上23个声母和24个韵母。练音节拼读时,教师转动两个纸盘,声韵随机组合,学生快速拼读。如果要带调训练,还可以在韵母的上方再挖一个小窗口,在纸板的反面再钉上一个小转盘,写上四声即可。这个“快乐大转盘”制作简便,可反复使用,效果也很好。

2.5 编“汉语拼音休息操”。

利用汉语拼音的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来编成“汉语拼音休息操”既可以在上课时放松休息,同时又可以巩固拼音知识。1、点点头,伸伸腰,我们来做拼音休息操。动动手,动动脚,我们来背声母表b、p……2、扭扭脖子,扭扭腰,我们来背韵母表a、o……站要直,坐要正,我们来背整体认读音节表zhi、chi、shi、ri……3、专心听,勤动脑,学好拼音基础牢。每次不必一次做完,只要做一段即可。

2.6 利用顺口溜来帮助教学。

拼音在写法上、读音上,跟以前已掌握的知识有联系的,可以编一些可行的顺口溜来帮助学生记忆。这样既直观又加深了学生的认知。如教学声母z,出示“丁丁写字图”启发学生时,紧紧扣住写字的“字”的发音,“字”发得轻短、平声就是“z”的音,边示范写字的“z”的发音方法,学生边上台表演写字的动作,边演边读,记住z的音。趁机编顺口溜:丁丁写字z z z,学生集体读、分组读,开火车读顺口溜。利用易读的顺口溜,使学生能更好地记住所学的知识。

3.联系生活来教学

鉴于拼音符号抽象、枯燥的特点,我认为应让拼音教学生活化,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环境中提炼出对拼音符号的认识、理解。因此,教学汉语拼音字母应引导学生从生活出发,利用生活语言中的声音引出字母,使汉语拼音字母与生活中的语言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感受到汉语拼音不是抽象的,存在于我们的生活语言中。例如,在教“h”这个声母时,我请一个孩子上讲台来,坐在讲台上的椅子上,然后我给他一杯水让他喝。然后让学生把看到的这个孩子的动作说出来。孩子都不约而同地说:“xx坐在椅子上喝水。”而这张椅子就像声母“h”,“喝”的音又像声母“h”。由此可见,当拼音作为符号单独出现时,它对学生是没有意义的,而没有意义的识记又是非常困难的。可一放在具体的环境中,让它与生活密切地联系起来,就不仅能引起儿童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认识事物。

儿童顺口溜范文第5篇

一、游戏表演法,竞赛中学习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前设置的教学活动应能够引发学生们强烈的学习欲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而若要实现上述目标,教师需要了解小学生身心特点。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通常喜欢玩中学,学中玩,如此才能全身心投入学习,发挥主动性。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选择富有童趣的教学方法,设置一些近乎玩耍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们玩中学文,快乐成长,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也让整个语文课堂洋溢着童真童趣。

如教学童话故事时,可组织“演评结合”的活动,即在文章总结后,引导学生通过即兴表演或者角色表演等方式,让学生融入文本情境,更深入地分析课文内容,体会不同的形象特点,在深化认知的同时也受到情感熏陶。当学生表演后,其他同学当当“小评委”,提出个人评价意见,碰撞思维火花,实现总结深化的目的。同时,表演是学生喜欢的形式,能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并在表演过程中彰显个性,彰显旺盛生命力与无限活力。如教学《伊索寓言》时,引导学生根据故事合作编写简短课本剧,总结概括后,小组表演展示,其他小组予以点评,说说自己的看法,包括表演成功之处与不足之处。比如有的学生说:读旁白的同学读出了蝉的自信、冷静及狐狸狡猾与谄媚的语气;有的学生说:演狐狸的同学动作不到位,不能很好地表现出狐狸的贪婪奸诈……这样,通过表演与评价,学生对课文与形象有了更好的理解。

另外,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组织一些猜谜、竞赛等游戏活动。如为了丰富学生的成语知识库,让他们把握成语积累方法,培养学生成语学习热情,教师可组织“成语游戏”活动,让同学们在竞赛过程中,形成竞争与合作意识,激活思维,提高反应力。具体活动如下:

1.填空激趣

投影四条成语,各空一个字:胸有( )竹、自言自( )、( )山玩水、游( )人间。各组选出一位通讯员,综合本组填字情况交给老师,自然引出课题。而后抢答,说说成语的意思。

2.分组竞赛

①巧填人体部位。利用多媒体投影,学生填出正确的人体部位,如出人( )地、焦头烂( )、一( )了然……不会写的用拼音代替,在规定时间正确完成的为本组赢得一定的分数。②要求说成语。如成语中必须带有一组反义词或近义词。比如居高临下,其中高与下是一对反义词。③填上省会名称,了解我国省会城市的名称。如难能可(贵阳)春白雪;不谋而(合肥)头胖耳……④成语接龙,可用谐音。⑤成语抢答,在规定时间不能回答或答错,扣除一定分数,训练学习谨慎素质,并敢于挑战;⑥观察图画抢答成语,难度较大的,予以提示;⑦成语运用。在规定时间内,写段通顺连贯话语,比比哪位同学成语用得最多最好。在成语游戏活动之前,学生需要做好准备,学会收集与积累成语、名言名句;在活动过程中,又可拓宽知识面,培养学生合作与竞争意识。

二、儿歌教学法,读唱中学习

在小学学习阶段,学生因年龄限制,认知能力与接受能力还不强,也不能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只是机械读背,学生会感觉枯燥乏味,往往是事倍功半。而如果选取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如儿歌或顺口溜,词句较为简单,富有想象与音律,读来朗朗上口,符合小学生的接受能力与认知能力,深受他们的欢迎,能够营造活跃氛围,在读、唱中巧妙学习知识,记忆知识。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巧妙运用儿歌教学法,用儿歌给课堂增添趣味,帮助学生们更好地记忆语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