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影像作品

影像作品

影像作品

影像作品范文第1篇

关键词:广告;影像;消费引导

1 用广告影像构造一个白日梦

生活在别处,生活在未来,生活在温馨、浪漫、个性和诗意中,生活在宫廷生活,异国情调、青春活力和美好家园的广告影像中。美轮美奂的镜像,既是召唤、允诺,又是和压迫。它让你心醉神驰,也让你充满焦虑。这是一种美学的暴力,让你心甘情愿的奢侈消费,同时也让你感觉到,如果不消费、少消费,那就是一种罪恶。

1.1 影像通过形象修辞建立一个完美场景

广告作品就像一个生活的情景剧,用影像去复制生活。只不过这个影像加入了艺术创作的成分在里面,看上去我们的生活是那么的完美和谐。这是所有人理想中的场景,人们要得到它,过上那样的生活,可以通过购买广告影像里描述的产品就可以达到自己的梦想。

1.2 影像通过戏剧化言说构造一个美好故事

影视广告作品也是要有目的传达某种理念,这和电影电视剧的讲述一个故事是一样。只不过这个故事必须是一个完美的结局,这个故事必须是消费者心目中理想的图景,一个非常想得到的答案。但是这个故事还要有厂家的产品参与或者有了相关的产品之后才得以故事圆满,无形中就给产品和圆满的故事结局画上了等号。

1.3 越来越多的生活方式受到广告影像的引导

物质生活的发达,各种商品从生产流水线上成批的投向市场,商家利用电视这个媒介,通过卫星的信号转播,我们在任何地方都能立刻看到。厂家利用影像的写实和直观的特点让商品通过电视屏幕摆在消费者的眼前。并利用这些影像传达着该商品的各种的理念、产品样式、使用特点和品牌文化信息,让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适合自己的。

2 不同产品的电视广告影像风格

2.1 化妆品的影像风格――再造一个全新的我

化妆品广告的消费群体是以年轻女士为主,这种广告的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用了我的化妆品就会让你变得更年轻,如何的永葆青春,如何让岁月不留痕迹。我们知道容颜对于大多说女性消费者来说是很重要的,谁也不愿意看到自己年华老去。如何展现产品是如何让你变得年轻过程,如何让你看到这个变化过程。所以创作者就利用影像的蒙太奇理论去诠释这个变化过程。我们会看到画面中这样的情景,一个满脸雀斑的女人愁眉苦脸,脸色苍白,头发凌乱,生活没有任何的激情。但是用了某某化妆品之后是容光焕发,脸上泛起笑容,皮肤细腻好像换了一个人似的。这种前后的变化放在电视机上让有着同样问题的女性和担心自己变老的女性观众来说是极具视觉和心理冲击力的,广告的宣传目的也会达到。

2.2 家电广告影像的风格――美好和谐的家园

家电的电视广告和化妆品广告几乎占据了所有电视广告的多半。中国人是非常重视家庭观念,家电产品也是家庭的必备品和家的一部分,所以家电的产品广告就紧紧抓住这个观念,在这类广告作品的影像的运用上尽可能展现家庭和谐景象,一家人有老有小,其乐融融,幸福美满。

2.3 食品广告的影像风格――饮食男女

中国人同样讲究吃,饮食上还讲究色香味俱全,我们看到食品“色”字是放在第一位的,在电视的广告中我们看到了食品的特写画面的很多,画面非常的精致,色彩上非常的讲究,看上去非常的有食欲。而且这种电视广告的放映时间大多数安排在饭前的一段时间,很多观众这个时间是最饥饿的时间和正在为做什么饭菜发愁的时间段。看过这么有诱惑性的广告甚至马上就会动身去超市把它买回来。例如我们经常看到的康师傅红烧牛肉面的广告经常会出现在画面上的食物特写的画面是暖色调,配上绿绿的蔬菜,又调上粘稠的汤料,在灯光的照射下显得诱人十足。

2.4 服饰的广告影像风格――寻找自我定位

衣着的穿戴很能显示身份定位和个人品味的消费品,衣食住行的衣是放在第一位的,我们穿什么样的衣服,带什么的首饰,牵涉到了我们的文化背景、个人追求、性格个性等。都在尽力的让自己打扮的向自己理想中的形象接近。服装本身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有淑女装、绅士装、童装等等,也有风格的多变,有英伦风、法国风、日系、韩系等等,都可以按你的喜好和想扮演的角色来进行选择。而在广告的拍摄中又会找到相应的名人进行代言,当然这个名人的形象很关键,要知道他在影迷心目中的形象是什么样的,是不是和所代言的服饰品牌的定位相同。服饰的穿着其实是最符号化的商品,它不仅让你穿上遮体保暖,更是在彰显身份和定位,甚至可以把它上升到符号学的范畴。

2.5 交通工具广告影像风格――逃离城市

影像作品范文第2篇

“新生代”概念的提出源于200S年瑞士爱丽舍博物馆举办的“50位新生代摄影师”联展,意为“再创造,重新确立”。史上的摄影大师已渐行渐远,而创新成为新一代的课题。这些青年人面对当前社会的使命、问题和困难做出了自己的思考,发出了属于这一代人的声音。

生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接受过艺术或摄影的高等教育——这是新生代摄影师们的共同之处。他们已经形成了鲜明的个人风格和成熟的艺术表现力,使用相机、photoshop等工具表达人类、物质与存在、空间与形式、工业对自然环境的侵占、战争和病痛,想象和回忆等主题,在探索摄影艺术前沿方向的同时,不乏深入和独特的个人思考。在他们的作品中,新的观念和技术手段得到大量运用,而传统训练中惯用的手法消失了。例如影室人像,虽然焦点还是如传统般地放在人物身上,但是对于人物个性的揭示却被类型学的区分所取代。

学院是否能造就杰出的摄影师?他们怎样处理艺术与商业、真实与虚构、经典与当代之间的关系?是否真的有一种被称为“学院派”的标准风格?新生代摄影师们的作品正在给出答案。

人物组合

玛拉·卢瑟福(Marla Rutherford),1978年生。2001-2004年就读于美国艺术中心设计学院。

玛拉·卢瑟福的照片展现了一个超现实的世界,将不同的人们放在一起。她作品的独创性在于将老人与孩子,受虐者和拜物主义者并列呈现出来。通过将这些人物组合放置在普通的场景中,作者把平凡与奇特混合在一起,从而使观者更加容易接受这些异常事物。在其色彩明亮的作品中,卢瑟福使用了一种接近广告摄影的风格以吸引观看者。

美容师系列

拉斐尔·赫夫提(Raphael Hetti),1976年生。1998-2002年就读于瑞士洛桑州立艺术学院。

拉斐尔·赫夫提在百货公司找到他的模特儿。采用正面的视角,他尽可能获取更多的细节以达到让脸部成为一幅图画“的效果——这个观念在被摄者身上得到证实,她们是化妆品销售员,致力于推销娇韵诗,兰蔻,香奈儿等化妆品牌。在化妆面具的掩饰下,人的个性被隐藏起来。背景中的彩妆和护肤品依稀可见却无法看清,这些产品试图让我们相信自己可以战胜时间和身体的自然衰老。创造一张脸即创造一幅图画——赫夫提拍摄的肖像非常清楚地说明了这一主题。

白化病人系列

彼得·雨果(Pieter Hugo),1976年生。

2002-2003年就读于意大利班尼顿艺术学院。

彼得·雨果是个关注非洲和发展中国家的纪实摄影师。2003年起,在前往非洲、欧洲和南美洲的旅程中,他开始了庞大的拍摄工程。在白化病人系列中,他呈现出这个边缘人群直面镜头毫无畏惧的肖像。在今天的非洲,白化病仍被认为是噩运的标志;或被极端崇拜,因为他们外表的特殊被视为一种魔力的象征。彼得-雨果的摄影报道试图为白化病,并观察外表的差异是如何影响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和日常生活的。

虚构人物系列

伊娃·劳特琳(EVa Lauterlein),1977年生。

2000-2003年就读于瑞士沃韦应用艺术学校。

伊娃·劳特琳质疑脸部作为个体标志的观点,而这一观点却是传统肖像摄影的核心。采用一种“立体派”的风格,她从不同的角度拍摄同一人,再使用计算机来建立许多肖像,有时一人能得出30幅完全不同的影像。通过观看肖像,我们无法得出任何关于模特儿个性的信息。

粘土雕塑系列

影像作品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白鹿原》;影像化;文学作品

《白鹿原》连载于1992年《当代》第六期和1993年《当代》第一期,1993年6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单行本。《白鹿原》一面世,评论界欢呼,新闻界惊叹,读者争相购阅,一时“洛阳纸贵”。其畅销和广受海内外读者赞赏欢迎的程度,可谓中国当代文学作品中所罕见。

不过针对《白鹿原》一直有不同的争论、批评。然而,真金不怕火炼,尽管它本身还存在某些不足,文中的价值观、世界观多少有些“落伍”,但那些非科学的批评、压制,却无损于它的文学价值和意义。它先是荣获陕西第二届“双五”文学奖最佳作品奖和第二届“炎黄杯”人民文学奖。后来,略加修订的《白鹿原》又在1997年12月19日荣获中国长篇小说的最高荣誉——第四届茅盾文学奖。

海外评论者梁亮评价《白鹿原》,“肯定是大陆当代最好的小说之一,比之那些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小说并不逊色。”(《从〈白鹿原〉和〈废都〉看大陆文学》,摘自《交流》1994年第一期),《白鹿原》的作者实,毫无疑问,是当代中国作家群中的大家之一,他以自己震惊中外文坛的非同凡响的佳作,达到了一般作家所难以企及的高度。

实在小说开头引用了巴尔扎克的一句话“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而这样的题记也为整部小说定下了基调。《白鹿原》洋洋洒洒50万字,故事时间跨度大,叙事结构繁杂,人物众多。虽然主要人物是白嘉轩和鹿子霖,但两大家族以及相关主要人物就多达26人。其中出场人物,有名有姓有台词者加起来将近百余人。改编成影视剧是相当困难,再加上其中大量露骨直白的性描写以及对“历史”的一些价值重估和批判,村中怪力乱神的描写等,如何在纷杂中找出一条合理的故事主线,既能赢得口碑又要得到票房,这非常考验编剧和导演的功力。迄今为止,《白鹿原》被改编成舞蹈、戏曲、话剧,但影响甚微。《白鹿原》电影的缺席一直是不少人的遗憾,有人曾说“《白鹿原》是最难被改编成电影的小说”。

1993年小说出版后一个月,原西影厂厂长吴天明就找实谈电影改编权。吴天明当时还在美国,直接让在国内的弟弟找到实,签了授权书。“我觉得吴天明很适合,他是陕西人,拍过《老井》,懂得农民。后来谢晋也找到我,我说已经签给吴天明了。”实后来回忆说。剧本由西安电影制片厂的著名编剧芦苇操刀,芦苇当时已是电影圈中的重量级人物,他参与编剧的电影有《霸王别姬》《活着》《秦颂》等。结果由于大环境问题拍摄计划被迫搁置。

2002年,时任陕西省委书记的李建国发话要把陕西做成影视大省,并点名提到《白鹿原》《李自成》《司马迁》等项目。西影厂开始准备《白鹿原》,并委任芦苇为编剧。从2003年到2007年,芦苇总共写了7稿剧本,每稿都超过6万字,合在一起有一尺半厚。在2004年,他举荐王全安为导演。当时王全安仅凭《惊蛰》等一些地下电影在国际上小有名气,但完全不被国内观众所了解。芦苇慧眼识英雄,全力举荐王全安,按芦苇的话说“只认活好坏,不管人如何”。2005年因为资金问题,剧组暂时停止拍摄。在等待资金期间,由芦苇编剧王全安执导,弄出来一个《图雅的婚事》的“小品”级作品,扬名海外,为王全安捧回了一个小金熊,也为后续的拍摄提供了便利条件。

芦苇介绍说,一开始导演的人选是张艺谋和陈凯歌,但二人都因档期等问题婉拒。最终选择王全安,是因为芦苇对王全安早期作品的一种肯定和信任。但到2010年正式开始拍摄阶段,芦苇才发现自己的剧本被弃之不用,王全安另起炉灶,自己亲自上阵改写了剧本,芦苇的剧本只有部分元素被采用。

2012年2月,王全安带着“他的《白鹿原》”参加了第62届柏林电影节,也是当年惟一一部参加竞赛单元的华语片。柏林电影节是王全安的福地,2007年凭借《图雅的婚事》,王全安斩获了他的第一个金熊奖,也使他跻身国内一流导演队伍。2012年他还想如法炮制,结果却大失所望。虽然华语媒体好评如潮,可是国外媒体一片郁闷。大部分都集中在线索太多太乱,人物形象不清晰,故事背景交代不清,总之外国媒体普遍反映看不懂。最后的结果也表明了这一困惑和不解。《白鹿原》最终只获得了最佳摄影银熊奖,获奖的是德国籍摄影师,王全安从2010年开拍到2012年上映,历时2年艰苦岁月最终为他人做了嫁衣。

王全安导演的《白鹿原》片长150分钟版本剪掉了大量故事内容,给观众欣赏带来不小的困难。王全安一再强调,影片主要是拍给那些没看过小说的观众看的。而且,他也承诺要忠实原著。不过就目前能看到的公映的150分钟版本,似乎王全安并未能兑现他的承诺。

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就要遵从电影规律。一般电影,主角人数很少有超过7个。这是电影经过一百年发展总结出来的规律。王全安对《白鹿原》主要人物的增删也依据这个原则。影片中,王全安只保留了白嘉轩、鹿子霖、鹿三、黑娃、白孝文、田小娥和鹿兆鹏。为人诟病的是他去掉了书中两个重要角色,朱先生和白灵。

朱先生,白嘉轩的姐夫,白鹿原的才子,白鹿书院老师,一生都在修白鹿原的县志。这也是实动笔写《白鹿原》时,最早成形完整的人物。朱先生可以说是整部小说的暗伏的主要线索,也是故事发展点题的人物。影片中去掉朱先生后,每每进入一个新历史时期,都用字幕交代了事。白灵是白嘉轩的女儿,新社会理想和自由的代表。活泼、善良、勇敢,是白鹿原象征白鹿的化身,忠诚的革命者。这一人物原先已经拍摄完毕,但是最终上映时被删得干干净净。小说中白灵的分量比田小娥重得多,导演在影片中的取舍多少让人容易产生“徇私情”的联想。用电影讨好他的新婚爱妻。

《白鹿原》改编的一个最大难点是故事叙事线索繁杂,几条主线齐头并进,同时又加进了许多“旁枝末节”的支线剧情。实在其小说后记中也着重提到,白鹿原就是白嘉轩,白嘉轩就是白鹿原。白鹿原的文化内涵全在白嘉轩一人身上集中体现。书中叙事线索繁杂,白嘉轩和鹿子霖两家在白鹿原几代人的恩怨斗争;黑娃的个人成长历程,淳朴的革命分子、土匪、军人、知识分子;鹿兆鹏、鹿兆海、白灵三人的革命追求和爱情纠葛;田小娥和黑娃、白孝文、鹿子霖的孽缘……这众多故事走向中任何一条,皆可以独立成篇,单独拍成一部电影都不为过。最后,王全安在150分钟的公映版中,选择了以田小娥为中心的叙述主线。

故事一开始从张丰毅饰演的白嘉轩和刘威饰演的鹿三在麦田里割麦展开,紧接着镜头切换到白嘉轩领着族人诵读《乡约》,再到鹿兆鹏、白孝文、黑娃三人看马、驴配种,白孝文挨打,皇粮被抢鹿子霖哭诉,辛亥革命中华民国成立,鹿子霖当官,鹿兆鹏结婚逃婚,黑娃第一次见到田小娥。这么多信息全部压缩在影片的前半小时内,情节如同走马观花让人应接不暇。如果是没有阅读过原著小说的观众,头半个小时肯定不少人会晕头转向。即使加上大量的对白,也让人感到话不达意。

与前30分钟不同的是,从田小娥出场,节奏似乎一下慢了下来。从疾速狂飙的状态突然进入了闲庭漫步。导演开始努力着墨于田小娥的细节,她的一颦一笑,一举手一投足,端着她的烟枪吞云吐雾……总之,明眼人都能瞧出来,导演为张雨绮扮演的田小娥的出场做足了工夫。这让前面的白嘉轩等一干人等,顿时没了光彩。接下来的情节展开也不出所料地围绕田小娥动起来。但田小娥的故事基本按照小说原著,改动不大,只有一些细节上的变化。不过,田小娥死后化成厉鬼,附到鹿三身上报复白鹿原村民这一个重要精彩的情节,可能因有宣传怪力乱神封建迷信的嫌疑,被导演放弃。前期影片宣传时大肆宣扬的田小娥与黑娃、鹿子霖、白孝文的戏,也仅有个只鳞片爪。如果冲着这些去看白鹿原的观众,一定会大失所望。这些场面还不如同期上映的《二次曝光》来得生猛。

故事到田小娥被她老丈人鹿三刺死,影片迅速收尾,到1938年日本飞机把白鹿原祠堂炸毁,全片戛然而止。早期在预告片中看到的白孝文当县长、黑娃被枪毙等情节在150分钟版本中没有看到。整部电影顿感单薄了不少。而王全安之所以只保留了田小娥这一线的故事,这和王全安本人的水平和能力有很大关系。

综观王全安的所有作品,几个代表作《惊蛰》《纺织姑娘》《图雅的婚事》,就会发现,他最擅长的题材是女性题材。最爱表现女性被压抑的、沉重的、旺盛的生命力和欲望。因此他最后在白鹿原中保留了完整的田小娥的戏份,虽然有讨好新婚爱妻的嫌疑,但是更多的应该是他对女性题材准确和成熟的把握,让他更有信心去完成整部作品。重复自己往往也是最简单最直接让自己不失败的做法。

好的导演对演员的表演掌控也是非常严格的。而《白鹿原》集合了中国一流的演员阵容,即便是不冲着故事,演员们的表演也是一大看点。目前只能看到150分钟版本,仅就这个版本来评判张丰毅的表演,只能说比较失败。除了表现出来白嘉轩的笔直的腰杆,白嘉轩身上的传统儒家文化的浸润,很少看到。只是一副封建家长的做派,几场在祠堂执行家法的戏让人有点讨厌这个角色。张丰毅版的白嘉轩有威严,有气派,缺少人情味和狡黠。吴刚扮演的鹿子霖倒是放得很开,恣意盎然疯疯癫癫,只有放没有收。鹿子霖那种农民的狡猾丝毫看不到。鹿三倒是忠心耿耿,淳朴老实,不过似乎这种表演也没多少亮点。

鹿兆鹏、白孝文和黑娃三人,前二人简单的脸谱化的表演,没有亮点。尤其是书中白孝文这种封建伦理培养出来的懦弱、卑鄙、阴险的革命投机分子,人物塑造应该是非常复杂和多面的。可惜成泰燊将其塑造得太过平面化,从一个性无能者到后来的县长,非常丰满的人物,在导演的剪刀下,变得呆板。段奕宏的黑娃保持了一贯表演水准,也许是田小娥的关系,让他有了发挥的空间。

影片中麦田、牌坊、轿子、戏台、皮带面、秦腔……各种服装道具细节做得非常认真仔细,堪称完美。可这些原本应该是为剧情和人物服务的细节,在影片从头到尾都被割裂在整部影片之外,实在让人扼腕。王全安有野心有抱负,可惜他的《白鹿原》更像是从《清明上河图》上面裁下来一小段画面,从大格局变成小场面,没有了厚重没有了深刻,有的只是画面,成就了摄影师。

[参考文献]

[1] 实.白鹿原[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2.

[2] 梁亮.从《白鹿原》和《废都》看大陆文学[J].交流,1994(01).

影像作品范文第4篇

关键词:影像;刺客;名将;名不副实

从教二十余载,教学时总有点感言,组成篇文,呈上与同仁们商榷。

人教版《语文教师教学用书》(以下简称《用书》)对战国荆轲赞许有加嘉,说他“勇而有谋、城府很深”“侠肝义胆,果敢勇决,擅长辞令,老于心计,侠士风度”“具有超人的胆识和气魄”“智谋非凡” ①,还拿燕国太子丹和秦降将樊於期来作陪衬呢!对楚汉项羽贬斥颇多,说他“政治上无知,自大轻敌,刚愎自用,不善用人”“毫无心计”②等。对此,我不敢苟同,斗胆说些微词。

再读《战国策・燕策三》中“荆轲刺秦王”和《史记・项羽本纪》中“鸿门宴”两节,心中感慨几许,想一吐为快。

先谈荆轲。荆轲,据载是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祖先是齐国人,后迁居卫国,原名庄轲,到了燕国以后,更名荆轲。他喜欢读书、击剑,结交名人勇士。当时,善于击筑的高渐离、智勇双全的燕国处士田光都是他的好朋友。然而,这个素以勇武出名的刺客,在上演刺杀秦王一幕中却屡屡出丑、败相十足。可谓名不副实。

其实,他至多是个“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一个浑身上下充满矛盾的角儿。

当初,秦国大兵压境,燕国危在旦夕。燕太子丹十分害怕、焦虑,便委婉地请求荆轲谋划良策。荆轲表现出信心十足,提出用两物――秦降将樊於期的头颅和燕国督亢的地图来取信于秦王的策略。这显出他似乎智勇双全、城府颇深。接着,为得到樊的头颅,他不惜夸下“臣左手把其(他,指代秦王)袖,而右手其(他,也指代秦王)胸”的海口,似乎手到就可擒杀秦王,报仇雪耻,同时也阻止侵略者(秦军)的脚步,消除燕太子丹的忧虑。然而,这个古代版的“斩首行动”,派谁去实施呢?让我们来看看刺杀行动小组的成员名单:

荆轲,一个成名的刺客,可惜名不副实,也势单力孤。

秦武阳,一个未成年人,平时凶悍蛮横,可届时上得台面吗?

(当然,可能还有与本次行动毫无相关的文职随员。)

带着读者们心中的团团疑虑和担心,行动小组草草地组成,并贸然要进入虎狼之国。

就这样,明知凶多吉少、胜算渺茫的荆轲乘车出发啦!

见到了秦王,荆轲抓住一次机会,确实也“把其袖”“其胸”,却被秦王挣脱。足见荆轲没有把握好时机,操之过急,且搏杀技能不精,出手太慢。失手后,刺杀秦王的良机又一次次出现:秦王想拔剑自卫反击,却没能马上拔出,周围也无帮手,只得绕柱逃避,荆轲也没能追赶上;荆轲“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最终,遭秦王反击而致浑身重伤的他却依然大话不止说“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意即“我是想劫持你〈秦王〉为人质,胁迫你〈与燕国〉订立盟约)”。真是,大言不愧,个人形象又一次自损了吧?

不管怎么说,荆轲刺秦王的事件从一开始就漏洞百出,胜算几率近零。而被冠以“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的荆轲徒有虚名,其下场也就无可惋惜了。不过,他和他的这一事件足可以载入古今中外恐怖活动史册中。

后说项羽。“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2]

读到“鸿门宴”一节,看了项羽的一系列表现,不禁拍案大叫:草包一个,超人的武力,幼童般的智商,冲动型的性格。悲哉!

瞧,他只听沛公手下左司马曹无伤的只言片语,便火冒三丈,马上命令三军进入战备状态,做好在第二天打败沛公军队的准备。他靠的是什么呢?不外是他本人的勇猛和数倍于对方的军力。一句话,自恃武力强大,一味地强调使用武力解决一切。冷静一思:暂时的强大并不代表着永远,况且,今天打败了刘邦,那其他的军阀势力呢?即使全部给打败了,统一了。这么一个惯于穷兵黩武的人又怎能描绘出治国安邦的宏伟蓝图呢?

其实,获得如此重要情报后,理智(或成熟)的做法是:①召集参谋长联席会议,甄别信息真伪,商讨目前的局势,制定可能出现危机的应急预案。②秘密派遣小分队(或特工)混进沛公军营中,刺探军情,打听虚实。③对未来的军事对手作充分的了解,含个人性格、用兵之道,以及平时的一些言行(必要时应建立DNA数据库);评估对手可能的意图。④发出类似于武林贴的请柬。邀请各路诸侯将领来参加会议,尽快达成类似于《雅尔塔协议》的协定,规划未来新版图,同时也试探诸侯们的打算。

用这样的高度来要求一个“力拔山兮气盖势”的武夫,显然过分了。我们可以来相像一下项羽的体貌特征:身材魁梧,熊腰虎背,满脸胡须拉茬,理寸头;全身盔甲,披着一件黑色硕大的斗篷;走起路来虎虎生风,横冲直撞;口头禅不外乎是“奶奶的”。这样一个人的那一种思路,也就不难理解了。更可气的还在后头呢!面对前来道歉(甭管是怀假意还是真心)的刘邦,项羽居然缩短了一尺,不假思索地供出了信息的来源,把可怜的曹无伤给卖了。这样做的结果就不言而喻:①理应得到重赏甚至高官厚禄的曹无伤无安全保障,有生命之忧。②此后,谁敢再当 “曹无伤”呢?那么,项羽你不就成了一个盲人、聋子吗?接下来,楚霸王项羽还摆出鸿门宴席。面对着手下的“项庄舞剑”,他装聋作哑,犹豫不决;面对突然出现的樊哙,他心怯,好言抚慰,频频赐给食物(似有做贼心虚之嫌疑);面对劲敌沛公的“如厕”,他竟茫然不知,还在打听寻觅。真是可笑、可恨!

几年后发生的事情也就毫无悬念了:身为楚霸王的你就必然充当起上演“四面楚歌”、“乌江自刎”两大事件的悲剧主角了。

当然,荆轲和项羽只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两个人物,是作家们笔下刻意塑造的形象罢了。读史明心,把古今中外的一些人或事连起来一比,定能从中提取出一些相似的元素来。而在《用书》所下的言论当慎之又慎啊!

注解

① 《用书》P37,P38。

② 《用书》P45。

参考文献:

影像作品范文第5篇

对大多数中国摄影人来说,“影像市场”还仅仅是个概念,既没有形成体系,更谈不上成熟。影像的一级市场仅限于国外机构、个人零星的低价购买。而在他看来,二级市场的建立是成熟市场体系的标志。

“影像市场中作品资源,有的有形,有的无形。有形的是少数已被市场证明有价值的。无形的则是多数尚未被市场证明其价值、有待我们去整理发掘的。这正是中国影像市场的机会和魅力所在,谁占先机谁就会有收获。”

同时他也强调,在这之前,重要的是先将中国百年来的摄影图像做系统而全面的梳理,重新判定不同历史时期的影像作品的艺术价值,理清影像艺术的源头,找出有代表性的中国人自己拍的最早的影像作品。

在中国艺术史中,影像史是个巨大的空白。这里所说的“影像史”不同于“摄影史”,前者研究的对象是中国影像艺术的特质,注重从学术的层面评判影像的文化艺术价值,它以影像所处的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社会背景和所对应的生产关系.生产方式为依托,后者则是对摄影本身的发展历程中重要的人和事进行系统的归纳和研究。

经过这种学术层面和历史背景的剖析,我们就会发现我们对影像价值有重新认识。原来一些认为不错的,现在有可能做出颠覆性的评价,而原先一些没引起重视的,现在可能会标以“经典”。经典的作品才是不朽的。这是建立中国影像市场的前提和必要条件。在中国,不是缺乏有价值的影像,而是我们对影像艺术历程缺少研究,从而使许多经典影像藏在深闺人不识。

做为艺术家,重要的是在自己的作品上下工夫,明确自己创作的理念和市场之间的关系,是否符合市场资本依附的需要,这同作品的面貌、内涵关系很大。通过市场的自然成长,慢慢地经过市场的筛选让那些真正有价值的作品突现出来,没有价值的就会被淘汰。

摄影作品收藏的国际标准

1 摄影作品具有复制性,因此购买一张照片作品,要注意几个必要的要素:作品名称、作品尺寸、作品编号以及艺术家的亲笔签名。

2 一般来说一件摄影作品会有一张底片,同一张底片最多能印两个尺寸,每个尺寸至多做10个编号,编号为1/0到10/10。当两个尺寸的20件作品全部售出时,艺术家才可以做这件作品的AP版,一般可做两个尺寸,每个尺寸2件。

3 摄影作品的价格制定一般以艺术家的知名度、照片作品本身的知名度和市场的行情为依据,照片的价格一般与印数成反比,也就是说印数越多价格越低,反之则价格越高。

4 画廊应当按照编号的顺序卖作品,从1/10开始一直到10/10,并且价格按阶段逐渐递增。

5 买家在购买照片作品时,画廊有义务提供此件作品前几个编号作品的去处,以便买家确定购买的是第几张作品。

6 当买家购买一件作品时,艺术家应当提供该件作品的原件和demo版两件,demo版用于展览,原件用于保存。

7 在照片的保存上,应当用专业的塑料布包好放入冰箱内恒温保存,如果作品由于某种原因损坏,藏家可剪下作品编号返还艺术家,艺术家则有义务无偿复制一份,其中包括作品的原件、demo版、作品的编号、尺寸、艺术家的签名等。

如何判断摄影作品的价值

20世纪90年代初买照片都是论斤买,而现在一幅作品的价值都升到了五千到一万左右。随着摄影作品价格的节节攀升,进入这个行业进行投资的人也越来越多,那么,怎样判断一幅摄影作品的价值呢?

判断一幅作品的价值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从作品在社会历史、艺术历史上所占的地位来判断。

2 从作者的地位来判断。

3 作品保存的完整性。

4 序号和发行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