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中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高中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高中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高中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培养 高中生 语文 学习习惯

谁都无法否认,习惯的力量是无穷的,它与人的发展惜惜相关,王尔德有句名言“起初是我们造成习惯,后来是习惯造成我们”。人一旦养成了某种习惯,一辈子都会难以改变,好的习惯会使你受益匪浅,坏的习惯会让你终身难以自拔。语文又是高中生必须首先掌握的最基本的工具,语文学得好,就有利于学习各门知识,语文学不好,不能读、不能写、高中生思想的开展和知识的增长就会受到妨碍。所以一定要加强语文基础训练,对高中生严格要求,使他们踏踏实实地打下牢固的基础,所以,我们要重视培养高中生具有高中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才能为各学科打下坚实的基础。如何培养高中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应从下面几方面入手。

第一,重视培养高中生良好的“习惯意识”

要培养高中生具有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首先应从培养高中生良好的“习惯意识”入手,人的习惯很多,生活习惯、道德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等,但不管是什么习惯,它们之间都存在着联系,有着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作用。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发现许多落后的高中生往往是道德行为习惯也相对落后的学生,他们往往表现得没礼貌,不讲文明。如何才能培养高中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最有效的方法即有意的强化训练。一般可分为三个步骤:使高中生了解有关行为的社会意义和产生自愿练习的意向,即“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过程;创设按规定的方式一贯行为的条件,其中包括集体的监督,尽可能地不重复不良行为;使高中生了解行为的结果和练习的进步情况及时给予强化。

第二,重视培养高中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良好习惯

1说:在教学中,要采用“启发式”教育,老师要提出探究性的问题,学生回答,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学生能够把自己阅读和别人讲述的东西用语言叙述出来,受了“述”的基本训练之后,逐步加强创造性,逐步过渡到写。

2读:做每件事最好能循序渐进,按部就班,所以我们可以先让学生初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督促高中生形成正确的读写姿势以及养成自觉朗读的习惯。这些问题可以是教师给的,但最好是学生自己提出,教师帮助归纳的,这样更有助于高中生带着问题读的习惯的养成。教师首先应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动笔的地方自己先动笔,这不仅可以起到示范的作用,也是教给学生“动笔”的方法,只有方法掌握了,才有可能养成动笔的习惯,教给方法之后,还应在多次的自觉运用中强化,最终形成高中生不自觉的行为,即习惯。

3思:智力的核心是思维。语言与思维密不可分,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发展高中生的思维,促进语言与思维的统一发展。教师在指导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过程中要指引思维的途径、方法、鼓励独立思考。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提高认识水平。

4写:首先要让学时明白审题的重要性,避免跑题。其次谋划全篇,要有新颖的开头,回味无穷的结尾,分三到五段叙述"主题思想"的各个侧面,并注意分清层次,要有过度和照应,三是写作文要讲求迁遣词造句的规范化,得心应手地运用语法修辞知识。四是引用名人的名言很要紧,可达到"画龙点睛"的效果。最后写完后,至少读三遍,修改三遍。此外要让学时多选几个作文题,多写几篇,不断提高作文水平。

5口语交际: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它可以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所以在中学语文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1)创设与生活实际相似的实际情境,注意选项择学让感兴趣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高一学生可以围绕礼貌用语、口头用语等,也可以运用讲故事、传悄悄话、复述、扮演角色等形式,高二学生可以采用编故事、讲述见闻、访问、讨论、演课本剧、自由交流等形式。

(2)努力实现口语交际的双向互动,例如:可以选“课外活动影响不影响学习”为话题,让学生选项择观点,互相辩论。

(3)多给学生口语交际的实践机会,首先要坚持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在课堂上得到实践的机会,其次,引导高中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和锻炼,也可以有针对性地组织有价值的活动,给高中生增加口语交际的机会。

第三,重视培养高中生阅读习惯的养成

阅读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提高的基本途径,有利于巩固提高语文学习效率,为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在阅读教学中,能使学生获得知识、提高认识、受到思想教育。阅读教学是学生学习中的重要部分,是形成阅读能力的十分重要的方面,所以,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读书看报的能力和认真阅读的习惯。

高中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学习习惯;培养策略

数学是高中阶段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教学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高考中的表现。然而,在现阶段的高中数学教学中,很多教师都采取了多种多样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来保证课堂教学效率,但是学生的成绩总是不尽如人意,这其中最为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没有充分利用学生课余的学习时间,教师将课堂安排得过于紧凑,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没有得到有效的培养,学生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就造成学生在离开课堂之后学习效率变得很低。但是课堂教学时间毕竟非常有限,从很大程度上讲,真正决定着学生成绩高低的是学生课余的数学学习时间,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教师要充分重视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和课余时间内保持较高的学习效率,为学生成绩的提高提供双重保障。本文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对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总结如下。

一、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

在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中,对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应该从培养学生正确把握学习过程开始,因为从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本质来讲,过程是决定最终成绩的关键,如果忽视了对过程的把握,优秀的成绩根本无从谈起。对于过程的把握首先要强调对于预习过程的把握,很多学生都没有预习的习惯,在接触新课程内容的时候,很多学生接受和理解的过程都会较长,而且效果也不是很好,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对于即将学习的知识内容没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单纯凭借课堂短短的时间很难达到良好的效果,而通过预习则能够使学生对于将要学习的内容形成一个初步理解,在课堂学习过程中通过教师的点拨和引导将会达到一个非常良好的效果。

二、培养学生课后复习的习惯

培养学生复习的习惯同样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环节,因为知识内容在课堂学习过后形成的往往是一个短暂性的记忆,这种记忆程度很低,理解程度也会较低,如不加以及时复习整理,则很容易忘却和混淆,因此教师首先要以任务的方式让学生进行课后的复习,用类似强制的手段来让学生养成复习的习惯,当学生通过复习将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运用得更加得心应手的时候,学生自然就会意识到复习的重要性,这样学生就会自发地养成课后复习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培养学生课堂认真听讲的习惯

课堂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主要场所,是学生接受并理解新课程知识内容的主要环节,也是学生总结和调整预习策略,指导复习的主要过程。在课堂上教师要培养学生牢牢把握课堂学习时间的习惯,在课堂上认真听取教师的讲解,对于知识内容的构成、推导过程以及应用范围进行充分掌握,并且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教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授学习方法,让学生不仅学会,而且要会学,这样学生会自发地去发现自身知识体系的不足,通过自身不断提高的自主学习能力来逐步调整学习策略,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

四、培养学生课堂主动回答老师提出问题的习惯

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在课上要积极、主动、认真思考老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课上积极回答问题可以促进学生思考,加深其对问题的理解,增强对新知的把握,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回答问题时要求学生要主动,声音要洪亮,表述条理清晰并有依据。

五、培养学生多思考、善于提问、大胆质疑的习惯

学习的过程要求学生严肃认真,多思善问。“多思考”就要对知识重点、学习的思路、学习的方法、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所学习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等进行认真思考,使所学的知识形成体系。“善于提问”就是要求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虚心向老师、同学及时请教,这样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会有很大的好处。此外,还要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有所创造,敢于合理质疑现有的结论、说法,在尊重科学的前提下,敢于挑战权威,要做到决不轻易放过任何一个不合理的问题。要让学生知道要想学习好,就应该养成向别人请教和学习的习惯。

总而言之,在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中,对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因为高中阶段的学生面临着时间紧任务重的局面,课堂虽然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但是毕竟课堂时间非常有限,只有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够让学生充分地把握课余的学习时间,保持较高的学习效率与课堂学习形成良好的互补,为自身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的提高提供最为可靠的保证。

参考文献:

高中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范文第3篇

关键词:浅谈 培养 学生 学习 高中 物理 习惯

高中物理是理科学习的重要课程。在学习的过程中,许多同学有这样的感受:“下了很大的功夫,却成绩平平,不尽人意”、“上课听得懂,课下做题却无从下手,没有思路”。于是,很多同学感觉物理太难了,不得已选择了“弃理从文”。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许多同学的物理成绩上不去,并不是单纯的能力问题,而是由一些不良的学习习惯造成的。那么高中生应具备哪些良好的学习物理的习惯呢?

一、独立思考的习惯

“物理不是听懂的,而是想懂的。”有的同学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不会的问题,不经过认真思考,就立即去求助于老师或同学,这样即使自己当时明白了,印象也不深刻,时间久了,就会忘记。事实上,解题能力的提高,是在自己冥思苦想的过程中得以实现的。有的同学较长时间没有做出一道题,这并不代表你没有收获,事实上在你独立思考的过程中,对旧知识进行了整理、加工、复习、总结,这怎么说没有收获呢?

二、良好的审题习惯

审题是物理解题的重要环节,一次成功的解题,其功夫至少一半应归功于审题。解一道物理问题,审题时间约占解题总时间的60%,草率的审题,往往欲速则不达。审题过程中要正确地进行过程分析,要善于挖掘题目的隐含条件,明确出题人的意图,发现设置的陷阱等等。许多同学把因自己的审题粗心造成的失分,归属于粗心大意,于是一次一次地原谅自己,这是一种逃避,其实粗心本身就是一种能力问题。

三、勤于练习的习惯

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物理技能,不是一下子就能完全搞清楚并掌握住的。只有在完成一定量习题的过程中,经过自己认真钻研、深入反思才能做到。有些同学的练习书中,圈圈点点、勾勾画画,表面上看起来非常乱,但正是在这圈画中,他发现了新问题,这些生动的记录,可能驱使他查书籍,找同学,问老师,得弄清之后头脑就丰富了,知识就更系统了。勤于课下练习,除了巩固所学知识有重要作用外,久而久之,可以形成能力。然而,注重课下练习并不是陷入题海,否则会事与愿违。“囫囵吞枣十道题,不如真会一道题。”,在做题过程中,一定要追求真会。一般说来,习题做完之后,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反思:反思解题思路、反思解题所用到的物理思想和方法、反思能否一题多变等等。

四、独立做题的习惯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教会学生物理知识和解题方法,但最终的目的是形成学生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能力的形成最有效的途径是实践,在听懂的基础上,要尝试独立地解决有一定质量的题,可能有时慢一些,有时走弯路,有时甚至解不出来,但这是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在经过一段时间就会实现从不会思考到会思考、从慢到快的转变,从而逐步形成自己的能力。如果只停留在听得懂老师的讲解、看明白参考书的解答而不去独立思考和做题,永远也形成不了自己的能力。

五、整理错题的习惯

多年来,我一直要求学生进行错题档案的整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出现错误是难免的,要学会“珍视”自己的错误,因为每一个错误的背后,都隐藏着自己在知识、能力或方法方面的问题。这时要认真研究症结所在,把重点题目及时整理到错题档案本上,有时间经常翻阅,这样就防止了以后再出现类似的错误。要相信,连续掉入同一个陷阱的人,绝不是智者。

六、规范解题的习惯

物理学科与其它学科相比,解题思路更为规范。比如一个力学问题以及力电综合题、力热综合题等,一般都是从画示意图,对所选取的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和过程分析入手的。这一步至关重要,关系着整个题的成败,所以一定要认真仔细。当分析完这一步之后,再选择合适的物理规律列方程求解,最后对结果进行合理性地分析。而许多同学遇到一道问题,思维就发生“布朗运动”,不是画示意图进行按部就班的分析,而是先想用什么规律去求解,急于求得答案,结果适得其反。故此,要求同学们一定要养成按部就班分析问题的思路意识。对于答题的书写格式,许多同学无视规范化的要求,解题过程丢三落四、推理过程杂乱不堪。事实上,卷面乱是思维乱的外在表现,这样也会造成“题目会解,得分不全”的结果。故此,要求同学们平时练习中一定要养成按部就班规范书写的习惯。解题过程中作图要清晰,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要有重要的演算过程,要给物理结果带上正确的单位等等。

七、合作交流的习惯

学会合作和交流,是当今素质教育的要求,在物理学习中更为重要。遇到问题,要互帮互学,展开讨论、研究、甚至争辩,对同学或老师的看法要敢与质疑。这样下去就能相互启迪,促进智慧的发展,并且当真正解决一个难题之后,就会产生成功的愉悦,从而进一步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合作学习是21世纪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团队观念和交流能力,并在思想的碰撞中迸发创新的火花。在数学课的学习中,可让学生通过课前共同预习、课中合作实验、合作操作、同桌讨论、小组交流等形式开展合作学习活动。老师布置的学习内容要有价值、有意义,不要流于形式。对于学生而言,要积极参与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要学会倾听他人的发言,学会评判他人的观点,学会接受他人的意见。每一次合作学习,都要积极参与,逐渐养成习惯。

八、总结归纳的习惯

高中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范文第4篇

针对这种状况,我坚持从以下几方面下功夫。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上的困难,逐步消除畏难情绪,建立学好英语的信心。注意研究教学方法,因材施教,进行形式多样的口语训练,来培养学生说英语的良好习惯。

一、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针对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在教学中,老师首先要做到心中有数,了解学生,熟悉教材。对学生进行严格要求,勤于督促检查,并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从培养学生用英语的会话能力出发,笔者每节课利用几分钟,从师生之间进行英语会话开始,逐步培养学生单独用英语讲一段话,如每日见闻,谈所熟悉的人、爱好、景色等。一般先安排口语较好的学生,给其他学生做个榜样,每个人都有机会。对于稍差的学生,在课前把任务布置好,帮助他们做好准备,以致能在课堂上表现得很出色,使学生感到只要努力就可以取得成绩,感到自己正在不断进步,有所收获。学生有了“成就感”,逐渐消除了畏难情绪。

课堂活动以口头练习为主,组织学生进行多种多样的活动。在编排练习时,应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把好差生搭配起来,无论哪项活动都不要放弃差生,多关心他们的学习,给他们创造机会参与课堂活动。对于他们的微小进步,给予及时肯定与鼓励。使他们深深感到老师无时不在关心他们,从而产生一种积极情感,促使他们变消极为主动,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

例如,在学习people on the move一课时,我课上给一幅世界地图,采用循环训练的方法。第一步,先请一名差生读出七大洲、四大洋及一些地理名词,再请一名较好的学生在小黑板上填词,其他学生听写。第二步,请学习稍好的学生分别用课文中的词或词组联词成句。第三步,请成绩好的学生看图复述。通过这种层层深入的训练,因人而宜、循序渐进地提高要求,学生们只要跳一下就会摘到果子,使学生既不会产生自满情绪,也不会悲观失望,从而调动了全体学生积极参加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学生们自暴自弃、羞于开口说英语的现象改变了,课堂活动有了很大的起色。

二、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方法多样化丹麦语言学家斯帕森说过:“教学外语的首要条件看来是要尽可能地让学生接触外语,使用外语。学外语像游泳一样,学生必须潜在水中,而不是偶然沾沾水,学生头浸泡在水里,才感到自由自在。这样他们才能够像一个熟练的游泳者那样乐在其中。”外语教学最有害的缺点是讲得太多,练得太少,试图以教代学,结果是学生什么也学不到。教师利用教学艺术,根据学生的好胜心、兴趣、爱好和求知欲,把所学的内容用多种练习方式启发学生思维,积极主动地进行创造性学习,引导学生在大量口语练习中形成能力,使学生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要做到这些,教师要精心设计,把每一课都导成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创造语言情境,让学生比较轻松、自然地达到训练目的,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素质。

(1)把课文编成短剧式对话,由学生表演。把程度不同的学生组合成一组,对白多的角色由较好的学生扮演,对白少的角色由差生扮演,这样促使同学之间在准备过程中相互帮助,团结协作,谁也不愿因为自己而影响表演效果。学生们寓语言训练于快乐之中,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口语表达能力得到锻炼。

(2)复述也是口语训练的重要形式,它可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可以用不同的人称、时态、语态来表达所学的内容。老师可以故事的情节为线索,把重点词句投影到黑板上,或以时间顺序、类别等为线索画成表格,引导学生复述。这样做,学生们在复述时有章可循,不会感到吃力,避免死记硬背。也可以画简笔画,这也是教师必备的一项基本功。它简明、易画、生动,老师可以边画边引导学生叙述,语言和画面结合起来,创造语言环境,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

(3)模仿课文中的部分段落来表达周围所熟悉的人或事。这种训练是基于背颂部分段落之后进行的训练。背颂范文是我国传统的学习方法,它可以积累语言精华,有助于指导语言实践。如School life in the UK这一课,有一段关于校园生活的描写,我要求学生模仿这一段来描述他们自己的校园生活。学生对这种训练很感兴趣,收到很好的口语训练效果。

高中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范文第5篇

1. 学生思维过程中常见的问题

1.1 存在思维定势。

思维定势虽然思维定势在很多时候能帮助人们快速正确地解决问题,但有些时候,也会出现错误。比如:“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快。”这一观念曾存在于人类的思想中两千多年。原因就是人们亲眼看到的好多现象都是轻的物体下落比时比重的物体下落要慢。所以在思考问题时,也会沿用此观念。

1.2 存在“想当然”问题。

所谓“想当然”,就是不能实事求是,只凭主观臆想进行无根据地推理、判断、决策。这种思维习惯,大多数情况是会出错的。

比如:摩擦力问题是高中物理的一个难点。“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相对运动”。这句话,学生看了不止几十遍,但心里总还是一个错误观念“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运动。”一个物体轻轻地放在传送带上,在物体速度达到传送带速度之前,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应该与物体的运动方向一致。但学生总是认为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这种不通过理性分析,直接按自己的主观思想得到的结论是错误的。

2. 科学的思维方法

2.1 合理选取研究对象。

不论是力学问题、热学问题、电学问题或其他问题,都有一个选择和确定研究对象的问题,研究对象或者是一个物体,或者是一个物体系(两个或多个相互关联的物体)。有的问题始终都是同一个研究对象,而有的问题在不同阶段应选取不同的研究对象。

2.2 严格推理,有理有据。

物理是自然科学,在思维时强调严密性。这就要求学生必须严格推理,来不得半点猜测的成份。推理不严密的原因,大多是概念模糊,也有思维的逻辑性不强造成的。要使学生懂得,结论要使人相信,必须有充分的理由,陈述理由要具体,要有根据。根据可靠,才能严密。利用数学中的代数方法、几何方法可以使推理更为严密。

要使推理严密,还要注意三点:(1)不能随意创造规律,并据此推理;(2)要理解和掌握已学过的规律;(3)不能在推理过程中的任一环节出现猜测。

2.3 要对结果进行分析。

大量的物理练习需要用数学知识去求解,但不要认为数学解和物理解相同,数学解和物理解有时一致,有时却不一致。比如:汽车以10m/s速度行驶,刹车时的加速度为-5m/s2,问刹车后1s内,汽车的位移是多少?可以根据公式计算,结果为7.5m,是正确的。如果问刹车后4s内汽车的位移,算出是0,就太好笑了,汽车刹车一定要向前再走一段距离,怎么会是0呢?可见这个数学解并没有物理意义。

2.4 要对解题过程进行分析。

高中物理学习过程中,有的同学把得到答案作为解题的目的,这是大错而特错的。做练习的真正目的是训练思维,实际上每做一题,就相当于做一次思维体操,锻炼自己的大脑,便思维更灵活,更深刻。

所以,学习物理知识和做练习,必须反思思维过程,从中总结出一些有用的方法,从而提高自己的解题技能和思维能力。

3. 如何培养良好思维习惯

3.1 教师要使学生知道思维的一般模式。

读:通过读题来把物理问题的情境想象、理解清楚。在阅读物理题目的过程中,一般应边阅读,边画示意图,把问题变成清楚的图景在脑中显现出来。

审:清楚题目明确给出的已知条件,通过推敲关键词句和画示意图示,审出题目的隐含条件;明确未知和待求量,初步探求解决问题的关键目标(即所谓题眼)。

建模:对所涉及的对象,过程,条件进行简化和纯化,再与头脑中已有的各种模型比较,构建对象模型(如质点、点电荷等。),过程模型(如匀变速直线运动、平抛运动、圆周运动、光的反射折射等)等。

选规律:由模型特点结合物理概念的内涵,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选择出可用于解决此问题的概念或规律。

定思路:顺推法(综合法):由已知顺推到未知;逆推法(分析法):根据待求量或要得出的结果出发,逐步逆推到与已知条件相吻合,从而定出解题思路。

列式求解:由上面的分析立出对应的关系式,把物理问题转化为一个相应的数学问题,进行运算。

验讨:看所求的数学结果是否符合实际和物理情景;看是否还有漏解;看是否粗心出错,是否先统一单位等;通过对解题过程的反思,对相关概念和规律理解加深的体会等。

3.2 师生要持之以恒。

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一个人的习惯养成了,不管好坏,都很难改变,所以要改变学生的不良思维习惯,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非下大力气不可。教师要有耐心,这是很重要的。不要想着通过一二天或一二个星期就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可以说,一两年时间也不算长。所以,教师要有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