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模块化教学

模块化教学范文精选

模块化教学

模块化教学范文第1篇

模块化教学的好处很多,首先其内容的灵活性高,可以适应不同层次教学需求,也很好的衔接了不同的教学内容,模块化的综合性也保证了技能和知识的紧密结合,对于市场的准确定位保证了市场的人才输入,同时对于学生的职业规划有很大的帮助。

1.1模块化教学应用步骤

模块化教学在职业教育中应用广泛,将其思想灌输其中,将相关课程中内在存在联系的课程进行分类,其逻辑程序大约有以下四种:岗位职业需求分析、岗位职业技能分析、教学模块设计、教学模块的教学组织实施。首先要根据市场上对于相关劳动力的需求,大体统计相关的需求种类和对应的需求数量,再根据这些时间情况对于相关岗位的职业技能进行透彻分析,了解与市场需求相对应的操作技能,再根据这些制定对应的教学计划,特定的教学分析和设计就形成了特定的教学模块,在其中要有合理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采取生动的教学形式考核学生,完成相关人才的培养。

1.2模块化教学的意义

模块化教学包含的内容不但有知识教学还有较多的实践教学,也有很多交叉学科的知识综合教育,其不在于只培养学生一方面的技能,它是为了学生形成某一方面的知识体系或思想,专业技能的培训也不仅只靠一种教学模块就可以完成的,完整的素质结构图是很多教学模块共同促进的结果,为了适应市场残酷的竞争,必须培养有较高素质的实用性人才。我国无论是职业教育还是大学教育,对于应用型的人才一直都是供不应求,用人单位和家长都满意的教育是教学的发展方向,多层次多种类的细化专业是我国素质教育过程中不可能完成的,根据社会需求进行的模块化教学是最接近此目标的方式,学生“专业个性化”的程度则取决于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模块选择的自由度,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选择可以根据他们的兴趣,调动起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保证了市场人才的供给。

2传感器模块化教学模式的建立

传感器课程是电子信息和自动控制相关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它的教学内容较宽泛,没有较为连续和系统的内容体系,实践性较强的特点又造成其枯燥乏味,难以理解。在教学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将其进行模块化教学,可以很好的改善其学科本身的这些缺点,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较理想的学习状态,同时也满足了市场上相关企业的人才需求。

2.1传感器课程模块化教学内容的组织

模块下教学模式下需要根据传感器课程的特点进行以核心专业内容为基础的教学模块,学生的学习目的是学到技能和相关知识,并以此为基准选取课程,组织模式不要拘泥于传统的教学体系,以能力为核心对教学内容重新整合、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推进技能模块向综合化方向发展。传感器相关技术学生的专业方向很多,它的掌握与否直接地影响学生的专业水平。其基础课程中包括压电式传感器、阻抗式结构型传感器、磁敏传感器、光电式传感器、过程参数检测中的常用传感器技术、化学与生物传感器、智能传感器等内容。要想对传感器有较深的理解和掌握,没有必要对每一种都进行系统的学习,只要根据实际企业中的情况进行具体分析,结合学生的兴趣进行模块化分析。

2.2传感器的教学模块划分

结合传感器课程的内容特点,将之分解为四大模块:模块一:课程主题的引入:本课研究对象、重要性;基本概念;传感器的构成与分类;发展趋势;技术基础;特性与指标;设计中的共性技术。模块二:传统应用较多的传感器:压电式传感器、阻抗式结构型传感器、磁敏传感器、光电式传感器;相关传感器的介绍、优缺点、应用范围、发展趋势。模块三:新型传感器:过程参数检测中的常用传感器技术、化学与生物传感器、智能传感器;相关传感器的介绍、优缺点、应用范围、发展趋势。模块四:实际工程应用:各类传感器的应用现状和应用前景;相关传感器设计和组合;实际中存在的传感器注意事项。其中,模块一、模块四分别是本课程的首和尾,是传感器知识体系的主线。模块一是后继内容展开的知识基础,使学生了解本课程要解决的问题对象和解决的思路方法。模块二和三是为解决特定问题而从主线上引出的分支问题。模块四是各展开内容的综合汇总,使学生能够运用二、三单元模块综合解决工程上的传热问题。各个模块还可以细分成更加具体的模块,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课程的安排,层次明确的教育可以保证学生时刻明白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完成程度。

3结束语

传感器教学对理论和实践要有相同

模块化教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商务英语口语;模块化;能力培养;情境教学

模块化教学是以能力输出为导向的教学方式,强调教与学的统一。合肥学院近几年大力推进模块化教学改革,并且取得了极大的进步。2014年合肥学院的模块化教学体系改革项目获得部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商务英语口语的模块化教学改革中既需要考虑模块化教学的基本要求,也要结合商务英语口语的教学特点,以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一、商务英语口语教学的特点

商务英语口语主要是针对国际经济与贸易或者国际商务的学生设置的课程。要求学生能够用英语进行商务交流和谈判。商务英语口语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从机场接人到与外方交流及谈判的各个环节。商务英语口语教学呈现以下特点。

(一)实践性强。

商务英语口语重视实际英语交流能力。商务英语的学习目标是使得学生能够流利用英语进行商务交流,而不是简单地熟背单词和句子。无论是机场接待外宾还是与外宾讨价还价,都要求学生能够用英语完成相应的任务。教学过程中强调实践性,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对话训练。

(二)双语教学。

商务英语口语要求学生除了具备国贸的相关专业知识,还要能够熟练进行英语会话,教学过程中必然要求双语教学。学生原有的英语基础可能并不相同,口语表达能力也有差异,因此在双语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不同学生的掌握和应用情况。

(三)情境教学。

商务英语口语涉及的内容大多会涉及机场接人、预约会面、设宴招待、商品介绍、讨价还价、支付条款谈判和装运与保险等环节。每个环节都有相应的情境。不同的环境和情境必然对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学生大多一直在学校学习,对很多情境并不是特别熟悉,能否将学生很好地引导到特定的情境中去,也是外贸商务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任务。

(四)素质要求高。

商务英语口语的学习对学生的素质要求比较高。在实际的外贸交流过程中,学生要想顺利地完成相关交流过程,除了要具备良好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和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灵敏的反应能力、得体的交际能力。学生要有礼貌、穿着得体,因为神态、语气、举止等等细节都会影响到商务交流和谈判的进程。因此,商务英语口语的课程学习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模块化教学要求

模块化教学在近几年教学改革中占有比较重要的位置,但实行模块教学的高校相对比较少,很多高校教师并不是特别了解模块化教学的要求。模块化教学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能力培养为目标。

模块化教学强调能力输出的重要性,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目标。传统的教学更强调对知识的传输,但是模块化教学更强调针对目标职位所需能力的培养。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目标岗位群,所需的能力也不尽相同,在对能力进行系统的归类后,不同的模块设置为学生相应的能力培养服务。

(二)强调教学统一。

模块化教学更加强调教与学的统一。在模块的教学过程中,老师的教与学生的自主学习结合在一起,每个模块中分别设置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自主学习三个环节,并不断强化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在学生的自主学习环节,教师也要设计相应的指导过程,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

(三)改进考核方式。

教学模块的考核更加侧重于过程的考核,考核方式一般采用“N+2”的方式,其中N是过程考核的次数,教师可以结合模块的实际情况进行设定,对学生整个学习进程分阶段进行考核。“2”一般指期末考试和笔记成绩(或小论文成绩)。通过“N+2”的方式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进行考核,更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

三、推进商务英语口语模块化教学的建议

根据模块化教学的要求,商务英语口语不再简单地被视为一门课程,而是一个系统的模块,该模块将为学生的相关能力培养提供支撑。结合商务英语口语的教学特点,模块化改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

(一)着重培养沟通交流能力。

商务英语口语模块一般是针对国际经济与贸易或者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开设的模块,这些专业的学生的目标岗位群集中在与外贸相关的岗位,商务英语口语模块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商务沟通能力。良好的商务沟通能力需要学生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良好的商务礼仪知识和迅速的反应能力。因此在商务英语口语模块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除了学习贸易专业知识和英语基础知识外,还要了解各国的文化习俗,以便在未来的工作中行为得体。反应能力更能体现出一个学生的素质和水平,在商务交流和谈判过程中,情况是随时变化的,不可能完全按照书本的对话样例进行,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是必不可少的,这要通过大量的角色扮演练习来提高。

(二)以角色扮演训练为重要手段。

商务英语口语学习需要教师将学生引入相应的情境中,不同的教学内容往往涉及不同的情境。比如“机场接待外宾”,对话的内容是发生在机场,如果是“设宴招待”,那很有可能是发生在饭店,“工厂参观”则发生在企业的工厂里。角色扮演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从而更好地理解角色处境,进而把握角色的行为,这种教学训练有助于学生实际口语交流能力的提高。教师也要为学生的角色扮演提供指导,引导学生在不同情境下做出比较符合自身角色定位的反应,提高学生的交流水平和反应能力。

(三)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商务英语口语模块的教学仅仅依靠课上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提高口语表达水平还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自主学习。鼓励学生自主学习首先要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该模块的学习在学生未来就业中的重要作用,并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一定的指导,比如建议学生自主学习时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模拟训练等。

(四)完善考核方式。

商务英语模块的考核要重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由于口语表达水平与学生的综合素质相关,考核将更加复杂和灵活。但是传统的考核方式主要体现的是笔试的成绩,很难综合反映学生的能力水平和掌握情况,因此模块的过程考核中要综合学生平时的口语交流表现。商务英语口语的考核将是期末试卷成绩、过程考核成绩和课堂表现成绩三项的综合,以期更加全面评估学生的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庆.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数学课教学模式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3(20):177~178

[2]李德萍.改进外贸英语口语课程教学的有效方法[J].新课程研究,2011,10:52~53

模块化教学范文第3篇

1.专业基础教育模块

大学专业与学生大学之前接受的教育有很大的区别,尤其是设计类专业更需要学生的图面感,所以专业基础教育模块就是引导学生,为今后设计课打基础。专业基础教育模块包括:设计素描、设计色彩、三大构成、设计初步。设计素描与色彩是塑造学生的造型能力与色彩感觉,三大构成是所有设计类专业的基础课,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色彩的构成思维、空间立体思维、点线面综合运用等能力。设计初步更偏向风景园林专业的教育,包括线条的运用、园林制图规范、马克笔表现是正式进入专业设计的第一步。

2.设计教育模块

风景园林专业的核心就是设计,设计教育模块的二级模块包括:设计类、设计思维类与设计史类。设计类包括风景园林设计、建筑设计、场地设计、景观雕塑设计。设计思维类包括景观学导论、设计原理、设计学概论、环境心理学概论。设计史类包括中外设计史、中外建筑史、中外园林史。设计类以风景园林设计为中心,从大二贯穿到学生毕业,包括校园景观、居住区组团景观、滨水景观、商业街景观、广场景观、公园景观、度假区景观规划,从小到大使学生们系统的掌握现代社会景观的主要类型设计方法,为今后的工作做准备。其他设计属于景观设计中辅助组成要素,例如园林建筑小卖部等,广场中心的主题雕塑等,都为专业课的核心风景园林设计做点缀。设计思维类主要是传授学生专业理论基础,设计方法等,为设计课做铺垫,最终达到理论指导实践的目的。

3.专业选修模块

专业选修模块设置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专业能力,供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与能力选择。专业选修模块包括风景摄影、创意景观鉴赏、景观工程施工技术、景观材料、景观工程预算等。创意景观鉴赏由教师点评优秀景观实际案例的优缺点,逐渐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并把好的创意经过自己的思考运用到今后的设计课中。通过景观工程施工技术的学习,能让学生在设计的同时不脱离实际,是现在的施工技术能达到的。所以专业选修模块的学习能对主要专业课学习起辅助作用,却又是模块化教学模式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4.实践训练模块

风景园林专业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应用型的设计人才,实践训练模块是整个教学体系中重要的一环。按市场上的景观设计行业面对的工程项目类别,分别设置对应的模块化教学内容,每一教学模块应包含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部分,模拟实际工程项目操作方式组织教学,培养学生面向市场的景观设计和工程建设能力。实践训练模块主要包括专业认识实习、专业课实习、认知实训、毕业实习,每一个实习都搭配一个设计项目,使学生能真正的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二、小结

模块化教学范文第4篇

中职学生特别是师范类中职学生对于数学的认知相对薄弱,这一点直接阻碍了他们对数学的学习能力,从而导致他们的数学基础相对较差.师范类中职学生很难在课堂上或者课后提出与数学有关的问题,即使针对老师提出的相关问题也很难找得到解决的方法.师范类的学生普遍来说数学成绩不是很理想,所以他们数学的空间想象以及创造力就相对较为薄弱,而且由于师范类大多数对数学不是很重视,导致了他们对数学定理、概念、定义及其法则的掌握程度相对较低.关于师范类中职生对数学的情感主要表现的现状是对数学的学习兴趣的不强、没有学习数学的动力、缺乏学习数学的信念和信心、学习数学的态度不端正以及经常在数学考试中表现出焦虑的心理.

二、中职数学模块化教学的目标

中职数学的双重身份决定了中职数学教学的多元化目标,中职数学的模块化教学主要希望能够完成以下三个教学目标即必需且够用的分层教学目标;学有所用,服务专业的教学目标;加强团队合作能力的教学目标.

1.必需且够用的分层教学目标与中职生数学基础差以及中职数学课时紧的现状相结合来看,对中职学生的数学教学目标不能设置得过高,要切实可行,做到“必需够用”就好.“必需”是指学生在专业学习,社会生活以及未来的职业发展中所需的基本技能、知识及素养.“够用”是指学习难度要适当、内容要精简,不可过多、过难.除了上述的“必需够用”还要实行分层教学,将学习的难度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是要求学生对基本的数学概念、法则、公式进行掌握,比如学生在学习三角函数这一内容时,可以只要求学生使用计算器来求三角函数值,这样就可以避开诱导公式这一难点.第二层是对相同的知识点进行难度的分层,比如在集合的交集运算学习中,A层要求:给出用描述法表示的两个集合,求出两个集合的交集;B层要求:给出用列举法表示的两个集合,求出两个集合的交集.这样进行分层教学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使他们都对交集运算法则有了一定的理解.

2.学以致用,服务专业学以致用,顾名思义就是为了实际应用而选择学习.由于中职类学生是不需要面临高考这一大难题的,所以他们几乎没有考试方面的压力.中职学校的数学模块化教学主要是要求学生能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生活和专业学习中.而服务专业的含义是为专业的发展服务,不能将“服务专业”狭隘地理解为服务于专业课,它还包括学生适应社会所需的与数学有关的基本技能以及适应学生专业发展所需的基本数学素养还有为学生在职业生涯中提供必要地数学知识储备.

3.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师范类中职生的数学基础普遍不好,对于数学的学习水平也良莠不齐,往往呈现出两极分化的现象,这对于学生素质的全方位发展是较为不利的.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提出:学习是学生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文化背景的基础上建构新的知识,但是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及文化背景的不同会让他们对于知识理解侧重点不同.小组合作能解决这类问题,然而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对于小组合作学习能否有效实行起着关键的作用.

三、对中职数学模块教学的评价

1.从学生的学习角度出发进行模块化教学这种新鲜的教学方式首先可以让学生体验到一种在玩中学习的乐趣,增加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比如在小组合作的学习中每个同学都可以在小组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并能与其他同学尽情地交流,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其次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模块化教学采用的是分层的教学方法,会充分考虑到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尽量做到让每个同学都能体会到成功,从而增强其学习的信心.

模块化教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模块化教学;项目式学习;古代文学;教学模式

中国古代文学是中文类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有着庞大的知识结构体系,涉及文学、哲学、史学等多个领域,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与价值,在知识传授、能力提升、价值引领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然而,这门基础课程长期存在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且专科古代文学一味地照搬本科教学体系,不适用于培养专科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专业能力。因此,深入开展高职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新型教学模式,对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模块化+PBL”教学模式的内涵释义

模块化教学(ModulesofEmployableSkills)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初,是一种以现场教学为主、以技能培训为核心的教学模式,近些年被广泛关注并应用于高校教育教学,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职业能力方面具有显著优势。项目式学习(Project-BasedLearning,PBL)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探究复杂、真实问题,设计、执行并产出项目作品的系统教学方法,已应用于国内众多课程,在提高学生自学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发展思维能力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模块化教学和PBL教学均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模式,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适用于职业教育。此外,两种教学模式都较好地体现了时下跨学科的教育理念,适用于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模块化教学模式为PBL教学方法提供了项目建构的理论前提,PBL教学方法则是模块化教学模式的实践路径。“模块化+PBL”教学模式强调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注重顶层设计与微观实践、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是一种有利于师生双向互动和适用于职业教育的新型教学模式。

二、“模块化+PBL”教学模式的实践路径

“模块化+PBL”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是较为流行的教学模式,被广泛应用于微生物学、医学等学科教学,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至今还未见同时将两种教学模式应用于高职古代文学教学的报道。以笔者所在高职学校为例,古代文学课程为语文教育专业和汉语专业的核心课程,教学安排在前四个学期,总学时128课时。2018年,学校开展“课程层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课题组以此为契机,全面开启专业核心课程改革,综合模块化和PBL两种教学模式的优势,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主线,对古代文学内容进行重新建构,形成教学内容模块化、模块内容项目化的范式,创新课程教学模式,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一)建立教学模块,构筑理论体系与能力框架

中国古代文学具有多元化的特征。课题组充分考虑高职古代文学课程课时少、知识密集、体大思深等特点,按照四个学期完成教学的要求,打破通行教材以时间为序的内容体系,以教学目标和学生能力为导向,将学习内容按体裁分为诗词、戏曲、散文、小说四大模块。各模块分别以唐诗、宋词、元曲、先秦两汉散文、明清小说等文体代表为核心整合重构教学内容,生成N个子模块。子模块的内容设置以语文教材内容为参照,以培养学生专业岗位能力为教育核心,采用专题学习形式构建内容链条。学前,教师任务驱动,设计主导问题,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实践演练并完成项目作品,经师生交互学习、反思,共同推动实现教学目标,从而建构学生的理论体系与能力框架。

(二)设定驱动问题,进阶深度学习与实践探究

每个子模块设定一个驱动问题,驱动问题设定遵循真实性、开放性、可行性等原则,深刻挖掘古代文学蕴含的当代意义和价值,选取贴近当下生活的,尤其是贴近学生心理的文学作品给学生解读;或选取学生关注的时事热点、社会现象,结合古代传统思想进行“交叉融合”的思考研究。以戏曲模块为例,可将驱动问题设定为“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如何在学校传承和弘扬传统戏曲文化?”首先,引发学生思考,自主探究中华戏曲文化的发展历程,了解戏曲的基本常识;其次,小组协作赏析经典剧目剧本,结合家乡地方剧种探究戏曲和生活的关系;再次,在教师引导下发放调查问卷,分析当代大学生对戏曲文化的认知与感受,发散思维探寻解决路径;最终,各小组合作完成多元化项目作品。

1.线上自主学习

课前,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在超星学习通App上自主学习任务单。学生利用古诗文网、国学大师等网络资源查找相关资料,实现自主学习、获取新知识,初步建构文学知识框架。针对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借助移动教学平台,学生开展交流探讨,教师适时答疑解惑,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认知。教师借此精准把握学情,以学定教。

2.线下协作学习

课上,教师根据学生能力差异组建4~6人异质小组,引导小组分工合作开展学习活动。在这一阶段,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多向情境,促生多向思维,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协作探究、发现问题,进而尝试解决问题;同时,通过计时器把控小组活动各环节的时间,实时跟进动态学习过程,随机挑选小组做学习汇报,及时给予点评激励,协同学生给出针对性强的课堂反馈,推动学生在亲身参与中进一步深化学习并实现知识内化。

3.实践中探究学习

课下,针对课上所学,教师在学习通上训练题,要求学生限时限量完成,以此来检验学习效果。训练题精编精选,多布置发散思维、提高认识的练习,如文学沙龙、评论文学现象、解读名家;或布置实践性练习,如试讲古代经典作品、文学常识竞赛、辩论赛等,帮助学生巩固深化提高,增强口语表达能力,提升思维逻辑能力。同时,不同模块内容匹配不同类型训练题,同一模块内容布置多种类型训练题,用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以唐代诗歌模块为例,鉴赏不同题材诗歌的意象、语言、表达技巧,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搜集整理不同主题的诗篇,培养整理资料的能力;制作诗歌手抄报,培养创作能力和思维能力;以散文改编诗歌,培养写作能力;以诗论诗,培养分析能力等。综上可知,核心问题驱动学生在自主、协作、探究的良好学习氛围中完成深度学习与实践探究,获得意义建构和能力提升,实现了学习共同体跨越式发展。

(三)展示项目成果,搭建多元交互与多维联动

项目成果展示是模块任务完成的标志。展示主体、内容、方式具有多样化和可视化特点。例如,用思维导图解析《红楼梦》人物关系、分析《三国演义》人物特点,用短视频宣传中华戏曲文化,古典诗歌手抄报,文学论文,项目调查报告,PPT图表汇报,话剧表演,诗词吟诵会,等等。考虑到古代文学的多元化特征,学习主体需运用多元思维,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从不同的艺术审美角度开展协作探究,从而获得丰富且有价值的项目成果。因此,古代文学项目作品建构过程,是学习主体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学习沙龙、主题活动、小组合作探究、移动学习平台、网络资源等专业服务“多维联动”的系统帮助,探索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此外,通过项目成果迁移的方式,教师指导学生成立诗社、文学社、话剧社、创办班刊、参加比赛,促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古代文学经典的当代转化与应用价值。项目成果展示过程,是搭建多元交互与多维联动的过程,不仅巩固学习训练效果与增强学生自信,也为课程评价改革提供内源性动力支持。

(四)创新考评体系,嵌入多维考核与多元评价

为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课题组改进了传统单一性、结果性的考评体系,建构了基于学习过程的多维考核与多元评价考评体系。1.考核体系多维化古代文学课程考核采用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其中,过程性考核占总评成绩的50%,包括课堂表现、分组任务、实践活动、项目作品等;终结性考核占总评成绩的50%,即期末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过程性考核关注学生的学习全过程,并通过超星学习通App进行成绩管理。学生线上和线下的表现以课程积分形式记录在App,期末时再折合成50%计入课程考核总评成绩。终结性考核以综合分析题、理解题等能够发散思维的主观题型为主,设计符合学生基础认知且能迁移应用的问题,系统提升学生文本细读、审美鉴赏、写作研究等多种能力素养,全方位考量学生的综合能力。2.评价体系多元化课题组改进了传统的课程评价方式,将教学评价融入教学全过程,加大过程性评价比重,实行基于学习过程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其中,评价主体多元化,包括教师评价、小组评价、学生互评和自我评价;评价形式多元化,课前采用App在线评价,课中开展形成性评价,课后实施综合性评价;评价内容多元化,从文学常识、职业能力、人文素养三方面审视教学全过程;评价标准多元化,根据学生个体差异采取分层次评价,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求。借助信息技术,对每位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跟踪统计,匹配形成可追踪的学习档案,教师实时监测学习效果。教师、学生、网络多维联动,动态评价,有力推动了学习共同体在评价反思中不断成长。

三、“模块化+PBL”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

经过三年的探索与实践,“模块化+PBL”教学模式在我校古代文学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效果,提高了教学效率,激活了学生的学习内生动力,锻炼了学生的系统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

(一)从教学督导的反馈看

通过课堂观察评估,教师教学质量督导反馈了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内容、能力、方法和效果等方面的意见,一是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充实,能反映学科新思想、新概念,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二是教学富有启发性,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探索创新,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三是课堂学习氛围浓厚,教师能够灵活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开展“线上+线下”互动活动,教学特色鲜明。

(二)从问卷调查的结果看

在完成课程实施后,课题组对学生开展了问卷调查,以20级汉语专业实验班为例,发放问卷50份,收回有效问卷47份。学生对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满意度100%,其中,85.11%的学生满意专业课程设置;80.85%的学生认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氛围更活跃;87.23%的学生认为对古代文学的学习兴趣有很大提升;82.98%的学生认为学习效率有提高;喜欢“模块化+PBL”教学模式的学生占比85.11%。分析表明,学生对“模块化+PBL”教学模式具有较高的实践满意度。

(三)从项目成果的展示看

学生展示的项目作品形式更加多元化、项目作品内容更具文化内涵。自2018年以来,实验班学生撰写古代文学相关论文32篇、调查报告20份、古诗手抄报24幅、思维导图25张、PPT图表18份,举办话剧表演3场、诗词吟诵会3场、文学常识竞赛4场,开发微课8个、短视频15个;同时,能力迁移至第二学堂和课外,师生多次获得学校和自治区级经典诵读比赛、微课比赛、技能大赛、课堂教学比赛等奖励荣誉。

(四)从课程考核的结果看

每学期末,将实验班与其他班的古代文学课程成绩做对比分析,发现实验班平均分高出8~10分,90分以上人数占比增加10%~20%,69分以下人数占比降低10%~15%,及格率100%。这些数据表明,“模块化+PBL”教学模式注重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发展,真正践行了科学发展的教育理念。

四、结语

“模块化+PBL”教学模式在高职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给师生带来效能的同时,也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教师不仅是项目和课程体系的设计者,还是课程评价和职业发展的参与者。对此,教师要与时俱进更新自身知识体系,从容应对教学问题,做好设计引导;学生则要依据个体差异,提高思想认识,培养专业素养。针对目前实施效果,总结反思,接下来从以下几个方面持续改进:优化课程结构,加强课程前、中、后不同阶段学习内容的连贯性;构建立体化教学平台,丰富教学资源,强化课堂实践活动;进一步挖掘古代文学课程思政元素,发挥人才培育价值。

参考文献:

[1]查金萍.应用型大学“中国古代文学”模块化教改探索[J].合肥学院学报,2016,33(5):118-122.

[2]张承凤.语文教育专业课程项目化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1(18):131-13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