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模块化建筑项目

模块化建筑项目

模块化建筑项目

模块化建筑项目范文第1篇

关键词:建筑结构;课程模块;项目化教学;教学目标

中图分类号:TU;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3)02-0076-04

在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建筑结构课程是进行职业能力培养的一门职业核心课程,集理论与实践于一体,培养学生从事房屋建造、工程管理、工程监理、建筑设计等岗位工作中所必需的结构分析能力,掌握房屋结构构件的基本计算原理和初步设计方法,同时为后续专业课程准备必要的结构概念及结构知识。针对职业岗位职业能力培养需要,为提高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课题组成员对建筑结构课程进行了模块及项目化教学改革研究,并在教学中进行了具体实施,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课程教学目标设计

(一)总体目标(职业综合能力目标)

通过建筑结构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胜任一般建筑工程的结构计算及设计能力;能运用电子计算机和结构设计软件从事较为复杂的结构分析和计算能力;具备从事房屋建造、工程管理、工程监理、建筑设计等岗位工作中所必需的结构分析能力。

(二)具体目标

1.专业能力目标

以结构分析与设计能力为目标,培养具有基本构件的设计计算能力及一般结构的设计能力、较强的利用计算机解决复杂问题的设计与计算能力、正确识读及绘制结构施工图的能力、正确查阅和利用设计参考资料的能力,以及分析和处理技术岗位的一般技术问题的能力。

2.核心能力目标

通过结构设计计算训练,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结构严谨细密的思维方式;一丝不苟

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

遵循设计规范和创新的能力,能用发展的观点来灵活运用设计规范,处理遵守与创新的矛盾;对多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和综合应用的能力。无论工程设计还是工程施工都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同一问题,往往有多种可能的解决办法。

二、模块及项目化教学改革方案设计

(一)教学改革思路

根据土建工程技术领域和二级建造师、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标准员、材料员、机械员、劳务员、资料员等岗位职业资格标准,以岗位分析和具体工作过程为导向改革课程教学内容。会同企业技术人员设计教学实训项目和职业情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图1为职业综合能力形成进程示意图。

建筑结构课程由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和建筑结构抗震等结构模块内容组成,讲授结构用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质,结构设计标准,钢筋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基本构件的受力特点。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掌握钢筋混凝土梁、板、柱、楼(屋)盖,砌体结构的墙、柱及钢结构的连接,梁、柱的设计计算方法和一般结构的构造知识;同时掌握与施工和工程质量控制有关的结构基本知识;能进行一般民用房屋和单层工业厂房结构选型与结构计算,熟练识读结构施工图,并能绘制结构施工图。

(二)课程内容设计

将教学内容按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规划为13个模块,设计70个单项训练项目,2个综合训练项目模块(含4个综合训练项目),加强工学结合教学,开设职业体验训练项目并进行考核。教学内容围绕训练项目组织,理论知识作为能力培养的补充,注重态度养成;将岗位资格考证的内容同教学内容融为一体,优化教学与培训进程,增强学生上岗就业的竞争能力;学完该课程和相关课程后考取施工员岗位证书。课程整体教学内容设计如表1所示,相对独立的综合训练内容设计如表2所示。

三、模块及项目化教学改革实施

根据模块及项目化教学改革方案,进行了为期四年的教学实践。

(一)课程教学条件建设

1.实训场地建设

针对课程培养的岗位能力要求,校内建设制图中心、建筑设计工作室、建筑设计院和结构实验室、建筑模型制作实训室和建筑公司,打造真实的教学情景。为培养学生职业素质,使学生有机会进行岗位体验,学校与企业建立了深度融合的校企合作关系,聘请兼职教师指导学生综合技能,并参与对学生学习的评价。

2.立体化教材建设

(1)结合2008年国家精品课程建筑结构教学经验,项目组编写模块及项目化教材《建筑结构》和配套助学教材《建筑结构学习指导与技能训练》,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并在全国发行使用。教材编写中突出能力训练,以能力训练为切入点,体现内容围绕训练项目组织、理论知识作为能力培养的补充的思想;突出用现行的结构软件进行结构设计能力训练,与实际职业工作岗位接轨。

(2)开发建筑结构课程实验实训仿真教学系统进行教学;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辅助教学;购买PKPM结构网络版设计软件进行实际工作训练。

(3)网络资源建设。搭建师生共享的网络环境,拓宽教学的时间和空间,将课程理论基础知识和技能训练任务以及考核资源上传,供学生随时查阅和自我检测;开通专业资料网站,教师备课时可以及时查阅,利用网络优势快捷获取有价值的学习和研究资料,提高教学水平;将现行的建筑工程相关规范上传,将其作为教学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障学生毕业后就能上岗。

(二)课程教学实施方法

(1)教学内容注重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教学,将职业岗位证书考试要求与教学内容融合。

(2)探索以岗位所需能力为培养目标的教学方法,加强计算技能的训练,每一个单元的实施要采取实际案例教学,其中单项能力训练采用能力训练任务引入、操练、深化、训练巩固、总结归纳、课业布置与要求等为主要教学环节。

(3)职业体验训练采取集中讲解训练要求、下发职业体验指导书、职业体验完成后撰写职业体验报告的方式进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4)课程设计、结构软件应用训练主要采取任务驱动方式,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载体,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实训任务。学生自已查找资料,并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自主进行训练,教师跟踪指导,并根据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和所提交的实训报告进行考核。

(5)教学实施过程充分体现能力训练、支撑知识学习、技能形成、态度养成能力整合;以每次上课两课时为一个教学单元进行教案编写。课程教学模式采取案例引入、任务驱动、实际项目训练、行业软件训练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

(6)教学中增加案例教学中分析与提问的比例,增加课堂练习和课业训练;注意职业标准(涉及到的规范)的理解与运用。

(7)教学中注重现代化结构设计和施工手段的应用,多介绍当前的主流技术和发展趋势。

(8)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重视课业的设计与布置,督促学生及时、独立完成课外作业;强化计算机软件计算训练,严格遵守国家规范,培养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

四、模块及项目化教学改革效果

该课程自2008年被确定为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以来,课程组采用模块化、项目化教学改革方案,经过四年的教学实践,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和结构分析能力,增强了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的实效性,有效提高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工作。学生毕业后普遍反映适应岗位能力强,上手快;用人单位普遍认为毕业生工作作风严谨,实际分析结构安全能力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强。“十二五”期间,随着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的推进,课程组成员正在努力将该课程建设成为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进一步引领该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以期在同类课程中形成一定的影响力和较强的示范性。

参考文献:

[1]全国高职高专教育土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职业教育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育标准和培养方案及主干课程教学大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陈翔.高职《建筑结构》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有效构建[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2):187.

Teaching reform and practice of building structure course based on module and project

XU Xiquan, SHEN Shurong

(School of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Rizhao Polytechnic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Institute, Rizhao 276826, P. R. China)

模块化建筑项目范文第2篇

关键词:加工配送;模块化;模块化施工

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各种新兴的技术不断应用到城市化建设中去,为了尽可能的降低城市规划建筑的成本,提高其使用价值,建筑设计师和开发者从不同的角度入手,提出了材料运送过程的低费用以及施工现场的模块化施工两个方面的问题,这两个途径一经使用,立刻将建筑的成本大幅度的降低,给建筑其他阶段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空间。

一、建筑钢材的加工配送

钢材是建筑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建筑材料,而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各种技术手段日益增加,在建筑原材料的配送方面,合理的运用物流配送一方面可以降低成本,另一方面给其余建筑阶段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尤其是钢材的运输,直接通过配送中心进行发货,能够有效的确定用户,减少中间的中转流程,降低成本。需要注意的是,在运输钢材之前需要保证配送中心的库存,一旦有客户预定采购,能够及时的配送,尽可能的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缩短工期。

我国采用钢材配送的方式是从上个世纪开始的,最初是学习国外的经验,经过多年的积累,逐渐开拓出自己的工作方法和路径,当然,也存在着众多的问题。比如现代的运输方式和传统的经营模式之间的差距,各个配送中心的管理不到位,不能符合当前的发展需要,还有些在加工配送的过程中协调方面出现了问题,信息共享程度差,最后造成了浪费成本的现象等。

现代社会,最需要发展的就是钢材的配送和加工,这就需要对其发展和经营的模式不断的进行改革和变换,要从客户的角度和需求入手,改变工作的方案和思路,同时运输的载体和机制要做到满足当前的建筑行业所需,最大程度的贴近客户,为其提供便捷。同时,配送中心自我的控制费用,才可以拥有长久的客户,改善整体的亏损情况。

当前,钢材的配送中心离不开强有力的物流发展,科学的选择配送的方案,选择快捷的物流能力,才能够实现最佳配送。配送中心的工作人员一般都是经验丰富的,对于可能出现的失误具有协调解决能力,保证整体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二、模块化施工

2.1 概念

模块化施工时节约城市建筑成本的第二个方面,在国外的发达地区已经被广泛的使用,近几年,我国一些非建筑行业中,也在不断的发展这种模式类型,已经取得了重大的成就。然而,我国毕竟起步晚,很多的概念模糊,因此在这种产品链条中,缺乏相关的经验。

在我国,模式化的推广是建筑行业发展的标志,它的顺利进行意味着城市化建筑产业的链结构处于标准化的阶段,对于当前的各种行业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是国家走向未来发展的趋势。一般来说,模块化的施工过程是整个模块化执行过程的统称,简单的说,就是指某个施工的过程需要根据某种施工的依据来运行,对项目的各个阶段划分为不同的模块,确保每个模块都能够发挥到最佳的功能和效益,最后的整体模块也能够形成完整的统一体的,达到基本的建筑要求。

2.2 意义和优势

模块化施工是一种理念,同时它肯定是先进的科学的,它的先进性在于通过模块化施工可以使各个模块同时进行作业,在流水作业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的缩短工期,带来更加高效的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它的科学性在于它是依靠现有的技术水平,将其进行分析、优化,同时将那些零散的施工综合起来,又将那些比较复杂的施工问题剖析、分解成不同的模块,以达到最优综合的效果。

同时模块化施工在操作过程中大量的进行平行作业、交叉作业,一方面大大减少了高空作业的施工,降低了施工风险,保障了一定的安全;另一方面,通过模块化施工大部分工程量前期都是在地面操作完成的,不管是作业的环境还是施工质量都得到了很好的保障;最后通过模块化施工的执行,施工过程中产生废物也大幅度减少,同时有个各个模块的功能不同也方便管理,有利于管理的简化和环境的保护。

2.3 影响因素

模块化施工能否顺利进行,主要取决于整个项目的参与单位、个人能否积极的、紧密的配合和合作,包括施工设计单位,施工建设单位,施工材料的供应单位和运输单位,包括整个操作过程中的制作,吊装、运输、人力、物力、财力、信息化程度各个工序和部门,此过程需要各个部门要严格按照规划好的进度和要求效率工作等。

2.4 思路步骤和注意问题

模块化施工的整体思路如下:将整个工程的土建、安装、调试等工序进行更进一步的交叉,使得各个专业能够平行进行,同时各个专业内部的不同工序也同时进行模块化施工,例如,在土建施工的过程中,安装专业可能用到的可以工厂化制作的部分同时进行,这样待土建施工需求的部分完成后安装专业就可以通过将制作好的模块运输到现场,进行下一步的作业;又例如单独的土建施工中,项目在进行基础建设时,就可以同时进行钢筋工序,配送和预制可能用到的钢筋架结构,这样基础建设完成后就能直接将做好的模块运输吊装过来进行钢筋混凝土的浇筑工序。

(1)做好整个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整个项目的施工设计图纸完成后,紧接着就要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计划实际施工人员,并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计划设计图纸上用到的各项材料、各项工艺可能遇到的问题解决措施等,这样就要设计单位在进行设计项目图纸时尽量细致的设计完全,对图纸进行深化设计。

(2)图纸的深度设计目的在于能够分析和实现图纸的模块化,通过图纸的模块化设计可以使得各个模块之间的对接更精准,将各个建筑工序和建筑产品的模块化设计从图纸层面上就开始执行,解决在各个模块拼接是可能存在偏差的隐患。

(3)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通过空间程序的分析,将每一个已经划分的模块的拼接施工进行真实模拟,验证划分的模块的可操作性和可行性分析,进一步对模块进行优化调整和修改,确定最终的模块划分方案。

三、结语

随着现代建筑行业的发展,各种信息的共享程度更高,各个行业之间的联系也日益密切,在这种情况下,加强模块化的设计和管理,降低原材料的运送费用,保证施工的各个环节都能够按照基本的施工管理规程来运行,才是我国建筑行业未来发展的方向,保证我国的建筑行业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再创新高。■

参考文献

[1]吴芸,郑强.建筑钢材加工配送与模块化施工研究[J].建筑科技,2011,42(8):742-744

模块化建筑项目范文第3篇

关键词:模块化;房屋建筑工程;安全管理

目前,房屋建筑的安全事故频发。因此房屋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就显得更加重要。笔者在建筑行业多年,结合建筑相关的行业对从业人员进行了初步调查。

1房屋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现状

初步得出房屋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现状存在以下问题:建筑从业人员的年龄比例以中年人居多,工龄不长在调查人员中,一线施工人员比重达到80%。60%以上的建筑从业人员更注重企业的经济效益,40%左右的建筑从业人员认为工程安全管理效果低下。30%的从业人员认为安全生产责任制,理不到位。半数人员以上认为企业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超过半数的人认为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90%以上的从业人员认为安全管理的手段不合理。90%以上的从业人员认为安全管理前期策划最重要。80以上的从业人员认为安全意识淡薄,是安全执行的最主要障碍,90%以上的人认为建筑企业项目部应该负责安全管理,不需要第三方的参与监督。50%以上的从业人员认为,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的维护不合理。

2房屋建筑工程安全管理问题归类

针对这一系列问题,认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问题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第一类属于管理方案的问题。包括国家地方有关安全事故的法律法规,以及施工标准。第二类问题,安全预警方面的问题。安全管理需要,安全预警预警体制的建立健全,对预防安全事故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第三类问题是事故处理问题,合理的处理,而且事故是对已经发生,事故的负责,更是为以后安全管理工作做经验总结教训总结,事故的处理上报程序,责任人的处罚办法,事故结果的评价都需要规范。第四类问题是事故分析。项目管理过程中,建筑施工企业应该把事故发生后的处理经验,可做一些具有参考价值的的成果,应该把它贯彻到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中去。结合以上调查分析,总的来看可以推进的安全措施问题主要包括安全管理人员的配置,施工方案的实施,组织施工人员与安全教育的培训,日常施工安全中的用电、消防设施管理,相关设备管理与维护,新技术新方案的安全管理实施,安全应急等各方面,这些措施是相互联系的,如果能够落实到位,毕竟大大的提高安全管理的成效。依据系统管理理论,又从模块化理论的角度构建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体系。

3基于模块化的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体系

第一,模块化的房屋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体系的理论基础——模块化理论,根据建筑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根据建筑工程的施工方案、涉及的人员、达到的目标分解存在的危险源地。将不同的危险源进行合理的管理,有效提升整个工程的安全性。采用模块化管理理论,首先各模块之间不是相互独立,而是存在一定的联系的。例如,安全预警模块与安全事故处理模块,两个模块的功能完全不同,但是预警模块为预防安全事故的出现,处理模块是安全事故出现之后,为事故处理提供相应的建议,若预警模块无法正常运行,将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提高。各模块之间具有可分解与整合性。施工安全管理系统内部对整个项目进行分解,对各个模块进行重新组合,使9项不同的功能模块聚集在一起共同发挥作用,才能降低安全管理的难度。其次,各模块之间相互联系起来,达到安全管理的整体功能,具有系统性。第二,施工安全管理模块而设计的基本原则。首先应该坚持全面性,不忽视任何一个存在不安全事故发生隐患的环节,其次模块设计应讲究操作性。要求设计的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模块在可操作性上具有科学性。所涉及的各个安全管理模块的功能是科学的,并且是其他功能不可取代的,精准的,在功能发挥上应该具有可循环性,在设计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模块的系统中分解的模块,形成一个不断丰富,不断完善的功能不断优化的持续循环系统。

4基于模块化的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系统构建

在这个系统中,每一功能模块都是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系统设计的中心,主要的模块有:施工安全方案模块:该模块包括全面落实安全管理的行业标准与法律法规管理制度,制定安全专项施工预案,制定应急预案,几个方面的内容。施工安全预警模块:该模块要对房屋建筑施工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识别鉴定,对危险源进行综合性的描述评价,进行等级划分,信息获取处理措施,作出相应的规定。并发出预警信号。安全事故处理模块:该模块包括事故发生的地点,时间,单位,伤亡情况,类型,以及快速判断处理措施,系统救援保障等措施,事故的解决办法。安全事故分析模块:该模块需要分析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直接原因与间接原因,依据安全事故的责任进行明确界定相关责任,以及事故发生后,组织专门事故调查小组进行调查,调查程序的组织实施。本模块还包括安全管理的总结报告,涉及的安全事故的处理,改善方案的落实以及对所提出的改善措施,项目施工安全,环保科的应急安全预警和安全事故处理模块的完善与补充等,对整个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进行整体防护,而且把各个联系起来形成系统,并形成不断优化的循环圈。

参考文献:

[1]郑盛东.论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完善[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8(07):8-9.

[2]熊壹红.房屋工程建筑施工质量及施工安全管理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15):32.

模块化建筑项目范文第4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过程;数字化管理

目前我国的建筑施工中,数字化管理手段是我国建筑企业施工重要的探讨话题,提高建筑施工的管理手段以及推动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步伐,我们在建施工程施工中采取数字化管理尤为重要。为了更好的将每个阶段的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进行更好的量化分析,需要将每个环节的工程量和内容进行分解并建立模型,那么就可以通过对分解模型的最终数据结果来判断某个阶段或者某个工序是否符合要求,这就应运而出一种新型管理方式----数字化管理。

1建筑工程施工数字化管理概念和理论基础

随着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一系列数字化建设举措的实施,在建筑工程行业取得了较好的结果。建筑工程是一项复杂的过程,我们把所需要的建筑工程设计出来,然后再通过对施工材料的一系列加工得到最终的产品就是建筑物,那么在这个复杂的产品制造过程中,我们应该有效的进行管理进而使得产品的质量更好。而我们通过对这个过程一系列数字信息进行整合分析进而指导管理的手段就叫做数字化管理。数字化施工管理是以建筑工程数字化为基础,运用数字化的手段整合信息并在完整的信息处理机制下进行运转的建筑施工管理方式。数字化施工管理主要用到的是:项目结构分解理论即WBS;过程管理基本作法PDCA;建设工程项目目标控制体系;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规范这四个方面的理论和方法。结合这些方法,对其中的一些理论进行改进,就可以为建筑工程施工的数字化管理提供出一套完备的理论依据,同时使建筑工程施工数字化管理的实现成为可能。无论什么管理形式和方法都是为了更好的实现建筑工程管理目标,数字化管理的目标也是提高施工质量,促进建筑企业发展。建筑工程施工数字化管理系统是能够建立起来并运用于实际工程的。这种系统的建立和和运用也是实现建筑工程高效、高质量施工的重要基础。

2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数字化管理具体分析

2.1对建筑工程进行结构分解。在建筑工程刚开始的时候,要根据结构分解理论对施工的整体结构进行细化和分解。建筑工程的分解要按照总的工程量以及施工的主要内容进行,并不是随机分配或者毫无规则进行分解,这样的工程分解是毫无价值的。在对建筑工程进行分解的过程中,同时也是对工程进行模块划分的过程,通过模块划分将每部分进行编码,每一块模块任务完成后方可进入下一模块。2.2确定每个分解模块的特征目标。每个分解版块一般都是由施工效益、施工工期和施工质量组成的。其中的施工效益由施工所花费的成本、整个工程的产值以及施工的利润等数值进行确定;其中的施工工期一般根据绝对工期以及相对工期的数值进行衡量;施工质量的评定主要按照检查数值的标准值和检测标准确定。这些数值的确定和衡量都是依靠PDCA管理法进行,所有的特征目标确定之后就可以投入的下一阶段的工作。2.3施工管理阶段。在基本了解施工内容和施工工程量的基础上,会对工程进行分解和特征目标的确定,然后就会进入到施工的管理阶段。施工管理也是按照过程管理的思想作为指导,各项施工内容和施工计划也都开始进入正式的实施阶段,在施工过程中要对各项工作的数据进行收集和处理,并对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实时控制,在质量控制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2.4施工过程的检查工作开展。PDCA过程管理法要求在建筑工程施工开始之后要做好各项监测和检查工作。要将施工的基本情况和每一次的检查数据结果进行整理归纳,由管理者根据检查数据指标分析确定施工质量并及时跟踪进一步的施工情况。检查数据总结也是围绕施工效益、施工工期和施工的质量进行展开,通过这阶段的检查数据和各个模块的特征目标进行对比分析就可以发现很多有益的信息。2.5项目自检和处置阶段。通过上一阶段的检查数据对比分析就可以总结出施工每一个环节的问题,我们应该清楚什么要的检查数据结果,就会是什么样的施工质量,只有符合标准的施工数据才可以证明施工质量符合要求。对于有问题或者不符合施工标准的施工环节和施工工序,施工单位首先要进行自我检查,并且找到形成问题的原因,根据问题产生的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手段和方法。2.6项目循环和整合阶段。在每一个分解模块的施工任务和施工目标完成之后,就要将每一个模块进行融合并进行综合管理。最终的数据汇总分析是数字化管理的重要基础,整个过程都会在数据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变得更具说服性和科学性。最终的模块整合,使得每一个模块的特征目标整合成一个项目工程总的特征目标,最终的特征目标分析数值也可以反映出整个项目工程的总体施工情况。

3结束语

建筑工程在新时期的更好发展,企业除了对外要树立更好的企业形象,建造出更高质量的项目工程以外,对内还应该加强管理,创新当前的项目管理手段和方法,寻求更多有利于工程进度提升,有利于解决阶段性施工问题,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的管理方法。数据化管理是一种基于数据整理分析的管理方法,主要的数据分析都和工程的造价管理相联系,更好的将工程的每一个部分检测进行量化,进而可以更好的发现存在的问题并作出最快速的反应。

作者:李建丽 葛红星 单位:沈阳鹏欣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沈阳腾越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王胜军,刘富强,王宁波.基于BIM技术的抽水蓄能项目建设集成管理研究[A].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建设文集2015[C].2015.

模块化建筑项目范文第5篇

(江苏科技大学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江苏 镇江 212003)

摘要:BIM(建筑信息模型)的应用,使工程项目造价管理从2D向ND不断发展,促进了工程造价管理的信息化和精细化进程.本文通过分析总结传统造价管理在建筑经济大环境下存在的问题,结合BIM的特征,研究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 :BIM;工程造价;三维碰撞;信息共享

中图分类号:TU723;TU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2-0049-03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之一的建筑业也在蓬勃发展,然而,与之对应的工程造价管理却存在着诸多问题.基于传统造价模式存在的种种弊端,我国“十二五”计划提出了全面运用建筑信息模型进行造价管理的理念.

1 工程造价管理

工程造价管理是运用科学、技术原理和方法,在统一目标、各负其责的原则下,为确保建设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权益而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及建筑工程价格所进行的全过程、全方位的符合政策和客观规律的组织活动[1].

2 我国造价管理的现状

我国工程造价模式从根据手工绘图计算发展到软件绘图算量,计价方式也从定额模式发展到清单计价模式,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正在不断的改进完善[2].但是,整个造价行业的发展水平与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之间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存在诸多弊端.

2.1 我国造价管理人员素质偏低

在西方国家,造价管理模式已相对成熟,由具备较高专业知识和素质的人员进行造价管理,但在国内,造价管理者呈现老龄化的趋势,对造价管理的认识存在一定的滞后性.部分从业人员虽系工程造价专业出身,但其专业知识与现代化的造价管理需求之间仍存在较大差距.

2.2 我国造价管理模式与市场脱节

在计划经济时代,建筑造价管理大多采用行政管理的计价方式,建筑工程造价大多依据计划价格和行政规定进行编制.其次,除了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的定额外,各省级行政单位往往也根据自身情况制定本省定额.这些计价资料往往是以大城市的价格水平为依据进行编制,其他地区的市场价格难以得到反映[3].

2.3 我国造价管理信息化程度低

虽然,我国大部分建筑企业已使用造价软件,但是我国在工程造价管理方面的信息化起步较晚,普及不到位.而且,现在基本通过二维图纸进行项目的造价预算,对造价师读图能力要求很高,容易引起工程量的漏算或者错算.

2.4 传统造价管理的局限性

第一,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大批技术复杂的大型工程,传统造价的模式已不能满足这些建筑的施工要求.第二,目前我国建筑工程“三超”现象严重,工程质量难以保证,工期一再拖延,造价难以控制[4].第三,工程项目造价数据难以高效共享,各阶段管理人员难以协同作业.

3 BIM在工程造价中的应用

3.1 BIM简介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的中文译名为“建筑信息模型”,即推行建筑工程设计、施工以及管理工作工程信息模型化和参数化[5].美国国家BIM标准(NBIMS)组织将其定义为“建设项目物理和功能特性的数字化表达,实质是一个共享的知识资源库,为项目在全生命周期中的决策提供可靠信息和依据.在项目不同阶段,不同利益相关方通过在BIM中输入、提取、更新和修改信息,支持和反应其各自职责的协同工作”[6].

3.2 全过程造价管理

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提出了“全过程造价管理”理论,即要求工程造价的计算与控制必须从立项就开始,直到工程竣工为止[7].全过程造价管理要求建设单位在实施各个环节时,采取动态控制措施,将工程项目总投资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3.3 BIM在全过程工程造价中的应用

如前所述,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而BIM具有可视化、模型化、参数化等特点.利用BIM建模,将图纸通过可视化形象地演示出来,可以避免由于各专业分开设计造成的碰撞.再有,利用BIM可以将施工过程中各阶段的数据进行整合,形成数据库,为建筑运营过程中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便利.下面主要从模块化计价模式、三维碰撞检验、信息积累和共享等方面来阐述BIM在工程项目造价管理中的作用.

3.3.1 基于BIM的模块化计价模式研究

工程预算的准确性往往决定着一个工程项目能否成功实施,而工程量计算以及造价信息的准确性影响着工程造价.模块化计价原理是在分析整个工程项目的基础上,综合以上影响工程造价的两个主要因素,将建筑工程分解成若干模块,再将这级模块依次分解成独立的下级模块.在模块全部分解完成后,各级模块保持相对独立的同时也全面覆盖了整个工程项目[8].这种模块化的建筑信息模型从整个建筑的生命周期出发,一方面可以实现从设计咨询到初步设计再到施工图设计等各阶段的信息细化和实时更新;另一方面可以满足数据信息的共享,有助于提高参与工程建设各单位的协调性与效率[9].

苏州中心广场项目由10幢建筑构成,总投资约285亿元.该工程地下面积20余万平方米,地下单层建筑面积达7万平方米,每层施工段达到24个之多,中亿丰建设公司运用鲁班BIM技术建立模型,利用模块化进行施工分区,自动分析每个模块人材机的消耗,制定资源计划,便于有效控制项目成本.

由此可以看出,通过BIM技术对建筑进行模块化管理,使建筑物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对各模块各施工阶段的分析进行精细化管理,从众多方案中选择最优方案,进而节约施工成本,提高造价水平.

3.3.2 基于BIM的三维碰撞检验研究

三维碰撞的管线检验,即施工技术人员在正式施工以前对管线进行检验并解决大量构件碰撞的问题.目前,我国的设计院基本都是采取分专业设计的模式,且大部分设计都是二维平面设计,因此会产生设计不合理导致各专业管线之间、管线与建筑结构的碰撞,给施工带来麻烦,造成返工或者浪费,导致工程造价的增加.如图3,由于二维平面空间有限,容易忽视在实际操作中构件与构件之间的碰撞问题,而利用三维可视化视图,可以很快发现构件之间的碰撞问题.对于一些复杂的大型工程,利用BIM技术进行三维碰撞检测具有显著的优势.通过建立BIM模型,利用碰撞检验系统整合各专业模型,自动找出各模型间的碰撞点,直接在模型中修改,自动生成修改后的图形.

2011年,江苏正方园集团利用鲁班BIM技术对无锡地铁控制中心项目进行碰撞检查,发现碰撞点440多处,经过双方协商确定需要修改的碰撞点共145处.如果这些碰撞点不提前消除,可能会造成15~20万元的成本损失及10~20天的工期延误[10].

因此,利用BIM的可视化功能进行碰撞检测,不但能消除在设计中存在的碰撞,还能降低返工和建材浪费的可能性,从而优化施工方案,避免工期延误,降低工程造价.

3.3.3 基于BIM的信息积累和共享研究

近年来,施工单位和造价单位在完成施工项目和预决算之后,与项目有关的数据信息基本都以纸质文档或Word、Excel、PDF等格式的电子文档进行保存[11].这样2D形式的电子档,在施工结束之后基本都存放在档案馆,利用价值也很小.而通过BIM建模,在全过程造价周期中,所有的数据采集、处理和改进都在同一个建筑模型中进行,保护了信息的完整性;同时,用BIM建筑信息模型代替纸质的图纸和数据进行保存,有利于资料的积累,方便以后的查看和反复利用.

利用BIM技术,在全寿命周期的各阶段的技术人员可以随时查看各时段的数据,通过信息化的终端和BIM数据后台在计算机中完成数据的表达、交流和共享.如图5,通过BIM将一个个独立的岗位联系到了一起,以前,通常进行的是流水施工,设计、采购、施工、造价之间缺少信息的交流.

上海中心大厦的主体建筑结构高度为580米,总高度632米,总建筑面积57万平方米.在项目中采用鲁班PDS系统管理和共享BIM数据,项目部成员可以随时访问.在施工过程中如遇到工程变更等突发情况,可以第一时间上传到MC系统,实时更新,材料人员根据MC系统上的数据进行材料采购,减少浪费.

总而言之,BIM信息的积累和共享使得各方能够准确获取实物量,从而制定采购计划,避免不必要的材料浪费,及时确认变更工程量及工程进度款,并进行费用的审核,避免不必要的成本支出[12].

4 结语

BIM技术在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中的应用,通过可视化建模,有助于减少视图的误差;通过碰撞检验,有益于优化施工方案、控制成本;通过动态数据库,有利于各管理线的协同工作、信息共享.BIM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的解决我国传统管理模式下“三超”、信息脱节、信息化程度低等问题,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帮助.

虽然,我国“十二五”计划提出了全面运用建筑信息模型进行造价管理的理念,但目前BIM的应用尚处于初级阶段,在全过程造价管理方面的潜在应用价值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然而,BIM时代已经来临,BIM必将成为我国未来建筑业发展的大趋势,所以BIM软件亟须不断摸索尝试,从而逐渐成长为符合我国建筑行业标准的应用软件,解决传统技术在造价管理中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1〕张树捷.BIM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建筑经济,2012(2):20-24.

〔2〕曹祥军.基于BIM技术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研究[J].安徽建筑,2012(6).:205-207.

〔3〕周建.关于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探讨[J].中国城市经济,2011(15).

〔4〕方后春.基于NIM的全过程造价管理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2.

〔5〕李静,方后春,罗春贺.基于BIM的全过程造价管理研究[J].建筑经济,2012(9):96-100.

〔6〕汪茵,高平,宋蓉.BIM在工程前期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建筑经济,2014(8):64-67.

〔7〕龚维丽.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第二版)[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

〔8〕刘伊生,戴建武,杨立杰.基于BIM的住宅工程模块化计价模式研究[J].建筑经济,2013(8):98-101.

〔9〕柴鑫伟.基于BIM的建筑工程动态造价信息库构建与实施研究[J].科技与管理,2015(3):67-70.

〔10〕郑海.无锡地铁控制中心利用BIM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鲁班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