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景区商业街区规划设计

景区商业街区规划设计

景区商业街区规划设计

景区商业街区规划设计范文第1篇

[关键字]:中小城市;城市规划设计;景观;策略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城市的规划设计伴随着城市的发展,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在《建筑十书》[1]就对城市选址、建筑物选址、城市布局等进行了阐述,这对文艺复兴时期的城市规划有及其重要的影响。随着人们对城市的开发建设,城市内部的矛盾日益显现,尤其是城市化快速推进的今天,各级政府都对城市进行了规划设计以缓解城市矛盾,然城市是一个巨大的复杂系统,城市景观破碎、空间环境的不协调、规划与设计的脱节等问题一直影响着城市建设与管理。一个城市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街道,它是城市的骨架。街道的规划设计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建设、经济发展和人民出行需求。

博罗县已公元前214年(秦始皇三十三年)置县,县城(罗阳镇)1942年始设镇,至今约有七十年的发展历程,逐渐形成以东西向G324、商业街和南北向的北门路、罗阳路构成街道框架,但城市道路缺乏系统性的规划,功能分布相对较混乱,城市景观不协调,构筑物和配套设施还不够完善,同时道路管理也存在重大的制度缺失,还未建立系统化的设计和富有指导性的建设理念。本文选择县城十字形交差的罗阳路及商业街进行空间解读,提出构建条带状区域的城市设计目标,将重点通过对条带形区域的城市空间形态、景观格局、土地利用的认识,提出整体空问布局构思,研究确定本区段城市空间形象。

1 罗阳路和商业街现状的空间解读

罗阳路是城市的南北向主景观轴;商业街是东西向次景观轴(仅次于G324),也是县城商业集聚地,是城市最繁华的地段。两路对于整个城市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是构筑城市结构的重要框架。

图 1 研究区域

1.1景观格局分析

罗阳路由一路、二路、条带水域(排洪渠)构成,树依路而立,地势平坦,南北方向,属城市主景观轴。罗阳路上下行道以水域相隔,然排洪渠受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水质恶化,河两岸的树木郁郁葱葱,本该是居民休闲的选择之一,然休闲者寥寥无几。毗邻罗阳路的人民公园,光临公园的大部分是老人和小孩,是城市中心少有的一片绿地。

商业街由东、中、西街构成,东西方向,商业西街、中街是中高档商品集聚地。商业东街主要为商业、居住为主。两路均有商业、居住、金融、酒店、行政办公等建筑,还有公园、广场,商业西街、中街以低层为商业主,高层以居住为主,酒店相对独立。商业东街有富力现代广场、城市绿洲、永安居等多个楼盘正在开发建设,呈现一崭新城市面貌,毗邻还有省级森林公园,是整个城市居民休闲运动的好场所。商业中街景观格局相对和谐,在庆生路、建设路段,建筑设计格局完整。商业西街毗邻老城区,建筑年限较长,相对单调,景观相对破碎,文化广场处于商业西街的尽头,此公共基础设施规划设计远离城市中心,其优势难以发挥。

1.2 交通分析

罗阳路与多条横向道路连接,但除G324、商业街外,其他横向道路都为单向车道,同时还缺少纵向道路支撑,不能形成完整的交通网络。机动车、非机动车道混合通行,且道路外侧都设为停车位(沿路有经贸局、地税局、办、医院、银行、规划局、行政服务中心、富华酒店等,带来了大量的人流、车流),停车位不能满足需求,车辆停靠于通行道,且桥东五路、四路、三路、二路都为单向车道,部分车辆逆向行驶,这些严重干扰罗阳路的快速通行。

商业街交通网络相对于罗阳路较完善,北门路、罗阳路、建设路、惠博沿江路等缓解其交通压力,但商业街规划范围内也缺乏公共停车场,仅富华大酒店、信合大厦、万信佳购物广场建筑后退道路红线,有其独立的停车场,其余建筑依道路红线建设,停车位设于商业街两侧,停车位受限,很多车辆均纵向停放,进一步阻碍了交通同行。商业街仅设置两处红绿灯,且在红绿灯处,行人和车辆均无视交通规则,这给商业街交通带来严重的干扰。

小汽车给中小城市城市的交通压力逐渐显现,人、车、路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大量的小汽车使得罗阳路及商业街道路空间拥挤,给居民安全构成威胁。前期的人们把街道生活简单的规定为居民具体的某项活动,确忽略了通行本身也是街道生活的一部分,降低了街道生活的质量,减少了市民在道路空间内的停留和活动[2]。

1.3 建筑设计分析

建筑设计除了单体的设计,还需要注意与周边环境的协调。美国城市设计者Jonatanl Barnett 也明确的提出城市设计是“设计城市而不是设计建筑”[3]。然罗阳路及商业街的建筑物形态单一,缺乏协调性,仅商业东街开发的一些商住小区具有其独自的特色。虽然城市建设具有一定的历史性,但不少开发商均只考虑单体设计,缺乏对城市整体性、协调性的认识,商住小区的规划布局和建筑并没用体现地方特色,与周边的环境不协调,缺乏城市设计。

从街道两侧建筑层数、结构、风貌特色等方面比较(图1、2),需要规划设计的地块很多,局部地块的改造升值的空间还很大,多处地块未经规划设计,单体与单体之间不协调。行列式、开敞空间、半封闭及封闭空间设计不规则,建筑布局无明显的特征。在商业东街大部分以居住小区进行开发,但还有部门村民自留地并分家到户,缺乏统一规划设计。

图 2 城市建筑设计分析

罗阳路及商业街高层建筑相对独立分布,多为酒店、行政办公等建筑,如罗阳路的经贸局、地税局、综治办、富华酒店,商业街的信合大厦、大酒店等等,居住用地中仅商业东街的城市绿洲、永安居等新建小区属于高层住宅。两道路无论是高层建筑还是中、低层建筑均无地下建筑,比如地下停车场,导致停车位局限于地上。两道路缺乏竖向设计,空中及地下资源利用率低下,商业金融用地局限于建筑物的第一、二层,且多为单一店面为主,无地下商场、停车场。

1.4 土地利用分析

罗阳路及商业街的土地利用复杂多样(见图3),缺乏统一的规划和开发,商业街用地联系较罗阳路紧密。现状用地中行政办公用地、商业金融用地、居住用地布局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商业用地在道路两侧分布,行政办公用地相对集中。老城区城中村现象存在,由于村民自留地的存在,为下一个城中村埋下伏笔。

罗阳路以行政办公用地、商业金融用地、公共绿地、居住用地为主,商业街以商业金融用地、公共绿地、文化科技用地、居住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为主,村民留用地主要分布于商业东街。整体上看土地综合利用水平不高,罗阳路及商业西街、中街的土地利用率较商业东街高,随着城市的开发建设,土地利用朝集约化发展。

图 3 土地利用现状图

综上分析,罗阳路及商业街现状主要是行政办公用地、商业服务业用地、居住用地、村民留用地等布置;多条道路与两条路相交,构成基本的交通网络框架,受道路宽度的影响,无法缓解通行压力;商业、居住等空间整体面貌较差,缺乏特色;配套设施不够完善,缺乏公共活动空间。

2 罗阳路和商业街规划设计目标任务

2.1 规划的合理性与可持续性

依据当前博罗县城的发展规模及速度,已有的县城总体规划不能满足其发展,需对现有的总体规划进行修编。总体规划必须符合城市实情及城市具有较长跨越性和多变性的特点,城市定位恰当,同时各个分区功能明确,相互之间协调性强,方便居民的生产生活,使城市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

2.2 城市设计的连续性与协调性

城市设计要在三维的城市空间坐标中化解各种矛盾,并建立新的立体形态系统,城市设计包含建筑设计[3]。各个功能分区应考虑周边环境、路网结构、建筑的群体组合及空间环境等的内在联系,构成一个独具特色的有机体。

在城市规划体系中,控制性详细规划内容需跨越两个层面,即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因此,相对应的城市设计也具有两层功能,即含有城市总体规划的的城市设计内容,又要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及建筑设计[4]。所以建筑设计者首先需要考虑是建筑物与城市规划的关系,其中包括建筑物和周围环境的关系,建筑物对城市交通或城市其他功能的关系等。建筑单体须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在景观格局上形成连片,突出城市特色,避免景观破碎。

在城市交通方面,设计必须满足各个社区之间的交通需求,同时还需满足各个社区内部 “汽车化”的需求。在城市商业繁华地段,需设置交通隔离带,人、车分行,强化交通管制。在两条道路的设计上,须有机的整合街道的空间,显现出道路独自的特色,各个地块功能明确,交通通畅。

2.3 土地利用的集约化

土地利用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有:先调查、评价、规划,后开发利用;以集约利用为主;开发利用与合理保护相结合。土地集约高效的利用,在土地利用的广度、深度和合理度体现,商业街和罗阳路处于城市的中心地带,土地更须集约高效的利用。商业金融用地、居住用地、行政办公用地相对明确,避免混杂的现象,整合现状用地,形成布局紧凑、联系紧密的用地布局。

2.4 社会公平与公共安全

人是城市活动在主体,必须以人的利益为城市设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然不同的社会阶层有不同的价值观,相对应的对城市发展认识和期望也不同。中心城市街道中,由于人口构成的复杂性及村民自留地夹杂在居住小区内,造成不同社会阶层的隔离。建筑技术的发展同时带来了冷漠和生活环境的恶化,如垃圾、光、声等的污染加剧,进一步的减少了人们生活的安全度。在城市设计中,要把公众参与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要基于城市公共安全考虑建筑自身、公众人身和城市未来发展等安全需要。

3 罗阳路和商业街规划设计策略

3.1 功能分区策略

合理利用土地,整合土地空间,打造集商业金融、行政办公、文化娱乐为一体的服务区。居住区在规划时必须综合考虑周边环境(自然因素、商业布局等)、路网结构、市政实施、公共建筑、群体组合、绿地及空间环境的内在联系。商业须专业化分工,形成有一定规模的商贸集聚地。行政办公应撤离商业中心,同时还须考虑方便服务人民。

3.2 城市景观优化策略

两道路有人民公园和东山公园,现有绿化景观资源呈散点分布,缺乏有效的连接和整合,沿东山山体周边大多被非公共领域占据,开放性和可达性较差,设施水平不高,景观资源吸引力不足。广东省人均绿地面积11.46平方米,惠州市人均绿地面积11.54平方米,博罗县城人均绿地仅2.2平方米,公园绿地缺乏,需要大幅度增加公共绿地,为居民提供更多的户外活动空间,同时加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和维护。

两道路停车现象严重,人车混行问题突出,道路景观雷同,缺乏特色;沿街建筑、绿化等景观界面缺乏统一规划设计,联系性较差,建筑交叉混杂。应对商业街、罗阳路改造,尊重地方特色,在善面貌的同时需公众的广泛参与,展现人文景观,同时周边的自然景观须与历史人文景观进行整合,体现“人文古邑”[5,6]的发展脉络。

3.3 土地利用集约高效策略

鉴于两道路土地利用率不高,建筑应向高层、地下发展。改建人民公园,地上为人们休闲娱乐场所,地下为商场、停车场,增加人民公园地块的功能,还可改善罗阳路的停车问题。旧城及城中村的改造,提高城区的土地利用率,限制低层、低质、缺乏特色的建设。在增加土地集约化和整合土地的同时,还须考虑人文景点及绿地的保护。

3.4 以人为本,构筑和谐城市策略

城市设计须考虑人们在城市中生活、工作、出行、休闲等功能的需求,建设宜居和谐的城市。对罗阳路排洪渠进行美化整治,制定行人优先的道路管制政策,构建集办公、商业、休闲的景观廊道;商业街应建设网络化、立体化的步行系统,打造集购物、休闲为一体的商业中心区。两道路增设红绿灯等交通标语,同时加强交通规则的宣传,适当进行特殊交通管制,形成人们休闲生活体验的街道景观。

参考文献:

[1] 郑毅.城市规划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113-118.

[2] 顾建波.汽车时代居住区道路空间规划设计的对策研究[J],2006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380-384.

[3] 赵景伟,崔树兴,李雨德.城市边缘区的城市设计策略研究[J].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230-234.

[4] 薛华培.城市边缘区的空间环境规划与设计[J].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64-467.

[5] 博罗县规划局,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惠州分院.博罗县县城总体规划(2003-2020年)[M].2004,3.

[6] 博罗县规划局,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广东省城市发展研究中心.博罗县城城市美化规划[M].2011,1.

[7] 齐康.城市环境规划设计与方法[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33-46.

作者简介:袁长飞,男,江西南康人,硕士,主要从事城乡规划设计;

景区商业街区规划设计范文第2篇

一、主要任务

确定中心城区今年重点新建和改造提升11条特色商业街区,分别为:

规划新建4条街区,分别是:*路风味小吃街、河床酒吧街、远洋地中海风情街、华捷新兆路旅游餐饮街。任务是,完成街区规划设计和设施建设,落实招商项目,推进开街经营。

改造提升7条街区,分别是:开封道欧式风情街、*道古物市场(街)、鼓楼商业街、鞍山西道科技贸易街、*新海湾餐饮休闲街、中山美食街、估衣街。任务是,完成街区主体设施和市容环境改造,提升经营业态和管理水平。

二、责任分工

市商务委全面负责市内六区特色商业街区建设和改造提升的政策制定、组织推动、指导协调、评定验收等工作。

市内六区政府是辖区内特色商业街区建设和改造提升的责任单位,负责组织实施、规划建设、招商落实、协调服务工作。

任务责任分解是:

开封道欧式风情街、*路风味小吃街、*道古物市场(街)。责任单位:和平区政府。

*新海湾餐饮休闲街。责任单位:河西区政府。

远洋地中海风情街、华捷新兆路旅游餐饮街。责任单位:河东区政府。

中山美食街。责任单位:河北区政府。

河床酒吧街、鼓楼商业街、鞍山西道科技贸易街。责任单位:南开区政府。

估衣街。责任单位:红桥区政府。

三、完成时限

具体进度为三个阶段,年内确保街区建设改造竣工。

第一阶段:项目策划阶段。各区经贸委落实组织保障,制定完成项目的规划建设设计、经营发展策划、业态结构调整、招商引资等工作方案。

第二阶段:项目实施阶段。根据项目实际情况,按照“总体推进、分部实施、按时间结点完成”的原则,*路小吃街、*道古物市场、开封道欧式风情街于“*”前开业;远洋地中海风情街、河床酒吧街、鼓楼商业街、中山美食街、估衣街于七月初开街纳客;鞍山西道科技贸易街、*新海湾餐饮休闲街、华捷新兆路旅游餐饮街于“*”前,建设改造、招商、业态调整工作基本完成并开街纳客。

第三阶段:项目验收阶段。市、区两级政府共同组织对特色街区的总体评价和考核验收,总结表彰先进街区和责任单位。

四、工作要求

特色商业街区建设要突出政府引导,强化市场运作,注重特色效果,体现繁荣繁华。

(一)高水平规划。项目策划必须开阔眼界,科学论证,把握整体,强化细节,保证项目开发有据、建设有地、业态有序、经营有市。要充分学习吸收国内外先进经验和作法,利用现代商贸流通理念和发展趋势,编制好特色商业街区的设施建设和商业发展规划。

(二)高标准建设。目标是建设靓丽的特色商业街区环境,打造城市经济发展“名片”。突出街区建筑主题,扮亮街景商业标志,展现美观店堂店貌,营造独特人文景观,完善高质公共服务。

(三)高质量运营。保证特色商业街区具有清晰合理的业态定位,依托区域历史、商业文明、企业文化等社会发展因素,突出“专、精、特、优”差异化经营,引导商、旅、文、娱一体化时尚消费,提升商业聚集效应和市场辐射力,促进中心城区商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街区服务管理水平,打造经营规范、管理精细、效益突出、百姓满意的特色商业街区。

(四)高效率管理。建立和完善街区统一协调的管理机构,实施经营诚实有信、服务规范有制、市场经营有序、措施保障有力的长效管理机制。积极推行街区制度化的达标管理,实施街区管理属地化。

(五)高速度推动。特色街建设,要适应当前扩大内需保增长渡难关上水平形势,要明确经营定位,迅速行动,争取早见成效。

五、工作措施

(一)加强工作领导。在商务委领导下,成立特色商业街区建设项目推动组,负责组织推动全市特色商业街区建设工作。市内六区政府相应成立工作小组,主管商业副区长为责任人,确定具体工作部门。建立市、区上下有效联动的工作机制,确保任务完成。

(二)加大扶持力度。市商务委安排专项资金支持重点特色商业街区的规划设计、外沿整修、灯光绿化、景观环境、宣传推介等,发挥专项资金“以小博大”引导社会投资建设的积极作用。市内六区政府应安排特色街区建设配套资金,并给予减免税收、管理费等扶持。

(三)注重学习借鉴。市商务委和六区政府都要组织安排相关管理部门和投资开发企业到国内外考察学习特色商业街区建设开发经验,借鉴吸收先进经营管理理念,开阔商贸发展视野,转变经营思维定式,创新商业发展模式。

景区商业街区规划设计范文第3篇

关键词:户外广告;规划;城市意象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city, outdoor advertisement becomes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part in city and to work out outdoor advertisement planning becomes one of the important subjects in city planning. This paper takes the outdoor advertisement planning in Quanzhou as an example to indicate the necessity of advertisement planning. By taking advantage of the “five factors” city image theory established by Kevin Lynch, the author then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utdoor advertisement in Quanzhou. In the end, the article also links outdoor advertisement with some essential of urban design such as color, outline, lighting, etc.

Key words:outdoor advertisement;planning;city image

中图分类号:X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09)08-24(6)

作者简介:李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城市与环境科学系助教

李郇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1引言

户外广告指利用户外场所、空间、设施等的广告,包括电器招牌广告、涂饰广告、招贴广告、车船广告等。户外广告一般占据街道最为主要的位置,无论是色彩、形式,还是体量,都是街道中注意力和视觉吸引的所在,它成为“城市景观的代表”,是城市景观环境一个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在城市形象建设中,户外广告与园林绿化、建筑风格、街区规划等要素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户外广告开始走进城市空间环境,部分学者和设计人员已注意到户外广告正在成为城市景观形象的构成因素之一(王军,1998;张金花,2002),并开始对户外广告设置规划的方法进行初步探讨(宋金民等,2000;陈仲林等,2002;黄渊,2006;邱晓红,2006)和有益的实践(黄敏恩等,2007;杨建军等,2007),但有关户外广告的理论与设计实践仍滞后于其发展速度,因此户外广告的设置规划应成为城市景观设计领域一个重点关注的课题。

城市意象主要着眼于城市景观表面的清晰或“可读性”,即容易认知城市各部分并形成一个凝聚形态的特征。根据凯文・林奇的理论,城市意象中物质形态研究的内容可以归纳为五种要素――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物(凯文・林奇,1960)。户外广告作为城市景观和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意象理论可为其分析和规划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因此,探讨和拓展城市意象理论在户外广告规划中的应用,在当前户外广告规划理论缺失的背景之下具有重要意义。

泉州户外广告设置规划始于2006年,历时近一年,包括泉州市户外广告总体研究以及重点地段和节点设计两大部分,此次规划首度尝试运用城市意象理论分析泉州市中心城区户外广告景观特色,并选取了泉州市15条道路和14个城市重要节点进行街道户外广告整治规划设计。本文以此为例,着重介绍“五要素”理论在户外广告特色景观方面的分析应用。

2泉州市户外广告的现状

2.1泉州户外广告主要特征

在空间分布上,泉州市的户外广告在道路交叉口、商业节点和城市门户等具有大人流量的区域是投放的热点地区。而带状的街道空间主要以店面招牌广告为主,商业性户外广告比较少。在广告形式上,主要以静态、平面看版式广告为主,形式较为单一,并且基本上以商业广告为主,公益广告凤毛麟角,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公益广告的利用。通过现场调查,泉州市对户外广告设置的控制管理基本到位,并没有出现严重影响城市景观的广告布局。

2.2泉州市户外广告存在的主要问题

2.2.1户外广告比较传统、单调

泉州市户外广告本身从材质和制作方式上来说都比较传统。形式上多为平面面板式,缺少霓虹灯、立体式、创意式的户外广告。相对不同地段、不同对象,户外广告视觉景观效果基本相同,总体来说给人一种较为单调的感觉。设计制作水平有待提高,部分户外广告设计水平较低,制作工艺落后,大大削弱了广告效果。

2.2.2部分广告影响城市景观

一些户外广告无统一规划,随意设置,干扰交通和安全设施,城市景观风貌由于户外广告设置不规范、不合理而不同程度地受到负面影响:

・ 有的屋顶广告较为破旧,有的与建筑不协调,破坏建筑造型;

・ 大部分墙面广告设置位置不统一,破坏建筑立面形象;

・ 招牌广告设置不规范,设置位置、尺寸、色彩较为混乱;

・ 有的地区多种广告混合设置,互相争抢空间,破坏城市空间的整体性;

・ 有的广告体量过大,对城市景观和自然景观形成遮挡。

2.2.3安全措施不得力

对户外广告建筑结构施工安全较轻视。近年来户外广告的设置有向大型化、轻型结构、高层建筑物上发展的趋势,与此相适应的破损维修、安全性与维护管理方面没有配套完善。

3基于城市意象五要素的泉州户外广告景观规划分析

泉州市户外广告规划从城市总体规划的思路出发,构筑城市户外广告的空间景观体系,使户外广告成为景观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此,根据城市意象“五要素”理论,对泉州市户外广告景观规划进行分析,并重点探讨泉州市中心城区的户外广告景观。

3.1道路

道路是观察者习惯、偶然或是潜在的移动通道,它可能是机动车道、步行道、长途干线、隧道或是铁路线,对许多人来说,它是意象中的主导元素(凯文・林奇,1960)。道路两侧户外广告高度集中,往往会形成户外广告景观线。

景观线的户外广告容易受商业驱使,呈现出无序的状态,规划需将自发设置的户外广告纳入整体规划的范畴,使之形成丰富有序的整体效果。应强调尺度、材质的整体性,形成较强烈、有序的视觉印象,并根据建筑的形态特征和所处环境选择适当的户外广告形式,对其形式和位置作统一处理。

3.1.1车行景观路径

车行路径不仅连接市内主要的公共活动区、生活区和旅游景点,承担重要的交通任务,同时道路沿线的一系列公共建筑提供了多样的商业、文化生活及丰富的沿街景观界面。车行景观路径是户外广告景观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户外广告目标的主要载体。应根据沿线地区性质和特点设计不同的户外广告效果,主次分明,体现出节奏和韵律的变化,强化地域的可识别性和人文特征。

泉州市中心城区的车行景观路径主要有:

刺桐大道:是中心城区南北向的主要干道,贯穿新城区内行政、商务等组团,沿线有重要的交通、酒店、商业、体育和文化建筑。沿途商业发达,已形成了多个集中商业区。应根据不同路段、不同区域、不同建筑物特色,设置与之协调的商业城市户外广告整体形象。

新华路:新华路沿线区域集商业、文化、行政、医疗、娱乐、文化遗产、休闲住宅小区于一体,以历史文化为特色,旅游资源具有独特的优势,不仅有开元寺等重点文物保护历史建筑,还有西湖公园等公共开敞空间。

西街-东街-东湖街:该路在泉州的历史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属于商业与文化并重的街区。西街、东街有浓厚的商业氛围,开元寺为本段标志性建筑,标志性极强,成为本路段景观的视觉焦点。东湖街,为古城向新城区扩展疏散的主要延伸通道之一,随着泉州中心城区的发展,从单一的交通功能转变成为交通、生活、商业功能并重的道路。本路段的户外广告景观应体现整洁有序的城市面貌。

除上述几条主要道路外,泉州市中心城区主要的观赏性车行路径还有丰泽路、湖心路324城区段(坪山路-宝洲路)、泉秀街-疏港路、新门街-涂门街-津淮路等,这些道路沿线的户外广告设计均应达到较好的效果。

3.1.2步行景观路径

市民及游客步行活动的目的主要有休闲观光及购物娱乐两大类。泉州市中心城区的步行景观路径主要有:

江滨路:该道路位于晋江北岸,属于滨江休闲观光道路。公众休闲、锻炼、观光主要路径上的户外广告必须保持健康和整洁的形象。此外,该道路毗邻晋江,沿线应设置有一定范围的滨水控制公共绿化,结合跨江桥梁景观,构成晋江北岸景观区。

打锡街商业步行街:商业步行街是商业文明的窗口,以步行街为核心向周边地区辐射,并结合周围的文物古迹和滨水景观,发展为集购物、游览、休闲、观赏于一体的多功能商业区,体现完整的历史脉络和现代商业气息,重塑“海丝商都”形象。结合此定位,户外广告设计应重点突出该地区的文化历史特征,实现活泼的商业气氛与文化历史风貌和谐共生的局面。

除上述几条主要道路以外,泉州市中心城区主要的观赏性步行路径还有西湖北街、环城路等,这些道路沿线的户外广告设计均应达到较好的效果。

3.2边界

边界是线性要素,但观察者并没有把它与道路同等使用或对待,它是两个部分的边界线,是连续过程中的线性中断(凯文・林奇,1960)。

古城护城河:古代,泉州城为了防御的需要,构筑城墙,并在城墙外挖掘城壕,形成环城一周的护城河。现在,护城河与城内排水系统八卦沟的人工水系是泉州古城外貌的主要特征之一,勾勒出泉州古城鲤鱼形状的平面轮廓结构,护城河是泉州古城的范围边界。

护城河的部分河段是未来市民和游客观光游览的主要地段,户外广告的设置要严格控制尺度和数量,协调好自然、人文和历史的关系。

3.3区域

区域是城市内中等以上的分区,是二维平面,观察者从心理上有“进入”其中的感觉,因为具有某些共同的能够被识别的特征。这些特征通常从内部可以确认,从外部也能看到并可以用来作为参照(凯文・林奇,1960)。公众活动区中最活跃、景观效果最突出的地区,应以广告景观聚集的形态,形成整体统一的氛围。

东海――行政商贸区。该区是泉州古城保护的主要疏散区,行政办公与商业配套较完善,既包括丰泽商城等地标性建筑,又有东湖公园、丰泽广场等大面积开场空间和景观绿地,是目前泉州天际轮廓线的制高点,也是目前最能体现泉州现代化和建设水准的区域。地区户外广告整体定位为现代都市形象户外广告景观区。

行政商贸中心区的户外广告体现了泉州经济发展的雄厚实力和强劲活力。应具有较高的设计水平,强调统一与和谐,在环境构成中,户外广告的尺度、照明、动静应严格控制,营造城市的第一轮廓线与第二轮廓线。同时,由于该区地处古城向城市新区的过渡地带,广告除体现现代都市形象外,还要考虑与古城景观的过渡和协调。此外,由于地区的重要性,该地区应大力发展社会公益性广告,这需要政府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

鲤城――商业旅游区。即泉州鲤城区古城及丰泽区桃花山以西部分,该区商业娱乐区城市尺度、商业布局、商业层次均贴近市民阶层,人口密度大,交通较拥挤,是泉州商业活动最繁荣、生活气息最浓厚的地区,也是市民和游客活动最集中的区域。本区户外广告设置规划着重体现该地区以人为本的目标,表达传统泉州丰富的地方文化和活泼的城市商业氛围,地区户外广告整体定位为活泼的人文户外广告景观区。

晋江北岸――标志性城市人文景观区。上述的江滨路及滨水绿地构成晋江北岸景观区(带)。该景观区串联若干风貌区:起点古城景观区包括开元寺、清净寺、天后宫等重要建筑,是泉州城市的传统人文内涵高度集中区;古城东部平原的过渡景观区是古城的延伸拓展地区,其城市景观与古城景观相协调,又不乏现代气息;而终点的东海新区现代景观区则由新型的城市中心及现代住区构成,体现了二十一世纪城市景观风貌。目前晋江北岸户外广告控制尚未形成体系,广告制作质量不高。在未来的城市建设中,必须严格控制沿江路段户外广告的设置,通过拍卖、规划管理、公众监督等手段使这条城市标志性城市景观区的整体形象进一步提高,地区户外广告整体定位为近现代文脉户外广告景观区。

西湖公园-清源山――标志性城市自然风景区。自然风景区应该以生态功能、自然景观为主,应控制户外广告过多过大的设置;同时作为城市的标志性地区,除了主要的自然景观要素之外,应把户外广告景观同时考虑在内,例如严格控制商业营利性广告的尺度和数量,发展与自然风景区功能协调的环保、护林、提高公众爱国卫生意识等内容的社会公益性广告,不仅更好地体现城市形象,还为风景区营造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因此,地区户外广告整体定位为生态户外广告景观区。

3.4节点

节点是在城市中观察者能够由此进入的具有战略意义的点,是人们往来行程的集中焦点。它们首先是连接点,交通线路中的休息站,道路的交叉或汇集点,从一种结构向另一种结构的转换处,也可能只是简单的聚集点,由于是某些功能或物质特征的浓缩而显得十分重要(凯文・林奇,1960)。

户外广告景观点是能够代表城市或城市某个地区、某段历史的节点,或是在城市空间构成起到重要的引导、暗示、标志和指示方向作用,是城市户外广告中最引人注目的点,应进行重点设计,调动户外广告的各种设置手法,如创意、高科技、环境烘托、局部强化等加以突出。

景观点包括交通枢纽、城市出入口以及重要的公共活动节点等。本规划选择了泉州中心城区14个重要节点进行户外广告景观的城市设计,其中部分节点将成为泉州户外广告特色景观点。

3.5标志物

标志物是另一类型的点状参照物,观察者只是位于其外部,而并未进入其中。标志物通常是一个定义简单的有形物体,常被用作确定身份或结构的线索(凯文・林奇,1960)。标志物在地区中往往具有单一性和独特性,受到人们的关注,因此,标志物的户外广告应重点设计,突出创新和强化,同样,某些户外广告也可能成为标志物。

泉州市与户外广告相关的地标性建(构)筑物大多也是泉州市内的地标,如泉州晚报大厦、泉州大酒店等。

4户外广告与其他城市景观要素

城市设计是对城市形体及三维空间环境的设计,传统的城市设计是要处理好城市空间形象,简单说来,就是要塑造良好的城市景观环境。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五要素”理论是城市景观设计最重要、最基本的理论之一,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对城市景观认识的不断深化,城市景观设计体系也出现了一些“城市意象说”没有涵盖的内容。本节着重分析“五要素”以外与户外广告相关的城市景观要素及其相关的户外广告设置要求,作为城市意象理论在户外广告规划中应用的拓展和补充。

4.1户外广告与城市色彩

色彩是最易识别的视觉元素之一,城市色彩是建筑物、道路、广场、广告、车辆等人工装饰色彩和山林、绿地、天空、水色等自然色彩的综合反映。从视觉的角度出发,人们在感知城市时,最先感受到的就是城市色彩的冲击。

色彩饱含着城市丰富动人的文化情怀,人们对色彩的喜爱往往与心理感受相关,在不同的环境下,人们对色彩感受和需求也是不同的,对色彩主题的确定和恰当运用,可以使城市既有整体美感又散发个性魅力,把城市渲染成高质量的艺术环境。如果一个城市长期以来没有自己的色彩理论体系,致使该城市与其他城市色彩趋同,难免会给人们造成历史文化的记忆断层。因此,在城市急速开发过程中加强对城市色彩的系统研究,加强对城市色彩的规划与控制,是塑造城市特色的必由之路(卢春霞等,2003)。

4.1.1泉州城市主色调的确定

在现状踏勘过程中,主要对泉州以下几个要素进行了色彩分析。首先是对比例最大的居住建筑的墙壁、屋顶、窗框进行测色;其次是对泉州特色的历史文物古迹进行色彩分析;再次就是对城市背景的天空、植物、土壤、石材、水体等元素的色彩分析。由此确定泉州城市整体“砖红”的颜色基调。

4.1.2户外广告设置的色彩要求

依据现状特点,在色彩运用上以“保护”和“延续”为重点。规划根据道路性质的不同,对户外广告的色彩提出不同的要求:交通性道路建议色彩以咖啡、黑白、暗红系列为主;生活性道路建议色彩为黑白、棕色系列;此外,重点商业街道的户外广告色彩上不做严格的限制,但以和谐连贯为主要原则。

4.2户外广告与第二轮廓线

日本建筑理论家芦原义信在所著的《街道美学》中对街道上的建筑物与各种标志物进行研究,他把决定建筑本来外观的形态称为建筑的“第一次轮廓线”,把建筑外墙凸出物和临时附加物所构成的形态称为“第二次轮廓线”。如果第二轮廓线无秩序、非结构化,就会像橡皮膏和绷带似的遮住脸上的美好表情,而整齐有韵律的凸出物可以组合到第一轮廓线中,融为建筑物的一部分,成为美丽协调的城市景观(王世福等,2004)。

城市标志系统是城市第二轮廓线的主体,健康有序的城市空间需要一套有序明确的标志系统,以简洁、易识、连续和多样为特点,并且标志与建筑、广场、绿地、公共场所以及设施有机结合,直接反映城市的品质。广告标志与标牌等标志物是城市指认系统的重要元素,是城市设计美学控制中较为复杂的部分,清晰的城市标志系统会给城市带来明确的指向性,充分体现城市环境与对人的尊重与关怀。城市环境中无序的标志牌、广告栏、霓虹灯会给人带来混乱的信息,而标志系统过于简单又会使城市环境变得单调无味,因此,城市标志系统的设计原则应强调丰富而不混乱、有序而不单调的总体原则。

城市轮廓线包含两个层次,对其进行美学控制并不意味着禁止建筑附加物,而是将可能杂乱的各个标志物组织成有序、美观的整体,成为街景的有机组成部分,通常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处理既有建筑物与标志,而非如何管制建筑物(王世福等,2004)。为突出泉州城市环境特征,避免视觉上的混乱,一般除商业广场之外禁止设大型的商业广告。广告设置不能破坏原有建筑空间感觉和建筑立面,沿街道两侧尽量不布置或少布置一些造型简单的广告牌,高层建筑霓虹灯广告应注重艺术气氛,小品广告可以结合建筑设计,小巧灵活,多样的展示城市空间,严禁杂乱布置广告。

4.3广告照明与城市夜景

城市夜景就是利用灯光将道路、建筑、广场、车站、名胜古迹、园林绿地、江河水面和广告标志等对象的景观加以重塑,并有机地组合成一个和谐优美并富有特色的夜景图画,以此来表现一个城市或地区的夜间形象。夜间灯光广告是城市夜景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遵循夜景照明总体规划的要求,其设置总体上要服从泉州历史文化名城的格局,以霓虹灯、广告灯箱强调出城市轴线关系,道路沿途设置灯箱广告,以形成点线结合的夜间景观环境。

5结语

由于现代广告在市场经济建设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具有特殊的作用,广告经济获得长足发展,已经成为一种特殊的经济形态。从规划意义上来说,户外广告对城市的景观风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结合泉州市户外广告规划设计,重点探讨在城市意象“五要素”视角下的户外广告特色景观,兼论城市色彩、轮廓线、夜景等新城市景观要素与户外广告的结合问题,旨在为户外广告规划实际工作提供参考,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陈仲林,翁季,扬春宇,等.城市户外广告设置规划方法[J] .照明工程学报,2002,13(4):48-50.

[2]黄敏恩,程轶松.户外广告设置布局专项规划研究:以广州市为例[J]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27(1):153-158.

[3]黄渊. 城市户外广告设置规划的方法体系[J].规划师,2006,22(10):38-40.

[4]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方益萍,何晓军译.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35-36.

[5]卢春霞,汤浩.城市设计中的色彩规划:以苏州古城街景城市设计为例[J].规划师,2003,19(12):90-92.

[6]邱晓红.城市户外广告设置规划初探[J].城市问题,2006,(6):70-74,78.

[7]宋金民,刘延民.城市户外广告规划初探[J].规划师,2000,16(3):96-97.

[8]王军.现代城市景观的新课题:户外广告设置规划[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1998,30(1):13-15.

[9]王世福,薛颖.城市设计中的美学控制[J].新建筑,2004,(3):50-53.

景区商业街区规划设计范文第4篇

【关键词】商业建筑;建筑设计理念;要素

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方式的多元化。纯粹的购物已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消费需求,生活方式中心应时而生,充分满足人们体验性购物的需要。在业态规划上,餐饮、休闲、娱乐、体验等参与性、体验性消费的内容也占30%以上的高比例。同时在购物环境、建筑设计、景观规划等方面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真正实现让购物真正成为一种休闲生活方式。

1 商业建筑特点

1.1 广告化

在这方面,建筑能以巨大的形象发挥独特的效果。作为一件商品,它要以新颖的形象向社会推销建筑师的创作,商业建筑广告化的深层动机就是为被上层阶级主导和被大众口味引导的市场经济服务。因此广告性是现代商业建筑的外观设计的一个重要元素。

1.2 商业化包装

商品质量达到一定程度,包装设计在商品竞争中的作用显得极为重要。包装能刺激观看者的视觉,引起顾客的注意,唤起消费欲望,还可使单纯的技术产品附带上文化的属性,并携带着设计者个人艺术倾向,充满人情味,满足人们对艺术的潜在追求。

1.3 大众化

大众成为了消费主体,大众化使得商业建筑外观设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展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向。为建筑设计开辟了新领域,促进现代商业建筑向更广范围、更深层次发展。

1.4 商业建筑的主要模式

综合商业体作为传统的商业功能已经伴随着社会经济、城市建设的发展经历了若干的过程和阶段。目前大型综合商业建筑的主要形式为Shopping Mall和Lifestyle Center模式。

Shopping Mall――大型零售业为主体,众多专业店为主要业态和多功能商业服务设施形成的聚合体。其显著特征是:规模大,由若干个主力店、众多专业店和商业走廊形成封闭式商业集合体,面积通常在十万平方米以上。功能全,集购物和其他商业服务,甚至金融、文化功能于一体,进行全方位服务。

Lifestyle Cente――即生活方式中心,全球第六代商业模式,作为MALL的升级商业形态,是当下商业开发的模式。

2 商业建筑设计的要素

2.l 客流规划是选择店址的最重要的因素

2.1.1 相同客流规模的不同地区,因客流的目的、速度、时间不同,对选址条件有不同差别。

2.1.2 选择店址需要调查分析街道两侧的客流量规模,选择客流较多的街道一侧。

2.1.3 选择店址要分析街道特点与客流规模的关系,街道交叉路口客流最多,是选址的最好位置。

2.1.4 对于大型的购物中心和商业街,除了被动适应客流规律之外,还可以在原有路网基础上加以改善开发,开辟新的道路交通系统,主动地引导客流,制造客流,进而创造新的商业环境。

2.2 交通状况

城市道路交通是联系顾客与商业设施的载体。因此,它是制约商业聚集的又一个重要因素。商业活动的经济原则要求尽可能大的吸引范围,保证尽可能多的顾客方便地到达商店。在商业所追求最大货物销售范围的原则下,选址应使交通费用达到最少。

2.3 商业环境

选择店址应考虑设店地点附近的商店的规模和数量,如在同一地区内已有过多的同行业商店,势必影响商店的经营效果。

还有一些顾客以购买一类商品为目的,对商业气氛、娱乐性、环境没有过多要求,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商品,比较其质量、价格等因素。

另外一些顾客,购物的范围比较杂,也比较随意,或完全以休闲为主要目的,希望到集购物、娱乐、休闲等需要为一体的综合商场。

还有一种特性就是共生性,即指商店依赖于为其他原因而来的顾客,如商业中心区的小型商店设于大型商店附近.主要经营小商品,以品种齐全而取得优势。或开办大商场不能提供的小型服务业,与消费商品的商店相互邻拦,互为补充,便利顾客。

2.4 地形特点

选择店址还要分析地形特点,主要选择能见度高的地点,如选择在两面临街的地点能见度就最高,并且可以扩充橱窗面积,增辟出入口以减缓拥挤,这是最好的设址地点。

2.5 城市规划的要求

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都根据城市现状和发展要求对商业中心的分布、商业建筑的布局等作出一系列的规定,商业建筑的选址应该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服从城市总体发展的要要。

3 项目概况

上海大宁中心广场项目地处上海市闸北区中部,东至部队住宅、南至广西中路、西至万荣路、北靠灵石路。基地东西长,南北窄,东西宽70~100M,南北宽约366M。场地为平地,无高差。基地地处闸北区大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紧邻闸北区多媒体谷是大宁商圈向北发展重要节点,广中西路为闸北区重点打造的景观终端。

4 项目设计理念

规划从多角度入手,实现外在与内涵、功能与形式的真正统一。从商业文化的角度,深入闸北区大宁国际的环境资源和精神气质;从空间的角度,整体考虑项目与城市环境的关系;从功能的角度,深入分析项目适合的定位,并综合协调相关要素之间的矛盾;从环境设计的角度,注重特色场所和特色景观塑造,增强场所的身份感和识别性。

4.1 办公和商业有机结合,互惠互借

综合统筹考虑具体使用时,商业业态为办公使用人群提供的服务。商业业态的合理布局,不仅提高了办公楼的品质,同时来自办公楼的人流也是商业娱乐消费人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4.2 商业的兼容性

在建筑布局上设置外街、内街和地下商业动线,扩大商业的沿街面,吸引来自城市各个方向的人流;建筑形式上采用各种不同体量建筑和独栋商业结合的手法,实现建筑的灵活布局;空间设计上灵活布局,满足商业建筑的经营需求

4.3 场景的营造,以人为中心考虑环境与空间的设计

研究国内外先进商业规划和实践经验,立足兼容性的商务型商业的市场定位,从人的使用角度出发,精心考虑每一处街道节点,每一处街景,对景给行走于其中的人的视觉感受。

5 商业建筑设计理念分析

5.1 规划结构

规划结构考虑一南一北两栋绝佳视野的办公楼和贯穿基地南北的特点鲜明的商业街。

5.1.1 北面办公楼限高70米,南北朝向。南面办公楼限高45米,东西朝向。两栋办公楼均坐拥大宁灵石公园稀缺景观资源,并能鸟瞰商业街全貌。北高南低的布局也是城市空间和景观角度的客观要求。

办公楼的布局充分考虑了周边环境,与周边已建,拟建建筑的关系。使本项目与周边环境有机相融,既具有鲜明的形象特征,又是和谐的城市景观的组成部分。

5.1.2 商业街:本方案主要商业人流形成一条内街,两端连接广西中路和万荣路的入口广场,中部引入中心广场,这样的主轴线设计不仅最大限度将人流引入,而且最大限度将商业群的各个功能点进行串联,完成商业活动的连续性。

5.1.3 地下商场:本项目设置两层地下室,一层地下室设置大于2万平米的地下商场。地下商场的肌理与地上商业街保持一致,引导进入地下商业街的下沉广场结合地上商业街的城市出入口设置。

5.1.4 两广场:在万荣路和广西中路分别设置喇叭形的入口广场,并结合地下商场出入口,上二层平台的自动扶梯,形成多层次的立体人流。在广西中路万荣路入口设置人行天桥与万荣路对面的宝华地块的人行天桥相连。

5.1.5 竖向设计:整个商业广场相对于市政道路抬高1.0米,与城市步行入口有高差部分用台阶广场相连。为方便使用,沿城市道路商铺局部降板,形成外街内街两种标高。

5.2 道路与交通组织

5.2.1 机动车交通系统

机动车交通的组织完全秉承“人车分流”的规划思想,车行道紧贴用地红线的北侧和东侧环通,尽量减少对购物人流的干扰。车行道从基地北部万荣路入口。

5.2.2 步行体系

由于机动车流线全部在南面及东侧组织,因此整个商业区的内街和万荣路沿街都是人行体系,结合内街组织坡道、台阶、下沉广场、垂直交通、连廊和天桥、城市小品设施、绿化景观设施等,组合成连续、系统的步行体系。形成商业内街为主体,以自由多变的室外空间为穿插,以室内商业空间为实体的商业人流步道组织构架。

5.2.3 地下车库与停车设计

所需要的机动车停车位共1200个,包含社会停车位250个。办公,商业,娱乐所需配备的停车位数量均满足上海市建筑工程交通设计及停车库(场)设置标准。地下设计二层地下室,地下一层局部为自行车车库,可供停放1624辆非机动车。地下二层全部为机动车停车场,地下共计停车数为1040辆,地下机动车停车场设置三个7米宽双车道出入口,符合车库设计规范。

地面停车位主要为道旁停车,可供停车160辆。

5.3 消防设计

商业建筑群利用北侧及东侧的机动车道路形成消防通道,宽度不低于4m,转弯半径大于9M。建筑与建筑之间距离满足规范要求,消防车能够抵达商业内街进行消防作业。

高层办公建筑四周设置环形消防车道,车道的宽度不小于4米,消防车道与外墙的距离5m。沿高层建筑的一条长边设置消防登高面,登高场地结合消防车道布置,宽度大于8米,与建筑外墙距离大于5米。

5.4 景观绿化

绿化景观采用“点、线、面”结合的手法展开布局,“点”式景观是建筑布局中穿插设置,是点睛之物,“线性”景观是停车绿化带和建筑前后的绿化,“面”状景观是场地的集中绿化。

商业景观紧紧围绕“一街三广场”的空间结构展开设计,充分利用台阶、坡道、自动扶梯作为景观的骨架,绿化、水景、草坪作为台地景观的血肉,不同商业形态的空间流动、视线交流作为商业人文景观的精髓。挖掘商业景观的利用价值,针对不同商业功能形成不同的景观主题:入口商业广场结合下沉广场,形成主要的休闲商业广场,规模较大,能够组织大型的商业推广活动;独栋商业尺度宜人,景观设计上精细雅致,体现中高端商业的独有品质。结合内街和外街的商业,绿化景观设施强调商业购物行为中休憩的功能需求,布置与该街区风格相统一的现代雕像、具有文化的特色的城市家具,形成不同的商业氛围。

北侧办公楼旁大片集中绿地,既是办公楼良好景观环境,也对调节区域小气候起了重要作用。

6 结语

景区商业街区规划设计范文第5篇

[关键词]住宅 社区 市场定位

当住宅作为商品进入消费市场后,与以往不同的是,市场定位问题越来越至关重要了,恰当的设计卖点和市场定位是否能满足不同社会阶层对住房的需求,是住宅开发是否能够获利的关键。同时,这些“卖点”恰恰是通过市场调研、精心策划,反映了人们一定的居住需求。

一、当前住宅小区规划建设的定位

相对总体性和战略性很强的城市规划,住宅区规划更多关注居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近几年,西安住宅建设规模庞大,在提高和推进规划技术水平的同时,也逐渐显现出一些问题。以下以天地源•枫林绿洲为例,从规划布局、景观环境设计、内部配套设施等方面分析当前住宅小区的市场定位及建设情况。

天地源•枫林绿洲位于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二期建设用地范围内,距高新区行政管理中心仅1.5公里,地理位置优越。

1.规划布局

枫林绿洲居住区占地1000亩,建筑面积120万平方米,是以“生态、运动、教育、阳光”为主题,以第五代生态文化住宅理念来打造的住宅区。由3条步行商业街、7大居住组团以及1200米生态谷、5000平米运动主题会所、1公里运动林荫大道构成街区居住形态,首创新街区生活模式。

住宅区以花园式组团为基本组合单元,根据项目用地面积大、开发规模大的特点,确立了以开放式的大社区,将住宅划分成20余个有利于开发、管理的小组团,组团之间以绿地与道路分隔,组团内部有多姿多彩的庭院空间。

2.景观环境设计

枫林绿洲的景观环境设计由一点、两带、三街、七区构成。一点是枫林新天地,突出整个入口景观;两带为生态谷景观带、运动林荫大道景观带,将生态功能与运动功能密切结合,营造充满生气气息的森林湿地景观;三街则是引入生态景观步行街概念,三条步行街在设计半开敞式的绿化景观的同时,充分满足街区内商业与人流的多种需要;七区是指各个居住组团不仅自成体系,又相互融合,创造和谐的居住氛围。

3.小区内部配套设施

商品住宅不同于安置住宅与福利住宅,在出售商品的同时,还要出售服务。只有配套完善、设施齐全的商品住宅,才是有使用价值的商品。

枫林绿洲设有5300平米的运动主题会馆,其中包括攀岩、游泳、篮球、羽毛球、乒乓球、壁球、桌球,大小球类,还有健身房、舞蹈室、儿童吧等。目前,运动会所作为售楼部使用,里面运动设施配备不完善,很少有业主使用。由于居住区仍处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周边没有其它居住区,商业街只供本社区居民使用,但入住的人数不多,商业氛围不是很浓,人气不旺。

二、城市住宅建设的发展趋势

人们对住宅质量的追求在不断地提升,设计应该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充分利用现有的技术手段,依据大众的使用要求和各种需求,考虑人们的承受能力,从住宅建设的现状看,今后的发展有以下趋势:

1.社区化

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型,居住社区成为城市居民生活依托的基本空间和城市体制中最为稳定的基本单元。人们的生活观念将从计划体制下主要依靠单位,转向主要依靠居住社区和邻里。居住社区承担起满足居民日常生活消费和服务的物质功能,以及培养居民对居住环境的共同情感体验的精神功能的双重责任,所以,住宅设计不仅仅是为人们提供一个“住”的地点,而且还要为人们创造一个有“归属感”的家园,它是现代城市生活方式与传统文化观念有机相结合的过程。

2.合理规划

商品住宅已从销售房子过渡到销售环境阶段,购房者越来越重视居住区的环境价值。这里的环境包括大环境与小环境,大环境是指居住区与城市间的交通联系,以及周边社区状况;小环境是指居住区内提供给居民户内外休闲、观赏、娱乐和改善生态的空间。通过良好的环境设计,不仅能提高商品住宅的销售档次,还能改善居住者人际间的交流与沟通,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对话,打破现代城市居民由于居住建筑不良设计带来的人际间的隔阂。

在规划上,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结合起来,以营造最佳居住环境、最佳居住条件为中心,慎重选点、合理布置、科学规划,用适当超前的眼光满足人民的不断增长的需求,住宅区内各种因素组合科学,道路合理分流,既方便使用又减少对居住的影响。

对于居住区配套设施,设计中一方面应充分把握宜人的尺度和亲切的气氛,另外其配套设施的施工装修应与售楼同步,使住户住后即可受用这些设施空间。例如,以前小区中的会所比较孤立,很多都难以经营下去,现在,大部分会所的都对外经营,功能也多样化。

3.环境的“均好性”

现在很多小区设计方案开始关注居住区内的景观设计,但大多环境景观设计与建筑缺乏共同语言,环境景观雷同、西洋化,过于艺术园林化,景观之间缺乏系统性和主题性标志。景与境之间无内在联系,显然是拼凑而成;景观、绿化等环境过于人工化,难与住宅和谐相处,不成为整体,难以构成“山水家园”;个别庭院则过手注重图案性,远看像大盆景,硬将巴洛克风格引入园林设计,置业者起初可能被美景吸引,但长期居住就会感到参与性不强。

而“均好性”理念强调环境资源的共享。环境资源主要包括绿地、花木、水景等自然景观。合理的利用这些资源不但可以创造美好、温馨的居住环境,而且也可满足居住者心理和精神需求。因此在规划设计上,以均享为原则,让每个住户都能平等地享受资源,都能获得同等的价值回报。如果达到均享的目的,环境资源势必要分散,分散到每幢住宅前,每个院落里,甚至每户的窗前,这就避免了因资源的集中,而形成仅供一部分人享受的格局出现,也就确定了在小区的规划框架中要布置出多个景观亮点。

4.科学管理

从小区规划的一开始,就引入物业的概念,规划设计要保证物业管理及服务方面提供便利的条件。商品住宅设计还要考虑使用者的维修养护费用、社区治安安全的其它问题,使商品住宅设计真正满足市场要求,同时又能引导住宅市场朝21世纪的住宅模式迈进。

三、小结

居住环境应该有利于人的健康,提高居住区业主的舒适度。近年来房地产市场上提出了一个新概念――“宜居社区”,一个真正适宜居住的社区,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敬畏客户,认真研究居民在社区内的行为方式和活动,照顾到居民在安全、私密、舒适等各方面的感受、使住在这里的居民有归属感。

“宜居社区”应该是健康和谐的,给人一种亲切温馨的感觉,并具有特有的社区文化。“宜居社区”的标准对消费者而言,是一种建议,而对于开发商而言,只有因地制宜的规划设计,品质优越的建筑品质和定位准确的营销方式,细心周到的物业管理综合运用才能够真正实现建设“宜居社区”的理想。

参考文献:

[1]程.中国住宅十年巨变.时代建筑,2004,5.

[2]庞少宇.新兴商品住宅人性化探索.广西大学学报,2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