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演讲与辩论;辩论十条

演讲与辩论;辩论十条

演讲与辩论

一是想要辩论不败,在为人处世与观察社会自然方面一定要有一套自己的理论,这套理论必须能够自圆其说,完全掌握,这样在斗嘴时才能随手拈来,随机应变。

二是与高手辩论时最好不要引用别人的话,那会显得你没能力,你至少要学会把那些名言警句改头换面以自己的形式说出来;因为别人的话引用再多,也是别人的,真正的高手,都不屑于引用他人或古人的名言,而是努力让自己的话成为经典,成为名言,成为别人争相引用的对象。

三是辩论时自己绝对不能动怒发火,谁先失去理智肯定是谁先输,无论对方如何谩骂挖苦,你一定要保持冷静理智,绝不能以同样的方式回骂,因为那样的话,你就把自己降低到与对方同样的水平了。

四是无论什么情况下,都要保持进攻的姿势与意志,进攻是最好的防御,必须随时随地寻找对方的破绽,在回答对方的发问时,千万别忘了反击或反问一下,力求把握话语的主动权,把话题导向自己熟悉的一面或对自己有利的方向。

五是要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在激烈迅速的辩论过程中,自己难免要说错一二句话,当对方抓住其中把柄大举发难时,如果无法圆转自如,你最好立即承认错误,然后以此为资本反攻对方的痛处,逼他也承认自己的错误,反被动为主动,化坏事为好事,切忌死不认错,否则就变成不入流的胡缠烂打了。

六是要有勇气坚持错误,即自己要敢于提出与常识不合的观点,同时以坚定的信心与意志来维护这个观点,即使与普天下人为敌也在所不惜!当然,你得有自己的一套理论来支持,不可完全用气势和狂妄来压别人;如有位朋友以前就经常骂我的观点是旁门左道,我就毫不退缩地宣称:“你们以旁门左道为耻,我却是以旁门左道为荣!”于是他反而哑口无言。

七是要适时同意一下对方的观点,即对对方一些较精采的话或明显的公理以及说得一般但对自己没什么威胁的话,可以承认对方说的对,这样一来可以麻痹对方,二来使对方产生对你的尊重,你说的有道理时他也不好意思硬加反驳,三来这是一个以退为进的策略,在对方心生得意时,必须毫不留情地加以猛攻,让他来个乐极生悲。

八是不可陷入恶俗辩论的泥坑,有些对手虽然水平不高,但很能胡缠烂打,自己说不出什么系统明确的主张,但喜欢把你的每一句话折开来进行零碎敲打,然后说些隔靴搔痒或强词夺理的话;碰到这种情况,你千万不可与他认真辩论,因为那纯粹是浪费时间,最好是猛然一击后即高蹈远遁,避而不见。注意:你必须先有一次充分的攻击后才可远飚,不然会被人视为畏战而逃。

九是要学会釜底抽薪之法,即看准对方仗为靠山的理论基础,一把抓住其理论根源,抖出其中的茺谬与落伍,即可以最快最猛的方式打击对方的信心,动摇其根本;例如,对方如以儒学思想为根本,那就先把儒教的仁义道德彻底打倒,并提出一套比对方更高明、更合现代文明的道德理论,以此为基础阐发宏论,一举压倒对方。我以前在对付一位辨认高手时,因为他老是以守护人性火种的“苦役犯”自居,我就创建了一个人类不需要苦役犯的理论,一举摧毁其根基,使他恼羞成怒,差点与我反脸成仇,拳脚相向。

十是要努力做到悲智并起;能在辩论时做到悲智并起的人,才是真正达到了辩论的最高境界!“悲智并起”是佛教用语,指一种高度情感与最深理智的融合交织状态。在一般人的心理中,理智与情感是此消彼长的,如水火之不相容,相消而不相成。但佛之悲智,即所谓的“无缘大悲”,却能将悲与智二者同时并起,相成而不相消,也就是说,这种状态能使理智与情感同时保持在互相激荡的巔峰状态,这种蕴含巨大能力与力量的精神状态,如果能驾驭它用之于辩论,那世间将没有任何人是你对手!呵呵,初级的辩论是不可以感情用事,但最高级的辩论,却一定要有情感的参与,而且这情感必须是强劲深邃的。当然,能真正做到悲智并起的人很少,会用它来进行辩论的人更少。如果有,那这样的辩论将是惊天动地的,就象佛祖当初与外道宗师的辩论,输的人不是自杀以殉,就是拜对方为师,没有第三条路可走。佛的十大弟子中,有几个就是这么得来的啊!

呵呵,以上是我在前些年与人辩论斗嘴中总结出来的,适用于面对面或在QQ、聊天室中的辩论,不过大多数条款应该也适用于论坛中的辩论,故特地从原初那篇《辩论之道》中摘出这么十条来奉献关天诸君。

辩论其实是一场综合实力较量的过程,必须有坚强的意志,坚凝的信心,冷静的理智,通达的见识,敏锐的触觉,以及对自己所持信念的巨大情感,那是二个或多个精神实体的直接冲杀交锋,在这样的碰撞、交锋中,会自然地闪耀出最动人、灿烂的思想火花,这样的火花,会使天边的彩虹也黯然失色。而人类的精神,也在这不断冲突激荡的交锋中得到稳健有益的拓展。

我觉得,社区、论坛中经常有人吵架,实在是一件好事,俗话说爱之逾深,恨之愈切,有人骂你咒你,至少对方还看得见你这个人,说明你还值得一骂,也说明骂人者还有火气、烈性与生气,远比一潭死水、风平浪静好多了!同时也能让我等唯恐天下不乱之徒有免费好戏可看,岂不是皆大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