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学教育科学

大学教育科学范文精选

大学教育科学

大学教育科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实现途径

传统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无论是对社会、学生或是教育事业,都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的需求,也不能较好地与时代接轨,跟进和融合时代热点。实现教育科学化,就是开拓发掘出教育中的创新理念,并按照正确方式进行。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化,不仅仅是时代的要求,更是这个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必经之路。因此,教育工作者应该以精益求精的态度来要求自我,高校也应从根本上展开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而弥补传统思政教育中的不足,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变得更为完善、更加先进。

一、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单一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质是教师通过思想政治教育逐渐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和提升他们的综合思想素质,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价值观和社会观,引导学生能够对事物进行正确评价和抉择。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体现在课堂中文化知识的教学上,更要在课堂外的时间段对学生加以引导。很多高校都没有正确认识到这项教育的实质,在开课的时候过于要求理论知识的讲解与掌握,忽视了综合全面地教育和培养。高校教师在课堂中多数都以大量知识灌输的方法进行知识的单一传授,很多学生对这样的课堂产生了烦躁感、排斥感,没有过多的兴趣去学习。教师在课外也没有对学生进行更多思政方面的辅导和培养,去塑造一个提高思想素质的良好氛围,使学生更多地思考何为思想政治教育、如何提高自己综合素质。因此,在单一简单的教育方法下,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迟迟未见提升与突破便是无法避免的[1]。

(二)思想政治教育不彻底。相关部门和学校没有将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大学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高度重视起来,课堂中的思政教学过于形式化。一些高校里的部分教师甚至认为开设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是冗余的,浪费了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精力。有些学生觉得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是无关紧要的,只能用于消磨时间。上课期间,学生往往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完成其他科目作业甚至是玩手机、看视频、睡觉等恶劣现象。以上种种情况给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深入展开带来了困境。教师和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认知不彻底,思想道德水平不高,这一系列原因导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矛盾与阻力,也就造成了个别大学生表现出来的某些思想行为和教育引导的方向不一致。

二、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因素分析

(一)外在网络因素。影响高校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因素有很多,主要的外在因素就是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出现的多元化生活平台。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经济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也得到大幅完善。5G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三大运营商抛出千亿5G基站采购订单。人们的生活也都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可以快速地获取来自全球各地的新信息。但是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会存在着双面性。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和乐趣,但是随着网络技术和平台的不断壮大,更多的负面因素和民粹文化走入了大学生的视野当中。大学生本就是一个思想复杂多样的群体,再接受到负面因素和文化,如果没有经过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其思想和行为就会发生对自身发展不利的转变,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下面临的前所未有的难题。

(二)内在家庭因素。当代很多大学生属于独生子女,这也就使得他们会受到一定不良家庭影响。例如,过分宠爱导致得溺爱,对学生行为的纵容,不及时进行管制和教育。这使很多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过于自我、固执蛮横,少部分学生还会出现孤僻、惧生以及与别人相处时不自在的现象。这些学生没有整体和团队的意识,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个性太过独特并且极个别还会出现非常张扬狂妄无知的行为。更为严重的是,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受到学习和生活当中的压力,不能正确对待这些心理问题。因为对心理相关认知的缺乏,这些学生自然很难去注意并解决心理上产生的异样变化。时间越久,得不到及时处理的负面情绪就会积累得越多,量变引起质变,让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发生本质上的转变,从而产生严重恶劣的后果。这将为大学生未来的发展埋下隐患,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更多挑战,同时也说明通过思政教育对大学生甚至是父母教育方式进行良性引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三、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途径

(一)政府和有关机构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并明确制度。国家和政府及有关机构一定要认识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必不可少的高校工作的重要性。只有从整个国家层面认识到实现思政教育的科学化、规范化、高效化的紧迫性,思政教育才能克服乃至推翻过去所面临的各种阻力和困难。相关教育部门通过制定准确合理清晰的规章制度来要求和约束各个高校,将各项相关支持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政策下发到高校的每个部门[2]。众人拾柴火焰高,通过高校各个部门所达成的共识,甚至是具体到每个家庭的父母也能对思政教育产生一定程度的重视,最终勠力同心形成聚合力,推动科学化进程。高校也因此能重新审视,在制度的支撑下将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各种问题重视起来,努力解决,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顺利开展,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化教育提供强有力保障。

(二)校方应制定明确的科学教育制度。高校要意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在政府及有关机构的政策引导下,制定出一套符合当代大学生与时俱进的科学教育制度,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高校之间也可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方面的合作,教师交流心得与经验,以强带弱,共同提升思政教育的科学化程度。学校也要及时营造良好的思想品德氛围,好学上进和求知探索的气氛,让这项教育工作得到实际的落实。除此之外,学校应按照相应的制度去大力执行,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考核,与此同时还应注意跟踪学生的心理变化动向,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顺利有序进行。

(三)打造专业、与时俱进的师资团队。任何的教育问题都离不开教师,一个专业并且能够与时俱进的师资团队对于未走出社会生活在“象牙塔”的学生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也是如此,需要相关学校为学生选拔出一群优秀、锐意进取、追求卓越的教师团队,培养出教师骨干、拔尖型人才。专业的师资队伍不会仅仅在课堂上照本宣科,用“大水漫灌”的方法对学生单向度灌输知识,而是更加注重引导、启发学生思考怎样缓解消除负面情绪,培养新一代创新型人才。只有专业的精英师资团队才能为实现科学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前进的可能。

(四)在教育方针上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本是当代最受关注并最经久不衰的倡议。同志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核心便是以人为本,它展现出中国共产党不脱离实际、不忽视人民诉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企业创下百年基业的经营管理离不开以人为本,学生的教育和教师的培训同样离不开以人为本,高校思政教育科学化进程更离不开这四个字。以人为本完全符合当前时代的发展需要,是时展的主旋律[3]。具体而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在信息高速传递的21世纪,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是否有什么改变,产生了什么新动向、新潮流、新文化,对其中的不良文化与思想应加以抵制,对积极向上、温良恭谦让的思想应加以认可推广,从而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符合当代社会的需求。学校也应及时听取教师的诉求,了解其在开展思政教育科学化中遇到了哪些具体问题和困难,让这条科学化的道路越走越顺。

(五)采用科学化的教育手段。多元化社会里,多种思想和文化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这就需要相关的学校和教师给予正确引导。科学化的思想教育离不开先进的教育传播手段,教师通过运用高科技手段或平台辅助做好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学生营造一个健康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学校可以通过组建校园局域网、创建相关网站、微信公众号、视频App账号和微博账号等,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并时常传播一些健康乐观向上的信息,敦促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科学化的教育手段为大学生思政教育科学化提供了一个重要途径。

(六)注重教育内容的科学化。对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很多学校和教师都是以课本为主,讲解方式大多是依照教材展开长篇大论的思想和理论介绍。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这些知识产生厌倦。相关教育工作者要在教学内容上进行改革与创新,既要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书籍进行重新编写,与时俱进,也要在授课时多给学生讲解符合实际的文化内容,锻炼学生根据当前发生的大事件进行分析,这样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贴近生活,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实现教育内容的科学化,保证学生思想的与时俱进。

(七)设置心理辅导教育项目。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学习、生活、对未来就业的未知,都会给学生带来压力,让少部分学生变得情绪不稳定甚至精神抑郁,得不到倾诉。久而久之就会让学生的思想严重偏离正轨,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这就需要学校设立专门的心理辅导部门或者课程、培训,招收相应的心理辅导师,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引[4]。同时教师也可以开展有关心理辅导在线课程及测试,为学生及时答疑解惑,保证其身心健康。

(八)开展积极向上的活动。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需要不断培养才能形成,而学生一天中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这就需要学校和教师创造条件,经常开展一些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集体活动。比如,举办团体辩论会、参观博物馆和历史古迹、组织敬老院爱心活动等,让学生在活动中逐渐形成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通过各种积极向上活动的开展,能够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还能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精神,这也就对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起到了促进作用。

四、结语

大学生是人才储备力量,是未来的希望,是明日之子。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决定着这个国家和社会的未来发展前景和方向。正如梁启超在百年前写下的《少年中国说》中所言“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当下,中国的未来更需要充满科学新思想的栋梁之材。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化是至关重要的,学校和教师应该不断将现代、科学、正确的方法和手段运用到实际教育当中。除此之外,教育工作者还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动向,结合专业的教育方法和先进的技术平台,以人为本、与时俱进,不断引导大学生正确追求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杨碧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实现路径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8):208-209.

[2]李健平.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学化的思考[J].武夷学院学报,2010(1):105-1.

[3]朱军华,杨历军.浅谈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中国科技信息,2009(1):262+264.

大学教育科学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本文探讨了工科大学开展艺术教育的必要性,即培养全面发展高素质人才、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发展市场经济的需要;艺术教育应遵循的规律性,即以素质教育为核心,正确定性定位,尊重客观规律;进行艺术教育的现实性,即采用科学方法安排教学,并优化教学课程。

21世纪是人才竞争的时代,如何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使中华民族立足于世界之巅,关键是人才,尤其是高级人才,而艺术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早在本世纪初,我国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就指出,应当把美育列为国民教育的宗旨之一,并规划了全民艺术教育的实施蓝图。[1]一个世纪过去了,国家对发展艺术教育高度重视,颁布了一系列纲领性文件以及实施办法,如《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关于加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意见》等,中国大学艺术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艺术教育正迎来姹紫嫣红的春天。

一、我国工科大学艺术教育的必要性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是工科院校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而艺术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跨世纪的新一代大学生具有重要作用。对于工科大学的学生来说,感受艺术的魅力,了解艺术的内涵,也同样是出自提高自身素质,全面发展的内心的渴望。国家“面向二十一世纪高校美育课程方案研究”的基础性工作——问卷调查,于1998年初就在全国部分地区展开,以广州地区为例,向广东工业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七所高校部分大学生发出2900份问卷,回卷2376份。[2]从对工科院校回收问卷的分中大致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日益注意自身综合素质的当代大学生中,普遍表现出对艺术选修课的高度热情,他们在对中外优秀传统艺术表现了浓厚兴趣的同时,也对中西方现代艺术表现出了强烈的求知欲;在重视艺术理论修养的同时,也积极从事艺术实践活动。

因而,在工科大学开展艺术教育十分必要。它可以完善知识结构,提高艺术鉴赏能力,塑造良好的人格,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适应未来市场经济的残酷竞争,具有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彬同志在1996年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在整个教育事业中,美育是非常重要的,美育是运用艺术学、自然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不仅是自身,而且渗透在诸育之中,以美辅智,以美促劳,以美健体,美育对德、智、体各个方面都能发挥重要作用。

其次,工科大学开展艺术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一个社会的国民艺术素质不高,势必会影响到精神文明的发展水平,而工科大学生作为大学生阵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的文化代表,要提高全社会的艺术素养,首先必须提高他们的艺术素养。高等教育的本质就是素质教育,是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因而,当代大学生不仅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道德品质,过硬的专业技能、健康的体魄,还必须具备一定的艺术素养。通过培养一代又一代具有一定艺术素养的大学生群体,并通过他们带动整个社会的艺术氛围,以提高全社会的艺术素养。

再次,工科大学开展艺术教育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市场经济是一把双刃剑,既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也具有一些负面影响。它的趋利性往往使一些人急功近利、心态浮躁,工作的快节奏又使人们倍感劳顿、疲乏,很容易使人变成“经济动物”。而艺术具有陶冶性情、净化心灵、升华精神的作用,是人们烦躁时的镇静剂、劳累时的栖息地,是人生宁静的港湾,是人免于沦为“经济动物”的一大引力。市场经济越发达,艺术在这方面的作用就越突出。而工科大学生一毕业,就将置身于市场经济的最前沿,如果不具有一定的艺术精神,就很难能够保持平静的心态和旺盛的精力。此外,对他们而言,具有一定的艺术表现力和艺术创造力,培养一定的艺术素养,无疑更增强了他们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

二、我国工科大学艺术教育的规律性

由于种种原因,工科院校艺术教育发展水平与一些综合类、师范类院校相比还存在差异,因而,工科院校必须充分认识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并遵循教育规律,科学有效地开展艺术教育、教学活动。在教育的诸单元中,艺术教育自身的规律具备了“感染人类追寻美感的欢悦”的特点,因而具有巨大的灵魂感召力和震撼力。正如法国艺术家罗丹所说:“一幅美丽的风景画,所以使人感动,不但因为它使人得到多少适意的感觉,实则因为它所惊起的思想”[3]可以说,艺术教育对培养人的人格素质、心理素质和审美素质具有关键作用。

从全国大学生艺术教育状况的抽样调查来看,一些状况令人惊诧:许多人不知道中国当代艺术大师齐白石、徐悲鸿、梅兰芳、盖叫天是何许人也,不知道中国四大名著出自何时、何处、何人,不识五线谱者大有人在,更惶论国外的名家、名著,这其中工科大学生此种情况则更为突出。本来,有些是属于中小学艺术教育中要解决的基本常识,到了大学,还要补这一课,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受到“应试教育”的不良影响。要提高艺术教育的水平,使艺术教育能够适应新世纪的挑战,就一定要彻底破除“应试教育”的思想,彻底消除“应试教育”的影响,走出一条以“素质教育”为主的道路。

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虽然是一种艰难的转变,但已越来越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素质教育”是一种全面的教育,艺术教育要面向新世纪,就必须建立以“素质教育”为主的指导思想,只有坚持这一指导思想,艺术教育才有可能摆脱种种偏见,全面地、辩证地认识艺术学科的性质,进一步推动艺术教育的发展,形成一整套适应新世纪挑战的艺术教育新体系。

工科大学艺术教育的本质是素质教育,是向所有在校大学生打开大门的艺术教育,是陶冶情操、提高修养、完善人格、塑造灵魂的艺术文化教育,而非以艺术中的某个门类为业,求其专、攀其高的专业技能教育或尖子教育。

工科大学开展艺术教育首先要遵循艺术教育本身的规律。艺术教育不同于其他一些类型的教育,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具备三种功能:一是“教育”,二是“净化”,三是“快感”。[4]艺术可以帮助人们获得知识,陶冶性情,得到快感。艺术教育作为特有的审美教育,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首先,艺术审美教育是“以情感人”。通过生动感人的艺术作品,使受育者受到强烈的感染和熏陶;从中得到教育:其次,艺术审美教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艺术作品对于人的教育,是在长期作用下使人的心灵得到净化,从而形成高尚的思想情操,最后,艺术审美教育是“寓教于乐”,通过艺术欣赏活动,使人们的精神审美需要得到满足,身心得到积极愉快的休息,而且从中受到教育和启迪。

其次,艺术教育也要遵循人类素质形成发展的规律。艺术教育在人的素质形成过程中所具有的特殊作用是不可低估的,这不是哪个人的好恶,而是客观规律。人的素质是分层次的,优秀素质需要多方面的滋养,需要长期细致深入的充分的培养过程。“素质教育”不是一门课,如果不溶于各门课程、不落实于教学过程之中,便不过是一句空话;同样,离开了具体、生动的优秀艺术形式,以及与其相应同样具体、生动的艺术课程的教学活动,艺术美育、艺术素质教育乃至全面的美育、素质教育的完成与实现,都是难以实现的。

艺术教育、教学活动作用于对象,逐步积累,潜移默化,形成素质的过程,是一个既连绵不断、渗透融合、贯通始终的统一过程;又是一个相对有序、曲浅入深、由表及里的由不同环节组成,相衔递进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序列是有规律的,这一规律同人的生理、心理、认识、实践等方面的基本规律保持一致。由于工科院校艺术教育不仅取决于它的性质、目的,也会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下的素质形成规律和学生的认识规律的制约,因此,其开展艺术教育教学的安排和要求的基本顺序是:

——使学生增强对高雅艺术、高文化含量的经典艺术的兴趣与爱好;

——使学生了解、掌握一些基本的艺术知识;

——使学生提高感受、理解、鉴赏艺术作品和表演的实际能力;

——使学生养成欣赏美好艺术的生活需求和文明习惯;

——使学生积累起较丰富的艺术修养;

——使学生逐步形成高尚的艺术审美情趣,审美理想;

——达到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提高全面素质的目的。

与艺术教育的规律及形成人的素质的基本过程相适应,艺术教育教学的原则归纳如下:

1、在与普通高等教育一般课程相应的水平上起步,以艺术作品和学生参预艺术审美实践活动的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易到难为顺序安排教学的原则;

2、以加强和深化对艺术作品本身的艺术感受、理解、表现等审美实践为主线组织教学的原则;

3、以对艺术作品整体特点的把握、评价、表现等为主要内容展开教学的原则;

4、以正确的观点,按照揭示艺术作品的表现及其规律的实际需要,介绍、练习有关知识和技能的原则。

三、我国工科大学艺术教育的现实性

面对21世纪,艺术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将越来越重要,如何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实现艺术教育的现代化,是探讨高校艺术教育的重要途径。在艺术教育过程中,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科学而又系统的教学方法,优化整个教学过程,探索出一条符合工科院校的艺术教育的新模式,使艺术教育更科学、更合理、更具挑战性。

首先,注重优秀的传统教育方法。开展艺术教育,应注重继承和学习中国优秀的文化艺术遗产:中国画的气韵轩昂、笔墨淋漓,中国民族音乐的悠扬、自然,中国文学的灿烂、辉煌,中国民间艺术的质朴、浑厚等,都是艺术教育的源泉。而中国传统教育方法一向是提倡教学相长、由浅入深,传统艺术教育也注重理论指导实践活动,沿袭了中国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学习教育方法,临摹、模仿,学习前人的经验是传统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方法。工科院校开展艺术教育离不开中国教育的大环境,更要积极吸收和借鉴传统教育方法,即以讲授理论为主,实践为辅,循序渐进地开展艺术教学活动。

其次,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科学。国外一些先进国家的现代教育理论已经发展到较高水平,其共同的特点是运用现代系统论、现代心理学、现代信息学等最前沿学科和边缘学科的成果作为科学基础,从教育、文化、科学、审美等方面对现代教育的体系做出思考和重构。比如美国的《零点项目》的研究,就对未来人才素质的培养,对如何通过实施艺术教育来进一步完善人格作了深层次的研究,为美国21世纪的战略决策提出重要的科学依据。

近年来,工科院校艺术教育在教育方法的科学化方面做出不少有益探索。比如,艺术教育主要以普及艺术知识为主,相对提高为辅的原则,在开展艺术教学课程的同时,结合课外艺术活动实践,让学生参与体验艺术创造过程,提高其竞争意识和应变能力。这种开放性教学解决了工科院校艺术教育课时少、内容多,学生很少在课堂上直接参与艺术实践活动的问题。课内课外相结合的办法,不但进一步提高了理论与实践的联系,而且根据艺术教育的特点,进一步提高了学生从理性到感性的认识。总之,在如何实现艺术教育方法科学化的问题上,只要我们善于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科学并与中国优秀和传统教育方法相结合,就一定能够实现艺术教育方法的科学化。

艺术教育包括的内容比较广泛,必须优化教学过程,即根据教学理论、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所做出的最佳选择,以期达到省时高效的目的。工科院校开展艺术教育,根据国家教委的相关规定,从大的方面分为美术、音乐和影视三大部分,美术方面又包含中国画、书法、美术鉴赏、环境艺术赏析、商业美术赏析等课程内容;音乐方法包含了声乐演唱艺术、器乐基础、合唱与指挥、舞蹈、音乐欣赏等课程内容;影视方面则包含了影视剧作引论、电影学原理、电影名片赏析等课程内容。根据艺术教学的特点和规律,从教学方法出发,大致分为两大部分:一理艺术鉴赏(即理论部分),二是艺术实践(即技能、技巧的训练)。作为艺术教育,理论与实践是相辅相成的,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通过艺术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对艺术的浓厚兴趣,扩大学生的艺术视野,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对艺术的感知能力。

1、艺术鉴赏

根据工科大学生的年龄差异、专业特点和文化层次,选择中外优秀的美术、音乐、影视等艺术作品以及各个时期的代表作,以其不同的形式开展教学。

(1)赏析。教师从作品的思想内容、精神内涵、时代背景以及艺术手法等方面,贯彻美学原理,让学生鉴别作品的优劣。通过大量的古今中外优秀艺术作品的展示,从而对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流派、不同风格的艺术作品加以赏析,以增强学生审美能力的认知广度和深度。

(2)课堂讨论。艺术作品的赏析,采取课堂讨论的方式进行,它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通过互相切磋,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开启学生的艺术想象力。这一教学方式,对于大学生层次的教学阶段是非常需要的,它的目的是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直接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成为教学中的主体。

(3)提问。在教学中运用提问的方式来引起学生对艺术作品鉴赏的兴趣以及对作品的思考。提问指的是双向,即教师问学生、学生问教师。教师在提问题时,要注意到工科大学生对艺术理解的综合起点,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并让学生充分思考;反之,学生向教师提问题,往往更尖锐、更深刻。这种双向的提问,摆脱了传统教学中只是“教师问,学生答的家长式教法,有利于调动教学积极因素,加深教与学之间的磨合和沟通。”

(4)现代教学媒体。根据艺术教育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现代教学媒体,是提高艺术教学课堂质量的有效途径,因为艺术教育通常以艺术作品作业鉴赏对象,特别富有直观性和生动性,通过视觉、听觉和触觉可以直接感受到。此外,采用媒体组合教学方式,有利于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场景声情并茂,图文并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静态与动态相结合,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使艺术教育课程真正成为一门艺术,学生也可从中得到高品位的艺术熏陶。

2、艺术实践

艺术教育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相结合的学科,因而,工科院校进行艺术教育,除了应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力之外,还应有意识地让学生参与一定的艺术实践,增强从理性到感性的认识,这对他们的全面发展很有必要。

(1)观察法。苏联教育家马申斯基认为:“没有观察就没有明确的观念,没有明了清楚的观念就没有绘画。”[6]观察是人类知识的主要来源,是智力开发的基础,知识的百分之八十源于观察。这一点突出表现在艺术教学中的美术技法训练。比如说要表现物象,不论是个体或组合物体,都必须从整体观察出发,而表现整体的方法是从整体出发直线取形,局部深入,再回到整体。那么,在深入作画过程中,就要不断进行比较观察,如形态的大小、宽窄,位置的高低、远近,色彩的明暗、冷暖等,通过观察对比,从中找到物体富有共性和个性的地方。在教学中,要根据绘画的一般规律,引导学生通过反复的观察、比较,找出形体、结构、虚实、光影等的变化。

(2)练习法。艺术实践课中,技能、技巧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如“声乐演唱艺术”、“舞蹈”、“器乐基础”、“合唱与指挥”、“中国画”、“书法”等,都是属于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声乐演唱艺术”除了让学生了解歌唱器官的构造,正确的歌唱姿势以及歌唱呼吸、共鸣、咬字等的基本知识以外,还要对学生进行声乐基本技巧的训练,通过训练让学生进一步得到感性上的认识,初步掌握声乐演唱技巧,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能够参与组织一些演唱活动。又如“书法”,除要了解中国书法的基本知识和中国书法史纲要,理解书法何以为中国独特的传统艺术,结合欣赏历代书法作品,提高书法审美能力之外,还要通过对历代书法碑贴范本的临摹练习,逐步掌握各种书体的写法,为今后进一步创作书法作品打下一定的基础。在练习时,教师始终处于辅导地位,应及时纠正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差错。

(3)示范讲评。艺术实践本身是一种直观性较强的课程,技能、技巧通常通过教师的示范表演、辅导来进行。比如中国画的用笔、用墨以及各种技法,都离不开教师的示范表演。示范可以是课前准备好示范图例,也可以在课堂即兴示范表演,学生通过模仿、训练,掌握基本的技能、技巧,所以,这种直观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艺术的兴趣。另外,对学生所完成的作品进行讲评,通过教学和学生的双向交流,以达到调动学生积极思考的目的,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4)实习。实习是让学生参加具体社会活动,把在课堂上掌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技巧,应用到实践中去。由于工科院校艺术选修课时有限,不可能安排太多的时间让学生去实习,最好的方法就是教师可以根据所授的课程内容,结合社会、校园的热点宣传活动、文艺活动等,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实践,从中得到锻炼。

(5)参观博览。艺术教育通常采用大量的视觉形象资料以及视听材料,开阔学生的眼界。在教学中,有目的、有组织地让学生到各类艺术馆、博物院、音乐厅去参观学习,百闻不如一见,实地参观考察,有利于进一步加深对中外优秀文化艺术的了解和认识,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开拓艺术视野。

〔参考文献〕

[1]蔡元培·蔡元培全集[M]·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2]中国教育年鉴1998[M]·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编·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3][法]罗丹·罗丹艺术论[M]·傅雷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大学教育科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大学人文教育科学教育导向

一般认为,现代大学既需要人文教育,也需要科学教育。但对于它们在大学教育中的相互关系如何定位,地位孰重孰轻,仍存在不同的看法甚至严重的分歧。笔者以为,现代大学教育既需要实施科学教育,也需要进行人文教育,人文教育居基础性地位,人文教育是科学教育的导向。坚持人文与科学的统一,用人文引导科学,使科学为造福人类服务,实现真善美的统一。文章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

一、大学理念的基本内涵

大学是一种学术机构,其所从事的活动通常受一种观念或精神的推动,这种观念和精神就是大学的理念(idea),它涉及大学的性质与追求。大学之所以是大学,不是行政机关,不是一般的职业培训机构,就是因为它有自身的追求和理想。

大学探求高深知识,追求真理,它不仅保存和传递人类千百年来所创造的知识,更生机勃勃地创造新知识,以此培养高级人才,服务社会,延续和扩展人类的文化命脉,促进人类不断进步,这就是大学的根本任务;反过来说,大学也只有保存和传递人类千百年来积累的高深的文化知识,并用以教育年轻人,才能培养社会所需要的高级人才,才能延续人类文明的命脉。这种高级人才又与人类的文明命脉相连,因为他们要有强烈的人文关怀,要关怀人类的生存状态,要关怀人类的进步,最终指向大学教育的最高目的——人文教化。大学不仅是现代科学的发源地,更是社会道义的策源地和人类的精神殿堂。

因而,大学是社会的良心和向导,大学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一种人文精神。我们只有从人文精神的高度,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现代大学的精神内涵。1998年,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期间,来自世界各地的上百名大学校长在讨论“21世纪的大学”主题时,几乎一致强调人文精神与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哈佛大学校长尼尔·陆登庭的见解更是一针见血,他说:“大学教育从根本上说是一个人文过程,是有关价值的事情,而不仅仅是信息或知识。”[1]也就是说,人文教育在大学中居基础性地位,起导向作用。如果大学仅仅传授一般的信息或知识,而没有一种人文精神,大学将不成其为大学。

二、人文教育的学科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获得了飞速发展,但是高等教育所面临的许多深层表现得更加明显。大学人文教育就是其中最值得探讨的问题之一,中国大学人文教育曾出现过的虚空和偏差,不应该只归咎于学校教育或某些人,还与我们常期缺乏对人文学科进行探讨和合理规划有着密切关系。长期以来,对于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教条式理解和极“左”,都曾将人文学科简单化地定位成社会的直接表现,使人文教育的深层空间曾受到极度的扭曲和压抑,这种痛苦所留下的“后遗症”直到今天还隐隐作痛。

随着科学让渡为非人化的利润的手段,从十九世纪起,人文学科(如、文学等)与科学出现了严重分裂,形成了从孔德到斯金纳将人文学科科学化的潮流。“人文学科”这一名称本身就是被科学所界定的,是20世纪对那些被排拒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外的学科的简便总称。现代哲学是由科学形成时清除出来的东西界定的,其他现代人文学科则首先以古典语文学的形式出现,其后衍生出历史、现代语言甚至。这意味着,自人类开始反思自然科学和工具理性的局限性开始,大多数哲学家和教育家已经认识到,不能用简单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二分法来对知识进行范围分割,因为还存在一门无法用“科学”囊括的学科即人文学科。它之所以不是“科学”,在于不能以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原则和条律去局限它,在于它更多关注情感与信仰、意志与修养问题,在于它并不局限于任何一门具体的学科内部。

对于文学艺术、哲学、宗教和伦等学科来说,许多思想只能通过个体的情感体悟或道德实践才能被理解和传达;文学从不需要一种绝对正确的解释,而需要各个、各个国度的各位身份不同的读者进行深入地体味、思考、交流和对话。人文学科无法将人当作一个客观的冷冰冰的科学的对象,不允许对人进行化学分子构成式的剖析和研究,而只有通过与人的内心需求进行直接的沟通,才能促进人性的全面健康发展。从这一意义上来说,人文教育和人文学科的最高理想和使命在于它能促进人际之间对精神价值的相互理解和开放。因此,人文学科中的每一种说法和理论只能提供一种理解人类精神的视界而已,决不应该成为统辖和束缚其它思想的唯一绝对正确的话语霸权。孔子和苏格拉底式的教育方式之所以至今具有不朽的魅力,就在于他们的教育过程本身就充满对话性的人文精神:让学生们自己在老师所提供的各种思想中、依据自己对人生、对人性的理解去做认真的、与自己血肉相关的抉择。

三、重在认识物质世界

近代的革命及科学进步,对人类产生了巨大的。从19世纪后半期,人们开始推崇科学教育的价值,通过追求科学,认识人类生于斯、长于斯、钟情于斯的世界,探索宇宙的奥秘。例如,英国教育家斯宾塞就是科学教育的倡导者和强有力的论证者,他曾鲜明地提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致的答案就是科学。”[2]英国科学家和教育家赫胥黎更是身体力行,强调把科学教育引进一切学校,特别是在大学里,应当让大学生能得到广泛的知识教育,并在获得知识的上得到训练,沿着开辟知识新领域的探索者的足迹前进。的确,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激发了科学教育的兴盛;科学教育的实施,培养了大批的科学家和科教专门人才,对推动的进步起了非常巨大的作用。科学教育是大学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成分。

科学教育培养了大批的科学人才,带来了科学技术的繁荣,也促进了国家实力的增长。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更应进一步加强科学教育。这一点对于尤其重要,我们的科学教育应该在各种水平上认真进行,并且快马加鞭,大力强化。大学如果仅仅固守中国传统的“人文”,缺少科学教育,不能称之为现代意义上的大学。邓小平同志曾说:“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在这方面,大学无疑任重而道远。但是,科学不代表文明整体,科学教育不是大学教育的全部。完整的大学教育应该同时关注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片面的科学教育容易导致唯科学主义。1959年,剑桥大学著名的化学家、小说家斯诺(C.P.Show)发表了“两种文化及科学革命”(TwoCulturesandtheScientificRevolution)的著名演讲,他指出,本来整全的学术文化已分裂为两个对峙的世界,一个是人文的,一个是科学的,这两种文化的分裂与对峙使人失去了整全的文化观,不能真正领悟人生和世界的真谛。鲁洁教授在剖析当代教育的弊端时指出:“近一个世纪以来的教育的主要宗旨只是教人去追逐、适应、掌握、发展这个外部物质世界”,放弃了对学生进行“为何而生”的教育,而仅仅致力于传授“何以为生”的知识和本领。[3]这种教育实际上仅仅重视教育的工具价值。而当人为工具价值取向所摆布,无限地追求效率和功利时,也就消解了人的行为的意义,从而陷入目的迷失的境地。

人类为何需要科学?科学技术主要是探索未知世界和客观来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服务的,是以人为出发点,最终又回到人身上的。科学,如果失掉人文的内核,就会只是如人类学家所说的“没有灵魂的技术昌盛”。

四、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关系

由人文学科的诞生史和特征可以看出,它与科学和社会科学有着不可分割的“恩怨情缘”。现在举国上下都已经认识到科学技术、科教兴国的至关重要性,但很少有人对科学和教育本身所体现的精神价值进行过认真的关心和讨论。爱因斯坦的精神境界之所以高出一般的科学家,原因之一就在于他对科学的理解本身就充满了强烈的人文精神关怀。他认为:“科学的发展,以及一般的创造性精神活动的发展,还需要另一种自由,这可以称为内心的自由。这种精神上的自由在于思想上不受权威和社会偏见的束缚,也不受一般违背哲理的常规和习惯的束缚。这种内心的自由是大自然难得赋予的一种礼物,也是值得个人追求的一个目标”。[4]内心的自由感不只来自科学发现的喜悦和自由,还包含着对人生理想的审美性想象。一个缺乏想象力的人,肯定是缺乏生活情调和创新力的。真正的科学精神本身就具有深刻的人文价值,而完善的大学教育也具有真正的科学精神,因而完善的大学教育最能体现科学精神与人文关怀的完美融合。

其实,大学教育所具有的科学和怀疑精神与文学所具有的伟大批判与同情精神有着天然的联系,文学家与科学家足以站在同一起点上进行真正深刻的对话。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只能看到应用性的科学技术所带来的直接效益,对于人文教育及科学工作所具有的深刻解放性力量倒忽视了。雅斯贝尔斯认为“整个世界上弥漫着对科学的错误看法。科学享受着过分的尊重,由于现实生活秩序只有通过技术才得以治理,而技术则通过科学成为可能,所以,在这个里人们产生了对科学技术的信仰。但是,科学的本真意义被遮蔽,人们仅仅钦佩科学的成就,却并不明白科学的奥义,因此,这种盲目的信仰只能变成迷信。真正的科学是一种智者的知识,假如把信仰科学的焦点集中在科学技术的成果上而不去了解其方法,那么在这种错觉中,迷信就形成了真正信仰的赝品,人们就会把希望寄托在仿佛是固定不变的科学成果上,把凡是理性思考的看成是绝对正确的信条。这种迷信的力量几乎侵蚀了所有人的心灵,包括学者在内,这种迷信在某些个别情况下似乎被克服了,但总是一再出现,并在相信这种迷信的人与本真科学的批判理性之间撕开了无底的深渊”。[5]

由此可知,真正的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它并不反对科学精神,而正好反对将科学原理迷信化,反对以教条的原理判决人文教育的效用,反对向人文教育过分索要眼前的功利。同样,科学教育也不应排斥和轻视人文教育,更不能以自己的规则去随便规划人文学科的和教学。这一点对我国当前的大学人文教育和高等教育改革不无警醒作用。只有坚持人文与科学的统一,大学才有灵魂,才有生机,人类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通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1][美]尼尔·陆登庭.21世纪主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C].北京大学校长办公室编.21世纪的大学——北京大学百年校庆召开的高等教育论坛论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9—22.

[2](英)赫·斯宾塞.什么知识最有价值[A].见:任钟印主编.世界教育名著通览.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823——839.

[3]鲁洁.通识教育与人格陶冶[J].教育研究.1997,(4).

大学教育科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环保科普;大学;通识教育;融合

1环保科普与大学通识教育的内涵界定

环保科普是以环境科学知识的传播为核心,通过科普研究、知识传播、展览展示、资源开发等活动,借助科普场馆等实体,传播环境科学精神、科学理念、科学知识,以提升全民环境科学素质。第一次真正将通识教育与大学教育联系起来的是19世纪初美国博德学院(BowdoinCollege)的帕卡德(A.S.Parkard)教授。[1]目前,美国、英国等国家大力倡导通识教育,通识教育的内容具有国别性、时代性、地域性。尽管如此,通识教育还是有其共通性的内涵,即强调通过学习系统全面的知识来培养和健全学生的人格。就性质而言,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就其目的而言,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人和国家公民;就其内容而言,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2]国务院办公厅2016年3月印发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对“十三五”期间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实现跨越提升做出总体部署。党的十八大以政治宣言的形式,将生态文明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美丽中国、环保先行”,公民环保素质的提升,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大学作为高素质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将环保科普与大学通识教育相融合,是提升大学生环保素质、进而提升全民环保素养的重要途径,具有重要意义。

2环保科普与大学通识教育的现状分析

2.1大学通识教育理念有偏差

2000年前后,我国各个大学都开始进行通识教育的改革。从形式上看,我国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已经建立起来了,但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通识教育是一种仅停留在口号层面的理念,没有贯穿至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人才培养模式还是专业导向,只是加入了少量的通识教育课程,通识教育的发展仍然存在着较为突出的问题,使得通识教育的内涵难以渗透到教育实践中。虽然教师和学生对通识教育有一定的了解,认为通识教育是让学生有较宽的知识基础和视野,但在实践中却往往更为简单化。教师将其理解为学生生涯规划、就业指导或专业导论课,即面向所有学生对以后的职业发展、专业发展概论等作浅显的讲解,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专业差异、个性发展、年龄差异等因素。学生则将其理解为发展一点兴趣、爱好,选课时偏向较为简单、有趣味性的课程,考虑的是如何快捷轻松地拿到学分。[3]通识教育课程不免成为调味剂、开胃菜、混学分的课程。通识教育改革试点单位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学生对元培班的初步认识最多的选择是自由选专业(83.1%),远高于培养通才(38.8%)。[4]课程的开发及选择中的学科知识融通问题基本上被大学教师和学生所忽略,教师和学生没有意识到通识教育在促进学科交叉融合中的作用,没有意识到通识教育在建构知识的联系性和整体性、培养学生通用能力以及促进合格公民形成中的作用。目前,大学通识教育呈现浅显化、趣味化(有时甚至是娱乐化),由于功利主义价值观的影响,在大学中通识教育的地位远不专业课程教育。

2.2环保科普教育浮于形式

近年来,虽然国家对生态环保越来越重视,也呼吁向大学生普及环境科学知识,但由于内容简单、形式单一,大学的环保科普教育效果不理想。主要表现如下:

2.2.1环保科普教育内容简单

许多大学环保科普教育内容简单,仅仅停留在节约用水、节约用电等常识教育上,大多数学生对生态环保知识了解甚少,有的甚至连最基本的常识都不知道。譬如:对电子垃圾概念、废弃物回收标识的认识、白色垃圾危害等知识很多学生不了解。同时,“十三五”时期,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复杂,环境治理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不断涌现,对大学生的环保科普教育内容应更丰富。

2.2.2环保科普教育形式单一

目前,许多大学对学生进行环保科普教育的形式单一,主要是在基础课中极少涉及到生态环保知识,譬如:当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材中含有生态环保的内容,但该教材中只是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环境保护法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等较少篇幅提到了生态环保问题,有些基础课教师甚至忽略了此章节的讲授。非环保专业的大学生在课外甚少参加环保科普活动。学校很少组织相关活动,让学生了解身边的环保知识。

2.3环保科普与大学通识教育结合度不高

目前,许多大学存在通识教育理念有偏差、环保科普教育内容简单及形式单一的现状,环保科普与大学通识教育结合度不高。没有将大学生的环保意识及环保使命感的培养当成通识教育的重要内容,许多非环保专业(甚至环保专业)学生没有养成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缺乏使命感和热情,大多数学生生态环保知识肤浅、生态环保目的不明确、生态环保整体意识缺乏、参与环保科普通识教育的热情不高。

3环保科普与大学通识教育融合的路径分析

大学应摒弃功利主义和狭隘的专业意识,将通识教育与环保科普有机融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硬件与软件相结合,力争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较高环保使命感和责任心、有良好环保习惯、积极参与环保科普活动并能对环保新知识有一定了解的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

3.1开设环保科普课程

大学课程中,不仅要有专门的环保公共必修课,同时要将环保教育融入不同学科、专业教学之中,根据不同学科、专业与环保知识的相关性,将环保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大学要把环保科普教育作为一门公共必修课,让所有学生都能深刻了解生态环保问题的重要性和严峻性,将《新环境保护法》向大学生普及,能通过法律手段解决环保问题。重要的是,让学生意识到环保问题的解决需要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要通过环保科普教育改变人们的生态观念,形成良好的环保意识。只有这样,我国严峻的环境问题才能真正得到解决,人类社会才能实现生态良性发展。此外,要把生态环保教育融入不同学科、专业教学之中,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的特点以及与环保知识的相关性,教给学生不同的环保科普知识。譬如:土建类专业,应教给学生绿色建筑、节能建筑等方面的知识;旅游类专业,应教给学生低碳旅游、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等知识。同时,环保教育课程内容要广泛,应涉及环境法律法规、环境科学、环境伦理道德以及新时期环境保护的新手段、新工艺、信息化等知识。环境法制知识规定了公民对环境的权利和义务;环境科学知识是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合理利用以及保持生态平衡等方面知识,它可使学生认识生态环境,培养学生解决环境问题的技能;环境道德伦理观是社会调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道德规范的总和,能使学生明确人与自然的价值与权利、责任与义务,以及评判人类行为、意识的生态环保道德标准。[5]环保新知识是让大学生与时俱进地了解环保新问题和新的解决方法。

3.2打造宜居宜学的生态校园

大学应建设集“绿化、美化、净化、亮化、文化、无害化”为一体、宜居宜学的生态校园。让教师和学生呼吸新鲜空气、感受“天人共泰”的同时,也能尽自己的一份责任去维持和宣传这种和谐。首先,宜居宜学的生态校园应体现机能整体性的特征。应体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存,是遵循自然发展规律,与环境友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体系。校园里的人、生物、环境、文化等之间相互平衡协调,是一个稳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其次,宜居宜学的生态校园应体现生物多样性的特征。多样的生物对维持生态平衡有着重要作用。物种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它既体现了生物之间及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又体现了生物资源的丰富性。譬如:校园内有多样化的植物、有适合鸟类、鱼类等动物栖息的场所等等。再次,宜居宜学的生态校园应体现生态自组织性的特征。校园的整个生态系统内其结构、功能之间是融洽的,各种生物通过食物网自动形成有序结构,不需要将校园植物修剪成整齐划一的形状。最后,宜居宜学的生态校园应体现生态景观美的特征。生态校园景观美学即是让景观美具有生命力,景观美主要指校园的自然景观,是外在的;富有生命力是指景观具有内在活力,即物质代谢、能量流动和信息的传递等,是一种蕴藏生命活力的美感;景观美与生命力具有独立性,两者又相互统一。[6]

3.3建设环保科普基地

开设了环保专业的大学(或有较强环保意识且有条件的大学),或几所大学、企业联合,可建设环保科普基地。环保科普基地可延伸产学研合作的外延,不仅解决企业技术难题、提升全日制学生的环保素质,而且将环保新知识、新技术向广大社会民众推广普及。环保科普基地实施“六个一”建设方案,详细如下:“一个科普场馆”,即建设包括生态校园展示馆、环保科普体验馆、环保宣教展馆、环保发展史陈列馆等,学生参与场馆设计,每年向公众开放;“一套宣传册”,即大学生参与撰写,图文并茂地宣传与社会公众衣、食、住、行相关的环保知识;“一支宣传队伍”,即相关专业师生全员参与,吸引合作企业的技能大师参与,组建专兼结合的科普宣传队伍;“一套宣传视频”,即教师和企业技能大师积极引导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科普宣传视频,宣传公众身边的环保案例,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环保的重要性及如何进行环保等;“一套宣传讲解词”,即由相关专业师生自编、自讲,采取专业讲解员与兼职讲解员结合的方式,声情并茂地向社会公众讲解环保科普知识;“一系列宣传活动”,即广泛开展有特色、有时效的环保科普教育活动,在活动中不仅使自身的环保素质得到提升,且能推动环保科普工作的社会化、群众化、常态化。在环保科普互动的内容与形式上,改革传统环保宣教形式,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制造视觉与听觉多重效果,凸显环保活动的趣味性、体验性、互动性。

参考文献:

[1]杜志强等.大学通识教育:回顾、反思与追求[J].教育科学,2009,25(6):51-54.

[2]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17.

[3]胥秋.我国大学通识教育发展的问题与改进策略[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4(2):112-115.

[4]陈向明等.大学通识教育模式的探索——以北京大学元培计划为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380.

[5]刘艳华.论大学生生态环保意识的培养[J].思想教育研究,2009,163(1):69-71.

大学教育科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教育生态学;大学英语;口语课;混合式教学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过程中,教育与信息的融合成为了大势所趋,教育教学工作者也明确提出了要在教学过程中将传统教学优势与在线学习优势有效结合在一起,同时及时应用于教学课堂之上。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口语课教学是十分重要的构成,对于学生个人能力的提升与发展有着显著的影响,也是影响学生今后就业的关键因素,可传统教学手段下的英语教学,学生英语表达技能无法得以提升。教育生态视阈则提倡混合式教学创新,即将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技术有效衔接,同时以实际应用作为导向,来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从而真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教育生态学与混合式教学相关概述

(一)教育生态学相关概述

生态学这一理念最开始出现于德国,是一位生物学家提出的理念,其认为对生物体以及生存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的科学就是生态学。在步入20世纪之后,人类生态意识较之前又有了明显提升,生态学在心理学、语言学以及哲学等多方面的影响力也在不断提升。教育领域逐渐应用生态学基本原理来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希望以此来探索教育发展规律。可是一直到1976年,才正式出现教育生态学这一概念。其指的是研究教育系统内部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其与周边环境相互影响的规律,借助于发展、整体的眼光来探究人、教育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因此,教育生态系统中的教育主体以及环境都较为特殊,会体现出主体地位的平等性、教学方式的多样性和教学内容的开放性等特点。

(二)混合式教学概述

混合式教学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将面对面传统教学优势与现代在线学习优势有效结合在一起,以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相关研究学者认为,传统面对面教学方式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而现代在线学习的优势就是能够将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有效结合,有效激励学生进行创新与拓展,最大限度发挥两种教学方式的价值。由此可见,混合式教学模式需要将各种教学资源整合起来,以此来形成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环境,激励学生借助于自我发现与寻找的方式,寻求最佳的教学方式,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创造性与积极性,最终保障教学效果和质量。

二、教育生态学视阈中大学英语口语课混合式教学的创新与实践

教育生态学视阈中的大学英语口语课混合式教学本就是对口语教学的一种创新,其目的就是实现最优的教学效果。其中包括如下方面:

(一)教学创新

教育生态学视阈中的混合式学习模式,需要大学英语口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学习共同体作为中心、以生态环境作为基础来进行教学创新,具体的创新措施如下:

1.构建学习共同体

混合式教学模式本就是一个生态系统,生态主体则包含了学生、教师以及助学者,只有三者都存在才能称之为一个学习共同体。而在这一过程中,首先一定要建立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因为只有高素质教师团队才能真正推进大学英语口语课混合式教学。混合式教学是现代与传统的结合,教师除了要具备专业能力之外,还需要具备较高的信息技术素养,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借助在线学习平台来对学生开展英语口语教学,真正实现教育生态学视阈中的大学英语口语课混合式教学创新。总之,优秀的教师队伍是构建学习共同体的关键,也是有效推进大学英语口语混合式教学创新的关键。

2.构建良好的物理环境

教育生态学视阈中的大学英语口语课混合式教学创新过程中,物理环境构建也是其中重要一点。物理环境主要指的是在线学习平台、传统课堂与信息资源三个因子的构建与整合,不管是课堂教学环境抑或在线学习平台建设,英语教师都需要遵循照以人为本这一原则来进行构建。创新过程中,优秀的网络教学平台以及信息资源是实现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基础与保障。在教学创新过程中教师首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学习环境,即在英语口语课堂之上展开口语教学,同时借助多媒体课件、视音频资源等内容来展开教学。除此之外,教师需要意识到在线学习平台的价值,为学生提供一个虚拟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在这一平台上自主积极地学习英语课程。在线学习平台的建设一定要注重人文性、功能性与系统性,即首先要保障学习平台的稳定运行;其次,学习平台上还有明确的导航,为学生提供英语口语训练内容、大纲以及资源,创设多样化的学习活动中心。平台既能作为课堂英语口语教学的延伸,又能作为学生口语交际与讨论的区域,这样不仅能够巩固学生所学知识,还能让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得以提升。

3.构建良好的社会环境

良好的社会环境也是教育生态学视阈中大学英语口语课混合式教学创新实施的基础,而社会环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构建:第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在英语口语教学过程中要与学生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最好是能够形成一个生态链,基于能量流传递关系,让学生获得更多知识,最大限度提升英语口语教学质量和效率。因为学生个体之间差异性较为明显,所以教师在英语口语教学过程中,要一改传统教师权威形象,平等地与学生交流与互动,以进一步优化师生之间的关系。例如,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之下,教师可以借助微信、邮箱和电话来与学生交流与互动,及时参与到学生的在线学习之中,做好学生的领路人,让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英语口语表达与交际之中。第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因为混合式教学模式就是融合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一种教学模式,所以除了良好的师生关系之外,良好的生生关系也同样的重要,其是教育生态系统得以稳定的关键。通过加强学生在现实环境和虚拟环境中的合作与互动,例如,在进行英语口语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出相应的口语交际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口语交际之中,在合作与交流中形成良好的生生关系,促进混合式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

(二)教学实践

为了能够保障教育生态学视阈中的大学英语口语课混合式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笔者也对具体的教学实践进行了分析:

1.教学实施

在大学英语口语课混合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每单元教学过程中借助相关语言知识讲解、练习与使用来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具体而言,在课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反馈自主学习中的问题,并及时解答,之后再组织相应的教学活动。这样就能迅速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更好地推进下一单元的教学。在学生课前预习期间,教师也可以积极开展丰富多样的交流与互动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例如,在开展Gettingtoknowyou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自我介绍,开启对话讨论,让学生在对话与交际中提高自身口语水平;而对于口语能力较差且不够活跃的学生,教师则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将学生分成4—5人的小组,然后让小组成员进行自我介绍,交由组长示范与归纳,这样就能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而在“开启对话的话题”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在线学习平台来展开教学。即在教学平台上通知,让学生自由准备三个话题,同时说明这一活动的目的,学生就可以在自主活动与学习中了解教学目的,掌握具体的知识点。完成课堂教学之后,教师可以在学习平台上及时教学相关视频和资源,让学生通过视频观看了解究竟要如何地道地用英语表达;在观看视频后,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测试,布置音频作业。这样就能有针对性地纠正学生发音与表达上的错误,真正实现线上与线下的有效融合,推进混合式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

2.教学评价

在完成混合式教学之后,英语口语教学评价方式也需要创新。教师可以使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效结合的方式来进行评价,在评价中还需要注重过程考核与管理,借助学生自评、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等方式来保障评价的客观真实性,使学生更好地认知自己。

三、结语

综上所述,混合式教学是一种微观的教育生态系统。其应用于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之中,创新了英语口语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准确把握口语技巧与知识点,逐渐主动积极地接受新知识,提升了教学效率,进而优化了教学方式与效果。为此,在教育生态学视阈中,在大学英语口语课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意识到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价值,积极将其应用于课堂之上,以促进学生口语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马悦.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课堂的生态建构[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31(9):88-92.

[2]谭苏燕,谢文亮.教育生态学视角下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探析[J].广州职业教育论坛,2014(3):46-50.

[3]张英.“互联网+”背景下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生态建构[J].智库时代,2018,153(37):222+228.

[4]赵丽春.教育生态学视角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实践[J].陕西教育(高教),2017(10):2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