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地理在线课堂

地理在线课堂范文精选

地理在线课堂

地理在线课堂范文第1篇

地理课堂教学的板图、板画和板书统称地理三板教学。三板教学模块设置有板图、板画和板书3大板块,每一板块下设置绘制方法、绘制技巧、模拟绘制、反思水平检测、资源与案例库5个专题。在该模块中,教师可观看板图的绘制过程,可互相交流探讨三板的困惑,也可自己动手进行电脑模拟绘制,还可自我检测三板教学方面的反思水平。所有提出的问题如果得到解答都会汇入案例库供大家参考借鉴。

二、教具制作模块

地理教具是校内地理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切能够为地理教学提供地理知识和学习情境的器材都是地理教具的组成部分。教具制作模块依据地理教学专有教具分类设置平面教具、立体教具和可操作仪器3大板块。其中平面教具包括教学挂图和纸质地理图片等。立体教具包括地球仪、等高线地形模型等。可操作仪器如气象观测仪器、手持GPS等。在该模块中,每一板块下设置教具名称、教具演示、设计用途、制作材料、制作过程、制作方法、使用方法、模拟教具制作、反思水平检测、资源与案例库共10个专题,教师可选择输入关键字进行搜索找到相关的其它资源,如输入“时间变化演示模型”时,会出现与该模型相关的教具演示、设计用途、制作材料、制作过程、制作方法、使用方法;也可自己选择制作材料、制作方法等进行在线模拟教具制作,还可以自我检测在教具制作方面的反思水平。

三、热点追踪模块

地理学的研究区域是人类居住和生息繁衍的地方,这样的研究不可能脱离社会发展。热点追踪模块下设考点追踪、时事追踪、知识更新追踪3个板块。考点追踪指最新的高考地理大纲涉及的考点,时事追踪指与地理学及社会经济发展相关的热点问题,知识更新追踪指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或社会的发展,部分知识点的认识出现了新的观点或内涵,也存在推翻原有教科书的某些知识重新建立新认知的可能。每一板块下设置知识点介绍、知识点分析、试题库、模拟命题、反思水平检测、资源与案例库6个专题。在该模块中,教师既可学习交流知识点,检测在热点追踪方面的反思水平,举一反三,也可以自己尝试模拟命题。其中模拟命题下设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和综合4个部分。

四、天文观测模块

在实际高中地理教学中除选修1“宇宙与地球”外,天文科普知识的涉及较少,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明确提出重视地理观测等实践活动。天文观测模块下设置天文知识、天体观测、情境模拟、在线预测、反思水平检测、资源与案例库6个板块。其中,天文知识板块中下分天球坐标知识、天体起源与宇宙探索历程3个专题;天体起源板块中下分宇宙的起源、星系的起源、银河系的起源、太阳系的起源和地球的起源5个专题;天体观测板块中下分太阳、行星、月球、流星体、彗星观测有5个专题;情境模拟和在线预测板块中下设日月食、四季星空、潮汐、其它4个专题。在该模块中,教师既可相互探讨天文知识,还可以在线进行模拟观测并模拟出观测到的可能情境,同时还可对感兴趣的天文现象如日月食等进行时间推算与预测,并检测自己在天文观测方面的反思水平。

五、虚拟课堂模块

地理在线课堂范文第2篇

关键词:地理国情监测;主动交互式教学;实现形式;案例设计

自20世纪90年代起,主动交互式教学方法开始在欧洲提出,随后迅速发展成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重要手段[1]。主动交互式教学以“能力教育”为核心,提倡通过学生与教师之间互动交流、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交流来创造性地提出问题、辩证性地思考、探索性地学习,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并锻炼学生自主解决实际问题、适应社会生活的各项综合能力[1]。相比国外而言,我国高等教育的主动交互式教学模式普及率低,学生课外主动搜集资料、调研、课堂讨论、辩证思考不足,其后果是仍以教师讲授的被动教学模式为主,极大地限制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和综合能力的提升,不利于培养创新型复合人才。地理国情监测是本世纪初我国提出的一项国家战略需求。为了满足这一国家战略中技术人才培养的需求,我国高等教育首个地理国情监测专业于2012年落户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武汉大学也是目前我国唯一开设该专业的高校[2]。地理国情监测专业以系统培养具有开放思维的创新性人才为主要目标,迫切需要探索全新的教学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3]。针对地理国情监测多学科交叉、宽口径教学、技术不断更新的专业特性[4],其相关课程的开设必须要杜绝沿袭传统被动教学模式,避免造成课程结束后学生只会“纸上谈兵”和生搬硬套理论的不良局面。因此,积极探讨和推广主动交互式教学模式是地理国情监测专业课程建设的必要途径和必然趋势。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大量教学成果的整理研究,结合交互式教学案例总结分析来对地理国情监测专业的主动交互式教学模式进行设计和探讨,从而实现主动交互式教学模式在地理国情监测专业相关课程中的推广实践。

一、主动交互式教学的实现形式

主动交互式教学活动主要分为课堂和课外两种情境,其模式涵盖了认知学徒制(cognitivelearning)、基于问题式教学(problem-basedinstruction)、同伴合作式学习(peercollaboration)三种基本实现形式[5]。其中课堂主动交互式教学具体包括问题导向式学习、小组学习、信息反馈机制(muddycards-模糊点卡片)、知识消化机制(two-minutememo-两分钟知识点记忆)、课堂讨论、课堂即兴演讲等;课外主动交互式教学具体包括课前资料预习交互讨论(学生间)、课后知识点消化讨论(学生间)、答疑环节师生交互讨论[6]。课堂主动交互式教学以多媒体技术为支撑;课外交互式教学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撑,包括基于网络的实时交流形式(如在线语音、视频会议等)和非实时交流形式(如邮件、论坛、博客等)[7-9]。

二、地理国情监测专业教学模式设计案例

针对地理国情监测专业课程特点和任务目标,作者对课堂和课外两种主动交互式教学模式的具体方法进行了多角度的优劣势对比及适用范围确定,提出了不同课程的教学方法组合应用方案。以置换传统“填鸭式”低效教学模式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为出发点,同时依赖课堂“硬环境”和课外“软环境”,在开放式的教学氛围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教学效果。本文以作者讲授的地理监测原理与方法课程为例,对主动交互式教学模式如何实现课程目标进行了设计分析和实践论证。地理监测原理与应用课程是地理国情监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传授地理监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及应用知识,为进一步深化学习相关课程或专业应用奠定学习基础。其课程目标包括四个方面:(1)熟悉并掌握地理监测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掌握地理监测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方法;(2)掌握地理监测的基本特性、参考基准、数据源选择,地理国情普查,地理监测标准化概念和方法;(3)能够使用搜索工具访问专业网站,掌握资料的查询、归类、综合分析等基本方法,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4)在课堂教学和课外作业过程中培养和锻炼学生的主动交互式学习研究能力、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地理监测原理与方法课程主动交互式教学模式分为两类情境:课堂与课外。课堂模式采取问题导向式学习、小组讨论学习、模糊点卡片、两分钟知识点记忆法等方式帮助学生构建理论基础和知识体系完整框架,对重点知识进行加强学习消化,从而同时实现课程目标1和目标2。同时,课堂模式还包括研究项目导向型教学,即学生以小组的形式选择知识点相关的小型研究课题,通过团队合作完成研究内容,在课堂以ppt课件和多媒体展示的形式做口头汇报,并提交书面报告,其他小组学生可以针对该组项目报告进行提问和讨论,在交流中探讨学术疑难,拓宽创新思路,这种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和互动性的课堂活动将进一步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深度掌握与应用转化,也将很好地提升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从而实现课程目标4。课外教学模式针对课程目标1和目标2主要包括但不限于学生课前课后自主资料阅读学习、答疑师生间交互讨论、学生间交互讨论等;针对课程目标3和课程目标4可以通过学生自主信息查询、归类分析及小组探讨进行项目导向的交互式学习。课堂主动交互式教学以多媒体技术为支撑,课外交互式教学以互联网实时交流(如在线语音、视频会议)和非实时交流(如论坛、博客)等形式进行知识扩展与深化。最后,基于实践教学与学生学习成果建立地理监测原理与方法课程的主动交互式教学模式知识库,作为后续该课程教学大纲调整和相应教学活动改变的有效指导。该知识库可以根据连续几年的教学研究与课堂实践进行补充、修改和提炼,使其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地理国情监测专业的教学。地理监测原理与方法课程的主动交互式教学模式整体设计思路如图1所示,图2是学生以小组方式开展的研究项目导向型教学成果反馈示例,有助于帮学生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高此后的知识应用能力。

三、主动交互式教学对地理国情监测专业建设的意义

积极探索主动交互式教学模式对武汉大学新开设的地理国情监测专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其研究实践成果将对地理国情监测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教学质量、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是探索地理国情监测专业开放式创新教学体系的必然途径。首先,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动学习”将取代“以教师为中心的被动教学”传统模式,很大程度地去激发学生获取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性,承担起自我学习能力培养和自主探索的责任,该过程形成的思维模式和逻辑习惯学生将终生受用。其次,主动交互式教学模式也将极大地促进知识传递过程中的再认知和再创造,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重交互是学科理论新概念新思路形成的“孵化器”,对于知识创新意义重大。主动交互式教学探索实践不仅能服务于武汉大学地理国情监测专业的教学改革和树立教学品牌,同时也将为武汉大学与其他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供有效的参考模板,推动我国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为培养大批具有全球开放视野的地理国情监测新型人才做出贡献。自国务院、教育部推动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以来,包括主动交互式教学在内的一系列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已经获得极大推广应用,高校作为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的前沿阵地,更应加快完善“互联网+教育”模式,提高教育质量。

四、结束语

地理在线课堂范文第3篇

【关键词】保险学;线上教学;教学模式;混合教学

2020年春季,受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影响,各高校积极响应教育部的号召,启动了停课不停学的计划。为了确保春季学期延期开学期间教学任务保质保量完成,保障理论课程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同质等效,针对金融专业开设的保险学课程,我们借助了中国大学慕课的教学资源以及长江雨课堂,腾讯会议作为教学平台,迅速启动线上教学,经过一个学期的课程实践,探索积累了混合教学的宝贵经验。

一、教学模式的选择

春季保险学课程选择了慕课+长江雨课堂+腾讯会议直播答疑+微信群的授课模式。该种方式以学生利用平台现有资源自主学习为主,以教师辅导答疑为辅。这种方式可以充分利用中国大学慕课的现有的优秀资源,依托慕课,积极开展线上教学工作,分享已有的精品教学成果。同时,通过同步的在线直播类教学工具答疑解惑,直播授课过程中,可以通过点名提问、在线投票、随机测试等活动与学生建立互动关系,对学生的学习的成果进行考核。

二、教学资源及教学平台的选择

(一)教学资源的选择。教学资源的选择的标准,一是要和保险学大纲内容高度吻合;二是慕课开设课程的时间和春季教学计划进度大体相当,三是选择慕课的授课教师应该是讲授重点突出,有亲和力的,能够调动同学对于课件学习的积极性。

(二)线上辅导答疑平台的选择。在寒假期间,学校就组织教师对企业微信、腾讯课堂、腾讯会议、雨课堂、钉钉多种平台的功能进行操作及测试,疫情之前大部分教师对于线上教学是比较陌生的,没有丝毫线上教学的经验,尤其是年龄大的教师开始都是有些忙乱的。对于授课直播平台的选择,既要考虑到平台本身的容量和稳定性的问题,又要适合学生的考勤、互动、测试、成绩评定等一系列教学评价过程,我们最终选择了长江雨课堂和腾讯会议作为线上教学的主要平台,同时辅之与微信群、企业微信,腾讯课堂作为应急的处置方案,一旦网络拥堵,所选授课平台较长时间瘫痪的情况下,可以及时更换授课平台和授课方式。对于多种教学平台同时进行使用,可以把不同平台的优点和特色发挥到极致,例如长江雨堂的考勤,对学生分析评价的功能,录屏的功能,腾讯会议的及时讨论和互动的功能,可以达到和线下教学相同,甚至是超越了线下教学的教学效果,极大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三、教学过程的设计

在开学前一周,教师和辅导员共同建立了保险学课程的班级微信群,作为课程信息的平台和应急平台,先和班级同学进行测试,之后在教研室内部进行在线的试讲。每次上课前十分钟完成网络的测试,上课前会把电子教案、电子教材以微信的形式推送给学生,让学生做好预习。直播期间会对一周来的慕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或者是通过测试题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考核,或者是提出相关的问题,请同学通过随机点人、主动发言、投稿以及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回答,通过网络直播课堂,活跃课堂的气氛,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从而了解学生对于重点问题的学习效果以及知识的掌握情况。由于保险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将保险理论和实践相融合,在直播课程当中补充了一些和教材以及慕课内容相关的典型案例,引导学生积极的思考,开展课堂的自主讨论,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和见解,或者是由小组集体讨论,通过投稿、弹幕的方式来发送,把保险学课程中比较难的知识点和必须掌握的知识点,通过学习案例、分析案例的方式,加深学生的印象和理解,提高学生用学到的保险理论知识灵活地解决生活当中所遇到的保险经济现象的能力。在案例的选择上,从符合保险学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要求出发,既包括国内各种公开出版的书籍及案例库中所编写的经典案例,也包含从保险网站、微信公众号和各种媒介中挖掘出的生活中的实际案例,既有专业性,又体现了时代特征,新鲜、生动,案例本身减少了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感。对于案例的挖掘工作,也可以在课前布置给学生,增加同学们的参与感,同时作为督促学生在课前预习的一种手段。通常小的案例可以在课堂中直接让学生进行思考讨论,得出结论。但如果是比较复杂的案例则课前查阅的方式会取得比较好的效果。例如在讲授机动车辆第三者责任险的章节时,学生在网络中找到一个不久前发生的机动车辆保险案例,由于案情比较复杂,尽管同学们在课前也结合了书上的知识点自己进行了分析,但仍然心存诸多疑惑。这样以来,大家是带着问题来到课堂,渴求问题的答案,不仅上课听讲时态度认真,注意力集中,同时能够同步教师的分析,积极思考。通过课堂中对这个案例的讨论和教师最后的点评讲解,大家深刻地理解了机动车辆第三者责任险的含义、责任范围、除外责任以及如何进行出险之后的赔偿。在保险学的教学过程中,通过课前、课中、课后“三段式”的导学过程,全方位掌握学生的学习过程。课前通过中国大学线上的MOOC平台,学生进行主要知识点的预习;课中通过“雨课堂”“腾讯课堂”进行预习知识点掌握程度的检验和重点答疑解惑;课后通过布置作业进行所学知识的巩固。传统的线下教学模式,一部分同学往往由于性格原因,即使教师讲授有不理解的地方也不敢主动提出,而“雨课堂”的授课模式下,这些问题似乎都迎刃而解了,每节课都有发弹幕问问题的同学,讨论也都非常热烈。

四、考核方式的多元化

考核是最终能够确定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掌握程度的方式,保险学的课程根据慕课+在线直播的方式,采用多元化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成绩考核评定,最终的考核方案包括慕课的成绩、在线课堂的出勤率、课堂讨论的参与度、在线的课堂测试、期末测试五种形式。通过长江雨课堂,可以将学生学习的基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使教师能够详细掌握在线课堂所有的学生的活动,并最终生成学习分析报告,雨课堂强大的数据分析功能,对最终学生的成绩评定提供了客观的依据,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每一个教学环节当中的成绩对答疑内容以及线上的教学方案进行及时调整。侧重过程考核的目标得以实现。

五、结语

线上教学相较于线下教学,特殊时期有自己独特的优点,但也存在着不足。比如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师对学生的监控能力受到局限。这是教师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去解决的问题。从线下教学到线上教学,教育者克服了很多困难,也总结了很多经验,之后再到线下与线上教学相融合的混合教学模式,将是后疫情时代高等教育的新常态,也将是未来教学改革的新方向。

【参考文献】

[1]焦建利,周晓清,陈泽璇.疫情防控背景下“停课不停学”在线教学案例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20,3

地理在线课堂范文第4篇

关键词:GIS软件;高中地理;空间认知教学

1GIS软件辅助地理空间认知教学的方案

1.1教学情境构建

GIS应用在高中地理教学中,需要在前期构建辅助性教学情境,具体来说需要完成以下工作:(1)教师团队的组建。应组建分工合理的教师团队,团队中应有信息技术专业教师,负责各类GIS软件的教授;还应有地理课程专业教师,负责基于GIS软件下地理空间认知教学方案的设计和实践。(2)课堂情境的创设。在授课班级课堂内,教师应创设必要的教学情境,例如:对学生进行必要的GIS软件应用培训,让他们建立起基本的GIS学习认知。(3)评价指标的编订。针对学情、教情,编订可操作的量化评价指标体系,用于对课程教学的效果进行过程性评价。

1.2教学设计组织

当前期的情境创设工作顺利完成后,教师便可开展相应的教学实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所有的环节都应围绕GIS软件展开,目前可选择的GIS地理空间认知教学软件十分众多,例如:谷歌地球、MapInfo、MapGIS等,每种软件都有自身的优势,也存在缺点,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实际情况科学选择。在此基础上,通过创设GIS三维空间影像情境,带领学生进入地理空间认知教学的氛围中,值得一提的是,GIS是一种辅助教学软件,教师切不可完全依靠它进行教学,需要通过“软件建模-引导探究-反思总结”的教学流程,以GIS软件所能提供的丰富多元的地理空间三维建模影像效果为基础,设计和组织教学流程,同时注重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引导探究点拨。

1.3评价总结分享

当基本的课堂教学流程完成后,教师可通过发放问卷、课堂测试的方式,根据前期编订的评价指标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考评。与传统的地理空间认知教学考评所不同的是,基于GIS软件的教学评价,应体现出“实践性”、“过程性”、“分享性”的特色,实践性即:检验学生操作GIS软件,进行空间认知建模的能力;过程性即:考评应以模块化展开,围绕每一个知识点进行;分享性即:教师应挑选优秀的学生实践作品,分享给其他班级进行相互交流,在不同层次的教学班级之间建立起GIS地理教学的统一认知。

2《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

2.1课前

课前环节中,教师团队对授课班级学生进行了分期分批的GIS软件认知教学,在具体的实施中以谷歌地球GIS软件为例,从软件安装、界面认知、基本应用等几个方面入手,通过1-2个课时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谷歌地球应用方法。在此基础上,授课教师制定好具体的教学计划,包含:教学内容、设计过程、总结方法等。例如,教学内容主要为:利用谷歌地球GIS软件,模拟地球自转过程的视图,并观察特定点地球运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

2.2课中

课中环节中,教师根据设计好的教学方案,利用GIS软件谷歌地球开展教学,具体的教学过程为:(1)利用谷歌地球的“录制浏览功能”,录制三段视频,分别为“地球侧视自转”、“北极上空俯视自转”、“南极上空俯视自转”视频,三段视频动态、立体,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观赏地球自转的全息画面;(2)教师利用谷歌地球的“地标添加”功能,在软件地球三维模型图上,标出A、B、C三个点,引导学生分析地球自转时三点的角速度和线速度,规律地球自转时不同位置速度的变化规律;(3)再次应用谷歌地球中的“阳光显示功能”,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时,南极洲、北京、上海、深圳四个区域光照的变化情况,并拖动时间轴控制柄,观察昼夜长短变化,引导学生归纳出自转公转时,上述四个区域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4)当演示和理论归纳结束后,教师带领学生进入机房,指导学生应用谷歌地球软件,通过变换地理坐标、昼夜实践轴等方式,自主操作用软件演示地球运动的过程。

2.3课后

课后环节中,教师要求学生将自己实践操作完成的地球运动作品打包发送到“地理空间认知教学微博平台上”,教师则根据学生提交的谷歌地球演示作品进行在线评价,评价完成后通过@特定人的形式,将结果反馈给每一位学生,而学生亦可利用自己的智能手机登录微博平台,查看老师的评价反馈,并可与老师进行在线沟通。整个作业提交和评价流程实现了“无纸化”操作,教师和学生的沟通能够完全不拘泥于课堂,教学效率比较高。更为重要的是,基于谷歌地球这一GIS构建的地理空间认知教学情境,相比于传统的课堂教学,直观性更强,演示功能更好,且能够让学生亲身参与操作,培养了他们理论和实践认知两方面技能。

3结语

总而言之,利用GIS软件辅助高中地理空间认知教学,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尝试,能够大大提升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和动态感。当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加强自我的GIS软件应用学习,并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构建完善的GIS地理空间认知教学方案。同时,各级中学还应加大GIS教学硬件的投入,建设功能完善,专属的GIS地理教学信息化教室,如此一来,才能够为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恒稳的保障。

参考文献:

[1]王涛玲,汤国安,杨秀萍.中学GIS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途径[J].地理教学,2012(24).

[2]薛万蓉,何佳,许辉熙.中学地理GIS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S1).

地理在线课堂范文第5篇

(一)教材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

1、教材内容缺乏系统性。国际贸易地理的课程主要内容有:①分析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自然资源、经济结构和技术水平、主要工农业部门的生产和分布特点,研究国际贸易商品流通的区域结构和区域间差异;②研究如谷物、石油、大宗散货等商品的生产、运输和贸易格局。研究商船、港口、世界航线、铁路干线、航空运输路线等地理要素。该门课程的内容多而杂,教材多是知识点的罗列,重点不突出,相关知识之间没有系统性和联系性。无法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本位,不符合高职教育特色和教学需要。

2、教材内容陈旧。国际贸易地理相关的内容例如各国经济发展现状与贸易现状以及世界大宗货物的贸易现状等与国际发展形势紧密相连,但是现状的教材内容陈旧,不能体现时代性、发展性,不能充分反映国际贸易实践最新动态和发展方向,无法满足教学的需求。

(二)学生上课缺乏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效果不佳

1、课堂是学习的主场所,课堂教学是大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课堂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最根本原因,但是现在大学生在课堂的表现让人堪忧,有的学生学习的动力不足,对未来迷茫,他们不知应该学什么,在课堂上抱着消极的态度在听课;有的学生觉得课程内容枯燥无聊,对老师所讲授的内容不敢兴趣,在课堂上昏昏欲睡;有的学生禁不住电子产品和网络的诱惑,在上课的时候玩手机,玩游戏。

2、学生个体水平差异是影响课堂整体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另一因素。由于高校扩招以及现在部分学校实行单招政策,现在高职的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在班级里既有文科的学生,可能已经熟练掌握这门课程的基础必备知识,也有理科的学生,可能基础薄弱,无法跟上整个班级学习进度,从而丧失学习兴趣。由于学生地理知识水平差距比较大,所以给教师的上课带来一定的难度。

(三)考核方式单一,不能真实考查学生的实际水平课程考核是检验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有效手段。高职院校在制定考核方式时存在课程考核方式单一、不够灵活,在期末考试多采用一张期末考试试卷定成绩的方法,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但是不能真实的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在考核学生的时候只注重考核结果,不注重考核的过程,学生仅仅在期末考试的时候突击背诵,不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无法培养具有较强职业素养与专业技能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推进教学改革

(一)对课程内容进行整体设计,与时代、时事接轨,实施项目教学在讲授课程的时候,教师可以到相关的专业网站搜集最新的资料作为补充,结合热点时事新闻,更新最新的数据资料。同时对国际贸易地理的内容进行整体设计,以项目为载体,将需掌握的知识融入项目进行训练。例如通过下面的项目设计可以将港口、海运航线、铁路运输、陆桥运输、世界的贸易格局结合在一起。

(二)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变学生为课堂主体现代的学生在学习上有很多不良的学习情绪,在学习中处于被动地位。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必须改变这种现状,让学生处于主体地位,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因此教师备课时不能单纯以教材的知识为对象,而首先要考虑学生的知识现状和现有的能力水平,精心设计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一言堂为群言堂,为学生创造一个比较多的提出问题、回答问题、讨论问题、发表见解的环境。

1、地图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地图是地理教学中最重要的直观教具,是地理教学的第二语言,例如在讲解世界石油、煤炭、矿石、谷物的分布,世界各国港口分布、世界主要海峡、铁路路线、海运航线的时候,要充分利用地图,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制作精美的多媒体课件,播放相关的视频、动画,教师采用边讲授边多媒体演示教学,实现人机交互,提高学生视觉、听觉效果,有助于学生加深理解授课知识。

2、项目实训法。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根据学生需掌握的内容设计实训项目。将学生分成小组,各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实训课题。比如在讲到矿石物流地理的时候,教师设计“绘制矿石的运输路线”实训项目。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搜集相关的材料,分析世界主要的矿石生产国和消费国,进行对比分析,得到世界主要的矿石出口国和进口国,然后在地图册上进行标注,并最终绘制世界主要的矿石运输路线,制作成PPT展示。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搜集整理资料以及团结协作的能力。

3、问题化教学法。提问是开启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思考的最直接最简便的教学方法,也是教师借以接受学生反馈信息的一种有效手段。提问教学的关键在于设计问题。教师设计问题时,既要考虑提问的目的和内容,又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征,选择恰当的提问方式,以达到教与学的统一。如讲陆桥运输时,可以让学生先思考如果苏伊士运河关闭,日本大阪的货物如何运到欧洲的鹿特丹。让学生思考,学生给出不同的运输路线方案,比如可以走好望角航线,巴拿马运河航线,教师引导学生可以走海陆联运的方式,学生会想到亚欧大陆桥和北美路桥运输,教师再提出问题,让学生比较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劣。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要尽量燃起学生这个主体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的热情,因而启发诱导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三)坚持全方位和多方面考核原则,完善课程考核体系改变传统单一的卷面考试方式,完善课程考核体系,采用多元化考核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重要的基础知识,而且可以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位一体融合。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