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给水工程设计原则

给水工程设计原则

给水工程设计原则

给水工程设计原则范文第1篇

关键字:建筑工程 给排水设计 环保问题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城市的规模和结构都在不断地扩大,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环境保护问题越来越受到政府和人民的关注。建筑工程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然而,环境保护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符合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因此,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不仅要做好排水设计,还要注意渗透环境保护的意识,妥善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现阶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提倡环境保护,除了要完善相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保护环境外,还应该注重新技术的运用,以提高环境保护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那么,在给排水设计中,我国政府部门应该怎么做,才能有效地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渗透环境保护的意识呢?

一、提高设计者的环保意识

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要渗透环境保护的意识,首先必须提高设计者的环保意识。全面提高设计者的环保意识,让设计者都积极地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都能尽自己最大的力量也能用新技术保护资源和环境。我国有关部门可以通过加强设计者的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培训,强化人们对于环境保护的认知,明确我国的资源与环境一旦被破坏,对人们的生活将造成不可估计的影响。有关部门的管理人员必须强化环保意识,提高设计者的环保意识,采取有效的方法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两者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渗透设计者的环境保护教育。帮助设计者和施工者建立和创造起良好的施工运行环境,以此来推动环境保护施工的发展,做好环境保护的推广,从根本上提高全体设计者和施工者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建立完善环保的法规标准和制度,明确监督主体进行严格执法

要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渗透环境保护,我国政府就必须建立和完善给排水设计中渗透环境保护的法规标准和制度,明确监督主体进行严格执法。有关部门要建立完善的法规标准和制度,首先要对进一步量化环境保护和给排水设计的评价指标,完善评价制度,加强责任落实,并对其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我国政府要积极投入到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去,明确规定建筑企业在给排水设计和环境保护中应尽的义务和权利,建立起合理的管理制度,实行建筑和环境保护的规范化管理。同时,还可以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评制度。科学合理的考评制度是强有力的监督,而且比任何评价方式都具有客观性。政府部门可以对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的企业给与物质上的奖励,对于不按规定办事的企业给予严厉的批评和教育。另外,还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环境保护与设计者参与的信息服务的电子网络平台。这种电子网络平台是包括包括建立将最新研究技术成果和产品的知识与技术、设计者的环保行为等各种信息全部聚集到这个虚拟的空间中,同时也可以通过电子网络平台建立环保信息反馈机制,实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保证给排水设计工作中环境保护的有效进行。

三、在给排水设计中要遵循安全经济原则

建筑中的给排水设计工程首先应该遵循的是安全经济原则,经济即是节能,节能又是环保。在环保中,离开安全经济保证一切都将无从谈起。因此,工作人员在规划设计时要严格把关,认真做好各项工作,结合生态工程原理、水利工程原理、力学原理、水文化原理来设计图纸。在设计过程中,要规范设计过程,选择一种最经济最安全、环保的设计方案,争取在安全性得以保障的前提下以最小的投资达到最大的利益,设计完成之后应该再仔细审核。设计人员在设计的同时,要注意人力、物力、财力三方面资源的合理分配,以免造成不必要水资源浪费,从安全经济两个方面出发,做好给排水设计工程的整体规划。

四、在排水设计中要遵循生态系统的自我设计和恢复原则

生活中的废水排放,是严重影响环境污染的问题。废水如果处理不达标,排放到河流生态系统中,就会造成水体资源富营养化。因此,在排水设计中要遵循生态系统的自我设计和恢复原则。在生态系统中,生态系统应具有自我设计、自我组织和自我恢复的功能,正是由于它们能与生态系统保持着协调的关系才得以保存下来。在排水规划和设计时要充分把握生态系统的自我设计和恢复原则,在不破坏其生态系统的前提下进行排水处理的设计规划。给排水工程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对经济的发展也产生了不可或缺的影响。但在排水设计规划的同时,必须要兼顾可持续发展观、人与自然的和协调统一以及排水对河流生态的影响。在设计时从景观尺度与整体性原则、生态系统的自我设计和恢复原则出发,充分把握河流生态系统的特点,在不破坏其生态系统的前提下进行设计规划,使建筑工程的给排水规划能够保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最大程度的保护环境资源不被破坏。

五、引进太阳能的利用

要想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要渗透环境保护的意识,除了以上提出的几点之外,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是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比如:太阳能。太阳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新型能源,太阳能不仅资源丰富,而且是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生态环境的新型能源,清洁环保,使用方便,被越来越多的运用到建筑给排水设计系统中。利用太阳能的直接加热设备,比如真空管和热管式,不仅集热效率高,而且保温性能好,受环境的影响小,自动运行,维护也比较方便。使用太阳能,可以从根本上减少煤炭资源的利用和二氧化碳的排放,不仅节约了能源,而且保护了自然环境。

总而言之,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要渗透环境保护的意识,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必须从提高设计者的环保意识,建立完善环保的法规标准和制度,明确监督主体进行严格执法,在给排水设计中要遵循安全经济原则、生态系统的自我设计和恢复原则,并积极引进热水供应和太阳能的运用,促进给排水设计中的环境保护意识和技术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芦成钢,林峰. 浅谈建筑给排水的环保设计[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03)

[2] 李世明. 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环保问题[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8(13)

[3] 戚贵庆. 对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环保问题论述[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01)

给水工程设计原则范文第2篇

关键词:城市 市政工程 给排水 规划设计

前言

“量水而行,在确定产业发展、生产力布局、城镇建设规划时,充分考虑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因水制宜、以供定需。”这是党中央召开水利会议时提出的大政方针,城市市政工程给排水的规划设计必须以此为准绳,做好各项规划设计工作。

一、城市市政工程中给水工程的规划设计

(一)城市用水量预测

在进行给水工程专项规划时,需根据规划区基础资料情况,运用多种方法对规划区用水量进行预测,对比后确定规划区的用水指标和用水量。在总规和控规给水量预测时,一般采用综合生活用水指标和单位工业用地用水指标法。

(二)城市给水水源的规划设计

选择城市给水水源应符合以下原则:

1、水源具有充沛的水量,满足城市近、远期发展的需要

采用地表水源时,须先考虑自天然河道和湖泊中取水的可能性,其次可采用挡河通坝蓄水库水,而后考虑需调节径流的河流。地下水贮量有限,一般不适用于用水量很大的情况。

2、水源具有较好的水质。

对于工业企业生产用水水源的水质要求随生产性质和生产工艺而定,参见《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当城市有多种天然水源时,应首先考虑水质较好的容易净化的水源作供水水源,或考虑多水源分质供水。

3、选择水源时还应考虑取水工程本身与其他各种条件

这些相关的条件主要包括当地的水文、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地形、卫生安全、施工、经济等方面条件。

(三)城市给水工程设施的规划设计

1、给水构筑物设计流量

给水构筑物、一级泵站的设计流量均按最高日平均时用水量计算。

2、给水构筑物类型

第一、地下水给水构筑物主要有管井、大口井、辐射井、渗渠及复合井、引泉构筑物等,其中管井和大口井最为常见。

第二、地表水给水构筑物可分为固定式和活动式。固定式可用于不同取水量,其又可分为岸边式、河床式、斗槽式,其中前两者应用较普遍。活动式适用于中、小取水量。

(四)城市给水管网的规划设计

给水管网指从水源到城镇水厂原水输水管渠和从城镇水厂二级泵站到城镇给水管网的输水管。输水管一般不宜少于两条。从水源到城镇水厂的原水输水管渠的设计流量按最高日平均时用水量计算。管网中不设调节构筑物时,二级泵站、从城镇水厂二级泵站到城镇给水管网的输水管按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计算。另外,管网中设有调节构筑物时,二级泵站、从城镇水厂二级泵站到城镇给水管网的输水管的设计流量应为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与调节构筑物供水量之差。

二、城市市政工程中城市污水排水工程的规划设计

(一) 城市污水量的预测

城市污水量为城市综合生活污水量与城市工业废水量之和。根据《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城市综合生活污水量宜根据城市综合生活用水量(平均日)乘以城市综合生活污水排放系数确定。城市工业废水量宜根据城市工业用水量(平均日)乘以城市工业废水排放系数确定。

(二)城市污水管网系统的规划设计

1、污水管道设计参数

1)设计流量及总变化系数

计算出污水量后,按面积比流量分配污水量。管道设计流量Q=q?F?KZ

式中:Q——设计管段设计流量(L/s)

q——面积比流量(L/s?万m2)

KZ——总变化系数

2)设计流速

污水管道在设计充满度下的最小设计流速为0.6m/s,金属管道最大设计流速为10m/s,非金属管道为5.0m/s。当采用压力流时,压力管道的设计流速宜采用0.7~2.0m/s。

3)最小管径及最小设计坡度

城市道路下污水管的最小管径为D300,相应的最小设计坡度塑料管为0.002,其它管为0.003。

4)最小埋深和最大埋深

污水管最小埋深一是满足地面荷载要求,二是满足街区污水连接管衔接的要求,除满足上述两个要求外,还需考虑支管的坡降。根据以上原则,针对具体设计管段,确定干管的最小埋深。其中,最大埋深的确定应根据技术经济指标及施工方法而定,一般在干燥土壤中,最大埋深不超过7~8m;在多水、流沙、石灰岩地层中,一般不超过5m。

2、污水管网系统布置

污水管网系统布置需要遵循如下几个方面的原则:

1)结合规划区实际情况合理布置排水管网,要进行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

2)污水管网敷设充分利用地形,排水方向与地形趋势一致,顺坡重力流排放。尽量少穿河道及障碍物,并使管线最短和埋深最小。

3)完善污水管网系统,避免污水收集盲区,杜绝污水直排入河。

4)充分利用原有的污水排放设施,对不尽合理的部分加以改造,尽量减少工程的重复投资。

5)充分利用地形高差,在管道坡度的选择上,坡地上和地面坡度一致,平地上和反坡地段采用规范允许的最小坡降,减少管道的施工难度,减少中途提升泵站的数量,降低排污系统常年运行电耗。

(三)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规划设计

1、污水处理厂的规模

根据污水处理厂收集范围内的综合生活污水量和工业废水量确定。

2、污水处理厂的尾水排放标准

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要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要求。

3、污水处理厂的防洪标准

根据《防洪标准》(GB 50201-94)和规划区总体规划的要求,结合规划区灾害性暴雨发生情况,确定污水厂的防洪标准。污水厂的地面标高应考虑洪水位的影响,并与规划区的防洪设施协调统一。

三、城市市政工程中雨水排水工程的规划设计

(一)规划原则

第一、雨水管道应以就近、分散排入河流为主要布置原则,以减小管径,缩短长度,减少造价。

第二、合理利用地形,使低洼地雨水有出路,尽量不建排涝泵站,使雨水管道埋深最浅,节省投资。

第三、充分利用现状已建成的雨水管道,科学规划,避免投资的浪费。

(二)设计参数

雨量公式Q=ψ?F?q(L/s)。式中:Q—管渠设计流量(L/s);ψ—径流系数;F—设计管段汇水面积(ha); q—设计暴雨强度(L/s?ha)。其中径流系数遵循国家标准《室外排水设计规范》中数据采用,其中汇水面积的平均径流系数按下表中的地面种类加权计算。

(三)雨水管渠的设计步骤

1)划分排水流域和管道定线。根据城市规划图和排水区地形,划分排水流域。

2)划分设计管段和汇水面积。

3)由各流域的具体条件确定设计管网的重现期、径流系数、街坊集水时间等设计参数。

4)确定管道的最小埋深,并由竖向规划读出设计管段的地面标高。

四、结束语

做好城市市政工程给排水的规划设计就是要做好包括城市给水工程、城市污水排水工程以及雨水排水工程在内的三项重要工程的规划设计,完成这三项任务也是确保整个城市市政工程质量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给水工程设计原则范文第3篇

关键词:给水管网、改造原则、并网施工

1、 城市给水管网改造的必要性

近几年来,我国各地城市发展均具规模,其给水事业迅速发展。城市给水管网在其新建成的一定时期内,其供水能力可以满足一定时期的供水要求,随着城市化进度的加快,城市工业的发展,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用水指标的加大,其城市用水量急剧增长,给水管网的供水能力逐渐不能适应用水量增长的需求。同时,由于城市给水管网规模的不断扩大,部分老城区有的给水管网已运行几十年,管线改造、铺设缺乏统一规划,大规模给水管网系统在管线连接、构筑物设置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增大了供水能耗,并使部分供水区域水量欠缺,低压区不断扩大、供水安全性降低。这一系列问题成为阻碍各城市供水管网扩建及优化的主要问题。城市给水设施属市政基础设施,给水管网是给水设施的主要组成部分。老旧城给水管网改造对管网的安全运行、适应与城市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2、 城市给水管网改造的原则

(1)城市给水管网改造既要根据旧城改造规划所确定的原则进行,还应注重其对旧城改造规划的影响。城市总用水量包括城市居民生活用水、消防用水和市政用水(如街道洒水、绿地浇水等),而这些都与城市的人口数目、工业发展规模、建筑层数和设备标准等规划内容有关。给水管线的位置和走向应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尽可能沿现有道路或规划道路敷设,供水区范围应根据规划原则确定,并将给水管合理分布于(全)供水区。另一方面,道路规划网络和道路建设先后均须与管线建设相配合。

(2)充分发挥现有给水设施的供水能力。城市在不同的发展时期都建有相应的给水设施,这是因为在确定水厂建设规模时,一般是满足城市近、远期规划年限的用水量要求。给水设施具有初期投资大、财务收入有限、项目投资回收期长等特点。对于运行良好的现有给水设施,充分发挥其供水能力,就是发挥其经济效益。

(3)投资造价低。给水管网在满足各用户对水量、水压的要求以及考虑施工维修方便的前提下,应节省造价,减少投资,而不是追求简单的管线长度。

(4)切实可行。旧城改造规划常分为近期规划年限常采用5-10年,远期规划年限常采用10-20年,而旧城给水管网的改造设计则强调逐年实施的可能性。所以改造设计要依据政府部门对旧城改造规划的具体实施计划(如路网的改造等),确定逐年改造安排,做好经济估算,保证管网改造落到处。

3、管网改造中可采取并网施工工艺的方法及需注意的问题。

对于旧城区而言管网改造的途径大多数是将旧管线拆除更换新的原管径或加大管径后的新管道,然后在将原有支管及原有管道上的用户与新管逐一并网连通。这样在并网过程中需要在一定范围内停水施工,这意味着在施工过程中将影响部分用户正常用水,同时供水企业在一定时间内要减少部分供水量。从这个意义上讲,并网施工是整个管网改造过程中最关键的一环。通过多年一来在设计及工程施工中的实践我体会到,如在管网改造、新旧管网施工中若能统筹调度、合理安排、优化施工方案和先后顺序,便可最大限度地压缩停水时间,减少停水范围。将损失及投资降到最低。同时也减少了由于停水带来的社会影响,并直接关系到供水企业的经济效益和设会效益。以下就这个问题谈几点认识。

(1)新管线的定位问题:新管线定位一定要摸清旧管线的具置,并尽量不占据旧管线的原有位置。最好能保证新旧管线间距不大于1米(这样新管线敷设管槽可于要拆除旧管段管槽同时开挖节省投资),新设管线埋深应大于旧管线,新旧管线的竖向间距在0.3-0.5m左右既可。这样在新管线的敷设过程中不至于必须事先拆除平行及交叉的旧管线,从而使旧管线能正常供水,直至并网施工全部完成以后,再彻底废除旧管线。(由于旧城改造中地下管线较多,新管线的具体部门协商确定。在布置新管线已无其它合适位置,不得不占据旧管线位置时,则应采取临时供水措施。其另做探讨).

(2)并网施工过程中尽量采取双管同时供水方式。在新旧管线并网施工中由于原用户支管一般较多,加之管径、管材不一,各别支线位置不详等原因,故情况较为复杂,并网所需时间较长。若将旧干管废除后统一进行并网施工,如遇特殊情况就会造成个别用户停水数天。这是用户无法接受的,同时对供水企业也是不小的损失。如能采取新旧干管同时供水的方法,以上问题便可得到妥善的解决。

(3)并网施工应遵循先大用户,后小用户,先重点后一般,先易后难的原则。在当地管线管理部门的配合下查清楚现状支管的位置及管径,做好施工组织设计。

如我们在馆陶路DN600供水管网改造施工中,依据供水规划要求,设计将原管径DN200管线改造为DN600管线,全长860米。其中原有交叉支路干管管径DN150至DN200管3处,原有用户支管管径DN50至DN100管36处(见附图).

新DN600供水管道试压、消毒、刷管敷设完成后,制定了以下施工方案[1]首先将Ja处连通,打开阀门1使新DN600干管通水,同时保持原DN200旧管仍然正常供水[2]开始各用户支管并网施工,以Y1为例:首先关闭阀门6将Jb处断开,在与阀门2接通,此处可采用新型管材柔性接口缩短时间,待接通后打开阀门2即可恢复支管供水。其余用户支管及支干管并网施工方法与其相同。[3]待全部用户支管及支干管并网完成后,将Jc和Jd处均断开,将原200管道与新设阀门5连通即可。至此原200管道全部废除、拆除,并网施工完成。

通过采取以上方法施工,既大大缩短了停水时间及施工周期,又节省了需设临时管要占用道路,影响交通及加大工程投资的问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用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崔兆平;市政给水管道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及安全文明施工措施;青海科技;2011。

[2]陈金金;市政给水管道迁移改造施工工艺探讨;中华民居;2012。

[3]丁喆;市政给水管道改扩建工程设计与施工的几点体会;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

单位:青岛市海润自来水集团有限公司(太平路57号)

作者:郭新民(1956-),男,山东省青岛市人,工程师,主要从事城市给水工程设计工作。

给水工程设计原则范文第4篇

关键词市政给排水、规划与设计、问题及对策、原则

一、市政排水工程规划的现状及改进措施

人们的最终目标是要建立最适宜生存的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生态发展相协调的大家园。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应制定科学合理的排水工程规划设计方案。

1.市政排水体制不能与我国快速发展的经济同步。排水系统的体制一般分为合流制、分流制以及混合制。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建设日异月新,但很多老城区的居民生活污水、工矿生产废水和雨水大部分还是直接排人附近江河。给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改进方法有:①应在旧城区采用截流式合流制系统,在两河岸边建造一条截污管(截流干管),同时在截流干管处设置溢流井,并设置氧化沟和污水厂,污水经过处理后再排入江河;b)在新城镇区域或开发区,一开始规划时就应采用完全分流制系统,将雨水、污水完全分开来设置管道,雨水排入邻近河流,污水则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再排人河流。但是在普遍提倡分流制排水系统的今天,也不能肓目规划、设计、施工,否则不但会导致工程造价攀高.也会给日后的维修和养护工作带来难度。必须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最经济可行、同时也满足城市发展需要的排水体制。

2.市政排水管网规划未做到统筹兼顾。市政排水工程规划是动态的,在排水体制、排水量标准、排水主干管的定线工作完成以后,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局部调整,以便工程的具体实施。应做到使排水管网规划同城镇发展总体规划相一致和协调,同建筑规划、城市路网规划、地上和地下基础设施规划等相配合,且规划服务年限稍长时,排水体制、排水量标准预测都应留出富余之地。

二、市政排水工程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个城市的排水工程设计是否合理关系到城市排水畅通、水源污染、雨季是否有洪涝灾害,是提升城市形象的关键。

1.市政排水管网设计前调研工作不够城市新开发区、经济区域的市政排水工程设计依据的是该区域的排水特点。应调查该区域的雨水、生活和工业用水情况,并做一个分析和预测,然后结合城市规划进行排水规划和设计。而老城区的排水改造问题离不开对管网设施的了解,应对要改造的区域进行充分的调研,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出现,造成重复开挖、加大修复工作量。故在处理和补救城镇排水当务之急的同时,还应该从根本上调查分析排水不畅的原因。做到治表还要治本。可采用科学方法与咨询有经验的给排水养护工人相结合的办法。

2.市政排水管网设计与排水规划结合不紧密。市政排水管网在设计、施工、养护、维修的过程中。应与竖向规划和排水专项规划紧密结合,从而避免出现排水管道管径、埋深等设计不合理的情况,避免造成排水管道频繁改造、道路重复开挖而增加投资。

对于道路排水设计。应将区域内雨水和生活、工业用水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设计,充分结合竖向规划并以上一层次排水专项规划作为指导。结合当地周围地面高程、排水要求、排水量标准控制、排水工程规范等来设计选择排水工程。

3.市政排水管网设计参数不合理。具体体现在:管网布置走向无法适应现代排水工程规划和设计,排水管管径和坡度偏小,埋深太浅,与其他市政管线(电力、通信、自来水、天然气、热力系统等)的水平间距过小,因管渠内底标高过低或过高而与管道上下游段的管网无法衔接等。很多城镇老区,由于使用年代过久,采用混合制排水,雨水和污水未经处理就一起排到天然水域,给环境造成污染:同时管网设计是根据当时情况确定的管道布置走向、水平间距、埋深和管径大小,这些也明显与现代城市的大规模发展不适应。会给其他市政管线造成影响,且每逢雨季,城镇低洼处必定内涝。

为克服上述问题.在进行市政排水管网设计时应做到:①对旧城镇的排水管网进行调查,摸清其布置和走向,确定合流管道、雨水管道和污水管道的位置,在新管网设计时做好衔接和平面布置工作;②根据上中游排水和一定“超前量”来预测排水量的大小,做到新设计的中下游管网的直径尽可能大些,且适当加大管道走向坡度。在满足顺畅排水需要的同时,也给将来的排水工程留出“余地”;③市政管线从上至下的一般顺序依次为电力管(沟)、通信管(沟)、煤气管、给水管、热力管、雨水管、污水管,注意新设计排水管网的合理埋深,因为太浅势必会给其他市政管线造成影响甚至破坏,且会造成排水不畅,而太深则地表开挖深度增加,支护工程量加大,施工难度和造价也会增加,故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一个经济可行而又合理方便的埋深;④注意排水管网与其他市政管线的合理水平间距,避免出现雨水检查井与污水管道相互冲突的情况。

4.市政排水设施建设滞后和排水能力逐渐下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和规模正在迅速扩大,城市路网和建筑群也在快速发展,而往往因为服务年限、意识、施工影响城镇居民生活等原因造成市政排水工程建设滞后于上述地方建设,这不仅给环境带来污染。而且也使得原有管网已不适应于现代城镇的发展需求。管网内淤积严重。排水能力下降,逢雨必涝。

应在城镇迅速发展的今天加快市政排水设施的建设。改造和维护老城区排水设施,在城市排水工程专项规划指导下进行排水工程设计,减少水资源污染,提高居民环保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城镇排水顺畅,逢雨不涝。提升整体城镇环境形象。

5.市政排水选材设计不当。在排水管道接口的选择上,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柔性接口(橡胶圈、沥青油膏、石棉沥青卷材)、刚性接口(水泥砂浆、钢丝网水泥砂浆抹带)或是半柔性接口(石棉水泥)。比如对于接口要求强度较高、严密性和闭水性较好的污水管道宜采用柔性或半柔性接口;另外,环刚度的选择也很重要,它决定了排水管能否在外压负载的条件下安全畅通地排水,一般尽可能地选择高环刚度的塑料埋地排水管,铸铁管、混凝土管、陶制管的环刚度和强度较好。但防腐性能很差.且后两者易破碎和渗漏;而柔性管(塑料管,如UPVC管、PE管等)正好与上述刚性管相反。选择刚性大,且同时耐腐蚀和经济的管材也是关键所在。比如选择近年来备受青睐的高性价比塑料管材――HPDE管。

三、市政排水工程规划、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合理的排水规划、设计能尽快地将雨水、生活、工业污水排除.减少水资源的污染,保护环境,美化城市。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和谐社会的建设都是大有裨益的。城市排水工程应遵循的一般规划、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如表l所示。

结语

给水工程设计原则范文第5篇

【关键词】住宅楼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控制要点

目前住宅楼给水排水管道及设备多,且管网在施工时难免严格按照设计方案执行和实施,因此对于住宅楼给排水系统的维护维修难度较大,而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在施工时没有对给排水工程进行严格的质量管理,比如施工现场环境不能选用下沉式给排水管道,否则容易引起给排水管网的沉降和破坏。在明确了质量控制环节之后,溯本清源,加大执法力度,加强对各责任主体执行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情况的监督,从源头上堵住不符合条件的质量工程出现在住宅给排水工程建设市场上。

一、目前住宅楼给排水工程存在的问题

1.施工准备阶段准备不足。目前在给排水施工工程中,施工准备工作中通常会出现的问题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①设备、管道文字说明缺失,造成设计图纸错误,影响设备使用与施工;②材料采购时易出现招标界面划分不清晰,造成漏项;③少数设备和材料的相关文件不齐全,不符合检验要求。

2.施工过程中多重隐患。由于住宅楼具有层数多、振动源多、楼层高、用水要求高、排水量大等特点,对建筑给排水工程的设计、施工、材料及管理方面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般情况下,未按照招标技术文件、设计及合同要求进行检验,容易导致工程在施工阶段出现施工不规范、技术水平不到位和工程成品保护不周等问题出现。

3.施工人员专业性不强,机械及设备的控制不到位。施工企业管理者对于水电设备安装施工质量重视不够,很少为新员工开设专业技能培训课程和现场实习,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也很少进行现场施工质量监督检查,这样就导致给排水管道的安装施工人员专业性不强,不能遵守相关设计要求和操作手册及质量规范进行施工,导致施工过程中易出现一些不该出现的质量问题。

4.工程验收与交付阶段监督保护不到位。目前在工程验收阶段,对于验收发现的比如水管材的选用、住宅楼排水方面等等质量问题,大部分施工方都存在整改不及时、竣工验收准备工作不到位,自检不到位的现象。

基于上述常见问题,为提高住宅楼的安全等级和舒适度,有必要提高住宅楼给排水施工安全管理并提出质量控制管理的相关对策。就目前所了解的情况,要做好住宅楼给排水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与管理,必须坚持以下简述的质量控制原则,做好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抓住管理要点,有利于完善目前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

二、质量控制的相关原则

1.设备材料的采购与管理统一化原则。给排水必备的设备与材料品种和规格多种多样,为了确保设备材料的质量与安全性,降低不必要的成本支出,宜对其进行统一的采购与管理。根据工程中的给排水施工图的型号规格,采购的设备材料必须有相应的质保书、检测报告、合格证等多项保证文件资料,部分材料更应经过当地质检部门进行合格检验。

2.施工人员的技术专业化原则。在所有工程中,施工人员都需要按照制定相关的施工计划实施工程施工。因此,施工人员必须持证上网,对工程中所制定的施工计划与进度安排,施工质量的控制要求与安全用电管理都比较清楚。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反复核实选择使用的施工技术及设备,在每一次施工前对设备进行一次全面细致的检查,充分保证机械设备与施工环境的协调性与设备动作的安全方便性。强化施工队伍的人员素质,有利于这一过程得到更好的控制。

3.施工全过程质量化原则。具体来说,施工过程的的质量工作包括施工准备、施工技术交底,质量检查和整改、质量分析等,对给排水工程实施全过程质量跟踪管理,严格按照相关标准,从施工的全过程切入实施质量管理,才能够实现全面的质量控制和管理。

三、给排水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控制要点

按照住宅楼给排水分部工程的施工进度,分别对以下几个阶段进行质量管制与管理。

1.前期控制。给排水施工工程的前期阶段包括预留孔洞、预埋套管与土建施工。施工时按设施图纸在混凝土楼板、上梁、墙上标好预留孔、洞、槽,测定管道及设备的位置与标高尺寸,将预制好的模盒以及预埋铁件固定在附近的钢筋上以保证牢固,同一层位置的留孔应保证吊线垂直。做好此阶段的工作时必须按照施工规范和施工图集的要求操作,同时要牢记套管的设置部位,以免后期施工时出现封堵了套管及预留孔,在混凝土浇筑时,必须安排在专人照看,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

2.期间控制。施工期间,尤其要注意的是干管和立管的制作与安装、支管和附件的制作与安装、管道的吹洗的试验、设备和卫生器具的安装以及金属管道的油漆和防腐这几项阶段。干管和立管的制作与安装阶段中,管道的制作要保证质量,确保接口处的密封,做好相应的测量工作,保证立管与地面垂直。支管和附件的制作和安装往往在建筑墙面或是地面上进行开凿,此阶段应保证管道牢固、管道接口处 密封性强,防止各种杂质导致阀门的密封性降低。管道安装结束后,应该进行管道的各项实验检查,给水系统的管道还应进行吹洗,保证卫生。设备和卫生器具的安装必须在管道冲洗和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一方面是为了保护成品,一方面也是为了防盗。前面这些阶段完成后,就是施工过程的扫尾阶段,也就是对材料的管道进行防锈处理,缓解金属腐蚀以及延长管道系统的使用寿命,减少发生渗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