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模块化景观设计

模块化景观设计

模块化景观设计

模块化景观设计范文第1篇

关键词 高职 模块化教学 园林工程技术(景观方向)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0 前言

景观设计是一个发展非常快的新兴学科。自1858年美国景观设计之父奥姆斯特德提出了“景观设计”这一名词之后,1901年美国哈佛大学开设了世界第一个景观设计学专业,在全世界范围内,英国、日本等国家景观设计发展也较早,相当多的大学开设了景观设计教育。我国的景观设计教育和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关于人才培养和教育的知识结构和侧重点也在不断的探讨中。2011年国家学科委员会正式将风景园林定为一级学科,确定了博士、硕士、本科和高职不同层次的培养模式,学科将会对大地生态环境、城乡建设和人居生存环境产生重要的影响。依托专业发展的良好背景,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景观方向)结合自身特点与优势,对于园林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以就业零过渡为教学的根本目的,以培养专业技能为核心, 在课程设计上探索全新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

1 课程的专业背景

1.1 专业特点

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是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和重点专业, 2006年8月专业引入一流设计企业泛亚开展联合办学。2008年又引进上海园林工程有限公司作为校企合作单位,实现专业结构性的转变。

在引进企业合作之后,联合济光、同济和企业的专业力量对传统园林工程专业进行专业改造。依托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发展的趋势,对教学技术、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确定培养目标为景观设计师助理,与同济大学形成梯度培养模式。

1.2 结合校企合作开创的课程特色

校企构建的桥梁型联合办学模式开辟了济光学院高职高专型的办学模式和办学思路。企业为学校提供了富有工作经验的工程师、设计师、预算员等参与到学校的教学体系中,开展课堂教学和实践技术教学。同时企业为专业实现“2+1”模式中的一年顶岗实践提供场地和工作岗位,将学生毕业实践环节和毕业设计全部统一纳入到一年的顶岗实践中去,实现学质量和教学过程的控制与管理。

1.3 结合“2+1”模式开创的课程特色

专业打破原有固定模式,建立“2+1”模式,开创了课程改革。专业开拓两个“2+1”培养模式,一个是以学期为时间节点的分段式培养模式,4个学期在学校,2个学期在企业;一个是以济光学院为主体,以泛亚国际设计有限公司为办学伙伴,以上海园林工程有限公司为定岗实习基地构成整个培养主体;形成了景观设计课群教学以泛亚设计有限公司为主体,施工设计与管理教学以上海园林工程有限公司为主体,济光学院全面落实教学计划和实施教学管理的培养模式。

1.4 模块化教学体系

结合专业特点,建立模块化教学体系,打破原有的由简单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形成的教学模式,建立六大模块化教学体系。在六大模块中,专业基础板块、基本技能板块、设计板块、施工板块是专业基本教学模块,“设计板块+顶岗实习”组合成为培养设计师的核心板块;“施工板块+顶岗实习”组合成为培养施工员的核心板块(表1)。模块化教体系的设置成为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保障,实现从毕业到就业的零过渡。

2 课程的模块化教学内容

景观设计课是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上海市精品课程,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景观设计一、景观设计二、景观设计三和景观综合训练,贯穿了从大一到大三的三个学年。景观设计课程在精品课程的建设过程中做了很大的调整,突出模块化教学的特点,其中景观设计一作为设计技能的基础内容,其教学内容包括景观学概论、景观空间设计理论、景观元素设计理论、景观行为设计理论和景观生态设计理论。景观设计二是小尺度的小庭院景观设计、道路景观设计和广场景观设计,景观设计三为中、大型尺度景观设计,包括滨水景观设计、居住区景观设计和附属绿地景观设计。景观综合训练在定岗实践中完成。构建的设计技能模块通过系统的调整课程,形成梯度学习、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这里以景观设计一为例,探讨课程模块化教学方法。

2.1 课程背景

2.1.1 课程在教学体系中的特点

景观设计课程是专业主干核心课程,也是专业唯一一门贯穿整个大三学年,从学校到企业,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真实课题综合训练的一门课程。

景观设计一是景观设计课程的第一环节,与后续课程景观设计二、三和在企业完成的景观综合训练形成课程体系,课程是由景观设计原理转化而来,在上海市精品课程建设中,专业与企业、专家对于教学内容进行多次论证,强调课程理论够用,突出技能的特征。

2.1.2 课程的教学目的

景观设计一的教学目的,总结起来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熟悉景观设计的基本理论,了解景观设计的实践领域;二是了解职业岗位需求,明确景观设计的一般流程;三是为配套证书景观设计师(三级)理论部分进行辅导;四是为景观设计二、三的学习奠定理论基础,最重要的目的还是培养学生专业学习的兴趣,根据高职学生的知识背景与特点,培养学生景观观察、分析的思维方式。

2.1.3 课程性质与特点

模块化景观设计范文第2篇

关键词:游艇港滨水区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1.项目背景

新华地块项目位于陆家嘴金融核心区东部,北邻黄浦江,西至大连路隧道,东至民生路,是黄浦江两岸综合开发规划的核心区中心段,其滨水景观将是黄浦江沿线滨江绿化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城市设计中,景观设计的重点区域为滨江路北侧地块。

为强化浦江两岸金融贸易、文化、旅游功能,形成多方位展示都市风采的旅游风景带,新华码头地区将与周边共同形成展现上海国际化都市魅力的、充满活力的城市核心滨水区。同时,该滨水区还承载着黄浦江游艇母港的功能。新华地块游艇母港的引入,不仅可以提高区域城市生活水平,更是区域发展的一个重要经济因素。

2.概念的提出

如何营造一个世界级的滨水母港?世界级的滨水母港具有什么样的特征?滨水母港地区的景观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带着这些疑问,我们首先研究了世界著名滨水母港区域的特点。

德堡港口新城是一个把居住、休闲、旅游、商业和服务业结合在一起、具有水上特色的、富有现代气息的新型城区,规划充分利用近水的优势,并和现有城市风格相融合,遵循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原则,建设高标准的城市建筑和公共活动场所。

通过对世界级滨水母港区域及其公共活动场所的研究发现,一个高等级高水准的港口滨水空间的营造,都充分考虑了对文化的尊重,对绿色生态环境的营造,对滨水标志性建筑的打造等关键性要素。

由此,我们希望未来的绿色港湾将是一个世界级的滨水港湾,这里将延续陆家嘴金融中心的城市功能,成为未来黄浦江南岸的璀璨明珠。绿色溶解了滨水城市空间,为滨水区域的未来发展搭建了生态构架 。多样性的城市功能,为滨水区域带来的永续的活力。历史建筑的更新延续历史文脉的同时,给建筑带来了新的功能。

3.设计重点论述

3.1未来母港的功能满足

上海游艇行业发展总体规划中提出三个主要目标:1.让每个上海居民都有可能参与到游艇活动中;2.在地区内发展水上旅游;3.通过举行国际性的水上运动竞赛,加强上海国际性大都市的形象。在本次的设计过程,根据游艇停泊的设计要求,我们综合考虑了内港、顺岸停靠和局部内挖三种停泊模式。

3.1.1内港模式

内港模式(图1)是一种理想的港口模式,它能够容纳较多数量的游艇,同时扩大的水面有助于周边地块价值的提升和港口氛围的营造,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城市整体风貌。但是内港营造成本较高,游艇进出不便于管理,水质难以维系。

3.1.2顺岸停靠模式

顺岸停靠模式(图2)即游艇顺岸停靠在现有的高桩码头,现状的高桩码头和防洪堤都不需更改。顺岸停的最大问题是无法停留更多的游艇,不能满足设计要求中对游艇停靠数量的规定。

3.1.3局部内挖模式

在游艇停泊的设计要求中,有明确提到现有高桩码头必须保留的部分,在这个前提下,对可挖除的高桩码头进行挖除,形成港口局部内挖模式。这种港口模式(图3)综合了内港模式和顺岸停靠模式的优点,在满足游艇停靠数量要求的基础上,也节省了建造成本。

因此,综合三种停泊模式的优劣势,方案选择局部内挖的模式,节省建设成本的同时,能够容纳下较多的游艇泊位。

3.2建筑和景观的一体化

3.2.1景观结构立体化

滨水开放空间立体化,即空中、地面、地下立体开发,解决城市交通空间与人们的活动空间相互交融的问题,从而保证城市空间的整体化发展。合肥滨水地区应尽可能利用地下空间,为滨水争取更多的绿化面积,是解决土地开发强度和生态平衡的有效手段。

沿黄浦江的滨水绿地是该区域最大的景观价值,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如何最大化这种优势,如何更好的将建筑和绿色融为一体。对于此我们提出了三个策略。

首先,纵向上将绿地更多的延伸到城市。通过“指状绿楔”(图4)将绿色引入城市,通过绿指,人们可以步行到达滨水空间,从而增加绿楔两侧地块的价值。通过周边地块和城市交通的分析我们将这种绿楔分为两种类型,两种类型的绿楔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第一种类型的绿楔和区域主要道路相联系,对于这种类型的绿楔我们希望通过纵向的铺装和树阵将人的视线引导到江面,景观空间处理得更加开阔,使其公共性更强,能够将人流更好的引导至滨水;第二种类型的绿楔和地块的联系更为紧密,我们希望它的私密感更强,植被空间更加密闭,园路和乔木肌理的走向能够更好的让人停留在其中。

其次,横向上设计折线的建筑界面,营造更多的口袋绿化。在保证容积率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将沿江的建筑界面处理成折线,这样不但能够丰富临江建筑立面效果,形成更为丰富的层次关系,还可以让底层沿街步道更具趣味性,增加底层裙房的商业价值和商业机会。

第三,前后错位保证滨水建筑的景观朝向。沿江的点式塔楼建筑通过前后错位保证每栋建筑能有较好的江景。

3.2.2景观功能复合化

景观功能的复合化,是指在单一的观景功能基础上,与周边使用功能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功能整合,形成资源高效利用,突出整个滨水景观带整体优势的策略。

本项目的景观设计的目的在于,保证此地块持续的人流,增加滨水景观带的活力。将周边地块的办公、商业、居住、文化展示等不同功能的用地分布在滨水区域,根据地块使用功能的不同,进行有针对性的景观风格设计,使滨水带的活动场所各具特色,活动丰富多彩。

3.3港口城市氛围的营造

3.3.1港口文化的设计语言

统一的设计语言强化港口意向。中央区块通过统一的设计手法强调港口意向,以船为

母体对其形态进行解构,核心建筑的造型如同五艘扬帆远航的巨轮成为新华母港的港口意向。船帆形态的梯形绿楔构成滨水景观绿地的主体结构强化了整体布局的设计语言。

创意设计增加亮点。设计中通过对码头元素的解构增添亮点。本次设计解构了船的底部造型,形成空中花园,结合下沉广场构成极具视觉冲击力的中心广场。其次对船的龙骨进行解构,设计成为中心广场最具焦点的重要景观构筑物(图5)。

(图5)

3.3.2倡导步行的滨水游线

倡导步行增加商业活力。合理考虑地块机动车出入口,减少机动车交通对滨水道路的影

响。规划中减少沿江面的地块机动车出入口,让机动车从地块东西向和南面进入地块。在重要地块增加过街人行通道,使滨水绿地和商业裙房的二层店面直接相接,从而增加商业机会。

行人友好的交通组织。地块的机动车出入口主要安排在地块的南侧和东西两侧,将主要车流向昌邑路引导,减少滨江路的机动车流量。在绿契中规划设计纵向步行道路,连接滨水绿地空间和城市地块。码头、游艇会所、高档居住区通过步行天桥形成空中连续性的步行交通,以确保游艇会员南北交通的无障碍一体化。

3.4防汛墙的景观化处理

现有防汛墙平均高出场地标高1.5米左右,它阻碍了视线,降低了水岸的可达性,在外的防汛墙降低了景观品质。此次方案提出三种针对防汛墙的解决方案。(图6)

3.4.1梯级防汛墙

梯级防汛墙处理方案,将原防汛墙南移,在其北面增加0.7米标高的防汛墙,并结合防

汛墙形成景观台阶。这种处理方式,减少了防汛墙对视线的阻碍,同时景观台阶为游人提供了很好的欣赏江景的场所。

3.4.2绿化隐形防汛墙

绿化隐型防汛墙处理方案,将原防汛墙隐藏在绿化以下形成绿坡。这种处理方式可以降

低防汛墙对视线的阻碍,一定的坡度能够更好的将视线引向江面,并且通过这种处理方式丰富滨水景观的竖向变化,更有利于进行植物造景。

3.4.3外漏防汛墙

外露防汛墙的景观处理,考虑到成本和防汛抢险通道的因素,局部防汛墙是外露的,对

于它的处理可以采用景观的处理方式。通过绿屏、梯级绿化、艺术坐凳等方式均能够增加外露式防汛墙的艺术效果和使用性。

3.5植物景观的营造

在植栽的群落总体设计中,我们力求做到“疏不失旷、密不嫌繁”。在具体组织中,做到疏密有序,尽力模拟自然界植物的形成规律。植物景观的设计,将上层乔木与下层地被分别考虑,希望通过乔木与地被的种植形式,形成植物空间上的对比。

城市道路网络形成城市肌理骨架,将新华码头周围区域分成条状地块指向黄浦江。因此,在植物景观整体结构骨架设计中,通过对风向、遮荫及视线等因素的综合考虑,以南北行列式形式布置乔木林,形成与江面基本垂直、乔木群落边界完整、树阵形式为主的南北条状林带的骨架肌理体系(图7)。行列种植方式和科学植物配置,有利于江面视线穿透和空气的对流及净化,并创造出特色鲜明的滨江景观及序列性的植物景观。在行列式乔木林的下层,则设计自然曲线形态的草花灌丛,与上层规整的乔木林形成对比。

4.结语

城市滨水空间是市民喜爱的休憩空间,通过景观设计的手法,提高城市生活的品质,对于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环境和社会意义。不同类型的滨水空间具有不同的特质和建设要求,并将满足不同类型使用者的空间行为。基于游艇港的浦东新华码头滨水景观区设计,不但要满足未来母港的功能,营造港口城市的氛围;还应考虑城市防洪的要求,防汛墙的景观化处理;衬托建筑的同时,也需充分考虑景观的功能及空间结构。

参考文献

1、克莱尔・库珀・马库斯,卡罗琳・弗朗西斯.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M].俞孔坚,孙鹏,王志芳等译.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模块化景观设计范文第3篇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生态景观;校园景观

文章编号:2095-4085(2015)07-0041-02

生态景观设计营造的是自然、文化、生命三者交融的环境,让园林景观不再是孤立的特定用地,而是对自然的重新感知、体验和关怀。校园景观设计更要合理运用生态景观设计的原理,实现景观美与绿地生态调节功能的全面融合。

1.景观生态学理论

1.1景观生态学的基本概念

景观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多学科之间交叉的学科,它的主体是地理学与生态学之间的交叉。景观生态学以整个景观为对象,通过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与价值流在地球表层的传输和交换,通过生物与非生物一级人类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转化,运用生态系统原理和系统方法研究景观结构和功能、景观动态变化以及相互作用机理、研究景观的美化格局、优化结构、合理利用和保护。

1.2景观结构的基本模式

斑块、廊道和基质是景观生态学用来解释景观结构的基本模式,普遍拥有各类景观,包括荒漠、森林、农业、草原、郊区和建成景观区,景观中任意一点或是落在某一斑块内,或是落在廊道内,或是在作为背景的基质内。斑块一廊道一基质的组合是最常见、最简单的景观空间格局构型,是景观功能、过程与格局随时间发生变化的主要决定因素。这一模式为比较和判别景观结构、分析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和改变景观提供了一种通俗、简明和可操作性的语言。

斑块是在外观上不同于周围环境的非线形地表区域,可能是自然的,也可能是人工的。廊道是指不同于两侧基质的狭长地带,它既可以呈隔离的条状,如公路、河道,也可以是与周围基质呈过渡性连续分布,如某些更新过程中的带状采伐迹地。基质是景观中面积最大、连接性最好的景观要素类型,如广阔的草原、绿地,连片分布的森林等。

2.校园景观生态模式分析

景观生态多样化有三个方面的表现:一是通过维持物种的多样化达到生态化:二是根据不同物种的特点,形成多样化的空间环境类型以满足物种的需要;三是采用多样化的方法灵活处理环境设计。

黄河科学院校园景观设计强调了“渗透”与“延伸”的概念。首先,对于景观环境,在保证各个斑块完整性,避免斑块破碎化的前提下,通过各个斑块的穿插与延伸使各种环境类型形成多重组合,在各个斑块的交界处增加环境类型的多样性。其次,将中心斑块通过绿色廊道及其水系向周边的组团渗透,增加自然与人文景观的交汇,使人文环境类型多样化。再次,在同类斑块的景观设计上,规划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处理,突出重点,混合运用。

3.景观生态学在黄河科技学院校园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3.1景观斑块

斑块是区域景观体系构成中最常见、形态最多样化的景观,是景观构成中极为重要的景观类型。黄河科技学院景观中的斑块主要由规则和不规则绿地、单独建筑或建筑群、人工硬质地面和水面等组成。如荷花池这个水面的斑块和信息楼之间的不规则的绿地斑块,自然式的规划,充分结合乔灌草,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态小群落,直接影响着整个景观的生态功能。斑块的生态意义在于:可以形成异质种群,并随生境的破碎化促使种群在空间分布上趋于“孤岛化”;斑块化是与各种生命形式长期共同演化的结果,促进生物的多样性。

3.2景观廊道

廊道是区域景观整体中具有一定宽度并呈现线性形态特征的景观实体。廊道的生态功能主要有栖息地或者生境功能;物质传输功能;过滤或阻抑功能;物质、能量和生物的供给源或汇功能。黄河科技学院校园景观中的廊道主要有连通的水系、植被与道路系统构成,一般来说,廊道景观以自然的状态伸展,可以分割空问,又可以联系空问。

3.3景观基质

在区域景观中,景观基质是面积最大、连通性最好的景观要素类型,在景观体系中具有重要的物质流、能量流和物种流的生态作用。一般来说,基质由凹形边界将其他景观要素包围起来,在所包围的斑块密集区,基质之间相连的区域很窄。在整体上基质对景观动态具有控制作用。

3.4校园生态景观三个要素之间的联系

黄河科技学院校园景观主要构成是绿地、建筑物、道路和水体,各要素的结构、平均斑块面积、斑块密度、平均斑块最小距离、多样性指数均匀度、破碎度、相邻度与分维数等指标均比较合理。校园绿色生态空间包括校园范围内一切人工的和半自然植被及水体,通过合理布局斑块和廊道,使之成为有机的整体。

模块化景观设计范文第4篇

关键词:风景园林 模块化 交叉课程

中D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2(c)-0170-02

大约在2003年全国高校设计类专业课程开始推行模块化教学,到今天模块化教学效果良莠不齐。所谓模块化教学,是指在相对集中的一段时间内完成一门专业课的教学单元,从理论到实践,从模拟操作练习到实际项目设计。这样的集中授课更有利于本专业课程从知识理论学习到实际能力训练的教学全过程一脉相承,理论与实际结合得更紧密、更一致,学生集中精力学一门课程,思维更加连贯,技能掌握得更加娴熟[1]。然而经过实践教学,凸显了一些教学问题,所以基于模块化教学方法,增加了专业交叉课程,使学生既有专业知识基础,又有相关设计的广阔思维,打破了各教学模块间的独立性,使学生能更系统、全面地学习专业知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 风景园林专业模块化教学课程设置现状

1.1 课程设置各自独立

这些年来,很多高校都在迎合社会需求,结合自身特点,对风景园林专业的教学体系与课程设置进行不断改革和更新,教学体系不断完善,专业课程设置不断优化。然而,却没有重视模块与模块之间的整合联系。由于高校传统的教研室配课制度,使得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各模块专业课程经常由不同教研室教师担任,使得课程之间相互独立,经常出现教学目标与内容的差别,教学模块之间缺乏有效的贯通与衔接,教学效果差强人意。

1.2 课程内容重复性多

高校现有的教授制度,一般同一门主干课贯穿4学期,每学期都由不同教师担任教学任务,而每位教师的自身知识结构存在差异,课程教学具体内容缺少沟通,就导致整个教学体系缺乏整体性,学生学到知识较为零散,很难综合地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同时也间接导致了一些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如课堂教学知识点重复、设计选题相似性高。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学习中,可能会重复多次完成同一类型的设计,无法深入地研究学习,只是单纯地重复性练习,不利于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

1.3 课程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分离

风景园林作为一门应用型学科,建立在宽泛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基础之上,目标是解决在复杂的人居环境建设中的实际问题。由于该专业涉及的学科领域比较广泛,因此作为风景园林师,更需要具备多学科领域的知识以及强大的工程实践性[2]。而现存模块化教育模式,虽设置一教学模块培养对应一技术能力方式,但是理论知识与实践项目的深浅度往往把握不好,缺乏标准化与统一化,从宏观教学体系上看,导致培养技术能力之间的模块缺少连贯性,课程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分离。

2 风景园林专业交叉课程的设置原则

风景园林专业本身就是一门典型的交叉学科,设置交叉课程的目的在于打破模块化教学中模块课程的各自为政,使各个模块课程紧密联系起来,侧重课程模块之间的均衡与联系,建立一个以设计课程为核心的合理知识框架。从课程设置的特点分析,应保证课程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指向性。使课程内容有助于学生形成自己独特的研究个性和兴趣,相关的各专业方向性课程对于本专业学习既要具有定向和深化作用,也应具有关键性的价值和功能[3]。

2.1 设置以设计课为核心的交叉课程

模块化教学模式一般的课程都是单独性设置,可是风景园林专业的知识结构决定了一些课程具有很强的关联性。以往的课程设置由于学年不同,学生学习知识缺乏连贯性与整体性。如风景园林设计、施工图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快题设计、设计表达等,它们不属于同一教学模块,知识却有紧密的联系。所以,一方面最好把这些课程以设计课为核心,辅助穿插在其中,设置一些交叉课程,使学生学到的知识能够更好地融合,从而掌握以设计能力为核心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需要专业教师提前做好沟通,保证课程的贯穿性,避免重复。

2.2 设置展现学科专业特色的交叉课程

风景园林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传统教学模式是以学习理论课程为主,同时设置专业实践课,学生往往不能很好地把理论与实践融合,所以需要把握实践性这一突出特性,设置理论与实践交叉特色课程,提倡课程之间、课程内部和从专业课程到专业领域以及理论教学与设计实践相结合的展开式系统教学,培养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课程学习提高学生的实践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提升学生专业素质的目的。

2.3 设置交叉课程的教学模块

常见的教学模块如风景园林设计模块,它又与园林植物配置、环境心理学概论、景观设计原理等教学环节紧密联系。所以以风景园林设计模块主讲教师为主导,与其他相关课程教师协调,制定教学内容,形成交叉课程的教学模块。教学形式可以很灵活,比如专题知识讲座、学术知识讨论会、综合课程设计等,从而引导学生主动地去探索与拓展专业知识体系,从而培养学会以整体的层面去看待整个专业发展及存在的问题。

3 结语

在高校设计类专业趋向模块化教学模式的今天,在各教学模块之间设置交叉课程非常必要,我们的最终目的就是要用合理的课程配置与完整的教学体系在有限的学时里,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能够成为高素质的优秀园林设计师,顺应时展,为城市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朱吉虹,廖海进,陈星海.基于模块化教学模式的设计专业课程的延展性研究[J].现代营销,2011(6):269-270.

[2] 曾毓隽,陈波.以综合设计为主线的风景园林专业课程体系建设[J].艺术教育,2016(1):206-208.

[3] 谢炳庚,傅丽华.交叉学科模块设计初探[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123-126.

模块化景观设计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丹霞地貌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对它的开发与利用应以保护旅游区自然资源为前提。利用景观生态学原理指导旅游区进行生态建设是实现旅游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分析了景观结构的构成要素,并从景观生态设计和景观生态调控两方面探讨了如何对旅游区进行生态化设计与管理,以达到保护自然环境的目的。

    丹霞地貌在我国有着广泛的分布。据统计,全国共有600多处丹霞地貌,以长江以南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区发育最为典型。在自然力的作用下,丹霞地貌呈现出瑰丽奇特的自然景观,吸引了众多的中外游客。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丹霞地貌作为一种旅游资源得到了进一步的开发和利用,先后建立了一批风景旅游区。但是,在开发过程中却常常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了对景观资源的保护与管理,导致水土流失、植被退化、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为了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保护景观的特色和质量,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针对丹霞地貌风景区进行生态化设计与调控是十分必要的和迫切的。

    一、景观生态学与景观结构

    景观生态学是现代地理和生态学相结合的产物,是一门连接自然科学和人类学的交叉性学科,属于宏观尺度空间研究范畴[1]。它注重景观结构与生态过程的相互作用,强调生态整体性和空间异质性,通过对旅游区的景观结构、功能和演化过程的研究,从而实现对景观的优化利用与管理。

    描述景观空间结构的基本要素有斑块、廊道、基质和缘[2-3]。斑块是景观中与周围在外貌和性质上不同并具有一定内部均匀性的空间单元,在旅游区内是指以自然景观为主的地域和服务网点;廊道是景观中与相邻两边环境不同的线性或带状结构,旅游区内的廊道主要表现为河流、林带、交通线及其两侧的带状树木、草地;基质是景观中分布最广、连续性最大的景观背景结构,对应于旅游区内的自然地理环境;缘则是指旅游区的保护带或旅游斑的环境,作为缓冲区,可避免自然环境与周围社会环境直接接触,有利于旅游区的生态保护。

    二、丹霞地貌景观生态设计

    丹霞地貌风景区以自然旅游资源为主体,不仅具有观赏的功能,还具有维持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功能。一旦遭到破坏,将难以恢复乃至无法恢复,无论是对当地的生态环境还是旅游业来说,这无疑是个致命的打击。因此,对风景区进行设计与开发,应从生态学角度出发,以保护、优化风景区内自然生态环境,保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最终目标。

    (一)景观的结构设计

    1.斑块的设计。景观要素及其功能格局是控制旅游区生态环境状况的关键。在自然风景区内,按照景观生态学理论,在斑块设计方面应以大型植被斑块作为主要考虑对象,同时需要一定数量分散的小型斑块作为补充。就丹霞地貌风景区而言,它最具特色的景观要素是赤壁丹崖,丹山、碧水、秀峰、奇石构成了旅游区重要的旅游资源。因此,为保护旅游景点的整体性,应以巨型的旅游斑为主要考虑对象。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景点与周围环境组成旅游斑,斑块的构成大体上是有一个近圆的核心区,弯曲边界和有利于物种传播的边缘指状突出。对于斑内脆弱的核心区,为避免破坏地质结构,应禁止游客进入,可以考虑建立远距离观景平台,配置观景设施,为游客提供远距离观景服务。红色岩系胶结和固结程度较差,岩石硬度小,易受风化侵蚀,因此在旅游斑内严禁砍伐树木,禁止在崖壁上人工斧凿和雕刻。旅游区内自然植被斑块对于维持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大型的植被斑块可以起到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保护生物的作用;小型自然植被斑块既可作为动物临时栖息地和避难场所,有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又可增加景观异质性,扩散干扰风险,因此要注意保留、保护,加强实时监测,及时养护管理。作为游客休憩、消费为主的小型人为斑块,则要注意远离巨型旅游斑块,沿廊道分散安排,合理布局。

    2.廊道的设计。在旅游区内,廊道的构成主要是引导游客活动的旅游线路。丹霞地貌风景区内的廊道除了具有旅游线路引导功能外,还是联系斑与斑、斑与种源之间的纽带,因此,廊道的设计必须从多方面考虑,总的思路是保护、保持原有地形,其宽度、长度和位置的设计应根据山体实际情况而定,综合估计其利弊。根据丹霞地貌风景区独特的地质条件,廊道的设计应注意以下几点:(1)为了保护地形,同时也为了控制游客数量,景区内应以步行道为主,不宜建造盘山公路,也不宜修建高空索道;(2)旅游区内不同斑块之间要有廊道相通,注意保持廊道和斑块植被结构的相似性,以保证斑块之间的连通性,满足内部种在斑块间运动的需要,保护景观整体的生态功能;(3)在线路选择时,最好利用现有自然通道,同时避开生态脆弱区;(4)在道路施工时,尽量利用自然的无污染的材料,如木材,石板等;另外,对于某些自然廊道,如林带、河流等,既是景观中能流、物流的通道,同时本身也具有娱乐价值,因而要注意加以保护与管理,避免人为破坏。

    3.基质和缘的设计。基质是景观中的背景地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景观的性质,对景观的动态起主导作用。从生态学角度看,保持旅游区内基质的稳定性对于实现景区内生态系统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生态规划角度看,对基质的全面调查与研究也是对旅游区进行功能分区、优化景观格局的基础。由于丹霞地貌多发育在气候湿润地区,流水对其影响极大,因此在开发时要注重流域的完整性;从景观上来讲要注意山水结合,突出“山体为主,水体映衬”,体现丹山碧水的特色。另外,在旅游区要规划一定宽度的缓冲区。一方面,作为交通工具的停放地和旅游者住宿、购物区,满足游客生活需求;另一方面,将游览以外的活动集中在缓冲区,可减轻旅游区内部环境压力,保护生态环境的稳定性。

    (二)优化景观格局

    景观格局是景观组成单元的类型、数目以及空间分布与配置。景观生态学强调空间格局对过程的影响,通过优化景观格局来改善景观的功能、调整能流物流的输入输出,从时空尺度上来耦合生态与社会过程之间的联系,管理景观资源的利用[2]。目前,“集聚间有离析”的景观格局被认为是生态学意义上最优化的景观格局(Forman,1995)。依此为规划目标,注重风景区内质地粗细结合,大小斑块互为补充,斑、廊和缘的合理布局,最终实现土地利用的合理分类。如在廊道之间或没有廊道的地方加设一行小的斑块以增加调景观连接度;在细质地的景观局部设置小型植被斑块和廊道;设置边界过度带,作为服务区,为游客提供休憩机会等。目的是使景观要素之间达到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在优化景观格局的同时还丰富了视觉空间,最终形成以地貌景观为依托,并融合当地自然、人文景观于一体的景区整体风格。

    三、丹霞地貌景观生态调控

    (一)景观生态管理

    在生态系统进行动态监控和实际调查的基础上,利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对旅游区进行管理,力求使系统结构合理,功能协调,促进系统内的互利共生与良性循环。这包括对景观、基础设施和人员的管理等几个方面。

    为了保护丹霞地貌风景旅游区内的天然风貌,保证视觉景观的多样性和独特性,除了历史遗留的文物古迹、楼台庙宇外,在景区内应避免建造新的人工建筑物,必要的基础设施要严格限制其规模和数量,设施的造型,色彩、质地等也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不能破坏景观视觉美感。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而遭到破坏的景点和基础设施,需要及时修缮或替换,确保基础设施的正常发挥。

    加强游客管理,正确引导游客的旅游行为,一是通过计算景区环境容量来确定游客数量,防止因游客数量过多加重环境压力;二是通过广泛的宣传,普及环保知识,增强游客的环保意识,提高游客保护自然地貌的自觉性;三是通过制订相应的规章制度来约束游客的某些不良行为(如攀爬、刻画等)。

    对于旅游区工作人员,要进行集中培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与服务水平,加强与旅游者的沟通。实践证明,只有游客与管理人员相互合作,共同努力,才能促使旅游业的良性发展。

    (二)景观生态监测

    景观生态监测的任务是不断监视景区内生态系统的状况,确定其改变的方向和速度,并查明人类活动对这些变化所起的作用,以便能快速、准确的制定出相应对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高新技术在景观生态学的应用,景观生态监测的水平不断得到提高[4]。

    1.3S系统的应用

    3S系统是对GIS、GPS和RS的总称。三者各具特色又相互关联,在解决问题的功能上各自存在优点和不足。只有把三者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系统,实现各种技术的综合,才能完全实现监测地表变化的功能,在资源、环境调查和区域管理中发挥巨大作用。随着景观生态规划、研究尺度的扩展,3S技术逐渐成为景观规划不可缺少的方法和手段。目前,该项技术已被应用于旅游区位置的确定,生物资源调查,地貌监测等方面。由于丹霞地貌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区域,气候湿热,风化强烈,加之其特殊的岩性特征,对于环境的变化极为敏感,因此,利用3S技术对丹霞风景区内的地形地貌实施监控是十分必要的。

    2.LEDESS空间明晰化模型

    LEDESS 模型[4](Landscape Ecological Design and Evaluation Support System)原意为景观生态决策与评价支持系统。其主要功能是帮助决策者对景观中自然环境部分进行管理和规划,尽量减少未来出现的非确定因子,分析不同的决策方案对植物和动物种群造成的生态后果。将LEDESS模型引入丹霞地貌风景区,用来模拟植被演替过程,按植被演替和生境的需要,评估物种生境适宜性,计算潜在生物斑块间的景观连接度,将对景区的规划、建设和保护有很大的帮助。

    目前,我国对3S系统或LEDESS模型的研究与应用尚处于初级阶段,还要进一步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善于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加快对这方面的研究,尽快应用于实践,为实施有效的生态保护和恢复行动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许慧、王家骥,景观生态学的理论与应用[M] 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93

    [2]李敏,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景观规划研究以目平湖湿地自然保护区为例[J] 旅游学刊 2002(5)6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