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师专项计划

教师专项计划

教师专项计划

教师专项计划范文第1篇

全市中小学校(含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民办学校)在职教师。

二、专项治理时间

2020年7月——2020年9月

三、专项治理内容

1、在职中小学教师组织、推荐和诱导学生参加校内外有偿补课;

2、在职中小学教师参加校外培训机构或由其他教师、长、家长委员会等组织的有偿补课

3、在职中小学教师为校外培训机构和他人介绍生源、提供相关信息。

四、专项治理工作要求

1、组织领导:

市在职教师有偿补课专项行动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党建办、监察室、人事股、基教股、职成教股、办公室等科室主要负责同志

2、落实工作责任。各校要把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作为一项教育行风建设的重点工作,认真履行有偿补课专项治理工作责任,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将任务细化分解到部门,责任落实到个人,建立层层管理责任制。并认真总结,完善制度,形成治理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的长效机制。各校要将在职教师师德师风情况纳入年度考核、职务评审、岗位聘用。

3、责任追究。

一是学校在职教师从事有偿补课,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的,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进行通报批评,取消学校当年评先评优资格。获市级示范学校的,限期责令整改,情节严重的,撒消称号:获省级示范学校的,限期责令整改建议撤销称号。情节严重的,上报市教体局、省教育厅。

教师专项计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卓越计划;教学质量;质量保障体系

“卓越计划”是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等战略部署,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而提出的高等教育重大改革计划。2009年12月教育部正式将“卓越计划”列入2010年教育部重点工作,这是我国开始大规模工程教育改革的信号。2010年3月教育部正式启动第一批试点高校参与“卓越计划”,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是教育部“卓越计划”全国第二批试点高校。笔者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方案,探讨如何有效实施“卓越计划”,健全质量保障体系。

1.学生生源质量保障

“卓越计划”鼓励学生来源的多样性。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通过两种方式选拔参与“卓越计划”的学生,一是在高考招生计划中单列“卓越工程师”班招生,根据学生的志愿和高考成绩择优录取;二是从在校本科生中选拔,遴选数理基础好、有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对科技活动或工程实践有浓厚兴趣的学生。选拔工作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学生了解“卓越计划”后,自主报名,通过笔试、面试后,才能人选试点班。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卓越计划”试点班采用单独编班的方式,每届招收2个班,每个班30人。试点班学生数量坚持控制规模、适度流动、严进严出的原则。对试点班学生因材施教,通过警示手段努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良好的培养,顺利完成本科阶段的学习。试点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出现学籍警示、考试违规、不服从企业管理规定并造成恶劣影响、难以适应“卓越计划”的要求等情况时,将被取消试点资格,转入非试点的相应专业继续学习。对学生在试点专业学习过程中已取得的成绩和学分,我们将根据所修课程在非试点专业的相关性和要求,通过课程学分替代予以解决。

2.师资队伍质量保障

“卓越计划”的实施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在于能否建设一支满足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要求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学校制订各类奖励政策,选派优秀教师担任试点班的基础课程教学工作,优先聘任有丰富工程经历的专职教师担任专业课教学工作。对没有工程经历或工程经历较少的专职教师,学校将创造条件,派遣其参与企业的实际工程项目或研发项目。这样,教师得以更新工程知识,丰富工程实践经验,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在学生的企业学习阶段,学校将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从企业选聘实践经验丰富的高水平工程专家担任试点班的专业兼职教师,他们既承担部分专业课程教学任务,又承担企业课程或实践项目的主讲或指导工作,还担任本科生的联合导师,承担培养学生、指导毕业设计等任务。

3.课程教学质量保障

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从课程体系、教材、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评价等多方面进行改革。通过丰富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灵活的教学评价方式、与工程应用紧密结合的教学内容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3.1课程体系

合理的课程体系设置是高等学校保证培养目标和形成办学特色的重要手段。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卓越工程师在培养质量上追求卓越,要求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依据上述思想,课程体系的设置包括通识教育基础课程、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学科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和实践环节。

学习通识教育课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较强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科学素养。掌握工程所需的相关数学、自然科学、计算机科学、程序设计基础与问题描述、信息检索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有助于学生工作后职业能力的提高和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将为学生学习不同专业方向的专业知识及交叉运用,顺利参与企业工程项目的设计与实施,培养创新意识和开发设计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保障试点班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较丰富的企业实践经验,在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卓越计划”中,实践环节被分为基础实践环节和专业实践环节。基础实践环节包括综合性实验、企业认知实训和课程设计,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侧重计算机基本操作、个人软件开发等技术与技能方面的训练,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专业实践环节包括具体专业方向的课程设计、企业项目实训、企业项目综合开发和毕业设计,旨在通过大量的工程实践,尤其是到企业学习和现场实践,培养学生对工程实际问题进行深入和系统的认识和理解,使他们综合运用所学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来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学生参与企业项目综合开发,在项目中承担研究、设计和管理等角色,培养了自身的组织管理、交流沟通、适应环境和团队合作的能力。通过对企业产品、工艺、技术及设备的使用和研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进行产品开发和设计、技术改造与创新的初步能力。我们将大学生创新性实践项目、学科竞赛和科研活动等环节贯穿于整个实践教学过程,进行研究性学习,意在培养在工程应用方面具有创新潜能的拔尖学生。

3.2教材建设成果

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它不仅是教师教学的依据,而且是学生获得本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教材的编写和选用直接影响着培养目标的实现。“卓越计划”要求培养出的学生具有较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较丰富的企业工作经历和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因此,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主要选用了部级重点实验室、部级精品课程组编写的教材,并计划联系其他院校教师、企业工程师一起参与编写并出版卓越工程师培养系列教材。现已出版《ARM DS-5使用指南》《Flash游戏程序设计》《计算机系统结构》《离散数学》等,计划明年出版《Unity 3D虚拟现实设计》《OpenGL 3D游戏程序设计》《计算机科学导论——思想与方法》等。教材建设全面覆盖专业课,主要涉及软件技术和嵌入式技术两个方向。在教材内容的组织上,尽量选用企业产品开发实例,采用任务驱动型编写模式对每个知识点进行介绍。

3.3教学方法与手段

改变目前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大胆采用被实践证明是有效的新方法,如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案例教学、探索性实验、课外科技制作、教师组织研讨课等。在教学手段上,主要采用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在实验室授课与实验相结合的方式,形象生动地传授教学内容,通过边学边练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学习兴趣。

3.4教学评价方式

教学评价从以试卷考试为主,改为以评价工程设计或综合项目开发为主的考核方式,从考核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能力逐步向运用能力转变。考核的重点包括问题的准确表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型设计能力、项目的最终设计成果等。学生通过答辩展示项目成果获得实践环节的考核成绩。

4.政策保障

“卓越计划”要求学校在学生管理、教学管理、学籍管理、师资队伍建设、经费投入等方面制定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以保障该计划的顺利实施。

4.1学生管理

试点班采取辅导员、班主任、导师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辅导员和班主任负责学生的思想教育、日常管理等工作,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作为学校的二级单位,为每个班配备一名专职辅导员、一名班主任,每五名学生配备一名学业导师。试点班实行双导师制,即学业导师和企业导师。学校原则上从一年级开始为每个学生配备学业导师,负责学生专业教育和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并对具体科学研究项目、工程实践项目等提供指导。从三年级开始,学院为每个学生配备企业导师,负责学生在企业阶段的学习和实践指导工作。由企业导师和学业导师共同确定学生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题目。学生在双导师的指导下,结合选题,积极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和工程项目开发,在此基础上完成毕业设计,并参加校企共同组织的毕业设计答辩。

4.2教学管理

1)重视对实践教学的管理,突出实践教学在工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基础实践环节要求一人一题,由教师指导,学生独立完成项目并参加答辩,评审组对此进行评价。综合实践环节要求学生按组完成,每组5-10人,由教师指导,组内学生分工协作共同完成一个较大的综合性工程项目。考核方式采用小组内的项目经理打分和指导教师综合评价的方式。

2)构建校企共管的教学管理机制。

企业直接参与专业培养方案的制订,重点负责企业实习阶段的课程设置、教学指导、教学管理等,保证企业阶段教学任务的完成。为此,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与中软国际有限公司、软通动力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吉祥腾达有限公司、桂林优利特电子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成立了由校企双方组成的领导小组、工作小组、专家委员会、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等,构建了学校与企业共同负责与管理的教学管理机制。

3)加强对毕业设计的评价和检查。

试点班学生80%以上的毕业设计题目为结合本专业的、主要解决实际问题的横向项目,题目突出设计性和综合性,毕业设计的内容重在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独立科研能力、团结协作精神以及创新意识和能力。毕业设计的时间通常为4个月,最多不超过一年,即学生一进入企业学习就可进行毕业设计。在整个毕业设计过程中,学校和企业的指导教师要全程参与学生的毕业设计指导、检查和论文答辩。

4.3学籍管理

对试点班的学生按校内学习阶段和校外学习阶段建立学籍管理机制,校内学习阶段的学籍管理措施基本不变,学校负责学生档案的建立、资格认定、成绩登记、学位评定、证书发放等工作。企业学习阶段的学籍管理由学校联合企业兼职档案员建立学生的企业学习档案,制定考核标准,进行成绩考评和登录工作。学生在企业完成学习后,由企业将学生的企业学习档案、有关课程和实践环节的成绩等转至学校。校内和企业学籍档案一起构成学生大学期间的完整学籍档案。

4.4师资队伍建设

按照“卓越计划”对教师队伍的要求,为加大工科教师队伍建设力度,应尽快形成一支校内专职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相结合的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学校通过制定有效的人事制度和政策,支持、鼓励和保证现有专职教师到企业获得足够的工程实践经历,具体有以下措施。

1)加大对卓越计划实施专业的高级工程人才的引进力度。

学院主动与IT企业的高级工程师联系,希望在引进人才的同时也能将他们的最新技术一并带入学院。学院将根据相关政策在工资、绩效、住房补助、科研启动经费等方面给予高级工程师良好待遇。另外,设立“企业教师”岗位,制定兼职教师的薪酬政策,聘请企业高级工程技术专家参与教学并指导工程实践、工程训练和毕业设计等。

2)建立鼓励专职教师到企业挂职、顶岗的激励机制。

激励政策包括教师挂职或顶岗工作期间的工作计入年度工作量考核,并支付相应的绩效工资、教师往返企业的差旅费以及必要的岗位工资。

3)制定鼓励专职教师参与工程项目和产学研合作项目的制度。

学校制定政策,在重视学术水平高的纵向项目的同时,也同样重视实际工程项目和产学研合作项目。在实施卓越计划的专职教师进行业绩考核、职称晋升时,横向项目享受与纵向项目同样的待遇。

对参与卓越计划的专职教师,学校将最终以他们在工程项目的设计、开发、研究、知识产权、专利发明、产学研合作、技术服务等方面取得的成果作为满足“卓越计划”要求和晋升职称的主要考核与评价指标,不再仅仅侧重理论研究成果和发表学术论文。

4.5经费投入

参与“卓越计划”的高校要为本校“卓越计划”的实施提供专项资金,要加大对参与专业的经费投入,资助教学改革、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师资培训、学生实训、实习基地建设等。

为促进参与“卓越计划”专业的专业建设,提高学生培养质量,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为试点专业按省教育厅资助经费的1:1配套下拨资助经费,即每个专业每年可获得教育厅20万拨款和学校20万配套资金,共计40万元,主要用于专业建设、实验室建设、校企合作等开支。学校还为每个专业的试点班按每个班每年2万元的标准给予资助,用于聘请导师、班主任及相关管理工作开支。学校适当提高了承担试点班教学的教师教学工作量系数,按普通班的1.5倍核算教学工作量。学校的师资培训经费向试点班专职教师倾斜,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申报政策也向试点班倾斜,同时学生实习费用在原有基础上每人增加2000元,以补充在企业实习的费用支出。

5.结语

教师专项计划范文第3篇

一、抓重点

抓重点就是突出“国培计划”在各类培训中的重中之重的地位。国家和省的教育规划纲要明确了中小学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基本思路和保障措施,要求各级各部门通过实施全员培训,完成5年一周期不少于360个学时的基本任务。每年各级各部门组织的各类教师培训非常多,但我州为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国培计划”任务,其他各类教师培训均安排在“国培计划”之后。州里成立“国培计划”实施工作领导组,并明确规定各县、乡、校也必须成立项目实施领导组,统筹安排“国培计划”有关事宜,县属中学、乡镇中心学校由专人负责项目实施,做到职责明确、责任落实,为实施“国培计划”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我州每年都专门召开“国培计划” 工作启动会议,如2013年“国培计划”启动会议于2013年8月15日召开,会议对上一年的“国培计划”工作进行了总结分析,对2013年的“国培计划”工作进行了安排,将“国培计划”培训结果纳入州对各县市目标管理考核,再次强调了对参加“国培计划”培训不合格的教师不计发2013年秋季学期绩效工资的政策。要求各县市将“国培计划”纳入到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规划中,纳入到“开学学校工作检查、学校教研活动、教学竞赛、教学观摩等活动中”。

二、强管理

(一)认真遴选参训教师。根据省教育厅的相关要求,按培训对象的遴选条件,优先遴选可塑性强、责任心强、爱岗敬业,通过学习培训能起到示范引领作用的优秀教师和骨干教师参加。同时要求各县市下发各个子项目名额分配方案时要尊重基层学校关于名额分配方案的意见建议,在乡镇学校之间进行微调,确保不浪费培训名额。要求各县市建立“人事调整应急预案”,确保因人事调整带来的信息变更得到及时处理上报。我州参加“国培计划”远程培训的实际合格人数为4 498人,比下达计划数多8人,并且全部合格。

(二)做好培训动员,明确培训任务。以学校为单位,对参加培训的教师进行培训动员,让参训教师带任务参加培训。要求参训教师开展“两个一”活动(一个主题讲座,一堂示范课或研讨课)。具体要求是:参加脱产置换研修的教师,承担县级组织的二级培训任务,先由相关乡镇中心校组织,再由县教育局(或教师进修学校)从中选择部分教师组织开展县级培训。参加短期集中培训的教师,承担乡镇组织的二级培训任务。参加远程培训的教师,由所在学校组织安排汇报研修成果并在校内组织安排讲授公开课。培训结束后及时进行培训总结、反思,组织好培训心得体会交流及示范课,做到派出有要求,回来有汇报、展示学习成果的平台。

(三)切实做好“脱产置换研修”项目顶岗大学生管理。每所项目学校有专人负责协调及后勤保障,每个大学生有至少一名指导教师辅导帮助。对置换顶岗学生严格考勤,做到“要么人在学校、要么假条在学校”。

(四)建立州、县、乡管理员,各辅导教师QQ群和通信网络,认真做好上下衔接工作。管理员及时将“国培计划”的置换项目的置换高校信息、顶岗大学生信息、置换教师报到学习时间、短期培训承办机构、培训时间地点、学习要求、远程培训各网站、学科注册时间、课程安排、如何正常收看培训课程视频、如何上传资源等在群空间里。特别重要的通知、信息直接以邮件或电话的形式通知各级管理员和相关教师,让各级管理员和所有参训教师及时了解培训信息。我们还要求各级管理员手机24小时开机,方便各乡校教师随时联系,确保了“国培”工作的顺利进行。

(五)将远程培训管理作为师训专干(负责人)的日常主要工作。各级管理员随时关注本辖区内参训学员的学习情况,州县管理员向各中心学校或学员及时通报参训教师的学习进程,对少数行动迟缓、进度慢的教师由师训办电话及时催促,保证了培训学习的顺利进行。州、县、乡管理员,各辅导教师利用QQ群、电话、短信、邮箱、班级公告和简报为学员与学员之间,学员、辅导教师和管理员之间搭建了交流、学习的平台,在群里学员可以随时交流自己的学习体会或困惑,使辅导教师和管理员能及时了解学员的学习情况,对学员的问题及时给予解决。

(六)严格财经纪律。根据省里的相关文件精神,我州下发了《大理州财政局大理州教育局关于下达2013年国培计划中央专项资金的通知》,要求各县市将培训的经费及时划拨到相关学校,并要求项目学校按照相关文件规定列支。2013年我州共安排10个远程培训与校本研修工作点,根据省教育厅要求,大理州教育局从中央专项资金中给每一个工作点6 000元的工作经费补助。

三、重实效

(一)参训教师开展“两个一”活动。为确保“国培计划”项目示范引领作用的有效发挥,做到资源共享,我们对参训教师要求开展“两个一”活动:一个主题讲座,一堂示范课或研讨课。在参训教师外出学习之前给任务、提要求。培训结束后督促学校组织安排成果汇报,为参训教师发挥作用搭建平台,开展二级培训和强化校本研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通过二级培训和校本研训,让参训的和未参训的教师有机会互相沟通、互相学习、互相了解,最终达到共享资源,共同提高的目的。二级培训和校本研训紧密结合学校教学实际,以问题为中心、以案例为载体,帮助教师解决教育教学中的现实问题,实现了理论与实践、培训与教学相结合的目标。

(二)“国培计划”远程培训与校本研修结合。2013年实施的“国培计划”远程培训与校本研修结合工作的效果很好。我州10个工作点每个点都组织了两次教研活动,其中4个工作点的活动与“名师工作室”的工作相结合,全体名师工作室的成员参与,由“名师工作室”的主持人作为本地专家。每次校本研修活动内容紧密结合远程培训的课程,既有讲座又有示范课和同课异构课,既有交流座谈又有答疑,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层次高,参与的教师不仅是远程培训学员,还覆盖周边学校的同学科教师,培训效益大大提高。通过参训教师的研讨课、专家的示范课以及讲座、学员与专家之间的交流互动,参训学员的思想意识、理论水平、教研能力等方面都有了提高。

教师专项计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校;篮球专项;身体素质;训练

一、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分别选取滨州学院、青岛大学、曲阜师范大学、济宁学院四所高校共160名篮球专项学生(每学校男生30人,女生10人)为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篮球教师对身体素质训练的影响

篮球教师在篮球专项的身体素质训练中起着主导作用,对于篮球专项学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同时教师是训练计划的制定者,因此教师自身的能力素质以及训练计划的科学性、针对性直接影响对学生的训练效果。因此,在篮球专项学生的身体素质训练中篮球教师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篮球教师年龄结构分析

在所有被调查的四所高校篮球教师中,年龄在35岁以下的篮球教师有5人,占35.7%,处于这一年龄阶段的篮球教师体力充足,精力充沛,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容易接受新的篮球知识,篮球理念。年龄在36-45岁之间的篮球教师有7人,占50%。年龄在46-55岁之间的篮球教师有2人,占14.3%。处于这一年龄阶段的篮球教师在篮球教学、训练以及比赛方面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是年轻教师成长道路上的指向标,能促进年轻教师的快速成长。由此可见,四所高校篮球教师年龄结构分布基本合理。

3.篮球教师执教年限分析

较高的文化素养、丰富的篮球执教经验是成为一个优秀的篮球教师所不可或缺的两部分。而丰富的执教经验必然与执教时间密切相关。据调查,执教年限在2年以下的篮球教师有2人,占整体14.3%;执教年限是2-5年的有3人,占整体21.4%;执教年限是5-8年以及以上的有9人,占整体64.3%,四所高校篮球教师执教时间5年以上的占64.3%,执教经验丰富。

4.四所高校篮球专项学生身体素质训练计划状况分析

(1)篮球专项学生身体素质训练计划的制定情况

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在四所高校篮球教师中有11人,占78.6%的篮球教师制定了身体素质训练计划,为以后进行科学的训练提供了理论依据。有3人,占21.4%的篮球教师没有制定训练计划,这样使训练工作的展开具有一定的盲目性、片面性。

(2)身体素质训练计划的针对性

在篮球身体素质训练的过程中,篮球教师应根据每个学生的个人特点,进行不同方法,不同负荷的训练。身体形态的差异以及场上位置分工的不同,对身体素质的要求也不相同。调查得出,四所高校篮球教师在身体素质训练时有8人,占72.7%的教师制定了具有针对性的身体素质训练计划,有3人,占27.3%的教师制定的身体素质训练计划没有针对性,这样是达不到很好的训练效果的。

(3)身体素质训练计划的详细程度

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案例都已经表明,只有经过系统科学的训练才能成功塑造才能有效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因此,篮球教师应该根据身体素质训练的基本规律和学生的个人特点制定详细的身体素质训练计划。调查四个学校数据分析可得,有8人,占72.7%的教师制定了详细的训练计划,有2人,占18.2%的教师制定的训练计划详细程度是一般,制定的训练计划不详细的教师有1人,占整体9.1%。由此可以得出结论,90.9%的教师制定的身体素质训练计划是详细的,具体的。

(4)四所高校篮球专项学生身体素质训练内容分析

力量素质、速度素质、耐力素质等运动素质是衡量篮球专项学生身体素质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据调查得出,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是篮球教师认为对篮球转向学生最重要的四种运动素质,相比之下,柔韧就没有那么重要了。事实上,对于一名优秀的篮球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三、结 论

1.通过对四所高校的研究可看出,高校篮球教师年龄结构适中,学历水平都较高,对身体素质训练的了解情况全面具体,对篮球专项学生身体素质训练有非常大的帮助。

2.高校篮球教师为专项学生制定针对性强、详细程度高的身体素质训练计划,并严格的执行,为篮球专项学生身体素质的稳步提高打下坚实基础。

3.高校篮球教师在专项学生身体素质训练中常用的方法手段:

速度素质训练中,间歇训练法、重复训练法、变换训练法是篮球专项学生在速度素质训练时经常使用的三种训练方法。而运球急停急起是教师对学生速度训练时使用最多的手段;柔韧素质训练时,重复训练法是教师选择最多的一种训练方法,大部分教师都采用。柔韧素质的训练手段主要采用动力性拉伸和静力性拉伸;灵敏训练中,教师在对学生灵敏训练时大部分采用变换训练法,以游戏为主,不断变换训练内容,对学生的灵敏素质进行训练。

4.在对高校篮球专项学生调研中,有63.0%的学生认为身体素质训练对提高篮球技战术的水平有很重要的作用,技术是基础,战术是手段,身体是保证。篮球专项学生对身体素质训练有明确的认识,对篮球技战术的提高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高鹗,李峨恒.现代篮球训练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

教师专项计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城乡规划;特色应用型人才;校企协同;培养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2.0;TU9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7)03-0028-04

新型城镇化是新时期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核心策略。新型城镇化的关键内容是城乡统筹与一体化、产业升级与低碳转型、资源的节约与集约利用、土地的混合利用与紧凑开发等[1],因而要求城乡规划行业积极探索推行新型城镇化的新策略。作为为社会培养、输送城乡规划专业人才的高等学校,应积极进行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使得毕业生具备前瞻预测、综合思考、专业分析、公正处理等方面的能力,能够科学应对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规划设计与规划管理方面的难题和挑战。

2011年黑龙江省启动了特色应用型人才培养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作为特色应用型人才培养试点高校,黑龙江科技大学积极开展特色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2-3]。黑龙江科技大学城乡规划专业在试点改革过程中,以校企协同方式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积极开展特色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毕业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专业实践能力不断提高,得到了社会和行业的认可和好评。

一、城乡规划特色应用型人才概念模型

城乡规划特色应用型人才,是在一般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础上,根据学校和专业自身的办学条件、办学背景以及所处的地域环境,综合地方和区域的城乡建设发展需求,进行人才培养定位,并集中学校优势教学资源,使城乡规划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和专业能力,在城乡规划编制、公共政策制定及建设实施管理等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比较突出,在省内外具有领先优势和影响力。城乡规划特色应用型人才的概念模型见图1。

二、校企协同的基本思想

城乡规划是以城乡建成环境为对象,以土地及空间利用为核心的公共政策[4]。城乡规划是政府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手段,要求规划师具备较高的职业能力。一方面要求规划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及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善于应用专业理论分析解决实践中的复杂问题;另一方面,城乡规划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是通过规划设计与规划管理,对城市发展资源进行空间配置,并使之付诸实施的过程[5],因而要求规划师应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

校企协同是提高城乡规划特色应用型人才职业能力的有效策略。校企协同的基本思想是指在城乡规划特色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学生应具备的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专业核心知识和专业相关知识、现状调研能力、规划设计能力、协同创新能力等主要由高等学校来培养,高等学校是人才培养的主体;同时可以将规划师请进高校进行讲座和实践指导。学生规划设计与规划管理等方面的业务实践,包括教师的挂职锻炼在设计院和规划局等企事业单位完成,企业为学生业务实践及教师挂职锻炼提供实践平台和业务指导。校企协同的基本思想框架见图2。

三、校企协同的城乡规划特色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

(一)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教师应“会讲能做”“亦师亦工”

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城乡规划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要求高等学校的师资队伍除了具备深厚的理论知识和前瞻的国际视野外,还应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才能胜任传授理论知识、培养具有规划设计能力与创新能力人才的教学任务,因而“双师型”队伍建设是提高特色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多年来,黑龙江科技大学城乡规划专业先后安排教师深入哈尔滨工业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中建设计集团黑龙江省分公司、哈尔滨市方舟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哈尔滨市城乡规划局等单位进行挂职锻炼。通过挂职锻炼,教师“会讲能做”“亦师亦工”,教师的实践能力及社会服务能力明显提高,并且还能够将科技服务成果引入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以“导引课、核心课、相关课、技术课”为主线,优化专业课程体系

现代城乡规划的复杂性、综合性及专业性要求毕业生具备前瞻的预测与分析能力、综合的思考与表达能力。因而高等学校的专业课程体系是至关重要的,不仅影响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同时也影响其能力结构。黑龙江科技大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进一步优化了专业课程体系,形成了“导引课、核心课、相关课、技术课”的特色专业主线。主要包括:以教师系列报告形式,开设了城乡规划导引课程,及早让学生了解专业特点和职业特点,培养学生专业兴趣,引导学生有目的进行学习;开设了城乡规划原理、城乡生态与环境规划、中外城市发展与规划史、城乡基础设施规划、城乡道路与交通、城市总体规划、村镇规划、城市设计、详细规划、社会综合调查研究、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等核心课程,有效保证了专业教育与职业实践的衔接;重视城市经济学、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概论、城市公共政策、城市社会学、城市地理学等相关课程的开设,强化了学科构成的多元化,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开设了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城市地理信息系统(GIS)、城市b感(RS)、大学语文与写作等课程,强化了规划技术类课程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有效培养了学生的计算机信息自动化处理能力与公文写作能力。

(三)专业实践与专业竞赛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与协同创新能力

城乡规划专业实践一般包括调研、规划设计与规划管理等方面。专业实践是培养学生现状调研与分析、设计方案的构思与深化、设计概念与思想的表达及规划管理实践与创新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也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重要过程。黑龙江科技大学城乡规划专业重视特色应用型人才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并将专业实践与设计及调研竞赛相结合,每年均组织学生参加高等学校城乡规划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组织的规划设计和社会综合实践调研竞赛。通过参加规划设计竞赛,学生学会了以创新的视角解析设计主题的内涵,并以全面、系统的思考进行城市设计。通过参加社会综合实践调研,培养学生关注城市问题的职业素养,增强学生将专业知识与经济发展、新型城镇化、低碳城市、社会管理、公众参与等相结合的专业意识,强化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和创新解决城市问题的能力。以2014-2015年为例,黑龙江科技大学城乡规划专业24名学生,在高等学校城乡规划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组织的规划设计和社会综合实践调研竞赛中获部级奖励,其中“小岛难载生命之重”和“足下生活圈”2份调研报告获得三等奖。

(四)采用双导师制,实现顶岗实习,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双导师制是指在学校教师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实习单位,在实习期间,由学校指导教师和设计院指导教师进行双重指导把关的实习方式。设计院实习是城乡规划专业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提高专业实践能力的重要实践环节。由于设计院实习具有量大面广的特点,为了提高实习的质量,分散式顶岗实习是一种有效的实习方式。由学校与企业联合,建立以设计院为核心的实习实践基地。在大学第五学年,将学生组织到设计院进行为期半年的顶岗实习,学生的规划设计实习、毕业实习都在设计院完成。实习期间以项目为载体,学生通过参与设计项目,了解专业理论、专业规范和标准在实践中的应用,学会团队协作以及如何与人交流等技能。实践表明:顶岗实习,能够使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和职业需求,有效提高工程实践能力。

(五)毕业设计选题与设计院或教师科研项目相结合,提高毕业设计的实用价值与创新水平

设计院的实际项目及教师负责的科研项目,一般是目前需要解决的突出的城市问题,是新规划理念的具体应用,项目选题创新性强,有代表性。根据工作量的大小,组织学生单独或合作完成设计院的实际项目或教师负责的科研项目,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毕业设计的热情,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地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黑龙江科技大学2015届城乡规划专业毕业设计为例,毕业设计选题涵盖了城镇总体规划、概念规划、城市设计、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村镇规划等方向(图3)。学生结合设计院实际工程项目和教师科研项目选择毕业设计题目,毕业设计真题率为100%,有10份毕业设计方案被设计院采纳,占32.3%。学生完成的村庄规划,强调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设计思想,突出规划的可操作性。采用村民调查问卷、村委会及村民访谈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形式,强调村民对规划的参与。毕业设计选题与设计院实际项目或教师科研项目相结合,不但拓宽了毕业设计选题范围,而且有效提高了毕业设计的实用价值和创新水平。城乡规划专业的毕业设计因实用价值与创新水平高,在黑龙江科技大学毕业设计专项评估中连续多年被评估为优秀。

四、结语

城乡规划是推进中国新型城镇化的依据和蓝图,城乡规划专业人才需要具备有效解决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更为复杂化、纵深化的城乡问题的能力。特色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亦是城乡规划专业人才职业发展的需要。因而培养能适应新常态下城乡发展的特色应用型人才,突出城乡资源配置、公共政策和公共服务,是高等学校城乡规划专业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高等学校城乡规划专业应该不断加强与城乡规划企事业单位的合作,校企协同,探究有效的专业人才培养路径,提高城乡规划专业人才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不断推进中国城镇化质量效益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单卓然, 黄亚平. “新型城镇化”概念内涵、目标内容、规划策略及认知误区解析[J]. 2013, 37(2): 16-22.

[2]张洪波,姜云,王宝君,等. 新时期城乡规划专业特色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途径[J].高等建筑教育,2016, 25(2): 25-27.

[3]姜云, 张洪波, 王宝君,等. 城乡规划特色应用型人才基本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高等建筑教育,2016, 25(1): 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