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师的优良作风

教师的优良作风

教师的优良作风

教师的优良作风范文第1篇

【关键词】领导作风;教师教风;学生学风;校风建设;素质教育

校风是由领导的作风、教师的教风、学生的学风组成的统一体,是一所学校特有的作风,是学校师生员工共同努力,在长期教育、管理中逐步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精神状态、思想作风,是大多数师生员工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优良的校风是文明学校的重要标志,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应把抓好校风建设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学校领导的优良作风是造就良好校风的关键

“一名好校长等于一所好学校。”校长是学校建设的设计师,是学校工作的指挥员,是师生学习的楷模,在学校管理中,校长处于核心地位、主导地位、决策地位,校长的思想和作风在学校工作中影响全局。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作一个校长谈何容易!说的小一些,他关系千百人的学业前途;说的大一些,他关系国家与学术的兴衰。”所以校长素质很重要。校长的素质是校长领导行为的基础,是校长领导艺术的源泉,是校长领导威信的条件,也是校长工作取得成功的保证。

校长是“师者之师”,领导者要实事求是,发扬民主,坚持原则,敢于抵制不正之风,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这样才能保证校风朝着正确方向发展。

二、教师严谨的教风是良好校风形成的基础

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偶像,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学生,因此,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师德、渊博的知识和严谨的教风,各方面成为学生的表率。

(一)抓师德建设

师德是教风的核心。没有良好的师德,就不可能有严谨的教风。为此,应组织教师学习思想、邓小平理论、的“三个你表”、的“八荣八耻”,学习《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学习师德标兵张丽莉、李桂林、陆建芬等先进事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举办“爱岗敬业”、“学生在我心中”等师德演讲比赛,完善师德建设规章制度把师德考核与评选先进班主任、优秀教师和年度评“优”等挂钩,促进师德水平上新台阶。

(二)抓业务能力提高

业务能力是教师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学校就如何提高教师业务能力应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首先应鼓励中青年教师参加在职研究生班学习,提高学历层次与文化水平,并推行终身学习的理念;其次,鼓励中青年教师在岗进修。学校出台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引导中青年教师参加国家对中职学校各个学科的在岗培训。帮助教师克服家庭和工作的不便。其三,走出去,请进来,组织教师到名牌学校听课学习,聘请专家学者来校讲学;第四,召开研讨会,组织教学观摩,开展教学比武和“一帮一、结对子”等活动。

三、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是良好校风的具体体现

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要特别重视抓好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一)完善制度,以制度规范学生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首先要有规矩。根据《中职生日常行为规范》,结合校情,相应制定《课堂常规》、《礼仪常规》、《卫生管理规定》、《安全公约》等。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寓教育于活动中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传统等教育。如学雷锋纪念日开展“开展学雷锋,树新风”、“学雷锋见行动,争当学习标兵”活动;“三八”节开展感恩母亲活动;清明节开展“说英雄、比英雄”、祭扫烈士墓活动。5.12护士节开展向南丁格尔学习,争做白衣天使的活动;教师节开展“尊师重教”活动等;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培养学生的团体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觉;利用重大事件开展有关活动,如举办“庆建国64周年”为主题的书画展、文艺晚会;每周一要举行庄严的升国旗仪式,强化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等活动。

(三)建立评比机制,以评比激励学生

建立“周评、月评、学期评、年度评”等一整套评比制度。从卫生、纪律、安全等方面实行每周一评,评选“文明班级”。实行每年一次评比“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文明班级”等,评比结果在宣传橱窗、校刊上给予表彰宣传。

(四)充分发挥社区教育功能

请关工委干部来校作报告,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职业教育、与派出所建立警校共建关系,请派出所的同志来校举办法纪讲座,增强遵纪守法自觉性。学校成立家长委员会,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长会,家校互访等形式,提高家庭社会教育水平,形成家庭、学校、社区三位一体网络,提高教育效果,促进学校优良校风的形成。

(五)树立文明形象,以文明礼仪影响学生

在学生中广泛推广“文明十字”;按照护士的要求训练学生仪容、仪表、仪态;成立文明岗,每日早、中、晚文明岗学生统一着装在校门口迎送师生、树立良好的礼仪形象。

教师的优良作风范文第2篇

[关键词]学风建设 优良学风 培育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3-0106-01

学风是在高校师生面对和处理学习问题上的综合体现,它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会对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成长进步产生重要影响,同时反映出高校的人才培养水平和教学质量,对高校的发展和建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在大学之中,学校的学风体现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目标和学习纪律,也体现学校的育人态度、育人精神和育人方法。其中加强班级学风建设是提高学校整体学风的基础工作,学校进行组织管理的基层单位是班级,班级的情况将会直接反应出学校的社会功能和教育功能,学校中各项工作的传达往往要通过基层单位班级,工作的开展要通过班级的学生。所以,在加强优良学风建设的过程中,应该从基层着力来强化班级在学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而采取培育优良学风班的方式往往在提高整体学风方面能够收到很好的效果,因为优良学风班的建设对学生而言是一种动力,它能够使学生积极向上、努力拼搏,同时有助于提高班级凝聚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有利于增强同学之间的团队协作能力。

一、辅导员老师及班主任全面化、民主化、细致化的进行班级管理,抓教育促学风

高校辅导员老师及班主任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再进一步开展班级学风建设工作中根据了解情况客观实际地处理相应的问题,做到在关心同学、教育听雪方面,细微有实效,在班级学风建设中积极构建民主的良好氛围,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班级的管理,激发学生在整体工作中的积极性,从而在班级之中形成民主激励效应,让班级学生变得更主动、更积极地去学习。同时在工作中辅导员老师及班主任要意识到班级之殊情况,例如班级中成绩比较优异的学生和一些不注重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的学生,辅导员老师及班主任对此要积极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使他们更好地成长和发展,像对于班级中那些成绩比较优异的学生,要通过鼓励的方法,让其能够更好地发展,成为班级当中其他学生学习上的榜样,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不足之处包括这些成绩比较优异的学生,一定在工作中积极引导这些学生认识到自身的缺点与不足,这样才能促使这些更加全面的发展。而对待一些不注重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的学生,辅导员老师以及班主任首先多切实关注、关心这些学生,走进他们、亲近他们,从而让这些学生乐于去接受老师的教育,能够积极主动地提升自我,平时及时发现和肯定他们的进步,对于这些学生的努力善于运用夸奖表扬表彰等方式进行肯定,让这些学生树立其信心,从而找到自身努力的方向,进而提高班级学风建设水平。

二、班委会和学生骨干充分发挥核心力量,构建班级精神风貌,抓氛围领学风

班级当中有一支高效率的班级学生干部团队对于提升班级整体学风建设至关重要,所以辅助辅导员老师及班主任必须重视选拔和培养班级干部团队工作,班级中的学生干部团队可以带领、带动班级学生积极进取,努力向上,来共同实现班级的进步,他们的这些工作有效地辅助了辅导员老师及班主任建设优良学风的工作。班级中的学生干部团队是老师和学生之间联系的桥梁,往往他们的工作方法和工作能力能够影响整个班级风气和精神面貌。在高校中,学生大一入学时,辅助辅导员老师及班主任要对学生的基本情况有所了解,然后通过学生自我介绍和其在一些活动中的具体表现,进一步加深对其的了解,这样根据实际客观公正挑选出比较适合、比较优秀学生来担任班级中的学生干部。辅助辅导员老师及班主任要发挥学生干部的才能,发挥这些人的工作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从而让他们更好地组织、管理班级里同学们的学习和生活,让他们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充分带动班内优良学风建设工作。

三、任课教师提升教学质量,改良育人模式,导向班级竞争机制,抓教风引学风

在高校的各个学院之中,每一名任课教师的授课水平和其课堂上的教学秩序都是改善教风、促进学风建设工作中的关键,学校可以建立由优秀教师组成的教学督导小组、以相应职位的领导干部组成的教学管理小组和各班学生干部组成的学生管理小组来开展学校学风建设工作。工作重点要对任课教师的教学进度、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效果进行督导和建议,从而将教学课程计划落实、教师风貌展现、多媒体系统高效利用和教学信息量和教学艺术效果提升真正落到实处,是学生可以积极出勤,认真听课,从而形成优良的班级学风。

四、校、院学生组织发挥力量,引领班级特色文化,抓氛围带学风

高校之中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是促进学校优良学风建设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学生会在在学习农行学术氛围的熏陶下,自觉养成自信、自强、自立的优秀品质,更加积极地去学习。所以学校必须组织丰富的活动来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学校可以结合实际,在适当时间开展优良学风班建设的评比活动,从而促进优良学风班建设工作能够有效落实,同时可以举办一系列的活动如班级学风建设展示赛、学习标兵优秀事迹展示等,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从而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有关工作要实事求是,客观对待,根据学院中各自专业的特点,积极开展优良学风班评比工作, 扎实推进相关工作的进行,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极开展有关活动的宣传工作,各学生组织要积极倡议,营造浓厚学习氛围,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多角度、深层次提升学生自我约束力与自觉学习的毅力。在活动中要使其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形成爱学习的学习氛围,推进学校整体的优良学风建设。

参考文献

[1]张劲,余昌海.高校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国成人教育,2007,(3):56.

[2]全淑凤.建设高校优良学风的再思考[J].大学教育科学,2004,(4):33-34.

[3]盛大申.浅谈高等学校的学风建设[J].孝感学院学报,2005,25(2):94-98.

教师的优良作风范文第3篇

学风建设作为高校自身建设的重要方面,直接影响到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影响到高校的社会认可度和学术竞争力。从宏观层面审视,加强大学生学风建设,是促成“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持续推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从中观层面来讲,加强大学生学风建设,是高校培育高质量人才的有利保障和客观要求;从微观层面而言,加强大学生学风建设,是确保广大学子自身良性发展的基本需要。因此,加强高校大学生学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地方高校大学生学风现状分析

1.大学生整体学风状况良好,但仍有待提高

总体而言,大学生的学风状况是好的,体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有理想、有追求、有作为已成为大学生的主体形象。但高校大学生学习氛围差强人意,学习风气整体状况有待提高,而且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2.大学生学习态度与方法有待加强

地方高校部分学生平时学习懒散,学习精力和时间投入不足,主动性、积极性不高,不能有效利用课内、课外时间去学习,存在着期末考试临时“抱佛脚”的思想,学习态度并不端正。

3.高校教师在学风建设方面并未发挥应有的作用

教师的教学是学风建设的重要因素,教师的教学风格、内容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校教师是大学学风建设的主体,教师既是知识的创造者又是传播者。近年来,由于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一些教师敬业精神不强,教学投人不够,讲课马虎,“心”不在岗、“师”不到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大学生渴望教师整体素质与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希望加强和改进师生关系、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等。与此同时,少数教师教学精力的投入严重不足,这对高校学风建设产生了不利影响。

4.办学条件需要改善,校园文化氛围亟待营造

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校园文化氛围建设,强化校史教育、爱校教育和专业兴趣培养,将有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营造良好的学习风气。但是,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普及,部分高校的硬件软件设施已经超过了其自己的容纳程度,不堪重负。这样的直接后果是,高校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没有良好的载体,无法发挥其“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三、加强地方高校大学生学风建设的对策建议

1.加强引导,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力

高校开展大学生学风建设,学生是既是重要的载体也是重要的参与者,因此,引导大学生端正学习动机,发挥自身能动性成为优良学风建设的关键。引导大学生端正学习动机,必须以思想教育为先导。地方高校通过强有力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率先解决好学生的学习目的、治学态度、进取精神等内在动力问题。通过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道德修养;通过诚信教育,将诚信内化为学生的行动,防止各类舞弊现象的发生。加强学风建设,地方高校还要坚持以人为本,切实解决他们在思想、学习、生活和心理等方面遇到的各种问题,使他们的奋斗目标真正转化到刻苦学习、立志成才和回报社会上来。

地方高校要建立健全学习激励机制,引导大学生发挥自身能动性,促进优良学风建设。大学生学风建设实行激励机制应在目标激励、榜样激励、奖惩激励、竞争激励四个方面狠下功夫。一要帮助大学生们确定不同时期与自己物质或精神需求相联系的激励目标,使他们从目标中看到收益和成效,在目标追求中持续其学习积极性;二要树立优秀的学习榜样,影响和带动广大学生端正学习态度,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三要配套建立好学风建设的奖惩机制,形成有效的奖惩激励制度;四要创设良好的学习学风竞争氛围,建立完备的竞争淘汰机制,培育大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

2.提升修养,重视高校教师师德建设

教风与学风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优良的学风是优良教风的必然要求与最终结果。因此,为构建优良的校风,高校必须重视高校教师师德建设。师德是教师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修养、知识水平文化水准、精神面貌等各方面的综合体现。加强学风建设,尤其要注重加强师德建设。高校要制定科学的师德规范,明确教师的价值导向和行为准则。如通过制定“师德建设实施方案”、“教书育人、服务育人工作条例”等,来明确教师职责和目标,引导教师正确把握高校教育教学规律,教书育人爱岗敬业。

地方高校应该进一步加强青年教师的岗前培训、教育培训、职后培训,提高青年教师教学业务水平,同时建立高校教学管理机构评价教师、学生评价教师、教师自评与互评三维一体的综合评价体系,调动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为更好地培养人才和创建优良学风提供有力保障。

3.加强管理,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高校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能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它是优良学风建设的重要载体。高校要在课程设置中增加人文科学课程开设的比重,以培养身心和谐发展、人格完善的大学生;在规划校园环境建设时,通过校园人文景观、建筑设施的独特布局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加以熏陶,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学风和文化氛围,对学生的身心产生“润物细无声”的影响

地方高校要认真组织好大学生经常性的理想信念教育,打牢大学生优良学风的思想基础;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要积极鼓励科技创新,开展学术论坛活动,举办科技论文大赛、创业计划大赛等,积极参加国家、省市和学校的科技竞赛活动,培养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要围绕教书育人抓好校园内宣传文化阵地建设,营造氛围,大力弘扬优良学风;积极倡导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精神风貌。

4.优化机制,强化优良学风的形成

好的制度可以为学生的行为规范提供应有的约束,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风气,促进学风建设,因此这是从根本上改变学风现状的途径。在调查中发现,教学管理和机制处在比较低水平的学校,其总体学风水平也会比较低。因此要注重优化教学机制的改革,强化优良学风的形成。

完善学分制选课制。地方高校应该改变过去整齐划一的培养模式,实行更加灵活的学分制、选课制,从管理上重视,教学资源上倾向选修课,增加学生学习的自由度和灵活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优良学风的形成。

建立健全考务管理制度,首先要全面认识考试的目的,严格教学要求,维护考试建设的严肃性,确保教师在出题、监考、阅卷和登录分数等各个环节上严格按照有关考试管理的规章执行,例如各专业必修课考试必须以明确的、统一的教学大纲作为考试命题的依据;对尚无统一的教学大纲的必修课考试,应以课程主讲教师所规定的授课纲要为考试命题的依据,每门课程考试试题应同时编制出A、B两套试卷及其标准答案。其次要建立考风、考纪督查机制,严禁教师复习时泄题或着变相泄题,加强对监考人员的监察力度,落实对考试的监督和评估;最后要加强考试纪律教育和考试诚信教育,建立学生诚信档案,形成正确的舆论和风气,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考试的严肃性和考试违纪的危害性

四、结语

优良学风的形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也不是一个独立的过程。高校要进一步提高对学风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把学风管理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对待,明确工作目标,切实落实各项措施,最终在高校形成优良的学风,为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营造良好氛围,从而使大学生能珍惜大学期间宝贵的学习时间,为将来感恩父母,服务社会,报效祖国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杭卓B,蒋毅.高校学风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6):143

[2]孙明明.高校学风管理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

[3]邓克金,薛蛟,程如冰.大学生学风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长春大学学报:2009,19(1):83

[4]赵聘,赵云焕.高校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9(4):154

教师的优良作风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效 考务管理

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人才,实施过程中要经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方面。学生要经过学校组织的各种考试来检验学习成绩和教学效果是否达到了培养目标,是否完成了自己的学业,而检查和评价的手段通常就是考试,因此考试是衡量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之一。

目前考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生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考试作弊现象,屡禁不止,且作弊手段趋向现代化、专业化。以前考试作弊形式主要是夹带纸条、偷看抄袭等,现在考试作弊则不仅利用手机等现代通讯工具,而且已经达到了使用高科技专业工具“作弊笔”、“录音笔”、“无线耳机”的地步。这种现象的蔓延,严重地破坏了公平竞争的环境和良好学风的建设。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生源层次参差不齐,学生在学习方面的综合能力差异较大,作弊现象更为严重。如何遏制考试作弊现象,实现考务管理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提高教学质量,就成为教学管理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笔者就此浅谈以下自己的看法:

一、加强校风、学风、教风建设

1.校风建设是基础。校风是一所学校师生员工共同具有的理想、志向和行为习惯等多种因素的综合,是一种精神状态和行为风尚,是学校文化底蕴和优良传统的核心和精髓,是一所大学的品牌、形象、精神和灵魂。校风对师生员工的心理行为具有潜在的激发、约束作用。它融入于师生员工人格的各个层面,影响着师生员工的价值取向、行为规范以及人生的各个阶段。作为国家的人才培养基地,学校对于学生人格、人品的塑造和养成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学校作为学校内部教师和学生管理的重要单元,要坚持不懈地“弘德敬业,正己立人”,学院要通过抓优良校风的建设进一步促进优良考风的形成,要通过不遗余力地加强思想宣传工作,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的方法来不断强化广大教师和学生对规范考务工作的深刻认识。

2.学风建设是关键。学风,即求学、治学的风气,是学校文化长期积淀的精华,是校风的集中体现。学风不是仅仅针对学生的学习风气而言,也针对着教师的治学风气。学风不仅是学生学习态度的综合反映,也是一所学校的治学精神、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的综合反映。学风是衡量校风优劣的一个重要指标,它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育质量、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影响到学校的声誉和地位。一所学校的良好的学风,不是由哪一届或哪几届学生创建的,它是一个长期积淀、不断优化的结果。良好的学风应包括教师能“弘德敬业,正己立人”,具备良好的师德和敬业精神;学生能“真心求学,实意做事”,努力进取且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种文化科技活动等。因此,学院应该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以诚信教育为重点的思想道德教育,使广大学生充分认识到,诚信是做人之根本,是维系社会基本秩序之基础,也是维护学校正常教学活动秩序的重要保证。

3.教风建设是重点。教风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突出表现,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对象,只有教师教得好,学生才能学得好。因此,教风是学风之源,教风建设是校风建设的主导。教师是办学、治教的主体,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决定者,也是优良校风的酿造者。大学教师是学校的生命和活力所在,是学校的精神和力量所在。教风是校风的基础,优良教风是优秀教师身体力行、言传身教、滋润培育的结果。因此,学校要十分重视教师素质的提高,要以改革为动力,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形势的教师管理新体制,建立健全与之相匹配的各项教学管理制度、教学质量标准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二、严格考试过程管理

考试过程的管理主要是考试时的管理,是考务管理体系的重要部分,考试过程管理不力导致一些不公平现象出现,会使一些不作弊的学生看到学习不如自己的同学靠作弊取得高分、不劳而获,由此产生心理不平衡,引起不良后果。因此,加强考场管理力度,完善考试监管制度,是促进考风建设的关键:

1.建立完善的考务管理规章制度,要做到“有章可依,有章必依”。要科学的编排考试日程表,精心设置考场;巡考过程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监考老师要有经验、有责任心。

2.营造良好的考试氛围。良好的考试氛围,可使学生感受到考试的重要性和严肃性,强化他们的考试意识和考试观念,如利用广播台、阅报栏、板报等宣传阵地,宣传考试纪律,让全体学生都了解本校的有关规章制度,告诉学生在考试中应怎样做,应注意些什么,同时造成一种“严肃考试纪律、铲除作弊”的强大声势,对心存作弊动机的考生形成一种威慑力,进而打消其作弊念头。

3.对考试和考查科目的设置比例系部要有所控制。现在有的高校考查课程设置过多,学生期末考试大部分都是开卷,由于开卷可以翻书带资料,造成学生学习上没有压力。常此以往也会造成学生对考试无所谓的态度。

三、加强考后管理是促进考风建设的重要保证

1.整顿考纪考风不手软,坚持原则不讲情面,违纪处理要及时、公正。一方面要根据学生所犯的错误依有关规定作出合理的处罚,不能让一些“说客”更改学校的规章制度;另一方面要通过教育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反省错误从而达到教育本人及其他学生的目的。

教师的优良作风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风;教风

学风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是大学的宝贵财富,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和育人资源。但目前,高职院校的学风状况不尽如人意,学生中普遍存在着缺课、上课迟到早退、上课睡觉、考试舞弊、通宵上网玩电游等现象,不良的学风状况严重制约了高职院校的生存和发展。高职院校要获得较大地发展,关键就是要狠抓学风建设。

一、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现状

笔者在高职院校已有多年的学生管理工作经验,通过大量的实地考察和进行《高职院校学风建设调查问卷》等方式从纵向客观的分析了高职院校的学风建设情况,与此同时同本科院校进行横向对比,从目前情况来看,高职院校学风总体比较薄弱,学生的价值取向、学习热情以及考风考纪等都存在着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职院校对学风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是由中专学校升格或者是中专学校合并升格而成的,高职院校的主要精力重点放在学院定位发展、人员配备、专业调整与建设、招生与就业、上规模、上基建与增设备等方面,对学风建设在学院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尚没有把学风建设作为学院建设的重中之重,对学风建设问题不够重视。相对于本科院校的学生而言,高职院校的学生文化基础比较薄弱,学习积极性不高,这是无可奈何的事实,然而正因为以上原因,目前的高职院校对学风管理的重视程度明显不够,潜意识中认为高职院校的学风现状差与本科院校比是可以接受的,这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导致了高职院校对学风管理问题的轻视。目前高职院校在学风管理上没有建立或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纪律规定、管理机构、评估要求、激励机制等,或者有相关的制度却没有严格实行,形同虚设。因为因关系没能对甲从重处罚,同等情况下也就难以对乙从严处理,这就使得学风管理无规可循,无章可依、或有章不依,大家不管不问。这是造成一些学生放任自流的重要原因。

(二)不良的教风影响了优良学风的形成。一名优秀的教师能言身 教,感染、熏陶、激励学生勤奋学习、不断进取。而不积极改进教育、教学方法,用心教学的老师将得不到学生的支持。高职院校少部分教师素质有待提高,老师在课堂上应以传道、授业、解惑为本,不应借课堂发泄对社会的不满情绪。笔者就“学生逃课的原因”在这里对高职院校851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答案选“不喜欢老师的授课方式”的占了313票,仅次于占591票的“对课程没兴趣”,位居第二。而另一项调查“你对大部分教师水平的看法” 这一栏中,认为“相当好”的只占4.35%,认为“比较好”的占30.32%,认为 “一般”的占51.83%,而认为“不怎么好”的占13.51%。由此可见,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将是学风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之一。

(三)学生的学风状况不尽如人意。目前,高职院校中一部分大学生由于心理不平衡、自身基础差、缺乏明确的学习目的以及学习纪律松懈等各种原因在心理上对学习产生消极、懈怠甚至否定的厌学情绪,因而,形成了不良的学风现状,主要表现在:

1、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独立完成学习任务能力差。通过《高职院校学风建设调查问卷》中可以看出学生平时完成作业情况,851份问卷中,选经常抄袭的有108人,占问卷人数的12.69%,偶尔抄袭的413人,占问卷人数的48.53%,学生不能独立完成作业的情况非常普遍。

2、学生学习纪律松散,上课迟到、早退、旷课现象比较严重,笔者在学风督察过程中在登记学生上课迟到情况时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少部分学生为了逃避迟到登记,宁愿不来上课,看到值勤人员就转头回宿舍。

二、高职院校加强学风建设的对策和措施

(一)完善学风管理体系

充分认识学风建设的重要意义,研究和制定学院加强学风建设的有效措施。高职院校领导要统一思想,在考虑学院发展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学风建设的重要意义,把学风建设当作关系学院生死存亡的大事来抓。为了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查现状,定制度,抓措施,把各项学风建设措施真正落到实处,做到齐抓共管,人人有责,不走过场,形成学生爱学习、讲学习的优良学风。

(二)从严治教,落实学风建设

端正教风,树立良好的考风,为学风建设提供重要条件。教风与学风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教风是指教师的师德修养和敬业精神,是教师德与才的综合表现,是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修养及文化水准的集中表现。学校要通过开展评选和表彰师德优秀群体和师德标兵、学习和弘扬优良办学传统等活动,形成有利于良好教风、学风和校风建设的氛围。好的学风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好的教风,良好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出认真刻苦,努力钻研,脚踏实地,求学上进,奋力拼搏的优良学习风气;相反,不良的教风则助长恶劣的学习风气。此外,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言行都会随时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高校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人生阶段,教师应当在教学工作中对其正确引导,学生只有拥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才能从根本上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从而形成良好的学风。

(三)落实学风建设责任制

制度建设和严格管理是学风建设的侧重点。学校要针对目前一些学生学习自觉性差、自制能力弱的情况,从新生入学教育着手,加强正面教育和引导,教育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创造。当然,学风建设不只是教务处和学工处的事情,需要教学、管理各环节和各职能部门协作配合。全院各系、各部处室都应把学风建设当作自己责任的一部分,层层落实学风建设责任制,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中自觉对大学生进行学风教育与管理。

(四)围绕教育教学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

在抓学风建设的同时,学工处、团委、各系部、图书馆要以第二课堂活动的形式,围绕教育教学的内容,积极开展学术讲座、素质教育讲座和各种职业技能竞赛、征文比赛、英语知识竞赛、专业设计比赛、演讲赛、辩论赛等,积极开展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寓教于乐,在学院内制造一种好学的氛围,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培育优良的校园文化。

(五)树榜样,立典型

充分发挥学生典型事迹的示范作用,用学生的身边人、身边事为典范,激励学生积极进取,上进拼搏的精神。通过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及优秀学生和先进集体的示范作用,树立优良学风,实现“比、学、赶、超”的良好学习氛围。

学风建设永远是学校快速发展的重要课题,是学校教育成败的关键。良好的学风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建设良好的学风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