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农作物病虫发生防治意见

农作物病虫发生防治意见

一、发生趋势

根据我县大春农作物前期病虫发生动态、作物品种布局、栽培管理条件、上年发生情况,结合未来天气预报及历年病虫发生规律等因素综合分析,预计我县2008年大春农作物主要病虫总体发生趋势为偏重发生年,虫害重于病害,发生面积221-252万亩次。其中,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大发生,二化螟、稻纹枯病、烟草赤星病、烟草病毒病、烟草青枯病、烟草黑胫病、茄果类蔬菜疫病、灰霉病中等偏重发生;稻瘟病、稻杆潜蝇、稻赤斑黑沫蝉、玉米螟、玉米大小斑病、玉米纹枯病、柑桔红蜘蛛、菜青虫、叶螨、豆荚螟、金银花白粉病、褐斑病、蚜虫、白术的白绢病、根腐病等病虫中等发生;稻蝗、稻曲病、烟蚜等偏轻发生。

(一)水稻病虫将中等偏重至大发生,发生面积177-193万亩次

1.迁飞性害虫

(1)稻飞虱:白背飞虱迁入代中等、局部偏重发生,以早栽田、机插田和抛秧田发生较重,主害代大发生,发生面积40-45万亩次,褐飞虱大发生,发生面积15万亩。

预报依据

A、迁入动态

a、白背飞虱:始迁入早,迁入峰次多、虫量大。

始见期及虫量:秧田为4月10日,比上年早5天,比常年早10天,始见日虫量0.33头/㎡,是上年的4.7倍,是常年的1.2倍;普通灯诱为5月2日,比上年迟11天,比常年迟8天,始见日虫量为2头,是上年的0.01倍,是常年的0.11倍;频振灯为4月8日,比上年早5天,比常年早10天;始见日虫量2头,是上年的2.0倍,是常年平均值的1.1倍。高山网4月26日始见,比上年早23天,比常年早11天,始见日虫量1头,是上年始见日虫量的1.0倍,是常年始见日虫量的0.5倍。

迁入峰次及虫量:截止6月10日,普通灯诱有3次较大的迁入峰,与上年同期相当,峰日分别是5月3日、5月28日、6月7日,灯下虫量分别为71、183、48头;4月1日-6月10日累计诱虫721头,是上年的0.4倍,是常年的0.66倍;频振灯有4次较大的迁入峰,峰日分别为4月9日、5月3、28日、6月8日,虫量分别为4头、53头、706头、274头;4月1日-6月10日累计诱虫1875头,是上年的0.23倍,是常年平均值的0.66倍;截止6月10日,迁入峰4次,比上年同期减1次。

田间动态:秧田4月10、15、20、25、30、5月5、10、15、20日系统调查,平方米虫量分别为0.33、0.60、0.46、0.53、0.33、9.10、9.94、10.06、44.61头,以5月20日虫量最高,平方米虫量平均为44.61头,是上年的0.94倍,平方米虫量最高为128头,是上年的1.05倍;4月13-15日秧田普查,虫量平均为0.36头/㎡,最高为1.20头/㎡;4月30日普查,虫量平均为0.10头/㎡,最高为0.60头/㎡;本田5月25日、30日、6月5、10日系统调查,百丛虫量分别为17.75、228.13、220.0、2583.1头。6月4-9日,在塘坳、隘口、清溪等乡镇大面积普查,白背飞虱百丛虫量平均为410.2头,是上年同期普查虫量的0.42倍,普查最高虫量为2000头,是上年同期普查最高虫量的0.36倍。普查以平马乡新田村虫量最高,百丛虫量平均为1338.4头,最高为2000头,50%田块虫量达防治指标。目前田间虫态以低龄若虫为主,占总虫量的77.5%,蛛虱比为1:8.96,总体上10.2%的田块虫量达防治指标。

b、褐飞虱:始迁入早,迁入虫量偏大。

始见期:秧田为5月15日,比上年迟20天,比常年迟17天,平方米虫量为0.07头,是上年的1.0倍,是常年的0.22倍;普通灯诱为4月15日,比上年早37天,比常年早22天,始见日虫量1头,是上年的0.13倍,是常年的0.06倍;频振灯为4月9日,比上年早4天,比常年平均早15天,始见日虫量7头,是上年的1.2倍,是常年平均值的3.0倍。高山网5月26日始见,比上年迟4天,比常年早7天,始见日虫量为1头,是上年始见日虫量的1.0倍,是常年始见日虫量的0.67倍。

迁入峰次及虫量:截止6月10日,普通灯诱有2次较大的迁入峰,峰日分别为5月28、6月8日,虫量分别为7头、9头;4月1日-6月10日累计诱虫45头,是上年的1.5倍,是常年的0.11倍;截止6月10日,迁入峰3次,比上年同期多1次。频振灯诱有3次较大的迁入峰,峰日为4月9日、5月28日、6月8日,虫量分别为7头、42、81头;4月1日-6月10日累计诱虫206头,是上年的2.82倍,是常年平均值的7.23倍;截止6月10日,迁入峰3次,比上年同期减1次。

田间动态:褐飞虱前期虫量低,秧田期平方米虫量0-0.14头。本田5月25日、30日、6月5、10日系统调查,百丛虫量分别为0.33、0.83、0.83、0头。6月4-9日大面积普查,百丛虫量平均为0.3头,最高为5头。

B、栽培条件:全县地形地貌复杂,立体气候明显,水稻播期相差大,移栽期长达30天以上,加之旱育秧、机插秧和抛秧等栽培技术的推广,为稻飞虱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环境。

C、气候影响:5-6月降雨天气较多,利于稻飞虱的迁入和发育,特别是5月28日、6月8日随雨迁入虫量大;7-8月气温正常、降水正常,利于稻飞虱的繁殖和危害。

D、药剂控制:稻飞虱繁殖能力强,危害严重,但我县防治稻飞虱的药剂多为长效药剂,如扑虱灵、啶虫脒、阿克泰、烯啶虫胺等,稻飞虱虽然大发生但不会大面积成灾,同时,采取“压白控褐”防治策略,褐飞虱能被较好控制。

(2)稻纵卷叶螟:迁入代中等偏重发生,主害代大发生,发生面积40万亩次

预报依据

A、迁入动态:主迁入峰稻田及灯下较常年偏早,峰次偏少,虫量偏低;高山网虫量偏低。

a、始见期:燕麦地为5月1日,比上年早3天,比常年迟4天,亩蛾量1头,是上年的0.03倍,是常年的0.18倍;秧田5月4日始见,比上年早7天,比常年早5天,亩蛾量10头,是上年的3.3倍,是常年的1.5倍;截止6月10日普通灯未见,上年同期为6头,常年为33.3头;频振灯诱为5月3日,比上年早7天,比常年早9天,始见日虫量6头,是上年的6.0倍,是常年平均值的3.0倍。

b、迁入峰次及蛾量:燕麦地主迁入峰日为5月5日,亩蛾量1450头,5月上旬燕麦地亩蛾量多日保持1000头以上,为我县历史罕见;秧田主迁入峰日为5月11日、5月28日,比上年及常年偏早,亩蛾量分别为458头、405头,是上年主迁入峰日虫量的0.78倍,是常年的2.79倍;截止6月10日,田间共有2次迁入峰,较上年及常年略少,但蛾量偏大。频振灯峰日为5月8日、5月28日,蛾量分别为10头、6头;4月1日-6月10日累计蛾量44头,是上年同期累计蛾量的0.33倍,是常年的0.81倍;截止6月10日,迁入峰3次,比上年同期减1次。

c、大田普查:6月4日-9日在平凯镇护国村、官庄镇乜敖村、梅江镇晏龙村等地大面积普查,卷叶率平均为2.2%,比上年增0.8个百分点,比常年减0.8个百分点,卷叶率最高为5.76%,比上年增2.62个百分点,卷叶率绝对最高9.66%,比上年增2.16个百分点;百丛虫量平均为15.7头,是上年的0.72倍,是常年的0.23倍,百丛虫量最高为48.3头,是上年的0.55倍,百丛虫量绝对最高为98.0头,是上年的0.47倍;亩虫量平均为1017.4头,是上年的0.45倍,是常年的0.20倍,亩虫量最高为3129.8头,是上年的0.42倍,亩虫量绝对最高为5938.9头,是上年的0.38倍。

B、栽培条件:我县水稻育秧方式多样,播期相差大,造成栽插期延长、田间生长不一致,适宜于稻纵卷叶螟发育和危害。

C、气候影响:6月降雨天气较多,利于稻纵卷叶螟的迁入和发育,7-8月气温正常、降水正常,利于稻纵卷叶螟的繁殖及危害。特别是防治适期雨日偏多,影响防治效果。

2、水稻螟虫:中等偏重发生,发生面积30万亩次。一代二化螟中等偏重发生,三化螟、大螟轻发生,发生面积20万亩。二代二化螟中等发生,迟栽水稻及半山以上稻区较重,发生面积10万亩。

预报依据

A、冬后虫口基数大:去冬今春的冰冻天气不利螟虫越冬,死亡率较高,但近年来二化螟连连偏重发生,总体上基数偏高。3月22-24日在平凯、清溪、石耶等地调查水稻螟虫冬后虫口密度,越冬代二化螟冬后活虫虫口密度为24.0-288.0头/亩,加权平均112.0头/亩,比常年减少44.7%,比20*年减少70.0%;死亡率0-25.0%,加权平均5.0%,比常年低0.8个百分点,比20*年高1.6个百分点。

B、栽培条件:机插田、抛秧田及早栽田面积扩大,移栽早,秧苗封行早、长势好,对一代二化螟产卵繁殖和危害有利。

C、气候影响:5月-6月气温及降雨正常,有利于幼虫发育,6月雨日较多,影响防治效果。

D、发生实况:6月4-9日水稻螟害普查,二化螟枯鞘丛率平均22.3%,比上年同期枯鞘丛率(23.1%)减0.8个百分点,枯鞘丛率最高为97%,比上年同期普查最高值(88%)增9.0个百分点;枯鞘株率平均11.3%,比上年同期(9.6%)增1.7个百分点,枯鞘株率最高53.8%,比上年同期普查最高值(35.3%)增18.5个百分点;枯心丛率平均1.9%,比上年同期(0.7%)增1.2个百分点,枯心丛率最高26.0%,比上年同期最高值(12.0%)增14.0个百分点;枯心株率平均1.0%,比上年同期(0.4%)增0.6个百分点,枯心株率最高8.7%,比上年同期普查最高值(4.0%)增4.7个百分点。

3、稻瘟病:中等流行、局部偏重流行,发生面积12-18万亩次。其中,叶稻瘟中等流行,发生面积5-8万亩,流行高峰期6月中、下旬;穗颈瘟中等、局部偏重流行,发生面积7-10万亩,流行高峰期8月上、中旬;以三沟两岔老病区、种植优质稻感病品种及糯稻的地区发生较重。

预报依据

A、菌源充足:我县为稻瘟病常发、重发区,病种、病草处理不彻底,田间菌源充足。

B、品种抗性较差:今年我县水稻主推品种以川丰、荆楚优、渝优、Q优、T优、中优、金优等系列品种为主,抗病品种相对较少,加之部份品种已种植多年,抗性严重丧失。

C、气候影响:气象预报6月中、下旬温度正常,降水偏多,有利于叶瘟的流行蔓延;7月下旬-8月中旬气温及降雨正常,对穗颈瘟的发生较为有利。

D、发生实况:目前我县水稻正处于分蘖始盛期,叶瘟已开始流行。据我站6月4日-9日在平凯、海洋、梅江、岑溪、塘坳、清溪、隘口、平马等乡(镇)普查,已有37.5%的乡镇不同程度地发生了叶瘟,发病乡镇平均病田率(32.3%)较20*年及常年平均分别高13.1个百分点、低15.4个百分点;病田病丛率(28.6%)、病叶率(6.68%)急斑病叶率(0.11%)、病指(2.19)均较20*年同期(27.0%、11.2%、1.7%、5.94)及历年平均(47.5%、21.1%、0.97%、10.4)偏低;发病最重的海洋乡病田率(80.95%)较20*年及常年偏高,病丛率(51.7%)、病叶率(11.3%)、急斑病叶率(0.34%)、病指(3.72)较历年全县平均及20*年该乡同期平均水平偏低;目前尚未发现化苗田块。

4、稻纹枯病:中等偏重流行,发生面积20-25万亩。

主要依据

A、菌源充足:我县该病常年发生较重,田间残留菌源量大。

B、栽培条件:旱育秧、机插秧和抛秧等轻型栽培技术的推广,种植密度增大,加之农民有偏施氮肥的习惯,稻株早生快发,封行早,高湿的田间小气候有利于病害的流行。

C、气候条件:4-5月温度较低、雨水较少,纹枯病发展慢,进入6月,随着温度升高、雨日增多,其流行加快。

D、发生实况:6月4-9日大面积普查,55.6%的乡镇发现病情,病田率平均为14.8%,比上年同期普查(20.3%)减5.5个百分点,病田率最高20%;病田病丛率平均4.3%,比上年同期(3.7%)增0.6个百分点,病丛率最高为11.0%,比上年同期(18.0%)减7.0个百分点,病株率平均为3.0%,比上年同期(2.6%)增0.4个百分点,病株率最高为7.4%,比上年同期最高(20.6%)减13.2个百分点,病情指数平均为0.63,是上年同期(0.53)的1.2倍,病情指数最高为2.06,是上年同期最高值(4.43)的0.47倍,目前,平坝地区早栽田块发生较重。目前,全县总体上比上年同期偏轻。

5、其它水稻病虫:发生面积20万亩次。稻蝗、稻赤斑黑沫蝉、稻绿蝽、稻杆潜蝇等在山区将加重危害;稻叶尖枯病、云形叶枯病、稻曲病、稻粒黑粉病等穗期综合症将在局部地方发生较重。

(二)玉米病虫:中等发生,发生面积21-25万亩次。其中,玉米纹枯病中等发生,发生面积8-10万亩;玉米螟中等发生,发生面积8-10万亩;玉米大小斑病中等发生,发生面积5万亩。

预报依据

A、菌源充足、虫口基数高:玉米纹枯病及大、小斑病常年在我县发生较重,田间菌源充足。去冬温度起伏变化不大,极端温度较高,对玉米螟越冬影响不大,冬后虫口基数较高。

B、栽培管理:肥球玉米的大面积推广,种植密度加大,施肥水平提高,生育期提早,田间小气候有利于病害的发生流行。

C、布局变化:随着玉米单产的提高,田玉米种植面积增大,田间湿度较大,利于病害的传播、流行。

D、气候影响:6月温度正常,雨日多、湿度大,有利于病害的流行。

E、发生实况:5月4日玉米螟田间始见花叶,比上年迟1天,比常年早24天;始见期花叶株率1.7%,比上年增0.7个百分点,比常年低4.5个百分点。5月9日、14日、19日、24日、29日、6月4日、9日系统调查,被害株株率分别为4.3%、4.0%、11.3%、14.7%、18.0%、17.0%、16.7%。

玉米纹枯病:5月29日始见,比上年迟1天,比常年早12天,始见期病株率平均为2.0%,比上年增1.67个百分点,始见期病株率最高为5.0%,比上年最高值增4.0个百分点;始见期病情指数平均为0.50,是上年始见期的4.5倍,病情指数最高为1.25,是上年始见期病情指数最高值的5.0倍。6月4日、9日系统调查,病株率分别为10.0%、13.3%,病情指数分别为2.00、3.33,比上年同期偏重。

(三)蔬菜病虫:中等偏重发生,发生面积8-10万亩次。其中,茄果类蔬菜疫病、灰霉病中等偏重,瓜类叶螨、豆荚螟等病虫中等发生。

预报依据:

A、菌源充足:蔬菜的周年生产,重茬、连作利于病虫基数的积累,田间菌源充足。

B、气候影响:4-5月气温较低,雨日少,前期发病较轻;6月气温正常,雨日多,田间湿度大,小气候有利于病虫害的发展、流行,特别是番茄早、晚疫病。

C、发生实况:6月4日系统调查,豆野螟虫害花率平均为41.7%,最高为43%,百花虫量平均为53头,最高为57头,蛀荚率为9.3%;番茄早疫病病株率平均为50%,最高为86%,病情指数平均为12.50,最高为21.50;番茄灰霉病病株率平均为20%,最高为28%,病情指数平均为5.33,最高为8.00;茄子疫病病株率平均为11.3%,最高为22.0%,病情指数平均为2.40,最高为4.80;茄子灰霉病病株率平均为4.0%,最高为6.0%,病情指数平均为1.17,最高为2.00;辣椒疫病病株率平均为3.3%,最高为6.0%,病情指数平均为0.83,最高为1.50;辣椒灰霉病病株率平均为2.0%,最高为4.0%,病情指数平均为0.50,最高为1.00。6月9日系统调查,豆野螟虫害花率平均为34.7%,最高为39.0%,百花虫量平均为43.7头,最高为52.0头,蛀荚率平均为6.7%,最高为9.0%;番茄早疫病病株率平均为51.3%,最高为98.0%,病情指数平均为12.83,最高为24.50;番茄灰霉病病株率平均为26.7%,最高为48.0%,病情指数平均为6.67,最高为12.00;茄子疫病病株率平均为20%,最高为44.0%,病情指数平均为4.80,最高为8.80;茄子灰霉病病株率平均为6.7%,最高为10.0%,病情指数平均为2.17,最高为4.0;辣椒疫病病株率平均为2.7%,最高为6.0%,病情指数平均0.67,最高1.50;辣椒灰霉病病株率平均为2.0%,最高为4.0%,病情指数平均为0.50,最高为1.00。

(四)烤烟病虫:中等偏重发生,发生面积5-8万亩次。以烟草赤星病、病毒病、青枯病、黑胫病、烟青虫等病虫害发生较重。

预报依据

A、菌源充足:烟区常年种植,田间已积累充足的菌源。

B、布局、耕作及管理:近年来一些烟区没有做到合理布局与合理轮作,不注意种子、苗床的消毒处理及田间管理。

C、气候影响:5月温度较低,降水偏少,田间烟苗生长较慢。6月气候条件对烟草病虫害的发生蔓延有利。

D、发生实况:5月31日,我站在龙池镇中坪、茶园等烟区调查,烟草黑胫病病株率0-1.0%,平均0.2%,病指0-0.3,平均0.1,病田率1.9%;青枯病病株率0-5.0%,平均3.2%,病指0-1.3,平均0.8,病田率9.9%;花叶病病株率0-19.0%,平均5.0%,病指0-4.8,平均1.3;病田率18.3%;气候斑病病株率0-12.0%,平均3.6%,病指0-3.0,平均0.9,病田率12.5%;赤星病病株率0-4.0%,平均1.0%,病指0-1.0,平均0.3,病田率6.3%;烟蚜有蚜株率2.0-13.0%,平均6.3%,百株蚜量40.0-2780.0头,平均577.8头;烟青虫被害株率0-3.0%,平均0.3%。由于近年来部分烟区没有做到合理布局与合理轮作,不注意种子、苗床的消毒处理及田间管理,田间初侵染源基数大,加之近来气候条件有利于烟草病虫害的发生蔓延,因此今年我县烟草病虫害发生普遍,其中烟草青枯病、花叶病、烟蚜等病虫害发生危害已较为严重。

(五)柑桔病虫:中等程度发生,发生面积5-8万亩次。以柑桔红蜘蛛、蚧壳虫、大实蝇、潜叶蛾等为主。

预报依据

A、病虫基数高:柑桔病虫种类多、发生普遍,病虫基数较高。

B、气候影响:5月下旬气温较低,雨水少,利于红蜘蛛繁殖。5月中下旬已经施药防治的果园,虫口显著下降,但存在施药不均,防治不彻底的问题,残存成虫及若螨在温、湿度适宜条件下又快速繁殖,虫口数量增长快。

C、管理较粗放:部分果园管理较为粗放,技术措施不到位,施药期掌握不好,用药不均,施药方法不当,加重了病虫危害。

(六)中药材病虫:中等发生,发生面积5-8万亩次。

预报依据

A、菌源充足:我县多年种植白术,部分地块重复种植,从而造成菌源充足,发病重。

B、病虫管理不到位:很多农户只注重中药材的肥、草管理,忽略了病虫的防治,或对病虫的危害认识不够,对病虫不防治或防治不力。

C、越冬基数高:我县金银花种植面积逐年增加,近年来病虫发生较重,病虫基数高,菌源(虫源)充足。

D、气候影响:6-7月份雨日较多,利于病虫发生流行而不利于施药防治。

二、防治意见

(一)技术措施

1、加强病虫监测,及时、准确病虫预报。2008年,我站把病虫测报工作看得更重、抓得更实、想得更细、力争做得更好。进一步强化重大病虫测报工作,认真执行病虫测报调查规范,做好重大病虫的系统调查及面上普查工作,准确掌握水稻病虫发生、发展动态,结合天气预报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及时病虫害发生预报和防治警报。到目前为止,我站已《植保情报》、《病虫情况交流》23期。

2、抓住关键时期,搞好病虫防治

⑴、根据今年我县大春作物主要病虫发生的特点,水稻病虫的防治应以白背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稻瘟病、纹枯病等的防治为主,以二化螟、主害代白背飞虱、主害代稻纵卷叶螟防治、稻瘟病预防为重点。结合我县实际,在施药防治上注意以下重点时段。

6月中、下旬:主治叶稻瘟,平坝地区大肥田、感病品种及已发生叶瘟的田块,必须立即施药防治。6月中旬挑治三(2)代白背飞虱、二化螟,以机插田、抛秧田、早栽田及秧田未防治的田块为重点;6月下旬防治主害代白背飞虱。

7月上、中旬:以防治稻纵卷叶螟及水稻纹枯病为主,挑治叶瘟;500-800m地区在水稻分蘖末期至幼穗分化期防治二代稻杆潜蝇;6月下旬防治较差或未防治田块,7月上旬还应兼治白背飞虱。

7月下旬至8月上旬(水稻孕穗末期至抽穗初期):是水稻病虫防治的关键时期,以主害代褐飞虱防治、穗颈稻瘟预防为主,兼治二代二化螟、稻纹枯病、稻杆潜蝇及水稻后期综合症,这次施药掌握在破口初期为宜。稻瘟病常发区,特别注意应在破口初期施75%三环唑,间隔5-7天再施一次,一旦田间发现颈瘟病株,则立即施用40%富士一号进行防治。

⑵、玉米病虫防治以玉米螟、玉米纹枯病、大小斑病为主。心叶末期防治一代玉米螟;6月中下旬防治玉米纹枯病。

⑶、蔬菜病虫防治,以茄果类蔬菜番茄早疫病、番茄晚疫病、茄子灰霉病、枯萎病、病毒病、疫病、棉铃虫、烟青虫、豆野螟等为重点,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科学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措施。

⑷、烟草团棵至旺长期防治蚜虫、烟青虫及病毒病等病虫,旺长期至成熟采收期注意赤星病、黑胫病、野火病等病害的发生。管理上做到深沟高厢,控制氮肥用量,适当增施磷钾肥,及时清除田间病株,及时摘除底脚叶,增强通风透光,适时成熟采收,清除田间杂草等。

⑸、柑橘病虫以柑桔红蜘蛛、大实蝇、蚧壳虫、潜叶蛾等为主。特别是柑桔红蜘蛛繁殖速度快,且易产生抗药性,防治时应注意药剂的轮换使用,延缓抗药性产生,提高防治效果。

⑹、中药材病虫主要注意防治金银花白粉病、褐斑病、蚜虫、红蜘蛛及白术的白绢病、根腐病、斑枯病、病毒病等病虫。

(二)保障措施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成立县病虫防治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全县病虫防治工作;每乡镇落实一名县防治小组的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和督办,各乡镇政府也要成立相应机构,落实专职领导和专职人员具体抓,层层落实责任,保证防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2、抓好宣传、培训工作。6月中下旬召开全县大春病虫防治会议,6月下旬至7月上旬出动大春病虫防治宣传车,各级充分利用宣传车、广播、电视、咨询电话、资料、板报、简报等媒体开展病虫害的宣传,提高技术到位率,尤其是加大电视预报力度,进一步加快病虫预报的可视化传递速度。

3、抓好防治示范。积极发展植保专业化防治组织,近年来配备有机动喷雾器的乡镇关键时期发动要组织机防队,开展大规模的统防统治,2008年,我站负责1000亩水稻病虫统防统治示范片,各乡镇抓好100-200亩示范片防治,以点带面,辐射推广,提高农民的防治水平。

4、做好物资储备。目前县植保站已作好相关病虫的农药及药械的储备,保证病虫防治及时有物,确保防治工作顺利进行。

5、加强农资市场监管。农业、工商等管理部门切实履行职责,加大对农资市场的整治力度,打击销售假冒伪劣农药的违法行为,向农民推荐高效、低毒、低残留的高效农药品种。

6、加强监督检查。防治期间,各级加强对防治工作的分片负责和指导,做好情况汇总、通报和目标考核。主要领导要经常深入基层,监督检查防治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