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关于孝的作文

关于孝的作文

关于孝的作文

关于孝的作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孝文化;研究;影响;发扬

孝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自古以来就对“忠孝”特别重视。孝文化具有非常顽强的生命力,伴随着我国历史的演进,孝文化不断被继承和发展。现今社会,人们对孝文化等传统文化的研究逐渐增多,通过对传统孝文化的分析和研究,深入发掘孝文化的现代价值,使得传统的孝文化很好地促进当今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的孝文化

我国一直以来注重“家国同构”,在这种环境之下,孝文化在我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和传承。在经济全球化发展和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当代背景下,我国的传统文化再次受到人们的重视,这也就要求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涵的孝文化进行更加深入细致的了解和认识。

(一)古代孝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文化是一种伦理文化,它为我国农耕文明和封建社会处理、调整各种关系提供了相应的规范标准。伴随着孝文化的不断发展,孝文化逐渐的系统化、稳定化,“养亲”“敬亲”“顺亲”“荣亲”“祭亲”“念亲”等逐渐成为孝文化丰富的内涵。从自发阶段到自觉阶段,孝文化在“家国同构”的政治大背景下,逐渐形成了其鲜明的特征。孝文化是建立在血缘情感上的文化,具有血缘原始性;孝文化规定了父子君臣之间的伦理纲常,具有伦理政治性;《孝经》《二十四孝》等对不同的社会阶层所应该履行的行孝义务做了具体的规定,具有普遍义务性;孝文化的普遍性,使得它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传播,发挥着良好的教化功能,具有实践教育性。

(二)历代对孝文化的重视和倡导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文化经历了先秦时期的雏形、汉代的政治化、魏晋隋唐的弱化、宋明的系统化、新文化运动的反思,总的来看,由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孝文化逐渐的系统化、理论化、愚昧化和绝对化[1]。先秦时期处于孝文化的雏形时期,在这个时期孝文化还没有形成具体的理论,只是儒家思想中包含了“孝”的一些内容而已。汉朝建立之后,统治者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孝治天下”等治国理念,将先秦尚处于雏形阶段的孝道予以实践,孝文化逐渐具有了政治色彩。汉代大一统时期的形成,为孝文化的实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孝文化的教化作用得到了很好的发挥。但是这个时代的孝文化,对后世产生的影响既有积极方面的,也有消极方面的。例如,“父母在,不远游”在很大程度上就对人的自由形成束缚。魏晋隋唐时期的孝文化,从整体来看并未发生太大的变化。此时,佛教的传入、道教的兴盛,对孝文化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冲击,但是统治者依旧重视孝文化,到了隋唐时期,一方面由于统治者对佛教的推崇和佛教的广泛流传,另一方面由于唐朝民族大融合的影响,孝文化的地位有所下降。宋明时期,我国的封建社会逐渐走向衰弱,孝文化逐渐的系统化和完备化。由于受到政治思想的影响,孝文化虽然有积极的发展,但消极方面也逐渐加强。例如程朱理学提倡的“三纲五常”,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使得愚忠、愚孝逐渐的普遍化。辛亥革命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为新文化运动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这一时期人们对传统的思想文化进行大规模的反思,一方面批判孝文化的愚昧性,另一方面批判封建的伦理纲常,这些都为自由平等、民主科学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基础[2]。

(三)传统文化中丰富的“孝”

元素殷商时期,卜辞中的“爻”字,是对孝的一种最早的定义,虽然这个时期的孝道并没有系统化,但是人们在观念上已经有了孝的意识。《论语》中有关于孔子对“孝”的见解:“三年无改父之道,可谓孝。”“弟子入则孝,出则悌”是《弟子规》对孝的解释。《孝经》是我国古代对孝文化详细阐述的著作,书中对“孝”深入细致的叙述,为人们理解认识孝文化提供了参考,同时也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了准则。“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是孟子对孝的观点和见解,在性善论当中,孟子对孝文化有具体的阐述,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孝文化蒙上了一层政治色彩,为后来“以孝治天下”局面的出现奠定了理论基础。传统文化中具有丰富的孝元素,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孝文化也逐渐成型。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孝文化的作用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孝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它经过历史的积淀成为人们普遍认知的伦理道德和社会精神。不论对于传统社会还是对于现代社会,孝文化都在塑造个人、约束家庭以及引导社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孝文化对社会的引导作用

随着中国的不断强大,西方国家逐渐加强对我国的文化渗透,另一方面为了解决改革开放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我们需要在意识形态领域进行建设,使得人们在正确的意识形态下,用正确的价值观念服务社会,孝文化的弘扬,有利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等传统的孝文化观念,在现代社会中的使用能够引导养成敬老爱老的习惯,从而促进良好和谐的社会关系的建立,增强社会的稳定性。发挥岳飞以及董永等孝子的榜样作用,引导社会大众向名人学习,使得我国的民族精神能够很好弘扬。自古以来,我国崇尚“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等理念,孝文化的核心就是“爱”,利用孝文化能够培养人们热爱自然的意识,帮助人们树立生态和谐的观念,从而促进人与大自然之间矛盾的缓解。

(二)孝文化对家庭的约束作用

伴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孝文化的落实现状令人堪忧。我们知道,家庭是社会的重要组成单位,家庭的融洽与和谐对于生产生活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极其重要。孝文化在对家庭的约束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1.在亲子关系方面当今社会关于父母被子女遗弃、子女拒绝赡养老人的现象非常多,同时父母由于各种原因丢弃子女的现象也同样普遍,这种情况的存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孝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缺失造成的,因为孝文化强调感恩,孝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能够培养人们学会感恩,从而协和亲子关系。[3]2.在夫妻关系方面我们知道,其实夫妻双方之间并没有血缘关系,不过正是这种不具血缘的关系构成了家庭关系的核心内容,孝文化在夫妻关系中能够起到和睦夫妻、增进情感沟通等作用,从而进一步促进和谐融洽的夫妻关系的建立和发展。3.在婆媳关系方面作为亲子关系和夫妻关系的派生关系,婆媳关系一直以来在家庭关系中备受人们的重视,由于婆媳关系的特殊性,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思想的解放,妇女的地位逐渐提高,婆媳矛盾逐渐升级,我们知道孝文化中的感恩元素对于人际关系具有重要的作用,那么,孝文化对于婆媳关系的处理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婆婆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嫁过来的媳妇,另一方面媳妇要理解婆婆们的辛苦,爱屋及乌,像对待自己父母那样对待老公的父母,这样婆媳之间的矛盾就会逐渐淡化,从而建立融洽的婆媳关系。孝文化对于家庭的约束作用,很好地体现在亲子关系、夫妻关系、婆媳关系等家庭关系方面,发挥孝文化的重要作用,构建和谐融洽的家庭关系。

(三)孝文化对个人的塑造作用

与西方的社会道德观不同,我国的社会道德与人身心具有紧密的联系,孝文化经历了起源、形成和发展的阶段,逐渐地深入人心,成为人们的基本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在规范个人行为、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孝文化对“孝”进行了明确的定义和阐述,“能养”(养活父母)、“弗辱”(不让父母感到耻辱)、“尊亲”(尊重父母)———这是对行孝的三个要求,这三个层面的要求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了规范的标准,让人的行为无论是从行为方面,还是从言语情绪方面,都能够达到“和谐”,从而进一步使得人的身心健康发展,为个人性格的塑造奠定坚实的基础。人们在良好的社会道德氛围当中,也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德行以及品行方面,按照社会道德标准对自己进行要求,这就有利于人德行的塑造[4]。人们从性格和德行等方面不断地完善自己,将有利于促进人的身体和心理达到和谐的状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三、将传统文化中的孝文化发扬光大

(一)以孝敬规范家庭成员行为

孝文化强调感恩,家庭成员具有一定程度的复杂性,它是由具有血缘关系的人和不具有血缘关系的人共同构成,当复杂的多元化的家庭成员共处一室之时,难免会产生矛盾和纠纷,对于这些矛盾和纠纷的处理,我们需要有相应的规定和准则进行约束和规范。传统孝文化中所倡导的“三从四德”,虽然具有一定的规范性,但是这种规范性是建立在不平等的基础之上的,因此,我们应该发挥孝文化中的感恩元素,用符合现代化建设的孝文化对家庭成员的行为进行规范,避免不孝、愚忠以及愚孝等现象的出现。

(二)以孝敬促成良好人际关系

现如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弊端逐渐显现,另外,由于深受西方思想观念的影响,物质至上的现象渐趋普遍化,人与人之间关系渐趋物质化。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孝文化提倡互尊互爱,因此,加强孝文化的宣传和学习,为人们的社会人际关系注入新的活力,让人们在人际关系当中感受到爱的存在,促进人与人之间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这样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利益矛盾等的产生,从而用孝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以孝敬形成社会行为示范作用

当今社会长幼、家庭等矛盾突出,我们可以通过“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等活动,引起人们对孝文化的重视和学习,让人们加深对我国孝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促进社会大众正确孝道观念的树立。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当中,发挥孝文化的教化功能,发挥模范榜样的示范作用,用孝文化对人们的社会行为和道德行为进行规范,从而形成互帮互助、和谐友好的社会氛围[5]。

(四)以孝敬构建和谐社会

利用孝文化促进和谐融洽的亲子关系、夫妻关系以及婆媳关系等家庭关系的建立,利用孝文化对个人进行塑造,利用孝文化对社会进行引导,以达到家庭成员行为的规范、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以及社会行为的示范的效果。发挥传统文化中孝文化的重要作用,用孝敬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从而加强对社会行为和道德的规范,营造和谐友爱、团结互助的氛围,促进各种社会矛盾的化解,从而推动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

[参考文献]

[1]余玉花,张秀红.论孝文化的现代价值[J].伦理学研究,2007,(2).

[2]李翔.试论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历史变迁及其价值[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0,(5).

[3]张洪玲.家庭养老的孝文化透视———试论孝文化与家庭养老的“本原关系”[J].社会工作,2007,(2).

[4]韩文根.中国传统孝文化在青少年德育中的作用———由青少年孝道缺失引发的思考[J].中国青年研究,2011,(6).

关于孝的作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孝 孝文化 特征

一、孝及其起源

(一)孝

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毋庸置疑,《孝经》中所阐述的孝是天经地义之事,由此可见,孝的地位至高。另外,孝也是“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梁漱溟、钱穆、谢幼伟等一些学者对于孝及孝文化的研究之深,并且认为中国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孝的文化,甚至连德国哲学家黑格尔也认为:“中国纯粹建筑在这一种道德结合上,国家的特性便是客观的‘家庭孝经’”[1]。另外,孝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集道德观、人性观、社会观、发展观于一体的首要观念。孝包含了儒家伦理的亲、尊、长的基本精神,并且其内在反映出来的道德内容对个人、家庭、社会的发展均具有特殊意义。

(二)孝的起源

任何思想的起源一定与当时社会发展状况紧密相连。马克思指出:“人们按照自己的物质生产的发展建立相应的社会关系,正是这些人又按照自己的社会关系创造了相应的原理、观念和范畴。[2]”恩格斯也指出:“一切以往的道德论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3]”所以,探寻“孝”的起源,一定要与当时的社会发展状况相联系,“孝”的真正起源,可以追溯到久远的过去。多数学者认为,孝观念的产生可以追溯到氏族公社末期母权制向父权制过渡的时代,而其被充实或正式形成孝文化则是在夏商周奴隶制社会[4]。笔者较为认同一种说法,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是孝道形成的直接原因。因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也是通过实践来实现和向前推移的。孝道,作为中华传统伦理道德体系中的基础内容,它的形成与完善也是同人类的需要息息相关的。

二、孝文化及其特征

(一)孝文化

肖群忠先生在《孝与中国文化》一书中,这样界定孝文化概念,孝文化是指中国文化与中国人的孝意识、孝行为的内容及方式,及其历史性过程,政治性归结和广泛的社会性衍伸的综合,作为一种道德意识,宗教、哲学的形上价值理想,它们仍然属于狭义的精神文化或道德文化范畴,但其历史性过程,政治性归结,社会性延伸则已属于文化的范畴了[5]。在这一层面上对于孝文化进行界定,可以看出孝文化的一些特征以及孝文化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演变。

(二)孝文化的特征

“家国同构”是中国特有的政治社会框架,在这一背景下,孝文化经历数千年的沉淀与演进,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传统文化。就其特征而言,主要体现为:第一,血缘性。“孝”是一种基于自然性的血缘关系的原初情感。《礼记・祭义》云:“君子反古复始,不忘其所有生也。是以致其敬,发其情,竭力从事以报其亲,不敢弗尽也。[6]”这些经典中所流露出的不仅是生命的根源意识,更在辩证中展示出人类超越于动物的情感所在,这也正是“孝”观念的发生学意义所在。第二,伦理性。孝,属于家庭伦理道德中的重要内容,涉及的主要是父与子、长与幼之间的关系,后来衍生为君臣等级关系。《孝经・开宗明义》已经阐述了“忠孝合一”的观点,在伦理这一特征上,孝的延伸已经超越了家庭关系,上升到社会关系中。于是,经过时间的推移,慢慢发展出“愚孝”、“愚忠”等问题。第三:义务性[7]。作为传统孝文化的经典,《孝经》通篇所讲的都是孝的义务,从天子到诸侯遍及庶民,每一个等级中存在不同的行孝义务。甚至于最高的天子,也要履行“孝子”之义务,在孝的范围内,任何人都是义务的主体,而非接受的客体。几千年来,孝文化经过历朝历代的传承,不仅没有失去光彩,其积极作用反而愈加明显,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孝文化的义务性越来越受到重视。可以说,孝的义务性不仅在于规定了某一个家族内部的伦理道德规范,同样,这一特征逐渐成为社会个领域内的道德规定。第四,教育性。孝文化之所以能在传统文化的宝库中经久不息,并历练为经典文化,这与其教育性是分不开的。孝的教育,使孝道观念在社会范围内得到弘扬和推广,孝的精神深入人心,成为大众普遍认可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上至父母双亲,下至子女孩童,孝的教育不仅起到了因教及德的作用,在这个角度上来看,孝文化也是一种在实践中发展的文化。在当代中国,重读“弟子规”、“谁是最美孝心少年”、“孝子评选”等活动的兴起,同样印证着孝文化的这一特征――教育性。

不同的文化传统使得人们对于文化的理解各有不同,同样,对于文化特征的把握亦有区别。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正在全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这一过程中,更要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特别是“孝”文化。正确理解和清楚分析孝文化的特征,对于理顺孝文化的发展脉络具有重要作用。“孝”应当成为当代社会每一个人心中最普通、最受用、最具教育意义的意识。使其在规范大众思想、解决家庭矛盾,乃至处理局部社会问题中发挥起积极作用。

注释:

[1](德)黑格尔,著.王造时,译.历史哲学[M].三联书店,1956:165.引自:肖群忠.弘扬孝文化,共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序)[M]. 转引自:肖波.中国孝文化概论[M].人民出版社,2012-07.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58:143.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人民出版社,1960:125.

[4]杨振华.“孝”的历史流变及其现代德育价值研究[D].武汉大学法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05.

[5]肖群忠.孝与中国文化[M].人民出版社,2001-07:3.

[6][7]肖波.中国孝文化概论[M].人民出版社,2012-07:26,30.

参考文献:

[1]孝经[M].

关于孝的作文范文第3篇

论文关键词:儒家孝道;传统社会;社会稳定;当代省思

论文摘要: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是儒家孝道的创始人,他们所推崇的孝道思想对中国传统孝道的发展具有定型和导向的意义,成为中华伦理道德体系的起点和诸德之首,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孝道的内容、形式、功能也必然随之改变。以新的时代精神为主导,经过创造性的转换,儒家孝道必将焕发生机,为今所用。

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是儒家孝道的创始人,他们所推崇的孝道思想对中国传统孝道的发展具有定型和导向的意义。在中国传统社会发展进程中,先秦儒家孝道不仅是一种“善事父母”的日常伦理规范,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中国传统道德的核心和首要精神,并逐步成为中国传统孝道的核心和主体。其影响之大,涵盖之广,最终使它发展为中华伦理道德体系的起点和诸德之首,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一、先秦儒家孝道是中国传统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孝是中国传统道德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没有它,中国就没有伦理道德可言”。先秦儒家孝道作为中华民族文化传统重要组成部分,受到绵延两千多年的儒家文化的推崇备至。无论从社会伦理思想观念上还是从哲学文化遗产上看,它是中国人最高的道德准绳和行为规范,至今仍然深深地影响着我们民族的社会习惯、心理素质和民族精神。说儒家孝道是中华民族的美德,这不是近代现代的发明,在中国已经说了几千年了。就现存的典籍考查,最早是《左传》,其说:“孝、敬、衷、信,为吉德。”吉者,美也。孝是美德。不管你承认还是不承认,是赞成还是反对,它已经是中华文明史以重笔渲染的大章,是不可磨灭的。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人们正在强烈地呼吁着孝道的回归,这已经成为一种潮流,是时代的要求。

(一)先秦儒家之孝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

罗国杰教授认为:“孝”是中华民族文化和中国传统道德的一个基本的、重要的内容,是道德行为的生长点,在调整人和人之间的道德关系、维护社会稳定、提高人的道德素质方面,有着特殊的意义。可见,孝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核心内容,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鲜明特点。西方文化、印度文化、埃及文化虽然不能说没有养、敬、爱父母的伦理观念,但世界还没有哪个民族文化像中国文化这样把孝道提到如此重要的地位上,也没有哪个民族像中国人这样如此的重视孝道。正如孙中山先生在《三民主义·民族主义》中说:“《孝经》所讲的孝字,几乎无所不包,无所不至,现在世界上最文明的国家,讲到孝字,还没有像中国讲的这么完全。所以孝字更是不能不要的……要能够把忠孝讲到极点,国家便自然可以强盛。

儒家之“孝”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儒家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国文化虽然是由儒释道等多种要素组成的,但其中心则是儒学,而仁学又为儒学之主要精神,但仁学之精神,却是完全由孝道出发的”,所以孝道也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儒家思想的创始者——孔子关于“仁”的思想就是以“孝悌”为其根本,“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也”(《论语·学而》)。而反映先秦儒家孝文化的经典着作《孝经》在强调父慈子孝的同时,还高度重视君臣关系,即“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在家为孝子,才有可能事君以忠。于是在儒家孝道学说是支配与影响下,在历代封建王朝的提倡与鼓励下,逐步形成了以孝老、养老为主的民间社会风气。

在传统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孝观念渗透到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从政治上的宗法管理制度和选官制度、法律中对孝行的维护制度、经济政策中的保障制度、教育制度及其教育内容、社会生活中的礼仪风俗习惯、社会舆论等等各个方面,孝在各个领域中都具有应用机制,具有可操作的内容,整个社会的运行基调就在维护家庭的体制。家是国的缩影,国是家的放大,所有的关系都是在围绕着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的范式而展开而创造。

(二)先秦儒家孝道是儒家伦理的核心儒家不仅在其论着中处处皆谈及孝道之义理,而且它还成为儒家伦理的基础和核心。从儒家孝道的主要思想内容来看,它作为一种伦理道德准则,既是对亲子、君臣等伦常关系的规范,也体现了人生伦理行为的价值取向。它是人们最基本的行为规范,也是涵盖面极广、功能性极强的道德实践,儒家之孝在传统伦理道德体系中居于超乎寻常的核心和基础地位。孝道不仅影响着中国古人的思想,同时也成为支配人们行动的准则和评判人们德行的标准,成为统治阶级的“御用工具”。孝道的内涵和外延不断发展,由最初的家庭伦理规范向社会伦理规范的方向发展。因此,人们一生也许都处于孝道意识的范围之内,也就是说,成为“孝子贤孙”是古代中国人努力以求实现的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认识目标。因为遵守孝道的结果不但会带来家庭、家族的和睦与稳定,而且能使人际关系趋于和谐,这就为人生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且,更重要的是,人成为孝子贤孙后,将带来很高的社会荣誉,这是人仕与建功立业的基石之一。所以,在中国古代社会里,家庭生活是人们生活中最重要与最主要的部分,践履家庭伦理道德,尤其践行孝道是人生的头等大事。

二、先秦儒家孝道是传统社会稳定的伦理基础

对中国文化不无偏见的黑格尔说过这样一句颇为中肯的话:“中国纯粹建筑在这一德的结合上,国家的特征便是客观的家庭孝敬。”通过规范个人的行为来调节特定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这是道德的基本功能和主要目的。在血缘宗法社会里,最根本的就是处理以亲子关系为基点的血缘宗法关系,无论是人内在心性的修养,还对人社会行为的规范,都是以血缘的维系为价值方位。这样,作为宗族共同体最高道德准则的孝也由此被突出,并根据形势的变化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儒家不断对它进行补充、加工、深化,不同程度、各有侧重地予以宣扬和提倡,从而使其成为传统伦理道德体系的核心和基础,对传统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发挥了文化之基的作用。

(一)先秦儒家孝道既是人之善性的根源,又是为政的根本

孔子认为,孝是道德的根本,同时也是为政的根本。孝敬父母,追念先祖,并把这种风气推而广之,社会的道德风尚就会变好,人们就会具有仁德,树立忠心,天下、国家也会治理好。也就是说,孝道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孝道作为社会道德规范,在封建社会的早期阶段,对协调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关系,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安定,发展生产力,培养人们对国家、社会、家庭的责任感,也有某种程度的进步作用。孔子日:“孝慈则忠”(《论语·为政》);“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论语·学而》)。家庭的稳定最终是为了社会的稳定。士子行孝可以导致忠顺于国君,所以孝的最终指向的是“忠”。而国君做到了孝的表率,也就能使民服、民顺,实现自己的统治。孝的范围的扩大化,孝的功能的扩大化,使孝能为君王服务,成为其治理天下,管理臣民的一种很好的方式,使孝由“善事父母”走向“以孝治天下”成为可能,使孝在以往的氏族宗族个体家庭之外又添上一抹政治色彩,也成为以后历代封建王朝尊崇的理由。中国封建社会家国同构的特殊模式在这儿得到了一种体现。

在儒家看来,推行孝道,使宗法制的家庭稳固了,在宗法制家庭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宗法制政权也就有了稳固的基础。所以,孝道不仅是人的行为的根本法则,不仅是维系家庭的感情纽带,而且是治理天下的核心问题。

在中国古代,孝道对社会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受到中国古代历朝历代统治者的重视。儒家一向认为忠臣出于孝子之门,长幼顺而上下治。如果人人都做到了对父母的孝和对兄长的悌,就是一个恪守宗法制的好人。这样,喜欢犯上作乱的人就少了,不喜欢触犯上级而好作乱的人简直不会有了。也就是说一个人在家表现老老实实,外出也不会越轨胡闹。小处做好,大处自然就没有问题。曾子也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论语·学而》)是说谨慎地对待父母死的问题,对他们以礼埋葬,以礼祭祀;认真追念远代的祖先,对他们按照一定的礼节来祭祀,经常怀念他们的功德。如果大家都这样做了,经常缅怀祖先的功业,认识现在的统治者和自己都是祖先的继承人,应该老老实实服从他们的统治,人人归于厚道,人人心向大宗,尊敬大宗,服从大宗统治,天下就太平了。因此,儒家认为“孝悌”和“仁”一脉相通,而且它还是“仁”的根本。仁是协调矛盾之道,稳定统治之道,孝道在当时社会生活中也一样起到了这样的作用。

(二)先秦儒家之孝本身就是一种协调亲子、宗族关系的协调性的人际道德孝道在儒家伦理道德中,被看作是人之善性的根源,孝既是一种自然亲情,又被当作主要的文化指令与人子义务加以教化,这样就从内外两个方面都确保了首先是可以协调父子关系中的冲突,把这种伦理精神扩大到家族的其他成员身上,必能而且是在实际上发挥起和睦家庭的做用。孝道作为家庭伦理规范,有维持家庭稳定的功能与作用。人们用孝道来调节家庭关系,使敬老、尊老、养老的伦理观念扎根于家庭,风行于社会,成为人们必须遵守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孟子强调用“孝悌”来教化百姓;使百姓懂得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伦理道德。孟子反复论证和强调“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的社会功能和作用。各个地方行政组织,建立乡学,要反复不断地用“孝悌”的道理来教育子弟。孟子说:“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粱惠王上》)孟子认为,“孝悌”的伦理观念深入人心,就能形成良好的尊老、敬老的社会风气。这样,头发斑白的老人就不至于在道路上背负重物,老年人有丝绸穿,有肉吃,使老年人的生活有所保障。儒家孝道的这些规定,是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道德。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这是中华民族所具有的一种很重要的德行,也是具有中国文化特征的内容。从古到今,中华民族对鳏寡孤独的老人都有特别的关心,在生活中给予特别的照顾。这种美德世代相传,广泛作用于社会生活,积极影响着我们民族特有感情融洽的家庭伦理关系以及扶老携幼、相互关心爱护的社会道德风貌。这种美德受到世界各民族的肯定与赞扬,是我们应该批判地继承的珍贵的道德遗产。

关于孝的作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浙西传统文化 孝文化 表现形式

孝文化指在孝敬父母的问题上所形成的观念系统。《文化学辞典》对“孝文化”的阐述是:“中华古代文化的一种范式,是最具中国特色的文化现象之一,被古代百姓所普遍接受。”中国“孝文化”是在华厦千年历史中孕育、诞生和发展起来的。孝的思想观念经过历代圣哲与统治层的大力倡导,已经深深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成为中华民族深层的文化心理积淀,不仅影响中国历朝历代人的思想,而且成为支配人们行为的准则和评判人之德行的标准。

衢州,古称姑蔑、大末、信安,唐初因境内三衢山而得名“衢”。衢州地处浙江西部,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秀丽的一方山水,勤劳而智慧的劳动人民,孕育出灿烂的历史文化。而一处处史迹,一件件文物,一个个名人在述说着衢州六千年的历史文明,“孝文化”活生生地存在其中。根据浙西衢州的历史痕迹和平日工作的接触,“地名”、“牌坊”、“祠庙”、“戏曲”、“雕刻”与“口头传说”等均对“孝文化”进行了有力的阐述与表现。

一、有关“孝地名”文化的表现形态

今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信安街道“沙湾村”古地名“孝悌里”,位于城市北面衢江南岸。作为古地名,忠实地记载一则千年以前的“孝悌”故事和相关“孝悌”文化遗存。“孝悌里”于《明一统志》中载:“在府城北五里,宋赵宅,赵丧继母与弟赵拊结庐守墓三年,足不出庐。”县令榜其孝悌,南宋文学家楼钥题书“忠孝之家”,因此沙湾村又称“孝悌里”。但孝悌里作为村庄地名已鲜为人知,仅在历史文献中能查阅。

中国的孝悌文化,孝在传统文化中排在第二,即忠、孝、节、义。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孝,成为基本道德观念之一,也是“人道”之行为准则:亲亲、长长、尊尊的自律规范。地名“孝悌里”用最简单明了的孝悌文化,对广大民众宣传尊重、供养长辈,“人道”之行为准则。亲亲、长长、尊尊的自律规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教育素材。

以地名形态表现“孝”文化的在全国各地也有存在,也是农耕社会宣传、传播“孝悌”文化的有效办法和工具。例如:山西省“孝义”县,以县人郑兴孝孝义得名。湖北省有“孝感”县,以南朝孝子董黯立为县名。浙江省湖州原有“孝丰”县,相传孝丰历代多孝子故名,并县后称孝丰镇。金华市有“孝顺”镇,相传古时有许姓孝子孝顺父母得名。江西省东乡县东有“孝岗”镇,源自孝子岗地名。四川德阳市有“孝泉”镇,以东汉孝子姜诗家居园中泉池“孝感跃鲤”诏名“孝感泉”得名。此外还有广州“光孝路”、“光孝寺”;徽州“慈孝里”;南京“孝陵”等以“孝”命(得)名的地名,作为地名标识在留存。每一处地名背后都有一个动人的“孝”文化典故,也是传播、记录“孝”文化的一种形态。

二、有关“孝牌坊”文化的表现形态

衢州北门外赵故里沙湾村“孝悌里”牌坊,又称“忠孝之家”牌楼。旧志按:其地在今城北,名书院。上仅住村民十余户,无复有赵氏子孙居之,牌坊已圮,然残碑、断碣略犹有存者。此牌坊为四柱三门五楼青石牌楼(坊),原立于沙湾村书院自然村口。坊额为正面书“忠孝”,背面书“忠孝之家”。最早坊额为苏公(东坡)所书,因时间久远字迹已模糊不清。到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衢州知府林明伦出北郊过“孝悌里”时,有感并书“忠孝”,额序:“衢州孝悌里宋清献。”此坊虽已残圯,但其内涵和孝悌精神尚存,是孝道文化传播的遗址。

以牌坊(牌楼)形态表现“孝”文化的在大江南北,各地曾普遍存在,也是农耕社会宣传、传播“孝”文化的有效办法和工具。以安徽黄山歙县为例有:“慈孝里”牌坊(在富竭乡棠越村);“黄氏节孝坊”(在郑村乡郑村);“旌孝坊”(在潭渡乡);“双节孝坊”(在许村乡环泉村);“章氏节孝坊”(在北岸乡青林凹村);“节孝坊”(在定潭乡);“汪氏节孝坊”(在溪头乡蓝田村);“宋享遐妻节孝坊”(在上丰乡潜口村);“方氏节孝坊”(在富竭乡稠墅村);“吴氏节孝坊”(在富竭乡稠墅村)等,不胜枚举。

以牌坊(楼)传播“孝”文化,是一种具有广泛宣传效果的手段。作为古代城市雕塑的牌坊,立于街头渡口,时时刻刻地向过往行人传播“孝”道德文化。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由于对以牌坊(楼)传播“孝”文化的愚昧无知,使各地古牌坊被大量拆毁破坏。牌坊虽然消失殆尽,成为“隐性“孝”文化遗产”,但其历史文化内涵仍然存在。

牌坊俗称牌楼,又称坊表。古人言可为坊,行可为表,坊表名义见于《礼经》。宋以后乃用以表扬人物,而揭橥之名曰“牌坊”。每一处“孝”牌坊背后都有一个动人的“孝”文化典故,牌坊也是传播、记录“孝”文化一种形态。作为城市雕塑“牌坊”是以一种高贵形态出现的点缀建筑,且具有传统儒家智慧和道德的文化内涵。

三、有关“祠庙孝悌”文化的表现形态

以祠庙传播“孝悌”文化最典型的是“周王庙”,全称周宣灵王庙,亦称周孝子祠,在浙江境内(钱塘江流域)较多。衢州周王庙,位于城内下营街,南宋时为周雄而立,系浙江和江西各地周王庙的祖庙,供奉周王漆布金身。据志书记载:周雄系新城县人(今富阳新登),宋淳熙戊申(1188)三月初四日生。幼时随父到衢行商,与衍圣公孔文远同学,相交甚密。嘉定初,周雄24岁时,因母病祷于婺源之五显圣王庙。归舟至衢,闻母死讯,即仰天捶胸一恸而绝,其尸僵立舟中不仆,衢人异之。南宗孔氏家庙衍圣公孔文远感其诚孝,为其捐款漆身塑像立庙以祀。由此可见,周王庙始建于宋嘉定四年(1211)。

“周孝子祠”庙内雕刻有二十四孝图。内涵是传承中国的孝悌文化,孝在传统文化中排在第二,即忠、孝、节、义。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孝,成为基本道德观念之一,也是“人道”之行为准则:亲亲、长长、尊尊的自律规范。孟子《离娄上》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一词。所谓不孝的三种情况指:(1)对父母的过错曲意顺从,使父母陷于“不义”;(2)家中贫困,父母年老,子女不供养父母;(3)不娶妻,没有儿子,断绝子嗣。传统的“孝”以血缘“亲亲”关系为纽带,以个体家庭经济为基础。“周孝子祠”用最简单明了的孝悌文化,对广大百姓民众宣传尊重、供养长辈,“人道”之行为准则:亲亲、长长、尊尊的自律规范。

以祠庙形态表现“孝悌”文化的在各地普遍存在,也是农耕社会宣传、传播“孝悌”文化的有效办法和工具,以祠庙为中心,使广大民众接受“孝悌”文化的教育(熏陶)。

四、有关“戏曲孝悌”文化的表现形态

戏曲文化在明、清二朝代得以充分发展,作为农耕文明时代,戏曲是社会中重要的娱乐活动。衢州在明、清二朝代“周宣灵王庙会”旧时以农历三月初四到四月初八,为周宣灵王之诞辰,连续演出三十五日的戏曲,以示庆典,亦称“周王庙会”。因为庙会以看戏曲为主,所以俗称:“看三月三”。

庙会以旧时衢州城关为核心,各街坊社隅,均分社迎神,沿街张幔植台,演剧以乐神。大街小巷热闹非凡。清郑桂东有诗说到此事:“农忙时节入城来,歌舞沿街挤不开,三月三连四月八,大周王庙看开台。”

庙会实际上是一次传统孝文化的大宣传。所演戏剧有西安高腔的《孝顺歌》、《母子相会》、《三孝子》、《孝守节》、《连中三元》、《香山显灵》等;衢州昆腔的《桂花亭》、《状元拜堂》、《烂柯山》、《渔家乐》、《宝莲灯》等,以及务剧、徽戏、浙西目连戏等,类似今朝的戏曲大会演。

以戏曲形态表现“孝悌”文化的在各地曾普遍存在,也是农耕社会宣传、传播“孝悌”文化的有效办法和工具,在岁时节令、庙会佛节、寿庆婚礼、会馆庆典等场合,深受广大民众的欢迎。

五、有关“孝雕刻”文化的表现形态

在衢州市柯城区航埠镇万川村,有一座陈氏祠堂的砖雕“二十四个孝”,陈氏祠堂的“二十四孝”砖雕是在1915年所雕,至今已有90多年的历史。它是浙西地区现存砖雕中的极品,保存完整,堪称历史文化瑰宝。全国各地在古建筑由采用雕刻技法,用石雕、木雕、砖雕等材料,采用圆雕、透雕、浮雕、平雕、线雕等表现手法,把二十四孝图的人物故事雕刻得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给人以艺术享受,把“孝感动天”、“亲尝汤药”等二十四个孝故事刻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其工艺精湛,人物造型古朴,构图巧妙,保存完整。从不同角度、不同环境、将二十四个行孝的故事,以人物为主体,以山水、花草、禽兽、楼阁等为衬托,形象生动,通俗易懂地传播儒家思想的画图,栩栩如生,实现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的完美统一。例如:在普陀山法雨寺有一组著名的“二十四孝”石雕图组,在社旗县山陕会馆发现的元朝画家郭居敬绘制的、用灰色大理石雕刻在柱础上的二十四个孝图,在衢州周宣灵王庙存“二十四孝”木雕图组。每一则故事都详细记录了当时的年代、人物和孝举,图文并茂,雅俗共赏,既独立成章,又可连成一片,组成一幅大气、朴拙、本色、自然的考文化作品。

同时在民间民居中,也存在大量的以“孝文化”为内容的建筑装饰构件,在石材、木材、青砖等材料上,将孝的故事以人物为主体,以山水、花草、禽兽、楼阁等为衬托,形象生动、通俗易懂地传播儒家思想的画面,栩栩如生,实现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的统一,在日常生活中起到教化的作用。

六、有关“孝口头传说”文化的表现形态

二十四位孝子的感人故事,相传为元代郭居敬选辑的,它流传了700余年,几乎达到了家喻户晓的地步,对弘扬孝道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二十四孝”及各地方版的“孝”文化故事源于我国民间,多以口头形式流传至今。

《搜神记》这则故事虽然只有179字,非常简练,但有头有尾、有始有终、有情有节,十分完整,并为董永卖身葬父这个故事首开神话之端。其实,早在三国魏槽植的《灵芝篇》这首诗中,就有了这则故事的轮廓。由此证明,董永卖身葬父的故事发生在三国之前。

随着时代的推移,这个故事广为流传,除民间口头传说外,也被文人写进了传奇及剧本。宋、元诸本就有《董永遇仙传》,戏文有《董秀才遇仙记》等,都使故事有了神话色彩。同时,董永也由一个原本只是个“半耕半读”的穷农民,变成了一介黄门秀才。在敦煌变文中的《董永行孝》,亦与上述传说大同小异。而且,明代心一子的《遇仙记》、顾觉宇的《织锦记》等传奇中,也都说董永是个秀才。到了清代,许多地方剧种都趋循上述,并以浓墨重彩进行渲染,使故事更生动感人。这无疑是文人对董永贤孝勤劳的品德的一种敬慕,对恩爱夫妻被人拆散的一种同情,并寄托了一种美好的企盼和诚挚的祝愿。

关于孝的作文范文第5篇

一、当代大学生孝道观教育的重要性

随着国家所倡导的主流价值观的不断发展,中华民族传统孝道在近几年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当代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有其独特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为其提供独特的教育资源,因此,当代大学生对孝的理解认识和践行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当代大学生孝道观的形成既受外部环境的影响,也与其自身主观因素密不可分。

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2]1。孔子说,孝道是一个人道德的根本,其他的德行也是由孝道生发出来的。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亲生父母都不孝敬尊重,何谈对朋友友爱、对老师尊敬、对领导顺从呢?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孝道观有利于提高其自身的道德素质,培养其责任意识和义务意识,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孝道观教育不仅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重要内容和迫切要求,同时也是社会现实发展的需要,是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道德体系的需要,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是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根本要求[3]。

二、当代大学生孝道观现状

孝道观就是人们关于什么是孝道、为什么要尽孝道以及如何对长辈尽自己的孝道等一系列相关问题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当代大学生的孝道观是其人生价值观的重要部分。通过调查,我们不难发现正确的孝道观能够推动当代大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实现其人生价值,而且有利于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稳定。然而,当代大学生孝道观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和误区。

(一)对孝道缺乏正确的理解和全面的认识

通过调查,发现绝大部分当代大学生对孝文化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古代传统二十四孝上,有的大学生只知道传统二十四孝这种说法,很难说出具体包括哪些故事,对于其中的愚忠愚孝也难以说清,因此对于传统二十四孝在今天是否适用持模棱两可的态度;了解新二十四孝的当代大学生也寥寥无几。大部分学生没有读过《孝经》这部有关孝道传统的经典著作。有的大学生是家里的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对孝道的理解过于片面和肤浅,认为父母长辈理所应当无条件为其提供各方面优质的服务,过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不能独立完成自己的大学生活;从小养成的“小公主”脾气和“小皇帝”的性格也影响到其大学生活中的人际关系。有的大学生认为孝道就是以后给父母买很多好东西,让父母过上好的生活,至于是不是一定要学习孝道文化大多数同学表示对此并不感兴趣,学不学都无所谓,专业课才是自己真正要学习的课程。

(二)当代大学生没有彻底的践行孝道

在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在校大学生与父母的交流方式是打电话,有的大学生半个月甚至一个月才给父母打一次电话,打电话也无非是向父母索要生活费,有些大学生与父母打电话时声音特别大,态度特别差,语气中透漏出对父母的不满,不能够换位思考体会父母的不易。离家较远的大学生一年只有寒暑假两次机会与父母接触,但大多是享受父母带给自己无尽的关爱,而自己也找不到合适的方式回馈父母对自己的爱。有的大学生只知道自己过生日时请客吃饭而忽略了父母的生日。

子曰:“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2]1。“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一些家庭条件比较好的学生大多不倾向这种说法,他们认为尽孝不一定是守在父母长辈的身边,只要有好的发展机会,可以不考虑与父母生活距离的远近;而家庭条件较差的大学生则认为以后毕业找工作离父母越近越好,养儿防老,方为尽孝。在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的今天,“二胎”政策虽已放开,但我国的家庭结构中独生子女家庭仍占主导,当代青年大学生树立“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这样的传统观念对于我国以家庭养老为主的传统养老方式来说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重要价值。

(三)当代大学生的孝道观教育存在一定的缺失

孝道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古代的举孝廉的选官制度到今天的领导干部不孝敬父母长辈就不得被提拔重要的考核机制,无不说明历朝历代统治者与历届国家领导人对中华民族孝道传统的推崇与重视。因此,对中华民族传统孝道的教育与传承应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在当今的家庭教育中一些家长在对大学生进行家庭教育时,尽可能满足其各方面的需要,很少提到对孩子进行道德素质教育,大部分父母只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太注重对孩子独立人格的培养,使得很多孩子在家庭生活中漠视父母的感情,不懂得体谅父母的付出与辛苦。在学校教育中,当代大学生的孝道观教育主要是通过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的学习获得的,理工科学生除了学习专业知识外还要做一些实验研究,很少接触诸如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建设方面的信息;文科专业的大学生诸如文学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触到的道德教育内容相对管理学、经济学专业的大学生来说相对较多。孝道教育在高校的德育教育体系中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课程设置也很少涉及对古代孝道文化经典著作诸如《孝经》等的教授和学习,对于这方面知识的学习需要高校德育教育者的引导,要求高校德育工作者给予足够的重视。

三、培养当代大学生孝道观的教育对策

当代青年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必须具备较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孝道观是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内容,要使其树立正确的孝道观,必须克服自身存在的问题,解决道德教育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因此,青年大学生要结合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合力并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真正感悟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谊也,民之行也”[2]35。

(一)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

人的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家庭中度过,家庭是一个人接受教育的第一场所。父母的言行举止、待人接物的方式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应当身体力行发挥示范作用,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和典范,时刻教育孩子要以一颗慈善之心对待他人。如果父母能够以敬爱之心、真心诚意的对待自己的长辈,其子女在日常生活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家会以敬爱之心、真心诚意的对待自己的父母长辈,在学校友爱同学、尊敬师长。父母在家庭教育中作用发挥得好,有利于家庭和睦、形成良好的代际关系,对于当代大学生正确孝道观的形成也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发挥学校教育的作用

大学阶段是一个人接受知识最多最快的时期,当代大学生要实现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不仅要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而且也要学习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相关的知识。孝道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不接受这方面的文化教育那么其教育就是不完整的。因此,高校教育工作者要结合学生的思想特点和成长规律,合理的进行课程设置,增加一些与传统孝道文化相关的课程,将孝道文化教育贯穿到学生的课外活动、学校日常管理、校园文化建设中,使当代大学生能够自觉地接受孝道文化。例如学校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评选学生身边的孝子,分享他们的感人事迹,使当代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自觉接受来自同龄人的感化和教育,这对于增强当代大学生对孝道文化的可接受执行力、培养当代大学生积极向上的孝道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

值[4]。

(三)发挥社会教育的作用

社会环境是一个大熔炉,各种性质的信息都汇集其中。有的人在父母生前不尽孝道,父母去世后大办丧事,以显示其能光宗耀祖,很多人不仅不能正确分析这一现象反而模仿这种行为,这实际上是对传统孝道文化的曲解和亵渎,严重影响当代大学生孝道观的形成。因此社会教育力量要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各种媒体如微博、微信、论坛及新闻报道等主流媒体要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旋律,借助其力量在全社会宣传孝道文化,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鞭笞不赡养老人的负面事例,增强孝道文化的传播力量,扩大孝道文化的传播空间;社会教育工作者应多组织一些像“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华孝亲”、“身边孝子”这样的栏目,为孝道文化注入鲜活的力量,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将孝道文化呈现在人们面前,提高孝道文化对人民大众的影响力和感召力,为培养当代大学生正确的孝道观营造敬老爱亲的社会环境。

(四)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促进正确孝道观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