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科技司采取系列举措为林业灾后重建提供科技支撑

科技司采取系列举措为林业灾后重建提供科技支撑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了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林业灾后恢复重建中的重要作用,达到事半功倍、“四两拨千斤”的成效,科技司认真贯彻落实局党组特别是贾局长、李副局长、祝副局长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及时把工作重点从为抗灾救灾提供技术服务转移到为灾后恢复重建提供科技支撑上来,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一、组织编制灾后恢复重建技术要点。在围绕“救灾减灾”工作组织编写第一期技术要点――《南方雨雪冰冻灾害地区林业科技救灾减灾技术要点》的基础上,组织有关单位和专家,围绕“灾后重建”工作,以科技人员在救灾减灾阶段深入灾区第一线进行现场指导并获取的第一手信息和资料为依据,结合现有科技成果和技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又编写了第二期技术要点――《南方雨雪冰冻灾害地区林业灾后恢复重建技术要点》。《要点》从种苗生产恢复、南方主要造林树种恢复与重建、林下植被恢复及利用、受损林木清理利用、受损林木抚育、竹林复壮、自然保护区修复、野生动物灾后种群恢复、森林火灾防控等九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技术应对方案,具有很强的指导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对于指导灾区搞好恢复重建和促进林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组织专家开展网上“坐堂应诊”活动。在组织编写救灾减灾和灾后重建“技术要点”以解决“共性”问题,并动员广大科技人员深入受灾一线指导救灾减灾工作,开展面对面、手把手技术服务的同时,根据这次灾害涉及林业的面积大、范围广,不同地方的受灾情况多种多样,有很多地方没法组织专家开展现场指导等情况,科技司联合局办公室,充分利用现达的互联网技术,组织专家以“坐堂”的方式定时在网上解答林农和基层林业技术人员在生产中遇到的“个性”问题,为他们提供及时、具体的解决方法和操作技巧。这不仅为林业灾后恢复重建提供了更加充分的技术指导,也开辟了科技为林业生产建设服务的新途径、新方式。

活动每周开展1-2次,每次2小时,每次重点围绕1-2个主要树种,选择2-3位权威专家“坐堂”。目前,已分别于3月3日和6日成功举办了两期,分别围绕“用材林防灾减灾技术与生产管理技术”和“油茶灾后重建与恢复技术”,通过邀请相关学科的知名专家针对网友们提出的技术问题进行非常详细、具体的解答,取得了明显成效。特别是在第二期油茶专题中,短短2个小时内,网友提问多达50多个,专家都逐一给出了具体、详细的答复,得到了网友的一致好评。大家普遍表示,专家的回答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增强了他们搞好灾后恢复重建的信心。

三、组织专家组深入基层开展技术指导。按照局党组的统一部署,科技司组织2个专家组,分别于3月1日和3月3日出发,赴湖北、广西开展灾后恢复重建技术指导。专家组通过现场察看灾情,与当地技术人员共同分析灾害损失程度,研究确定灾后恢复重建技术措施,并举办技术培训班、开展现场指导等,为地方开展恢复重建给予了有力的技术指导。同时,结合局党组关于加强油茶产业发展的重要指示和当前油茶栽培主要省区的受灾现状,科技司还牵头组织了3个调研组,分赴湖南、江西、安徽、贵州、浙江和广西等6个省区,就灾后恢复重建的重点内容之一――油茶受灾情况及灾后恢复重建问题开展专题调研。

四、进一步部署生态定位站观测研究工作。为确保林业科研工作不因雨雪冰冻灾害而中断,特别是确保科学基础数据积累的连续性,科技司在全面调查了解野外生态定位观测台灾受损情况,并紧急组织开展恢复重建的基础上,又专门下发了《关于做好生态定位站灾后恢复重建及相关观测研究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生态定位站充分利用现有条件,抓紧时机,积极主动地做好灾后恢复重建,尽快恢复野外观测研究工作,并加强防范意识,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保护区域森林火灾等次生灾害的发生。同时,要求各生态定位站从科学技术、应急响应以及提高林业应对自然灾害能力和生态服务功能的角度,认真观测研究和评估这场灾害对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