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数字经济时代的战略管理

数字经济时代的战略管理

数字经济时代的战略管理

数字经济时代的战略管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数字经济;企业运营服务;创新管理

时代进步的同时,数据资源快速增长,数字技术创新速度加快,经济社会各领域加快数字化建设进程,此种情况下“数字经济”有了新的内涵,为经济快速增长提供了重要推动力。当前,企业转型变革中合理应用数字经济技术,为未来企业数据预测分析、战略转型及产品服务信息化等提供技术支撑,促进数字经济实现创新发展。

一、概述数字经济定义及内涵

1.定义数字经济是基于信息技术改革,全球化发展目标,围绕数字技术,基于知识资源的社会经济发展新形势。经过长期的推广应用互联网技术渗透于社会各行业领域发展,人们日常生产与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数字经济理念使得企业更加关注数字技术的应用。企业日常经营管理工作中要积极推进数字化创新,加快内部转型升级促进数字经济实现稳定增长,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社会与市场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2.内涵数字经济内涵,在应用实践中不断创新与演变。经济全球化发展背景下,各国开始意识到国家经济增长中数字经济的作用,为了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数字经济战略体系的完善显得尤为重要。有效应用数字经济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企业管理目标在于发展经济,基于数字化技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数字经济应用信息网络技术有效融合数字知识理论与各生产要求,对传统经济结构进行优化,以此构建新市场经济形态。相较之传统经济,数字经济比较独特,无线网络移动宽带是信息基础设置,服务于数据分享与传递。企业管理策略优化,要求重视工作人员数字素养的提高,确保新消费者数字化需求得到很好的满足,便于企业合理制定战略决策适应数字经济时展潮流。

二、企业当前服务质量现状

近些年,职能服务方面,企业积极变更内部基层单位分配情况。但为了更好地实现内部服务指标,应用逐层下发方式将任务发给基层部门,基于是否达到内部业务指标判断基层员工工作质量,此种情况下很多员工片面追求工作数量,工作服务质量得不到保障。服务工作中,不重视客户提出的部分问题。公司内容还未建成完善的投诉体系,由此使得用户服务体验大打折扣。形象服务层面,随着时代的进步,网络技术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在互联网运行方面企业有明显的优势。因公司成本投入少,广告宣传不到位,使得辐射范围有限。技术服务层面,企业固网优势在中间地位。近些年,公司增加了布网投入,进一步升级固网,网速、技术深度及通信质量方面优势地位明显。实际工作中,因成本投入有限,人口少及偏僻农村地区企业布网率还有待提高。

三、数字技术对企业管理创新带来的影响

1.数字技术使得企业知识储备不断扩大为了保障企业有效进行管理规划,搜集并分析多元化知识理论是十分必要的。数字技术背景下,企业部分产品与服务产生跨界竞争状态,由此为企业管理创新提供了丰富的知识来源。企业经营活动中,打破了传统围绕某一项目进行的局面,而是引入与消费者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产品内容。应用大数据资源库创新传统服务理念,构建人工智能化服务平台,借助网络平台企业能够接触到不同行业产品信息,全面搜集消费者购买信息,掌握用户个性化发展需求,探究跨界合作更多机会,以此丰富企业只是储备,为企业经营发展制定合理的战略规划。2.数字技术促进企业实施开放性管理网络数据自身具有开放性,所以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中创新管理策略时,要秉承开放性原则,借助流动性管理企业了解更多内外部信息,合理应用各部门知识资源,促进企业有效开展各项管理工作。实际工作中有效应用数字化技术,增强各部门沟通联系,构建数字化管理平台,公开企业管理标准有效传递内外部管理信息。条件允许情况下,企业还可构建独立服务网站,全面掌握用户消费需求,构建数字化商业模式有效连接众包众筹工作及外部信息资源,借助数字化技术深入发掘相关管理数据信息,为企业经营发展技术问题的解决开辟新的渠道,降低内部财务风险节省生产成本投入。另外,还可构建开放性人才管理模式,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研究全球化企业宣传软件,借助专利数据库与企业相关文件,用户搜索企业相关服务内容的数据信息,以此吸引更多用户。3.推进企业创新管理流程企业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中,创新管理流程要求根据制定管理计划、开发管理内容及调整管理环节等顺序。此过程需要的时间比较长,有效应用数字技术可打破企业传统管理流程各环节接线,不受时间与空间束缚,快速创新管理内容,节省资源投入成本。研发新技术产品时,可技术结合用户反馈意见适时修改设计方案,而企业管理部门要及时做出决策,快速调整经营策略。

四、数字经济下企业运营创新

1.企业数字化竞争与战略数字化竞争,是企业转型速度与效果竞争的表现,表现为应用数字化技术促进企业业务转型或扩张形成多样化竞争形式。传统企业发展中,新一代原生数字企业冲击着传统企业发展,如数字媒体打破了传统媒体形态,今日头条等新闻聚合器、微信及微博等社交网络快速发展,新闻传播方式发生了变化,用户对新闻生产过程与品牌认知也发生了变化。而且,新兴数字企业出现跨界竞争,如企业从传统数据服务转入通信设备制定与互联网接入市场。当前,数字化转型有很好的效果,促使更好地顺应数字时展,增强人才、资本及品牌等方面的竞争优势。现阶段,客户或企业员工,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对数字技术有了更强的依赖性。数字技术利于促进企业有效融合线下实体与线上虚拟空间,实现协同进化发展,促进企业应用数字化技术调整并更新内外部互动方式。日常工作中,企业从真理层面理解数字技术的变化,合理制定决策驱动数字化技术发展,自上而下培养员工养成良好的数字意识与良好工作习惯,主动学习并应用数字技术,创新传统工作流程并支持新数字业务发展,全面提高工作效率创新商业模式,变革进行中有效抓住机遇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2.数字化管理及商业模式企业数字化管理中,可利用新方式创造经济利润,提高客户与员工价值理念。战略层面,企业要先明确数字化战略目标,明确主要负责人并详细制定计划,保障内部上通下达更加认同企业组织,向组织外明确传递数字化转型预期。另外,为了更好地应用数字化技术满足数字化转型要求,企业要对传统组织结构进行合理的调整,加强数字化业务与职能工作整合。随着时代的进步,商业活动数字化水平不断提高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如数据分析师专业人才不足等。此种情况下,企业可通过内培外聘方式,构建良好工作环境吸引数字化人才,结合数字化战略更新企业内部文化建设。数字化平台是利用线上技术构建的双边或多边化创新商业模式,其打破了传统行业发展规模,形成新社群市场,原有互相竞争的企业或不同需求的用户都可参与平台建设。数字技术的应用,有效降低了平台运营过程中对基础设施与有形资产产生的需求。同时,零成本传递并复制数字化信息、经验与数字系统等,智力扩展成本不断减少。平台有很多获益方式,如交易佣金的收取、服务费单方面的收入等,还可基于平台数据服务于市场营销、数据交易及投资咨询等。数字平台不断增长的参与用户规模及互动数量,有效提高了平台价值指数,为网络平台效应的形成奠定了基础。3.数字化创新市场与营销传统市场中,用户大多是被动接受产品,在数字经济时代,用户可参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并表达自己对产品的意见。因产品生产周期变短、市场发展呈现精细化趋势,用户忠诚度变弱、线上商业活动趋势及用户多元化消费渠道等,此种情况下用户更加注重个人消费体验。所以,企业要积极搜集、汇总并分析用户消费数据,整理分析线上与线下用户,结合用户实际需求进一步完善服务创新内容,保障用户实际消费体验效果,以此增强用户购买欲望。数字化转型时代,数字营销是企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因而企业应用数字媒体技术构建优质化数字品牌,完善虚拟与实体空间用户体验效果,积极与用户互动。如为了塑造良好口碑与品牌形象,企业加强网络社交营销是十分必要的,充分发挥数字媒体技术优势,更好地满足客户感知需求,实现用户消费与售后保障等无缝衔接,借助分享想法、完善设计、众筹、成立产品讨论组及粉丝社区等模式积极参与相关商业活动。4.数字化创新产品与生产企业借助数字化技术对产品功能与形态进行调整,实现数字化功能。如通过数字化技术对金融产品及服务进行优化,运动服中安如数字化传感器获得消费者信息,根据这些数据结合数字化技术对产品进行优化创新,以此保障产品使用效果增强竞争力。此外,企业传统产品生产中,服务提供面临数字化转型,如借助3D打印技术进行产品加工。实际生产中,如果根据传统制造工艺及数字化技术,提高产品生产质量与效率,促进企业快速转型服务。生产制造只有实现数字化才能实现精益化生产目标,因而企业要虚拟环境中应用数字技术进行模型、验证与仿真,在数据平台中统一生产所有前后端环节,增强生产过程的柔性、灵活及智能化特点。5.数字化创新商品与服务贸易现阶段,数字化贸易范围不断扩大,利用互联网或数字交换等先进技术,改变了生产及服务模式,缩短了交易时间与成本投入,快速形成共享经济模式。而且,融合线上或线下模式,借助数字平台打破了时空有限性,促使企业快速简化贸易流程。客户输出数字贸易服务中,其知识比较密集,重视企业与用户间的交流互动性。数字贸易具有创新性,因而企业对外输出产品或服务过程中,应积极学习并应用各类新知识与技术,加大创新力度,确保知识应用模式与新技术、生产要求保持一致。而且,企业还要进一步完善数字资源及知识产权保护体制,规范应用数字金融管理工作,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作用提高企业管理效率。数字经济时代企业数字贸易活动中,受云计算或互联网等技术影响有了更广泛的服务范围与产品种类,为用户提供了更多选择机会。基于现有资源优势,应用数字技术便于企业在全球范围内找到人才、供应商及合作伙伴,对生产与创新进行重新组织以构建丰富产品线,更好地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

五、企业服务质量提高策略

1.加大网络建设投入力度现阶段,企业网络在技术服务质量层面有明显的优势。随着时代的发展,移动与电信公司加大了网络建设投入,同时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网速提出了新的要求。此种情况下,企业要积极完善技术服务水平,增加投入建设联通网络。应用先进科学技术为用户构建更加稳固、快捷的互联网环境,保障企业网速与固网地位优势。同时,提高技术服务质量品质与效率,保障用户群体消费体验,塑造良好品牌形象。2.提升窗口工作人员服务质量当今,联通布网范围不断扩大,城市内联通网点随处可见。实际工作中,窗口工作人员要直接面对客户,用户与公司间发挥着桥梁作用传递各类信息。所以,企业为了塑造良好形象要确保窗口服务人员保持良好工作素养与形象。窗口员工要具备一定的耐心与高度责任心。公司要定期为员工组织培训,全面提高业务技能与工作素养。另外,合理制定监督体系,有效监管各窗口人员服务情况并做好抽查,确保窗口服务员工充分发挥岗位职能作用,以防消极怠工或与用户出现冲突。3.加强服务宣传工作人员提高自身技术水平与服务质量的基础上,还要加强宣传公司产品。企业相关人员要正确看待广告宣传的作用,增加成本投入用于广告宣传。通过广告为广大用户传递企业优势,尽可能确保广告形式新颖抓住用户眼球,还要满足用户心理消费需求。另外,利用广告可增强企业知名度,各营业点还可组织更多的活动,利用商业或折扣活动激发用户消费欲望。4.进一步扩大业务范围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单一化产品与渠道明显落后于时展潮流。此种情况下,中国企业也要积极拓宽产品发展取得,利用多元化营业厅如网上、微信小程序、微信公众号及手机App等先进营业模式,与各电商平台或电子设备公司加强合作交流,促使各营业厅从传统营销模式转为旗舰厅或体验厅模式,为消费者构建更加快捷方便的体验平台。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我国通信行业发展中,中国联通通信公司是非常重要的构成,其营销渠道与策略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移动与电信等其它通信公司的快速发展直接冲击着企业发展。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正确看待市场竞争,吸收国内外行业发展先进经验,同时有效应用数字化技术塑造良好品牌形象,借助数字化平台加强宣传新业务产品,便于消费群体快速了解公司业务产品,同时还要重视营销策略与渠道的创新,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石岳.大变局时代企业运营管理模式变革[J].现代企业,2021(07):53-54.

[2]周云,王嘉琳.数字经济下的企业运营和服务创新管理研究[J].商业经济,2021(06):127-128.

[3]孔莉莉.大数据背景下企业运营管理模式创新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32):69-70.

[4]陈晓红,唐立新,李勇建,霍宝锋,刘士新,顾远东,张兴伟,吴刚.数字经济时代下的企业运营与服务创新管理的理论与实证[J].中国科学基金,2019,33(03):301-307.

[5]施克瀚.共享经济下的企业运营思路创新[J].西部皮革,2018,40(06):110+113.

[6]王静.浅谈加强企业运营管理的路径及方法[J].河北企业,2018(02):16-17.

[7]林志.企业的运营管理及未来的发展[J].中外企业家,2017(26):77+79.

[8]姚小禹.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7(08):93.

数字经济时代的战略管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企业;数字鸿沟;诱因;建议

一、“数字鸿沟”——未来贫富差距的诱因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数字化浪潮的深入推进,信息时代的产业格局以及全球化产业分工逐渐有了分晓,而不均衡发展造成的数字鸿沟问题也逐步凸现。“信息差距”与“数字鸿沟”不仅体现在国家与国家之间,也反映在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企业之间,以及不同社会群体之间。

根据经合组织(OECD)的定义,“数字鸿沟”(Digital Divide)是指不同社会经济水平的个人、家庭、企业和地区在接触信息通讯技术和利用因特网进行各种活动的机会的差距。就其产生原因,主要是信息不对称以及信息技术的普及率彼此间差异很大造成的。近年来,数字鸿沟问题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联合国秘书长安南1999年发出警告:把这个世界的贫穷人口从数字革命中排除出去是危险的,并一再强调要打破数字鸿沟。2000年以来,联合国、欧盟、OECD、亚太经合组织、八国首脑峰会等纷纷围绕数字鸿沟问题展开讨论。与此相关的政治和外交活动日益频繁。世界范围内的数字鸿沟拉大了南北经济差距,突出了美国的一超地位,加剧了国家内部分化;国家范围内的数字鸿沟拉大了地区间的发展平衡;而行业间的数字鸿沟则强化了竞争中处于优势企业的强者地位,对信息化落后的企业而言更是严峻的挑战。更为严重的是,今天的 “数字鸿沟”就是明天的财富差距。在信息时代,这种差距必然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创新能力的不同和社会财富的重新分配而不断扩大,而且扩大的速度要比工业化时代快得多。随着人类慢慢步入信息社会,企业也要调整自己的经营战略,转变经营职能。新一轮的生产经营计划要紧靠信息技术的支持与获取。正像美国企业管理专家彼特·德鲁克所说的那样,信息社会的主要职能是 “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与分配,而不再是物质的生产与分配”。

二、现代企业为什么会跌入“沟”中

在国内推进“企业信息化工程”和“企业上网工程”过程中,有的企业已经适应了信息社会的行走规则,逐步地实现了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而有的企业则很不幸,他们陷入了“数字鸿沟”的泥潭中。那么这些企业为什么会跌入“沟”中?这其中主要分为两种原因。其一,有些工业社会时期经营很好的企业,特别是一些大型的国有企业,没有意识到信息技术对于企业生产及战略经营的重要性,仍然以传统方式经营企业,缺少掌握准确信息的能力和手段,信息资源的稀缺使企业原先的优势在信息时代的竞争中已不复存在,逐步跌入数字鸿沟的深渊中。目前国内实现信息化和没有实现信息化的企业已经表现出很显著的差异。未实现信息化的企业制订决策是基于推测和评估,而信息化企业则是基于全面了解、精确掌握,在IT 技术的帮助下可以对企业资源进行相当精确和有效的配置,在经营措施出现失误之前可以及时察觉问题所在,尽快纠正,这是传统企业无法做到的。其二,许多企业已经认识到信息时代的到来,但并没有弄明白自己为什么要实施信息化建设,怎样实现信息化生产,只是一味盲目地搞“网络建设”,在重金投资建立了一流的通信——计算机网络之后,网络系统上信息贫乏、数据混乱、应用系统相互割裂成为一些“信息孤岛”,远不能支持管理决策。这就需要我们深思:实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信息化战略,应该找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数字鸿沟”究竟在哪里,研究跨越这种“鸿沟”的策略和方法。

信息时代的到来,我们的许多企业受益匪浅。但是,信息化不是什么“万灵药”,只有符合客观实际的企业信息化项目实施才会成功。我国企业的信息化失败现象很多,我们的企业应该反思,应以战略的眼光,审时度势,找出信息化之“弊病”,走出失败的怪圈。

三、走出“数字鸿沟”之路

企业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首先要明白企业为什么要进行信息化建设,只有思想上真正领悟了其中的意义才能使企业走上正确的发展道路,方向对了,也就避免了走入“数字鸿沟”的歧途。究竟什么是企业信息化?让公司里的每个员工都上网,给每个销售人员都配上笔记本电脑,再建立一个网站就是信息化吗?这只是一些表面的现象,并非实质。从本质上讲,企业信息化就是应用信息技术重构企业核心业务,加强企业运作控制,进而提高企业竞争力。未来的企业如何能活下去,其致胜的关键在于巧妙连接信息情报与策略性管理。企业决策者必须迅速分析、理解与处理情报资讯,同时迅速付诸策略性思考,调整经营的脚步,以便掌握时机,让企业立于不败之地。企业管理者更应该是调兵遣将的高手,既能善用资源,又能灵活运用情报资讯、拟定战术。未来的商战必须配合财务系统、行销网络系统、信息管理系统“全面整合”,打的是整体战,企业之间的竞争不仅是“竞争”而且是“合作”,情报信息的分享、充分运用才是未来企业致胜的要素。这才是企业全面的信息化意义所在。

信息化的意义搞清楚了,对于那些在企业盲目进行网络建设,并没有真正运用信息为自己服务的企业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 把数字化管理作为企业经营战略。这是一种在全企业范围内实施的综合性战略计划,采用这种计划的企业,要坚信数字化管理对企业的长期发展和提高竞争能力至关重要,要不遗余力地推行数字化管理战略计划。

2. 建立支撑数字化管理的组织体系和组织形式。为了实现企业的数字化管理并取得成效,就得建立一个有效的组织体系。在这一体系中,一是要有负责数字化管理活动的领导人,承担制定数字化管理的计划和战略;二是成立专门的小组,完成与数字化管理活动有关的任务;三是建立支撑数字化管理的基础设施。另外数字化管理适应的组织形式是"扁平型"的结构,而不是传统的“金字塔型”结构。

3. 企业中的“信息孤岛”。“信息孤岛”是指原有的企业有部分职能部门分散地开发了各自的信息系统,并没有考虑信息系统的完整性,形成了大量冗余信息,使信息无法整合,各个部门之间缺乏信息共享,所以,要在企业中实行全面的信息化改造,进行信息系统的全面整合,需要对信息资源重新规划。

4. 进行IT咨询,解决信息化上马的盲目性。lT咨询不同于传统的管理咨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体现出来,战略方面,后者一般包括战略和决策咨询,而前者则偏重于电子商务条件下的战略计划与转型;管理方面,后者以投融资、人力资源、市场营销、财会、生产组织为主,前者则主要涵盖了业务流程重组以及ERP系统应用实施等;信息方面,后者是传统化的市场调查、分析与信息整合,前者则以IT市场分析咨询和互联网信息服务咨询为中心。

IT咨询可以辅助企业信息化实施项目从可行性分析到项目实施的整个过程,同时也包括企业业务流程的重组、项目管理、应用效果评价和用户的培训。而分析多数信息化失败的原因在于前期的分析不够,企业缺少信息化人才,使得对信息化的困难估计不够,对企业业务流程的转变措手不及。因此,要加强前期需求分析过程中IT咨询的力度,做好人员的培训,使企业的业务流程顺畅。

5. 优化人力资本结构,建立学习型组织。网络时代,信息爆炸,知识创新凸显,信息富有者与信息贫乏者之间大有加大数字鸿沟的趋势,由于导致“数字鸿沟”的核心问题是创新能力的差异,因此人力资本应当成为今后企业重视的首要资本,并加大力度吸纳顶尖的高新科技人才,企业在吸引一定的信息技术人才的同时,更要使企业调整组织结构,建立学习型组织,以适应社会及外界环境的变化。思想上的认识会导致企业内因发生变化,但外因对事物的发展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我们通过企业的外因,即企业的外部环境讨论一下走出“数字鸿沟”的道路。

6. 加强信息化过程的监理工作,有效地提高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在信息化项目实施的过程中,企业与开发商经常发生意见分歧最终导致项目的失败,原因就在于项目实施过程中缺乏一种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致使项目在质量、进度、投人等方面都无法得到很好的保证和控制。这就需要政府发挥其重要的职能作用。因此,当前急需政府的介入,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制定信息化项目监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使信息项目监理工作实现法制化、标准化、规范化和专业化,并且有法可依,维护用户的利益。从这当中可以看出来,政府的作用是必须的。

7. 调动IT企业参与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在跨越数字鸿沟的历史进程中,IT企业可谓责任重大。可喜的是,在“数字经济与数字生态2001年中国高层年会”上,许多IT企业都表达了消除数字鸿沟的宏愿。亚信科技(中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兼总裁丁健说:“数字鸿沟对于我们来说,真正要做的是发现沟在哪里。也就是说我们要努力发现我们的客户在信息化过程中的沟,并帮助他们更快地将沟填平。”其实,从长远考虑,IT企业积极参与信息化建设最终也会使自身受益。因为只有帮助大多数国家、地区、群体成为网络经济和社会的正式参与者,才能拓宽公司现有的市场规模。 “数字鸿沟”的问题对于企业来说,不是一个虚无的概念,从某种意义来说,弥合这种差距的过程,又恰恰给IT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机会。所有参与因特网革命的公司都有机会去消除这场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数字鸿沟,同时它们也会最终享受到消除数字鸿沟后所带来的市场机遇。

综上所述,企业当及早准备,谨防跌入“数字鸿沟”。在加大硬件投入的同时,尽早转变思维观念,把自己的企业纳入到全球化的信息平台上,让企业全方位共享社会信息资源。同时,需要政府及全社会对企业信息建设的支持与关注,使企业尽早走出“数字鸿沟”的阴霾,实现信息时代可持续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付立宏. 关于数字鸿沟的几个问题.图书情报知识,2003,(2).

数字经济时代的战略管理范文第3篇

一、预测内容由财务信息到非财务信息拓展传统管理会计所提供的信息更多的是财务信息,而数字化经济时代由于竞争加剧,仅仅依靠基于财务信息加工而成的管理会计信息进行预决策是不够的,必须结合大量非财务信息。例如市场占有率作为非财务信息,它的变化反映了企业竞争地位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未来的现金流入量,从其变化中可以看出企业竞争地位的相对变化,起着财务信息不可替代的作用。重要的非财务信息指标,在产品方面:市场需求量、市场占有率、产品质量、生产的弹性、顾客的满意程度、从接受订单到交付使用的时间、声誉、品牌、客户关系和销售能力(销售网络覆盖面等);在外部竞争方面:竞争对手信息以及与企业战略相关的背景信息、企业经营业务、企业资产的范围和内容、公共关系、产业结构对企业的影响;在生产能力方面:知识能力(专利权、情报、培训)、装备能力(产能和技术水准)、技术能力(技术水平,研究开发费及其比例,研发人员及其比例)、人力资源(各类人才、企业文化、员工文化水准、人力资源和薪酬制度等)。如果管理会计报告中包括非财务信息,那么无疑会提高管理会计的相关性。

二、预测内容由短期预测到长期战略预测拓展数字化经济要求管理会计提供大量的长期、战略性的信息,从耗散理论角度看,即“扩大负熵的信息输入,以抵减企业内部的管理熵”。支持战略管理所需的信息比经营决策和控制的信息更广泛和更复杂,数字化经济时代的数字化管理为提供这样的信息提供了可能。对收集的基本数据按不同的战略管理阶段要求加工成战略决策有用信息,可分环境分析和企业战略能力分析所需的信息。(1)环境分析所需的信息。广义环境分析所需的信息可分为:政治和法律的、社会和文化的、技术的、地理和生态的信息。市场环境分析用的信息可分为:供应商的、顾客(买主)的、替代产品的、潜在竞争者的、供应商之间的竞争信息。(2)企业战略能力分析所需的信息。企业战略能力分析包括企业资源能力和核心能力分析。

三、增加竞争对手分析预测超出会计主体范围本身,联系竞争者来分析企业的竞争优势,通过与外部竞争者的比较来研究本企业销售额、利润和现金流量的相对变化,对数字化经济时代管理会计更好地实现其规划功能更有意义。竞争对手分析主要是从市场的角度,通过对竞争对手的分析来考察企业的竞争地位,为企业的战略决策提供信息。竞争对手分析主要涉及以下几个问题:(1)竞争对手是谁(2)竞争对手的目标和所采取的战略措施及其成功的可能性(3)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和劣势(4)面临外部企业的挑战,竞争对手是如何反应的。

数字经济时代的战略管理范文第4篇

测绘科技发展的现状、趋势及思考 汤镇炘,Tang Zhenxin

抓住机遇加速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 刘经南,高振东,任向红

浅议领导班子整体结构的合理化 雷方贵,Lei Fanggui

政府GIS的建设模式和运行机制 张清浦,Zhang Qingpu

测绘业向地理信息产业转变的几个问题 孟庆武,Meng Qingwu

知识经济与测绘成人高等教育的跨世纪发展 晏金柱,Yan Jinzhu

迎接知识经济挑战落实科教兴国战略 张也卉,颜绮连,杨克俭

坚持科教兴测绘大力推动科技进步 龚越新,Gong Yuexin

试论中国股市过度投机的制度成因 余艳琴,Yu Yanqin

加强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已刻不容缓 金祥文,Jin Xiangwen

抓住机遇加速我国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孙小系,Sun Xiaoxi

中国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建设 喻永昌,Yu Yongchang

数字摄影测量的发展、思考与对策 张祖勋,张剑清

注册测量师制度概述 余瑞琴,Yu Ruiqin

要确立事业单位的会计主体地位 马宗新,Ma Zongxin

实施岗位津贴深化内部分配制度改革 孟令阁,Meng Lingge

测绘项目招标投标策略 孙慧敏,叶哓倩

关于测绘技术进步中弹性系数的探讨 吴学伟,关多库,王煜

测绘文献引文特征初探 柳建乔,何汶

测绘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与委托检验 裴新民,Pei Xinmin

将测绘管理与国土管理融为一体服务经济建设 胡跃飞,肖新华,张楚垣

积极推动"数字海南”建设 何锋

加快地理信息系统建设早日实现数字中国的信息化目标 李根洪

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策略 闫志刚,盛业华,赵晓虎

西部大开发中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刍议 赵军,武江民

用系统观探讨GIS及其发展 宋芒果

明确机构定位强化行政管理 周兴炬

略论城市测绘生产跨世纪管理问题 李圣娜,王国军,唐德富

试析制约港口航道测绘发展的若干因素 偶卫军

世界贸易组织(WTO)简介 余力

入世前需要研究的几个问题 易树柏

从法律角度试析加入WTO对我国测绘业的影响 曹玉凤

兴利除弊积极对应 唐克礼

加入WTO我国测绘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陈伟清

积极应对入世之后测绘行业面临的挑战 王新山,黄治国,陈金明

基础测绘是公益性事业 刘后昌

合理运用价格杠杆参与市场竞争 张仲劼

浅谈测绘文化的内涵 邹志鸣

依法行政加强管理做好测绘资格复审换证工作 喻永昌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测绘事业单位的必然选择 甘宏度

关于现代地理信息加工企业的管理 王冬滨

健全测绘管理机构发展我国测绘事业 张楚垣

测绘生产单位技术队伍的合理结构--专科与中专毕业生在测绘生产单位的作用与地位 沈迪宸,孟庆武,刘文生

黑龙江省基础测绘需求的预测分析 王威,唐艳丽,李蔚,刘铁健

谈新形势下企业如何完善财务管理机制 宁丽荣

浅谈现代测绘生产质量管理 陈均尧

小城镇建设的模式选择与布局 那声润,李双秋

世纪之交的沉思--论21世纪软科学的发展 成思危

论邓小平管理理论及思想 孙慧敏,彭红枫

公共财政与事业单位改革 马谮

知识经济时代我国测绘产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赵军

实施西部大开发给贵州省测绘行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邹志鸣

测绘科技投入产出的经济理论与测算方法 刘学君,徐安莎,李虹

MRPⅡ在测绘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曹幼元,王德斌

关于人才效益的几点思考 王世斌

地理信息产业及特征初探 余鹏,张虎,赵勇

地理信息系统的社会公共功能 刘德馨

2002年宏观经济政策趋势

"数字城市"及其关键技术 崔丽丽,黄涛

测绘产品从模拟到数字的拓展 王铁军,刘显涛

略论当达资本主义的经济特征 宫志强

清代测绘科技的辉煌及其历史遗憾 牛汝辰

从"数字地球"看测绘工程专业的教育改革 盛业华,张书毕,宋金铃

地理信息数据库法律保护问题初探 李春艳

新形势下测绘保密工作的思考 王跃峰,于祝文

知识经济时代对财会人员的素质要求 孙毅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地图市场的依法管理 谭曙方

利用资本市场加速推进GIS产业的发展 郑文辉

论GIS广义数据源 龚强,胡运权

人力资源开发与人才建设 张仲劼

测绘科技进步的研究与测算 卢萍

建立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财务机制 陈革文

围绕中心找准位置服务社会——关于贵州省测绘成果运用与开发的思考 邹志鸣

略论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途径和思路 黄建社

加强对测量标志的保护和管理刻不容缓 姚承宽

数字经济时代的战略管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柯达 公司破产 企业战略

柯达是一家大型跨国摄影器材公司,全称伊士曼柯达公司,简称柯达。柯达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影像产品及相关服务的生产商和供应商,总部位于美国纽约罗彻斯特,是一家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的上市公司,业务遍布约150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员工8万多人。在影像拍摄、输出、显示和分享领域柯达公司一直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主要从事传统和数码影像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的开发、生产和销售。柯达公司曾是20世纪全球影像业巨头,在影像业的市场价值达3850亿美元,其2002年的全球营业额达128亿美元。但数码技术的高速发展迫使柯达陷入困境,2012年1月柯达公司宣布破产保护。

1柯达公司的破产经过

早在1976年柯达就开发出了数字相机技术,并将数字影像技术用于航天领域;1991年柯达就有了130万像素的数字相机。但是到了2000年,柯达数字产品的销售收入仅有30亿美元,只占其总收入的22%;2002年柯达的伊士曼柯达公司产品数字化率也只有25%左右,2000-2003年柯达各部门销售利润报告显示,尽管柯达各部门从2000-2003年的销售业绩只是微小波动,但销售利润下降却十分明显,尤其是影像部门呈现出急剧下降的趋势,由2000年的143亿美元锐减至2003年的41.8亿美元,跌幅高达71%。在拍照从“胶卷时代”进入“数字时代”之后,柯达昔日的辉煌也似乎随着胶卷在影像市场中市场份额的锐减而不复存在。

2011年9月30日,伊士曼柯达公司遭遇破产传言的严重打击,股价跌破1美元 。2012年1月19日,柯达公司在纽约提出了破产保护申请。2013年8月20日,美国破产法官艾伦・格罗珀(Allan Gropper)批准了柯达脱离破产保护的方案。

2柯达公司破产的原因分析

纵观柯达公司从辉煌到破败的历程,不难看出造成柯达破产的原因是由于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进行的战略分析不够充分,企业发展缺乏前瞻性,同时管理层在选择和实施企业战略的过程中偏于保守,决策犹豫不决,没有立足于市场发展趋势,最终导致错失良机。

2.1 企业发展战略缺乏前瞻性,技术开发战略滞后。柯达公司长期依赖相对落后的传统胶片部门,而对于数字科技给传统影像部门带来的冲击和威胁反应迟钝,企业战略分析不够充分,战略选择缺乏前瞻性。企业管理层对于现有技术带来的现实利润和新技术带来的未来利润之间的^渡和切换时机把握不当,造成柯达将大量资金长期用于传统胶片工厂生产线和冲印店设备的低水平简单重复投资,挤占了数字技术和市场的投资份额,增大了退出成本和产品更新成本。

2.2 缺乏远见,未形成强有力的竞争战略。从市场竞争的角度来看,柯达在其经营战略中从短期市场行为左右了合作与技术竞争的关系,导致合作者与竞争者的战略定位和战略角色模糊,致使企业战略的选择和实施缺乏远见。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面对技术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国际竞争对手也迅速增加的竞争形势,尤其是富士、佳能等众多竞争对手的激烈竞争,柯达公司没有形成强有力的竞争战略。

2.3 未及时确定行之有效的营销战略。企业管理层的思想偏于保守,满足于当下传统胶片产品的垄断地位和市场份额,对新型市场缺乏前瞻性分析,对公司部门结构和营销战略重心没有做出及时的调整,决策中犹豫不决,错失了发展良机。

2.4 没有以消费者的需求和市场发展为依托实施技术开发战略。企业的战略规划只有领导或者跟上市场与消费者的脚步才能求得长期的生存和发展,但是柯达公司由于担心其胶卷销量受到影响,在如何平衡胶卷业务和数字业务的发展战略上犹豫不决,战略选择方面存在失误,重点较多的放在了传统模拟相机的胶卷业务上,而不是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错过了最佳战略机遇期。

3 柯达公司破产对我国企业的启示

3.1 柯达公司破产的启示

其一,企业要正确认识市场,了解行业竞争的新环境,选择合适的发展战略和竞争战略,实现产业的顺利演变。

其二,企业应积极构建创新平台,并促进创新成果的转化,积极落实技术开发战略。

其三,企业要准确定位市场,选择行之有效的营销战略,完成产品的更替和市场的过度。

3.2 对我国企业谋求发展的若干建议

3.2.1强化发展意识,根据内外环境合理谋划企业未来

我国企业的高层领导者必须具有高瞻远瞩的发展意识,合理谋划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根据企业经营的内部及外部环境和企业将来发展的可能性选择和确定企业的发展战略。

3.2.2 制定切实可行的竞争战略

我国企业要想在市场经济中获取竞争力,就必须确保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别具一格,或款式新,或更加美观,或功能多。因为别具一格战略一旦实现,它就能成为赢得行业超常收益的可行战略,因为它对五种竞争作用力具有防御型,可利用客户对品牌的忠诚而处于竞争优势。

3.2.3以消费者的需求和市场发展为依托实施技术开发战略

实施企业技术开发战略的目的是要创造本企业独特的竞争地位,形成强有力的竞争优势,而这种独特的竞争优势最终要在生产工艺和产品上得以体现。然而就目前我国企业发展所出的国内外环境来看,要实施技术开发战略,首先我国企业必须制定明确的发展战略,并确立技术开发在企业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其次,由于我国企业当前所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和行业产品结构严重不合理,所以要求企业必须加大科技投入,加快新产品开发的步伐,理顺技术开发的组织结构,使产品能做到生产一代、开发一代,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化发展。

参考文献:

[1]肖雪锋.从柯达倒闭谈企业的品牌经营战略[J].今传媒,20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