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传统医学文化

传统医学文化范文精选

传统医学文化

传统医学文化范文第1篇

1.有利于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养。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东方人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观念,是人类文化的宝贵财富,为当今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提供了宝贵且丰富的教育资源。受传统教育体制影响,医学专业招生基本以理工科为主,造成医学生在人文知识方面相对较弱,人文素养有待加强。因此,加强对医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可以进一步补充丰富医学生的人文知识,并在潜移默化中进一步提升医学生的人文素养。

2.有利于提高医学生的道德修养。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伦理本位主义的文化,它以崇尚道德为最高价值追求。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世代相传并不断调整和更新的行为准则、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风俗习惯。如“仁”、“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尽管有特定的时代背景,但其体现出的重德、务实、奉献、宽容、人道等精神至今仍是我们应该继续和发扬的。中华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传统医学文化,出现了像扁鹊、华佗、孙思邈、张仲景、李时珍等一大批医学大家。“医乃仁术”是中国传统文化对医学的基本看法,也是中国传统医学职业精神的写照。当今时代“,珍惜生命,关爱健康”仍然是对医学生的最低要求。加强医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尤其是传统美德教育,能够促进医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价值取向。

3.有利于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中国传统文化强调见利思义,先义后利,以义制利。《孟子•告子上》篇中有“: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也。”《荀子•荣辱》中讲:“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强调的是义的重要地位,启发和引导人们自觉远离唯利是图、见利忘义。这种义利观念对中华民族的文明进步起到了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学习和发扬我国传统文化中明辨义利的优秀思想,有利于医学生摆脱拜金主义、本位主义、个人利己主义等消极思想的干扰,树立集体主义观念,弘扬奉献精神。

4.有助于培养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责任意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它维系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民族团结和国家的持久不衰。孟子的“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司马迁的“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这些体现出的都是心系社稷的爱国情怀,是一个民族形成向心力和凝聚力的重要前提。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提升医学生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使他们牢记肩负的责任和重担,始终把报效国家、为人民的健康保驾护航作为终身的追求。

二、网络环境下加强医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思考

1.加强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医学生信息甄别能力。在全球化、信息化发展背景下,除了传统媒体,以网络和手机为传播媒介的手机电视、IPTV、博客、微博等新兴媒体获得快速发展,信息传播变得更快、更广、更直接。新兴媒介在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如海量的信息鱼龙混杂,负面的信息传播不易控制等。因此,一方面,要积极利用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抢占新兴媒介阵地,这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要积极培养医学生媒介素养,让他们学会甄别、判断网络信息,不轻信,不盲从,理性思考,自觉抵制各种媒介中的非法、庸俗及暴力等低俗信息。同时,加强医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引导他们自觉发扬新时代的社会主义道德风尚,不断完善精神和道德的修养。

2.加强校园文化载体建设,创造浓郁校园文化氛围。校园文化是加强医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承担着医学生人文素养和道德教育的重要功能。因此,要积极适应信息化发展形势,多形式全方位地加强校园文化载体建设,在丰富大学生业余文化生活的同时,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加强校园广播、电视、论坛、讲座、图书、校报、校园网等载体建设和管理,广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占领正确的舆论宣传主阵地,积极倡导附合社会主义道德规范要求的主流文化。加强学生会、青年社团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社团文化活动,丰富课余文化生活。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医学生在实践中更多地了解社会、锻炼能力。

3.加强教材建设,增强医学人文教育针对性。孙思邈《千金要方》中提出:“不读五经,不知有仁义之道;不读三史,不知有古今之事;不读诸子,睹事则不能默而识之;不读《内经》,则不知有慈悲喜舍之德。”因此,要开展医学人文知识相关教材研究,编写适合医学生人文教育的教材,增强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和趣味性。要选摘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典章,向深度拓展,挖掘人文精神闪光点来吸引、感召和引导青年医学生,让他们自觉践行高尚的道德情感。

传统医学文化范文第2篇

一、文学鉴赏对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通过不同的文化形态表现的各种精神、文明、风俗的总称。在上千年的传承中,中华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无价瑰宝,已经展示出其强大的魅力。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作为一种独特的创作方式,需要通过科学的鉴赏和分析才能够展现其中的价值,而这也是研究传统文化的必经之路,因此,文学鉴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第一,文学鉴赏有利于深入解析传统文化的著作、资料。中华民族历史悠久,而漫长的历史对文化的发展和积淀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同时,历史也成为文化研究的重要因素。对于传统文化研究者而言,他们常常需要跨越历史的时空与古人进行对话,并尝试揣摩、理解古人的智慧和情感。文学作为一种独特的创作方式,其在历史的进程中沉淀出丰富的价值内涵,而作为研究者,只有具备一定的文学鉴赏能力,才能够更加准确地解析文学作品,并与古人更好地展开“对话”。著作、资料是传统文化传承的载体,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需要对著作、资料中的文字进行解读,而对一些包含丰富创意的文学作品而言,研究者不仅要理解文字中传递出的含义,还需要仔细品味文字的优美,感受作者的深厚感情。因此,文学鉴赏能力可以帮助研究者更好地挖掘作品的价值,探析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第二,文学鉴赏有利于展现传统文化的魅力,促进文化的传承。在中国传统文化研究领域,许多研究者能够获得斐然的成就,归根到底,是他们具有极高的文学素养,其中就包括极强的文学鉴赏能力。在分析古代文学作品时,这些研究者可以从文字中准确地感悟传统文化的魅力。我国传统文化是经过长时间演变而来的,它涉及诸多方面,例如,历史、艺术、民俗,等等,这些都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所以,将文学鉴赏能力作为基础,利用科学的方法,可以让研究者更加准确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加强对古代文学作品的理解,为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也通过展现传统文化的魅力提升文化认同感,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二、文学鉴赏方法在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的运用

(一)通过诠释的方法进行传统文化研究

诠释就是对客观事物的解释、说明,也是文学鉴赏的一种方法,通过诠释可以让原本晦涩难懂的文学内容变得更加便于被普通民众接受,从而深化研究成果,促进文学作品的传播。在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研究者往往面临解读文化内涵的难题,例如,文言文、古诗词等,是运用古汉语完成的作品,其中的文字内涵与现代汉语含义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必然会对读者的阅读理解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在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研究者可以利用诠释这种文学鉴赏方法对文化内容进行解读,帮助今人,尤其是年轻一代扫除文字障碍,打破语言隔阂,搭建文化学习的桥梁。研究者在诠释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一方面要重视对文学作品的字面含义进行解读,准确表达其含义,另一方面还应重视其中的人文价值,充分展现出文学作品内在的生命力和艺术魅力。这样才能够吸引人探究、学习传统文化,同时,也能够为传统文化的研究奠定基础。

(二)通过分析的方法进行传统文化研究

分析是文学鉴赏的基础,是探究文学结构、了解文学创作方法和意图的重要方式。我国古典经典《文心雕龙·附会》将作家的创作比喻为“若筑室之须基构,裁衣之待缝缉矣”。由此可见作家的巧思,而要想解构这些巧思,与作者形成情感共鸣,就必须要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因此,在古代文学研究中,研究者应该运用这种文学鉴赏方法,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研究,对其开头、结尾、过渡、承接、详略,对起、承、转、合、伏、续等进行条分缕析的呈现,进而探究文学作品的结构美和内在美。但是,目前在传统文化研究中,有些研究者陷入了误区,即采用教学的方式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例如,划分段落层次,厘清脉络结构,概括文章内容,等等,这些方法对理解作品内容、体察作者的用心是有意义的,但是,机械式的分析也会影响研究者对作品艺术价值的体会。针对此,研究者应从文学鉴赏的角度进行合理分析,深切体会作家运筹之精、营构之妙、匠心之诚、创造之美。

(三)通过考证的方法进行传统文化研究

在古代文学研究的历史上,考证是文学鉴赏的重要方法,同时,也发展成了一个重要的流派。在文化研究中,一些研究者专注于考证作家生平、创作背景,并认为这有助于知人论世、以意逆志。当然,在传统文化研究中,考证这种方法是不可或缺的,研究者通过考证能够更加准确、全面地把握创作背景以及作者的创作动机,从而为探究文化内涵奠定基础。但是,一些研究者却因此走进了偏狭的误区,强调文化研究要证之以史、验之以事、考之以地、衡之以数,将文学作品于事实上讲求、于事理上考评,这样的研究属于实证范畴,已经脱离了文学审美的需要。文学鉴赏的重要目的之一,是体会文学中的美学价值,获得人文情感的熏陶。因此,在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研究者应合理运用文学鉴赏方法,将考证作为一项基础工作,但同时也应专注文学自身的价值,避免以考证代替鉴赏,这样才能够在把握传统文化发展事实的基础上探究文化的价值。

(四)通过索隐的方法进行传统文化研究

在文学鉴赏中,索隐和考证存在一定的相似之处,二者都是在考据作品中的各种信息。但是,考证的重点在于考订文学作品展现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这些内容都是根据基本事实建立的;索隐则侧重于探究作品之外所指的情志。例如,我国古代诗词创作基本上遵循着“诗贵寄意,有言在此而意在彼者”的原则,因此,在鉴赏古诗词的过程中进行索隐,是了解作者“弦外之音”的重要方法。因此,在传统文化研究中,研究者要以审视的眼光分析作品,对作品探幽发微,探索其中的内涵,品读鉴赏出其中的醇味真趣。当然,索隐这种文学鉴赏方法的运用也很容易让一些研究者走进误区,例如,一些“索隐派”的研究者对一些作品进行牵强附会的解读,甚至对作品进行政治、社会、道德等方面的诠释,对一些读者产生了影响,从而让作品失去了本来的颜色。因此,在传统文化研究中,研究者应合理运用索隐方法,从文学作品的本质出发,进行分析鉴赏。

三、通过文学鉴赏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措施

(一)通过鉴赏文学名著促进传统文化研究

古典文学名著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名著有些是世情小说,例如《红楼梦》,有些是历史小说,例如《三国演义》,有些则是神话故事,例如《西游记》。这些名著在几百年的传承中受到了大众的广泛认可,其中的故事情节、经典人物已经成为重要的文化符号,因此,对古典文学名著进行分析鉴赏是研究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例如,清代史学家在《三国演义》的研究中评价:“唯《三国演义》则七分实事,三分虚构。”这里的“七分实事”指的是,小说的主要框架、主要人物以及主要事件都是按照史书的记载设计的,把基本的历史真实感呈现给读者;“三分虚构”则是指在人物和事件的细节描绘上,大量采用了民间传说中的精彩片段,并加以艺术化的虚构想象,使这部小说在不改变基本历史真实的前提下,大大增强了故事性和趣味性。《三国演义》之所以采用这样的创作方法,是因为历史小说不仅要根据特定时期的政治环境、道德观念重塑历史,还要根据一定的美学理想进行文学虚构,使实服从于虚,而不是虚迁就于实。当然,这样的创作也使原本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失去了本来的面目,就像鲁迅所指出的那样:“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因此,在鉴赏古典文学名著的过程中,应该重视其在创作中的设计,进而解读文学创作的目的。

(二)通过鉴赏古典诗词促进传统文化研究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古诗词的成就斐然,从《诗经》到战国的楚辞、汉代的汉赋,古诗词在唐宋时期达到了高峰,即便是在诗歌创作进入低谷时期,依然有佳作问世,因此,常常将古诗词比喻成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颗“明珠”,以此彰显其夺目的成就。古典诗词的魅力是多方面的,而这为文学鉴赏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每一个鉴赏者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感知作品,并给出个性化解读,让诗歌的生命不断延续。基于此,在传统文化研究中,通过对古诗词的鉴赏,可以从一个独特的角度探寻文化脉络,分析文化的特点,并欣赏文化的魅力。在古典诗词研究中,研究者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文学鉴赏。例如,在唐诗的研究中,研究者可以采用诠释、分析、考证、索隐等方法进行探析。其中包括对诗人的生平经历的研究,了解作者是否是在对生活有了丰富的、深刻的体验之后,才创作出感动人心的诗作;对诗词的写作背景进行研究,即对创作的时代大背景和诗人创作的小背景加以了解,并以此理解古诗词的含义,欣赏古诗词的魅力;研究古诗词构建的情境,在准确理解古诗词意思的基础上体会作者构建的独特情境,并以此进行索隐,理解作者表达出的情感。这样的文化研究可以深化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提高对文化的理解和鉴赏效果。

(三)通过鉴赏文言文促进传统文化研究

在传统文化研究中,加强对文言文的鉴赏能够有效解读其中蕴含的古人的智慧,感受文脉的发展。提起文言文,人们通常会认为其佶屈聱牙、晦涩难懂,而文化研究一方面能够挖掘其中的思想价值,另一方面也能够探索其中的审美情趣,从而打破文言文带给人的刻板印象,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背景下焕发新的魅力。例如,在研究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时,研究者可以通过对内容进行解读,从整体上感受文言文,并根据其语言的设计,形成对文言文的鉴赏,围绕“美、乐、奇”这三个关键字,整体感知文言文的特点,逐步进入作者构建的桃花源。这样,研究者在文字的带动下可以感受桃源优美的环境,体会其中淳朴的人情,和平安定、丰衣足食的生活,平等、其乐融融的人际关系,等等。之所以形成这样的效果,是因为研究者通过层层递进的鉴赏方法,想象、描绘、分析、推理等,跟随作者的文字实现了对内容的探究。同时,也能够对文言文内容进行拓展延伸,根据作者创作的扑朔迷离的桃花源,体会他的理想,实现对文本的个性化理解。这样的文言文鉴赏是传统文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因此,作为传统文化的研究者应利用文学鉴赏的方法进行探索,为文化传承积累经验。

四、结语

传统医学文化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小学科学;传统文化;德育;核心素养

在《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明确要求:教育必须要积极践行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立足学生学情,结合教学目标,遵循发展规律,在教育各个环节中有效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同时亦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助推力。作为科学教师,应当深刻意识到学科所肩负的职责,梳理学科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挖掘两者之间的融合资源,选取适宜的载体和路径,在润物无声中实现学科育人目标。

一、小学科学课程的特点

1.启蒙性。在小学教育体系中,科学涉及多个领域,贯穿古今,具有较强的启蒙性,学科教学目标主要围绕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是一项长期性教育工程,对学生今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纵观小学科学教材,无论是选材还是表现形式,都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兴趣爱好,以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为依据,对各种科学现象、实验进行验证,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对科学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同时也为传统文化的渗透做好了铺垫。

2.综合性。为更好地推进小学科学课程的开展,在内容选择上更加丰富,涵盖生物、物理、化学、地理等多门学科知识,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从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花鸟鱼虫,到浩瀚星空、广阔海洋等,都属于科学教学的内容。对此,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必须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在探知中获得新知、开拓眼见,让学生在观察和验证科学现象的过程中启迪思维、培养能力,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小学科学课堂传统文化渗透的现实困境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教师是传统文化渗透的关键要素,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小学科学课堂文化传承与渗透存在诸多阻碍,具体表现在:

1.文化传承意识薄弱。受应试教育思维的影响,在小学教育体系中,只有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受到重视,被认为是“主科”,而体育、音乐、科学、美术等学科,与中考、高考等重大考试联系不大,因此受到忽视,常常被称作“副科”,甚至于一些学校并没有开设小学科学课程,即便是开设教学内容也多立足于科学知识的讲解,没有挖掘出课程的德育功能,很少会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小学科学作为学生科学教育的启蒙阶段,教学目标更多是培养学生科学意识,激发科学兴趣,并不具备较高的应试要求,所以教师在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更应当关注学科的育人价值,积极探索学科德育方式。

2.传统文化资源挖掘不足。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普遍关注科学知识的讲解,在智育资源的挖掘和开发上投入过多时间与精力,却很少会关注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与渗透。一些教师缺乏对传统文化内涵、为什么要渗透传统文化、如何渗透传统文化以及学科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等问题深入思考,所开展的教学活动亦脱离学生现实生活,无法有针对性的借助传统文化推动学科育人,资源挖掘严重不足。

三、小学科学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路径

1.深钻教材,挖掘文本与传统文化的衔接。教学活动的开展离不开教材的支撑,在课堂教学中可依托教材开展传统文化渗透。但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要想实现课堂与传统文化教育融合的目标,没有现成的公式可供参照,教师只能在探索中不断总结。我认为,以探究作为科学课的核心这一要求不能仅针对学生,鼓励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到科学实验中来,同时也应包括教师,要求教师认真研读教材,思考哪些内容可与传统文化联系起来,适合穿插怎样的德育教育,以便在备课时能提前安排,真正将教材用“活”。而要想处理好教材,除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储备外,还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巧妙渗透,让文本与传统文化融合的实效性最大化发挥出来。而传统文化内容丰富,诸如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节、恕、勇、让;农业文化、科技文化、中药学、诸子百家、民间工艺等等,都属于传统文化范畴。通过对当前所使用的科学教材进行深入钻研,发现并非所有课都可以与传统文化教育穿插起来,需要我们具备较高的综合素养,精准定位,找到渗透切入点,选取具有教育意义的内容。譬如,三年级上“砖瓦与陶器、瓷器”一课,就可以引入兵马俑、秦砖汉瓦等内容,让学生感受我国悠久的陶瓷文化,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爱国情怀。又比如,在讲解我国地形地貌时,可以引入长江与黄河相关资料,让学生了解为什么黄河被称之为母亲河;除此以外,还可以向学生介绍山川五岳、道教和佛教的几大名山,帮助学生增长见识的同时,对祖国大好河山产生热爱之情。在动物养殖教学中,应重点引导学生感受蚕的神奇与魅力,即便是不了解“丝绸之路”,但至少需要懂得蚕的广泛用途,知道蚕丝与丝绸之间的关系,通过这些来激发学生对“丝绸之路”的探索欲,并随着年龄的增加慢慢去揭开这一谜底。

2.传承古代文化遗产,培养学生爱国情怀。不可置否,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凝聚着古代先人的聪明才智,这些发明并通过不同形式传到了西方国家。如,指南针就是中国古代先人对物体磁性进行长期探索的成果。在劳动生产过程中,人们对磁吸引铁这一性质有了初步认知,在逐渐探索的过程中发现了磁石头的指向性,并在反复实践和研究中发明出了指南针。这些可以成为《指南针》的教学素材;而在《小火箭》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火药”作为导入材料,向学生讲解火药的发明,最早来源于古代炼丹术,起于隋唐时期,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尽管炼丹术的动机与目的源于对长生不老的渴求,但实验方法对火药的制备还是具有引导作用。在《纸制品》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造纸术素材,作为世界最早养蚕织丝的国家,古代先人选用优质上等蚕茧用于丝绸制备,而将剩下的劣质茧、病茧,通过漂絮法制取纤维薄片,经过晾干剥离用于书写。蔡伦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创造了造纸术。在科学课堂上,通过讲述这些古代文化遗产,让学生有更加深刻的认知与了解,从而产生民族自豪感,在内心滋生强烈的爱国情怀。

3.巧用传统文化,深入浅出地解释科学现象。任何一项科学探究都有着非常完整的流程,每个环节环环相扣。其中,“解释与结论”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初步形成科学概念的关键环节。在科学探究过程中,面对实验所产生数据和现象,学生通过分析、概况、归纳等方式得出的结论,相对比较抽象,理解上存在一定难度。例如,在《一切都在运动中》一课教学时,在参照物和相对物的概念解释中,学生极易混淆,于是教师引入诗仙李白《望天门山》这首诗,以多媒体为载体,播放诗朗诵视频,通过图文并茂、音视频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感受诗句中蕴涵着的“相对于两岸青山而言,河流是运动的;相对于太阳而言,孤帆是运动的”的道理。通过引入古诗,让学生对科学现象有更加直观的了解。又比如,在讲解“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知识点时,如果从概念入手,较为晦涩难懂,学生难以理解,于是教师引入“孤掌难鸣”成语,在理解成语大意的基础上,让学生亲自实践,从而去体会和感悟力的相互作用。再如,讲解空气流动性时,因为我们无法用肉眼看到空气,所以空气的运动对于小学生而言是抽象的,这时教师引用《梅花》这首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通过剖析古诗含义,体会是因空气的流动,让诗人闻到花香,从而闻香识花。古诗作为传统文化的典型,以学生熟悉的古诗为载体,将自然科学与之结合起来,既富含诗意,又深入浅出的阐述了科学现象,符合小学生认知发展规律,使得科学探究也变得浪漫有趣。

4.秉承传统美德,提升实践能力。自古以来,勤俭节约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常教育学生: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而这种传统美德更应当渗透到教育各个环节,以学科为载体,培育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纵观小学科学教材,其中有很多内容都有利于学生勤俭节约品德的培养,通过对这些内容进行深度开发,一方面可以传承和发扬传统美德,另一方面亦能给学生创设实践操作平台,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例如,在教学《地球上的水》一课时,就组织学生开展实践调查活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调查家里、学校是否存在浪费水资源的现象;调查小区附近、公园等是否有河流被污染,并拍照记录。调查后小组成员共同完成调查报告,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整个过程由学生自主完成,教师只充当引导者角色,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当前水资源的困境,从而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又比如,在《纸》的教学中,通过学习,学生对造纸术及纸的生产流程有所了解,就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调查活动,记录生活中浪费纸的现象,养成节约用纸的意识;在《土壤的保护》一课中,可组织学生开展“白色污染”调研,引导学生意识到保护土壤资源的重要性。总而言之,挖掘教材中勤俭节约的美德元素,引导学生通过调查、分析、研究、探讨等手段,将传统美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并在活动中培养科学探究意识。总之,作为一名小学科学教师,必须要肩负起传承传统文化的重任,以学科为载体,拓宽德育路径,让传统文化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同时,增强学生德育教育,培养出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李群,李凯.中小学自然科学类课程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家,2019(18):74-76.

[2]尹慧.基于传统文化的科学课教学研究与探索[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9(12):88.

传统医学文化范文第4篇

关键词:日语教学;中国传统文化;通识教育;融入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各国之间的经贸往来、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这就需要一批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新型外语人才。这其中,日语对于中日两国之间的交往具有积极作用,因此部分大学开设了日语课程,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专业日语人才。但部分学生因缺乏中国传统文化通识教育,在毕业后无法很好地进行跨文化交流,从而给中日两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带来了障碍,也不利于学生个人的长远发展。可见,将中国传统文化通识教育融入高校日语教中非常有必要。对此,相关教育工作者要予以重视,并根据具体教学情况做好中国传统文化通识教育的渗透工作。

一、中国传统文化和中日两国文化关系概述

1.中国传统文化基本概念

文化是人类在不断认识自我、改造自我的过程中,在不断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所创造的并获得人们共同认可和使用的符号(以文字为主,以图像为辅)与声音(以语言为主,音韵、音符为辅)的体系总和。其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人类社会与历史的积淀物。在我国,“文化”一词在很早就出现了,如《易经》中的“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其中,“文”的本义是指各色交错的纹理,如《易·系辞下》中的“物相杂,故曰文”,《说文解字》中的“文,错画也,象交文”。后“文”被引申为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进而进化为文物典章、礼仪制度。“化”的本义为改易、生成、造化,如《庄子·逍遥游》中的“化而为鸟,其名为鹏”,后引申为教行迁善之义。“文”与“化”联合使用,较早见于战国末年儒生编辑的《易·贲卦·象传》。在汉语系统中,“文化”的本义是“以文教化”,它表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品德的教养。中国传统文化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经过长期发展与创造形成的一种独有的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我国传统文化在内容上更加丰富,正面的理想主义色彩更加突出,发挥着准则约束和引导教化的作用。

2.中日两国间的文化渊源

在日语中,对于“文化”的定义,日本著名语言学家铃木孝夫给出如下解释,即“文化と称するものは、ある人間集団に特有の、親から子へ、祖先から子孫へと学習により伝承されていく、行動及び思考様式上の固有の型(構図)のことである。文化をこのようなものとして把えることは、今や言語学や人類学の領域では常識となっている”。他认为,文化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产物,而且具有代代相传的特点。在文化传承中,人类通过学习的方式,可以将祖先的一些行为和思维模式借鉴过来。从文化包含的范围来看,其不仅包含语言学的内容,还包括人类学等其他领域。对于“文化”的解释,中日两国不完全相同,但核心是一致的,即认为是人类特有的社会、历史现象。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文化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的。汉字作为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冶金、纺织、农耕等文明,以强大的辐射力量传播到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由此形成了一个连续的汉字文化区。据史志文献以及日本考古发现,公元前1世纪,汉字就经由辽东、朝鲜传入日本的九州、福冈等地。汉字的小篆体和隶书体多以铭刻在铜镜上的形式传入日本,这些文字符号和铜镜上的其他图案被日本人视为庄严、神圣、吉祥的象征符号。此后,日本在仿制铜镜时,也开始仿制汉字铭文。汉字传入日本后,不仅成为公家记录史实的工具,还被一般学者用以著作写书,且是当时日本唯一的正式文字。日本的语言语音主要由商周时期到清朝的多时间段、多层次的中国汉语方言口音及中南半岛的印支人口音等融合而来。可见,日本文化受到中国的深刻影响。因此,中国传统文化通识教育融入日语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日本文化,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中日跨文化交流能力。

二、高校日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各国之间的交流变得越来越频繁,培养外语人才,加强外语教学就显得十分必要。对此,很多高校都设置了日语课程,希望通过针对性教学培养专业人才。目前,高校日语教学存在如下问题。

1.缺少中国传统文化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内容缺失是高校日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这导致部分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素养不高,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具体表现如下。(1)日常口语交流方面存在“失语”情况。口语交流是日语教学重要的内容。有的学生在与日籍教师进行口语交流时,只要不涉及具体话题,都能流利交谈,一旦涉及具体问题,交流就无法顺利进行下去,经常出现“失语”的情况。例如,教师提问:“今週末は何か予定がありますか?(这个周末有什么安排?)”学生会迅速回答:“友達と一緒に映画を見に行くつもりです。(我准备和几个朋友一块去看电影。)”但涉及中国传统文化内容时,交流就会出现突然停止的情况。例如,教师询问:“この中秋節はいかがでしたか?(这个中秋节过得怎么样?)”有的学生只会简单地回答:“とても楽しかったです。(我过得很快乐。)”而有关节日背景、活动的话题,学生则无法进行深入交流。究其原因,不是学生词汇和语法知识掌握得不好,而是缺乏中国传统文化素养。(2)学生对和文化素养有关的技能存在能力不足的情况。听说读写是日语教学的重要内容,相关调查表明,学生基于教材的客观性技能掌握得很好,但对涉及个人文化素养方面的知识比较欠缺。基于日语基础测试也可看出,学生在基本知识方面的能力,如听力、语法、单词等,要明显高于阅读、写作等实际应用能力。

2.工作中存在跨文化交际不顺畅的情况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跨文化交流已经成为常态。对此,学生只有具备多元的文化储备,才能实现顺畅的交流沟通。但目前,部分高校在日语教学中,并不重视融入中国传统文化通识教育,忽视培养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素养。在这种情况下,有的日语专业毕业的学生在进行跨文化交流时,会出现不自信的情况,语言也比较苍白,除了必要的寒暄和工作上的交流外,就“无话可说”,在涉及历史渊源或历史典故的内容时尤为明显。对此,在日语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多边文化教学,积极开展传统文化通识教育,逐步提升学生的多边文化素养。

三、高校日语教学融入中国传统文化通识教育的必要性

1.增加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举措

从国家层面来看,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对于延续中华文脉、全面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加国家文化软实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高校有必要在日语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通识教育,借助通识教育深化学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可见,从树立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角度来看,中国传统文化通识教育融入日语教学中具有积极意义,是增加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2.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从文化交流的角度来看,要想实现不同文化之间的有效沟通与交流,学生除了要学习对方的语言外,还要了解对方国家的历史、文化。而详细了解自己国家的历史、文化是进行文化交流的基础,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交流过程中找到共同话题。基于此,中国传统文化通识教育融入日语教学中,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积极交流。

3.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从日语教学的角度来看,将中国传统文化通识教育融入日语教学中,对于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具有积极作用。在教学中,传统文化通识教育可以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充分感受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激发出主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快速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

四、高校日语教学融入中国传统文化通识教育的途径

1.以文化融合与对话为基础,加强中日文化交流

加强中日文化交流是中国传统文化通识教育融入日语教学中的实践途径。对此,高校要积极开展文化交流活动,搭建中日文化交流平台,强化日语教学的课程思政,通过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和“心怀天下”的视野,让学生具备一颗“融入的心”,建立文化自信。对此,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思想状况,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文化思想观念,守正出新,正确认识“外来”与“本土”、“传统”与“现在”的关系。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学生要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实现真正的文化传承。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处理好文化自信与文化自省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和而不同”的特点,然后以日语思政课程作为切入点,培养学生“融入的心”。同时,教师还要充分认识到日语教学与中国传统文化通识教育的关系,做好两者的有机融合,以此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2.以实际应用为导向,渗透中国传统文化通识教育

以实际应用为导向开展日语教学,是渗透中国传统文化通识教育的有效途径。对此,教师在构建新型教学模式时,要以实践应用为核心,强化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在具体操作中,对于涉及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教师要先整理,挖掘知识承载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以此提升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避免学生在沟通交流中出现“失语”的情况。例如,在学习“お茶”(茶)时,教师可以挖掘茶叶的起源、发展以及茶文化等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人饮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据今至少有4700年的历史。直到现在,人们还有以茶代礼的风俗。中国的茶文化在向世界各地传播时较早地传入日本列岛。日本茶道注重“和、敬、清、寂”四字,成为融哲学、伦理、美学为一体的文化艺术活动。中日茶文化交流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一千多年来绵延不断。通过以上详细介绍,日语专业学生对茶文化能形成比较完整的认识,并加深对茶文化的理解,这就实现了中国传统文化通识教育渗透的教学目标。另外,教师还可以采用案例法、多媒体展示等方式传授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茶文化。

3.创新语言教学方式,全面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

创新日语语言教学方式,可以更好地促进中国传统文化通识教育与日语教学的融合,实现学生语言素养的全面提升。在具体操作中,教师可从寻找中日文化的相似点和不同点入手,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实现日语知识的有效传授。对此,教师可采取输出型教学方式,设置“日语应用文写作”“日语演讲”等活动,将听说读写能力作为教学重心,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鼓励学生主动进行“说”与“写”,逐步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组织学生进行日语演讲,以此将中国传统文化通识教育融入日语教学中。另外,教师还可在学生综合能力评价体系中加大“说”和“写”的考核比例,全面考查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例如,为让学生更好地对接工作岗位,教师可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用日语表达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这不仅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还能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在活动结束后,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进行评价,引导学生找出日语学习中存在的不足,进行针对性的完善、提升。

4.构建中国式审美,提升传统文化通识教育效果

在日语教学中,教师可从文学、艺术、语言等方面入手,构建学生的中国式审美,让学生在国际舞台上讲好“中国故事”,逐步提升传统文化通识教育效果。(1)在日语教学中,教师要详细介绍跨文化交流的基本原则和态度,避免学生在文化交流中出现“失礼”的情况。这就需要教师进行有意识的引导,并开展相应训练,让日语专业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美,从而构建中国式审美。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上,学校可增设中国传统文化通识教育选修课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选择,以此提升学生的多边文化素养,实现中国传统文化通识教育的积极渗透。(2)开展多种文学活动,鼓励日语专业学生积极探索文学知识。在具体操作中,教师可结合中国经典文学作品,挖掘其中的文化内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例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阅读日译本的《红楼梦》,挖掘文学作品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内容,让学生感受中国优秀文学作品的美,丰富文化积累,以此逐步提升学生的日语阅读能力。

5.开展探索性学习,引导学生参与文化活动

为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在日语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开展多种形式的探索性学习活动,例如,中国文化知识讲座、社团活动等。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引导,积极渗透中国传统文化通识教育,以此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与此同时,教师还可采取以赛促学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日语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进行日语知识的探索。在具体比赛过程中,教师可设计多样化的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题,让学生用日语进行回答,以此帮助学生积累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提升日语交流能力。另外,教师还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借助环境的作用,促进中国传统文化通识教育与日语教学的有机融合,实现学生文化素养的快速提升。

五、结语

传统医学文化范文第5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高校思政教学;现状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政教学中运用。然而,当代中国高校思政教学与传统文化严重脱节,现代大学生对于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似乎一代不及一代。

一、制约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政教学中实效性因素

1.思政课教学内容过于理论化,缺乏渗透传统文化经典

第一,虽然思政课的内容应有很强的时代感,但缺乏传统文化经典的渗透。尽管思政教学是一个非常严肃的过程,但缺乏事例和经典的枯燥无味的理论教学容易使学生的思维进入疲劳状态,影响到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教学资源的缺乏和教学时数的限制使传承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在思政教学中鲜有出现,弘扬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是纸上谈兵,使学生有虚无缥缈的空洞感。思政教材内容偏重于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呈现给学生的内容都是好的一面,对学生急需解决的与自身实际相关的问题,如情感问题、家庭危机等问题没有很强的针对性,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导致学生认为上思政课是为了完成学分,和自身修养的提升没有一点关系,于是出现了思政老师最头疼的上课玩手机、睡觉、聊天、逃课等现象。

2.师德建设注重职业道德,缺乏传统文化素养的培育

师德建设是一所学校的立校之本,但缺乏传统文化素养培育的师德建设就使得一所学校缺乏灵魂之所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提出要完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高校师德建设尤其要加强其传统文化素养培育。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是时代赋予教师的责任。高校是教书育人之地,要使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政教学中发挥其实效性,高校思政教师应该尤其注重自身传统文化素养的提升,只有这样才能找到传统文化与思政教学的契合点,在教学中不断渗透传统文化,使学生能够耳濡目染。然而在高学历、年轻化的教师中,他们的传统文化素养却令人堪忧:原则上认可传统文化,实际上学习兴趣不高;自身所具备的传统文化素养严重不足。

二、在高校思政教学中践行传统文化取得的主要经验

1.相关政策的出台体现了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正是传统文化时代价值之所在,因此党和政府历来对高校思政教学中践行传统文化高度重视。2014年4月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文件规定要进一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强调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政教学中找到其与传统文化的契合点,这不但是国家的使命,也是高校的责任,正是由于党和政府全方位支持传统文化与时展相融合,运用传统文化推动党的建设、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基础体系,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传统文化观,使得传统文化与时俱进、特色显明。

2.渗透传统文化的思政教学助力学生的终身发展

高校思政教学不仅关注学生的当下发展,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在思政教学中有针对性渗透传统文化,这不仅能增加思政教学的实效性,而且使学生循序渐进地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将传统文化合理的内化为自身的修养。“95后”大学生个性独特,易接受新生事物,辨别是非能力不强,思政教学不仅要注重大学生个性的发展,同时要通过传统文化的培养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进而提升自身整体素质。教师重要,就在于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高校思政教师需要加强自身传统文化的学习,只有自身的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提高到一定水平和高度,才能真正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