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医院经济管理学

医院经济管理学

医院经济管理学

医院经济管理学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文章通过参考国内外药物经济学研究的进展,论述药物经济学原理的应用于医院药事管理的重要性、应用现状、使用当中的局限性和需注意的问题。以期分析研究药物经济学在医院药事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并得出结论:药物经济学研究可以提高医院药事管理的水平,但在中国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近年来,我国的医疗费用正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远远超出了国内生产总值10%左右的增长速度,从而严重影响了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据调查,目前我国许多医院的业务收入中有50%左右来源于药品,医院医疗费用偏高已成为当今人们最为关注和政府亟待解决的焦点问题之一,因此合理使用药物,控制药费过度增长无疑成为医院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药物经济学(Pharmacoeconomics,PE)是近一二十年新兴的一门交叉学科,它是应用经济学原理、方法和分析技术评价药物治疗方案与其他治疗方案(如手术治疗),或不同药物治疗方案间的相对经济学效果,以及对比不同医疗或社会服务项目所产生的经济效果的相对值,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高药物资源的配置效率,控制药品费用的增长,虽然目前我国大多数医院还没有开展PE这项工作,应该认识到,在医疗体制改革的形势下,PE原理在医院管理中将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运用PE研究指导临床用药,对提高医院在今后医疗市场上的竞争力也将起积极的作用。

    一、药物经济学原理的应用于医院药事管理的重要性

    在医院管理者和药学人员的传统思维中,药品的研制、开发和使用首先考虑的是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而对其经济性则较少顾及,但在医疗费用越来越成为社会和家庭沉重的经济负担的情况下,不得不重新审视过去的观点。比如,在医院药事管理中引入PE的概念可在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及提高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的同时,使医院的管理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1、提高医院医疗服务质量

    近几年来,我国药物的总费用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各种规模的医院药品收入占医疗业务总收入的比例尽管有所下降,但绝对数仍呈上升趋势。过去由于我国的卫生补偿机制不合理,普遍存在着以药养医的现象,有些医院甚至把药品收入作为临床科室的经济任务指标,造成了不合理用药。同时,医生的技术水平和行业不正之风问题,临床医生拿药品“回扣”以及所谓的科研协作费等现象依然存在,其结果是既增加了病人的痛苦,也增加了病人和社会的经济负担。

    在临床药物治疗中应用PE原理制订合理的成本-效果处方,可为临床合理用药和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提供决策依据。对于临床药物治疗方案的评价,只考虑效果,不顾成本消耗是不可取的,只考虑成本,不考虑效果也是无意义的,关键在于平衡成本与效果,寻求一个最佳点,也就是说用比较少的费用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综合考虑效果与成本在临床治疗方案评价中的作用,使成本—效果分析更加科学化。天津市南开医院运用PE指导高血压病人的用药,根据成本-效果分析,筛选出适合各种不同高血压病症的最佳治疗方案,从而提高了疗效,降低了临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减轻了病人和社会的经济负担,起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运用PE原理对3种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方案进行决策树分析,也得到了最佳治疗方案。

    另外,对于药物血药浓度的监测也是必不可少的,由于个体差异,一部分药物的常用剂量,对某些患者疗效甚微乃至无效,而对另一些患者则可能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甚至中毒。有时标准给药剂量对一些病人不能产生足够的药效,以致被认为该药无效,而另一些人在治疗中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又被认为是剂量过高所致。因此,进行药物血药浓度监测,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可充分发挥药物的药理作用,减少不良反应,提高药物治疗的价值效应。这样即可节约相关费用,又可使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充分地融合在一起,使药物发挥其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广大患者服务。

    2、提高医院药事管理水平

    以前,由于缺少客观性控制规范(如本院的基本用药范围),许多医院的药品应用都存在盲目性,药品布局随意性大。医院在进货时可能更多的是考虑利润而忽视了药物治疗的成本;贵重药,大处方不合理地运用增加了患者的负担的同时医院还要负担可能发生的毒副作用。要制定科学的规定,依据是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将PE引入到医院药事管理中后,可以使这种盲目性、随意性改变,帮助医院建立适合本院的客观性控制规范,从而大大提高医院的药事管理水平。

    二、药物经济学在医院药事管理中的应用现状

    医院药事管理仍然沿袭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计划、采购与供应职能。受计划经济思想意识的影响,存在着“管、产、供、购的四平八稳、旱涝保收、唯我独尊”的思想,形成只重采购、供应、调配,而轻实际效益、整体效益、科研协作、临床药学,这种“半市场”的模式,不能适应医药改革的市场竞争机制,更无法适应入世后医药行业调整的冲击和压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自由创收、靠医嘱与处方强行推销药品的日子不会长期存在下去,医院药事的被动型管理及“供应保障型”的高价格、高风险等状况都将改变。医院高投入-医疗高成本-病人高费用-医院高收益-增长速度快的这条表面闪光实际扭曲的链条被打破了。随着我国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健全,医药费用的支付将由公共支付为主向公共支付与个人支付和社会保险公司支付的共同支付模式转变,人们的医药支付费用意识将得到增强,而医疗市场的竞争又使得医院必须在价格竞争上形成自己的优势,因此,如何真正做到以比较低廉的费用提供比较优质的服务将成为医疗服务的重要策略之一,医院管理者和药剂人员不仅要有药品质量意识,同时还要有药品费用意识。

    目前我国许多省市为了控制医疗费用的迅速上涨,实行“总量控制、结构调整”的政策。对医院的药品使用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医院尽可能使用疗效好、价格低的药物,即使用成本-效果较好的药物,并将其纳入医院的用药目录中,以便使药物费用的增长幅度控制在政策规定的范围内。药物经济学的研究结果促使医院将那些成本效果好的药物遴选到医院的用药目录中;与此同时,医院用药目录的制订也规范了医生的用药行为,大大减少了不合理用药的现象的发生率。同时结合药物经济学原理,药事委员会对价格昂贵、疗效一般、副作用大的药品,实行淘汰制;对疗效确切、价廉、副作用较小的药品,优先鼓励使用;为实行医院处方管理,处方点评、药效评价等提供了依据,防止大处方、滥用药等,进一步规范了药品采购、使用的行为准则。

    三、将药物经济学原理运用于医院药事管理时的局限性和需注意的问题

    虽然药物经济评价已被广泛地开展和运用,但我们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其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1、疗效问题

    在研究设计中选择不同的病人,或不同的疗效标准都将会对研究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那么在临床使用中的疗效就得不到根本的保证,所以首先要对各种不同的病症制订一个科学的疗效标准,然后在科学辨证的同时要按照药物经济学的原理施与适合的救治方法。

    2、数据可靠性

    由于较难获取成本数据,实际成本、间接成本和无形成本较难测量,所以在实际研究中进行成本测算时,一般都用医疗费用和药品费用来代替成本,这种选择可能会给研究结果带来一定的偏差,所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理论结合实际,使药物经济学原理能起到实质性的作用。

    3、研究角度单一

    研究表明,药物经济评价应从广泛的社会角度进行,但由于医保、医险、药厂更多的是考虑自己的利益,都以其自身的角度来进行药物经济学研究,因此药物经济学也在一定程度上缺乏一定的可信性。

    4、个体差异性

    各种病症虽一致,但由于不同病人体质等因素的不确定性,这也使得药物经济评价的结果具有一定的不可避免的差异,有时甚至出现一些不具备成本-效益的情况,所以评价的结果,个人不能代表群体,评价的时限性、地区性不能代表全国、全球。

    四、对药物经济学原理在医院药事管理中应用的展望

    我们将药物经济学应用到医院的药事管理,其实质就是提高药品的效用,即以最小的药品支付获得最好的医疗效果。而这并不是少开药或者开便宜药就能解决的,它需要临床和管理等各个环节的密切配合。因此,医院的管理者和药事人员一定要创新思维,不断拓展医院药事管理空间,让药事管理活动渗透到医疗服务中应该渗透到的环节。药师要参与临床医师治疗方案的制定,保证病人用药安全、有效合理;探索建立临床用药指导或咨询师制度,药师直接面对病人,进行药品疗效、服用方法和各种副作用与禁忌的指导;建立药学情报网,交流信息,既为临床提供药学资料,又不断从临床获得信息,增强医、药、护、患之间的整体联系;开展药物监测,通过药物浓度测定,应用药物动力学原理及微机处理系统,针对不同病人实施个性化给药治疗;进行药物的经济学分析与评价以及药物之间的配合使用研究等。

医院经济管理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药物经济学;治疗方案;药事管理

药物经济学是以卫生经济学基础而发展建立的一门新型边缘学科,是一门将经济学原理和方法应用于评价临床药物治疗过程,其作用贯穿于药物研发,生产和销售的整个过程,为产品的开发提供决策,将为新形势下的药品监督立法及管理的更加科学合理,促进药物资源的有效利用提供依据,有利于药品分类管理制度。

药物经济学研究方法有四种:最小成本分析法,成本—效果分析法,成本—效益分析法和成本—效用分析法(起源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美国)。药物经济学在医院药学工作中的作用有以下几种方面:

1 优化临床用药方案

根据药物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在我国的发展及应用过程。目前情况下其主要任务是对比不同治疗方案,以及不同医疗和社会服务项目斫产生的经济效果的相对比值,其目的不仅是节约药品费用更重要的是使药品更安全、更有效、更经济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临床合理用药和治疗决策科学化提供客观依据。医生在诊疗过程中选择药品价格的“高”与“低”,并不标志着治疗方案的“优”与“劣”,因为药物经济学不光注重治疗成本,同时还注重治疗效果,对于临床药物治疗方案的评价,只考虑效果,不顾成本消耗是不可取得。只考虑成本,不考虑效果也是无意义的。问题关键在于平衡成本与效果,寻求一个最佳点。在多个治疗方案中,一个治疗方案即便成本较高,但临床效果显著,仍不失为较佳的治疗方案。

2 指导临床药学服务

随着人类社会对医疗保健健需求的日益增加,卫生保健费用(其中相当一部分药物费用)的逐年上涨己成为妨碍各国卫生事业向前发展的沉重负担。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卫生资源相对来说比较匮乏,医疗制度的经济改革正处于摸索阶段。因此,药物经济学为此尽微薄之力。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临床药师对临床合理用药的有效指导,其中包括对临床治疗方案的干预和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以其注意事项等。②药物血药浓度的监测。由于个体差异,一部分药物的常用剂量对某些患者疗效甚微乃至无效,而对另医学患者则可能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甚至中毒。有时标准给药剂量对一些病人不能产生足够的药效,以致被认为该药无效。而另一些病人在治疗中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又被认为是剂量过高所致。因此,进行药物血液浓度监测,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可充分发挥药物的药理作用,减少不良反应,提高药物治疗的价倔效应,这样既可调节相关费用,又可使药物治疗的价值效应、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充分地融合在一起,使药物发挥其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广大患者服务。

3 应用于药品的采购与贮存

我国医药市场中普遍存在一种药物多家生产的现象。同时其价格差异也很大。为此,国家纠正药品流通领域中的不正之风,减轻广大患者的医疗负担,推出了“招标采购”的新举措,既在保障药品质量的前提下,在获得同样治疗效果的同时,还要去考虑药品的经济性,将真正具有良好成本效果的药品奉献给广大的医患者。这也是药物经济学在药品流通领域中的具体体现。另外,药品是人们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的物质,药品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药品的质量除了与生产过程直接相关外,与其贮存方法也是息息相关的。例如,规定在冷库中贮存的药品,如在常温库中,不仅会严重影响药品质量,还会降低药品的疗效乃至失败,同时也增加了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患者如果使用了这种药品,即便临床医师已经拟定了成本—效果最佳的治疗方案,也达不到预期的疗效,不但给患者增加了经济负担,同时还浪费了有限的卫生资源。由此可见,运用药物经济学方法采购与贮存药品,是保障临床合理用药的重要基础,是实现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的重要环节之一。

4 指导医院制剂的研制和生产

医院制剂是医药市场的重要补充,能应临床之所急,方便快捷,安全有效,经济的为患者服务。同时也是保障临床用药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其研制和生产过程中,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疗效是首要任务,即尽可能研制生产出成本效果好的药品。为实现这一目标,在制剂研制过程中,应用药物经济学理论和方法评价新技术、新设备和新工艺应用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在生产过程中,除严格按GPP标准执行外,还应将药物经济学分析法应用到制剂生产的各个环节中,根据不同制剂品种采用相应的技术手段,尽量采用新技术、新设备和新工艺,改变以往生产设备、技术落后、工艺粗放的局面,优选工艺,进一步提高制剂产品的质量,例如可用吸附澄清技术替代传统的醇沉技术,可节约大量成本。

5 应用于药品上市后再评价

药品上市后再评价是根据医药学的最新学术水平,从药理学、药剂学、临床医学,药物流行病学、药物经济学及药物政策等方面,对已批准上市的药品在社会人群中的疗效、不良反应、用药方案、稳定性及费用是否符合安全、有效、经济的合理用药原则做出科学评价和估计。药品上市后再评价内容,包括疗效评价,安全性和经济性评价,药物经济学从社会角度出发,动用药物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通过成本和相应效益方面进行鉴别、比较,决定出最佳医疗服务方案,以最大限度的合理利用现有的药物资源,让人们以最小的代价享受到最好的医疗服务。因此,应用药物经济学理论和分析方法对上市后药物的经济性进行科学评价,是目前医疗费用已成为社会负担形式下的急迫任务之一,也是药品上市后再评价的一个重要内容。利用药物经济学分析法对一个药品的实况进行调研与分析评价,使得该药在临床上得以合理的应用,使患者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利益。

6 在新药研究开发中的作用

应用药物经济学原理对拟开发的新药进行评审,从治疗作用、经济价值及应用前景进行分析,可以避免新药开发的低水平重复,可以使新药开发更加科学合理,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利用药物经济学加强新药研究经济管理和评审,以控制不合理医疗费用增长和卫生资源的浪费。通过药物经济学的研究和应用,对开,发疗效高,副作用小,价格合理的新药具有重要指导作用,也是今后我国新药开发和评审应该重视的内容之一。

7 在控制药品费用上涨方面的作用

医院经济管理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医院;经济管理;流程标准化;意义;内容;措施

一、医院开展经济管理流程标准化研究的意义分析

医院经济管理工作的效率直接影响到医院服务质量和水平,影响社会的总体福利水平。目前较多医院经济管理工作没有系统化的理论,也没有根据医院各个科室或者部门的业务性质对工作进行标准化管理,没有完善标准化体系,因此部分医院的工作效率较低,各个科室和部门之间的工作衔接性较差,重复工作或者工作遗漏等问题时常存在。医院要想改变这样的现状,就要改变以往各自为政和标准不统一的状态,并要重视医院管理学,福利经济学和标准化建设理论的重要性,规范医院的医疗行为,树立明确的医疗经济管理目标,梳理医院经济管理流程,为标准化工作提供必要的信息基础和依据。标准化流程有助于帮助医院衡量医疗行为的效率,衡量医院各个部门或者科室的工作效率,保证医疗服务态度规范,促进医疗作业程序的科学化。同时,标准化流程有利于医院根据标准化业务的实际要去设置绩效考核指标,保证绩效评估工作有统一的标准,提高绩效考核工作的科学性和可比性。医院经济管理流程标准化需要各个部门的协调和参与,我国卫生体系实施ISO质量认证,旨在强化医务人员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医院质量管理能力,以便降低医疗成本,为医院传统经验管理模式向现代化科学管理转变创造条件。

二、医院开展经济管理流程标准化的内容介绍

医院经济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财务会计管理,成本管理,投入产出分析,投资管理和风险管理等方面,同时还包括医院价格费用和绩效考核管理。经济管理工作范畴较宽,需要各个部门的积极参与和配合。不同医院经济管理类型的操作流程是不同的,医院对经济管理工作进行流程化处理就要了解不同经济管理的具体流程内容,把握住经济管理流程的重点内容。医院经济管理流程标准化研究的内容和目标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医院开展流程化研究需要明确医院实现经济管理流程化的前提和基本思路,进而在现行产权制度下研究医院运营结构和方式对医疗行为的影响,并充分了解医院卫生资源配置的效率。其次,医院要根据经济管理各个环节的职责和工作程序的实际情况制定经济管理标准化流程。再者,医院要了解各个标准化流程情况制定管理手册,完善管理体系和计划,做好相关的管理记录,以便为提高医院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提供信息依据。第四,医院要重视经济管理人才的作用,根据医院业务的特点和性质研究开发适用于医院现状的经济管理代码,重视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之间相结合,从而明确医院经济管理参考值范围。

三、医院开展经济管理流程标准化应该采取的方法

1.明确医院经济管理流程的利弊进行分析

医院要开展经济管理流程化研究工作,首先就要明确医院经济管理流程的现状。医院可以制定医院各项服务活动标准化流程三级目录,并为经济管理工作开发适用的经济管理代码,建立健全医院经济管理体系,并根据实证研究工作的科学化分析设置经济管理参考值范围,从而要明确经济管理流程化研究的具体内容。其次,医院要重视理论研究工作,可以根据文献评阅和现场调查等方式做好信息收集和信息筛选工作,重视信息整理,并根据科学调查方式对医院服务对象进行调查问卷。在此过程中,医院要谨慎设置调查问卷内容,不能设置具有预设性答案的调查项目,以免医院调查工作陷入数字陷阱之中。同时,医院要根据科学的随机抽样或者是分层抽样等方法的要求来选择调查对象,并要全面记录问卷调查信息,保证问卷调查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提高经济管理流程化研究工作的质量。再者,医院要对调查工作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根据调查意见和专家咨询等结果制定出现行医院经济管理流程图,了解流程化工作对医院服务工作的利弊影响。

2.建立健全医院经济管理流程标准化体系

医院要了解经济管理流程化的任务和目的,并要明确医院各个部门或者科室的工作性质和特点,从实际情况出发设置经济管理组织结构,并根据流程标准化的要求测算工作人员数量,进而对经济管理各个环节的职责和工作程序进行规范化处理。同时,医院要制定相关的经济管理标准化目录,做好经济管理标准化工作记录,以国家卫生部的要求和指标为经济管理流程化的前提,对经济管理指标进行筛选,从而确定经济管理流程化研究工作的重点。医院要分清权重和比例之间的区别,一些因素在医院经济管理流程标准化工作中所占比例较高,但是其在整个研究工作中的权重较少;一些因素在标准化工作中所占比例较少,但是其在整个研究工作中的权重比较大。因此医院在开展经济管理标准化研究工作时要重点区分各个因素的权重和比例,把握标准化研究工作的重点。

3.检验标准化体系的应用状况,提出建设性的政策建议

医院要重视经济管理标准化体系的应用状况检验,可以根据医院经济管理标准化的实际要求对标准化组织结构、流程和制度的实践性等进行检验,提高流程标准化的科学性。其次,医院对标准化体系的应用状况进行检验,可以为医院经济管理标准化工作改进和优化提供依据,医院可以从经济角度和社会福利角度对标准化体系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从而医院可以从行业管理角度对经济管理流程标准化提出政策建议,完善并优化医院经济管理标准化流程的持续改进制度与方法。

四、结语

医院要开展经济管理流程标准化工作,就要了解医院经济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并要根据医院经济管理的实际情况选择适用的标准化研究方法和实施对策,重视相关研究理论的作用,对经济管理流程标准化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提高制度设计的实践性和科学性,为医院经济管理规范化和标准化研究工作提供必要的依据和支持。

作者:丛培娟 单位:淄博市张店区中医院

医院经济管理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 网络化;经济信息管理;医院;特点分析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6628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328-01

1 引 言

网络化已是一种较为普遍的医院运营模式,医院信息系统对卫生体制改革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成为现代化医院必不可少的重要基础设施。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医院的科学技术也在突飞猛进的进步,再加上网络化经济信息的管理无疑让其医院的发展一日千里。网络化经济信息管理也就是专业的人才为达到预期的目标,对其医院的各项日常工作进行的网络化系统的经济信息的管理,简而言之就是通过有效的网络经济信息管理让医院的运营更加科学性、智能性和高效性。我院率先实施了医院网络化经济信息管理的相关措施,其效果是比较理想的,现将其详情报道如下。

2 网络化经济信息管理特点及作用

网络化经济信息管理主要是以医院的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网络、科学、先进的经济信息管理的模式为手段,以医院持续发展为目标的一种系统化的管理办法。彻底落实医院的网络化经济信息管理,并具体实施网络化经济信息管理是现代医院发展的过程的一个重要课题。事实也表明,医院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顺应网络化经济信息管理的这个21世纪的大趋势[1]。近年来,医疗行业的竞争也日渐激烈,再加上国家医改的逐步实施落实,从而导致各大医院都显得捉襟见肘,在这样的情况下医院要想从同类行业中脱颖而出,非得顺应时代的发展,实施网络化经济信息管理的方法,提高医院自身的经济效益和服务效率。

21 网络化经济信息管理对医院的意义 相对于常规的运营模式,医院的管理几乎都以人为的主观经验和手动管理的模式,如一些临床药单、会计账单、费用报表等。而网络化经济信息管理可以准确、全面、高效、科学全方位地反应病人的一切相关事项,为病人的就诊提供便利、为护士的护理带来方便、为医生的诊断带来效率、为医院的声誉和效益带来福音。网络化经济信息管理主要包括管理方法的系统化、管理决策的网络化、经济过程的标准化以及管理部门的专业化等方面[2]。而今我院已经开始着重于医院网络化经济信息管理的实施和运用,并也同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反响。医院发展网络化经济信息管理不仅是医院承担社会责任的体现,更能够为医院降低成本,提高医院经营效益,有助于医院抢占市场先机,最终实现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22 网络化经济信息管理的优势所在 运用网络化计算机对医院的各项信息进行科学的管理,这样做的优势大致可分为四点:①降低医院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可以有效、快速、准确地帮助工作人员进行繁琐的日常工作,不仅提供了工作效率,而且还节约了一定的人才资源[3];②优化了医院的管理流程,网络化经济信息管理比较客观地优化了医院的管理流程,大大减少了其人为的因素,提供了医院经济方面的控制力度;③合理的医院组织结构,网络化经济信息管理的实施能够全面合理地搭配医院内的各个部门和资源,将医院的效益发挥到最大化;④加强了医院管理的效率,科学信息的管理方法,能够为医院带来巨大的效益,对医院的规范性和科学性起到了推动效果。简而言之,就是网络化经济信息管理的实施,无疑能够改善医院的经营模式,医院的管理系统得到专业性的升华,这些对于一个医院的成长和发展都是极其重要的,关系着整个医院的兴衰。

3 网络化经济信息管理的措施

31 系统性的管理 信息管理数据化是数字化医院建设的主要标志之一。医院实现信息化后,利用计算机网络将记账凭证以电子形式存储为数据文件,账簿、报表中的数据采集均来自网络系统中相关的经济信息发生点或计算机内部自动分配,抛弃了传统繁琐的查找、计算等手工作业,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经营成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统一对全院工作人员进行网络化经济信息管理专业性的讲解,力求从上到下、由内为外地强化全院网络化经济信息管理的知识,以提高医院经济和医疗服务方面的整体水平。

32 信息化的医院运作 必须优化医院就医的程序,以信息化的医院运作来为患者进行服务,最快速科学地为病人的就医提供更优质快捷的医疗服务,比如网络信息刷卡式门诊挂号和缴费收费等等,可以提高挂号和收费的效率。再有就是医院自身发展当中,所要使用到的各类医疗设施、场地及药物等,运用计算机进行专业性的统计和分析。同时也加强和医院周围社区的合作,为社区建立个人病历的电子信息档案,这不仅仅加强了社区人们的归属感,同时也加快了医院的医学效率,就仿佛是一种“长期合作”的医疗关系。还有就是网上看病、办公自动化等网络化的相关措施也要逐步开展起来,这些都是能够有效降低其医院运作成本的,为医院的发展也提高了更科学、更快捷、更系统化的现代医院制度。

33 管理决策网络化 网络化经济信息管理能最快速方便地共享医学资料,方便医院领导人拓宽医院的决策的想法,还可以快捷地帮助领导人随时把握医院的状况,更为客观、及时地分析医院运作的规律性,从而作出较为科学、合理的医院决策。

4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进步,其医学的步伐也会随着加快,而其完善有效的网络化经济信息管理系统的现代化医院才是最后真正的王者。网络化经济信息管理的实施是未来医院立足社会的趋势所在,更是医院提高自身实力和竞争力的必要条件。运用网络化经济信息管理对医院的数据信息、财务信息、成本核算、办公自动化、管理方法等方面进行科学的管理,无疑是为医院在未来的发展铺设了一条“康庄大道”。

参考文献

[1] 张肖峰,麻雅平议网络化医院的管理[J]包钢科技,2006,32(6):73-74

医院经济管理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医院 经济管理 问题 对策

随着200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意见》的出台,医院管理,特别是做为医院管理重要组成部分的经济管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企业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相比医院的经济管理则相对复杂,它要求医院以实现社会公益性为前提,按照公共服务效率最大化而不是经济收益最大化的方式提供服务,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和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具有同时兼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特殊性,要在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基础上追求经济效益。

一、医院经济管理

医院经济管理是指按照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运用经济手段,对医院的经济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实施、指导与监督,开展经济分析和经济核算,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力求以尽可能少的劳动消耗,取得尽可能大的医疗保健服务技术和经济效果,更好地完成以医疗为中心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等各项任务,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医疗保健需要,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医院是社会上最复杂的社会组织。她是一所大学,不仅培养医生和护士,而且还对患者和公众进行健康教育;她是一个工厂,通过投入人力和资本生产要素生产一种叫做“健康”的产品;她更是一支精锐军队,时刻守卫着人民的健康[1]。医院的种种特性,使医院已不再是一个传统概念上的事业单位,而是一个社会责任重、服务范围广、工作负荷大、职业风险多、知识更新快的高风险性、竞争性经济实体。医院必须密切关注其在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应对,不断提高自身经济管理水平,逐步提升医院综合竞争力,为医院可持续发展提供保证。

二、医院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管理人才不足

在北京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程薇教授所做的北京市卫生财经人员现状调查中发现:北京市卫生财经人员中,69.85%的人员没有任何计算机等级证书,具有研究生学历仅占总人数的2.18%,取得硕士学位的仅有1.68%,北京市卫生财经人员职称构成中,无任何职称的人员共计2488人,占总人数的一半以上,为51.06%,正、副高职称分别占总人数的0.41%和1.25% [2](数据统计截止到2012年10月16日)。同时2013年全国财务年报数据显示:全国卫生计生行政管理部门及其所属卫生计生机构财会人员总数已经超过40万人,其中本科以下学历人员31.3万人,占78%,卫生计生行业经济管理领域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短缺。可见医院经济管理人才的不足,严重制约着医院经济管理工作的发展。

(二)经济管理意识薄弱

医院的生存依赖于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医疗技术,这使得医院管理层高度重视医疗学科的发展与建设,医务人员能获得较多的参加各种国际学术会议与学习的机会,而医院涉及财务、审计、资产、价格、绩效管理等经济管理部门的人员则几乎很少能获得国际交流、学习的机会。同时在管理岗位的人才选拔上也较多的使用医疗专家,医院的中高层岗位上医疗专家占据了很大的比重。这些医疗专家虽具有较强医疗专业知识,但对经济管理方面没有接受过专业、系统的培训,不能较好的掌握有关经济政策,经济管理意识相对较为薄弱。例如,医院的各级管理者不能正确理解财政性资金的概念,易发生对政府采购法及政府采购目录等相关规定执行不到位现象,以及由于未严格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易出现基本建设项目严重超预算、资产管理混乱、盲目购置等情况,造成资金浪费。

(三)存在信息孤岛现象

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今天,医院也开始广泛使用信息技术。医院开发了HIS系统用于门诊和住院患者的结算;使用财务软件系统分别进行财务核算、成本核算和项目核算等;也有独立的物资管理和科研管理软件,但由于医院没有建立一个统一的信息平台,使得这些系统数据不能有效整合,不能实现数据在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各系统各自为本系统的使用者服务,由于统计口径的不同,易出现数据不统一,不能为医院的管理层提供实时、有用信息,影响医院经济决策等现象。

(四)不重视内部审计工作

医院内部审计工作是指医院内部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对医院及所属机构的财务收支、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性进行独立监督审核的行为,是对医院开展的经济活动进行的独立、客观的监督、评价和咨询活动,是医院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在《卫生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等制度中均明确提出了对医院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的要求,但目前医院管理层对内部审计工作仍未给与充分重视,不设置内部审计机构、或虽设置内部审计机构但人员配备严重不足的现象普遍存在,造成医院内部审计工作不能有序合规开展,严重制约了内部审计部门在医院经济管理中的作用发挥。

三、提高医院经济管理水平的对策

(一)设立独立的经济管理部门

医院应设立独立的经济管理部门,统筹协调管理医院的各项经济事项,将财务、资产管理等业务纳入经济管理部门范畴。该部门直接由医院负责人管理,在医院未设置总会计师岗位的情况下,该部门负责人最好能以院长助理的身份出席医院有关会议,参与医院的各项经济决策,使医院的各项经济管理工作有效合规实施。

(二)加速医院信息一体化平台建设

信息一体化平台建设是现代医院经济管理中不可或缺的管理手段,它是以医院的实际业务与工作内容为基础搭建的统一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可以将医院各个分散的财务、资产管理、科研管理等系统软件进行整合,实现资源共享,使医院管理者能够实时掌握医院的运行情况,随时调取数据为医院的经济决策提供信息支撑。加速医院信息一体化平台建设,是医院实施高质量,高效率和规范化经济管理工作的关键。

(三)提升医院内部审计部门地位

医院管理层应充分认识到医院内部审计部门在加强医院经济管理方面的重要作用,配备专业人员,不断提升医院内部审计部门地位,最大程度的发挥医院内部审计部门在基本建设项目、设备购置、绩效分配、经济合同审计以及内部控制的建立和有效实施的监督和评价等方面的作用,增强医院防控风险的能力,节约资金,促进医院经济管理水平的提高。

(四)加强经济管理人才培养

医院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对经济管理人才的选拔和使用,医院应转变经济管理意识,建立科学的人才管理制度。有计划、有目的的引进经济管理人才并对现有经济管理人员进行系统培训,逐步培养出一支高素质经济管理队伍,以提高医院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的竞争力。

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要求,培养一批坚持依法理财、精通财会业务、善于经营管理、把握事业发展规律、具有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的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化经济管理人才,提升我国卫生计生行业经济管理人员整体素质,国家卫生计生委财务司于2014年启动了卫生计生经济管理队伍建设“335工程”,为医院的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搭建了一个高效的平台。医院管理层应及时了解该项培训工程的现实意义与目的,对该项目工程给予充分重视与支持,借助这个有效的平台,为医院培养出一批优秀的经济管理人员。

(五)实行全面预算管理

全面预算管理是医院加强经济管理的有效方法,医院通过建立预算管理制度,对预算编制、审批、执行、调整、决算、分析和考核的全过程实施强有力的监管,坚持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统筹兼顾、保证重点的原则,建立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由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3],有效发挥预算管理在医院经济管理中的主导作用。医院可以通过预算加强对医院各个科室的成本管控,合理配备医疗所需资产,避免盲目采购和无序支出。通过全面预算管理,确保医院收支平衡,资产的有效使用,加强医院经济管理,提高医院的运行效果。

(六)建立医院总会计师制度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如何加强医院的经济管理,提升医院的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是医院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为提高医院经济管理专业化水平,医院迫切需要通过总会计师制度的建立,让总会计师以经济专家的身份参与到医院的经营管理中。

综上所述,医院经济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医院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医院应密切关注其在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应对,不断提高自身经济管理水平,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和价廉的医疗服务,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参考文献:

[1]李玲.中国医改与国家治理[Z].国家会计学院培训课程,2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